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文《陶侃尝出游》习题及答案(共含4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为死者申冤”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古文《陶侃尝出游》习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2分)
(1)见人持一把未熟稻( )
(2)执而鞭之( )
小题2:文中划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2分)
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
小题3:本文表现了陶侃的什么特点?(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拿 (2)用鞭子打(2分)
小题1: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2分)
小题1:本文表现了陶侃重视农耕、爱护粮食、和农民有较深的感情的特点。(3分)
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小题1:学生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根据句子的含义划分节奏。
小题1: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
《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陶侃⑴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⑵?”人云⑶:“行道所见,聊⑷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⑸,而戏贼⑹人稻。执⑺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⑻,家给⑼人足。
侃性聪敏恭⑽勤,终日敛膝危坐⑾,军府⑿众事,检摄无遗⒀,未尝少闲。常语人曰:“大禹⒁圣人,乃惜寸阴,至于众人⒂,当惜分阴。岂可但逸游荒醉⒃,生无益于时,死无闻⒄于后,是自弃⒅也!”
注释:⑴陶侃:东晋人,官至大将军。 ⑵何为:即“为”,做什么。 ⑶云:说。 ⑷聊:随便。 ⑸不田:不种田。 ⑹戏贼:损害、糟蹋。 ⑺执:抓起来。 ⑻勤于农植:勤劳耕种。 ⑼给:富裕。 ⑽恭:谨慎。 ⑾敛膝危坐:端端正正地坐着。 ⑿军府:将军府。⒀检摄无遗:检查管理,没有遗漏。 ⒁大禹:古代治水英雄,圣明君主。 ⒂众人:普通人。⒃逸游荒醉:吃喝玩乐。 ⒄闻:留名。 ⒅自弃:自己糟蹋自己。
——(选自《晋书》和《资智通鉴》)
1、用简要的话概括故事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章内容,说说陶侃是怎样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不设标准答案,参考要点:陶侃鞭打随意糟蹋稻谷之人;陶侃珍惜时间。(意对即可)
2、不设标准答案,参考要点:爱惜别人劳动成果;珍惜时间。(意对即可)
陶侃①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②人稻!”执而鞭之。故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注释】①陶侃:东晋名将。②贼:伤害。
小题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4分)
①见人持一把未熟稻( )
②汝既不田( )
③执而鞭之( )
④故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
小题2:翻译句子。(2分)
行道所见,聊取之耳。
小题3:你觉得陶侃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 ①拿 ②种田 ③鞭打 ④所以
小题2: 走在路上我看见它,随便拔一把罢了
小题3: 爱民如子;珍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正直;重视农耕,爱护农业生产。
(答出三点即可)
小题1:
试题分析:“鞭”与“田”都是名词用作动词。“故”一词多义,在句中是“所以”,古文中另有“原因”“原来”“坚固”“死”“朋友”等多种意义。
小题2:
试题分析:“所”是虚词,不译,“耳”表示一种陈述语气,译为“罢了”,“聊”为“随意”。
小题3:
试题分析:陶侃的言行,不仅表现出对粮食的'珍惜,更是对百姓劳苦的体恤,另外,对做坏事的人毫不客气,又表现了他嫉恶如仇的性格。
《陶侃惜谷》 阅读练习题(附答案)
【乙】
陶侃惜谷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①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②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①聊:姑且 ②贼:损害、伤害。
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见人持一把未熟稻( ▲ ) (2)是以百姓勤于农植( ▲ )
(3)执而鞭之 ( ▲ ) (4)陶侃尝出游( ▲ )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6分)
(1)是以百姓勤于农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此何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结合短文内容说说本文表现了陶侃的什么特点?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读了这篇短文后,联系实际,谈谈你获得什么样的启示,请写出一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乙】7. (1)拿着 (2)因为 (3)名作动,鞭打 (4)曾经
8.(1)因此老百姓都对农副业肯下苦力。(2)拿这些东西干什么?
9. 爱民如子,珍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正直、重视农耕,爱护农业生产,保护农民利益的特点。(应包含两方面,一体恤劳动人民,珍惜粮食,二为人正直。)
10. 可从陶侃人品、珍惜粮食等角度去说。如,在实际生活中,做人就应该像陶侃一样正直,弘扬社会正气,敢于同违规违纪违法行为作斗争,这样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和谐,更美好。又如在物质比较丰裕的生活中,我们仍然要爱惜粮食,明白“粒粒皆辛苦”的.深刻道理,珍惜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同时要提醒教育那些浪费粮食的人,不可有这样的行为。能结合生活实际,围绕陶侃人品、珍惜粮食两个方面,语句通顺表达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