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回忆·故乡记叙文(共含11篇),希望大家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不得house”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告别那高楼大厦,我和爸爸踏上了回老家的泥土路。风,轻轻地,斜着抚过我的脸颊,凉丝丝的带着煦暖。刚和妈妈吵了一架,心里好不自在,但现在感觉好多了,似如一杯清茶,不知怎的偶然之间注视到了脚下凹凸不平的泥路,呀,还是老样子,似乎一点也没变。想起儿时没读书那会儿,我总让大我十岁的哥哥用那很旧的脚踏车载着我在这路上跑来跑去,那简直比过山车还刺激,一会儿像是到了断崖绝壁,一会儿又像是到了高峰山巅,但是到了下雨天就没那么好玩了,一路上全是烂泥水,有的还杂着鸡鸭鹅粪,恶心死了。于是,我们要走的话就得从人家的菜地里走,日长夜久,人家的菜地也就被我们“开辟”一条弯弯曲曲的烂泥小道,就为这事,人家还和我奶奶大吵一架呢!幸好,我奶奶是村里有名的“吵架高手”。
树轻轻地,静静地唱着歌,唱什么呢?……看,到家了!
那房屋……
奶奶家的屋子虽不大,但却积载了我童年的许多快乐的回忆。那是一个很老很旧且很破的房子,是一九八六年盖的三间瓦房,听爸爸讲,这样的屋子在当时已经很罕见了,那时候村里大都是茅草房。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张床,听爸爸说那张床的年龄比他还大,足有四五十岁呢!记得我小时候,很调皮,就喜欢在床上跳啊蹦的,结果不到一个月,床头那根木头就“退休了”。不过,我跟这床似乎也有那么点仇,我把它弄坏了也算是报了仇吧,因为小时候,由于我睡觉没品,床又高又窄,所以只要我一翻身,就会从高高的床上掉下来,好痛!
在我曾经五年级的教室照片墙上,有这样一张照片,四个同学,左右举着烤串,右手摆出耶的姿势,头望着蓝天,一副火箭已经点火的样子,快乐的要上天了!这张照片,不仅是我对好朋友的回忆,也是我舌尖上的回忆。
记得那是我五年级的时候,班级组织亲子郊游。郊游的目的地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农庄,还可以自助烧烤。那天,本想着是亲子郊游,有妈妈的陪伴,吃什么完全不用愁,结果我们的老师却告诉我们,这次亲子郊游除了包饺子做游戏环节是家长陪着孩子一起,关于自助烧烤环节得孩子一组,家长一组,最后还要进行成果PK。这个活动方案,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他们都觉得这是给我们一次很好地锻炼机会。听到这个消息,同学们却傻眼了,平时在家就只会个泡面和蛋炒饭的人,现在居然要自助烧烤了,想想就头大!
没办法,老师和家长们都看着呢!我们可不能认怂。我们班男生搬来了烧烤架,开始生火,女生拿出买好的菜,开始清洗起来。为了避免我们受伤,老师特意准备了小的水果刀给我们切菜,特别好用。我们班的王依依自称“厨神”,只见她拿着水果刀三下五除二就把一包豆棍切好了,而且还把一根根火腿肠剥皮,划上了漂亮的小口子,她说一会儿撒上调料,这些小口子可以很好的吸收调料的味道,会更加入味。看她说的这么专业,同学们都放心的把切菜的任务交给了她。
可是没过多久,王依依就露馅儿了,“厨神”的美称也随之破灭。在切土豆的时候,王依依总是掌握不好,土豆在木板上乱滚,王依依切的土豆也是一块厚,一块薄,而且还特别自信的说:“我是故意把土豆切成这样的,你们吃过烤的土豆片,肯定没吃过烤的土豆块。告诉你们哦,烤的土豆块其实更加美味呢!”虽然她说的依然很专业,但这次同学们却不捧场了,大家也不敢放心把切菜这个工作交给她一个人,同学们都加入了进来,决定自食其力。
人多手也多,很快我们就把切菜和串串的活儿干完了,男生的炭火也生好了。可以开烤啦!我们喜滋滋的望了一眼大人组。嘿,真气人,他们都开始吃了,有的调皮爸爸还故意砸吧嘴,让我们眼馋呢!这下更加激发了我们的斗志,我们得快点烤一点出来让他们瞧瞧。
男生加大了火力,女生将一根根串儿摆满了烧烤架。可是由于火太大,薄薄的黄瓜片一上去就直接糊了,看来心急确实吃不了热豆腐啊!男生不得已撤掉了几块炭火,我们还是慢工出细活吧!
为了保证烤串不再烧焦,我们不停地翻转着烤串,并学着大人的样子,在上面不断的涂油,撒调料。因为人多手杂,有的烤串被撒了几次调料,有的一次也没撒到,有的撒了两次盐,有的却撒了三次辣椒面。最后吃的时候,同学们都战战兢兢,因为我们可能吃到咸的张不开嘴的烤串,也可能吃到辣的冒火的烤串,或者一点味道都没有的烤串。但是自己烤出来的食物,哭着也要把它们吃完。在我和我的好朋友举着烤串,准备咬紧牙关吃掉它们的时候,老师来给我们拍照了,虽然知道那味道不怎么样,但是拍照的时候我们还是举着烤串,摆出了耶的姿势。
后来,每次我们看到这张照片,我们就会想起那次怪味烧烤,那次千奇百怪的舌尖上的回忆。
每个人都有最难忘的事,这难忘的事使我们难忘,也使我们明白了一些东西。让我难忘的事使我深感幸福,使我明白了母亲对我的关怀和疼爱。
记得有一天,我和朋友一起出去玩耍,那时我才五岁,是一个懵懂的女孩,不是太懂事。我和她是最好的朋友,有一次,她送了我一盒饼干,我非常地高兴,可是有仔细滴勒想了想,别人送了我东西,哪到我不送她吗?可是,我又没东西送她啊,在那个时候我回到家,在自己的房间翻了半天,都没见个影来,于是偶尔看到妈妈的床上有一块碧绿翡翠玉镯,晶莹剔透……便把手镯给了我的好朋友,那时她非常的高兴。
等到我回到家时,妈妈突然在自己的房间里找着东西,看样子非常着急,她看见了我便问道:“妮儿,你有没有看到我床上的那块碧绿的玉镯?那是很重要的东西!”这时我听了,吓着我浑身冒冷汗,一直在哆哆嗦嗦,才答道:“我……我不知道。”我说完后就急冲冲地跑了出去,那时,我心里非常害怕,不知道该怎么是好。
等到完全放松时,我回到家时,我的朋友便在我的楼下大叫起来:“喂,我妈妈说,不要收别人这么贵的礼物,现在我把那碧绿的玉镯还给你!”声音刚要落下时,便高兴地往楼下跑去,她把玉镯还给我之后,对我说:,以后不要随便给这些贵重的东西,其实,给不给我东西都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友谊。她说完后,便跑向自己家去了。
这时,妈妈就站在我的身后,我察觉到了,心跳的非常的快,就像小兔子蹦来蹦去的。不知道妈妈会不会责怪我,“妮儿,你为什么拿了妈妈的东西不承认呢?”这时,我转过身,不过抬头望着妈妈,感觉着头有千斤重,怎么都带不起。妈妈拉着我的手回到房间,于是问我:“小孩子要听话,不能撒谎,你看看你那个朋友,她多乖啊,妈妈又不会打你!”我听妈妈这样说,也是非常激动,才有勇气回答:“妈妈,对不起,我以为你会打我,才不敢说实话的!”
听完妈妈说的话,我激动的哭了。那件事,使我难忘,它让我懂得了妈妈的无私,也让我懂得了,小孩子不应该撒谎吖,做人要懂得朋友的友谊比什么都重要,妈妈的体谅,使我终身难忘!
回忆是甜美的,那湛蓝的海水、百年的古迹、可爱的绿龟,仍不时出现在眼前,让我彷彿还留在鹿岛玩呢!啊!今年暑假的鹿岛之旅,真让我难忘!
那天一大清早大伙而坐着快艇到海上探险,一路上摇来晃去,既害怕又刺激。沿途还欣赏特殊景观:玄武岩,那柱状节里,宛如艺术作品。乾净的海滩吸引我们下去捡拾贝壳、钓小管。
接着是鹿岛本岛的机车之行,首先来到了鹿岛水族馆,在那看到美丽的珊瑚礁,可爱的绿龟和海底的美景。跟着又去参观一棵拥有三百多岁,枝干盘具有半亩田那么大,是世界上难得一见的老榕树!更在有跨海大桥拍照留念,欣赏它像一座洁白的虹,挂在蓝天蓝海的边际,相当壮观!
还有探访石头村和有四百多年历史的古井,由于井有四个口,连在一起像个田字,所以叫做四眼井,直到今日,居民仍来这口井取水呢!而最后来到已有四百多年历史的鹿岛天后宫寻幽,只见雕镂玉砌、香火鼎盛,里面供奉的神明,当然就是靠海维生、和海浪搏斗的渔民们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妈祖!
很快,三天就在笑声、歌声中溜走,我们拖着一身疲累和一箩筐的回忆返航。直到今天,鹿岛的蓝天、古蹟和沙滩,还一直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岁月像小河的流水,带着欢笑而去。但学校生活中(的)美好回忆,却一直温暖着我的心。
我记得,入学那天的傍晚,当放学铃响了以后,同学们陆陆续续地被家长接走,热闹的校园变得冷清,可我的妈妈却还不见踪影。站在杨树下,望着四周陌生的建筑,我不禁伤心地哭了,这时,数学老师恰好撞见了我,她轻轻擦去我眼角的泪水,安慰道:“别着急,爸爸妈妈一定很忙,再等一会,老师陪你。”老师的手是那么温暖,话语是那么亲切,老师就像我的妈妈。
还记得两年前的那场运动会,我是接力第4棒,前三棒我们都领先,到我接棒时,我却跌到了,等我再次爬起时,对手已经领先了五六米。尽管我拼命追赶,却无法扭转局面,赛后,我惭愧极了,可同学们一点都没抱怨我,他们纷纷都来关心我,眼里流露出真诚的关怀。我们虽然输了比赛,但收获了宝贵的真情。那一刻,我感到十分温暖。
在学校温暖的怀抱里,我从无知变得懂事,从幼稚变得成熟。真心地感谢,我的母校
七岁那年的一个早晨,我还在睡梦中,忽然听见妈妈喊我:“女儿,女儿快起床,姐姐来了,今天妈妈带你们两个坐飞机去黄山!”我听了一下子兴奋得把被子踢到一边儿去,以一分钟的速度穿衣服,胡乱“抿”了两口面包,就去收拾我的行李了,收拾完,还没等妈妈喘口气,我就拉着妈妈和姐姐走出了家门。
两小时后,我们到了黄山,我们来到宾馆,放下行李,打车去了凤凰源。
哦!那里好美呀!白云弥漫,大树茂盛地生长着,碧绿而清澈的水,还有一座小桥,后面重重叠叠的山数都数不清,我顿时被这醉人的美景迷住了,央求妈妈让工作人员给我们照一张相片。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时我看到绿色的水,觉得很奇怪,就捞一把上来看看。奇怪?水到了我手中竟然是透明的。妈妈告诉我,这是大树经过阳光照射反射出来的绿光,倒映在水里就是绿色的了。
往前走,有一个不深而清澈的水区,可以在里面玩儿水。我立刻挽起了裤腿,脱下鞋,迫不及待地跑进里面。哦!糟糕!石头太滑,我“刺溜”一下滑进了水里。溅起了大大的水花,弄得我满身都是。妈妈看我这副模样,笑得前仰后合,不一会儿,姐姐也进来了。“咱们玩泼水游戏吧。”“可以呀!”我入戏太慢,游戏一开始就被姐姐泼了一身水。我气愤地对姐姐说:“以大欺小不公平!”姐姐笑着说:“这可是你定的游戏哟!”趁着姐姐不注意,我泼了她一脸水,又拿脚甩了她满衣服水,然后逃跑了。姐姐说:“你个小败家子,看我的!”姐姐追上来按住我,往我头上泼了七把水,然后跑到岸上吃面包了。这回我可成了真正的落汤鸡了,身上已经没有干的地方。
在回去的路上我取了我洗出来的照片,兴奋的回到酒店。这次旅游,将会成为我无法抹去的回忆!
在20xx年的秋天,老家的小树林和往年一样,满地都是金黄色的叶子,有枫叶、树叶……我们学校放了国庆节的假,我们一家四口回到了老家。
刚到老家时,我便注意到对面山顶上的那片有着苹果树的小树林,我就回忆起了儿时和哥哥在树林里玩的时光。
一会儿,妈妈打断了我的回忆,说到:“你还发什么呆啊?““哦好的”我回答到,然后提着几大包东西回家了。在睡觉时,我看了看小树林,又看了看正在玩哥哥,想到如今哥哥都变成了一个手机迷,明天应该不会带我去哪玩了吧。
第二天早上吃饭时,我说:天气好热啊,都秋天了太阳还这么大!”在一旁吃早餐的哥听到后想了想说:“你还记得那条小河吗?”我想了一下那不就是小树林底下的“明亮河”吗!我连忙点头。一会儿去那玩怎么样?”哥哥微笑着对我说。我听了马上同意。
到了小树林后,我发现那完全变了,小河变长变宽了,树都长高了,苹果树不见了,变成西瓜田,里面的西瓜又大又圆就是不知道甜不甜,哥哥马上回家去拿刀来切,我自己在小树林转一转。
小树林的树上原本什么都没有了,现在生活了好几只松鼠,以前树上的坚果数不胜数,而现在只有几个了。走着走着我看到了一棵树,那树上贴着我和哥哥的名字,我想起了这是以前植树节和哥哥种的小树如今已长这么大了。我又看了看黄金色的小树林。哥哥拿着刀切着西瓜说:“你去哪儿了?””在这游了游”吃完西瓜后,我们又抱着一个西瓜回家了。
我趴在桌子上,做着永远也做不完的作业,一只正在窗口上缓缓爬行的蜗牛引起了我的注意,看着蜗牛,以前我与某些动物发生的故事在脑海中慢慢清晰了,我回忆着……
……
5岁:我与蝴蝶
记得小时候,我很喜欢蝴蝶,每次,见到蝴蝶,我都会大声惊奇地对爸爸妈妈或身边的小伙伴说:“快看!快看!有蝴蝶!”然后追着蝴蝶跑,试图抓到它,但每次都抓不着,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蝴蝶越飞越高。我羡慕蝴蝶有一对漂亮的翅膀,有了翅膀,就可以飞了。我问爸爸妈妈:“我想飞,怎样才能有翅膀?”爸爸妈妈的回答是:“多吃鸡翅和鸡腿啊!这样就能长出翅膀了!”于是,从那时起,每次家里买了鸡,我都会挑出鸡翅和鸡腿吃掉。我幻想着,什么时候,如果我有了翅膀,就能抓到蝴蝶了!还能飞得比它还高!想到这里,我又嘻嘻地傻笑起来。现在,长大了,我知道想长出翅膀是不可能的事,但我仍然喜欢吃鸡翅和鸡腿,因为我吃了鸡翅和鸡腿后,尝到了“甜头”,我跑步跑得很快哦!大概是吃鸡腿的原因吧。而且,想抓蝴蝶,手快脚快也很容易抓到嘛!
6岁:我与蜘蛛
小时侯,我很怕蜘蛛,每次看到蜘蛛,我就会使出吃奶的劲大声地尖叫:“哇!~~~蜘蛛啊!!!!!!”然后立刻抓起杀虫剂一阵狂喷!虽然爸爸妈妈也告诉过我:“不用怕,蜘蛛是益虫,不会咬人的。”但是我一看到蜘蛛那副可怕的“尊容”,还是会全身发凉,毛骨悚然,直起鸡皮疙瘩!哪怕是现在,我还是非常非常怕蜘蛛,见到蜘蛛就会条件反射地随手抓起一样东西,闭上眼睛一阵乱打!……
7岁:我与蜻蜓
到了夏天,我们这里蜻蜓非常多,这时,我便会和小伙伴们一起,到我家不远处的大草坪上玩,那里的蜻蜓最多了!成片成片地飞来飞去。我常常和小伙伴们一起追蜻蜓,但追到最后,总是不知道哪只是哪只,只是到处乱窜,有时还会相撞……追累了,我们便躺在草地上,看着天上那一朵朵白云,好像棉花糖啊!成片成片的蜻蜓仍在不知疲倦地飞啊飞。我曾想数数有多少只蜻蜓,但很快就数不下去了,因为,我不知道哪只数过,哪只没数过,只是一味地乱数,但我仍觉得很有趣……
……
啪!啪!啪!哎呀!谁放鞭炮啊!打扰到我了啦!但看到楼下的孩子在尽情地玩耍,说实话,我很羡慕。仍然在做着永远也做不完的作业,我却很开心,因为,我发现,回忆以前快乐的事情,也是快乐的……
每当新年佳节,我就会想起那枚闪着金光的硬币……
每个新年,我都会在饺子里吃出一枚硬币。母亲说,吃到硬币的人特别走运,来年都会有好福气。当然,那时我还小,吃到了硬币会特别快乐。每次吃到硬币,我总会握着硬币在宅院里跑来跑去,似乎向在全世界共享着我的走运。
但慢慢地,我就没有之前吃到硬币的振奋劲了——由于,年年都能吃到那个所谓走运、但似曾相识的硬币。我觉得这里边必定有问题。
那次,我在宅院里游玩,看到母亲正在厨房包饺子,所以我决议去一探终究。只见母亲用精深娴熟的方法,包出了一个个美丽的饺子。而母亲在包完最终一个饺子时,从口袋里掏出一枚硬币塞进饺子中,包好后特意在饺子上按了一个指甲印。其时,我小小的心灵萌生出疑问:莫非,这是母亲特意为我预备的?
当母亲说吃饭的时分,我第一个跑到了桌子前,特意在我的碗里寻觅一番,公然如此,找到了那个有着深深指甲印的饺子。那时,我仍是不肯信任,我又跑到他人的座位上去看,成果他们碗里都没有那个特别的饺子。我强忍着要滴下来的眼泪。所有人都来齐了,我把那些没有指甲印的饺子吃完了,剩余最终一个,我望着那个饺子久久不能平静,当我把它吃下去时,公然,被硬币磕了牙。此刻,我不由得了,眼泪夺眶而出,我在母亲的怀里失声痛哭。这时,母亲欣喜地笑了。
那时,我知道了那个硬币的意义——那就是浓浓的母爱。
指尖划过木门,传来不舒服的粗糙,我凝视那一条条沟壑,莫名的想起外公,想起他那粗糙的手掌,是不是也如同这样呢?
跨进久别多年的老屋,一转身,习惯性将世界拒之门外,忽然看见门后的墙壁上,斑斑驳驳的,我凑上前,原来是我幼时的2个好友的姓名。依稀记起前几年回家时,在路上遇见一个似曾相识的女孩儿,我望着她,她也望着我,嘴中那个呼之欲出的名字,终是被我咽了回去,离村数年,物是人非,我凝视着那个纯真小孩所刻的歪歪扭扭的字,竟有些“欲语泪先流”的意味。
穿过走廊,见到了熟悉的厨房,我呆呆的倚在门上,眼前仿佛冒出一幅幅图画:朦朦的.烟雾中,香气扑鼻,一个矮矮的、胖胖的小孩儿,踮着脚尖,伸长了脖子,两只眼睛直勾勾的看着锅里,口水也不争气地……走近灶台边,微微一低头,锅边那寒寒的银光就砸进了我的眼睛……我的记忆,尚还停留在那个踮着脚尖才能勉强看见锅底的纯真小孩儿身上,可时光,却将我变成了一个“怪怪的”少女……
走出老房,步行至林边的湖前,静静地坐下,望着平静的湖面,我又记起当初,一个小女孩儿,胖胖的手心里攥紧了硬币,一蹦一跳地奔向那个昏暗的、散发着香气的小店,脸上的笑意似乎都要蹦出来了。
原来的计划是打算绕着这算是半个家乡的小村走一圈,眼见红日将坠,我不得不放弃,我担心久久不归惹母亲生气,也担心村里的泥土弄脏我的衣服,又担心遇见一个熟人却不知如何称呼而尴尬……
回到老屋,静静地倚在树前,使自己陷进时光的漩涡。
他是转校生,来到这个学校后,和她是初三同班同学。
那天,她穿着一件浅黄带暗格的西装外套,洁白的衬衣衣领翻露在外面。白里透红的脸上,带着一丝羞涩和纯真,象一枝纯净洁白的栀子花。踏着上课的铃声,她脚步轻盈,走进教室,瞬间也走进了他的心里。
只缘于那一眼。从此,她的一举一动便牵扯着他的视线。他的心里面开始弥漫着淡淡的栀子花香。他在这种芬芳里寄盼,欢喜,落寞,忧伤。忧喜苦涩的日子,让本就少言寡语的他更加沉闷了。
她总是扎着两根小辫,很随意地分搭在肩上。背着书包,低头走路,不疾不徐。偶尔抬头,飘逸的流海下,一对黑宝石般的眼睛闪着纯真和聪颖,一尘不染。他对此着迷。想着有一天,他能走进这里,长久地住在这里。
她不喜说话,处处透着文静,说话也轻言细语,一如他的稳成。她喜欢写诗,读诗。她经常在校园大柳树浓荫下的一处墙角读诗,背手拿书,边走边吟,象极一个正潜心推敲风花雪月诗句的婉约女子。他想走进她的诗里,走进她的梦里。
她很会踢毽子。在这方面,她是高手。毽子是用公鸡鲜艳的羽毛和铜钱自制的那种。她能内踢,外踢,直踢,膝踢,蹦踢,间隔配合着用胸、膝和脚背停毽卸毽的动作,花样繁多,格外优美。每每此时,她就像一个站在舞台中央快乐的公主,而他则是圈围人群中拍手叫好最多最勤的那个人。
之后的一天,他花了半天时间做了一个毽子,偷偷塞在她的书包里,也塞进去他的期盼。
中考临近的一个晚自习,班里举行了一次晚会。她唱了一首《大约在冬季》一首《晚秋》。那是他第一次听她唱歌。她唱的很动情,很好听,甜甜的红晕漫在她的脸颊上,也弥在他的心里。
他久久无法释怀。他写了一个纸条偷偷夹在她的书里,“月上柳枝头,人约桥墩后”。桥是学校前小河上的一座石拱桥,他们每天经过那里。他没有落款。她也没有赴约。
一天下晚自习,天阴,微雨。他在前面走,她在后面跟着。上桥时,她跟上他,对他说,谢谢你的毽子。小心脚下,别让桥墩绊着你。好好复习,争取考进重点高中。说者风轻云淡,浅笑嫣然;听者一时语塞,五味杂陈。他站在那里,看着她飘过的背影,任雨湿眼,洗心。
她竟是一名如此聪明通透的女子,一如那冰洁纯净的栀子花。他认定她没看错人。
中考前的一天,她拿着她的摘抄本,腆腆地要他为她抄写一首诗。那是一个很精致的本子,已使用过半。字迹行中带楷,精致工整,一如她平时的装扮。摘抄的文章间隔,都有她工笔手绘的一些花儿或草,看得出她有较好的绘画功底,细微处展现的是她的聪慧和匠心,这与当时很多贴着流行的小虎队三虎的照片和歌曲的本子不同。翻开的那页上,有她要他抄写的那首诗,那是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他一片温馨。
一年的时间,匆忙而短暂。他和她一毕而别。风轻云淡,最终什么也没有发生。没有结尾,没有过程,甚至还没有开始。
他不知道她对他有没有一丝温婉的情愫,但他知道她明白他的内心。也许因为青涩,也许因为学业,也许因为时间的匆忙,一段懵懂的美好在刚刚准备萌芽时就在混沌中泯灭了。
此后经年。他和她一直未见。
他常常翻出那段时间他写的日记来看。那里,有他为她作的诗,有他要对她说的话。那里,有她上课的样子,走路的样子,背诗的样子,也有浅笑的样子,沉静的样子,踢毽的样子……青春的往事,模糊而又清晰。
他不知道她现在在哪里?她是否远离家乡?她在它乡过得还好吗?他想象着她现在可能的模样,暖暖的,温润可亲。
他不知道他何时能再见到她。他想见她。思虑繁忙的时候,他一点一滴地在他的心里一角为她筑了一个蜂巢,他把她的一切都安置在密密麻麻的的巢房里,封起来。他不是想为了孕育什么,他只是想把这些他曾思虑至极的东西藏起来,不想让它裸露风干,只想在他一人独处时,有时能有一个甜润的念想。仅此而已。
一晃过了三十年。
一个周末,阳光明媚。有同学邀他聚会。知道她要来,他早早地站到酒店门口。四目交汇的一瞬,他和她不约而同地会心笑了,那是一种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微笑,暖暖的。流逝的经年并没有磨灭彼此之间的相通。
除了些许斑白的鬓发,他的模样并没有多大的改变,眉宇间添了一些沉稳和淡然。她的模样也少有变化,依然美丽,依然无暇,依然一样地沉静。
他们一起谈了很多,谈了毕业后各自的过往。她讲时,他默默地倾听,他看得出她过得富裕、惬意。他讲时,她也静静地听着,她知道他现在也小有成就。他们都有意回避过去那个敏感的话题。
随着话题的深入,他们惊喜地发现原来对方就是那个使自己偶尔发呆偶尔失眠偶尔怅惘偶尔不明所以就想发泄的密封三十余年了的存在,而且一直隐居在自己心中一角,从不曾离去。
只是,岁月已给了他们各自的生活。
错过的,已错过去了。他们不再入怀。
他们只是耿耿纠结,一别后的重逢竟要等待,等待三十年。三十年啊,好长好长的一段日子,人的一生能有几个三十年?
他们为重逢开心,为仍心有灵犀欣喜,他们只想对方一切安好。虽然岁月的风尘阻隔了彼此三十年,但尘封的记忆一逢破茧便奋勇成蝶比翼翩然于阳光花丛中。
青葱岁月,一去不再。淡念酿酒,弥久醇厚。沥掉过往中的虚无,留下沉淀后的安然,历久弥香。
他懂她,她也懂他。三十年了,仍如此相宜,就像是岁月中的一道最普通的风景,如花摇曳于风雨中,却盛开在彼此心里。惊于懂,喜于心同,沐于暗香,醉于温暖。
★ 高中记叙文:故乡
★ 再回故乡记叙文
★ 故乡的回忆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