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知识点辅导:病人常用卧位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baishui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基础护理学知识点辅导:病人常用卧位(共含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baishui”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基础护理学知识点辅导:病人常用卧位

篇1:基础护理学知识点辅导:病人常用卧位

卧位就是病人卧床的姿势。护士应根据病人的病情需要,协助和指导病人采取正确的卧位,以改善症状,利于治疗和检查,预防并发症,使病人感到舒适。

卧位的性质

根据病人的活动能力可分为三种卧位:

(1)主动卧位 病人自己采用随意的姿势卧于床上,并可自由变换卧位。

(2)被动卧位 病人活动能力丧失,没有能力改变卧位而躺在被安置的卧位。如昏迷、极度衰竭时。

(3)被迫卧位 病人意识清醒,也有变换卧位的能力,但因疾病的原因,为缓解症状被迫采取的特殊体位。如呼吸困难时采用的端坐卧位。

还可根据是否平衡稳定将卧位分为稳定卧位和不稳定卧位。

仰卧位

(1)去枕仰卧位

①适用范围

②要求 去枕仰卧。昏迷和全麻未清醒病人头偏向一侧,枕横置于床头。

(2)屈膝仰卧位

①适用范围

②要求 仰卧,两臂放于身体两侧,双膝屈起。

(3)中凹卧位(休克卧位)

①适用范围

②要求 抬高头胸部10~20度,以利于呼吸;抬高下肢20~30度,以利于静脉血液回流,增加回心血量。

侧卧位

①适用范围

②要求 与仰卧位比较,侧卧位的重心高,支撑面小,稳定性不如仰卧位。因此,为使病人舒适,增加稳定性,可使病人下腿稍伸直,上腿屈曲,两膝间置软枕。(臀部肌肉注射应下腿屈曲,上腿略伸直,以使臀部肌肉放松。)上肢自由屈曲于胸前或枕旁,必要时背后和胸腹前各置一软枕以支持侧卧位。

半坐卧位

①适用范围 除与其他卧位交换用于休息以外,还有治疗意义。

②要求 摇起床头支架30~50度,再摇起膝支架以防身体下滑。

端坐位

①适用范围

②要求 此强迫体位病人容易疲劳,可将靠背架摇起成近90度,以支持后背;胸前放跨床小桌,置软枕供病人俯前休息。

俯卧位

①适用范围

②要求 俯卧,头偏向一侧,两臂屈曲于头的两侧,下肢伸直,胸下、髋部及踝部各放一软枕。

头低脚高位

①适用范围

②要求 仰卧,枕横立于床头,以防碰伤头部。床尾垫高15~30厘米。

头高脚低位

①适用范围

②要求 仰卧,床头垫高15~30厘米,枕横立于床尾。

膝胸卧位

①适用范围

②要求 病人跪卧,两小腿稍分开,大腿与床面垂直,胸部贴床面,腹部悬空,头转向一侧,手放头两侧。

截石位

①适用范围

②要求 病人仰卧于检查台上,两腿屈曲分开放于支腿架上,臀部齐床边,双手放胸前或放身体两侧。应注意保暖和遮挡。

篇2:基础护理学知识点辅导:帮助病人更换卧位

病人长期卧床,易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便秘、肌肉萎缩、关节僵硬、褥疮、堕积性肺炎、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护理时不仅应注意保持正确的体位,还应定时翻身,鼓励和帮助病人进行肢体功能锻炼。

帮助病人翻身时,应先评估病人自理合作能力,体重,是否有管道和需要固定的伤肢等,以便决定需要几个人帮助。并向病人解释变换体位的原因以及如何配合。

4.2 帮助病人移向床头法

半坐卧位病人常有向床尾滑动的倾向,护士应注意帮助病人恢复原位,以保持舒适。

一人操作法(适用于病人有合作能力时)

二人操作法(适用于瘫痪等不能合作的病人)

4.3 注意事项

(1)帮助病人翻身时,不可拖拉,以免擦伤皮肤。移动体位后,需用软枕垫好后背及膝下,以维持舒适体位。两人协助翻身时,注意动作协调轻稳。

(2)若病人身上置有多种管道,翻身时须安置妥当,翻身后检查勿扭曲,保持通畅。

(3)操作时注意节力原则:两脚分开,扩大支撑面;面向移动方向,利用自身体重;尽量靠近病人,以减小阻力臂。

(4)为颅脑手术病人翻身应取健侧卧位或仰卧位,头部不可剧烈翻动,以防引起脑疝压迫脑干,导致卒死;颈椎和颅骨牵引的病人,翻身时不可放松牵引;石膏固定和有伤口的病人,翻身后应将患处放于适当位置,防止受压。

篇3:初级护士考试《护理学基础》辅导:帮助病人更换卧位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帮助病人翻身侧卧

(1)一人法:适合于体重较轻的病人。向病人解释说明目的及方法,以取得病人的合作。病人仰卧,两手放于腹部,两腿屈曲,将病人两下肢外移向护士侧,再将肩部外移,一手扶肩一手扶膝轻推病人转向对侧,使其背向护士。按侧卧位法安置好病人,使病人安全、舒适。

(2)两人法:两护士站在床的同侧,一人托住病人颈肩部和腰部,另一人托住病人臀部和腘窝部,两人同时抬起病人移向自己,分别扶托病人的肩、腰、臀和膝部轻推病人转向对侧。来源:

二、帮助病人移向床头

(1)一人法:向病人说明目的,以取得病人配合。放平床头支架,将枕头横立床头,避免碰伤病人。病人仰卧屈膝,双手握住床头栏杆,两脚蹬床面。护士一手稳住病人双脚,一手在臀部助力,使病人移向床头。放回枕头,使病人卧舒适体位。

(2)两人法:护士分别站于床的两侧,交叉托住病人的颈肩和臀部,同时抬起病人移向床头;两人也可站在同侧,一人托住颈、肩及腰部,一人托住臀部和胭窝部,同时抬起病人移向床头。来源:

三、帮助病人更换卧位的注意事项

(1)帮助病人翻身时,不可拖拉,以免擦伤皮肤。

(2)根据病情及皮肤受压情况,确定翻身间隔时间。

(3)如病人身上置有多种导管,翻身前应先将导管安置妥当,防止脱落、扭曲等,保持引流通畅。

(4)手术后病人翻身前,应先换药后再行翻身;颅脑手术后的病人,头部转动过剧可引起脑疝,压迫脑干,导致突然死亡,故一般只能卧于健侧或平卧;颈椎和颅骨牵引的病人,翻身时不可放松牵引。石膏固定或伤口较大的病人翻身时,应注意患处位置,防止受压。来源:

(5)翻身时让病人尽量靠近护士,使重力线通过医学,教育网原创支撑面保持平衡,达到节力的目的。

篇4:基础护理学知识点辅导:疼痛病人的护理

疼痛的概念

疼痛是各种形式的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一系列痛苦的不舒适的主观感觉,常伴有不愉快的情绪活动和防御反应。

疼痛具有保护性生理意义,是一种对身体的危险警告。如机体遇到火烧、电击等刺激时,会因为疼痛而本能的采取躲避反应,以保护机体不继续受到伤害。疼痛也是许多疾病的症状,是诊断的重要依据。因此当急性腹痛未明确诊断时,不能随便应用止痛剂,以免掩盖病情,延误诊断。

疼痛的护理措施

疼痛是痛苦的体验,护理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尽快减轻病人的疼痛。

解除疼痛刺激源

如外伤引起的疼痛,应根据情况采取止血、包扎、固定等措施;胸腹部手术后因为咳嗽、深呼吸引起伤口疼痛,应协助病人按压伤口后,再鼓励咳痰和深呼吸。

药物止痛

药物止痛是临床解除疼痛的主要手段。给药途径可有口服、注射、外用、椎管内给药等。止痛药分为非麻醉性和麻醉性两大类。非麻醉性止痛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止痛片等,具有解热止痛功效,用于中等程度的疼痛,如牙痛、关节痛、头痛、痛经等,此类药大多对胃粘膜有刺激,宜饭后服用。麻醉性止痛药如吗啡、度冷丁等,用于难以控制的疼痛,止痛效果好,但有成瘾性和呼吸抑制的副作用.心理护理

(1)尊重并接受病人对疼痛的反应,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不能以自己的体验来评判病人的感受。

(2)解释疼痛的原因、机理,介绍减轻疼痛的措施,有助于减轻病人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从而缓解疼痛压力。

(3)通过参加有兴趣的活动,看报、听音乐、与家人交谈、深呼吸、放松按摩等方法分散病人对疼痛的注意力,以减轻疼痛。

(4)尽可能地满足病人对舒适的需要,如帮助变换体位,减少压迫;做好各项清洁卫生护理;保持室内环境舒适等。

(5)做好家属的工作,争取家属的支持和配合。

中医疗法

如通过针灸、按摩等方法,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有较好的止痛效果。在中医《护理学基础》中作详细介绍。

物理止痛

应用冷、热疗法可以减轻局部疼痛,如采用热水袋、热水浴、局部冷敷等方法。

初级护士考试《护理学基础》辅导:卧位的性质及常用卧位

基础护理学知识点辅导:静脉输液速度

初级护士考试《护理学基础》辅导:运送病人法

基础护理学知识点辅导:促进正常排便的护理措施

基础护理学知识点辅导:健康教育的的原则和程序

护理学基础试题

基础护理学试题

护理学基础教学计划

初级护士考试《护理学基础》辅导:冷疗法部分

汉语拼音基础知识点

基础护理学知识点辅导:病人常用卧位(共4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基础护理学知识点辅导:病人常用卧位,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