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盐酸乙胺丁醇片说明书(共含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psycho”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英文名称】EthambutolHydrochlorideTablets
【拼音全码】YanSuanYiAnDingChunPian
【主要成份】盐酸乙胺丁醇片主要成份为盐酸乙胺丁酵。
化学名:[2R,2[S-(R*.R*)]-R]-(+)2,2'-(1,2-乙二基二亚氨基)-双-1-丁醇二盐酸盐
分子式:C10H24N202?2HCI
分子量:277.23
【性状】盐酸乙胺丁醇片为白色片。
【适应症/功能主治】适用于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治疗结核杆菌所致的肺结核。亦可用于结核性脑膜炎及非典型分枝杆菌感染的治疗。
【规格型号】0.25g*100s
【用法用量】1.成人常用量:与其他抗结核药合用,结核初治,按体重15mg/kg,每日一次顿服,或每次口服25-30mg/kg,高10片,每周3次;或50mg/kg,高10片,每周2次。结核复治,按体重25mg/kg,每日一次顿服,连续60天,继以按体重15mgAg,每日一次顿服。非典型分枝杆菌感染,每日15-25mg/kg,一次顿服;2.小儿常用量:13岁以下不宜应用盐酸乙胺丁醇片;13岁以上儿童用量与成人相同。
【不良反应】1.发生率较多者为视力模糊、眼痛、红绿色盲或视力减退、视野缩小(视神经炎每日按体重剂量25mg/kg以上时易发生)。视力变化可为单侧或双侧;2.发生率较少者为畏寒、关节肿痛(尤其大趾、髁、膝关节)、病变关节表面皮肤发热拉紧感(急性痛风、高尿酸血症);3.发生率极少者为皮疹、发热、关节痛等过敏反应;或麻木,针刺感、烧灼痛或手足软弱无力(周围神经炎)。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1.对诊断的干扰:服用盐酸乙胺丁醇片可使血尿酸浓度测定值増高;2.下列情况应慎用:痛风、视神经炎、肾功能减退;3.治疗期间应检查:眼部,视野、视力、红绿鉴别力等,在用药前、疗程中每日检查一次,尤其是疗程长,每日剂量超过15mg/kg的患者;血清尿酸测定,由于盐酸乙胺丁醇片可使血清尿酸浓度増高,引起痛风发作。因此在疗程中应定期测定;4.如发生胃肠道刺激.乙胺丁醇可与食物同服。一日剂量分次服用可態达不到有效血药浓度,因此盐酸乙胺丁醇片一日如置宜一次顿服;5.乙胺丁醇单用时细菌可迅速产生耐药性,因此必须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应用。盐酸乙胺丁醇片用于曾接受抗结核药的患者时,应至少与一种以上药物合用;6.鉴于目前尚无切实可行的测定血药浓度方法,剂量应根据患者体重计算,肝或肾功能减退的患者,盐酸乙胺丁醇片血药浓度可能增高,半衰期延长。有肾功能减退的患者应用时需减量。
【儿童用药】13岁以下儿童尚缺乏临床资料。由于在幼儿中不易监测视力变化,故盐酸乙胺丁醇片不推荐用于13岁以下儿童。
【老年患者用药】老年人往往伴有生理性肾功能减退,故应按肾功能调整用量。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1.乙胺丁醇可透过胎盘,胎儿血药浓度约为母亲血药浓度的30%。盐酸乙胺丁醇片在小鼠实验中高剂量可引起腭裂、脑外露和脊柱畸形等;大鼠中盐酸乙胺丁醇片高剂量可引致轻度颈椎畸形;在家兔中盐酸乙胺丁醇片高剂量可引起独眼畸形、短肢、兔唇和腭裂等畸形。虽然在人类中未证实,孕妇应用仍须充分权衡利弊。盐酸乙胺丁醇片和其他药物合用时对胎儿的影响1不清楚。2.乙胺丁醇岢分布至乳汁,浓度与血药浓度相近,虽然在人类中未证实有问题,哺乳期妇女用药须权衡利弊。
【药物相互作用】1.与乙硫异烟胺合用可增加不良反应;2.与氢氧化铝同用能减少盐酸乙胺丁醇片的吸收;3.与神经毒性药物合用可增加盐酸乙胺丁醇片神经毒性,如视神经炎或周围神经炎。
【药物过量】尚不明确。
【药理毒理】盐酸乙胺丁醇片为合成抑菌抗结核药。其作用机理尚未完全阐明。盐酸乙胺丁醇片可渗入分枝杆菌体内干扰RNA的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的繁殖,盐酸乙胺丁醇片只对生长繁殖期的分枝杆菌有效。迄今未发现盐酸乙胺丁醇片与其他抗结核药物有交叉耐药性。
【药代动力学】口服后经胃肠道吸收75%?80%。广泛分布于全身组织和体液中(除脑脊液外)。红细胞内药浓度与血浆浓度相等或为其2倍,并可持续24小时;肾、肺、唾液和尿内的药浓度较高;但胸水和腹水中的浓度则较低。盐酸乙胺丁醇片不能渗入正常脑膜,但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可有微量。其分布容积为1.6L/Kg。蛋白结合率约为20%?30%。口服2?4小时血药浓度可达峰值,半衰期(T1/2)为3?4小时,肾功能减退者可延长至8小时。主要经肝脏代谢,约15%的给药量代谢成为无活性代谢物,,经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分泌排出;给药后约80%在24小时内排出,至少50%以原排泄,约15%为无活性代谢物。在粪便中以原形排出约20%。乳汁中的药浓度约相当于母血药浓度。相当量的乙胺丁醇可经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从体内清除。
【贮藏】密封保存。
【包装】0.25g*100s/瓶。
【有效期】24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2022126
【生产企业】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盐酸乙胺丁醇片(人福)的功效与作用盐酸乙胺丁醇片(人福)适用于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治疗结核杆菌所致的肺结核。亦可用于结核性脑膜炎及非典型分枝杆菌感染的治疗。
盐酸乙胺丁醇片是有效抗菌的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广泛。盐酸乙胺丁醇片常用于治疗肺结核,有显著的疗效,且对人体的副作用少,值得患者信赖。那么,盐酸乙胺丁醇片什么时候吃好?
盐酸乙胺丁醇片最好空腹服用,“空腹服”则是指在8~10小时内没有进食的情况,通常指晚上入睡后至清晨起床这个时间段内没有进食情况下服用,目的是避免食物的干扰,让药物迅速地进入小肠发挥效力。
盐酸乙胺丁醇片的服用方法是与其他抗结核药合用,结核初治,按体重15mg/kg,每日一次顿服,或每次口服25-30mg/kg,最高10片,每周3次;或50mg/kg,最高10片,每周2次。结核复治,按体重25mg/kg,每日一次顿服,连续60天,继以按体重15mgAg,每日一次顿服。非典型分枝杆菌感染,每日15-25mg/kg,一次顿服;13岁以下不宜应用盐酸乙胺丁醇片;13岁以上儿童用量与成人相同。
盐酸乙胺丁醇片服用时要注意,服用盐酸乙胺丁醇片可使血尿酸浓度测定值増高;眼部,视野、视力、红绿鉴别力等,在用药前、疗程中每日检查一次,尤其是疗程长,每日剂量超过15mg/kg的患者;血清尿酸测定,由于盐酸乙胺丁醇片可使血清尿酸浓度増高,引起痛风发作。因此在疗程中应定期测定;如发生胃肠道刺激.乙胺丁醇可与食物同服。一日剂量分次服用可態达不到有效血药浓度,因此盐酸乙胺丁醇片一日如置宜一次顿服;肝或肾功能减退的患者,盐酸乙胺丁醇片血药浓度可能增高,半衰期延长。有肾功能减退的患者应用时需减量。
【商品名称】盐酸乙胺丁醇片(信谊)
【拼音全码】YanSuanYiAnDingChunPian
【主要成份】[2R,2[S-(R*,R*)]-R]-(+)2,2′-(1,2-乙二基二亚氨基)-双-1-丁醇二盐酸盐
分子式:C10H24N2O2?2HCl
分子量:277.23
【性状】盐酸乙胺丁醇片为白色片。
【适应症/功能主治】适用于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治疗结核杆菌所致的肺结核。亦可用于结核性脑膜炎及非典型分枝杆菌感染的治疗。
【规格型号】0.25g*100s
【用法用量】口服。1.成人常用量:与其他抗结核药合用,结核初治,按体重15mg/kg(3/50片/kg),每日一次顿服;或每次口服25~30mg/kg(1/10~3/25片/kg),高2.5g(10片),每周3次;或50mg/kg(1/5片/kg),高2.5g(10片),每周2次。结核复治,按体重25mg/kg(1/10片/kg),每日一次顿服,连续60天,继以按体重15mg/kg(3/50片/kg),每日一次顿服。非典型分枝杆菌感染,每日15~25mg/kg(3/50~1/10片/kg),一次顿服;2.小儿常用量:13岁以下不宜应用盐酸乙胺丁醇片;13岁以上儿童用量与成人相同。
【不良反应】1.发生率较多者为视力模糊、眼痛、红绿色盲或视力减退、视野缩小(视神经炎每日按体重剂量25mg/kg以上时易发生)。视力变化可为单侧或双侧。2.发生率较少者为畏寒、关节肿痛(尤其大趾、髁、膝关节)、病变关节表面皮肤发热拉紧感(急性痛风、高尿酸血症)。3.发生率极少者为皮疹、发热、关节痛等过敏反应;或麻木,针刺感、烧灼痛或手足软弱无力(周围神经炎)。
【禁忌】详见说明书。
【注意事项】1.对诊断的干扰:服用盐酸乙胺丁醇片可使血尿酸浓度测定值增高。2.下列情况应慎用:痛风、视神经炎、肾功能减退。3.治疗期间应检查。眼部,视野、视力、红绿鉴别力等,在用药前、疗程中每日检查一次,尤其是疗程长,每日剂量超过15mg/kg的患者。血清尿酸测定,由于盐酸乙胺丁醇片可使血清尿酸浓度增高,引起痛风发作。因此在疗程中应定期测定。4.如发生胃肠道刺激,乙胺丁醇可与食物同服。一日剂量分次服用可能达不到有效血药浓度,因此盐酸乙胺丁醇片一日剂量宜一次顿服。5.乙胺丁醇单用时细菌可迅速产生耐药性,因此必须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
【儿童用药】13岁以下儿童尚缺乏临床资料。由于在幼儿中不易监测视力变化,故盐酸乙胺丁醇片不推荐用于13岁以下儿童。
【老年患者用药】老年人往往伴有生理性肾功能减退,故应按肾功能调整用量。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1.乙胺丁醇可透过胎盘,胎儿血药浓度约为母亲血药浓度的30%。盐酸乙胺丁醇片在小鼠实验中高剂量可引起腭裂、脑外露和脊柱畸形等;大鼠中盐酸乙胺丁醇片高剂量可引致轻度颈椎畸形;在家兔中盐酸乙胺丁醇片高剂量可引起独眼畸形、短肢、腭裂等畸形。虽然在人类中未证实,孕妇应用仍须充分权衡利弊。盐酸乙胺丁醇片和其他药物合用时对胎儿的影响尚不清楚;2.乙胺丁醇可分布至乳汁,浓度与血药浓度相近,虽然在人类中未证实有问题,哺乳期妇女用药须权衡利弊。
【药物相互作用】1.与乙硫异烟胺合用可增加不良反应;2.与氢氧化铝同用能减少盐酸乙胺丁醇片的吸收;3.与神经毒性药物合用可增加盐酸乙胺丁醇片神经毒性,如视神经炎或周围神经炎。
【药物过量】尚不明确。
【药理毒理】盐酸乙胺丁醇片为合成抑菌抗结核药。其作用机理尚未完全阐明。盐酸乙胺丁醇片可渗入分枝杆菌体内干扰RNA的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的繁殖,盐酸乙胺丁醇片只对生长繁殖期的分枝杆菌有效。迄今未发现盐酸乙胺丁醇片与其他抗结核药物有交叉耐药性。
【药代动力学】口服后经胃肠道吸收75%~80%。广泛分布于全身组织和体液中(除脑脊液外)。红细胞内药浓度与血浆浓度相等或为其2倍,并可持续24小时;肾、肺、唾液和尿内的药浓度较高;但胸水和腹水中的浓度则较低。盐酸乙胺丁醇片不能渗入正常脑膜,但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可有微量。其分布容积为1.6L/Kg。蛋白结合率约为20%~30%。口服2~4小时血药浓度可达峰值,半衰期(T1/2)为3~4小时,肾功能减退者可延长至8小时。主要经肝脏代谢,约15%的给药量代谢成为无活性代谢物。经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分泌排出;给药后约80%在24小时内排出,至少50%以原形排泄,约15%为无活性代谢物。在粪便中以原形排出约20%。乳汁中的药浓度约相当于母血药浓度。相当量的乙胺丁醇可经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从体内清除。
【贮藏】遮光,密封保存。
【包装】0.25g*100片/瓶。
【有效期】24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1140
【生产企业】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
盐酸乙胺丁醇片(信谊)的功效与作用盐酸乙胺丁醇片(信谊)适用于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治疗结核杆菌所致的肺结核。亦可用于结核性脑膜炎及非典型分枝杆菌感染的治疗。
【英文名称】RimantadineHydrochlorideGranules
【拼音全码】YanSuanJinGangYiAnKeLi(LianBang)
【主要成份】盐酸金刚乙胺,其化学名为α-甲基-1-金刚烷甲基胺盐酸盐。
【性状】盐酸金刚乙胺颗粒为类白色颗粒。
【适应症/功能主治】盐酸金刚乙胺颗粒适用于预防(成人和儿童)和治疗(成人)A型流感病毒感染。
【规格型号】50mg*8包
【用法用量】口服。撕开小袋,把药物倒入适量的温水中,摇匀,即可服用。1、成年人和儿童的预防用药:成人:成人的推荐剂量是每次100mg(2包),每日二次。儿童:10岁以下儿童,每日一次,每次5mg/kg,每日剂量不超过150mg。10岁或以上的儿童,用量与成年人一致。2、成年人的治疗用药:成人的推荐剂量是每次100mg(2包),每日二次。在出现A型流行性感冒的症状和体征时,服用盐酸金刚乙胺颗粒越早越好,在48小时内服用盐酸金刚乙胺颗粒治疗效果更好,从症状开始连续治疗约七天。3、肝肾功能不全患者预防和治疗用药:对于严重肝功能不良、肾衰竭(CrCl≤10ml/min)患者及疗养院老年患者,推荐剂量为每日100mg(2包)。目前,还没有多剂量的数据可以证实对于肾或肝损伤的受试者是安全的。因为在多剂量期,金刚乙胺的代谢物有可能积累。对任何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监视其不良反应,必要时调整剂量。
【不良反应】1.据资料介绍,在临床对照试验中,对1,027名患者在推荐的每日200mg剂量下服用盐酸金刚乙胺颗粒,多数的不良事件为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反应。1)发病率>1%:在临床对照试验中,在推荐剂量下,大多数频繁的不良事件(1.3%)的报告展示如说明书详图所示。2)在临床对照试验中,在推荐剂量下少数不良反应(0.3~1%)是:消化系统:如腹泻、消化不良等;神经系统:如注意力下降、运动失调、嗜睡、急躁不安、抑郁等;皮肤系统:皮疹等;听觉和前庭系统:如耳鸣等;呼吸系统:呼吸困难等。3)在临床对照试验中,在推荐剂量下其它不良反应(少于0.3%)是:神经系统:如步态反常、精神愉快、运动过度、震颤、幻觉、意识模糊、惊厥等;心血管系统:如面色苍白、心悸、高血压、脑血管功能紊乱、心脏衰竭、下肢水肿、心传导阻滞、心动过速、晕厥等;生殖系统:如非产后泌乳等;特殊的感觉:如味觉消失或改变,嗅觉倒错等。4)在高于推荐剂量盐酸金刚乙胺颗粒的对照研究中,不良反应的比率,特别是那些涉及到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比率有明显增加。在大多数情况下,中断治疗,症状迅速消失。除上述不良事件报道外,另外也有报道比推荐剂量组高的不良反应,如泪液减少、排尿频率减少、发烧、寒颤、激动、便秘、出汗、吞咽困难、口炎、感觉迟钝和眼疼等。2.金刚乙胺和金刚烷胺在试验中的不良反应:在436位健康成年人一个六周的预防研究中,用金刚烷胺和安慰剂与金刚乙胺进行比较,不良反应的发病率大于1%的报告如说明书详图所示。3.中老年人的使用:一般在临床对照试验中,同时用盐酸金刚乙胺颗粒和安慰剂治疗组,对于中老年人不良反应的影响要高于青年人组和儿童组。在83位患流行感冒的家庭护理患者的一个安慰剂对照研究中,有关中枢神经不良反应:盐酸金刚乙胺颗粒组为10.6%,安慰剂组为8.3%,不良反应与在其它报导的试验(见表二)是相似的。对65岁以上的人服用盐酸金刚乙胺颗粒预防和治疗流感的对照研究中,收集的数据表明其临床不良反应是增加了,与盐酸金刚乙胺颗粒推荐剂量组(100mg,每日二次)比较对照组如下: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盐酸金刚乙胺颗粒组12.5%,对照组8.7%。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盐酸金刚乙胺颗粒组17.0%,对照组11.3%。
【禁忌】对金刚烷系列药物(包括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等)过敏的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据报道,有癫痫病史的患者服用盐酸金刚烷胺后,癫痫发作的发病率增加了。在盐酸金刚乙胺颗粒临床试验中,对部分有癫痫发作史的患者没有服用抗惊厥药而用金刚乙胺观察,发现癫痫样发作仍有活动,疾病发作时,应停用盐酸金刚乙胺颗粒。对肾和肝功能不全者,金刚乙胺的安全性和药物动力学仅仅是服用单一剂量后评价的。在无尿的肾功能衰竭患者一次剂量研究中与年龄相仿的健康组进行对照,表明金刚乙胺表观清除率大约低40%,清除半衰期长了1.6倍。在对14名慢性肝病患者(大多数是稳定性肝硬变)的研究中,服用了单一剂量的金刚乙胺后,测到的药动学并没有改变。然而,10位患严重的肝功能障碍的患者服用单一剂量后,金刚乙胺表观清除率比健康受试组的低50%,因为金刚乙胺及代谢物在血浆中潜在积累,所以,肾和肝功能不全患者应谨慎使用。在治疗(A型)流感患者期间,应该考虑到接触者是极易被传染耐金刚乙胺病毒的风险。在治疗中已经出现耐金刚乙胺A型流感病毒的菌株,并且耐药性的病毒已经体现了传染性,可导致典型流感。尽管耐药性病毒恢复的频率、速度和临床重要性仍未被确立,而一些小规模研究发现,10~30%的敏感病毒感染的患者,用金刚乙胺治疗,即有金刚乙胺抵抗病毒颗粒排出。对于排出耐药病毒的那些患者,金刚乙胺临床反应尽管较慢,但与没有排出耐药病毒的患者的临床反应并没有明显不同。对于受耐药病毒感染的受试者研究,说明金刚乙胺治疗的活性或效果的数据目前没有得到。
【儿童用药】盐酸金刚乙胺颗粒用于预防儿童的A型流行性感冒。金刚乙胺用于治疗儿童流感症状的安全有效尚没有建立。盐酸金刚乙胺颗粒对1岁以下的儿童的预防性研究尚未进行。
【老年患者用药】盐酸金刚乙胺颗粒用于预防儿童的A型流行性感冒。金刚乙胺用于治疗儿童流感症状的安全有效尚没有建立。盐酸金刚乙胺颗粒对1岁以下的儿童的预防性研究尚未进行。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已有实验证明盐酸金刚乙胺颗粒对于动物可产生致畸影响和非致畸影响,因此,只有能够证明服用盐酸金刚乙胺颗粒对母子的益处大于坏处时,才能在妊娠时考虑使用盐酸金刚乙胺颗粒。在动物实验中,大鼠授乳期间服用金刚乙胺,对幼鼠有负面影响。金刚乙胺在鼠乳中以剂量依赖方式被浓缩:服用金刚乙胺2~3小时后,在大鼠乳液中的浓度为血清中2倍。因此,对于哺乳期妇女,只有能够证明服用盐酸金刚乙胺颗粒对母子的益处大于坏处时,才能考虑使用盐酸金刚乙胺颗粒。
【药物相互作用】西米替丁其慢性的作用在金刚乙胺的代谢是未知的。当正常的健康成人服用单一剂量100mg的盐酸金刚乙胺颗粒,1小时后开始服用西米替丁(300mg每日四次),总体的单一剂量的金刚乙胺表观清除率减少了18%(与没有服用西米替丁的相同条件的受试者总体金刚乙胺表观清除率作对照)。扑热息痛给几位健康志愿者服用盐酸金刚乙胺颗粒(100mg,每日二次),持续13天,在第11天服用扑热息痛(650mg,每日四次),持续8天。在第11天与第13天评价金刚乙胺的药物动力学,发现和扑热息痛一同服用后,金刚乙胺的血药峰值浓度和AUC值降低了约11%。阿司匹林12位健康志愿者服盐酸金刚乙胺颗粒(100mg,每日二次),持续13天,在第11天,开始服用阿司匹林(650mg,每日四次),持续8天,在第11天和13天评价金刚乙胺的药物动力学,发现和阿司匹林一同服用后,金刚乙胺的血浆峰值浓度和AUC值降低了约10%。
【药物过量】尚不明确。
【药理毒理】药理作用:盐酸金刚乙胺为合成的抗病毒药,主要对A型流感病毒具有活性。盐酸金刚乙胺颗粒的作用机理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是通过抑制病毒脱壳,从而在病毒复制的早期环节起作用。遗传学研究提示,由病毒颗粒M2基因编码的一种蛋白,在金刚乙胺抑制敏感A型流感病毒中起重要作用。盐酸金刚乙胺颗粒不影响灭活的A型流感病毒疫苗的免疫原性。毒理研究:遗传毒性:在进行的数项标准致突变试验中,未见盐酸金刚乙胺颗粒有致突变作用。生殖毒性:雌、雄大鼠在给予剂量达60mg/kg/日(按体表面积推算,相当于人大用药剂量的3倍),未发现其生育能力降低。有报道,盐酸金刚乙胺颗粒能通过小鼠的胎盘,并已证实。当给予大鼠剂量达200mg/kg/日(按体表面积推算,相当于人大用药剂量的11倍)时,盐酸金刚乙胺颗粒具有胚胎毒性。该剂量产生的胚胎毒性被认为是由于增加了胚胎的吸收所致,而且此剂量对母体也产生了以下影响,如运动失调、震颤、惊厥和明显的体重下降。兔子给予剂量为16mg/kg/日(根据体表面积推算,相当于人大用药剂量的5倍)时,未发现有胚胎毒性,但已有证据表明:动物出现12或13根肋骨的胚胎比率的改变,同窝仔的正常比率约为50:50,而用盐酸金刚乙胺颗粒处理后的比率为80:20.在产前和产后的生殖毒性研究中,孕鼠给予盐酸金刚乙胺颗粒剂量分别为30、60和200mg/kg/日(根据体表面积推算,分别相当于人大用药剂量的1.7、3.4和11倍),在受孕期,两个高剂量组已发现母体毒性,在产后第2-4天期间,幼仔死亡率增加。另外在两个较高剂量组,还发现F1代动物生育力降低,所以在妊娠期,应权衡对母体和胚胎的利大于弊时,才可使用盐酸金刚乙胺颗粒。致癌性:尚未进行动物致癌性的研究。
【药代动力学】据Physician’sDeskReference(54版介绍),虽然盐酸金刚乙胺的药代动力学已经非常清楚,但尚没有有效的药效学数据来建立一个血浆浓度与它的抗病毒效果之间的关系。单一剂量100mg盐酸金刚乙胺口服吸收后血药浓度峰值为74±22ng/ml(范围45~138ng/ml)。对于20~40岁之间的健康成年人,在6±1小时后可达到高峰。这种剂量在上述群体的体内半衰期是25.4±6.3h(范围13~65h),同一剂量在71至79岁的健康人实验中,体内清除半衰期是32±6h(范围20~65h)。在18岁至70岁的健康志愿者每日服用二次100mg的金刚乙胺,10天后,时量曲线下面积AUC值比服用单一剂量100mg预计的高出近30%。在稳定状态下,低血药浓度范围在118~468ng/ml。研究发现在药代动力学方面,这些患者并没有年龄之间的差异。然而,在对50~60岁组,61~70岁组,71~79岁组健康的老年受试者进行对比研究中发现,71~79岁组的在稳定状态下的平均AUC值、峰值浓度和消除半衰期值比其它二组高出20~30%。对60~102岁需要家庭护理的患者,在稳定状态下浓度比健康的青年人和中老年人组高出2~4倍。金刚乙胺对儿童全面的药物动力学还没有建立。给一组(10个人)4~8岁的儿童6.6mg/kg剂量的盐酸金刚乙胺糖浆剂,5至6小时后,金刚乙胺的血浆浓度范围在446~988ng/ml,24小时后,范围在170~424ng/ml,在某些儿童中后一次服药后72小时血浆中仍能测到该药物浓度。口服后,金刚乙胺在肝脏中被广泛的代谢,尿中排泄的原形仅占剂量的25%。在血浆中发现三种羟基代谢物。在服用单一剂量的金刚乙胺200mg后,经72小时尿中排出的羟基代谢物及一种相关的结合代谢物和原形物约占剂量的74%±10%(n=4)。在一组(14人)主要为稳定期肝硬变的慢性肝病患者中,组成6位肝病患者和6位性别、年龄及体重相仿的健康受试者,口服单一200mg剂量的金刚乙胺后作比较,其药物动力学没有明显差异。患严重肝功能不良的病人(10人)在服用单一剂量200mg后,与从健康受试者得到的原始数据作对照,AUC值增加了近3倍,清除半衰期约长2倍,表观清除率大约降低50%。肾功能不全者对金刚乙胺的药物动力学影响的研究中得到的结论是不一致的。在肌酐清除率(CrCl)为31~50ml/min的8位患者和CrCl为11~30ml/min的6位患者,与体重、年龄和性别相仿的健康受试者(9人CrCl>50ml/min)进行对照,在口服单一剂量200mg金刚乙胺后,表观清除率分别降低37%和16%,血浆代谢物浓度较高。8位血液渗析病人(CrCl0~10ml/min)在口服单一剂量200mg金刚乙胺后,与年龄相仿的健康组对比,消除半衰期增加了1.6倍,表观清除率下降40%。血液渗析无助于金刚乙胺的清除。与金刚乙胺结合血的体外人血浆蛋白的浓度超过通常的血浆浓度大约40%,白蛋白是主要的结合蛋白。
【贮藏】遮光,密闭保存。
【包装】8包/盒。
【有效期】24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0150
【生产企业】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
盐酸金刚乙胺颗粒(联邦)的功效与作用盐酸金刚乙胺颗粒(联邦)适用于预防(成人和儿童)和治疗(成人)A型流感病毒感染。
问:盐酸金刚乙胺颗粒在服用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答:据报道,有癫痫病史的患者服用盐酸金刚烷胺后,癫痫发作的发病率增加了。在盐酸金刚乙胺颗粒临床试验中,对部分有癫痫发作史的患者没有服用抗惊厥药而用金刚乙胺观察,发现癫痫样发作仍有活动,疾病发作时,应停用盐酸金刚乙胺颗粒。对肾和肝功能不全者,金刚乙胺的安全性和药物动力学仅仅是服用单一剂量后评价的。在无尿的肾功能衰竭患者一次剂量研究中与年龄相仿的健康组进行对照,表明金刚乙胺表观清除率大约低40%,清除半衰期长了1.6倍。在对14名慢性肝病患者(大多数是稳定性肝硬变)的研究中,服用了单一剂量的金刚乙胺后,测到的药动学并没有改变。然而,10位患严重的肝功能障碍的患者服用单一剂量后,金刚乙胺表观清除率比健康受试组的低50%,因为金刚乙胺及代谢物在血浆中潜在积累,所以,肾和肝功能不全患者应谨慎使用。在治疗(A型)流感患者期间,应该考虑到接触者是极易被传染耐金刚乙胺病毒的风险。在治疗中已经出现耐金刚乙胺A型流感病毒的菌株,并且耐药性的病毒已经体现了传染性,可导致典型流感。尽管耐药性病毒恢复的频率、速度和临床重要性仍未被确立,而一些小规模研究发现,10~30%的敏感病毒感染的患者,用金刚乙胺治疗,即有金刚乙胺抵抗病毒颗粒排出。对于排出耐药病毒的那些患者,金刚乙胺临床反应尽管较慢,但与没有排出耐药病毒的患者的临床反应并没有明显不同。对于受耐药病毒感染的受试者研究,说明金刚乙胺治疗的活性或效果的数据目前没有得到。
【商品名称】盐酸洛美沙星片(东信)
【英文名称】LomefloxacinHydrochlorideTablets
【拼音全码】YanSuanLuoMeiShaXingPian(DongXin)
【主要成份】盐酸洛美沙星片(东信)主要成分为盐酸洛美沙星,化学名:1-乙基-6,8-二氟-1,4-二氢-7-(3-甲基-1-哌嗪基)-4-氧代-3-喹啉羧酸盐酸盐。
【性状】盐酸洛美沙星片(东信)为白色品。
【适应症/功能主治】适用于敏感细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支气管扩张伴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
【规格型号】0.1g*12s
【用法用量】口服。一日0.6g,分2次服。病情较重者可增至一日0.8g,分2次服。单纯性尿路感染:一次0.4g,一日1次。单纯性淋病:一日0.6g,分2次口服,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个别患者可出现中上腹部不适、纳差、恶心、口干、轻微头痛、头晕等症状,偶可出现皮疹、皮肤瘙痒等过敏反应和心悸、胸闷等,偶有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升高等。
【禁忌】对盐酸洛美沙星片(东信)或其它氟喹诺酮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1.肾功能减退者慎用。2.肝功能不全者慎用,若使用,应注意监测肝功能。
【儿童用药】18岁以下患者禁用。
【老年患者用药】尚不明确。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过量】尚不明确。
【药理毒理】盐酸洛美沙星片(东信)为第三代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其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DNA螺旋酶。盐酸洛美沙星片(东信)对革兰阴性菌、阳性菌和部分厌氧菌均有抗菌活性。盐酸洛美沙星片(东信)与其它类抗菌药之间未见交叉耐药性。盐酸洛美沙星片(东信)对肠杆菌科细菌如大肠杆菌、志贺菌属、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肠杆菌属等具有高度的抗菌活性;流感杆菌、淋球菌等对盐酸洛美沙星片(东信)亦呈现高度敏感;对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假单胞菌属、葡萄球菌属和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亦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药代动力学】单次空腹口服盐酸洛美沙星片(东信)200mg后,0.55±0.58小时达血药浓度峰值,峰浓度为2.29±0.58mg/L。盐酸洛美沙星片(东信)体内分布广,组织穿透性好,在皮肤、痰液、扁桃体、前列腺、胆囊、泪液、唾液和齿龈等组织药物浓度均达到或高于血药浓度。消除半衰期(t1/2)为6~7小时,盐酸洛美沙星片(东信)主要通过肾脏以原形随尿液排泄,在48小时内约70~80%随尿排出。
【贮藏】遮光,密封。
【包装】铝塑包装,12片/板/盒。
【有效期】24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4097
【生产企业】武汉东信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盐酸洛美沙星片(东信)的功效与作用盐酸洛美沙星片(东信)适用于敏感细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支气管扩张伴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
★ 高丽参片说明书
★ 洛伐他汀片说明书
★ 尼群地平片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