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自主创业难,难在哪里?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biyue28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当代大学生自主创业难,难在哪里?(共含5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biyue28”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当代大学生自主创业难,难在哪里?

篇1:当代大学生自主创业难,难在哪里?

我们都知道,在此时此刻“75%的高校结业生盼愿自立创业,但事实下场真实的创业者仅占1.94%”,这是教导部八月份发布的一项最新数据。

在“大学生创业率低”、“大学生创业只有热情,贫窭步履”等报导被广泛关注往后,各地纷纷出台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有些地区还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成立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可是,“事实?下场真实的创业者仅占1.94%”的统计数据,还是让很多人不解。那么,我市大学结业生是若何看待创业难呢?

高校扩容大学结业生扎堆

“我连房租都付不出了,真不知若何度过往后的日子。”在人才市场,忙于应聘的小余一脸忧?,“走出黉舍都几个月了,还处于失业状态,之返回做了一次外汇代办代理,可后来创造却是个犯警代办代理点,赶快辞了,到此刻一贯找不到工作,读了四年大学出来却找不到工作供养本人,向怙恃要钱又欠好心思,怙恃造就我大学结业了,我告诉他们已经工作了,怎开得了口,但事实却是好几个月没工作了,钱都用完了。”同小余一样,延续几个月甚至一两年还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愈来愈多。

大学扩招,结业生人数剧增,大学生也从天之骄子活络成为通俗一员,大学生地位已慢慢平民化、公共化、公共化,而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又造成了单元用人大批缩短,这“一增一减”造成我市大中专结业生待业面临史无前例的逆境,而部分大学生更由于专业错位、期望太高、经验不足等启事在应聘工作中屡屡受挫,但即便这样,大大都大学生还是一门心思想着若何找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很少有人想到去创业当老板实现本人的人生价值。

经验少缺资金还是“绊脚石”

在人才市场上,小余找到了几家本人斗劲心仪的单元,而且都投了简历。

提到创业,小余暗示,本人身世农村,一时还很难筹集到足够的创业启动金。同时,创业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今朝他还是但愿先找到一份不变的工作,早点待业。小余暗示,在堆集了必定的工作经验后,他会遵守市场需求本人干点工作。

在查问访问中记者体味到,和小余有一样想法的在求职者中占了大都。很多大中专结业生感触创业资金是他们很难跨过的一道门槛。其次,他们刚刚步入社会,窘蹙社会经验和对市场的体味,一时也没有合适的创业方案。

对几近所有的大学生来讲,结业的第一选择就是去找工作,即便很多创业有成的,也是先找工作,找不到后被“揭竿而起”的。杨蜜斯是一个小广告公司的老板,问及她开公司的初衷,杨蜜斯也是一脸无辜:“我在一家房产公司工作得好好的,可老板总对我有想法,当初招我出去的老板娘则视我如恩人,太压抑了,赶快告退出来,一时又找不到工作,恰好伴侣有个户外小媒体想让渡,我手头也有几个熟谙客户,这才成立了这家公司。”

篇2:大学生自主创业难,难在哪里?

最近教育部出了一份最新创业数据:75%的高校毕业生渴望自主创业,但最终真正的创业者仅占1.94%。

在“大学生创业率低”、“大学生创业只有热情,缺少行动”等报道被广泛关注之后,各地纷纷出台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有些地区还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可是,“最终真正的创业者仅占1.94%”的统计数据,还是让很多人不解。那么,我市大学毕业生是如何看待创业难呢?

高校扩容大学毕业生扎堆

“我连房租都付不出了,真不知如何度过以后的日子。”在人才市场,忙于应聘的小余一脸苦恼,“走出学校都几个月了,还处于失业状态,之前去做了一次外汇代理,可后来发现却是个非法代理点,赶紧辞了,到现在一直找不到工作,读了四年大学出来却找不到工作养活自己,向父母要钱又不好意思,父母培养我大学毕业了,我告诉他们已经工作了,怎开得了口,但事实却是好几个月没工作了,钱都用完了。”同小余一样,连续几个月甚至一两年还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越来越多。

大学扩招,毕业生人数剧增,大学生也从天之骄子迅速成为普通一员,大学生地位已逐渐平民化、大众化、普通化,而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又造成了单位用人大量压缩,这“一增一减”造成我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而部分大学生更由于专业错位、期望过高、经验不足等原因在应聘工作中屡屡受挫,但即使这样,大多数大学生还是一门心思想着如何找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很少有人想到去创业当老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经验少缺资金仍是“绊脚石”

在人才市场上,小余找到了几家自己比较心仪的单位,并且都投了简历。

提到创业,小余表示,自己出身农村,一时还很难筹集到足够的创业启动金。同时,创业存在着很大的风险,目前他还是希望先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早点就业。小余表示,在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后,他会根据市场需求自己干点事情。

在调查中笔者了解到,和小余有一样想法的在求职者中占了多数。许多大中专毕业生认为创业资金是他们很难跨过的一道门槛。其次,他们刚刚步入社会,缺乏社会经验和对市场的了解,一时也没有合适的创业方案。

对几乎所有的大学生来说,毕业的第一选择就是去找工作,即使很多创业有成的,也是先找工作,找不到后被“逼上梁山”的。杨小姐是一个小广告公司的老板,问及她开公司的初衷,杨小姐也是一脸无辜:“我在一家房产公司工作得好好的,可老板总对我有想法,当初招我进来的老板娘则视我如仇人,太压抑了,赶快辞职出来,一时又找不到工作,刚好朋友有个户外小媒体想转让,我手头也有几个熟悉客户,这才成立了这家公司。”

篇3:大学生自主创业难的绊脚石

大学生自主创业难的绊脚石

如今“75%的高校毕业生渴望自主创业,但最终真正的创业者仅占1.94%”,这是教育部八月份公布的一项最新数据。

在“大学生创业率低”、“大学生创业只有热情,缺少行动”等报道被广泛关注之后,各地纷纷出台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有些地区还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可是,“最终真正的创业者仅占1.94%”的统计数据,还是让很多人不解。那么,我市大学毕业生是如何看待创业难呢?

高校扩容大学毕业生扎堆

“我连房租都付不出了,真不知如何度过以后的日子。”在人才市场,忙于应聘的小余一脸苦恼,“走出学校都几个月了,还处于失业状态,之前去做了一次外汇代理,可后来发现却是个非法代理点,赶紧辞了,到现在一直找不到工作,读了四年大学出来却找不到工作养活自己,向父母要钱又不好意思,父母培养我大学毕业了,我告诉他们已经工作了,怎开得了口,但事实却是好几个月没工作了,钱都用完了。”同小余一样,连续几个月甚至一两年还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越来越多。

大学扩招,毕业生人数剧增,大学生也从天之骄子迅速成为普通一员,大学生地位已逐渐平民化、大众化、普通化,而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又造成了单位用人大量压缩,这“一增一减”造成我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而部分大学生更由于专业错位、期望过高、经验不足等原因在应聘工作中屡屡受挫,但即使这样,大多数大学生还是一门心思想着如何找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很少有人想到去创业当老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经验少缺资金仍是“绊脚石”

在人才市场上,小余找到了几家自己比较心仪的单位,并且都投了简历。

提到创业,小余表示,自己出身农村,一时还很难筹集到足够的创业启动金。同时,创业存在着很大的风险,目前他还是希望先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早点就业。小余表示,在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后,他会根据市场需求自己干点事情。

在调查中记者了解到,和小余有一样想法的在求职者中占了多数。许多大中专毕业生认为创业资金是他们很难跨过的一道门槛。其次,他们刚刚步入社会,缺乏社会经验和对市场的了解,一时也没有合适的创业方案。

对几乎所有的大学生来说,毕业的第一选择就是去找工作,即使很多创业有成的.,也是先找工作,找不到后被“逼上梁山”的。杨小姐是一个小广告公司的老板,问及她开公司的初衷,杨小姐也是一脸无辜:“我在一家房产公司工作得好好的,可老板总对我有想法,当初招我进来的老板娘则视我如仇人,太压抑了,赶快辞职出来,一时又找不到工作,刚好朋友有个户外小媒体想转让,我手头也有几个熟悉客户,这才成立了这家公司。”

在我市,自己开店开公司已是司空见惯,在这种氛围中成长出来的学生,创业相对其他城市来说比较自然,但即使在这种环境下,大多数学生关心的还是就业,对自己创业,很多大学生怕亏,怕失败。采访中,台州学院几位学生提起创业也激情满怀、思路澎湃,但问及他们毕业后是否选择自己去创业时,大多数人还是认为先找工作吧,创业挺好,但毕竟只是想想的事。

当前的社会现实是,大学生创业如果没有来自家庭的支持,很难获得创业资金。目前,虽然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给予不同的优惠政策,但在政策的落实上、程序的简化上做得还不够到位。因此,对很多想要创业的大学生来说,即使有了创业的方向,找到了合适的项目,缺少资金来源也将成为他们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

创业要找准定位

作为一位创业路上的过来人,在人才市场上前来招人的姚先生对于大学生创业有着自己的看法。“我创业那年代理了一个媒体的小行业广告,本以为效益可观。可谁知几个媒体大打价格战,刚刚起步没有积累的我们后果可想而知。”姚先生说:“创业的道路是漫长而又曲折的,创业者一定要做好失败的准备。”姚先生深有感触,刚毕业的大学生最好还是先找到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待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建立了自己的人际关系,对市场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再进行创业。

对希望稳健、希望尽量降低风险的大学生,先就业再创业确是不错的选择。就业不要太计较薪酬,提供的平台及对今后成才的帮助对大学生来说才是最重要的。台州学院的陆其文,在校读书时就因为编院报而应聘到台州晚报当广告业务员,业务逐步熟悉后,专门代理了杭州《今日早报》教育专栏的广告,直至最后代理了《行报》广告,其开始也是一无资金,二无技术,逐步摸索积累而成。

浙大毕业的小王刚毕业就是帮父母摆摊,凭着暑假摆摊挣来的元,他又借了点钱,花5000元租了个柜台,一年多下来,赚了几万元钱,用这几万元,他开了个小策划所,几年下来,随着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他水到渠成开了个策划公司,目前资产已有百万了。

实际上,限于实力,目前创业的学生也多选择资金较小的项目,采访中,很多希望创业的大学生都把自己的初次创业项目定位于五万以内,开个小服装店、食品店、冰吧甚至礼品店成了不少人的选择。而随着网上交易的风行,开网店也成了更多年轻人的选择。

从小生意做起,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稳打稳扎,这是几个创业有成的大学生对后来人的忠告。对大学生来说,创业不仅仅是想把理想变成现实,理想可以天马行空,志向高远,创业则是真金白银拿出来,市场风险莫测,一不小心就有砸进去的可能,初次创业千万不要盲目冲动,要慢慢积累经验,既要有输得起的胆魄又不能输得起不来。刚毕业的大学生最好是立足实际,利用自己的优势,从小做起,逐步发展。

篇4:当代大学生就业难责任在谁?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现象;在中国有着“天之骄子”美誉的大学生居然也开始面临失业问题。“皇帝的女儿也愁嫁”,这种现象在进入新世纪后日趋增多。由于市场经济环境下,人才竞争的唯一标准就是知识与能力;因此上大学而找不到工作自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我们不是说大学生就应该是铁饭碗,而是成群的大学生没有工作就成为社会的焦点了。因为我们国家还没有知识过剩,人才素质低下依然是中国特色;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大学生却成了社会闲置人员;你能说中国人能从心理上接受吗。我在与外国专家学者的探讨中,连外国人都不愿面对这一现实;这说明我们肯定有一个环节出了问题。

中国的大学生在计划经济时代,从你走进大学的时候开始;你就注定是领导干部或是技术干部。干部是中国人对大学生的定位,也是对上大学的价值认定。然而在我们社会价值观和大学教育体制没有改变的时候,首先改变的取消大学毕业生的分配制度;表面上看是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但由于与社会接口的配套技术没有跟上;使就业成了找关系或拉关系的结果。我们知道市场经济的一个特点就是公平竞争,竞争的结果必然是优胜劣汰;但我们竞争不是通过知识与能力,而是依靠自己的关系;结果一部分人天才的潜在科学家和工程师在关系就业竞争中被“淘汰出局”,这是社会的悲哀还是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必然结果;肯定是我们社会的悲哀。

从世界范围上看,大学生失业现象的确在任何一个市场经济国家都有不同程度地存在。但只有我们国家是教育不与市场结合,教育是学校的事;而就业责任却是学生自己的事。学校效益自己得,风险成本学生自己承担;这才是我国奇怪之处。因为我国现在正处在一个高等教育的高峰期,所以学校连自己的效益都接受超高极限;因而更不会主动改革教育去适应市场。一方面是学校还在用培养干部的观念来教育学生,另一方面是社会就业难度增加;使用人单位的观念在更新,它们需要的不是干部;而是有知识有能力的新型人才。观念的错位,使学生自己去迎接苦果;结果中国的大学生出现大量失业。

造成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原因,是我们的改革本身就破格提拔了大量的年轻人担任各级领导;因为我们改革前的干部制度是论资排辈,十年一个循环;自然一代接一代的班。改革后,我们突然提拔了一批20多年的年轻人充实到所有的干部岗位,结果论资排辈也要到四十年后;当遇到80后这批人大学毕业,正好到处是干部年轻而且全部满员;没有循环接班的可能了,当然也就造成整整两代大学生都没有干部岗位的局面。是啊!改革总是要有人牺牲的,结果我们这两代大学生成为我们改革的利益缺失者;所以大学生毕业就失业也就是十分正常的事了。

其次我们的市场经济从本质上讲,还不是公平的竞争经济;因为我们现在效益来源主要集中在全民所有制的蛋糕上。而我们的全民所有制并没有进行公平分配或改革,一些占用或占有者成了所有者;结果我们本想引导的个人自由竞争就业,成了关系或权力就业;在知识与能力还不是生产力的时候,谁会用人才而放弃关系;所以我们大学生虽然都有自主择业的权利,但他们与用人单位是不平等的;因为他们缺少公平竞争的环境。和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被动就业相比,现在的大学生自主择业却使社会不公更加严重。我们现在看到的不仅是大学生就业难造成一定的人力资源损失,而是治山与能力这个公平竞争的唯一要素;竟然在我国没有作用了。我们经常看到,公务员考试第一名的进不了公务员队伍;而理论与实践双第一的人也只有下岗的命运。这实际体现的是权力的自由选择,本质上是“以权谋私”;产生的结果是我们社会真正的人才闲置,社会生产力自然不会进步。

目前我们衡量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一次性就业率,即每年七月份大学毕业生的一次性签约率;一次性就业率的高低诚然能够反映大学生就业状况,但是这一指标反映的只是大学生毕业时、而不是毕业后的就业状况。换言之,具体到一个毕业时签约的大学生;他“毕业时签约”不等于毕业以后仍然在就业。有一项调查表明,大学生自愿性失业者占总失业人数的比例大约为13.6%。根据我们很多高校的规定,如果大学生不签约就不发毕业证书;所以很多大学生是为了证书而签约。而当证书到手后,他们宁愿失业而不愿意委曲求全;而有很多单位本身就是给大学生们签的假就业和约。从这个意义上说,签约率并非真正的就业率;更不等于知识与能力的竞争,所以对大学生的学以致用恐怕是一个长期难以达到的目标。

我们看到,所有高校并没有因为大学生就业难而萧条;相反依然红火,而且依然的旧的教育方式。如我们最普遍存在的商学院,却没有一家商学院有现代iso9000等方面的教材;结果mba培养出来了,到了单位竟然不能开展贯彻iso9000的工作;你说这单位能要你去吗。而我在国外大学见到的iso9000教材竟然不一样,原来他们是建立在大学所依托的行业编写的个性化教材;而我国社会上流行的iso9000教材竟然是一个模式,这既是我国贯彻iso9000形式主义的根源;也是我们的大学生被用人单位看不起的原因。看我国高等教育的模式,依然是几十年不变的通用教材;这能培养大学生在现代社会的实际工作能力吗。

中国的大学生就业难,应该说与国家政策和配套改革不到位有关;也与学校的教育不改革有关,而惟独与大学生自己无关;但现在却是无关的人自己承担责任,而有关的人却不在责任之内;这合理吗,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

篇5:大多数同学“蒙喳喳”大学生创业究竟难在何处

大多数同学“蒙喳喳”大学生创业究竟难在何处

经济不景气,就业困难,大学毕业生创业便成热门话题。然而有关数据显示,从2005年以来,广东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数量约占当年高校毕业生的1%-2%。以2008年为例,应届高校毕业生中选择自主创业的仅占1.2%。而在西方发达国家,这个数字为20%-30%。而在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中,成功的人又是凤毛麟角,大学生创业成了一个沉甸甸的话题。大学生创业难在何处呢?

问题一?政策与创业不接轨?

广东金融学院金融系2005级的男生小谢,一直希望毕业后能创办一家网络公司,建成一个为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信息和平台的网站,为此他专门到网易等大型门户网站长期实习。但是目前临近毕业的小谢却十分苦恼,他对记者说:“我十分想借助一些优惠政策来降低创业成本,可是学校从来不宣传这些政策,就算我知道了也不清楚如何去办理”。小谢的无奈表明,众多扶持创业的利好政策与那些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们并没有完全“接轨”。

2008年12月,团省委面向全省39所高校共3900名大三大四学生进行的创业情况抽样调查显示:67.62%的同学有创业意愿。但与大学生日趋强烈的创业意愿相比,由于缺少创业资金、创业场地、扶持政策和创业实践经验等原因,大学生的创业率依然很低,创业项目成功实现成果产业化的比例也非常低。

据专业从事高等教育和人力资源研究的公司―――麦可思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咨询公司调查,广东2007届高校毕业生只有564人自主创业,仅占已就业毕业生总数的0.25%。其实为扶持大学生创业,政府部门也不断出台扶持政策。但是这些利好的政策,给大多数同学提起来,他们都表示“蒙喳喳”。

问题二?小额贷款不易贷

奔走两个多月,等候了半年多,2006届毕业生李敏刚通过他所在街道申请的小额贷款仍然没有被受理。

毕业于广东工业大学设计专业的李敏刚,为开办一家珠宝饰品店,找亲戚朋友东挪西凑,已先期投入5万元,可开店的资金缺口仍很大。去年7月初,小李在媒体上看到有关大学生自主创业小额贷款的报道。他查询网上相关信息后,找有关部门办了一张失业证,再找到他所在的街道办事处向海珠区劳动局申请,希望以失业人员名义申请小额贷款未获批准。劳动部门虽然批准了,但申请送到一家发放小额贷款的银行,半年过去了仍然没有一点音讯。

日前,在广州市劳动局了解到大学生小额贷款优惠政策自2005年实施以来,至今很少贷出。

在就业压力逐年趋紧的大势下,一边是大学生自主创业者日益增多,求“钱”若渴;一边是政府专项贷款少人问津,资源闲置。症结何在?为何政府提供的小额贷款优惠却不能为大学生带来真正利好?

广州市劳动保障局培训就业处处长马见效说,大学生创业小额贷款难贷出还因为贷款的瓶颈并没有突破。比如说,小额贷款规定,贷款主要是创办个体经营项目或合伙经营项目。但如果大学生创办了科技公司就不能申请小额贷款了。还有小额贷款规定,要先办企业才能申请贷款,但办企业先得办执照租场地,按一月租金两月押金规定,办执照成本就得好几万,这几万元的启动资金难倒了不少创业的大学生。

广州市劳动局就业中心刘方主任说,广州创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不足毕业生总数的1%。资金不足是制约大学生创业的主要瓶颈。调查显示,有73.47%的大学生所能承受的自主创业资金不足10万元;61.63%的大学生认为“缺乏启动资金”是创业的最大障碍。

中山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王尔新举例说,政府财政并没有设立专项资金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小额无息贷款,也没有吸引广大的社会资本来参与这项事业,“目前仅有少量有意识的企业设立了零星的大学生创业基金项目,但相对创业群体所需的资金来说,简直就是‘杯水车薪’”。

问题三?创业能力和意识有待加强

其实,大学生创业也有非常成功的,这些佼佼者往往是在上大学时就有意识好培养自己的.创业能力和意识。

罗淞元是南方医科大学2005级中西医临床医学的学生,2007年与好友陈嵩等12个人组建了“客粥求健”团队参与挑战杯创业大赛,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我们经过市场调查发现,很多白领处于亚健康状态,广州市民有中医食疗传统,中医养生观念浓厚。我们团队大部分是学中医的,中医认为药食同源,能不能在我们日常喝的粥里加入一些中药材,增强粥的养生功效?”团队成员陈嵩这一想法马上得到认同,于是大家着手准备,进行了“挑战杯”立项。

“说实话,我们这个项目是一路乘着末班车进入决赛的,不想居然拿了2008年挑战杯的金奖。”罗淞元谈起“客粥求健”时庆幸不已。喜讯接踵而来,广州健禾药业有限公司联系上了“客粥求健”团队,希望能够与他们合作开发这一产品。12个成员非常高兴,将合作意向上报南方医科大学,三方因此达成协议,广州健禾药业有限公司出资进行风险投资,团队以“专利”入股,学校提供技术指导。据介绍,目前“客粥求健”主要努力方向是进一步对产品展开营销,开拓市场,并已被成功推销进入学校附近许多酒家。

罗淞元说,上大学期间他就非常注意报纸杂志上创业和市场分析的报道,并在假期的社会调查中积累经验,所以才有今天的成功。

据调查发现,高校毕业生本身创业能力和意识不足也是目前大学生创业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省劳动厅副厅长郑朝阳认为,在中国从小就是教孩子怎样做题,背书,使得大多数毕业生在缺乏创业能力的同时,还缺乏创业的意识。共青团广东省委2008年底面向广东39所高校共3900名2009届、2010届毕业生进行的抽样调查表明,想创业的人虽然多,但仅有15.09%的应届毕业生会积极主动选择自己创业,并有切实的计划,有专家认为这说明毕业生创业,仅仅是“有想法没办法”。

政策解读

●可享受哪些税费减免?

―――2010年12月31日前,高校毕业生登记设立注册资本10万元以下的有限责任公司(一人有限公司除外),经投资者共同申请并作出相应书面承诺,可免缴首期注册资本,但须在法定期限内缴足。

―――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高校毕业生毕业两年内从事个体经营的,自其在工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交登记类、证照类和管理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并可享受2年免费档案挂靠服务。

―――高校毕业生创办高新技术企业、软件生产企业、小型微利企业或从事农林牧渔业,符合现行税法规定条件的,均可享受相关税收优惠。高校毕业生自主创办企业为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再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高校毕业生创办企业被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后,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执行时间从当年的1月1日算起。

―――高校毕业生创办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①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员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②其他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

―――企业从事下列项目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蔬菜、谷物、薯类、油料、豆类、棉花、麻类、糖料、水果、坚果的种植;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中药材的种植;林木的培育和种植;牲畜、家禽的饲养;林产品的采集;灌溉、农产品初加工、兽医、农技推广、农机作业和维修等农、林、牧、渔服务业项目的;远洋捕捞。

―――企业从事下列项目的所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花卉、茶以及其他饮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种植;海水养殖、内陆养殖。

●可享受哪些补贴?

―――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招用本省户籍高校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可按实际招用人数在相应期限内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补贴期限最长为3年。

―――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本人可同等享受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政策,补贴期限最长为3年。

―――2009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在2009年7月1日后领取本省营业执照,正常经营满6个月,依法纳税和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并能带动其他劳动者就业的,可到工商登记所在地劳动保障工作机构申领一次性创业资助。补贴申领的截止时间为2010年12月31日。

●可享受哪些服务?

―――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可享受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供的项目推介、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政策咨询等一条龙服务。

―――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可享受小额担保贷款政策,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5万元,对合伙经营或组织起来就业的,可按规定适当扩大贷款规模,从事当地政府规定微利项目的,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扶持。

大学生自主创业难,难在哪里?

雅思听力选择题难在哪里

创业难的句子

大学生就业难论文

作文难

大学生不要因就业难而盲目创业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大学生实习为何这么难

大学生就业难分析论文

《难留》诗歌

当代大学生自主创业难,难在哪里?(集锦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当代大学生自主创业难,难在哪里?,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