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小编为您整理的经济效益分析范文(共含12篇),供大家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chenwenkui_2008”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2ZT-9356系列水稻插秧机经济效益分析
为验证2ZT-9356系列水稻插秧机的经济效益,进行水稻机插秧作业试验,对比手插秧与机插秧2种方式下水稻的长特性与产量,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使用插秧机进行作业,作物生长好、产量高,既节约了水稻种植成本,又提高农民收入,经济效益显著.
作 者:刘晓波 孙世亮 LIU Xiaobo SUN Shiliang 作者单位:东港市农机化技术推广站,辽宁,丹东,118000 刊 名:农业科技与装备 英文刊名: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年,卷(期): “”(2) 分类号:S223.91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 插秧机 水稻 产量 经济效益 分析湖南省信息产业经济效益分析论文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向前迈进,信息产业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信息产业增加值和最终产品占GDP的比重越来越大,日益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但是,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只说明信息产业发展的一个方面。信息产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信息产业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低下不仅直接影响着信息产业自身的发展,也将大大削弱对其它产业的带动作用。
本文利用湖南省40X40部门投入产出表数据,对湖南省信息产业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具体包括信息产业直接效益和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分析两个方面。
一、产业直接经济效益分析
产业经济效益分析主要利用投入产出表的纵向指标,把净产出、利税等产出指标与其相对应的物质消耗、成本、人工投入等进行对比,以揭示产业的经济效益。这些指标包括多个层次和多个方面,主要选用如下评价指标[2]:总投入利税率(M/X);中间投入利税率(M/C)净产值率(X)物耗产值率([X/(C+D)])物耗净产值率([N/iC+D))物耗利税率([M/(C+D));成本产值率([X/(C+D+V)]);成本净产值率([N/(C+D+V));成本利税率([M/(C+D+V)]);报酬产值率(X/V)-,报酬净产值率([(V+M)/V])报酬利税率(MV)。其中::为物质消耗合计;D为折旧;V为劳动者报酬;X为总产出;M为社会纯收入;N为社会净产出,它是劳动者报酬与社会纯收入之和,即N=V+M。
(一)信息产业与非信息产业经济效益比较
湖南省信息产业与非信息产业相比,各项经济效益指标计算结果如表1、表2所示。
根据表1和表2的数据比较,湖南省信息产业的经济效益明显低于非信息产业。表1中,总投入利税率、中间投入利税率、净产值率3个指标,信息产业都低于非信息产业。这说明信息产业投入虽大,但获得的利税回报较少,这主要是由于信息产业中邮电业、金融保险业当年全面出现亏损而造成的。信息产业的净产值率也明显低于非信息产业,说明湖南省信息产品生产中消耗偏高,产出低。从表2的9个指标来看。信息产业只有报酬产值率明显高于非信息产业,报酬净产值率与报酬利税率略高于非信息产业,这主要是因为信息产业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活劳动投入相对较少。信息产业的其它指标均低于非信息产业,这说明传统的农业、工业和非信息服务业仍然是湖南省国民经济的支柱。加快湖南省信息产业的发展,仍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艰巨任务,而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尤其要以提高信息产业的经济效益为中心。
(二)信息产业内部经济效益比较
从信息产业内部来看,经济效益又各不相同。从表3可以看出,相对而言,第二信息产业的物耗产值率、物耗净产值率较高。信息工业部门的成本产值率、成本利税率相对较高,而信息服务业的报酬产值率指标均高于信息工业和邮电业。表明邮政、电信业的物质消耗相对较少,单位投入的产出比其它行业的产出要高,但其利税率指标均为负值,这主要是由于该期间邮电部门收益状况差,而固定资产折旧又很大,这也说明邮政、电信业的固定资产投入没有发挥正常的经济效益。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邮电业传统的管理体制僵化,在进入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没有及时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调整经营模式,没有主动走入市场并拓展自己的业务范围。这必然使过大的投入与较小的市场业务产生矛盾导致成本过高而产生亏损。
信息工业部门的成本效益指标比其它信息部门要高,主要是因为信息工业部门的固定资产折旧较小。据调查分析,我省信息工业部门中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近一些年来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方面的投入很小,尽管其目前成本较低,企业的发展前景也是不容乐观的。因此,对湖南省信息工业的未来发展应该是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增加投入,增加产品技术含量,并尽力创建几个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和品牌。
其它信息服务业的报酬产值率明显较高,说明信息服务业单位活劳动创造的效益比其它信息产业都要大。湖南省在人才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今后应当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在知识经济环境中,充分发挥知识与人才创造价值的潜力。
表4中把信息产业细分到各具体部门,邮政、电信业和金融保险业都是整个行业发生亏损,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固定资产折旧很大导致成本过高。电子工业虽无亏损但经济效益不高,今后主要靠增强其信息化水平提高经济效益。教育文化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事业、综合技术服务业、行政机关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经济效益大体相当,这些部门带有较强的非经济性质,客观上需要政府一定程度的扶植才能得到发展。
二、对经济的影响分析
对经济的影响分析即间接经济效益分析。主要指标包括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两个方面。影响力系数也称带动度系数,反映国民经济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总产出所产生的需求波及程度。当影响力系数1时,表明该部门的生产对其它部门所产生波及影响程度超过社会平均影响力水平;当F<1时表明该部门的生产对其它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低于社会平均影响力水平。感应度系数反映当国民经济各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部门由此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也就是需要该部门为其它部门的生产而提供的产出量3。当感应度系数e>1时表明该部门所受到的感应程度高于社会平均感应水平,当E?1时,表明该部门受到的感应程度低于社会平均感应水平。根据湖南省投入产出分析40X40部门列昂惕夫逆系数矩阵,计算各部门和产业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分别如表5、表6所示。
从总体上来看,对湖南省经济影响较大的部门是第一信息部门即电子工业和第二产业,其影响力系数分别为1.240269和1.079662。因此,应当加快这些部门的发展,以发挥它们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感应度系数较大的部门是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这反映出我省经济的特点,传统农业和工业仍然在湖南省整个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除此之外,信息部门影响力系数与非信息部门相差不大,有些信息部门感应度系数还低于非信息产业。因此,非信息产业在湖南国民经济中仍居于主导地位。从表6看,各部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又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各部门中感应度系数较大的分别是:煤炭采选业、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商业等行业。它们的感应度系数均在2以上,这些部门在湖南省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信息产业各部门的感应度系数均较小,其感应度系数均小于1。这表明它们对国民经济的感应程度低于社会平均感应水平,国民经济各部门对信息产业的依赖程度较小,同时也说明湖南省的信息化水平较低。从对经济的影响来看,信息产业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金融保险业影响力系数较大,分别为1.240269和1.0424。其它产业中煤气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影响力系数也较大,这说明这些部门需求的增长将带来湖南国民经济的较大增长。
三、改善湖南省信息产业经济效益的举措
(一)加速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进程,实现信息产业和其它产业的双赢发展湖南省信息产业经济效益不高,一个重要原因是信息技术在非信息部门中的应用不够。这样不仅信息产业技术和市场领域的进一步开拓。信息产业和非信息产业的相互分离,造成了二者经济效益不高的现状。传统产业的信息化能使工业和其它产业得到跨越式发展,而工业的发展又能为信息产业提供资金、技术等支撑,扩大工业和其它经济领域对信息产品的需求。因此,工业化和信息化结合起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发展,是提高信息产业经济效益的最佳选择。
(二)加大对信息工业的投入与加强技术创新力度提高信息工业的经济效益,必须加大对信息工业的投入,特别是R&D投入,建立有利于培养企业发展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信息工业的发展后劲;必须加大对信息工业中具有较强牵动力的整体产品,高附加值的终端产品的开发力度。信息工业发展重点,要依据市场需求,立足现有基础,突出抓好一些大型信息制造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以带动整个信息工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开发新型服务产品,提高信息服务效率信息服务业要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积极面对市场,开发社会急需的各种服务产品。一方面,政府应减少对信息服务业的行政干预,适当放宽对价格、市场准入等方面的限制,在行业引入竞争机制,提高信息行业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4]。另一方面,信息服务企业必须改变观念,主动走入市场,为社会提供政策、技术、人才、市场等各方面的信息服务,努力开发新型服务品种,挖掘市场潜力,广泛开展国际国内的竞争与合作。
(四)建立和完善信息人才吸引与激励机制推动信息化,提高经济效益,人才是关键。要有的放矢培养各类信息技术人才,千方百计留住本省高校毕业生中的优秀人才,吸引留学国外和全国各地的杰出人才到湖南工作。要大力借鉴发达国家和其它地区吸引人才的成功经验,从根本上营造有利于科技人才创业的制度环境[5。
四、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对湖南省信息产业经济效益的状况有个清晰的认识:首先,从全省各行业来看,湖南省信息产业在投入利税率、净产值率等经济效益指标上要低于非信息产业;感应度系数指标上,信息产业也明显低于非信息产业。其次,从信息产业内部情况看,邮政电信业经济效益差。目前一是要提高邮政电信行业等服务行业的设备利用率,开发新型服务品种,通过扩大市场业务来提高部门经济效益;二是要加大对信息工业的投入,提高部门的技术水平,并且加快信息产业在传统产业中的渗透与应用;三是要加强对信息人才的吸引和激励。
山东省平度市春季蔬菜种植面积2.67万hm2(40万亩),总产量116万t,总产值27.8亿元,充分保证了平度市的蔬菜供应,同时还对增加外汇收入、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平度市蔬菜生产采用日光温室、大中棚、小拱棚、地膜覆盖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蔬菜周年均衡供应。露地蔬菜中,马铃薯占收获总面积的31.4%,大蒜(含蒜薹)占28.6%,春大白菜和春甘蓝占14.0%,洋葱占11.0%;设施蔬菜以番茄、黄瓜为主,占收获总面积的14.0%;其他蔬菜占1.0%。本文选取7种种植时间相对统一、上市时期相对集中的蔬菜作为统计对象,分析平度市20春季蔬菜产业经济效益。蔬菜单价采用同期种植、集中收获时期的产地平均批发价(不包含入库贮藏蔬菜)。
1生产成本分析
由表1可知,5种露地蔬菜中,生产成本最高的是马铃薯(31350元hm-2),其他依次为洋葱、大蒜、甘蓝、大白菜;洋葱雇佣人工+租赁机械的费用最高,为10800元hm-2,占生产成本的36.00%,其他依次为马铃薯、大蒜、大白菜和甘蓝。设施蔬菜中,黄瓜的生产成本最高,为109500元hm-2。
由表2可知,5种露地蔬菜的总产值由高到低依次为大蒜61603.08万元、马铃薯48397.80万元、洋葱30803.85万元、甘蓝17676.60万元、大白菜9720.00万元;投入产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甘蓝931.51%、大白菜632.08%、大蒜440.00%、洋葱385.00%、马铃薯210.53%,表明种植甘蓝的优势最明显。设施蔬菜中,番茄总产值为64800.00万元,投入产出率为300.00%;黄瓜总产值为43989.00万元,投入产出率为301.37%。
3价格分析
年马铃薯的平均价格比同期上涨0.28元kg-1;蒜头的平均价格比20同期上涨0.80元kg-1,同比增长17%;蒜薹的平均价格比年同期上涨0.40元kg-1,仅此一项就增收4350元hm-2;春大白菜平均价格0.90元kg-1,净利润为51000元hm-2;春甘蓝平均价格1.60元kg-1,净利润为91050元hm-2;出口洋葱产地收购价一度达到2.40元kg-1;设施番茄、黄瓜的平均价格也比2014年同期上涨0.20~0.40元kg-1。
4结论与建议
2015年平度市春季蔬菜生产取得非常明显的'经济效益。虽然在前期遭受两次低温影响,但是受南涝北旱、大批蔬菜经纪人参与销售以及出口贸易影响,2015年春季蔬菜价格远高于2014年同期。不可否认,平度市2015年春季蔬菜生产获得如此高的经济效益只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极端个例。市场的供求平衡与否直接影响菜农的收益。尤其这些年一旦露地蔬菜大量上市,遭遇“大年”的蔬菜价格就直线下滑,屡屡出现“菜贱伤农”的现象。如2014年平度大葱产地批发价一度跌至0.16元kg-1,许多农户连本钱都收不回来,而到2015年6月下旬,大葱平均批发价为1.50元kg-1,暴涨了837.50%。在丰收→跌价、减产(种植面积减少)→涨价的轮回中,菜农的决策意识远远滞后于市场的步伐。为保证菜农长期稳定增收,避免菜价大起大落,建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蔬菜供给面积、种类及品种(早期、中晚期上市品种),避免盲目发展,在生产时间的确定上瞄准供应淡季,对上一年价格高的蔬菜品种,一定要深度分析原因,淘汰老旧品种,不要盲目扩种。发挥蔬菜专业合作社的载体及桥梁作用,将分散的菜农集中起来管理,统一提供技术指导、农资、运输、销售,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加强蔬菜专业合作社与蔬菜经纪人的合作,增强在市场上的博弈能力和定价权,从而使菜农的利益得到保障,需求商的货源质量和数量亦能得到保障。加快发展蔬菜产后贮藏及深加工业,调整供给结构,积极扶持蔬菜产业一体化经营,缓解鲜菜总体销售不畅问题,增加蔬菜产品附加值。此外,政府与保险部门可以探讨对蔬菜生产的市场风险开展农业价格保险,适当对保险金额给予补贴,提高平度市蔬菜生产经营的整体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
高等级公路建设项目环境经济效益分析
依据合徐高速公路淮南连接线的'沿线区域环境现状调查结果,预测分析项目影响区域的中长期国民经济效益和环境经济效益状况,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作 者:王雪 陈金泉 作者单位:王雪(淮南东辰集团有限公司)陈金泉(淮南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刊 名:管理学家 英文刊名:GUANGLI XUEJIA 年,卷(期): “”(1) 分类号:U4 关键词:高等级公路 建设项目 环境经济 效益分析浅议生产领域经济效益审计的评价分析
生产领域主要指农业、工业、建筑施工等行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创造社会财富、增加社会资源价值的环节.
作 者:王淑霞 王雅君 马春柏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洪河农场 刊 名:农场经济管理 英文刊名:FARM MANAGEMENT 年,卷(期): “”(4) 分类号:F23 关键词:苦丁茶水土保持功能与经济效益分析
对退耕还林地上种植的3年生苦丁茶水土保持功能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苦丁茶可显著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渗透性能,增强土壤的`蓄水保水性能,可以有效地控制土壤侵蚀.可减少73.19%的径流量,削减86.51%的泥沙量.苦丁茶年产375 kg/hm2,直接经济效益达8万元/hm2,其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均十分显著.
作 者:张正海 方向京 孟广涛 李贵祥 柴勇 毛 ZHANG Zheng-hai FANG Xiang-jing MENG Guang-tao LI Gui-xiang CHAI Yong MAO Rong 作者单位:张正海,方向京,孟广涛,李贵祥,柴勇,ZHANG Zheng-hai,FANG Xiang-jing,MENG Guang-tao,LI Gui-xiang,CHAI Yong(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昆明,6502042)毛,MAO Rong(昆明理工大学,昆明,650093)
刊 名:水土保持研究 ISTIC PKU英文刊名: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年,卷(期): 13(6) 分类号:S157.43 关键词:退耕还林 苦丁茶 蓄水保土 经济效益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在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是国内外企业都要面对的热点问题,也是综合统计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内容。在我国的农业经济领域,对农业经济效益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尚不完善,评价种类多而且雷同,现有的评价指标很少能简洁明了地反映出所指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对我国农业经济效益指标进行研究很有意义。
一、农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的概念
(一)农业经济效益的概念
农业经济效益是指在农业生产中投入的生产资料与产出的生产成果的数量或者货币化数量比值,在农业经济活动中,经济效益高就说明能用较少的生产资料生产出相对较多或者质量较好的`产品,较大程度地意味着生产力的先进。
(二)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的概念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是以比较法为基础的一种分析方法,一般以企业经济效益现状与各种标准进行比较,能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诊断,对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客观的评价。评价结果对企业的发展改进有一定的参照促进作用。
二、我国现有的农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缺乏科学性
就我国现阶段的农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数量来看,种类很多,一个评价概念往往对应很多重复的评价指标,不够精简。也正是由于这种评价指标的数量众多,导致在实际运用中经常出现漏项、误差,影响评价的完整性以及准确度;从我国现阶段的农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组成内容来看,只有基础指标和单方面评价指标,而单个指标只能反映某一个地区某一个方面的的内部农业经济状况,缺少了至关重要的综合性评价指标,没有综合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也就无法从整体上来进行地区的纵、横向比较,现行的评价体系的设置缺乏科学性。
三、对我国农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科学化改进的探讨
针对我国目前农业领域的经济效益评价指标重复、单一的情况,我们有必要探讨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以适应农业经济的繁荣发展需要。
(一)合并重复的评价指标,增强实用性
对于农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中内涵相同的不同名目的评价指标,我们要大刀阔斧地改革精简,比如农业人均收入与农业人均产值就可以去一留一,同时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农业经济效益指标,建立参考目录,本文研究探讨后将原有评价指标重新分为四类:
1、利用单位面积产值来评价土地投入量生产效率。
2、利用物资消耗产值率来评价物资投入产出率。
3、利用农产品商品率来评价农业生产活动最终目的达成率。
4、利用农业人均收入来评价劳动生产率。进行以上简化后不仅有利于统计计算,也更能准确地表现评价内容,在具体评价中应该广泛运用,以促进我国农业经济效益评价体系的科学化发展。
(二)增加农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指标
1、我国现阶段的农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只能独立的表现一个区域内经济发展的状况,没有能表现地区之间对比评价的综合评价指标,不利于指导农业经济的发展。没有比较就很难发现不足,不利于提升经济效益。而增加农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指标这一项内容,有利于对农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横向、纵向比较,既能完善我国的农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又能推动农业经济高效发展。
2、农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的具体内容增设农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是为了计算某地区在某个时间段内的农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在通过统计获取各单项评价指标基础数据后,利用基础指标数据和相应的标准值比较,得出单项指数,最后将所有单项指数根据加权平均算法计算,所得结果就是农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通过公式表述为:农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单项经济效益指标值/相应经济效益指标标准值)*权重数值}在具体运用中,如果算的某地区的农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20%,大于100%,则表明该地区的农业经济效益较好,小于100%,则表明经济效益不景气。同时,也可以利用上面公式计算出该地区往年的农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通过不同年分之间的纵向比较,可以分析出该地区的农业经济效益发展势头,能为下一年的经济效益预测提供科学依据。另外,还可以利用公示计算出多个不同地区间同一时间段的农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通过横向比较,得出地区间在农业发展上的经济效益差距,有利于平衡发展的政策制定。结束语:经济效益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核心,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能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能增强综合国力,我国的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农业领域也在发展中不断地转型升级,农业经济效益评价体系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通过不断地完善评价指标,不断地改革创新,以适应农业发展对评价体系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魏林勇,农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研究,北京农业,,5
林业生态经济效益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林业生态效益,另外一方面是林业经济效益。在林业生产经营活动进程中,林业生态效益是改善生态环境,保持水土状况,净化当前空气环境,并能在防风固沙上面起到良好作用。林业经济效益则体现在林木成才和建筑使用上面,特别是现在比较盛行的家具制造业或者水利工程行业生产进程中提供的木材使用,都隶属于林业经济效益范畴内,林业经济效益让林业生产经营管理理念在满足均衡的前提下有新的发展规律,但在发展进程中需注意经济效益受到经济规律的制约和影响,两者之间相互依存,处于不可分割的状态。故此,从博弈角度探寻,林业生态效益和林业经济效益之间互为补充,相互之间有抵消关系。若生态平衡在离开生态效益后,必将遭遇到破坏,也会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生态平衡若离开了经济效益,那么生态效益的存在意义也就不复存在。因而,要将领域生态效益与林业经济效益结合开来,看成一个整个。既通过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的提升,实现总体林业经济效益的提升,让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都能有质的飞跃。
2林业生态经济效益提升的方法和途径
2.1加大科学投入管理
结合当前林业生产经营管理实际状况可以获悉,管理进程中若忽视林木管理,将管理重点集中在造林方面,会忽视林木的质量,虽然林木的种植数量大大提升,但是整体的造林管理还存在诸多弊端,导致造林结束后不能重视管理和维护林木的情况时有发生,甚至可以说屡见不鲜。结合相关调查我们能够获悉,人工造林中,林木比较矮小,所以生长速度缓慢,出现这些状况后多都归结为自然生长条件不利,其实究其根源是管理不善。管理问题的出现不但影响林业的经济收益,也会使林业的生态效益产生不良影响,导致整个林业生态经济效益严重不达标。资金、劳动力、管理的不善和不合理,让林业抚育技术存在较大漏洞,为此,提升林业生态效益水平的前提是要加大相关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并需完善林业管理措施。
2.2提高重视创新手段
结合相关调查我们能获悉,林业发展进程中更多追求单一的效益,但是却没有在总体效益方面有所忽视,这就导致我国的林业生产模式过于简单和片面。这不仅制约我国林业的综合性效益,也不利于我国林业的总体发展态势。为大幅度的提升我国林业的总体发展态势,就要先正确的认知我国林业的双重特性,特别是在思想上有较高的关注度,并需在生产、经营和管理上进行创新。林业木材生产主要是基于林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而存在的生产基础。两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和互为补充,共同发展,因而现阶段对于两方需有正确的认知,在定位二者关系的时候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生态系统的功能特性。
2.3结合发展实际选择合适苗木种植
林木种植时,为让林木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确保林木的成活效率,就要结合当前的实际状况让自然环境与实际状况紧密结合在一起。另外,需要注意一点即选择的林木品种多样,不要过于单一,这样可以满足苗木类型的多样化需求,不但能利于林木生产,与此同时也能让林木在适宜的环境里面茁壮发育。如,在黄土高原环境内,自然环境比较恶劣,导致这一地区地表裸露较多,植被也很稀疏,形成支离破碎的地表环境,并且处于半湿润温带季风性气候,水分补给不是很充足。加之地域内的自然环境情况不同,因而种植的树苗类型更具多样性,如果想要在该区域造林,就要选择坡度较为陡峭的沟谷地段,选择的种植植物多为侧柏和油松等材质的树种,但是在坡度比较缓的区域,最好选择山楂、葡萄这类经济林木。由于黄土高原多年的'植树造林能力,为实现植树的价值或者意义,就要在加大树木成活效率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宜的树种进行种植。
2.4合理配置植被
复合人工生态系统构建时,最重要的环节是充分和正确的认识植物之间的生态关系,由于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关键和基础。尤其是系统化建造进程中,若单纯的考虑苗木选择状况显然不是很全面,具有片面性,故此选择进程中需做好苗木的搭配和植被灌木的类型筛选。目的是形成一个高低错落有致的复合型人工生态群落。建立小生态循环系统的前提是先要构成大生态群落,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林地使用效率,而且也能提升林木的产量,更能让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实现双赢。根据实践经验获悉,复合式人工生态群落建立进程中,为让群落更为多样化,将署类植物、黄花菜等都引种到林木下方或者林木周边进行种植,能够让局部的群落更错落有致,并且利用各类植物的不同特性,使植物生存环境更优化,保护周边环境,满足生态平衡。如黄花菜的肉质根部能够均匀的散布到整个土壤中,并且网状的根须要渗入到土壤的每一个角落内,这能防止雨水冲刷和侵害土壤,改良土壤状态后,让树木生长更具有优势。
3结语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不能离开林业生态效益而单独存在的,在效益不断提升和发展的进程中,为达到思想共识,就需创新生产和经营理念,不断的带动林业的生态经济效益,进而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无限动力和活力。
参考文献:
[1]赖莹莹.刍议如何提高林业生态经济效益.[J]科技创新与应用.(36):11-12.
[2]王婷.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2014(23):15-16.
[3]提高林业生态经济效益途径的探讨.[J]水土保持通报2014(23):21-22.
花生新品种对比与经济效益分析
为了筛选适应铁岭花生生产的'主要栽培新品种,我们对引进的和自有的花生品种:铁引花一号、铁引花二号、铁引花四号、青兰二号、远杂9102号、鲁花12号、鲁花3号、昌育1号、豫花14号、白沙1016等10个品种进行了栽培和经济效益对比分析.发现鲁花12、鲁花3号、青兰2号有栽培潜力,很有推广前景.
作 者:刘野 黄国成 郭守东 高仁松 作者单位:刘野(辽宁省昌图县四面城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辽宁,昌图,112542)黄国成(辽宁省昌图县花生研究所,辽宁,昌图,112500)
郭守东(辽宁省新民市东蛇山乡农业站,辽宁,新民,110302)
高仁松(辽宁职业学院,辽宁,铁岭,12)
刊 名:杂粮作物 英文刊名:RAIN FED CROPS 年,卷(期): 29(2) 分类号:S565.204 关键词:花生 对比 经济效益 分析楚雄市农村能源建设的生态经济效益分析
本文通过对楚雄市农村能源现状及-农村生活用能源建设规划分析,对,20能源结构进行定量分析.对生态环境效益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经过8年农村能源建设,完全可以实现能源结构优化,其环境效益、生态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作 者:武荣国 张钲 作者单位:武荣国(楚雄市环境监测站)张钲(楚雄市污水处理厂,云南,楚雄,675000)
刊 名: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UXIONG NORMAL UNIVERSITY 年,卷(期): 19(3) 分类号:F327.274 关键词:能源建设 生态经济 效益分析城市固体废物堆肥技术的经济效益分析
摘要: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对城市固体废物(MSW)堆肥很有兴趣,但是关于MSW堆肥成本方面的信息并不是很多.为此,比较了城市固体废弃物堆肥技术与其它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技术特点,介绍了国外城市固体废弃物堆肥技术应用现状及堆肥的成本分析,分析了城市固体废弃物堆肥技术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分析显示,与填埋相比MSW堆肥还是具有竞争力的',但是限于我国目前的经济现状,自然堆肥法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选择.作 者:王浩 田晋跃 禹宙 王永利 WANG Hao TIAN Jin-yue YU Zhou WANG Yong-li 作者单位:王浩,田晋跃,WANG Hao,TIAN Jin-yue(江苏大学,江苏,镇江,212013)禹宙,王永利,YU Zhou,WANG Yong-li(北京市京圃园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北京,100081)
期 刊:农机化研究 PKU Journal:JOURNAL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RESEARCH 年,卷(期):2007, “”(11) 分类号:X705 关键词:环境科学 MSW堆肥 分析 成本 经济效益★ 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