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考研复试:专业课相关的九大问题(共含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魅力人生”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问1:专业课一般会提一些什么问题呢?
答:专业课一般会问到的问题都会与专业相关,具体来说包括:
专业知识;
本科学习背景与所报专业的关系;
毕业论文与所报专业的关系;
学术热点、行业热点、社会热点的了解与分析等等。
问2:因为时间紧,关于复试的专业课怎么准备效率会比较高?
答:在复试中,专业课的考查分笔试和面试两个部分。
(1)准备笔试,建议做如下工作:
找准方向。
详细了解目标专业考查的范围,指定参考书或建议的参考书。
这方面有的学院指定,有网站上查就可以;有的学校不指定,可以通过师兄姐来了解一些内幕信息。
(2)准备面试,建议做如下工作:
了解评委常问的问题,从中找出复习重点。
了解自己,包括专业、兴趣等。
了解对象,包括报考的专业、导师等。
掌握必要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技巧。
问3:专业课复习最迟什么时候要开始,以及如何进行专业课的复习?
答:专业课建议及早准备,不要往后拖,尤其要根据你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看(要有合理的学习规划作指导);
至于如何复习,要根据你自己的参考书目来定,建议你可以找一下懂得这门专业的人给你提出一些具体的学习规划,这样你才能有目标性的学习。
如果是工作人士,虽然工作可能比较忙,但是建议你不要最后突击复习,而是可以利用工作空余时间,每日抽出一至两个小时来看一下专业书目,否则临近考试你会发现工作很忙又要复习,时间已经不够用了。
问4:专业课面试时有什么技巧?
答:专业课面试主要包括两个层面。
1、纯粹专业的知识:这方面要求你做好充分知识储备;
2、能够展现专业素养的问题:比如做自我介绍,谈谈论文设计以及对一些热点问题的看法等等,这些便涉及到语言技巧,逻辑表达等方面的训练了。
问5:评委请你谈你的毕业论文。你该如何把握?
首先,你要简要介绍你的论文情况,包括选题、资料(数据)、方法、逻辑与结论等。
其次,你一定要表明你的论文展示了你哪些能力,培养了哪些能力,而这些能力你将来的研究有何关系。
问6:我是跨专业考的,去年面试分低了,我发觉可能老师不喜欢我是跨专业的,请问怎样才能在面试中让老师发现我的专业基础并不差呢?
答:你在面试中要做的,不是让老师感觉你不差,而让老师感觉你很有潜力。
即心中有70,而表达有100,这在评委眼中你就有100。解决这个问题是属于面试中综合能力方面的内容,比如遇到评委提出的问题不会回答时,你该如何应对?建议多参照一下师兄师姐的经验。
问7:作为一个跨专业跨学校考生,专业课知识和研究肯定拼不过本来专业的,我该怎样在复试中表现呢?
答:跨专业的考生往往对于复试比较担忧,不过导师考察学生的时候主要还是从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两大方面,所以你需要对考研复试的专业课参考书目重点研读,同时要提前锻炼一下实操能力,这是很多院校看重的;
除此之外你要自信,可能你非本专业学生,但是你有跨专业的背景,这对于其他考生还是有优势的,重要的是你要把你的这些优势展现给考官,这就需要你提前梳理你的优势,当然这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认真备考,把最完美的自己展示给导师。
问8:复试时本科学校不好,如何掩盖或者是扭转这个劣势呢?
1.首先不要因为本科院校不好而自卑,在考研复试面试面前,自信是成功的一半;
2.要在复试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不仅要做好专业课和英语的准备,同时要着手准备训练自己的综合能力(包括礼仪、形象、表达及答题技巧等);
3.要想掩盖或是扭转这个劣势,首先要让自己的复试笔试过关,剩下复试面试这个重要环节,要在导师面前充分展示自己的综合实力,包括你的专业功底和你综合水平的体现,这就需要除了有专业功底外,要能够运用面试的答题技巧在考官面前充分展现你的优势,完美自己的展现你最好的一面,确保复试万无一失。
复试阶段的为了更好的考察考生早该学科的专业理论素质,还会设置专业课考试,但是考试形式比较多样化,大部分通常是笔试和面试相结合,但是部分院系只有笔试没有面试,例如北大法硕(非法学),也有的院系只有面试没有笔试,例如北大经济学院金融硕士、北师大法硕、中国石油大学会计学硕士等。各位考生一定要和已经考上的研究生了解清楚往年的复试流程,同时也要看清楚今年的复试要求。
一、专业课复习
下面就专业课的复习给大家提几点意见:
1.基础要扎实。大家不要把复试想象的过难,只钻研偏题怪题,没有必要,
还是要夯实基础。有的院校复试笔试和初试范围是一致的,复试时没有增加新的参考书,所以考生们压力减少许多。有的院校指定了新的参考书,考生们在复习的过程中如果时间来不及,可以梳理基本的知识脉络。同时看得时候也要分清楚详略。跟师兄师姐咨询一下,没有必要全部都看。
专业课面试时,可能会需要解释一些概念或者进行简答等,但是都是该领域的基本常识。
当然有的院系例如央财的金融学硕士笔试和面试全部采用英文形式,所以考生们在复习的过程中就要看英文参考书。
2.专业课笔试历年真题一定要做。通过做历年真题,把握该校的出题思路和特点。比如人大法学专业复试真题重复率极高,只要把真题做好,那么通过复试是不成问题的。
3.写多不写少。大家在专业课笔试答题的过程中,应该本着写多不写少的原则。尤其是简答和辨析题。当然写的过程中要按照一定的思路来写,比如解释概念时,可以先写定义、然后分析特征、再分情况详细论述等。写多同时又不能写乱。
二、专业课面试
1.要多关注学科的前沿话题。导师在和考生沟通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问一些学科最新的研究动向。所以在备考的过程中还是要适当的看相关的期刊文章。
2.各个导师的研究方向要清楚,期刊文章要看。导师们在提问的过程中,有可能从自己的研究方向出发,对考生进行提问,既考查考生的科研素质,也了解考生的兴趣点,是否适合做自己的学生。
3.最好事先准备一份自己以前的学术研究情况以及今后的研究规划。导师们有可能会问及考生读研以后的学习或研究规划。
4.其他,另外考生在答题过程中要注意观点要明确、逻辑要清晰,同时可以采取跟导师请教或探讨的策略。但是不懂的问题千万不能不懂装懂。
原则一:本着拓宽专业知识面的原则。
”
建议考生多回归课本,跳出初试大纲,以提升能力为目标,重新掌握这个领域的一些基本知识,基本方法。
“
原则二:本着加深专业知识面的原则。
”
初试中,有相当一部分的知识点是停留在以识记为基础的答题阶段,这时,考生就要根据所考院校的特定要求。
比如,所报考方向是基础方向,一定要以掌握研究方法,研究技能为首要能力要点,在基础领域最常规的考核方式是进行实验设计或评价,考生只有在平时多加注意,多总结,为自己提前准备一些实验的常规方案模型,才能在复试中游刃有余。
“
原则三:提高专业知识途径要“靠谱”。
”
结合所考院校的实际情况,提高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近年来各大院校逐渐加大了对专业知识的考察力度,这个考查又日渐突出在对外语水平、创新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考察上。
例如,研究生阶段所要过的第一关就是国外的文献阅读,尤其是英文文献,对于如何搜寻英文文献,通过什么途径搜寻,搜索的效率怎样,这都是要考生掌握的。
“
原则四:有针对性的提高自己在专业领域的思考能力。
”尤其在复试当中较多的采用一些专业课的专业术语来思考问题,这在跨专业同学的复试中显得更加重要一些,另外多思考自己的所学领域专场与所选专业有什关系,对本专业的研究有何促进,什么是科学的专业问题等,这些常见的却能较客观的表显出跨专业考生的专业思维把握能力的问题是很容易问到的。
准备复试的时间远不如准备初试时的时间那样充沛,像北京大学的复试日期比较早,从公布成绩到参加复试时隔仅两周的时间,一般说来在初试成绩公布前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并根据自身情况为参加复试制定好计划,在成绩公布后就要开始着手行动,按照上述四原则准确定位考试核心,做到心中有数。
Good morning:
My name is XX, you can also call me Eason. I have such an English name just because the pronunciation of it is like my Chinese name. I graduated from this university last year, and major in computer science, I liked computer very much, especially in multimedia technology, and wanted to make some achievement in this field, but when I finished my school, I realized that what I had learned was not enough for this target, I thought it would be great if I can continue my interest in that, so that was why I choose to further my study with a master degree.
Well, in my spare time, I like soccer, pop music, and stamp, being a soccer fan. I always show my love to Manchester United and Ryan Giggs is my favorite. I also like English very much, and had passed Band six this year, but I do think it’s still a long way to study it, so I wouldn’t give up my English studying, and improve my oral and listening ability.
So that’s all, thank you.
看了考研复试专业课面试自我介绍的还看了
为了做一名合格的研究生,既对导师负责,也对自己负责,在读研期间,我进行了如下规划:
第一,根据学院课程设置,合理安排每学期课程。尤其注重学习专业领域内的相关基本理论知识。
第二,坚持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个人学习与研究计划,积极向导师汇报自己的学业进展。
第三,注重自主学习能力与科研能力的培养。积极主动地关注学科前沿的理论问题,提高自己科学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积极参加各种实验、学术研讨会、实践调研活动等,以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第五,认真学习英语,争取听说读写齐头并进,为以后的论文撰写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研究生阶段,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发掘自己最大的潜力,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如果在研究生期间,自己的科研能力获得导师认可,我将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这将会是一个我期待已久、并为之付出自己全部努力的学习过程,我已经让自己做好了全面的准备。
看了考研复试专业课面试怎么自我介绍的还看了:
1.研究生面试自我介绍范文4篇
2.考研复试自我介绍范文3篇
3.考研复试中文自我介绍
4.考研复试面试自我介绍
5.研究生面试3分钟自我介绍
6.2016考研复试自我介绍
西安交通大学材料考研专业课初试和复试情况
一、学校总体
报考交大的人首次突破1万人,达到11002人,这就造成虽然陕西公共课改的水,但是交大今年的工科复试线涨了15分,达到340分,还是比较高的,但比起经金和管理复试线一涨30-40分,就显得小巫见大巫啦
二、材料学院
今年材料学院复试线为350分,复试比率1:1.4,材料学院第一志愿报学术上院线考生117人,主动申请调到工程硕士的25人(因为今年材料学院复试采用双轨制,第一志愿报学术且上350分的考生有两种选择,要么学术,要么工程,两个复试同时进行,不存在复试学术被刷调到工程的情况)
工程硕士一志愿报了3个人,最低338,最高352吧,我仅知道352的那哥们录了,其他2人应该没啥问题吧
学术自愿调往工程有25人,最高375,最低351,351-360区间占较大比例,还有一点就是今年材料学院统招的学术型硕士都是公费,也就是说若三年内你没有出现考试挂科或考核不合格的情况,你每年都可以享受公费待遇。公费待遇免8000元学费,每月还有至少400元的助学金。工程硕士今年统招名额中有12个公费名额,不过其公费名额是滚动的,也就是说,第二年的名额和具体到谁,是根据第一年的学习成绩排名确定的
这些信息在交大材料学院网站上学院公告上有的,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仔细看看
今年交大学术型硕士共招110人,学术统考招69人,比去年少4人,保送41人,材料学院材料学方向18人,材料加工23人,材料物理与化学今年没有保送
学术型最后有92人参加复试,复试比率1.33,其中90人有考试成绩,录取69人,复试第69名初试成绩388,最后综合成绩352.09,复试70名初试成绩383,最后综合成绩352.07,可见复试还是比较残酷的,差0.02分一个录一个不录
区间统计如下:
19个上400分,5个在390-399区间,14个在380-389区间,19个在370-379区间,9个在360-369区间,3个在350-359区间
三、初试情况
交大试题出的有点怪,若你按田民波范群成老师编的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的那两本-。-材料科学基础考研试题汇编复习的话,就会有点不适应,因为今年出了50分(50道)填空题(与真题的填空题基本相同八九不离十),40分(40道)的判断题(感觉比较基础,需要反复看参考书目),60分的'大题,我现在只记得几道,一道是磨金相组织试样的题(15分),这道题严格意义上讲是一道实验题,不过也符合交大传统,试题就出了一道题问你焊接的分类,好象是10分,这类题拼的就是基础与人品,事先不太容易想到。另一道题是20真题的第三道大题(好象是一个字都没动),还有一道题是与年真题第四题相类似的一道题,不过此题诡异之处在于此题不提供正常凝固方程的表达式,需要自己去记忆,据我所知很多人栽在此处。还有一道题的大概类型与真题第三道大题中的1。2。4问相同,不过此题分值远比08真题少,大概仅有10分左右。另外今年试题是没有三元相图的。
总体情况而言,年试题秉承了试题的特点,小题小分多,注重基础,同时适当拔高,试题难度与07-真题相比下降不少,试题题型与07-09年真题也有所不同,估计出题老师可能换了。
四、备考建议(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1.首先还是认认真真地把石德珂的《材料科学基础》好好看上几遍,让全部知识结成网络,融会贯通(个人建议:第七章第5节---第8节,第十章可以不看的)
2.其次买回或借来02-06.07-09那两本试题汇编,好好做几遍,搞懂弄熟了。考上120分应没有问题,建议不要过分钻难题,因为08.09真题一道30分的难题到10.11年至多10分,还分了3-4问。附两本书的全名是《材料科学基础考研试题汇编2007-2009》范群成。田民波主编,同理可类推,当当卓越上都有卖的
3.那本《材料科学基础学习辅导》也应买回看看,这本书主要针对难题的,不过对专业课真题而言,本书类型题也比较多,仔细看看本书上的例题,收获也是很大的。
四、复试情况
交大材料学院2011年复试成绩占总成绩比重为45%,交大复试分三部分,英语听力(10%),专业课笔试(15%),专业课面试(20%)
1.英语听力
交大各学院听力素材是是不一样的,今年交大材料学院用的是星火英语四级模 拟题(具体那个版本我也不知道),可就是四级听力还是放倒很多人,听力也得重视一下啦。
2.专业课笔试
今年交大专业课笔试很诡异的,历年题型都是填空(或名解)选择,大题,而今年直接上来10道大题,每道15分,十分霸气,搞得提前搞到历年复试试题的同学大惊失色,而那些认认真真K书的同学大呼过瘾,认真还是王道啊!
3.专业课面试
专业课面试在材料楼内进行,一般在2楼,通常很早进行,大概7点半就要集合,8点半正式开始,分8组每组15人,若干组(6?8?)同时进行,学术与工程同时进行,每组分拨进行面试,每拨5人,每拨面1小时左右,一个上午全部面完。
专业课面试的老师一般有6人左右,有5个老师问你问题,正中间的老师是主提问人,一个老师(或研究生)作记录,每拨5个面试学生与面试老师分坐在椭圆形会议桌的两侧。
面试首先是自我介绍。对于学术型硕士面试时,准备一份中文和一份英文自我介绍是必须的,两者都得有,因为通常老师先让作中文介绍,再作英文介绍。作自我介绍时,切记不要低头闷背,那样的话印象分会很差的,要尽量与老师有眼神交流,。通常自我介绍时间合起来应不超过3分钟,而对于工程硕士而言,中英文自我介绍均可,两者同等对待。
面试的第二部分是抽题回答,通常在一张纸上有20道题,题你看不到,你自选号码报题号回答,这里很大程度靠人品了,不过碰到难题你别紧张,尽量作答就好。实在不会,,可以申请重新换题,但每人只有一次机会,而且老师的印象分也不可避免地降低了,所以说还是慎用此招。答题时一定要有清晰的思维主线,要有个逻辑先后顺序,这样即使你不完全会这道题,只要你围绕教材把话说圆了,答题简洁,清晰,没有东拉西扯,瞎编乱造,老师也会给你高分的。答题最忌讳不懂装懂,瞎编乱造,那样会死的很惨的。当然你若碰到简单题你也别高兴太早,因为像这类问题老师一般都会延伸问的,若你连这样的问题都搞不定,那你可以洗洗睡了。
面试的第三部分是老师给个话题,大家讨论,有点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意思,这个环节最忌讳随意打断他人讲话,插话,抢话和沉默不语一言不发。这两种情况印象分都很差。今年学术型硕士讨论的题目是日本福岛核危机与材料学科的方方面面。你可以围绕着核危机,谈谈材料学科和材料工作者可以做什么啊,材料学科在核电站建设,防核辐射,核电站事故应急处理等等方面的应用啊,话题很大很宽,比较好说,只要每天看看新闻就行了。工程硕士今年的话题大概是谈谈复合材料在生活工作方方面面的应用。
一般来讲,头拨学生初进试场,老师对这部分学生宽容度高些,给分尺度都会偏松一些。第二拨学生入场时,已经在楼内外排队等候了,也没办法问刚出来的同学问题。老师给分尺度也不会很紧,而第三拨学生看似幸运,可以问头拨学生面试问题,但其实不然,老师对他们的给分尺度是偏紧的。
最后我还是想说明一下,复试的专业问题至少40%都是《材料科学基础》上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准备复试的时候,需要再把材科好好再看看,不能只看《机械工程材料》。看材科最好看看上交版的,因为有些偏难问题石德珂的那本书不是没有就是讲的很简略。
另外交大材料这几年有明显的大小年现象,09年是小年,据说那年录取最低分为357,10年是大年,学术有336分就录的,工硕295分左右就录啦,11年是小年,不知怎样。
考研复试:专业课问题该如何应对
2013考研初试尘埃已落定。时间飞逝,寒假来临,但考研没有终结,初试结束之后2013届考生还要面临新的问题――复试。很多同学不知道怎么把我复试中专业课的内容,考研辅导专家认为,大家在准备专业课时要有相应的方向,而在面试时就要注意相应的技巧性。
准备工作要充分
对于复试中的专业课考试,一般学校都会提供相应的考试范围,因此同学们在初试结束后就应该马上着手进行复习。而不用考虑自己初试分数的高低,假如等初试分数公布后才开始复习,时间肯定不够。就往年经验来说,很多学校公布分数后一周就开始进行复试工作,所以说同学们现在准备复试的时间并不多。如果学校没有给定复试考察范围,可以找该专业的师哥师姐,询问一下往年复试考察的大概范围,尽量做到有备无患。考研辅导专家建议考生多利用网络搜集相关信息,并求得帮助,相信学长学姐会很乐意跟你分享他们的学习和应试经验的。
面试过程重细节
在面试过程中难免会遇上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考研辅导专家提醒考生一定要沉着应对,要谨慎谦虚,要尽量全面地展示自己。老师提的问题,你不一定全都会,遇到会的,能多答尽量多答一些,遇到不会的,你不仅要坦诚地承认你不会,进一步你还要把自己知道的展现出来,把老师往你擅长的方面带。如果你一点都不回答,就坐在那发愣,老师会觉得你对专业一无所知。另外,对于那种考你是否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的问题,建议思考三秒钟之后再开口,这样,让老师觉得你所说的话是经过认真思考的,不仅要给出答案,还要说明原因和自己的判断根据。因为老师是通过这些东西来判断你的真实性格。不必刻意,但一定要真实,老师是按照你的性格给你指派任务的。
总之在考研复试备考中,同学们要尽可能的想到所有可能会被提问到的`或会发生的状况,并相应的做出应对反应。但最重要的还是同学们的临场应对能力。考研辅导专家提醒考生,考研复试和初试最大的区别在于考察同学们的综合素质,相信大家通过未来几个月的努力,在复试总排名中保持优良成绩并非难事。
2012年考研复试专业课注意四项原则
随着近期2012年考研各学校成绩的陆续公布,2012年考研复试的日子马上就要到来了,很多顺利进入复试的同学既兴奋有迷茫,怎样武装自己,准确、迅速把握考研复试中专业课备考,万学海文的老师在这里为广大的2012年的考生们提出以下四项原则:
原则一:本着拓宽专业知识面的原则。
万学海文考研辅导专家们建议2012年的考生多回归课本,跳出初试大纲,以提升能力为目标,重新掌握这个领域的一些基本知识,基本方法。
原则二:本着加深专业知识面的原则。
初试中,有相当一部分的知识点是停留在以识记为基础的答题阶段,这时,考生就要根据所考院校的特定要求,比如,所报考方向是基础方向,一定要以掌握研究方法,研究技能为首要能力要点,在基础领域最常规的考核方式是进行实验设计或评价,万学海文提醒2012年的考生只有在平时多加注意,多总结,为自己提前准备一些实验的常规方案模型,才能在复试中游刃有余。
原则三:提高专业知识的途径要“靠谱”。
结合所考院校的实际情况,提高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近年来各大院校逐渐加大了对专业知识的考察力度,这个考查又日渐突出在对外语水平、创新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考察上。例如,研究生阶段所要过的第一关就是国外的文献阅读,尤其是英文文献,对于如何搜寻英文文献,通过什么途径搜寻,搜索的效率怎样,这都是要考生掌握的。
原则四:有针对性的提高自己在专业领域的思考能力。
有针对性的提高自己在专业领域的思考能力,尤其在复试当中较多的采用一些专业课的专业术语来思考问题,这在跨专业同学的复试中显得更加重要一些,另外多思考自己的所学领域专场与所选专业有什关系,对本专业的研究有何促进,什么是科学的专业问题等,这些常见的却能较客观的表显出跨专业考生的专业思维把握能力的问题是很容易问到的。
准备复试的时间远不如准备初试时的.时间那样充沛,像北京大学的复试日期比较早,从公布成绩到参加复试时隔仅两周的时间,一般说来在初试成绩公布前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并根据自身情况为参加复试制定好计划,在成绩公布后就要开始着手行动,按照上述四原则准确定位考试核心,做到心中有数。
之后要做的就是提纲挈领,理出一个知识的脉络。最好的办法就充分利用专业课参考书的目录,考生可以在纸上把每一章的小标题都列上,再把具体每一个标题所涉及的知识一点点的回忆出来,然后再对照书,把遗漏的部分补上,重点记忆。这样无论考查重点或是一些较偏的地方,我们都能够一一应付。但是对于概念这种固定化的知识点,就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记忆,默写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我们很多同学都是不大喜欢动手,可能他们会默背或小声朗读要背记的内容几个钟头,但是不愿意写半个小时。殊不知古人所说的“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遭”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我曾经做过社会保障和公共管理学所有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梳理工作,计划通过爱考提供给大家。
要多看与本专业有关的期刊杂志与论文,通过阅读大量专业文章可以把握住当前的理论前沿和学术焦点,而专业课的考核内容往往藏匿于此。但万学海文提醒2012年的考生们对于期刊上的论文必须有较强的辨别和把握能力,因为文海如烟,若把握不慎,将会适得其反(往往一篇偌大的文章,通过有经验者的筛选,真正有直接价值的只是其中的只言片语,但也恰恰是这些只言片语造就了130分以上的高分)。
最后,万学海文衷心祝愿2012年考研的各位考生复试顺利通过,金榜题名!
★ 考研复试自我介绍
★ 考研复试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