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给大家分享清明复清明,遗憾何其多散文(共含10篇),欢迎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熊猫饲养员”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清明复清明,遗憾何其多散文
今天终于可以回去了,我是迫不及待了的。我要忙忙的跑到那陌生而又熟悉讨厌而又亲切的墓前向奶奶禀告我的婚讯。
“因为爱情,不会轻易悲伤……”我的手机铃声响起,是尹校长打来的。
“喂,徐老师吗?明天一早回学校,有急事!”尹校长根本不给我回答是不是徐老师这个问题的时间,就斩钉截铁的说要求。
我一听,很不情愿,试着问了一句:“是必须吗?”
“是的,必须!”语气中没有半点商量可讲。
我挂断电话,心中赌得慌。夜如穹窿般笼罩着这纷扰的小城,使我的心有种压抑的膨胀。
想到哪青山之间的耄耋老人,想到那黑暗里的茕茕孤影,想到哪生死幽隔的无法释怀的挂念,我的泪悄然而出。奶奶啊,孙女儿今年又失言了。
我的奶奶,是一个目不识丁,口不能辩,老实本分的农村老妇人。她一生悲苦,姊妹无所踪,死过一任丈夫,嫁过二嫁,育得一子(就是我父亲),又有没医治好的牛皮癣。在我印象里,奶奶一年四季都在家,一年四季都在为唯一的儿子劳作,一年四季都在烧水烫那该死的牛皮癣,一年四季都渴望外出走走……直到去世, 她都没能完全如愿。
我和妹妹是奶奶唯一的两个孙女,奶奶很喜欢我们,割草摘菜总爱给我们捎点好吃的东西回来,比如刺梨子,桑葚等一些小玩意总是晃晃悠悠的垂在背篓上面,我和妹妹总是像跟屁虫一样等不及奶奶把背篓放下,就垫着脚尖去拿了。奶奶一边揩汗水,一边微笑着看着我和妹妹这两只小馋虫。有人说奶奶命苦,一辈子没有一个女儿可走,奶奶就说,我没女儿走,以后我走我的孙女那里去。
可是命运让你失言了,就连前年妹妹结婚时,你也在病中,连妹妹的婚礼妹妹的家你都没看到一眼。
奶奶,而今,我也将成家了,你却永远的离开了。
前年四月,是你离世的前一个月,那时的你已经起不了床了。没有女儿,只有一个儿子儿媳,他们忙于农活,我和妹妹都在外面上班,可想你是多么的寂寞,一个人在死亡边缘挣扎,连一个“看客”也没有。每当周末我回家时,你总是希望我陪你摆龙门阵,一会儿让我给你找吃的,一会儿让我给你倒排泄物,一会儿让我给你剪指甲……或许你不怕死亡,就是怕死亡的寂寞吧。
记得这个星期妹妹也回来看你,那天天气很好,我们把你抬到屋檐下,给你洗头洗脸洗脚,你就像一个孩子一样,一言不发,老老实实的,很是安详的样子,我们看着你发红的脸庞,都以为春天来的时候你就可以好起来,但是,事与愿违。在这个四月里,我已经三个星期没回家了,一个周末吃同事酒,一个周末学校有公事,一个周末在县城学习培训三天,等到这些事情做完后都放五一大假了。
还记得四月三十号那天,我一回家就立即到你屋里来,这屋里的气氛顿时让我惊呆了,一张乱乱的床,一个黑黑的木柜子,一种腐朽的味道弥漫在空气中,尽管爸爸妈妈整理了你的房间。但我仍然觉得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我的心顿时就揪紧了,因为这里的一切告诉我你将离我而去。奶奶你形容枯槁,头发蓬松,脸色蜡黄,眼眶像个黑洞似地,看不出是喜是悲。当我看到这弥留之际的你时,我的泪簌簌的掉了下来,你花很大力气长长舒了口气,说道:“昭娃儿,奶奶要死了!”我听到这句话,我才觉得死神就在我身旁面目狰狞,张牙舞爪,可是我无能为力,真的真的无能为力。看着奶奶,我心如刀绞……“昭娃呀,妹妹都有个家了,你呢?奶奶……奶奶以后是看不到了哟……”我默默的听着,泪如泉涌,但我真的无能为力,既不能减轻奶奶的痛苦,又不能减少死亡带来的孤独,又不能完成奶奶没完成的心愿,又不能把奶奶留住,在死神面前,我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无能为力的看着…….我此时才觉得死亡不是一件恐怖的事情,是一件让生者和死者都永远寂寞的事情。此后奶奶再也没有说过一句话。奶奶在五月一日下午与世长辞,她没来得及看到她的重孙子(当时妹妹已经怀了小侄女),没有来得及看到我未来的家,就带着遗憾离开了这个呆了一辈子的地方。
后来,我才听爸爸妈妈说,奶奶天天都问我回家没有,她总说:走到哪里去了哦——还不回来?妈妈总是给奶奶说我忙,不要影响我工作,她只是嗯了一声。到后来,爸爸妈妈看到奶奶实在不行了,就说:你要等到孙女回来你才走,你要坚持住啊!娘!可爸爸妈妈都没给我说奶奶病危的实话,他们怕影响我工作,直到我五一回来,一切都晚了。现在想来,在亲情和工作面前,我宁愿选择亲情,因为亲情独一无二,工作没了,可以再找。可是这一切都晚了。
奶奶,我不知道你是怎样坚持下来的?是怎样忍受病痛的折磨?是怎样抗拒死亡的孤独?而今,这一切,你都带走了。只有后山上那一抔黄土上的青草或许说着你的心思吧。
奶奶啊,一个叫了二十多年的词儿被命运收回了,一个看了二十多年的老人的脸隐进了历史,一个依偎了二十多年的亲情被生死的大墙赶得稀薄而又遥远起来。奶奶的音容笑貌,让我看到了岁月的无情和生死的无奈;奶奶的一生,让我感受到人生就是永无止境的劳碌;奶奶对亲情的渴望,让我感受到亲情的至高无上;奶奶的`独生子女命运,让我感受到那时作为女人的心酸……
关于奶奶的一切早已和我的生命交融在一起。吃饭时,我希望给奶奶夹菜,可奶奶的那个位置空了;在家看书时,我希望我的房门突然被打开,是奶奶进来和我聊天了;过端午节时,我希望背着背篓出去割草药的是奶奶而不是妈妈;周末回家时,我希望看到一位老人依偎在墙边,笑眯眯的等着我回来,可是现在,我只看见门上那冰冷的铁锁;农忙时节,我希望看到奶奶在石板边缘洗刷衣服,可现在,石板边缘是鸡飞尘洒……
物在人亡,过往烟消云散;物死又生,人生又岂有二度?这或许就是传统节日代代相传的缘由吧!为活着的人留个念想!
在去年,因为各种原因,没来得及在坟头上来看你,只有爸爸来给你整理了一下。在今年,我是铁定要来看你一眼的,因为我是要来告诉你好消息的。
第二天一早,奇就回家了,我也赶回了学校。那天,我在学校接电话,打电话,见家长,做解释,完善资料……忙的不可开交;我的心也杂七杂八的,我总是隐约闻见那缕缕的香味,总是隐约听见山间的鞭炮声,仿佛还听到了你们在奶奶坟前的絮絮声,而我却只能独自一人在远远的一边想,甚至连想的时间也给我剥夺掉。
中午,奇打电话来,说他去了奶奶那里,还给奶奶磕了头,还给奶奶说了我没去成的原因,说我明年清明的时候一定去,算是赔罪。他还说,给奶奶放的鞭炮特别响,烧的纸特别的流畅,那是因为奶奶见到了她没见过的孙女婿,她很高兴。是吗?我握着电话,静静的听着奇的唠叨,我不知道是一种幸福还是一种无奈。泪早以在眼眶里潜益。透过初春的空气,我内心有一种夏日的焦躁,看着初春的嫩芽,我觉得自己的遗憾在拔节生长,眺望着初春的远山,就觉得自己的灵魂久久飘荡在山间,想甩掉那份遗憾,想寻找到奶奶的气息,想看到奶奶那慈祥的面容……可现实是,奶奶离我而去了,两年了……
今年的清明,别具滋味,我遗憾于奇的遗憾,我遗憾于自己总是失言于一个不在人世的人。我向来是唯物主义者,但我又热衷于在清明哀悼,为的就是表达自己对亲人还有一份思念,我不想身体是赤条条的来,精神也是光溜溜而去。我虽然管不了自己赤手空拳而来,但我管得了自己的内心一定要满载幸福而归。世上本没有节日,人们要寄托的情感多了,便就出现了节日。清明复清明,遗憾何其多。希望它们就在声声爆竹中,袅袅香烟中遣散吧!包括我的,也包括奇的,也包括你们的。
文/榴
又是清明时分,
天空的雨飘落在我的脸上,
那是不是苍天落下的泪珠,
敲打着我追忆母亲的心房?
妈妈,
流逝的时光,
冲不淡孩儿怀念您的惆怅,
恍惚之中,
好像您就在我的身旁,
借着灯光,
为即将远行的游子,
默默地准备着行囊。
仿佛又一次看到您开心的笑容,
当我把博士帽戴上,
仿佛又一次听到您的笑声朗朗,
当您把起刚出世的孙儿捧在手上。
您那勤奋操劳的身影,
总在我的眼前晃动,
您那坚强的性格,
永远在我的血液之中流淌。
仿佛又看到您那坚定而安详的目光,
当医生诉说着病情的真相,
仿佛又回到您与病魔搏斗的病房,
听医生护士说起“山东老奶奶”的豁达与倔强。
再一次来到您安息的地方,
这里绿树葱葱,
这里鸟语花香,
我抬起头,
雨已停,
天空挂着一道彩虹,
我知道,
那是妈妈在祝福我们幸福安康!
清明散文
又到清明,回家的脚步依旧执着。
去年,刚刚修得一条高速,正好阻隔了上山的路,幸好路还没有通车,我们便能肆无忌惮的横穿过去。跨越中间护栏时,妻子比我灵活的多,我反倒显得笨拙,看来真需要减减肥了。
上山祭祖的人熙熙攘攘,像赶庙会一样热闹,空气中丝毫感觉不到儿时同样场景里的那种悲怆之感。记得小时候,每次和大人上坟,女人们总是一屁股往坟前的地上一坐,伤心的泪水伴着哭声便随之而来,空气顿时变得压抑而悲凉,而今,这种场景已经很久不曾见到了。只是每个坟头上五颜六色的我们叫做“lu纸”的东西比往些年多了不少,至于lu字如何写,我真心的不知道,也不愿去考证了,摆在坟墓前的各种风味不同的供品比以前越发的'多而全了。
来这里祭祖的大多都是妻子的本家亲戚,相互间一见面总会有一堆嘘寒问暖相互问候的客套话。其中也不乏有远道而归的,定要多唠叨几句方显得亲切温暖一些。
岳父大人和我的祖母大人的 坟离得不远。算起来,老岳父离开我们已经有十九个年头了,妻子家里最开明豁达的一个人却走得那样匆匆,和妻子的结合多亏了他老人家的成全,就在我们的日子刚刚有些好转的时候,他却离我们而去,想起来心里总是有不少的愧疚的,尤其是妻子。穿过一片齐腰深的芒草地,便可见到祖母大人的居所,父亲早早的就已经将墓前的杂草清理的干干净净,我15岁那年和父亲种下的两颗油松,而今也长得高大苍翠,成了此处的一个景致。
祖父母的坟三面环山,前面视野开阔,山脚下便是一条河流,都说这是块好风水,我虽对这些不是太信,但也很是欣赏这块地方。说起来,这还是我的二舅爷徒步上百里,从河北走来给他妹妹看下的,就因为这个,舅爷和我的姑父还生了一场大气。当时我姑父已经找当地的一个风水先生给看好了一处穴地,可舅爷看过之后说啥都不同意。当时我大概十一二吧,那时候我的祖父大人已经去世三四年了。记得舅爷是个伟岸的老头,一头的白发背在脑后,一根并不太直的拐杖从不离身。听说他是当地有名的风水先生,他来了之后的很多日子我都跟着他满山遍野的转悠,时不时的他会停下看看这里望望那里,一脸的 专注。最终选择了这个地方。从这个地方放眼远眺,可以看见对面西山的三个山峰,一山高过一山,只记得他念叨过一句话:脚踏三岸,银财不断。或许是对金钱的敏感吧,也便牢记在心了。真心的不懂风水,在我看来,这仅仅是人心理上的一点安慰罢了。记得,当时村子里有好多人想请他帮忙看看,他都婉言谢绝了,自从那次走后,他老人家在没上来过。算起来他也仙逝好多年了。
我的父母是再老实不过的老实人了,地里的活计都需要在祖母大人的指点安排下才能做完,我打小几乎是由祖母她老人家拉扯大的。她慈祥的容貌,她所做的一顿顿可口的饭菜,还有打在我身上的笤帚疙瘩,以及唠唠叨叨没完没了的说教,都已成为永久的记忆了。
下山的路远不像上山时好走。
在东北处的山洼里刚刚建得一处新墓穴,大理石雕刻的葬脸看上去很是惹眼,每个路过的人都会驻足观望一番,在众多夸赞的声音里有位老者 念叨了一句:坟修的不赖,俩老人没好过一天。
听到这里,我的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妻子说:走哇,下山路不好走,慢点。。。
清明散文500字
耳畔响着轻柔的钢琴曲,虽是一声一音,但讲他们连接起来,却那么的丰富,多姿。
晨,清明。
又是一年清明时,思绪有些飘忽,很多的时候,觉着日子过的很快,很久的事情仿佛发生在昨天,而今天,当再次回忆往事,却是觉着很远,犹如彩色的照片不在鲜艳,泛则陈旧的黄色。
这往事,这般厚重。
清明,是祭祖的日子。或许我是幸运的,到目前为止,亲人们都在,离去的,只有我的曾祖父。那天的情形,已经有些模糊了,只是记得早晨,下着稀疏的小雨,一队人抬着棺材,走向祖坟山。山顶上,一个挖好的坑。
记忆从来都是片段的,每到清明,我都会想起这个片段。亲人们离去了,便在今天祭奠他们,从古到今。
我觉得,清明,小雨,却不是凄凉。
清明,应该是温暖的。这一天,我仿佛又看到曾祖父了,他慈祥的目光,有些含糊不清的话语,以及那高大却有些微驼的身影。
我相信人的灵魂的存在,相信轮回,觉得人死了,灵魂便消散了,没了肉体的`载体,灵魂又如何能存在?或许我的见解是执拗的,但我就是这么觉着的。
曾祖父,永远离我们而去了,不存在了。但,在我的心里,却始终有一个位置,单方面的,关于曾祖父的记忆。
或许,人生在世,对周围事物的影响,不过是在对方的心里,有一个位置,一个回忆的位置。这,也就够了。
粗糙的手纹,摩挲着;轻声的言语,在空气中荡开……
在清明时节,我仿佛有见到了离去多年的亲人,再次感受相聚的感觉。这,已经很足够了。
快到清明了,总就应祭奠什么,为逝去的人致哀这就是最深刻的,但就是过往都就是一去不复返,该追忆的怎样会仅仅只就是逝者呢。如果什么东西曾深深的打动我们,当它失去时我们就是否会想到在这清明节时祭奠一下呢?或就是岁月,或就是经历,或就是以前的单纯,那些以前存在,此刻似乎已经消逝了的完美,就是不就是都会在这回忆过往的时刻浮此刻眼前呢。
清明,总就是伴着纷纷扰扰的细雨,透着春天的阴冷与寂寞,丝雨细如愁,多少人在这忧愁中徜徉留恋......傍晚天气开始阴沉下来,些许的冷意更让人有清明时节细雨断肠的感觉,对岁月的感叹,对过往的敬畏涌入心中。本不该这么情绪化,多少事情要我们去忘掉自我的情绪,忘掉自我美丽忧伤的小怀想,和最开始的坚持......但如果失去它们,也必将失去自我。一个人在岁月的洗涤下,在世俗的晕染中,就是多么容易变成另外一副模样。就在这清明节,向我们以前不愿改变但又无能为力的过往存一份敬畏吧。
今年清明节,在这个气清景明的节日,因为祭祖我又回了一次老家。
我家的祖坟山在小河边上,山中那静静的坟莹里,埋葬着已经逝世的先辈。这座山的山体不大,从山脚到山顶不及百米,因形状极似鱼形,所以称名为鱼形山。在我爷爷未逝世之前,以往叫了一个看风水的先生对这座山丘进行过察看,此山鱼头朝东,口含晨阳,可“鸣”天下;鱼尾西指,形鱼逆江河而上,意脱出苦海,遇难呈强;北有河水沐腹,源远流长,示祖恩永佑后辈;南可朝阳晒暖,让后人家业兴旺。这小小的鱼形山,乃是一块风水宝地。在那个封建年代,方士之言,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总之,我爷爷已立意将这座小山辟为我那个家族的祖坟山了。
这天,当我带着无尽的哀思,对着已经躺在那里的祖宗先辈们完成了浓重的祭拜之后,登上了鱼形山山顶。从山顶朝着小河的方向眺望,扑入视野的是一派如同精雕细刻般的田园风光。只见山脚下的小河和河上几座小桥,被一带绿色的杨柳笼罩着。这条绿带宛若一条飞龙,龙头蜿蜒向西,低伏在田野中间,直向西河跃然而去。如果不是被罗田境内一座叫飞来山的大山堵住了龙的西去之路,这条青龙可能不会跃“龙”跃入西河之中了。传说商朝第三十一代君王之纣王,开始也是很重视农桑,后乘国力之强盛,便兴拓土开疆之事,将疆域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是时,纣王在西河西侧的名叫“四口塘”一带,立蕲阳县,统辖现英罗蕲稀四县之域。后因商周争域,被周相姜子牙使法搬大山一坐,硬生生的将纣王封地蕲阳县压在飞来山下。此乃神活,当不足信。
再看河堤两边,浓郁的树从和田野里那金黄的油菜花,将小河上的几座小桥点缀得格外迷人。而田野边缘那些漂亮的农家村舍,更成了这幅自然画面的点睛之笔,使这幅画卷平添一份雅致超然的灵气。这时,不由得我想起元朝诗人徐再思笔下的“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门前六七树,八九十枝花”一诗,正好应了此景。
我家乡的名字源于这条小河,名谓难作堰,这名字确实叫的不怎样样,既不文雅,也不雄壮。连一条小河的堰口都捉不住,岂不埋汰了过去家乡老辈的勤劳智慧了吗?想想真是让人可笑,可就是这个带贬义意思的地名,却延用至至。此时,我感觉这怪涎的家乡名字确实玷污了如此美景。家乡名字不美,并不影响我对家乡风景之美的赞叹。这小河是美的,小河的水,汩汩潺潺,清明透亮;小河的树是美的,河边那些高大的杉树,杨树和柳树少说也有几十年的寿命,就象稀稀拉拉的队列,站得一点也不整齐,一点也不严肃,但却活泼,自由,极赋个性;小河的桥是美的,小河自上至下,没几公里的流域,却建有风格不一的小桥。有早先搭建的石拱桥,柔美而古朴。平直的铺桥,简单轻盈。既是几处将几根树木横卧在小河之上的独木桥,也能让人感觉到朴素且又踏实。这次回去,又发现新建的一座小桥,更加雅致。桥底以花岗岩方石砌成传统的卷拱,一拱跨过小河两岸,桥面以雕花大理石砌成护栏,整坐桥色白如脂,形如飞虹,如同一只漂亮的银手镯戴在村姑的手腕上,一下子显得那么典雅和光鲜,让这位村姑平添了许多美丽。这些形态各异的桥是小河的第一美景,人立桥上,凝视流水绿草,观翠柳房舍,垄上农田,令人犹记好多童年往事……。
清明雨歇,气清景明,是小草生长旺盛的季节。进入家门口的小路连着这座小桥,小路的路旁,长满天了青蒿,野枸杞,木槿,各色花草长的参差不齐,确也多姿多彩。草与路,路与桥,桥与河就是这样和谐完美的配合着。走在这样的小路上,有种说不出的安逸,路边枝叶上的甘露时而碰到脸上,手上,浸润得周身清爽。空气之清新,小草之鲜嫩,小桥,流水,蓝天,白云,更容易撩拨人的诗情。什么叫柔情似水,什么叫归心似箭,回到乡下老家就能体验了。
家门口这座桥,是我家乡人连接四通八达的水上之路,过往的行人和车辆十分多。有点商机意识的堂弟几年前就在桥头边开了个小商店,一应村里人生活之必需,生意做的还不错。热情贤慧的弟媳是个“热闹人”,无论是买东西的顾客,还是到这儿歇脚的行人,都奉上一杯热茶,热情的打着招呼。欢乐般的打闹嘻笑,诉说着的家长里短,闲聊着的扯东道西,则是每见如此。久而久之,这儿成了乡亲们的聚集之地,我每次回家,也是打这儿走过,主人既是我堂弟媳,还是我亲姑表妹,自然也是亲不亲,一家人了,如此小小的商店,也是我生活旅途中的一处驿站。
小河的水那么清纯,小河的桥儿那么秀气,一切造化得纯洁美丽,新奇动人。生活中若没有家乡小河这般的宛绿,真不知怎样样预防心灵趋向荒芜的威胁?情感中若没有身临小桥产生的这般境界,我该怎样样坚持思想中的清纯?一个人,行走于人世,如果没有能容人灵魂的风景,就会成了无根的浮萍,随波逐流。即时,听到几声婉转的鸟鸣如天籁之音从空中传来,一阵风儿将坟山上的树枝吹得来回摇曳,这一切,似乎是躺在这山上的祖辈们在提醒着我什么。
我该回家了,寻着那鸟的叫声……
今晚有约。主要就是参加新世纪职业学校培训抽查。陪同主管部门领导巡查教学状况。刚从外面回家。打开电脑,进入向陽同学的空间,就读到了这篇新作清明扫墓有感,细细读后,从中得到很多心灵的启迪。
说句心里话,我的朋友不多。应验了一句话,叫做“相识满天下,知己有几人?”一向把向陽作为心灵相通的儿时好友,就是因为和向陽从小就在一齐,喜欢文学。上学的路上,就一齐背诵唐诗宋词去上学。虽然长大以后,各自东西,工作岗位不一样,但就是,心底一向存有那份纯真的情愫。清明小长假这几天,一向没有向陽的信息,心里也有一些牵挂和思念,也想拿起电话联系,思考到向陽工作的特殊性,我没有个性的事情,一般从来不主动去打扰。于就是清明这几天,几次也进入向陽的空间看看,直到今晚此时,果然如我所愿,明白向陽同学专程去拜祭奶奶和父母。心里一热。真就是性情中人啊!有句话叫做:男儿有泪不轻弹。清明时节雨纷纷,向陽同学对自我亲人的那份怀念之情,尽在字里行间显现。当我读到“直到我恩重如山的奶奶和父母相继去世以后,每年的清明扫墓由春游的潇洒走一回,变为沉痛的一跪一拜了。当香烛袅袅燃起,双膝跪在墓前,上辈的音容与行止,风貌与性格乃至只言片语齐涌来眼前,便有那儿行千里仍萦回母怀的温馨犹在,衔看母乳泪入心中的香甜仍存。”感觉这份真情,更就是男儿的陽刚之气的来源,为人处世的根本。
至今我还记得,向陽同学一篇珍藏在心灵的回忆让我读后潸然泪下。原以为我很了解向陽同学的,没有想到向陽也有那么苦涩的童年。奶奶那瘦小的形象在我心里霎时那么高大。向陽同学的真诚,勤奋,我想就应就是一种与生俱来的遗传,还有奶奶那无声的传教。今晚,我读到向陽同学“慈鸟失其母,夜夜吐哀声”的鸟未反哺的愧疚情绪,忍不住泪流满面。”不禁眼睛也有些潮湿。
哲人说:文字的力量能叩响人的心灵。这个清明时节,我本想写写自我的心灵感受,读了善业教师的“清明感怀”、牧歌教师的“开满梨花的思念”,湄澜游子的“清明雨”;今晚,我又读到向陽同学的“清明扫墓有感”。我感觉到。我最好的几位心灵相通的挚友,把我心里想说的话都说完了,我如果再写,真就是班门弄斧,写不出新意。前面静雅的精彩点评,我十分认同。多谢向陽同学!这些感人肺腑的文字,让我的心灵在今年的清明节,得到了一次最好的洗礼!
梨花落后清明
梨花落后,已近清明,又到了杨花柳絮作雪飞的节气。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索然似野僧。”抄完这句诗会心一笑,清明又岂止是无花无酒,清明又岂仅有清明
伴着一场花事,一盏清茶就过去了,即使喧嚣,喧嚣中也是淡淡的。
不是缅怀青春已逝,也非囿于离愁别绪,只是应对这春日,这清明,突然觉得这看似过也过不完的绮年锦时真的会转瞬即逝。惟愿十年后的我一如今日,阳光下做一个一脸清明的女子。
清明雨上南山忆
苇岸的红亭中绿蓑抖抖似在邀南山对酌,纸钱晚风中飘送,却不知谁家又添新痛……
本愿您寿比南山如今却与南山同在,您在那头,而我在这头。
又是一年清明雨上,折菊寄予你身旁回望身后,风景如画却无心观赏、路上行人匆匆却似无魂,只是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清明雨下
淅淅沥沥的清明雨如期而至,空气中弥漫着潮湿,是不是我的眼泪都融合到了空气里,我轻声的问自我。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不敢忘却爱与恨,独自在老地方等你,明明白你不在了,可还是自欺欺人的等,期待下一秒你会笑着走过来。
我在人间彷徨,寻不到你的天堂……
清明雨又来临,这一刻,任凭雨水打湿眼眶,泪与雨水交融,这或许也是你为流完的泪吧。
★ 清明散文
★ 散文鉴赏:清明
★ 清明赋散文
★ 清明短篇散文
★ 清明细语散文
★ 清明祭现代散文
★ 追忆清明优秀散文
★ 清明祭的散文
★ 清明红花雨散文
★ 清明祭伤感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