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宋濂周节妇传原文及译文赏析(共含5篇),欢迎阅读与借鉴。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guangbojt”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阅江楼记
作者:宋濂
金陵为帝王之州①。自六朝迄于南唐②,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③。逮我皇帝,定鼎于兹④,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⑤,罔间朔南⑥;存神“穆清”⑦,与道同体。虽一豫一游⑧,亦思为天下后世法。
京城之西北有狮子山,自卢龙蜿蜒而来⑨。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⑩。上以其地雄胜⑾,诏建楼于巅,与民同游观之乐。遂锡嘉名为“阅江”云⑿。
登览之顷,万象森列⒀,千载之秘,一旦轩露⒁。岂非天造地设,以俟大一统之君,而开千万世之伟观者欤?
当风日清美,法驾幸临⒂,升其崇椒⒃,凭阑遥瞩⒄,必悠然而动遐想⒅。见江汉之朝宗⒆,诸侯之述职⒇,城池之高深,关阨之严固(21),必曰:“此朕沐风栉雨(22)、战胜攻取之所致也。”中夏之广(23),益思有以保之。见波涛之浩荡,风帆之下上,番舶接迹而来庭(24),蛮琛联肩而入贡(25),必曰:“此朕德绥威服(26),覃及外内之所及也(27)。”四陲之远(28),益思所以柔之(29)。见两岸之间、四郊之上,耕人有炙肤皲足之烦(30),农女有将桑行馌之勤(31),必曰:“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32)。”万方之民,益思有以安之。触类而推,不一而足。臣知斯楼之建,皇上所以发舒精神,因物兴感,无不寓其致治之思,奚此阅夫长江而已哉!
彼临春、结绮(33),非弗华矣;齐云、落星(34),非不高矣。不过乐管弦之淫响(35)、藏燕赵之艳姬。一旋踵间而感慨系之(36),臣不知其为何说也。虽然,长江发源岷山(37),委蛇七千余里而始入海(38),白涌碧翻,六朝之时,往往倚之为天堑(39)。今则南北一家,视为安流(40),无所事乎战争矣。然则,果谁之力欤?逢掖之士(41),有登斯楼而阅斯江者,当思帝德如天,荡荡难名,与神禹疏凿之功(42),同一罔极(43)。忠君报上之心,其有不油然而兴者耶?臣不敏,奉旨撰记。欲上推宵旰图治之切者(44),勒诸贞珉(45)。他若留连光景之辞,皆略而不陈,惧亵也(46)。
①金陵:今江苏南京市。明太祖朱元璋在这里建都。州:这晨作“地方”“居所”解。
②六朝:朝代名。三国的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均以金陵为京都,历史上合称为“六都”。南唐:五代时十国之一。六朝的疆域都只在黄河以南今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一带;南唐的疆域只有今江苏、江西、福建一带地区。所以说他们是“偏据一方”。
③王气:古时迷信的说法,帝王所在的地方,有一种祥光瑞气,叫作“王气”。
④我皇帝:指明太祖朱元璋。定鼎:定都。传说夏禹铸了九只鼎,象征九州,把它作为传国的重器,王都在哪里,鼎就放在哪里。因此后世称定都为定鼎。
⑤暨(jì):及、到。
⑥罔(wǎng)间:不分。罔,无。朔、南:北方和南方。
⑦穆清:《诗经·大雅·丞民》中有“穆如清风”句,指陶冶人的性情,象清和的风化育万物。这里用来歌颂帝王。穆,美的意思。
⑧一豫一游:指游览行乐。豫,悦乐。法:规范;榜样。
⑨卢龙:山名。在南京市北,西临长江,朱元璋曾经在这里埋伏士兵,大破陈友谅。
⑩蟠(pán)绕:盘曲环绕。
⑾上:皇上,指明太祖。
⑿锡:赐。嘉名:美名。
⒀森列:众多地排列。森,树木丛生繁茂的样子,引申为繁盛的样子。
⒁轩露:开畅显露。
⒂法驾:皇帝的车驾。这里指皇帝本人。幸临:来临。古时称皇帝亲自来到为“幸”。
⒃椒(jiāo):山顶。
⒄阑:栏杆。
⒅遐思:遥想,想得很远。
⒆朝宗:《周礼·春官·大宗伯》“春见曰朝,夏见曰宗。”本指诸侯朝见天子,这里借指百川流入大海。
⒇述职:陈述自己的职守。即汇报工作。
(21)关阨:关隘。阨,通“隘”。
(22)栉风沐雨:用风梳发,用雨洗头。形容道路奔波的辛劳。
(23)中夏:中国。
(24)番舶:外国船只。番,古时中国对外国的称呼。舶,原指航海的大船,这里泛指船只。庭:朝廷。这里是朝见的意思。
(25)蛮:古代对南方各族的泛称。这里指四方的少数民族。含有轻侮的意思。琛(chēn):珍宝。
(26)绥:安抚。
(27)覃(tán)及:广布。
(28)陲(chuí):边境。
(29)柔:怀柔。指用和平的'手段使之归服。
(30)炙:烤。皲(jǖn):手脚冻裂。
(31)捋(luō):用手采摘桑叶。行馌(yè):给在田地上耕种的人送饭。
(32)衽(ren)席:床上的席子。这里借指太平的日子。
(33)临春、结绮:古时楼阁名,皆南朝陈后主所建。
(34)齐云、落星:古时楼名。齐云,在江苏苏州,唐朝恭王建。落星,三国时吴大帝建。
(35)淫响:放荡的声音。
(36)旋踵:转一下脚后跟的时间,形容很快。
(37)岷山:在四川北部,绵延川、甘两省边境。古代认为长江发源于岷山。
(38)委蛇(yi):同“逶迤”,曲折前进。
(39)天堑:天然的壕沟。这里指长江。
(40)安流:安静的水流。
(41)逢掖(ye):袖子宽大的衣服。
(42)神禹:即夏禹。疏凿:疏导河流,开凿水道。即治水。
(43)罔极:无穷。
(44)宵旰(gan):“宵衣旰食”,意思是天不亮就穿衣起身,天晚了才吃饭。旧时用来称谀帝王勤于政事。
(45)勒诸贞珉(min):刻在碑石上。勒,刻。诸,之于。贞珉:即“贞石”,碑石的美称。意思是能够传留久远的碑石。珉,似玉的美石。
(46)亵:轻慢。
金陵是帝王居住的地方。从六朝到南唐,大抵都是偏安一方,不能与山川出现的王气相称。到了我大明皇帝定都在这里,才足以与王气相当。从此,声威教化施及南北,无所阻隔,涵养精神,和穆清平,与天同为一体,即使是一次娱乐,一次游玩也值得天下后世效法。在京城的西北方有座狮子山,从卢龙山蜿蜒伸来。长江犹如虹霓一样盘绕在它的脚下。皇上因这里地势雄伟壮丽,诏令在山顶上建造一座楼,与百姓同享游览的乐趣。于是,赐给它一个美好的名字叫做“阅江”。
登上阅江楼眺望的时候,可以见到各种景物纷然罗列,似乎千载奥秘一下子全部显露出来。这难道不是天造地设,等待那一统天下的君王,而展现出千秋万代的奇伟壮观的景色吗?当风清日丽,皇上光临,登上高山之巅,凭栏远眺,遐想一定会悠然而生。看到那长江、汉水,滔滔东去,各地的官员纷纷前来述职,城高池深,关隘险固,这时一定会说:“这是我栉风沐雨,征战攻取才得到的啊!中华土地这样广阔,更感到要想办法来保住它。”看到那波涛浩浩荡荡,张满风帆的船只随着波浪上下起伏,海外的船舶接道来朝,南方的珍宝争相入贡,一定会说:“这是我用恩德安抚、凭威力降服,恩泽传布到内外才达到的。四方的边境这样遥远,更感到要想办法去怀柔远人。”看到那长江两岸、四郊的田野上,耕地的人有烈日烤晒皮肤,寒风冻裂双脚的痛苦,农家女子有采桑送饭的辛勤,一定会说:“这是被我从水火中拯救出来,安置在床席上的人。天下有这样多的臣民,就更觉得要想办法让他们安居乐业。”接触到类似的事物,便引起联想,不止一桩。我知道这个楼的兴建,是皇上用来振奋精神的。由不同的事物而产生各种的感慨,无不寄寓着使天下大治的想法,哪里仅仅是为了赏阅长江呢!
那临春楼、结绮楼,不是不华美;齐云楼、落星楼不是不高大。但它只不过是用来演奏放荡的乐曲,收藏燕赵的美女。转瞬之间便使人为之感叹,我不知道这到底该怎样去解释。虽然如此,长江发源于岷山,逶迤七千余里而流入东海,白浪奔腾,碧波翻卷。六朝的时候,常常凭借它作为防御敌人的天然屏障。现在则已南北一家,把长江看作一条和平的江水,无须用来进行战争了。那末,这究竟是谁的力量呢?读书人有登上这座楼而观赏这长江风景的,应当想到皇上的圣德如青天一样,浩荡宏伟,难以称说,与神禹开山引水的功业同样是无边无际的。忠于君王,报答皇上的心情,难道能不油然而生吗?
我很愚钝,奉皇上的旨意撰写这篇记文。希望借此列述皇帝夙兴夜寐操劳治国的功绩,铭刻在精美的碑石上。其他如留连风光景色的言辞,都略去不写,唯恐有所亵渎啊!
《宋史周淙传》的原文及译文
原文:
周淙,字彦广,湖州长兴人。父需,以进士起家,官至左中奉大夫。淙幼警敏,力学,宣和间以父任为郎,历官至通判建康府。绍兴三十年,金渝盟,边事方兴,帅守难其选,士夫亦惮行。首命淙守滁阳,未赴,移楚州,又徙濠梁。淮、楚旧有并山水置寨自卫者,淙为立约束,结保伍。金主亮倾国犯边,民赖以全活者不可胜计。除直秘阁,再任。孝宗受禅,王师进取虹县,中原之民翕然来归,扶老携幼相属于道。淙计口给食,行者犒以牛酒,至者处以室庐,人人感悦。张浚视师,驻于都梁,见淙谋,辄称叹,且曰:“有急,公当与我俱死。”淙亦感激,至谓“头可断,身不可击”。浚入朝,悉陈其状,上嘉叹不已,进直徽猷阁,帅维扬。
会钱端礼以尚书宣谕淮东,复以淙荐,进直显谟阁。时两淮经践蹂,民多流亡,淙极力招辑,按堵①如故。劝民植桑柘,开屯田,上亦专以属淙,屡赐亲札。淙奉行益力,进直龙图阁,除两浙转运副使。未几,知临安府,上言:“自古风化必自近始。陛下躬履节俭,以示四方,而贵近奢靡,殊不知革。”乃条上禁止十五事,上嘉纳之,降诏奖谕,赐金带。临安驻跸②岁久,居民日增,河流湫隘③,舟楫病之,淙请疏浚。工毕,除秘阁修撰,进右文殿修撰,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以归。上念淙不忘除敷文阁待制起知宁国府趣入奏上慰抚愈渥明年春复奉祠亟告老。十月卒,年六十。
(选自《宋史周淙传》,有删改)
【注】①按堵:安居。②驻跸(bì):皇帝出行,途中停留暂住。③湫(jiǎo)隘:低洼狭窄。
译文:
周淙,字彦广,湖州长兴人。父亲周需,凭着考中进士开始做官,做官做到左中奉大夫。周淙从小机警聪明,努力学习,宣和年间,因为父亲职任的关系做了皇帝的侍从官,历任官职做到通判建康府。绍兴三十年,金国背叛盟约,边疆战事正兴起,(朝廷)选择守帅官员很困难,士大夫也害怕前往(任职)。首先命令周淙守滁阳,周淙没有到任,改任楚州,又改任濠梁。淮、楚两地原先有依靠山水地形设寨保卫自己的百姓,周淙给他们规定纪律,构建保伍组织。金国君主完颜亮发动全国兵力侵犯宋朝边境,百姓依靠这些保全生命的`不计其数。授官直秘阁,连任。孝宗接受禅位,宋朝军队进攻夺取虹县,中原的百姓一致来归顺,扶老携幼在路上络绎不绝。周淙计算人口供给食物,用酒肉犒劳在路上的人,到达目的地的人提供房屋居住,人人感动高兴。张浚视察部队,驻扎在都梁,看到周淙的谋略,就称赞叹赏,并且说:“有紧急情况,您应该和我一同赴死。”周淙也感动奋发,甚至说“头可断,身体不可退却”。张浚进入朝廷,全面陈述这些情况,皇帝称赞叹叹赏不停,进官直徽酞阁,帅守维扬。
恰逢钱端礼凭着尚书的身份任淮东宣谕史,又把周淙作文推荐对象,进官直显漠阁。当时两淮地区经过战争蹂躏,很多百姓流离逃亡,周淙尽全力招纳安抚,百姓和原来一样安居乐业。鼓励百姓种植桑树、柘树,开垦屯田,皇帝也专一任用周淙,多次赐给亲笔书札。周淙尊奉施行更加努力,进官直龙图阁,授任两浙转运副使。不久,任临安府知府,进言说:“自古风俗教化一定从亲近的人开始。陛下亲自实行节俭,来给天下示范,但是显贵的近臣奢靡,一点不知道改变。”于是逐条递上禁止十五件事,皇帝称赞接受他的建议,下诏书奖励,赐给金带。皇帝停留临安的时间长了,居民一天天增加,河流低洼狭窄,行船困难,周淙请求疏浚。完工后,授任秘阁修撰,进官右文殿修撰,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回乡。皇帝怀念周淙不能忘记,授任敷文阁待制,起用做了宁国府知府,催促入朝上奏,皇帝慰劳安抚更加优厚。第二年春天,又任奉祠,多次告老退休。十月去世,享年六十岁。
精选《宋史·曾肇传》原文及译文赏析
曾肇,字子开,举进士,调黄岩簿,用荐为郑州教授,擢崇文校书、同知太常礼院。太常自秦以来,礼文残缺,先儒各以臆说,无所稽据。肇在职,多所厘正。
曾公亮薨,肇状其行,神宗览而嘉之。元祐初,擢起居舍人。论叶康直知秦州不当,执政讶不先白,御史因攻之。肇求去,范纯仁语于朝曰:“若善人不见容,吾辈不可居此矣。”力为之言,乃得释。门下侍郎韩维奏范百禄事,太皇太后以为谗毁,出守邓。肇言:“维为朝廷辨邪正是非,不可以疑似逐。”不草制。谏议大夫王觌,以论胡宗愈,出守润,肇言:“陛下寄腹心于大臣,寄耳目于台诛,二者相须,阙一不可。今觌论执政即去之,是爱腹心而涂耳目也。”帝悟,加觌直龙图阁。四年,春旱,有司犹讲春宴。肇同彭汝砺上疏曰:“天灾方作,乃相与饮食燕乐,恐无以消复天变。”翼日,有旨罢宴。七年,入为吏部侍郎。帝亲政,更用旧臣,数称肇议礼,趣入对。肇言:“人主虽有自然之圣质,必赖左右前后得人,以为立政之本。宜于此时选忠信端良之士,置诸近班,以参谋议,备顾问。”贵近恶其语出知瀛州徽宗即位复召为中书舍人谏官陈瓘给事中龚原以言得罪无敢救肇极力论解兄布与韩忠彦并相日夕倾危之肇移书告之曰:“兄方得君,当引用善人,翊正道。而数月以来,所谓端人吉士,继迹去朝,一旦势异今日,必首引之以为固位计,思之可为恸哭。”布不能从。未几,蔡京得政,布与肇俱不免。崇宁初,落职,谪知和州,继贬濮州团练副使,四年,归润而卒,年六十一。
肇天资仁厚,而容貌端严。自少力学,博览经传,为文温润有法。更十一州,类多善政。绍兴初,谥曰文昭。
(节选自《宋史·曾肇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贵近恶其语出/知瀛州/徽宗即位/复召为中书舍人/谏官陈瓘/给事中龚原以言得罪/无敢救/肇极力论解/兄布与韩忠彦并相/日夕倾危之/
B.贵近恶其语出/知瀛州/徽宗即位/复召为中书舍人/谏官陈瓘/给事中龚原以言得罪/无敢救肇/极力论解/兄布 与韩忠彦并相/日夕倾危之/
C.贵近恶其语/出知瀛州/徽宗即位/复召为中书舍人/谏官陈瓘/给事中龚原以言得罪/无敢救肇/极力论解/兄布与韩忠彦并相/日夕倾危之/
D.贵近恶其语/出知瀛州/徽宗即位/复召为中书舍人/谏官陈瓘/给事中龚原以言得罪/无敢救/肇极力论解/兄布与韩忠彦并相/日夕倾危之/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教授,学官名,始于宋代,为讲解经义、掌管课试的一种文职官员。
B.太常,官职名,是朝廷中专掌祭祀礼乐的官员,后代也称太常寺卿。
C.神宗,即宋朝皇帝赵顼,即位后即命王安石推行变法,神宗是他登基时立的名号。
D.谥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加给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曾肇深谙礼制。面对太常礼院礼乐仪制残缺不全的状况,先辈儒生各人都凭想象行事,但曾肇在职时,纠正了前辈的不少错误。
B.曾肇直言劝谏。曾肇曾直言皇上要依赖左右前后才德兼备的人,也曾为叶康直、韩维、王觌的事据理力争,甚至有司在春旱时筹划春宴,也被曾肇及时制止。
C.曾肇劝诫兄长。其兄任宰相时,曾肇写信告诫他,得到君主的信任,应当引荐好人,走正道;否则失势时,就会受到只顾保全自己的坏人的攻击。
D.曾肇天资仁厚。曾肇容貌端庄,从小就认真学习,博览经书史传,写的文章温和、圆润而有章法;历任十一州,大多有善政。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论叶康直知秦州不当,执政讶不先白,御史因攻之。
(2)帝亲政,更用旧臣,数称肇议礼,趣入对。
参考答案
4、D 5、C 6、B
7.(1)曾肇认为叶康直任秦州知州时处事不当并批评他,执政官惊奇曾肇居然不先上告,御史趁机攻击他。
(2)哲宗亲自当权后,改用元老旧臣,旧臣们多次称赞曾肇熟悉礼制,于是召他回京。
参考译文
曾肇,字子开,考取进士后,调任黄岩县主簿,被推荐任郑州教授,升任崇文校书、馆阁校勘兼国子监直讲、同知太常礼院。太常礼院从秦朝以来,有关文献残缺不全,先辈儒生各人都凭想象,无法核实。曾肇在职期间,纠正了前辈的不少错误。
曾公亮死,曾肇为他写行状,神宗读后很欣赏。元..初年(1086),升任起居舍人。曾肇认为叶康直任秦州知州时处事不当并批评他,执政官惊奇曾肇居然不先上告,御史趁机攻击他。曾肇提出辞职,范纯仁对大臣们说:“如果好人得不到宽容的环境,像我们这类人就不能在这儿呆了。”极力替曾肇辩护,曾肇才没有受到处罚。
门下侍郎韩维弹劾范百禄,太皇太后认为韩在诬陷范,让韩出任邓州知州。曾肇说“:韩维替朝廷辨别好人、坏人,评价人与事的是非得失,不能凭主观想象认为他错了就赶走他。”拒绝替皇帝起草命令。谏议大夫王卖见因为批评了胡宗愈,皇上想调他去润州,曾肇说“:皇上把大臣当做心腹,把台谏官当做耳目,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一个。目前王卖见批评执政官就被放逐,这就是怜爱心腹而堵塞耳目了。”哲宗醒悟过来,就加任王卖见为直龙图阁。
四年(1089),发生春旱,官府仍讲究春天饮宴。曾肇同彭汝砺一起上书说:“目前正闹天灾,正是君臣们敬畏天命谨慎从事之时,他们却一块儿大吃大喝,歌舞升平,恐怕无力补救天灾了。”第二天,皇上就下令停止宴请。 七年(1092),回京任吏部侍郎。哲宗亲自当权后,改用元老旧臣,旧臣们多次称赞曾肇熟悉礼制,于是召他回京。曾肇说“:人君虽然天生的优良品质,也必须依赖于前后左右的大臣们得力,把他们当作立政之根本。应该在此时精心选拔忠诚、端正、善良之士,放在身边,以便咨询、讨论、顾问。这比深处禁宫、亲近宦官女人,所得的好处要强万万倍。”皇上身边的近侍贵宠们讨厌他的这番话,调他任瀛州知州。同其兄曾布调换了一个地方。徽宗即位后,又被召回京师任中书舍人。谏官陈馞、给事中龚原因为说错了话而犯罪,没有人敢为他们说话,曾肇却挺身而出,极力为之辩解。其兄曾布同韩忠彦一起任宰相,天天图谋排挤走韩忠彦。曾肇已任地方官,写信对曾布说:“兄长正得到君主的信任,应当引荐好人,走正道。然而几个月以来,世人称道的正人君子,相继离开了朝廷,被进升为辅佐、侍从、台谏等高官要职的,往往都是从前追随章..、蔡卞的。一旦你的权势完了,这些人就会只顾保全自己的位置。想来都令人寒心。从前的章..、蔡卞虽然没来,但一个蔡京,坏的程度就够这两人之和了。不可不深思啊。”曾布不听从他。不久,蔡京升到宰相地位,曾布、曾肇都不免遭殃。
曾肇天性仁厚,容貌端庄严肃。从小就认真学习,博览经书史传,写的文章温和、圆润而有章法。历任十一州,大多有善政。绍兴初得谥号文昭。
★ 郑燮传原文及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