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呆--以诗之名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yuexin912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发呆--以诗之名(共含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yuexin912”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发呆--以诗之名

篇1:发呆--以诗之名

出门行走

吸收空气。采风

站着发呆想要释怀

那场雨

怎还不来

(2)雨如我心

和失落纠缠不清

和困惑难以解释

和烦恼真正握手

哀叹...发呆

狂歌劲舞痛快享受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

孤独。抽一支烟

淡然地行走的街口

心,平静如水

发呆。保持很久的动作

某种神秘的姿态

无法飞走的消极情绪

滞留在梦境里

一场雨过后

生命成了真正的永恒

09.10.09 夜 於课上

篇2:以诗之名的诗歌

以诗之名的诗歌

1

我们带着

时代的缩影

并排倒下

以稻谷的名义

日子一年挨一年

草原青了又黄

那远方完美的

总似缺少,一双

吟诗的手指

2

我们注定

埋骨的湖泊

微微蓝

这之前

成群的羊骨和丝绸

提前住进来

我们将住在

原始的骨头里

在奔涌的微澜中

结束另外一个

自己的枪击

3

看不见你

正如我看不清自己

看不见城市

应有的裂缝

看不见日头

应有的光明

我在群星集会的早晨

没有光芒的`狂舞

进化后孤独

不再是原始的攀爬

4

有一条道路

并不为你舒展

走上去

百合是

沸腾一半的月圆

只针对你

花开一季

草木一秋

5

像鸟叫

城市没有

沾满露珠的清晨

迁徙早在多年前

已经发生

文明的洪流

指向哪里

哪里

即将

被文明!

6

当诗稿在你手下

鲜活有声

你准备对纸张

怀有怎样的心情

7

给没有光明的人光明

诗人!请把诗歌

钉满穷人的钟摆

让诗歌通过时间的门环

扣响所有贫穷而洁净的心灵

篇3:席慕容《以诗之名》简介

《以诗之名》是席慕容最新诗集,台湾大陆同步上市,漫漫岁月的雕琢与淬炼,新的体悟缤纷涌现……席慕容第一部诗集《七里香》,距今正好三十年。漫漫岁月的雕琢与淬炼,使一颗诗心更加温润、澄澈。从亚洲到欧洲,从四川到蒙古,岁月的河流洗去绵长的喜悦与哀愁,也卷进了无尽的怀想与坚贞。

《以诗之名》为席慕容最新诗集,也是其第七本诗集,收录了以来未收录、甚至未发表过的作品。旧的情怀依然发酵,新的体悟继续涌现,是爱诗之人不可错过的珠玉之作。

《以诗之名》延续了席慕容一贯的丰厚的简单。人生感悟依然在其笔端缓缓流淌,伴随着每一次晨钟暮鼓。“一生或许只是几页/不断在修改与誊抄着的诗稿/从青丝改到白发有人/还在灯下”。经历过太多的云卷云舒,人生于她,早已不是一种诱惑,而是一出宁静的风景,其中,沉淀了太多的人生智慧,和回忆,和遥想。

篇4:席慕容《以诗之名》简介

《以诗之名》为席慕容的第七本诗集,收录了其最新的诗歌创作。诗集中收录的大部分作品写成于之后。诗人也在其中特意放进了精心挑选的一些旧作,有些是从来没有发表过的,有些是虽然发表了却从没有收入到诗集里的,因此这就成为一本以诗之名将时光层叠交错的集子。诗人近年多次往返于台湾与蒙古草原之间,作为那个远离族群远离自己的历史和文化的蒙古人,诗人借此次诗集的出版重温了自己的'精神回乡之旅,并终于在心中、在诗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故乡。关于原乡经验的书写,终于靠着一次又一次的行走,将故乡草原上的月光引入诗行。

诗集《以诗之名》离第一册诗集《七里香》的面世正好隔了三十年。漫漫岁月的雕琢与淬炼,使一颗诗心更加温润、澄澈。从亚洲到欧洲,从四川到蒙古,岁月的河流洗去绵长的喜悦与哀愁,也卷进了无尽的怀想与坚贞。

从创作第一首诗的一九五九年三月算起,到此次新诗集的出版,总数不过四百首的诗歌连接了诗人生命里超过五十年的时光。用诗人借用朋友的话说,“回头省视自己一路走来,可能忽然发现,原来走了这么久,现在才正要开始。”这本诗集记录了诗人几十年的故乡寻觅之路。如今,诗人站在故乡的月光里,回望来时路,再翘首未来。旧的情怀依然发酵,新的体悟继续涌现,是爱诗之人不可错过的珠玉之作。

篇5:席慕容《以诗之名》简介

席慕容,祖籍蒙古,生于四川,童年在香港度过,成长于台湾。于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后,赴欧深造。1966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在国内外举行个展多次,曾获比利时皇家金牌奖、布鲁塞尔市政府金牌奖、欧洲美协两项铜牌奖、金鼎奖最佳作词及中兴文艺奖章新诗奖等。担任台湾新竹师范学院教授多年,现为专业画家。

著作有诗集、散文集、画册及选本等五十余种,读者遍及海内外。近十年来,潜心探索蒙古文化,以原乡为创作主题。现为内蒙古大学、宁夏大学、南开大学、呼伦贝尔学院、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等校的名誉(或客座)教授,内蒙古博物院荣誉馆员,鄂温克族及鄂伦春族的荣誉公民。

诗作被译为多国文字,在蒙古国、美国及日本均有单行本出版发行。

【席慕容《以诗之名》精彩书摘——寂静的时刻】

是完全的寂静了

昨日遂纷至沓来

却噤声不语 不怀好意地等待

那泪水的迟迟出席

多年前写下的诗句

如今都成了隐晦的梦境

恍如雾中的深海

细雨里的连绵山脉

只记得几句——

即使是再怎样悠长的一生啊

其实也只能容下 非常非常

有限的爱

篇6:席慕蓉:《以诗之名》纪念爱情

席慕蓉:《以诗之名》纪念爱情

68岁的席慕蓉还在写诗。

最近,席慕蓉的第七本诗集《以诗之名》在台湾和大陆同步发行。这距离她的第一本诗集《七里香》出版恰好30年。

青春远去,爱情寂寥,唯有时光和记忆可供挥霍。《以诗之名》里收录的多为她之后写就的作品。其中,有多首诗是席慕蓉写给已过世的先生。“我的诗很多是一种回望,对时间错过的追悔。我们整整的一生不断地错过,我只有在别后方知,原来我错过的不是只有我的青春,我错过的是我唯一仅有的、整整的一生。”

席慕蓉与先生刘海北相识于比利时。当年的两个台湾留学生,一个学油画,一个学物理,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的专业,席慕蓉却因为“整个男生宿舍只有他养猫”和“他说话声音好好听”而爱上了刘海北。她说,他是她自己苦苦追求而来的。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这首让无数大陆文学少年深情背诵的诗,也正是席慕蓉对刘海北的“苦苦追求”的心情。

席慕蓉幸运地追求到了一位强大的`伴侣。他总是包容她的多愁善感,也总是她的第一个读者。两人从比利时回台湾后,没有选择繁华的闹市生活。他们在乡下住了整整,夫妻俩种了很多槭树,春天时一片葱绿,到了深秋满眼全红。孩子熟睡后,两人便携手散步。

席慕蓉不擅家务,尤其不爱买菜做饭,多数时候一家的膳食总请专人或由丈夫料理。刘海北虽然不懂诗,却给她一贯的尊重和理解:“他晚上看我写诗,看我流泪,然后说你自己写吧,我先睡了。”席慕蓉成名后,常有人打电话到她家,刘海北代接,有那么几次,人家称他为“席先生”,他也不过调侃似的正色道:“鄙姓刘。”

就这样携手,从青葱岁月走到花甲之年。三年前,刘海北因病去世,席慕蓉说自己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无法接受:“对我来说时间跟爱情一样,你永远只能追悔。它来的时候你手足无措,不知道怎么把握,其实你永远把握不住。我以前追悔年轻时候的爱情,现在追悔40年的婚姻,我怎么没有多爱这个人一点?我当时怎么没有多珍惜这个人一点?”

篇7:顾倾城:以诗之名,走向远方

顾倾城:以诗之名,走向远方

◇采访,整理徐云淼

[顾倾城,男,90后作者,湖北黄阔人,湖北某高校艺术学院10级音乐表演系学生,休学,现居北京。曾任北京意林杂志社编辑,北京禹田文化传媒机构图书编辑,北京某不知名投资管理公司企业策划人,现为《青年文学家》杂志策划人。有诗歌,小说,散文见于《青年文学》,《意林童话》,《俄罗斯龙报》,《新作文-高中适读》,《作家林》,《东坡文艺》,《大学生周刊》,《中学生导报》,《荆州日报》《黄冈日报》等刊物。]

他山之下,理想正萌芽

顾倾城的老家在湖北英山,那里是大别山革命老区,也是毕升故里,茶叶之乡。由于地理环境的关系,那里对外交通非常不方便,导致经济也比较落后。就是在这样一个不甚发达的偏远之地,却接二连三的出了几位文学大家,比如上个世纪红极一时的湖北省作协副主席姜天民,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湖北省作协副主席熊召政,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湖北省作协副主席,《芳草》杂志主编刘醒龙等全国知名作家,让这个不足1500平方公里的山区小县充满了文学气息。

在倾城的脑海里,童年时光一直是他最美好的记忆。那时的倾城特别调皮,不爱做作业,爱欺负同学,喜欢带着小伙伴到处干坏事,因为这,老师们和小伙伴的父母们快踏破了他家的门槛。即使这样”胡作非为”,聪明的倾城,学习成绩每学期也能在班级里保持前三名,所以爸妈和老师有时候对他也是无可奈何。

随着年龄的增长,倾城也遇到了成长的烦恼。初中时候,倾城因为跟一个女生的关系,导致成绩急转直下。因为这件事,倾城一度成为了学校里师生之间的话题性人物。更让倾城难受的是,童年时的伙伴都不在这个学校,让他感觉到了孤独与无助。

初中生涯成为了倾城记忆里面的一个灰白地带,没有太多的感情在里面,也没什么太多美好的东西。很显然,在那样的环境里,倾城过得很不如意,这也导致了中考考得很不理想,没有考上当地的重点高中,最后只上了一所普通高中。

高中生活成为倾城人生中又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因为他开始变得积极努力了,也看清和看淡了很多东西。高中三年,倾城做过校国旗队升旗手,广播台播音员,班长,校文学社总编辑,社长,学生会主席,团委副书记等;追过女生,写过情诗;正式发表过文章;参加过节目汇演,主持过晚会……一系列的经历使他一度成为了校园里的风云人物。但由于一个女生的缘故,倾城从高一开始就选择了兼修音乐,高三选择了离校,去武汉参加艺考培训和艺术招生。

倾城说那段日子自己真正成长起来了,在父母和众多亲戚老师同学朋友们的期待中,轻而易举的考上了一所本科学校。

所谓大学,初见即别离

结束了高中生活,倾城进入了象牙塔。然而,在大学才呆了一年倾城又有了新的想法――休学。

开始,倾城是准备直接退学的`,但是父母很难理解,毕竟寒窗苦读十多年,并且经历艺考的磨练和付出,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却要轻言放弃,他们是难以想通的;同时,辅导员老师也是觉得这样十分可惜。最后在父母和老师苦口婆心地劝说下,倾城选择了休学一年出来闯荡下,看看外面的世界;如若不适合,还是可以回到学校。

倾城休学这事并不是突然的:在进大学报到的第一天他就想选择放弃。因为那所大学坐落在山脚下,刚刚经历专升本,基础设施不完善,完全不是他想象中大学的模样。同时,作为一名艺术生,在一所以理工科为主的地方本科高校上学,这多少让倾城有些不甘心。考虑再三,倾城还是决定先呆个一年半载看看。直到去学校一个星期之后,他才去交学费报名。

大一上学期半年的时间,倾城成长了很多,同时也明白了许多道理,明白了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一个能够自由成长,勇于追求梦想的舞台;而所谓的天之骄子,大学生,本科文凭等等对于他来说,没有丝毫的吸引力。

大一上学期结束的时候,倾城正式跟家里提出了退学想法。无奈家里的父母亲戚都是一口否决不同意,在这些压力面前,他还是选择了妥协。而后的大一下半学期,让他最终坚定信心选择离开。

“一来自己太累,每天忙着班级的,学生会的,各类社团的事情,还得在各位学院领导老师科长以及学生会,团委等人之间周旋,那时候自己很累。但是当自己安静下来的时候,总是在问自己,这是我想要的大学生活吗,嗯,这不是。”

从三月开始,倾城思考了三个多月,一直到六月大一结束。暑假他没有回家,直接买了去上海的火车票。就这样,倾城真正开始了闯荡社会的生涯。

身在南方,向往北上

休学之后,倾城本打算去北京意林杂志社,由于父母担心他从未到过北京,人生地不熟,所以坚持让他去上海的姐姐那里。为了不让家人担心,倾城才把第一站选在了上海。

在上海,姐姐和其他的亲戚都帮他联系了很多份工作,可是他都不喜欢。那时候虽然人在上海,但倾城的心早已飞到了北京。他联系了很多北京地区的杂志社,出版社,文化公司等,也接到了一些公司的面试通知。

那时候,倾城还是不敢轻易北上,因为从来到过北方,而且身上资金也有限。在上海待了不到一周,他就买了去南京的车票,那里有他的两个朋友。然而,在南京的生活也是命途多舛。

“在我到南京的第一天,两个朋友因为请假去车站接我而被公司请辞。于是,我们三个一起开始了在南京的闯荡生活。那时候,也是抱着边找工作边玩的心态,先后去了《大学生杂志社》,去了秦淮河,夫子庙,中山陵,玄武湖等。这样的生活持续了一周左右,三个人都到了濒临破产的边缘,后来我们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北上。记得当时在南京车站,我们买了最便宜的夜班车票,买票之后,三人揣着不足两百块钱就直接来到了北京。下火车的时候,已经是上午十点,那时候北京的早晨晨曦微露,柔和暗淡的阳光稀稀疏疏的映射在大地,那一刻,真的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或者说,没有一点希望,我们的心里没有未来。”

到北京的第一站,他们三人一起来到了《中国科技投资》杂志社,找到了经朋友介绍的一位副主编。虽然有熟人的介绍,他们唯一的一缕希望还是破灭了。

他们怀揣着一百多块钱来到了皂君庙附近找了一家宾馆住下,开始四处联系了一些出版公司,结果不是别人嫌弃他们没经验就是他们嫌弃工作太枯燥。就这样,他们不断地在借钱续房租和不断地投简历,面试之中度过了半个月。

一个月之后,已是七月底,倾城终于得到了意林杂志社面试通过,八月一日上班的消息。而他的那两位朋友,一个早已离开了北京,一个去了另一家网站公司。

就这样,工作总算是解决了,倾城也开始慢慢地在北京稳定下来,一呆就是一年。在这一年里,倾城先后在意林杂志社,北京禹田文化图书有限公司,某投资管理公司做事。他说每份工作都能带给自己很多宝贵的东西,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和提携。

回顾这一年的生活,倾城觉得是自己真正成长的一年,比之前二十年懂得的东西还多。他开始慢慢地接受了更多成年人的思维模式,开始习惯了上班族朝九晚五,挤着地铁和公交匆忙上下班的快节奏生活;懂得了思考和衡量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明白了学生族和整个社会人群身上体现出来的巨大差异,看清了这个世界,整个人群是多么的庞大,而自身又是多么的卑微和渺小。

“其实这一年,有收获也有失去,有快乐也有磨难。但是,我活得很真实,很自在,很洒脱,比大学要轻松。另外,需要真心感谢这一年里帮助过我的老师朋友们。有句话说的好,最可贵的朋友不是跟着你吃香的喝辣的的人,而是在你最困难的时候还能够坚定的站在你身后支持你的人,很庆幸有这么一群朋友在一直支持自己,感谢!”

篇8:顾倾城:以诗之名,走向远方

谈到自己走文学这条路,倾城说家乡浓郁的文化气息给了他潜移默化的影响。他看的第一本书是姐姐的历史课本,那时他还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也正是从那时起他一直保持着对文史的兴趣。此后,他又接触了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一些古典文化书籍。

在长期的知识积累与铺垫下,倾城慢慢地喜欢上了写作。语文老师也非常支持他,经常在班会上点评讲解他的作文,还给他一些课外书籍阅读,打开了他的眼界和知识面。在这样一种氛围的影响下,倾城的文学常识积累很快,写作水平也明显有了提高。

倾城非常喜欢诗歌。他说诗歌的语言很凝练,高度概括,富有诗意和哲理,能够直接启迪和冲击心灵深处。最开始的肘候,他比较喜欢像徐志摩,卞之琳,后来喜欢北岛,顾城,舒婷,食指等诗人的作品。至今,他仍然十分尊崇北岛,“看他的诗歌,我能真正明白我们的社会,我们自身缺失什么,需要什么。”

作为90后中的一员,倾城对目前90后文学也有自己的看法。在80后作家已经纷纷成型,确立自己创作风格和文学定位的时候,90后的创作仍然处于一种无序的,空虚的,浮躁的状态。他觉得这是一种文化危机,为何现在90后仍旧没有出现像韩寒,郭敬明这类的领军人物,为何仍旧没有一本能够得到市场读者和众多前辈的认可的著作,需要从整个社会的大文化动态和整个创作群体的整体氛围,综合实际去思考,同时更多的是90后的作者们更应该找准自己的定位。

此外,倾城不是很喜欢一些小感情,小伤感,小世界的这种文章,他说这类文章适合用来写日记。他认为文学创作最好是能够去挖掘一些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有些价值的东西,能够在创新思想和文风结构上有些自己的东西在里面。

对于未来,倾城的想法是,要么满足人生理想,要么满足现实追求。当然,他也在努力平衡两者之间的矛盾。现在,他虽然离开了文化出版和媒介行业,但是合适的时候,还是要回来的。目前,已经有了回归的希望。

写作对于他来说,最开始是把写作当成是一种很神圣,崇高的事情去做的,觉得写作能够丰富人的内心世界,能够探究文学世界的奥秘,能够看着一段段记录时光和心情的文字很舒服很开心,后来,慢慢的写作时间少了,无聊的日子没事做的时候,才会拿起电脑写点东西,打发时间。

至于创作方向,他会更多地去关注挖掘社会的一些东西。他一直都是在写诗歌,散文,杂评,但他更喜欢用诗歌的语言来表达情感和思想。他现在也在尝试写小说,“但是貌似我还不能很好的把握小说的间架结构和语言特点。诗歌,散文,评论,小说这些我都会继续去尝试的,就个人对自身的了解而言,目前我还是觉得我的诗歌散文比小说写的要好,所以会一直坚持下去的,然后在这个基础之上,会不断地去写小说,编写剧本等”。

篇9:以爱之名,落一笺诗语

烟火红尘,捻字为香。人生,春夏秋冬,白驹过隙;缘分,佛前跪拜,千年求得,这辈子,愿以爱之名,落一笺诗语,将世上最温暖的词汇凝于指尖,以一颗简单纯美的心与你遇见,山一程水一程已不再遥远,花一开花一落只道珍惜。

曾经,坐在月亮上想你,把你藏进我的梦,染着桂花的香。梦里,深情几许,梦里,爱意跌宕。

曾经,在花开的路上等你,不为香飘十里,只静静地守候三寸芬芳,等你涉水而来,轻轻地拾起这朵心语,珍藏袖里。

曾经,在你的眸里写诗,可清瘦的字,终究是承载不了,远隔天涯的眷恋,一水的相思,淹没了爱的城堡

为此,我知道,鱼与水的涟漪,笔与墨的缱绻,我与你的遥望,所有的想念与等待,都只为缘,圆,今生的这场无悔的遇见。

遇见你,是佛赐予我的一朵莲,当清风吹开花瓣,你就端坐在莲的芯,对我轻轻地说,今生要找的就是你,让我给你清宁的陪伴,让我陪你墨里的烟火,我不语,只莞尔一笑,所有的秘密就在唇际,漾起了爱的涟漪。

站在时光深处,凝望,远方,我知道,此时,那天边的清晖只为我,一人而流泻,因为当我望向你时,那全部的光亮都会尽收眼底。

请允许我这样自私一回,你的光芒可以盈绕,青山、秀水、繁花,而我,只想让你的清澈,独宠我一人的妩媚,因为我要的爱,是你的唯一。

在岁月里聆听,心跳,我知道,此刻,你内心呼唤的,始终是我的名字,那穿越蒹葭的声音,已牢牢地绕我心魂之中,此生已无任何声响,胜过它的美妙。

今生,只做你心里唯一的牵绊,以素心对月,以温柔待你,时光里倾听一曲风的呢喃,让我在你的掌心,写诗作画,与你共一场云水天涯。

聆听一曲传奇,空灵绕耳,我们在乐韵里遇见彼此,只因那一眼,便牢牢地把各自记在了心里,从此,这一首宛转悠扬的美妙,始终在我们的世界,温柔响起。

多么美的流年,愿与你一同穿越时光,穿越诗行,将那些飘在心上的音符,雕刻进岁月的葱茏,在悲喜里陪伴最长情的爱。

风起的时候,愿与你走在多情的雨巷,任雨丝轻吻你我的秀发,任柔风轻拂你我的脸庞,只管,手挽手一起走

从巷头走向巷尾,从晨曦走到日暮,从今生走到来世,就这么与你,一直走,一直走,走进一场爱的传奇,疲倦是何滋味,从不知。

人生啊,春夏秋冬,白驹过隙,缘分啊,佛前跪拜,千年求得,这辈子,愿以爱之名,落一笺诗语,将世上最温暖的词汇凝于指尖,以一颗简单纯美的心与你遇见,山一程水一程已不再遥远,花一开花一落只道珍惜。

席慕蓉:《以诗之名》纪念爱情

以秋之名作文800字

以天空之名作文800字

以花之名四年级作文400字

发呆1000字作文

以成长之名染色青春作文1000字

以爱之名的束缚优美散文

青春之名作文

以青春之名,续写时代华章作文

发呆新式减压方法

发呆--以诗之名(锦集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发呆--以诗之名,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