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 高三 高考英语备考策略与指导(共含5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就算虚荣也好”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A、展望篇
随着当前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随着英语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不断改进,近几年的高考英语试题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改革、创新,日趋完善、合理、稳定。形成了目前的“在考查语言基础的同时,侧重考查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试题结构,突出了以测试语言运用为主的原则,展示了其鲜明的特点。研读高考英语《考试大纲》后,展望2004英语高考,觉得有如下三个稳定。
一、命题原则稳定
的高考的《考试大纲》与高考的《考试说明》只有三处微小变动。①是《考试说明》改成《考试大纲》;②是在“考试性质”里“高中毕业生”后增添了“和具有同等学历的考生”10个字;③是第四部分“写”改成“写作”。这就告诉我们:20的高考试题一定会在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基础上,继续坚持“有利于中学素质教育的推进,有利于为高校选拔人才”和“稳定中求发展”的命题原则。继续坚持改革方向,与、、20试题一样,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交际。语言知识题的命题原则为:保证知识覆盖面,尽可能增加综合性与语境化的因素。语言应用题的命题原则为:①语言必须放在实际的、并尽可能不同的情景中运用;②语言必须适合具体的交际行为;③考核的焦点在于是否达到交际目的;④语言交际行为除了需要语言能力外,还需要一些其他的能力。
二、题型结构稳定
试卷仍由第一卷和第二卷组成。第一卷为客观性试题,包括三个部分。第二卷为主观性试题,由第四部分组成。第一卷三个部分共115分,第二卷即第四部分共35分,整份试卷满分150分。只是年第一部分听力的难度为0.64,比20(0.54)稍简单一些,预测2004年听力部分的难度可能略大于2003年。另外,经过对年、2003年高考英语北京卷、全国卷和上海卷的比较分析,2004年乃至今后高考英语书面表达的命题的会以材料作文为主,所提供的材料或文字、或表格、或图片,内容将是考生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事件或现象,有可能会考查书信、日记等文体的基本格式,写作将走向多元化,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都有可能出现,并将在稳定中求发展,最终过渡到以议论文为主体,同时考查记叙文、说明文或应用文写作能力的综合样式。
三、试题难度稳定
从测量学角度看,试卷的总体难度维持在0.55左右较为适宜。试卷难度为0.50,20试卷难度为0.52,2002年试卷难度0.50,2003年的试卷难度为0.53。以上4年的试卷难度与理想难度大体接近,相互间也基本相同,这就预示着2004年的难度也仍会维持这一水平,不会有大的起伏。为了区分不同层次的考生,整份试卷的难、中、易试题的比例仍会是2:5:3,中等难度的试题占全卷的绝大多数,
有利于一般高校选拔所需学生。这对稳定中学英语教学、深化教学改革将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B、策略篇
如何巧妙地利用考前复习的有限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益,让考生在考场上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一直是高三老师和学生思考的问题。除了认真研读《考试大纲》、背诵词汇表和分析近几年高考试题以外,我认为还要注意如下四条备考策略。
一、明确考试性质,复习要到位;了解自己学生的特点,复习要有针对性。
要点一:研究学习“考试大纲”,高考定位要准确。
第一,高考是国家级选拔考试,竞争力强,定位要高,高就高在语言运用上。近几年英语高考试题一直显示“在考查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侧重于考查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这就要求高考总复习要有高度:怎么灵活地掌握中学阶段所学的英语基础知识?答案只有一个:通过扩大阅读训练量,在一定的上下文中灵活地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的用法。
第二,英语高考试卷的题型绝大部分属于识别层次,目前试题中的题干,候选项只是供考生识别、选择正确的。除了写作以外,还停留在识别层次。没有达到创造性应用语言的程度,所以重心应放在阅读审题理解力的提高上。这两个高度就是我们总复习的明确方向。
要点二:在复习的环节上,在复习内容的确定上,在复习题的选择和解题方式上要有学生的个性,也就是针对性。做什么类型的题目,做多大难度的题,是先复习基础知识,还是先做听力训练;是先做完形填空,还是写作?做多少量等等,要根据学生的情况选择。因为是学生自己要去参加高考,要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弥补自己的不足,别人的复习方式不一定适合他。北京四中的李俊和老师认为“千人一致”抹杀人的个性。把不同类型的学生捆绑在一起,按一个模式教学不利于尖子学生脱颖而出,也不利于一般生的发展和差生的进步。
要点三:复习要注意的问题。复习有几忌:一忌受知识系统性的制约。从初一到高三学了六年英语,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如何复习完?要以考试大纲为纲,有所侧重。二忌统一作业的制约。有些学生不会支配课余时间,甚至不能控制自己做作业的量和难度,老师就对全班同学布置同一类型的作业。其实适合张三做的作业未必适合李四。统一作业来约束大家只是手段,目的是通过作业来发现和弥补学生的不足。三忌受试卷里难题影响而产生畏难情绪。在任何一张试卷上,都大致有三个档次的题目:易、中、难。比较容易的题,词汇复现率高,词汇级别低,句子短,要简单些,且语序规则些,灵活度低些。难题句子较长,语序复杂些,可能有倒装,插入语等,灵活度较高。这也正是难点所在。较易和中档题也只是高中会考卷里中上等档次的题,只要细心,能多得分。至于难题,要为自己定位,是否属于做难题这个层次的学生,有些语篇的知识点多而杂,难而广,结构复杂。凡侧重能力考查且语篇结构复杂需要分析推理的题目,都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越遇到这样的难题,越要沉着应战,发挥正常思维的能力来弥补知识上的不足。做卷时要牢记“慢做会的求全对,争取一分不浪费。稳做中档题,猜猜全不会。”
二、以提高阅读理解力为重点,巩固基础知识,发展语言运用能力。
要点一:一切试题解题的先决条件是把题读懂。因此,阅读能力的高低关系到解题的正确率及速度。看不懂题,抓不住信息,语法再好也没用。
现在以代词为it和one为例,这两个代词是多年高考题中所遇到的。It的基本用法是“可以代表刚提到的单数具体事物或某件事情”;One的基本用法是“可以用来代替同种类的任何的一种可数的东西。”从各自的定义角度不可能真正区别他们,只有通过语境来理解。例如:
① We learn to speak English before we learn to read it.(指刚提到的English)
② -What can I do for you?
-I’d like a jacket.
-How about this one? (不是指like后的a jacket,是同种类中的另一件。)
-Don’t you have one with a zip instead of buttons ?(不是this后的jacket,是同种类的另一种。)
又如:
-Why don’t we take a little break?
-Didn’t we just have ?
A. it B. that C. one D. this
要点二:进行微缩语境模拟演练,从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再以复习it 和 one 为例。
1、复习基本概念,加深理解。读一读下面句子,并且认真思考各句中的it指代什么,能否用one 替换。
A ① Children who stay away from school do it for different reasons.
② -I’d like to go to the beach with you.
-Your mother won’t like it.
③ You have saved my life; I shall never forget it.
这几个句子中的it 就是指刚才谈到的具体事情,不能用 one 代替。
B ① I’d rather stay in a small but clean hotel rather than a big but dirty one. (不是刚才谈的small but clean hotel,而是另类宾馆中的一个。)
② I’ve got a few books on Chinese food. You can borrow one if you like. (同类中一本。)
③-Would you like a piece of cakes?
-I’ve had one. (不是现在要吃的点心)
-You may have another one. (同类中另一块)
-Thank you.
2、通过提取性练习巩固理解。所谓提取性练习,是指提取我们脑海中的记忆。做下面练习题,分
别用it 或one 填空:
-A nice watch. Where did you buy ? ①
-I bought at Hefei. ②
-I’ll buy for my cousin. It is his birthday next Monday. ③
句①填it,指刚才刚才提到的那块表。句②填it,理由同①,③填one,指同类表中的另一块。
3、通过应用性练习,掌握其用法。按照下面情景提示,编一段对话,使用it或one:
①你的朋友看见一只猫,你们谈起猫来。两人都喜欢猫,你说你曾经有只猫,但后来搬家丢了。
-What a beautiful cat!
-Do you like cats?
-Yes, I have ever had one. But I lost it when I moved.(one指同类,it指自己的那只。)
②你和一些人参观幼儿园,你感慨地说:“这里的孩子们可真幸福。我的童年可不幸福。”别人问你为什么,你说不愿意回忆那段童年。
-What a happy childhood these children are having!
But mine is a terrible one. (童年中一个)
-Why?
-Oh. I don’t want to recall it. (指自己的那个terrible one)
从以上几例中可以看出,光弄懂了概念,光做些选择题是不行的,必须在情景中运用。
4、在高考现场发挥。见多了这类题,真正掌握了二者的特点和区别,高考时在考场也就能镇定自若,稳操胜券。下面回头看20高考试卷中第23小题:
-Why don’t we take a little break?
-Didn’t we just have ?
A. it B. that C. one D. this
此题选C项,指同类中break当中的一个,不是刚才的那个“短暂休息”,故不能选A。对中上等考生来说,只在A与C之间犹豫,B和D之间无迷惑性。
要点三:高考题中候选项的辨析。主要是以上下文的特定情景来辨析。不是词典上成双成对地辨析,而是从不同角度,真实或错误的,可能被使用的词语,人为地设计成干扰项,让考生的辨认哪个是正确的,从而考查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所以,这种辨析是以阅读理解为前提,以词语知识为基础的,由语境所决定的。
三、以培养分析能力和联想能力为核心,运用已有知识,在考场上解决新问题。
英语考试的一般程序是:第一步审题,第二步分析,第三步是联想。第二步是基于第一步审题和已
有的基础知识框架,第三步是分析试题中呈现的语境后产生合理的联想,解决新问题。如:
-Susan, go and join your sister cleaning the yard.
-Why ? John is sitting there doing nothing!(NMET 2003-33)
A. him B. he C. I D. me
第一步先审题:在这个对话情景中,口语里常用没有动词的省略句;第二步分析:在这样的句子里,人称代词常用宾格代替主格。在2003年的单选中,这题应属较难的题目。但考生若联想到高三教材第145页练习3里面有这样一段对话:“Who’s going to meet the guest at the airport?”“Perhaps me”.该题说难也就不难了。此外,在平时我们也常常听到这样的对话:“I am glad to see you”.“Me, too.”考生若能有这样的联想,也就能轻易地做对此题。
四、熟练运用略读技巧
迅速浏览全文,找准信息点,提高解题速度和命中率。这主要用于做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和短文改错等语篇形式的试题中,抓住大意,理解细节,命中率高。
C、指导篇
2004年高考英语试卷的结构与2003年一样,仍为第一、第二共两卷计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听力;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单项填空和完形填空两节);第三部分阅读理解;第四部分写作(短文改错和书面表达两节)。下面就如何做好这四个部分(六小部分),需要对学生作哪些方面进行指导,分述如下。
第一部分 听力技巧点拔和备考指导
听力技巧寻突破 训练得法关能过
一、解题技巧
有人说听力无技巧,多听就行。其实此言仅对了一半。多听是提高听力的前提,但如何去听,如何获得准确的信息,就不是多听能解决的问题了。多听是增强语感,提高听力之本,若再加上正确的听力方法,掌握必要的技巧及对策,则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听力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这就要求学生不仅有扎实的听力基础,较强的听力能力,丰富的语言知识,还要具有敏捷的反应速度和正确的解题方法、解题对策、应试技巧,学会以巧取胜。总的说来,要注意以下技巧的培养。
1、利用播题目引导段时间
利用听录音前和播放引导段的时间,迅速地浏览捕捉每个小题题干和候选项所提供的信息,预测短文或对话可能涉及到的内容。这样听录音材料时就能有的放矢,有所侧重,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2、没听懂时的对策
如果没听懂原文,那么对该题越早放弃越好,绝不可慌张,以免影响做下面试题的情绪。否则做下面试题时会格外紧张,心慌意乱,忙中出错,即使简单的题目也可能造成失误,惟一补救就是猜一个选项还有三分之一的得分机会。
在做第一节听力题时,因为录音只放一遍,答题要果断、快速,或干脆搁置一边,千万不能影响听后面的内容。后面长的对话和文章,也应在听第一遍时就初步作出选择,听第二遍时再加以确认。这样答题时才能做到高效率,最后才能取得较满意的成绩。
3、注意获取事实性的具体信息
考试时利用听力材料之间很短的间隔时间先浏览试题时,尤其要注意男女对话中是M问,W答,还是W问,M答。另外,还要捕捉文中所涉及的人物(who)、事件(what)、时间(when)、地点(where)、原因(why)、方式(how)、程度(how long, how soon, how much)、数字(how many, how much)、选择(which …)等表层理解题,还要注意“确定主题 (subject)、中心思想(main idea)、说话的目的(purpose)”等归纳概括题,以便听录音时迅速作出选择。
4、推断谈话背景,谈话者之间的关系
谈话的背景及谈话者之间的关系对话语的含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谈话背景、说话者之间的关系的理解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一个人对口语的理解能力,因而也是听力测试所要考查的重点之一。
5、脑记与笔记相结合
对于材料长、信息多的对话或短文,仅凭脑记是不够的,此时可适当借助笔记。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笔记是做听力试题的重要一环,它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信息,提高解题准确率。
笔记的技巧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种:
(1) 提纲挈领,记主题句。
(2) 利用缩写词和符号。
(3) 自造缩写词。
二、复习建议
在语言交际中要真正理解谈话人的含义,必须要具备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篇知识)及非语言知识(背景知识和语境知识),才能达到理解听力内容的目的。
1、坚实的语言知识
(1)语音 如果连单词都听不懂,又谈何理解整个句子?这就包括单词独立存在时的发音和在句中作为非重读词的发音、连续时的音变、句子的重音、节奏和语调等。
(2)词汇 要具有良好的听力,必须具有一定的词汇量(单词和短语),它是语言学习的基石。这里要特别注意让学生能听懂author, infer, title, paragraph和conversation这五个单词。
(3)语法 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有助于理解听力中的信息、问题和选项。
(4)语篇 “听懂”不仅体现在听字面的意思上,听懂字面意思并不意味着听懂谈话人的真正含义,要把理解层次上升到语篇水平。
2、平时练听力的录音材料的难度可略高于高考难度
语速可略快于高考语速(每分钟约120个词),跟新概念第二册速度差不多。还可选些夹有噪音的听力材料。如对话中有敲门声、电话铃声、汽车开动声音等等。使学生适应高考的听力测试。
3、要听对话内容涉及日常生活各个方面
主要有:购物、打电话、就餐、看病、上课、旅游、问时间、问路、道歉、致谢、请求帮助、表示看法、业余爱好等。
4、背景知识及语境知识
语言是工具,是知识和文化的载体。所以,学生知识越广博,包括掌握一些西方文化的背景知识,越有助于听力能力的提高。另外,话语的真正含义有时必须通过对谈话人的选词、口气和语调、语境与上下文等进行通盘理解,绝非只是发出信息与接受信息这么简单。
第二部分 单项填空题的备考指导
单项填空征途险要 热点难点面面俱到
近几年的单项选择填空题加强了在特定语境中对语法、词汇掌握情况的考查,明显地增加了难度。所以答题要左顾右盼、上瞧下看,根据语境选准答案。切忌目光如豆、聚焦一点、不及其余,落入陷阱。须知单选的测试点不单是语言知识,主要是语言运用,不是语法条文,而是把语法规则运用于语言交际之中的能力。
因此,考生在复习时应着重培养以下五种能力。
1、正确分析句子结构的能力
看题目必须先抓句子结构,牢固地掌握了句子结构,题目就会通刃而解。历年高考离不开结构分析题,而且结构分析在解题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如:
The purpose of new technologies is to make life easier, it more difficult.
A. not make B. not to make
C. not making D. do not make
解题关键是找出并列成份,选B。
2、英语语法知识的识记、理解,在具体语境条件中的分辨能力。如:
We were swimming in the lake suddenly the storm started.(NMET 2004春 安徽)
A. when B. while C. until D. before
根据题意抓句子的语法结构,显然是A,此处when为并列连词,“这时(=and then)”其余3项不合此处语境。
3、词语知识在特定语境条件限制下的灵活运用能力。如:
The injured died on Thursday after accident.
A. the; the B. 不填;an C. the; an D.不填;the
根据语境条件,此题只能选A。
4、英语词语或用法的辨析能力。如:
-I hear Warren in a middle school.
-What? I can’t imagine him as a teacher.
A. teach; to work B. teaches; working
C. teaches; to work D. teach; working
这句中的hear为“听说”,而不是“听见”,故hear后面应接宾语从句,再有imagine sb / sb’s doing … 故只能选B。
5、记忆、理解和灵活运用英语中某些固定搭配的能力。如:
-How long has this bookshop been in business?
- .
A. After B. In C. From D. Since
在由since引导时间状语的句子中,谓语动词要求是持续性动词,且多用完成时态。这也是一种固定搭配。故选D。
第三部分 完形填空题的备考指导
完形填空如履薄冰 瞻前顾后才能得分
学生在做完形填空试题时,必须做到通篇考虑,掌握主旨,根据上下文提供的语境进行推敲,运用自己对语法的掌握,对词的固定搭配及词义、词形、句型的了解进而得出正确结论。这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必须在15到18分钟内完成。因此,这类试题难度较大,考生在平时复习做题时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1、细读首句,启示全文
完形填空所选短文一般无标题,但首句通常不设空,因此它往往是了解文章全貌的“窗口”。由此可判断文章体裁、推测文章大意、揭示故事发生的人物、时间、地点、气氛等多方面的信息,对理解全文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2、通读全文,掌握大意
先要稳定情绪,安下心来,“硬着头皮”把短文从头到尾快速阅读一遍,以便从整体上感知全文,
掌握大意。跳过空格、不看选项、快速阅读困难肯定是有的。还要注意文中完整句子的暗示,努力找出关键词,抓住故事的线索。有些学生想省时间,拿到试题就做,看一点做一点,缺乏全局观念,有时甚至一步填错步步皆错。
3、瞻前顾后,先易后难
瞻前顾后即前后观察,对空格前后的句子作深入分析,确定空格在句中的意思。如果是语法问题,不仅要考虑时态、语态,还要考虑整个词法、句法。如果是语义问题,就要从上下文分析,依据短文自身完整的语言环境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判断。先易后难就是首先要选出那些只根据上下文即可确定直接的、明显的答案,诸如固定词组、常见句型等。这样就增强了信心,减轻了心理压力,以便集中精力解决难度较大的选项。逐空填写时,须注意“上句接下句,句句须连续。此句若不会,先看下一句。”
4、上下连贯,合乎逻辑
完形填空中的一些试题是根据语法知识、典型句型或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而设计的。要做好这类题,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同时要学会分析句子是哪类句子:是复合句还是并列句,如果复合句是含有状语从句,定语从句还是名词从句。另外,还需要对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看它是原因与结果关系,还是现象与结论关系等等。
5、代入答案,复查全文
复查时不要因为已初步选完答案而沾沾自喜,得意忘形,使复查流于形式,以致先入为主,指鹿为马。而要调整心态,怀着一颗平常心,心静如水,进行严格复查。以下几点供复查时参考。
(1) 词汇、语法、惯用法是否合理?
(2) 句型结构是否完整?
(3) 句子是否流畅?
(4) 上下行文、前后逻辑关系是否一致?
(5) 全文是否紧凑,浑然一体?
如有疑问,应仔细推敲。若认定不对,立即改选,还文章以本来面目。
第四部分 阅读理解题的备考指导
阅读理解半壁江山 苦练内功方能过关
阅读理解的能力是在阅读的实践中培养出来的,大量阅读是必要的,但是科学的方法有助于阅读能力的迅速提高。
1、复习好课文
英语课文是同学们学习英语的主要材料,是国家对高考考生考核和选拔的重要依据。同学们通过系
统学习课文,才能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知识水平。第一轮总复习中同学们更要把课文弄懂弄通,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1) 把课文理解透,会英汉互译;
(2) 能就课文内容不看书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3) 懂课文里的语法现象,有不懂的地方一定问老师或同学,避免盲点产生;
(4) 词汇量要达标,要识别形似词,如:medal, model, metal, mental;effect, effort, affect, afford等。生词和词组在语言环境当中记;
(5) 尽量做到能复述课文,背诵部分课文,默写部分段落,尤其是开头和结尾。
1、坚持“天天读”
利用零碎时间,每天至少读1--2篇短文,到高三时,尤其是高三(下),要逐渐变为每次读一组5篇(故事、科普,应用文筹兼顾),向高考试题靠拢。
3、从趣味故事入手,向广泛实用发展
为培养阅读兴趣,要选择难易适中的趣味故事阅读。随着阅读能力的提高,高考的日益迫近,选材应更加广泛更加实用,要多读题材、体裁广泛、涉及有关现代生活、社会、文化、科技的文章,且语言材料原汁原味的文章。尤其要重视阅读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和一般常识方面的内容,也千万别因为科技文章大多枯燥而放弃不看。
4、阅读长篇故事(节选)与阅读短篇文章(配有问题的)相结合
长篇故事有助于从根本上提高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而带题目设计的短篇文章有利于及时检查阅读效果和培养解题技巧,这也叫精泛结合。在阅读时,要提高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5、培养快速阅读能力
在阅读文章时,首先要理解其含义,即懂它的意思,与此同时,要注意不断地加快速度。最后,力争达到至少70词∕分钟以上。阅读理解题的时间分配是35分钟,共5篇文章,总词量年是2025个,2002年是2080个,2003年是2086个。还要读题干,候选项,推敲答案。要学一点快速阅读方法,以便平时阅读和考试中使用。
(1) 默读法--朗诵是快速阅读的最大障碍,所以阅读时不要出声。
(2) 集中法--注意力不集中就会影响阅读的速度,所以阅读时,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文章的详细内容及对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上。
(3) 记忆法--记不住所看读物的基本内容,就读而无效,所以要边读边把接收的各种信息分类加以记忆,切忌只记个别词句。
(4) 掠读法--主要是为了捕捉个别信息,回答who, what , when, where和how等问题,正如看火车时刻表时,你只想看自己乘坐的那趟火车的车次号码、发车和到站时间。
(5) 浏览法--主要是为了弄明文章的中心思想等。看文章的标题,首段和尾段,每段的首句
和尾句等。
第五部分 短文改错题的备考指导
短文改错莫畏难 逐行修正莫心烦
短文改错题考查学生语言运用的准确性,主要测试考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及综合能力的运用。改错题中的错误都是考生自己写作中常犯但又是较有隐蔽性的错误。2004年的短文改错题依然会风格平淡,但难度不会下降。在做这道题时,要沉着冷静,不要心烦,上下兼顾,逐行判断。平时做短文改错时,我们就要注意短文改错考查的内容。统计近三年27个错题的测试点:动词有7个,名词4个,代词4个,介词4个,连词3个,冠词3个,副词1个,形容词1个。
1、考查体现学科特点的语言知识
体现学科特点的语言知识是指英语在交际过程中特有的现象。如动词的各种变化形式、名词的单复数变化形式、介词的各种搭配、代词的各种形式、形容词的各种变化形式以及与副词的区别等。
(1)动词的各种变化形式
谓语动词的时态、语态变化及非谓语动词的不定式和分词形式是历年NMET短文改错题的考查重点。如:Soon I began to enjoy talk to myself on paper … (NMET 2003)
(2)考查名词的单复数变化,如:
No one worries much about the radio program young people listen to. (NMET 2003春北京)
(3)考查代词的各种形式
Soon I began to enjoy talking to myself on paper as I was learning to express me in simple English. (NMET2003)
(4)考查形容词、副词各种用法
After learning the basics of the subject, nothing else seemed very practically to me . (NMET 2001春)
2、考查英语惯用法及英汉表达差异
(1)介词与动词、形容词等构成搭配,是NMET短文改错的重要内容之一。
It was very selfish for you to lend me so little money.
(2)考查冠词的基本用法。由于汉语中没有与英语冠词相对应的词语,学生往往忽略冠词。如:
My teacher advised me to keep my diary. (NMET 2003)
(3)考查英语一致性现象。主谓不一致,代词不一致,时态不一致等。如:
Now my picture and the prize is hanging in the library. (NMET )
(4)考查英语中的并列现象。在表达并列现象时,一般要用相同的语法结构。并列结构常用and∕or
连接。如:
As we climbed the mountain, we fed monkey, visiting temples and told stories. (NMET 2002)
3、考查学生对常犯错误的修正能力
从近几年来的短文改错题来看,所选短文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比较简单,似乎出自中学生之手,所设置的错误类型也都是中学生在写作时常犯的。
(1)考查句意的逻辑关系
The food was expensive and the service was good. (NMET 2003)
饭菜贵总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但是服务质量很高又是一件好事。故改and 为but。
(2)考查句与句的并列或从属关系
I never knew about a ride down a river could be so exciting. 这句中的could be应是第二句子的谓语,故应改about为that,由that引导宾语从句。
(3)考查近似词语的差异
I live in Beijing, where is the capital of China.
虽然先行词也是地点,但该引导词在句中充当主语,又是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故改where为which。
(4)缺词
One day I wrote a little story and showed to my teacher. (NMET 2003)
Show作“将……出示给某人看”时为vt。其后应接宾语it, 指代a little story。
(5)多词
Evening came down. (NMET 2002)
夜晚来临就用“come”。“come down”表示“落下、降下”,故去掉down。
第六部分 书面表达题的备考指导
书面表达何须怕 教你只写十句话
十多年来,高考书面表达题型或情景提供方式有多种变化,所以猜测今年或今后出什么内容,往往是徒劳的,也是无益于书面表达成绩的提高。可以这样说,无论谁命题,出什么样的书面表达题,书面表达总是要“用英语表达汉语”。考生也必然首先用汉语去思考组织书面表达材料。因此,书面表达复习的重点是尽可能用规范的英语组成约十个句子去表达材料中的若干个要点,要尽可能克服母语即汉语在书面表达中的干扰。值得注意的是,书面表达题已逐渐展现了新的命题,从单纯的单向思维表达进入到复合的多向思辨表述趋向。
1、加强书面表达的基本功训练
什么是书面表达的基本功呢?其实,书面表达不是“硬译”自己思路中的汉语,而是“活译”汉语。“活译”汉语就是书面表达的基本功。在“活译”汉语的过程中,应该克服汉语语法、词法和句法的干扰,使用英语的习惯表达方式。如英语和汉语的词序不同,汉语没有英语所特有的“某时∕某处有某人
∕某物”这一结构。学生常把“我们学校有二千多学生”译成“Our school has two thousand more students”就完全使用了汉语的词序。
2、逐步培养语感
一些学生的词序,结构词和词形变化这三项基本功差的原因与学习方法有关。他们只注意记忆语法规则与句型,注意理论但缺少实践,或者只背课本上的英汉对照单词表,头脑中全无完整的句子和语篇。其实,英语不同于汉语的地方在于的英语的语法规则只能证明一部分语言现象,更多的是习惯用法。因此,单靠语法加单词并不能完全写好书面表达。比如有个学生谈如何扩大英语词汇的第一条是“开展广泛阅读”,费了很大劲,结果写成Spread wide reading。“开展”不会表达,写成“展开”(spread),这且不说,整个句子别人看不懂。这第一条可写成Read a lot(多读,就是广泛阅读。)简单明了,合乎英语使用习惯。
3、大量背诵记忆作文参考答案
大量背诵记忆百字作文参考答案,就是有话可说,有文可作的秘决。往年高考题的书面表达参考答案至少已有十多篇,各类仿真考题也都有参考范文,要背诵几十篇题材、体裁各异的文章。能默写更好。
4、大量阅读
任何书面表达材料都应该是有根有据的。你写下一句话,必定在什么地方事先读过这样一句话,或者是类似的句子,而不是凭空编造出来的。这一点,对于中国中学生尤为重要。高中生用英语写作,只能模仿,而不能随意“创造”。
怎样才能把曾经阅读过的材料,化为自己的表达材料?方法只有一个:记忆、背诵、默写。学习英语的方法就是“先搞懂英语再记忆英语”。记忆准确才能规范运用。每天复习英语的时间不必很长,而在于复习时间每分每秒要用在记忆上,记忆就是知识的输入,而应试就是知识的输出。熟读短文三百篇,书面表达不再难。
5、去掉“毛病”拿高分
北京大学附中范存智老师说,每年高考阅卷,对英语作文题的评阅主要从四个角度入手:①内容要点;②应用词汇和语法结构的数量;③应用词汇和语法结构的准确性;④上下文的连续性。另外,单词拼写、标点符号的使用和书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考生成绩。我还觉得开头结尾要写好,文章亮点不可少。甚至可套用本卷中语篇里的某些与短文意思相近的句子。同学们在高考英文书面表达中最常见的毛病有四种。
(1)中式英语
高考阅卷教师对中式英语深恶痛绝。比较典型的例子是If you want money, I have no. If you want life, I have one (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Give a color see see (给点颜色看看)。
还有Though …… but ……,受中文“虽然……但是……”影响,等等。
(2)用词不当
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是平日积累太少,或根本没有记准词意及用法。例如NMET 2003的书面表达中有一要点“(从芳草街)坐11路车可直达学校。”有些学生写成Bus No.11 can bring you straightly to the school。这句中bring用词不当,应改为take, straightly这个词根本就没有,straight的形容词与副词同形,如fast, extra等。
(3)句子结构不正确
句子结构不正确其实是中式英语的延伸,考生写出这种病句,潜意识仍在使用中文结构。如NMET 2002全国卷中,40% of the students are against the suggest 或40% of the students have the opposite opinion。但是不少学生写成:40% of the students against the suggestion,使句子缺少动词。至于The weather in Beijing is colder than Shanghai就更为常见。
(4)只会写简单句,不会用复合句
2004年高考书面表达的第五档(很好),第四档(好)中对句子结构有了更高的要求:有“较多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语法结构或词汇方面有错误(些许),但为尽力使用复杂结构或较高级词汇所致,具备较强的语言能力。”因此广大同学在书面表达训练中应考虑不能仅仅使用小句子、短句子。换言之,在你的短文中应适当使用三两句相对复杂的句子。如在句中灵活、得体地使用些插入语,如I think, what’s more, on the other hand, in my opinion等,则使文字显得活泼些,文章显得有生机。还要适当使用些连词,使文章看起来文通字顺,读起来琅琅上口。
怎样能去掉这些毛病,将短文写好呢?我认为首先要指导学生写,再相互之间改,还要在泛读和精读的文章中汲取营养。对于好的句子,最好背诵下来,并适时用于写作训练中,长期坚持,必能见效。国际学习科学研究领域有三句名言:“you hear, you forget”(听起来忘得快);“you see, you remember”(看到的记得住);“you do, you understand”(做过的才能会)。问题解决在于“做”,这种“做”是知识、概念、规则的综合应用。也只有通过这种“做”,学生的应用能力才可能得到提升。
主持人:好,那接下来我们就请出北京新东方学校优能中学教育高考英语的首席教师陶然为我们进行高考英语冲刺备考策略的指导,首先我们请出陶老师,陶老师您好。 陶然:宏久好,各位听众大家好。 主持人:每年都是咱们在这里为大家答疑解惑,首先我们要说一下北京高考卷近年的一个考察趋势的变化,我们首先还是请陶老师为我们做一个简单的回顾跟总结。 陶然:好,的考试应该说离现在已经差不多得有一年的时间了,在过去的这一年里边,其实英语成绩这个考察完了以后的结果,各位考生也都知道,那就是有些题目会变得比较难,有些题目可能做起来比较费劲。那么在今年的这个《考试说明》里面我们能够看到一些这样的现象,要跟各位说一下,首先第一个这个具体的题型安排没有变化,那么在题型安排里面出现一点微调的东西,比如说像这个单选部分,单选部分增加了这样一个形态动词的题目,这个题目考察的是形态动词后边这么一个用法,那么当然我们说这样的东西基本上就两个用法,第一个用法就是表示一种形态假设的思路,另外一个可能就是表达一种推测。所以这应该是学生平时都掌握比较基础的内容,那么放到我们的考试里边来,说明单选题这个部分应该相对于往年而言不会有太大的变化,那应该仍然是以往的几大重点,时态、从句、非谓语这么三块,那么今年考生在备考的时候,稍微可以关注一下形态动词这样的一个考法。再说这个完形填空,完形填空它《考试说明》里面的样题,从的这篇文章,变成了我们北京的一篇文章,那么北京卷的文章,背后就讲是一个孩子他自己通过自己的努力,增强了自信,取得了更大的成就这样一个文章,所以文章就层次透露而言,应该都是比较间接明了了。当然我们也需要注意一点,就是从去年开始,在完形当中更多的开始侧重考察一些以往在完形里面从来就没有出现过考察的词汇,所以这些词也是学生们在平时复习的时候需要重点关注的这么一件事。那么说到单词这个问题,我还想再稍微多说一句,就是在我们整个《考试说明》里面,今年的《考试说明》跟往年不太一样,就是它单词部分没有发生什么太大的变化,那么也就是说,对于以往的单词不做任何改变的情况下,今年对于单词的挖掘必然会更加深入一点,所以在以往的课上也好,或者在各种各样的活动里面也好,都跟学生说过,就是要回去以后必须要特别仔细地把《考试说明》里面那几十页单词的部分,你要从头到尾地过一遍,把那些你不太熟悉的词一定要重点画出来,并且关注这些词在一模考试、二模考试里边它是怎么样出现的。这个对于我们的高考备考一定是特别有作用的。阅读理解这个部分,基本上保持和以往的题型不变,那么需要我们关注的就是,它的有一个部分也同样换成我们20那篇文章,文章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基本上我们可以预期的是,这个应该难度保持一个中等,或者是稍微有一点偏难的,这样提高区分度的这么一个题目。至于写作部分,今年两篇文章,基本上仍然变化不是很大,第一篇文章如果要是没有特别大的以外的情况下,当然我个人认为意外不太可能发生,第一篇文章作文部分,应该考察还是图画作文这样一个题目,需要学生通过四篇文章的理解,那么你需要大概这个对于整个故事的过程有一个基本的描述。而且第二篇文章开放性作文,应该是继续沿用是一个议论文的分析思路,只不过它今年的要求跟去年的要求应该是保持一致的,就是增强文章里面内部的这么一个交际性。在去年考试的时候,许多考生没有注意到这一点,那么当然,我们去年的评分者也比较宽容,因为大家都没有考虑到,所以这一点就没有扣分,那么今年我们认为,如果你要是再不出一道这一点的话,那么今天应该是一定会出现扣分的情况的。所以整个这个英语考试的变化,基本上从我们现在这个角度上来看,它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要求学生仍然是具备两方面的能力,第一个方面,就是你的基本功必须要扎实,所以一些固定东西的考察,不管是我们在教材里面遇到过的,还是在以往考试里面遇到过的,这些东西你既然曾经见过,就要求你对它有一个明确的了解,所以基本功必须要重视。而另一方面,就是学生需要能够把英语的语言灵活地运用到各种各样的情景里面去,所以就好比说一个学生他知道一般过去时和过去完成时、现在完成时这样时态的区分,但是当我把它放在一个两个人对话里面的时候,我通过一个情景考察你,你能不能大概理解,在这个情景之下,我到底想用什么样的时态,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那么我觉得这应该是考生对于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这么一个体现。所以两方面的能力,一方面是基本功,可以保证我们拿到一个100分的分数,而另外一个部分则是我们对于英语的实际运用,可以保证我们拿到另外的三十到五十分。 主持人:那关于这个词汇方言,今年这个词汇有新增吗? 陶然:词汇没有新增。 主持人:那语法这方面的话,能不能为我们朋友们再多说两句? 陶然:好,这个语法这一块,因为很多考生在考前复习的时候,学生会比较喜欢做单选题,因为单选题做的比较简单,他每道题也快,也完,做起来不费劲。但是我们说在考前到这个时候,到这个离考试应该还有七十多天这么一个时候,我们如果要是把复习重心再重点放在单选上的话,放在语法这个层面上的话,或许会稍微有一点点跟不上考试的节奏,因为整个单选这个部分,就算你拿到满分,它也不过带来15分这么一个分值,只占整个考试的十分之一的这么一个部分。而且基本上学生在这个题目当中,他只要具备了基本的能力,应该都能拿到大概7分以后的分数,那么也就是说,我们在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复习的情况下,可能你能够再往上多拿到的分数,应该也就是少之又少,也就是两到三分这么一个情况。所以同样的两三分,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他在阅读理解,他只不过是一道选择题而已,那么它在我们文综或者理综那样的考试里边,甚至连一道选择题的分值都不到,因为文综一道选择题是4分,理综是一道是6分。所以这种情况下,那么如果要是学生在考前继续大剂量复习语法的话,我们认为这是一个不太合理的做法,所以如果要是现在你的语法仍然有一些问题的话,那么我建议你在一模以前要做好这样的工作,在二模以前,在高考以前这个工作要一直放下去,就是把你以往做过的题目,尤其是对于我们这届高三学生而言,你在过去的一年里边,过去的一个学期里面,你的期中考试、期末考试,那些卷子你要把它找出来,因为单选这个部分考点是非常固定的,它也不会有变化,所以这种情况下,我们通过对于以往的题目的重新的回顾,能够看你要的错题到底错了哪些?你现在以这样一个,经过一段时间的复习,你再看它,你知不知道当时那些错题为什么会错?如果考生能够在考前把所有的这些错题都从头到尾过一遍的话,那么我说单选这个部分的复习其实也就完成了,因为它重点就那么四块,咱们刚才说过,时态、非谓语、连词和从句,以及形态动词,只要这四块掌握好,基本上在考试里面,应该13分以上的分数是可以保证的。所以考生需要做的事情也只有这么一件,把你的期末考试,未来4月份我们要考的一模考试,以及5月份我们要考的二模考试,这些次比较重要的考试卷子你要都留好,那么在你考前的时候,你要对于单选的复习,也只有把这些卷子里面,所有的错题都自己看一遍,你能够明确知道这道题为什么错?现在你再看知道它不应该选这个,应该选那个,那么我说,这个题目就算你复习到位了。所以整个单选这个部分应该算是考试里面比较简单的一个部分,那么我觉得这个部分,学生在现在复习英语,应该把重心往其他的项目上稍微偏移一点了。 主持人:好,那如果听众朋友有什么问题可以发送短信过来,编辑您的问题发送到10628821073、10628821073,接下来我们就是为大家捋一下,就几个难点,几个比较容易提高的点,然后为大家出谋划策,首先是听力,到这个时段了,听力如何快速强化复习呢? 陶然:听力是这样的,这个我们说其实学生要提高并不是听力,他的听力能力其实可能短时间之内提高是有困难的,他也不太符合学习的基本功率。但是学生要提高其实是听力考试的成绩,所以听力考试的成绩在短期之内是可以提高的,那么也请各位听众注意,就是你的听力可能短时间之内上不去,但是你的听力考试一定是可以在短时间做到一个比较好的情况,当然我说短时间也不是一个无限制的短,大概两个月,应该是需要保证的,所以基本上在我们现在到高考应该是差不多两个多月的时间,学生如果要是现在听力有问题的话,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个就是听写,那么听写这种练习,它是能够帮助学生迅速抓住自己的听力的薄弱的环节的,所以整个听写这个环节,我们需要学生做的事情,你去找到一篇高考的长对话,或者读白的这样的听力,你就使用高考题,不要用其他的各种各样的材料,就用高考题,找到一篇这样的材料,每个材料我要求你通过听两遍的方式,把你听到的东西如实写下来,那么请你不要去做它给你的那些题目,因为如果要是你现在需要提高听力成绩的话,那么我说靠做题是提高不了的。所以你要做的事情是把,把那个听力内容通过听两遍录音,把内容直接写在纸上,这个听的时候也并不是放着它一边放你一边写,那样的话学生跟不上,所以我们是放一句话录音,就把录音停下来,然后你把那句话写下来,这样的模式。那么整个这个文章两遍录音,按照这样的模式来操作,写完了所有的东西以后,打开全文进行对照,如果要是你发现有些地方是因为你单词都不认识,或者是因为剧情不熟悉,或者你自己连直接看都看不明白,你听不出来的话,那么我说这应该不是你听力的问题,可以放过去,你只要能够看得懂,能够看得明白,把不认识的认识了就可以了。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是那些,当我们看到原文的时候,你能看得明白,但是刚才在听写的时候,你没有听明白的环节,因为你能够看得明白,说明这个东西在你掌握范围之内,但是你没有听明白,那么只能说明这是你听力薄弱的环节。所以这样的地方基本上包括的是大概类似于连读,或者是一些语音现象这样一些东西,把这个地方要对照原文反复去听,直到你能够拿耳朵把它分辨出来了以后,这个地方才能放过去。那么我们说每次攻克一个这样的地方,你的听力就会往上提高一点,那么当然这个练习它做的时间限度也需要各位有一个保证,就是我们如果要是听力部分有一点问题的话,每个礼拜做三次这样的练习,每次不要超过30分钟,你在正式高考里面,它的时间一样是20分钟左右,所以基本上我们只要保证一个30分钟的训练量就可以了,30分钟写完一篇文章刚刚好,所以连写带对照,带反复地去听,那么应该半个小时以内可以解决,所以这个东西它不会占用考生的太多时间,如果要是你的听力成绩现在还有待提高的话,那么我说这个根据我经验推断,应该你的英语考试可能在及格这个方面还有难度,所以请你在考前务必把听力这个部分仔细地去多做几遍,因为这是能够帮助你在短时间内拿到大量分数的一个题目。 主持人:完形填空对于很多学生来讲是难点,咱们一起来解析一下真正要考察的一些要点和核心的词汇,如果在短时间内突破一下? 陶然:OK,完形这个题目其实是这样的,那就是它的考察难度其实一直比较稳定,直到去年的时候出现一个比较大的波动,因为去年的文章跟我们以往的文章可能在思路上不太一样,因为就我们以往看到这样一些文章而言,比如说像,像,像,像11年,像这几年的文章它基本上全都是一个学生自己写成的文章,那么我们都知道,一个孩子写成的文章,让孩子来读,它的认知水平比较相当,但是在年这个考试当中,他选择的一篇文章来自于一个刊物,刊物上面一篇,来自于27岁的舞蹈演员写的文章,所以这个文章既然是一个成人写的文章,他从理解的难度上,从这个语词的难度上,就会比学生的文章要高一个档次。所以导致学生在读这个文章的时候,他会比较纠结,那他会比较难受,因为里面有些句子的长度比较长,对于他理解方面,做题方面,推断方面都形成一些影响。那么关于完形这个事情,我想分成两个部分来说,第一个部分我们还是来关注解题的部分,整个这个题目,要求学生对于题目内在的逻辑有一个把握,整个完形的题目内在逻辑是什么?完形的题目内在逻辑在于他重点考察词汇的相关运用方面,而整个这个词汇运用,它从考察这个角度上来看,看的是每个词在文章里面到底出现在什么样的位置,它在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所以就好比我们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最新疆《考试说明》里面,动词的部分被着重突出了,因为他的样题里面有几道题是动词题,那么动词这个环节在高考完形里面一直是一个重点,那么我想如果要是问各位听众,当你在文章里面看到一个动词的时候,你认为是这个动词会跟什么有关系?是什么东西决定了这块出现这样的动作,而不是其他的动作?那么我说这个动作你需要考虑的第一件事,这个动作到底是谁在做动作,因为动作发出者决定着这个动作本身的性质,所以如果要是我们设想一句话,叫做老师教给学生一些知识,这个教的动作是非常合理的,因为他是老师做的,但是如果要是我们说你看到老师向学生学习一些知识,这个学的动作放在老师身上去做,就会觉得很奇怪,你需要一个特定的场景,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能够大概理解,像教这样一个自上而下的动作,和学这样一种自下而上的动作,可能它动作发生者方面就不同。那么动作还和什么有关系?动作可能和另外一方面有关系,就是动作的承受者,这个动作是谁做的?老师教给学生一些东西,我们觉得很合理,动作的对象是学生,那老师教给护士一些东西,我们就觉得很奇怪,这个护士怎么出现的?所以这个时候你会发现,整个我们在题目里面,如果要是遇到动词题,那么首先你需要考虑的一个重点,就是这个动作在句子里面是谁做的?对谁做的?因为就完形这个题目它的考察特征而言,你从来就没有见过一道题目里面,他出现一个句子当中连续打空格这么一个情况,我把第一个词拉了,我把相邻的词也拉了,不可能,他一定在空格和空格之间有很多已知信息,那么这个已知信息放在这里,就是一个判断依据。那么我们再说回来,像动词还有什么关系?那动作我们说可能和动作的前后的一些相关的动作有关系,因为我们都知道动作是有顺序的,我走进屋子脱掉外衣,找一个沙发坐下来,拿起报纸,开始读上面的文章,整个一串动作一气呵成,它是有连续性的,所以如果要是我把中间的任何一个动作给你挖掉的话你可以通过前后的动作推断出来我在干什么,所以这个时候我们都能知道,动作和前后的动作有关系。那么当然,第三件事动作有关系的,可能就是动作它要和自己的状态有关系,所以文章里面给你写道,说我兴高采烈地向他说道,兴高采烈的和说这个动作相匹配就是合理的,如果要是你看到说,我兴高采烈待在那里,那待这个动作可能就不太合理,所以这个时候整个完形考的就是类似于这样的东西。它重点考的词性包括以下这么几种,第一个是动词,考的最多,第二个是名词,第三个是形容词,那么以上这三种词形,如果学生在考试里面能够做出一个准确把握的话,以上这三种词性,他占到的题目数量应该就在15道左右,而一共是20道题,剩下的5道题可能会考察连词,可能会考察介词,可能会考察副词,那么我们说另外这三种词性,就以往的考察情况来看都属于比较次要的,而且都属于难度相对而言会比较低的,那介词可能会有学生觉得,这个题目做起来比较纠结,但是我说介词题考的基本上全都是一个死知识,考的是我们在之前所说的,你的一百分基础能力里边,你到底有没有对一些基础东西有一个把握?所以整个这个题目当中,要求学生学会做好分析的,那么当然就是每道题目背后的词,跟句子里面哪些词之间是有关系的,这个词在这儿发挥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作用,跟其他哪些东西是合在一起,能够体现出来写作意图,那我们说这是完形里面你需要注意的最重要一个层面,这是解题层面。而另外一个层面我们要说的,完形填空语词这个方面,它的词汇应该相对于我们后面的阅读理解要简单很多,但是我们也发现了,就是整个完形填空这个题型,它在过去的这个考察当中,从我们课改之后,就是10年课改以后,整个这个题目里面考察的词汇在不停变难,不断出现一些学生平时很少见到,很少遇到,很少用到的词汇,比如说像2012年里面考的到表示身体极限的词,这种词在我们平时的使用情况下用的非常少,因为学生在写作里面不常接触到,但是这些词都是学生他需要去掌握的,而且也是在阅读理解里面曾经反复考察过的,所以要求学生在完形这一块,如果要是你想保证比较好的做题的感觉的话,那么我要求你回去以后必须要把我们《考试说明》里面这些词汇你要从头到尾过一遍。就像我们刚才所说的一样,这些词到底你认识还是不认识?到底你熟悉还是不熟悉?每个人因人而宜,而且只有你自己心里面最清楚,所以这个工作对于成绩在100分以上的而言是绝对至关重要,因为我们的基础能力还不错,但是基础能力里面可能会有一点点漏洞,那么你需要自己去把这个漏洞找出来,去把它补上,那么我觉得整个这个题目才能做得更好。所以整个完形这一块,我们说两个大复习方向,第一个复习方向,你要知道每个题目,他每个题目背后考察的是什么?另外一个你要知道的是,这个词它背后需要你掌握的是什么?而最后提一个复习建议,就是请考生回去以后,把年到,我们北京市4个城区的模拟题,完形填空,每年有12套,一共是24套,我们选择的只是东城、西城、海淀、朝阳这四个城区,那期末、一模、二模,每年12套,一共是,11年、12年是24套,加上今年我们还没有考到的一模、二模,合在一起一共是36套,三年的题目,三年的题目掌握好以后,今年做完形应该就没有问题。
复习要狠抓基础
所谓基础,指的是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的思维过程和基本的地理素养,而这些基础的复习应以教材为载体。在紧抓教材、巩固知识的同时,考生的各种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那如何在第一轮复习这个关键时期中更好地夯实基础、培养能力,高考强调在学科知识结构中基本的、核心的、可再生性的内容,充分表现对地理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考查。如区域空间判断、时间的推算、工业的区位分析,生态环境问题等。因此,在第一轮复习中,考生要做到查漏补缺,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在这一基础上,对地理科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同时配以单元训练,提升应用能力。为此,考生现阶段复习应该按部就班,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复习。紧跟老师无疑是必要的,在课堂上跟住老师的节奏,记好课堂笔记;课后则应按照单元的顺序做一些习题。如果考生地理学得不太好,这一轮复习是查漏补缺、提高成绩的时机。藉通过全面复习教材,提高灵活运用地理原理的能力。
紧抓考纲
结合高考来看,近几年的文综试卷中地理部分立足于考查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规律、基本技能,突出了对地理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几乎每年都会把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气候、洋流、农业生产的条件、城市化、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我国不同地点降水量及其季节变化的原因,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等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体系作为主要考查内容,这些都是大纲要求考生掌握的重点知识,没有一道超纲题。
依据《考试说明》全面复习。《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规范高考复习和备考的依据,可明确把握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克服盲目性,做到有的放矢。因此,认真学习钻研《考试说明》,认真研究近年高考试题,是搞好综合备考的重要一环。
紧扣图表
图表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其突出特点是将“空间概念”或“可量化”的地理事情用直观形象的形式表现出来。考试也经常以图表为载体考察地理知识,联系政治、历史。
针对高考重视图表考查的特点,复习时应有针对性地加强阅读、分析地图和地理图表的能力训练。可有计划地每天用教材中的地图和相应的地图册复习、练习,运用图图互变、文图互变、图表互变转换思维角度,推导地理规律和原理。
一定要注意对自己心理素质的培养
大多数学生经过前期数月的紧张复习,身心俱已疲惫,学习热情有所下降。这时,许多学生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方面,期盼高考尽快到来,及早结束这种痛苦的煎熬另一方面,随着高考的不断临近,由于惧怕高考失利,又希望高考不要到来,每天都处于焦躁不安的状态中,心神不定。这好比是长跑运动中出现的极限现象一样,只要咬牙坚持住,度过短暂的困难期,一切都会好转,会越跑越轻松。那具体如何实现呢?建议同学们在以下几方面寻求突破:
(1)坚定信念、相信自己。战胜别人的是英雄,只有战胜自己的才是圣人。要想在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必须有一颗坚强的心。
(2)分析、反省自己的复习状态,并从中体会到自己的提高。对其中的不足之处和存在的问题,要求学生与老师或同学们多交流,以寻求解决的办法。
(3)恰当安排各门功课的复习时间,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相结合,这样不容易产生疲劳感。
(4)合理把握高度和难度,在二轮中一味地去追新题、难题、怪题,结果在新、难、怪的路上越走越远,也越走越困惑。
做题巩固的是知识、练的是方法、培养的是能力,只要能达到目的即可,不必追求大量,尤其是一些难度过大的题,在近年高考更重基础且难度不断降低的情况下,更是没有必要。
高三的地理的知识点的复习介绍
(一)整理归纳,构建知识网
高三复习三个阶段是一个让学生们把书由厚读薄的过程,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只是简单地再来学习一遍知识点,那么不仅浪费时间还不能起到复习的效果,甚至还会得不偿失,相反,应该重在整理和归纳知识点,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复习,也不能把重点知识落下,这样的复习才有利于知识网络的构建,从而在高考时迅速抓取题干中的有用信息调出相关知识点,取得高分。
(二)提升读图、析图的能力
图像的认知作为高中地理一个重点考察对象,频频出现在最近几年的高考题目中,因此,高中地理不仅从高一就开始训练学生们的读图析图能力,而且在高三地理复习中,注重学生们读图析图能力的提升。例如,在高三地理复习的教学中,笔者会针对学生们的图形空间概念以及地图基本技能等进行板块化的训练,锻炼学生们在图文之间灵活转换的能力。
(三)查缺补漏,把握重点
查漏补缺是复习的主要目的,因为在前两年的学习当中,肯定会有知识的漏洞,也会有掌握比较弱的板块,所以,要想在高考这个战场上打一场胜仗,就必须做好补短这个工作,所以,在复习的时候也要有针对性,比如,针对某个重难点章节进行专门突破,把自己难理解的或者容易出错、混淆的都吃透,并且总结自己所遇到的题型,分析考点,有余力的时候可以进行拓展,锻炼自己举一反三的能力。
高考地理备考策略指导
一、瞄准方向,不跑偏
牢牢抓住“稳中有变,重在稳”的特点
纵观近几年全国卷英语试题,皆基于英语学科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及核心价值命制,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考查。选材难度水平呈阶梯分布,题目类型多样且难易搭配合理,考查要点覆盖面广,但难度基本保持一致,试题不偏不倚,不奇不怪,考查英语核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平时一些模棱两可或较难的语言现象不要纠结,坚决抛弃,如behavior是可数还是不可数名词;是in a condition还是in condition等。一些偏难、偏怪、生词量较大、话题太偏离学生太远的阅读训练都不是正确的训练路子。
把“宝”牢牢押在核心话题和核心素养上
关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话题;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题;了解科学知识,养成科学精神和人怀关怀的话题都是英语全国卷考查的核心话题。
所选阅读和写作话题将基于英语学科的“载体功能”进行命题,体现英语的能力载体功能、思维载体功能、文化载体功能、视野载体功能,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命题总立意,立体浸透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二、打牢基础,抓落实
语法和词汇是英语学科核心基础知识,但决不是孤立的,所以在基础知识的把握上要以普遍联系的方式去学习和巩固,不可孤立在词汇和语法上下太大功夫。
词汇分级,以 篇章为载体,“多轮回”复现
(1)核心词汇,全方位掌握
在全国高考试卷的 篇章和写作中常考到的词汇为1000个左右,大都是大家熟悉甚至在初中就学过的词汇,对于这些词汇要求听说读写译都得会,掌握其搭配、结构、习惯表达,如对于admit这个词汇,可以通过下几个句子训练的形式全面掌握:
(1)Jenny admitted__________(hurt) Philip, but she meant no harm。
(2) Only ticket—holders will_________(admit) into the stadium。
(3) Drake was admitted into Cambridge University in his teens。
(4) The hall can admit/seat/hold/contain over 500 people。
(2)阅读词汇,“多轮回”复现
常考1000词汇以外的2000多词汇可视作阅读词汇,做到在语境中认识即可,大可不必会写,可以通过“多轮回”方式巩固,即每次记忆量要大,比如每天100个,结合联想、顺口溜、图片等智慧方法,强化记忆,然后几天后再轮回复习,以增加复现次数,强化记忆效果。
(3)阅读 篇章,提高语境识别词汇的能力
平时在训练的过程中,会读到很多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的 篇章,在这些文章中对自己不熟悉的词汇有意识地进行归纳、梳理和总结,甚至用小本子记录下来,最后标明出处,带上完整的句子,时常查看,提高语境识别词汇的能力。
核心语法,构建网络,不纠缠“偏难怪”
词法、句法、章法是语法的灵魂,对于这三个要素要形成体系,不要支离破碎地学习,尽量掌握核心内容,不要把重心放在“偏难怪”且有争议的语法现象上。可以制作一个语法知识本,以梳理核心语法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进而提升借助语法进行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如牢记常见的不可数名词,如advice,equipment,evidence,fun,furniture,information,luck,news,luggage/baggage,progress等。
牢记核心的词形变化,如warm—warmth,argue—argument,strong—strength,just—justice,unjust—injustice,explain—explanation等。
三、科学训练,提能力
模拟训练
每次训练,无论专项还是综合模拟训练,都要“真练”(限时、投入、核对、总结),坚决杜绝“假练”(不限时,做后只对答案不总结)。训练后要认真核对答案,并认真梳理总结自己的做题情况,每考一次试之后要进行全面总结,包括经验和教训总结,也要对 篇章中出现的重难点词汇、句式、话题等进行详细梳理,三分测试,七分总结,提高快慢关键在于总结是否充分。
用好真题
真题是模拟题无法比拟的,在命题思维、命题方式和选材具有极强的规律性,做好近几年高考全国卷真题,总结做题规律和方法,寻找命题思维,有利于更好地把握考试方向,少走弯路。高考前至少要做3—5遍高考真题,要对每一套真题的内容熟谙于心,有的篇目甚至要背下来,反复琢磨,找到高考“味道”。
动耳动口
很多高三的孩子只动眼和手,只顾做题,而缺少了动耳动口,所谓动耳就是要多听,多听英语材料,时间不允许的话,多听、会听高考真题听力,对于应试听力能力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
另外,动口朗读也非常关键。做过的模拟试题或高考真题中的语篇做完后,要大声朗读出来,并仔细体味其语篇内涵。完形填空做完题后,要将正确的答案复原后进行大声朗读,这对完形填空的语篇构建能力很有帮助。听力做完后,要大声朗读听力原文,甚至要模仿录音。听和说的训练在高考备考中切不可小视其潜在的巨大“威力”。
规范书写
书写是面子,一定要留好面子。整份试卷中的书写主要集中在语篇填空、短文改错和写作上,书写一定要清晰,不要勾、涂、抹、划,当然,写的字要尽量美观、大方。英语的书写30分钟就能见成效,2天就能成习惯,凡写字“不雅”的同学,可以让老师或写字好的同学帮助训练,相信会为你的试卷“锦上添花”的。
★ 职称英语备考策略
★ 高考英语备考计划
★ 高考英语写作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