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散文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金属布鲁克

以下是小编整理了《我的童年》散文(共含8篇),希望你喜欢,也可以帮助到您,欢迎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金属布鲁克”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我的童年》散文

篇1:我的童年散文

关于我的童年散文

我的童年,特别简单,我是家里老大。童年的我很幸福,父母对我比妹妹更加疼爱,在姐妹中很有威信。我没有穿过旧衣裤,七岁就开始干家务,上学的时候,我生日小,当年就没有报上名。报名回家的路上,哭了一路,回家后心情一直郁闷,渴望上学。

第二年我终于可以坐到课堂听老师讲课,心情无比激动,非常珍惜这学习机会,所以很努力,所以知识掌握的很牢。我的记忆里,我学习很好,别人不会的字,都来问我,我很热情的告诉别人。上了半年,我们班任老师,家里有事情,我们换老师了,这个老师至今我都不会忘的啊。代老师做我们临时班主任,给我们上课。代老师看我各个方面素质都很好,就让我当班长了。班长也很辛苦,每天早自习领同学背诵毛主席语录,组织各项活动。看电影收电影票钱,发电影票从来没错过,老师对我很赏识,她爱人也是我校的老师,教我们体育,他姓周,周老师知道了我是她夫人班里的学生,对我也很好啊。我快乐渡过每一天,生活在幸福的王国里。

可是就在这一年里,原来的班主任何老师回来了,她和代老师有矛盾,她知道代老师对我好,就对我不满意,对我的班长工作总是挑剔。找借口说我没有刘丽同学歌唱的好,所以把我的班长给拿下了,幼小的心灵受到了伤害。父母对我们学习要求很严格,校外的活动,基本不能参加啊,这个时候,这一切又给何老师批评我提供了素材。小时候我时常心里暗骂何莲子有一天我一定报复你。

我现在都50多了,想到这个事情,心里还有阴影。何链子老师,她现在也没有结婚,小学同学聚会,听说有她我都不想去,我觉得我的成长,和她有关系啊。我上了中学又遇到一位欣赏我的老师,她姓江,那时我学习很努力的啊,工作也很出色,我们考试,完了,老师让我帮着给同学写鉴定,通知书填分数。开家长会布置教室,招待家长。帮助老师做许多工作。后来因为搬家的原因,我就转学了。到了新学校,班人老师是王乐英,王老师对我也很好啊,一直到我下乡王老师的丈夫和我父亲相处的也很好啊,他要是有时间,就去我家和我的爸爸,吃饭,老师喝酒,我爸爸就陪着他。我的.爸爸不会喝酒,人特别随和。我的同学多数都和我父亲的关系很好,同学要参军了,来和我爸爸商量啊,当时我和新学校的同学关系都特别好,时常在一起学习,同学对我的帮助很大。

七六年五月轰轰咧咧的上山下乡的高潮中,我去了北大荒。我当时的心情是,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在边疆,一辈子啊,哈哈,想法很简单,我去的是二十七团,给我分在三连,是老连队,条件也很好啊,我们开会学习了十天,很好的一个大家庭的生活,一个炕上五个人,非常团结,吃饭一起去食堂,下班一起去玩乒乓球,集体的生活也很开心。在那个年代,没有私心,团结,一心一意的,去工作,农场的工作是很辛苦的啊,我去了,和在家的想象是不一样的啊,后来我调到了二十一连,条件不好啊,离团部很远啊,我很喜欢,热闹,有时间我们就坐那个小红车去团部商店,到商店里看到服装,给俩个小妹妹买衣服。惦记家里的两个小妹妹,才6岁啊,她们很小我就走了啊。开工资,就给父母寄回去,再给妹妹买点她们喜欢的,铅笔合,围巾,衣服,等等。在农场的时候,也很优秀就是想干好自己的工作,有的时候,也很后悔去那么远的地方,很想家啊。直到81年我才回城了,是接妈妈的班,才回来的啊,一切手续都是我自己来回跑办的啊,调回来以后,就开始上班。

81年结婚,结婚的时候,中学同学给我化装了啊。很平淡的生活,但我很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的啊,后来同学也也结婚了,是和我班的一个学生,现在没有联系了,由于城市改造动迁,当时也没有电话啊,所以失去联系,我是很想念我的同学,和我的代老师,江老师,王老师。

结婚和婆婆在一起生活,很不容易的啊。82年我的孩子降生了,孩子很漂亮,我的心思集中孩子身上了,怕热了,怕冷了有病就更不用说了啊。我的爸妈,帮我把孩子带大的啊。我觉得父母也高兴帮助我带孩子,孩子给父母带来了快乐,给家庭增加了笑声。

篇2:经典散文我的童年

经典散文我的童年

沉浸,这两个字真好!像冬日里的小棉袄,把自己包裹,暖暖的,柔软的,又像夏日的凉风,清爽,怡人。

喜欢沉浸在童年的回忆里。

那时,全家住在一个小院里,院子不大,四间平方。院旁有棵三层楼高的槐树。每到夏季的雨后,落满小小的,白色的槐花。风吹过,像下了一场槐花雨。站在树下,头上,肩上零星的落上白色的小槐花。不忍摘去。

夏日,银盘似的月亮在空中悬挂。晚饭过后,院中,摆着一个长方形的,一尺高的小桌子。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喝茶,吃西瓜。偶尔,邻居的大妈、大叔、大婶也过来同坐,聊聊天,说说趣闻。那是那个年代独有的消遣。不过,最喜欢的是爸爸边喝茶,边给我们讲西游记。邻居有个姑姑,经常过来串门,她讲起西游记也是头头是道,两个人配合着,你一句,我一句,互相补充着对方没说到的细节,他们常常把我们几个孩子讲得入了迷。夜很沉了,也不想睡觉。

院子的西边,爸爸盖了一个小平房。每年的国庆节,离家不远的公园,有个烟花燃放点。只要听到咚咚的声音,我们会冲出屋门,爬上木梯,坐在房顶上看烟花。烟花五颜六色,被深蓝色的夜空衬托的如此的艳丽。烟花每一次升空,我们会情不自禁的呼喊。隔壁的小伙伴,也会爬上他家的墙头,和我们一起看烟花。每家的房顶上、墙头上,都会有孩子。掌声、说话声、呼喊声,在空中游动。尽管,没有现在的烟花形态万千,但,那是我童年里,最美丽的风景。木梯、房顶、烟花、还有那些快乐的孩子。

冬日,堂屋里有个火炉。晚饭过后,我们几个姐妹围在炉子旁边取暖。炉子上,罩着一个用铁丝围的笼子。我把洗干净的小手帕平铺在上面。炉子周围,放着几块白薯。肥皂香,白薯香不时的飘来。手帕,不一会就干了,叠成方形,放在鼻子下一闻,真香。于是,放在自己的衣服兜里。喜欢那样的冬日,炉火,把我们的'脸照的通红。大姐时常站着,手放在炉子上取暖,红彤彤的炉火,把大姐的脸照得像花儿般灿烂;二姐坐在炉子旁,手灵巧的织着毛衣,不时和大姐聊上两句;我捧着一本书来读,沉浸在书中的文字里。

我家的西边,是成片的菜地。不同的地方种着不同的植物。当玉米快要成熟的时候,我和几个孩子,钻进玉米地捉迷藏。玉米地好大,我怎么也找不到他们,于是,大声呼喊。这样,一个个小脑袋就会钻出来。玉米上常有黑色的,像面粉一样柔软的东西,手破了,听说,它能够止血。有一次,玉米叶割了我的手指,流出血来,我们在玉米上寻找,找到后,我用指甲抠下一点粉末,涂在手指上,果然止住了血。至今,我也不知道,那叫什么,为什么会起到这样的作用。

西红柿地是最诱人的。见到西红柿由小到大,由绿到红的过程真是欣喜。当成熟的西红柿一个一个挂在绿色的秧上,火红,真像一个个的小红灯笼。在这样的田间行走,西红柿的香不时扑来,馋涎欲滴。有一次,我和一个叫点点的孩子实在忍受不了诱惑,以为四处没人,悄悄摘了一个装在兜里。刚摘完,好像听见有人在喊。远远的有个人影。定睛一看,是住在我家东边的爷爷。我的心跳个不停。我和点点撒腿就跑。第二天,再看到爷爷,我的脸红了,可爷爷好像跟什么也没发生一样。最喜欢的是清理西红柿地的时候,西红柿秧的下面会藏着好多奇形怪状的西红柿。像一个个的连体婴儿。遇到这样的西红柿,我舍不得吃,装在妈妈给我买的孩子玩的小竹筐里,我天天看着,抚摸着,就像抚摸着一个个出生的婴儿。

紧邻铁路,有个水井。地下水。水井四周被砖围上。透过砖缝,往下看,好深。我的腿有些软。水,从一个黑色的粗管子流出。周围是个水槽。不深。里面有好些光滑的石子。这些水,通过水沟,流向不同的菜地。我时常光脚在里面来回行走,水,冰凉,穿透肌肤,在这炎炎的夏日,格外舒畅。妈妈是不允许我到铁路上玩耍的,她说,当火车驶过,会像风一样把你带走。我很怕,远远的听见火车的轰鸣声,看见火车从远到近的驶来,我会蹲下,因为这样,我的目标会很小。火车带不走我。现在,偶尔,我还会梦见铁路,火车快开来了,我拼着命的想逃离铁轨

我时常想起自己的童年。时常沉浸在我的童年里。尽管那时物质生活没有现在这样富足。但是,我们是一群快乐的孩子,是大自然的孩子。我们从大自然中来,在大自然中度过童年的每一个365天。欢乐,幸福陪伴我们走过生命中最无忧无虑的日子。我想念,我的童年。当我沉浸在童年的幸福中时,我会想起槐花、小院、烟花、菜地、火炉、水井、铁路它们是我生命里不能遗忘的记忆。想念你,我的童年,永远永远的想念你。

篇3:我的童年散文

我的童年散文1200字

现在生活在城里的孩子们,物质条件非常丰富,衣食无忧,家长们像对待祖宗一样供着他们。表面上看起来,这些孩子过得很幸福。但孩子就是孩子,他们其实是非常不幸的,因为他们享受不到童年的真正乐趣。

我是农村人。记的我小的时候,虽然物质条件差些,但童年的美好记忆让我不能忘怀。那时候农村的孩子,大都是光着屁股长大的。小伙伴们每天在泥土里玩耍,模仿大人修“大寨田”,修“水渠浇地”,用小石子“盖房子”,到野外挖野菜等,自由自在,乐趣无穷。

那时候,家里的兄弟姐妹多,大人们顾不上太关注我们。比如,走路跌跟头碰破皮肤什么的,哭着回家,母亲常用的土办法就是把棉花烧成灰按在伤口上,自己也不怎么太在意,过几天也就好了。最让我感到难忘的是生病了,躺在炕上发烧迷迷糊糊,奶奶趁兄弟姐妹不在家时,悄悄煮两个鸡蛋放进我的被窝里,有时用黑釉粗瓷大碗冲些红糖水喂我喝,并小声告诉我:快喝,让你弟弟们看见你就喝不上啦!那种火辣辣的亲情,直至今日我还会不时浮现眼前。

我8岁上学。上学的第一年,母亲用一块蓝条边白毛巾给我缝制了一个书包,爸爸给了我一元七角钱,并反复叮嘱到学校交给老师。怀里揣着这点零钱,背着自制的书包,我和伙伴们高高兴兴的跑着到二里地外的高家地沟村上学去了。

记得非常清楚,一元钱是学生们每年必需要交的学杂费,七角钱是书本费。有道是,靠山吃山。由于家里穷,家里不可能再支付孩子们的学习费用,所以,我和伙伴们便逢每个星期日,都结伴到山上刨药材攒钱交学费。那是上二年级后的事情,最初自己只有9岁,无力扛镐头,每次都是扛上父亲锄地的锄头到山上挖药材。那时的药材也很便宜,一斤黄金茶只能卖7分钱。我和同年大的伙伴带上玉米面饼子权作午餐到山上刨一天也只能刨到一、两斤药材。我们每刨两次药材才集中拿到7里远的旧营村供销社去卖,每次收入也就是三角多钱。

我每次卖完药材,都会拿出五分钱买五颗水果糖。因为比我小两岁的弟弟和比我小五岁的`妹妹都盼望我给他们买水果糖吃。幼小的弟、妹对糖果特别渴望,吃到糖果后会露出非常高兴的笑脸。那种孩子对家人的爱和家人之间的亲情是那样浓厚,现在人们很少看得见了。

我只有入学的第一年爸爸给了我一元七角钱,以后我从小学念到初中的学杂费用都没有再从家里要过钱,都是靠自己用汗水换来的。实际上我稍大些后,家里晚上照明灯用的煤油,煮菜用的盐大都是由我刨药材换来的,我和伙伴们都能为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感到自豪。

这些往事虽然过去40多年了,但经常在我的眼前浮现。我怀念我的童年,怀念我的祖父、祖母,怀念我的父亲、母亲,几滴思念童年的热泪从我的脸颊落下……

我想说的是,当年的物质条件虽然非常匮乏,日子过得也清苦,但人们的精神世界显得很充实,体会也是很幸福。孩子有孩子们的乐趣,大人有大人们的追求,实实在在,朴素无华。人的经历实在是一笔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宝贵财富,一个人从小到大、到老的成长过程的精彩与否决定着他对幸福这一概念的理解与追求。

篇4:《我的童年》散文

《我的童年》原创散文

早年,父亲由于历史的原因,被下放到农村。我自然就出生在一个鲜为人知的小村庄。孩童时代的我就知道每天疯疯傻傻到处玩耍,哥哥比我大两岁。我们没事就到门前的小河或者小桥上去玩。那时,也不懂什么政治问题,好在村里人对我一家人都还和气,父亲每天只是教书,回家后,逗完我们这些孩子就去忙活计。

我家姊妹五个,一家人都要靠父亲工作来养活,母亲缝缝补补,甚是勤俭,就这样维持着一家七口人的生活问题。后来,由于当时的社会对教育不够重视,父亲也对自己的出路问题很迷茫,就让未成年的大姐辍学到生产队去挣工分,帮助父亲挑起家庭的重担。我那时尚小,大概也就五六岁年纪,父亲唯一的儿子,也就是我的哥哥也才只有七八岁样子。

生活的压力和挫折并没有让父母亲低下头,他们仍然生活得很乐观。

每当年节来临时,一家子人都忙忙活活准备过新年。白天,母亲要将玉米面放了冷水后做成的糊糊在铁制的鏊子上摊煎饼,晚上还要为我们姊妹五个点灯熬夜缝制新衣服。父亲白天则是忙着找人把养了一年的猪杀掉。我们这些孩子们就在较大的二姐姐带领下,用白纸或者用过的书裱糊发旧的墙和棚。这时的二姐要站在桌子上用扫炕的条苕,将我和三姐刷好浆糊的书纸一张张地仰脸贴到棚上去。好在屋子很小,所以也用不了多少时间就可以裱完,可这对于我们来说,完成它也像是完成了很大的一项任务似的。我们每年都要这样裱一次墙和棚。家里就哥哥一个男孩子,也没给他派上什么活,哥哥则是提着父亲为他做好的纸糊的灯笼屋里屋外乱窜着。尽管家里上上下下的人都很忙,可大家都乐此不疲,屋里屋外笼罩着浓浓的年味!

那时的我真的.是很盼望过新年,常常是在临近年底的时候就扳着指头数还要几天到三十,还要几天到大年的初一,因为过年就热闹,过年就可以有新衣服穿,就可以有肉肉吃了。

童年的生活是单纯无忧的,该上学的时候去上学,放学的时候再和伙伴们去小桥边玩耍,生活对于我来说也没什么目的可言,我心安理得地做着普通的一个农家孩子。有时偶尔也会坐着村里的大汽车进趟城里去姥姥家玩。再过了几年,在县城和村子之间通了客车了,我们就开始坐着客车进城了。在客车上,我看着穿着白净衣服的售票员,心想,将来长大了,当个售票员该多好!当时还不懂什么叫理想,这一简单的想法也许就是我当初的理想了!

没想到长大后的我真的还实现了自己小时候的梦想,曾经跟着姐夫的客车到处跑,因为当时客车承包到个人头了,虽说那是短暂的,仅仅是给姐夫客车当替补乘务员,可毕竟让我小时候的理想得以兑现,真的做了乘务员后,也没丝毫领略它的好处,单是感觉很累而已,也许我做的乘务员和多年前的乘务员不同吧?那时感觉坐车的人少,,而我做的乘务员却一天到晚不得清闲,所以感觉不过如此而已,也没什么快感。

童年的琐事是支离破碎的,它就像一个一个的片段在我的脑海里根深蒂固!

父亲是家庭的支柱,担负着家庭的开支状况,母亲则教育我们要简朴勤快。有段时间,父亲不知怎么到了队里的油坊去干活,是业余挣钱还是被派去的,这个还没细问过他,只记得油坊离我家很近,就在我们房子前面百米远的距离,我们这些孩子在家呆着也许是打打闹闹的缘故吧,被母亲撵出去,我们姊妹四个,(大姐姐在队里干活),便一起去了油坊,打开门,里面黑洞洞的,冒着热气,有几个赤膊的人,其中就有父亲一个,父亲问为什么来这里,回答是被妈妈赶出来的。油坊也不可久留的,于是我们又被父亲撵回家。

那时,生产队提倡捡粪做工分。为了防止我们打打闹闹没正事,也为家里增加收入,母亲又让我们这些孩子没事的时候挎着土蓝在村里转,我和姐姐将拾到的粪运回家,粪堆高高的时候,生产队的人就来家里丈量,然后运走。

家里到了冬天还要点上取暖的炉子,引火柴是不消愁的,就是当时的煤是需要用钱买的,为了节省开支,父母让我们放学后去前面大队的马站和油坊那里去捡烧煤剩下倒出来的煤渣,于是,我和三姐放学后就多了项任务,必定放下书包去拾煤渣。用冻得通红的小手在煤灰堆里抠那些可以用来放光的东西,等到筐满了,再将煤渣运回来倒在正在燃烧的炉子旁,然后在炉子上面烤冻得发红的小手。每当此时,父亲看见这情景,会说,拣煤渣的孩子将来都会有出息的,是宽慰我们这颗心吗?不得而知。虽然当时不懂父亲说这句话的初衷,可它却种在我的心里,至今犹在耳旁萦绕。也许是这句话鼓舞着我和姐姐每天坚持去拾煤渣吧?也许那时的我也盼望将来的我会有出息吧,哪怕只是为了将来做个乘务员,不然,为什么至今对父亲的这句话还记忆忧新呢?

那时的家里除了圈养着猪,还饲养着六七个鸭子和大鹅,还有几只鸡,每年从春末开始,我和姊姊们就要到田野里去挖野菜给小动物们吃。三姐是挖野菜的好手,她的动作麻利,手到菜来,家里人都无一不夸赞三姐的麻利劲儿。

童年的生活是清苦的,也是快乐无忧的。和今天的日子相比,我们的生活真的不知道要好上几百倍,可是如今心灵却日渐空虚了,也许是年龄大了,忧愁的事情多了,所以现在居然没有童年的那种肆无忌惮的玩耍,也没有那时完全放松的心态了。

篇5:我那童年散文

我那童年散文

童年啊!你真的好可怜,竟在我的记忆深处一大片空白,仅有的一部分灰色地带,也是忽远忽近的飘荡。

啊!我的童年,我该如何着笔,描述你那悲惨的过程,即将要圆满的结局。

我必须要回到过去,就算在一次伤痕累累,赤 裸 裸的呈现给暴风雨,也不后退去回忆。

仿佛回到如初:秋天,那凄凉夹带喜庆的季节,会是戏剧般的开始。1994年9月26日那傍晚,一位妇女诞下一名女婴,那家人的反应,是高兴?是遗憾?又或者俩者皆有。这一晚,谁在哭?哭声那么响彻与悲凉,好像被迫的忠臣要去背那诛九族的罪。是她,那刚来世不久的小天使,一直哭,哭着,哭着、、、、不知然的睡去。

时间飞逝如箭,一晃就六个月。

这段期间,是一张未织成的网,就那么被风一吹,便破了。空白的,没有入档,就没有那段记忆可言。随后,妇女和她的相公便留下了那名女婴,相约离去。是谁在捉弄命运?让一切的美好,随风飘散在那堪染黑的乌云里。

六个月以后的生活里,没有母乳可允吸,没有父母的呵护。还好有他们,奶奶、外公外婆、姑姑和姑丈伴随我成长。给予了世间的温暖,和那无微不至的爱。记得奶奶说过:小时候,是她和外公姑姑他们轮流照顾我一段时间。那时候的我啊,很容易生病,只要生病了,奶奶就会背着我走好几个小时的山路,去街上看大夫,风雨天,也依旧。奶奶,是靠着去山上摘草药去买维持生活。只要去摘草药,就把我放给姑姑他们照看,一早出去,回来中午,午饭过后,没休息就又出去至夜黑了才回来。

姑姑看奶奶一个人照顾不过来,会抱我去她家养一段时间,陪我玩。姑丈也是早出晚归的大忙人,农村的人谁会闲。我出麻疹的时候,姑姑是一刻也没离开我,姑丈是更忙,街上离我们家远,一大早要来好几回。买水果,说我这不吃那不吃,就吃莉,姑姑要嚼了喂我。被我折腾几天,连好好吃一顿饭也顾不上,几天几夜都没好好闭上眼好好进一趟梦乡。到现在,我长大了,姑姑还在我耳边念叨,说小时候的我。

外公外婆也是,不过奶奶说:有一次,傍晚窗外还下着雨,奶奶的灯,还亮着微蒙的光,就当奶奶关了灯。门外有人在敲门‘咚咚’声,奶奶说,当时以为自己听错了,谁会在下雨天来找自己啊?雨珠落地声明显盖过了敲门声。就在奶奶要睡时,那敲门的人就开口说“亲家母,是我们。”这样,奶奶就赶紧起身开门,让外公外婆和还小的`我进屋坐。外公把我抱进他雨衣最里层的内衣旁,那时奶奶抱我时,衣服上还有外公衣服的余温。外婆紧张的很,说我高烧不退,才连夜赶来奶奶家,看奶奶有没有办法,弄点草药让我喝,看能不能退烧,这么晚连针都没处打。那一夜,奶奶忙了一宿,我哭闹到半夜还没睡着,外公外婆轮流抱,直到喝了奶奶的草药,我身上的燃烧慢慢退了去,哭声渐渐压低,不知不觉睡了过去。天要亮了,我们都才开始进入梦里面。

从小到大,我的耳朵都泡在奶奶他们讲的故事里。我没上学的那几年,不知道自己的生活原来那么可笑。上小学,奶奶前段时间会送我,每当清晨,我和奶奶是第一个到校门口的,到校门口,奶奶就会嘱咐我几句,然后就买菜去了。陆陆续续,同学们身边伴随的是年轻人,他们是爸爸妈妈吗?课本上,妈妈爸爸的字眼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我的心灵创伤越来越重。奶奶他们不会和我讲关于我父母的那段故事,我小也没在意,就单纯的过到了懂事。

4年级,有一次考试,作文的题目是“妈妈,谢谢你”,我看着看着,就感觉好委屈,我要如何去编织,这一段子乌虚有的故事。想,一直咬着笔头,看着那个题目,在思绪?在发呆?又或是俩者皆有。到铃声响,老师喊“收考卷”,我头脑里面还是空白一片。之后,我就郁郁寡欢、、、、、、单纯的时候,在也没有了微笑。

我一直、一直在追问奶奶、姑姑我的父母在哪儿?他们是不是不要我?他们只说:“别乱猜,他们去工作了。”我哭了、、、、、我跑去问外公外婆:“外公,我妈妈爸爸在哪儿,他们有没有打电话问候我?”我在外公说有的那犹豫的眼神中,知晓我被抛弃了。多少年了,我是如何走过来的,我已经不记得了。

直到上初中,我才得知奶奶口中那让我心碎的消息,我有了弟弟。

谁知晓,漆黑的夜,我害怕一个人睡,一个人承受千斤重的泪。

啊,童年!

我才懂:阳光没了还有月光。

篇6:童年散文

童年散文

穿梭在芸芸众生之中,时间悄无声息的从指逢间流逝,充满梦幻的童年已经逝去,在留恋的时候又迈向了五彩的青春。——题记

喜欢快乐,所以喜欢童年。

在清幽的小院里,独自四处奔跑,或是追赶着蜻蜓,或是欣赏着花草,没有忧虑,没有烦恼,这,便是童年。

而童年中,更有不少小插曲。

曾几何时,当摔倒在地上时,仍不懂事的我便哇哇大哭,而身后的父母急忙想尽一切办法哄住我,但丝毫不见效果。后来,哭够了的我便站了起来,呆呆的摸摸头,随即破涕而笑。

沉浸在童年的欢乐中,常常使人忘记自己在慢慢长大,或者说从没有意识到自己会长大。但是,当长大真正到来,却真的无法阻止它的脚步。

夏日。月光。流星。清风。

我不喜欢时光似箭,时光似箭却是那么喜欢我。

当学业日益繁忙时,童年,便是真正的结束了。但同时,随之而来的便是青春。

青春,人生中最纯美的一段年华,那时的我们敢爱敢恨,不怕失败,不怕痛苦,敢于体验。青春,是花季,也是雨季。在这象征着活力的时期,总有着快乐的回忆。

难以忘记,运动会,全校师生各显身手,为了班级荣誉而拼搏;难以忘记,考试前,为了同一个目标、同一个理想,哪怕是资质再差的学生也是认真复习;难以忘记,课堂上,不同老师的不同风格,总能引出我们内心的求知欲;而青春礼上的热闹,更能激起人努力学习的斗志。校园里的风声、雨声、读书声,都是我们美好的.回忆。这,便是青春。

人的一生,有着令人怀念的童年,有着叛逆的青春,有着满身责任的中年,还有这悠哉悠哉的老年。可是,人们最向往,便是青春。正是因为,青春看起来并没有童年那么无忧无虑,但青春与之相比,更活跃,更具有魅力。

童年的时光总是那样短暂而美好,而青春更是如此。但即使它终将逝去,我们的记忆,永远不会消失。童年、青春的美好,我们永远会怀恋。

篇7:《童年》散文

《关于童年》原创散文

于是我的记忆里又出现了那条灰白色的水泥路,路面逼仄而拥挤,上面永远有一群顽劣少年飞驰而过,他们像鳝鱼一样在人群里穿梭不息,在整个的童年时光里我都能看见他们的身影。

而我竟然不是这群顽劣少年中的一个。

在南方温暖而湿润地日光下,我守在家里的窗子前看着外面惊红骇绿的过往片段,跑马灯似的从我眼前一闪而过,然后心里如同纺车一样纺出悲悲戚戚的孤寂罩在我的四周。是我的父母因为工作的原因不能每天照看我,只好把我锁在了家里。我到现在也能清晰地记得那把铜锁扣上时发出的冰冷脆响在头脑里炸开的情景,当我使劲捶打那扇木门时,我知道父母已经离开了。因此我最怕的就是假期,那表明我将会独自在屋里将大把大把的时光痛苦地捱过去,而我也像被挤掉了一半,显得空洞如风。

我想自己后来的想象力也许就是在那时被逼迫了出来。当我把作业写完后能做的`就是趴在窗台上仰望外面澄澈的天空,头脑里已经天马行空奔腾不已了。假如这样也值得庆幸的话,那真该感谢我一直孤独而灰色的童年。

对于父母把我锁在屋里这件事,我从未怀恨在心,我唯一怨恨他们的是在我多年的小学时光里,每学期的学费都让我到楼上一个阿姨那里去借。这件事被我写进小说《青春期》,里面的剑的原型就是那个阿姨的儿子,曾是我最好的朋友,不过我始终觉得和他隔了一层,其原因就在于此。有一次等到老师把学费收好之后,唯独我的还没有交上。老师就大声问我,你的学费到底要拖到什么时候。那刻我觉察到所有同学的目光都盯着我,灼热之感让我眼睛发疼。于是我冲回了家把书包摔在地上,对我妈妈说,我不读书了,我没钱交学费。可是我妈妈只是看看我,就从口袋里摸出八十元票子放在我手上,说,学费一直替你准备着,让你借钱读书,就是要你知道读书不容易。我的泪水夺眶而出,直直注视着我妈妈,然后说,我以后挣钱给你花,不要让我再去借钱了,我觉得丢脸。那年我大概九岁。

我所居住的这个小镇临河而建,在夏天时总会闻到河风送来的臭味。汽车从水泥路面上驶过后扬起的尘瘴在狭长的街道上久久的飘着,而无数少年就是这时背着书包从那灰雾里出来,向镇北面的学校走去。我现在回忆起那段学校时光总会记起印着卡通图案的画片、香烟盒和弹珠,那是八十年代出生的少年都曾疯狂迷恋过的玩具。也许它们是我乏味童年里唯一斑斓的色块,以至多年以后我依旧会保留住它们的整体模样。

我在整个小学时光里总是以一种怯懦固执的形象出现在所有老师面前,因此他们都不大喜欢我,而我也不喜欢他们。这样的对峙结果就是我常常被罚出教室,立在屋檐下反思。可是我能反思什么呢?天上有许多飞鸟一掠而过,扔给我声声明亮清脆地鸣叫,于是在罚站的那些日子里我竟觉得神清气爽,不自觉地挺挺脊背,仿佛要让教室里面的老师感受到一种严重的挫败感。

我小学的班主任周老师是我唯一尊敬的老师,可是若干年后我在路上碰到她时竟装作互不认识形同陌路。我没有说上一句“老师好”。后来我听另一位老师说,周老师很伤心,因为她觉得自己的学生好像都没有记住她。后来我想,长大以后的我们总是有意或无意地避开本来是温暖的感情,而宁愿去触摸冷冽的冰霜,至于原因真是无法说清。

假如要从童年里挤出最快乐的成分,我想一定是在乡下外祖母家里度过的那些时光了。乡下的生活里充满了民间的神秘,慵懒的气息和引人入胜的事物,它们充斥在我身体里时,让我第一次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强壮而亢奋的从身体里冲出来。我在许多散文里都写了乡下的生活,写了有外祖母陪伴的生活,那是一种有别于城镇喧嚣脏乱的格调,它让一个少年的童年变得有了质感,我感谢那段时光,让我也曾亲手触摸过属于自己真正的童年,它也是我至今对童年不再过分惋惜的一个重要原因。

现在我再一次说起童年,那些顽劣少年飞奔的身影,那些徜徉于学校顶空的飞鸟唱鸣,那些乡下恣意地叫喊,还有那把铜锁背后无数孤寂的时光,全都立在我的周围,把我重重裹挟。原来它们一直不曾离开,原来它们不会离开,我把它们记录了下来,我把它们彻底的天荒地老。

篇8: 童年短篇散文

童年短篇散文

早上上班路走在宽敞的大路上,看着满眼的秋色,尤其是看着路两旁刚掰下的一堆堆金灿灿的玉米棒,让我不由地回想起了小时候过秋季的许多事儿。

每逢收玉米的时候,都是我们小孩子最高兴的时候,因为那时学校都会放秋假,我们便在这个秋假里疯玩着。我们和大人们一块去地里,大人们在忙着收玉米、挖花生,在一边帮着摘花生的小伙伴们,心其实早就跑了,坐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找个理由溜走。和小伙伴们聚在一起捉蟋蟀、蚂蚱多好玩啊,一玩就是大半晌,怎么也玩不够。回家时人人手里拿着一串蟋蟀、蚂蚱,还对大人美名其曰是“给鸡儿捉好吃的去了”。有时在收过的玉米地里刨个坑,将挖出的花生、红薯,再用土埋了,放上玉米杆,点上火,过不了多长时间,就会闻到烟气里冒出红薯的香味。这时我们就会把土扒开,看是否熟透了。有时太心急把土扒开好几次,在里面的红薯就“气死”了,怎么也熟不了了。那时地里几乎家家都种有甘蔗,吃过红薯、花生,再在地里挖棵甘蔗慢慢吃,等大人叫着要回家吃饭的时候,一个个小肚子都饱了……

晚饭后,小伙伴们就会不约而同地聚在一起,玩捉迷藏、杀羊羔、老鹰捉小鸡,一个个游戏让我们跑得满头大汗,还总是笑得肚子疼。等到大人在大声叫我们的时候,我们还沉浸在游戏里不愿散去。

当玉米编成一串串挂在墙上的时候,村里就会有外面的人骑着自行卖“焦酥”??那是玉米籽通过高漫膨化做成的一种浅黄色食品,比拇指要粗些,中间是空芯的,人家在做时绕成了一大盘,吃起来脆脆甜甜的。每一次卖“焦酥”的人来了,我和小伙伴们围着他的“焦酥”看着眼馋,一个“焦酥”要一毛钱,但我们小孩子手里都没钱。记得有一次,卖“焦酥”的人和我们达成协议:用一个玉米棒换一个“焦酥”。于是我们都偷偷地溜回家,趁大家不注意,从玉米串上拽下个玉米塞进书包,再跑去换“焦酥”。大家心满意足地吃着“焦酥”,还在一块商量着这件事一定不能告诉大人,如果谁说了,以后都不会和他再玩了。想想那时,一个“焦酥”就让我们感到心满意足的,如今再吃上“焦酥”时,总觉得没有那时的好吃了。

想想真是很好笑,童年的`小伙伴们虽然没有享受到可口的美食,虽然没有各式各样的玩具,但我们却拥有最开心的童年、最天真灿漫的童年。现在每个小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享受着全家人的小心呵护,玩具啊营养啊他们的小手拥有的真是太多太多,可是他们却少了那份大自然提供的土生土长的快乐童年。

回想曾经的童年,感觉真是太幸福太幸福……。

童年散文

我的童年趣事散文

经典散文我的童年

重新捡回我的童年的散文

我的童年琐忆散文

怀念我那真实的童年散文

童年的散文:玩乐童年

童年的中秋散文

书写童年轶事散文

初中散文:夏夜童年

《我的童年》散文(精选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我的童年》散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