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幸福流淌的童年散文(共含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zyc5257”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幸福流淌的童年散文
我是个农村的丫头。在那魂牵梦绕的村庄,流淌着我幸福的童年。
娃娃亲
朴实的村民喜欢开朴实的玩笑。
刚刚有了记忆的我同样也逃不掉。他们硬是把我和姨妈的儿子说成一对。大我半岁的表哥,在他们的怂恿下,乐颠颠地叫我老婆呢!我不知道什么是老婆,看到他们笑,我也跟着乐。
那次,饿坏了的我正等妈妈收工回来。盼着,盼着,终于看到妈妈和乡亲们一起回来了。我大声喊,妈妈。然后扑过去。乡亲们笑得更厉害。我抬头一看,原来是,长得酷似妈妈的姨妈接住了我。我慌忙溜掉,后面是更肆意的笑声。
四岁,小小的我第一次懂得了羞涩,酸酸的,还有一丝甜蜜……
爷爷的“谎言”
五岁的野丫头,正是嘴馋的时侯。
那时,爷爷在山区信用社上班,每次回家都会带些好吃的给我们兄妹。犹记得,那次爷爷带回的是几块米糖,农家用糯米自制的那种。放在那里散发着诱人的香味,现在想起来还回味无穷呢!
爷爷叮嘱我等哥哥回来一起吃,我满口答应。爷爷去找哥哥了,我情不自禁地拿起属于我的那块,放在嘴边舔了又舔,终于禁不起诱惑,吃掉了。紧接着又是第二块,第三块……
爷爷领着哥哥回来了,看到桌子上空空如也。爷爷看了看我,忽然拍拍自己的脑袋,笑着说:“你们看,爷爷老了。带给你们的米糖落在办公室了!”他的一句话,让哥哥的眼里蓄满了失望。
小小的我心里好像没有甜的滋味。我一生都会铭记爷爷的“谎言”,正是爷爷的'“谎言”,从此让我有了一颗美丽的心……
哥哥的鱼竿
那年,我七岁,上小学了。
每天放学后,最喜欢看着哥哥,捧着他心爱的鱼竿悠闲的坐在池塘边,等着可爱的鱼儿上钩。那时没有卖渔具的,整个鱼竿都是哥哥亲手做的。
我多么想,捧着哥哥的鱼竿像模像样地钓一次鱼。可他就不肯给我,还得意洋洋的说我是野丫头!
机会终于来了。那个礼拜天,哥哥随姑姑去了她家。
我逃过爸妈的眼睛。在屋后的空地里挖出几条蚯蚓,学着哥哥的样子钓起鱼来。当然引来了不少小丫头艳羡的目光。
看,鱼钩在动!嘘……
我用力往上一甩,鱼钩却牢牢地套在了池塘边的桃树上。我只有使劲的拽,最后,鱼钩下来了,可却和鱼竿分了家。树丫上,我刚钓到的原来是一只大虾。
我忐忑地回到家。妈妈看到我狼狈的样子竟乐了,说:“一会你哥回来不打死你才怪!”
下午,哥哥回来了。第一件事就是去拿他的宝贝鱼竿了。
我躲在妈妈后面。哥哥看到鱼竿脸就变了,大声说:“谁,是谁?”他当然知道是我!我哇哇大哭……
哥哥没有打我,噙着泪修理他的宝贝去了。那天,哥哥没顾上吃晚饭。
七岁,小小的我,第一次知道什么叫伤害,什么叫羞愧。现在,我还一直记着哥哥噙满泪的眼睛……
随着年龄的增长,不经意间,我们会丢掉很多东西。而童年,这些小小的片段,总在提醒我,有些东西永远不能丢,譬如:真、善、美……
散文公主心底流淌的幸福
许多许多年以前,公主的生命体沟壑纵横的小溪大河一样的流淌,已经尘封的尘封,断流的断流,枯竭的枯竭……
即使一场瓢泼大雨,滚滚流淌的也有浪花瞬息的欢笑,也有潮湿的安慰,干涸的生命小溪大河滋润了奔涌了,但过后,留下更多的是泛滥的洪峰,是心底河床冲缺的滂沱大雨,是心灵深处更深的痛苦与挣扎。一场洪峰后,倒塌了心灵的小屋,吞噬了生命真正幸福的冀望,怎样去安慰自己,怎样去以为的快乐,怎样去认为的爱情,再怎么而怎么,心底总是不肯流淌称为自然幸福琼浆的东西。一阵毛毛细雨,润不湿枯干的生命园地,冲不开尘封的生命浮土……
生命的旅途,一次次停歇,公主做一只脆弱而痴情的杜鹃鸟,滴血叫一个不知道名字的名字,叫错了,血,涂满地;叫没了,血,溢满腔;叫对的名字是黄昏里的雾,在哪里?在哪里??一次次后退,公主怕生命中遗落和错过最宝贵的东西,怕辜负真正的爱恋者,一钵陶碗,芒鞋踏破,血色的枫叶堆损,心灵的.泪雨滂沱……
公主累了,公主倦了,公主的生命不再有幸福的流淌,开始怀疑自己的孤傲清凛,怀疑自己情感的河永远地干涸断流,高处那堪寒,曲高奈和寡。直到有一天,有一天的梦,梦里坚贞的双双雁掠过,玫瑰坏坏地仙笑,一脸迷茫,一身惆怅的公主顿悟,生命的轨迹是前进的,短暂的停歇是为了缩短漫长的路程,偶尔的后退也是为了蓄积更多的力量快速向前,踯躅不可以太久,回头不应该迷惘。于是,公主用从来没有过的清醒与希翼,跑过去,勇敢地迎着光明与黑暗;跳过去,坚定地越过大道与沼泽……
佛的手划过公主混沌的眼帘,公主的眼睛光芒如昼,即使墨黑的夜里也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直到有一天有一天,心灵河堤贞洁牌坊一样孤独守望的人,惊诧地扪紧“怦怦”雷鸣的胸口,鲜活成一株坚贞的荷。岁月的风,远远近近飘渺的红帆船,痴情王子飘飞的声音如洪钟的浑厚、嘹亮、温暖、动听、感人,“我的公主我的爱人我的好女人。”“民间公主,我愿用我有力的双手,使您发出美妙的声音,从民间回到皇宫。相信缘分相信我,世间自有真情在,只是未到花开时。” 隐隐约约的身影立成松的威严,“愿为你撑起一片天,托起你明天的太阳。”公主含着喜悦的泪听到了,听到了一个憨厚男人真实真情真挚的声音;公主噙着幸福的泪看到了,看到了模糊而明亮的远方那个坚毅的背影。我知道是你,一定是你,属于我的,红帆船,还有我的王子……
佛图腾的地方,有爱的玄机,佛一指伸出,注定了天与地。船还在茫茫浩瀚里行驶,公主看见了你,王子,你的心,你的影。每天你的声音密匝匝地缠绕了公主的日子,已经成为习惯,已经成为不可或缺,已经是许多年,不,准确地是一直没有过的融融温热。憨厚地叫一声“公主!”关切地叮嘱一句“早回家!”温情地一语“听话好吗?”天天天天,那么发自内心,那么淳朴感情。公主的欢笑感染你,公主的幽怨牵动你……
如果是一个单纯的爱者,不会激发彼此心中怡然的震颤;如果是一个简单的被爱者,不会激起彼此心灵深处的萌动。似乎不再生长爱情的当今世界,遇到了真正倾心相爱的爱人,该是多么值得惬意感动的事情啊!
这是一种幸亏没有错过的缘,是一种禅意。“如果和你相爱,是过独木桥,我愿抛弃人间,所有阳光道,一失足成,千古姻缘。”
冷的时候,是你焐热了我;热的时候,是我清凉了你。这样的爱情就是爱情啊!是一种可遇了可求了的爱情啊!从千里来,牵千里去。我还知道,岸那边的袅袅之声,海中间的冥冥之音,穿越时空,终究有一天在红帆船停泊的此岸飘荡。我的生命真正被滋润了,我的心灵开始复活真正的爱情元素,女巫的药已过期,沉睡的公主醒了,心底流淌的幸福,绵延在生命的小溪大河……
然,真正流落民间的草根公主,终于醒在了窄窄的钢丝床上,嘴角挂满了甜蜜的惬意和深深的希翼,尽管明白这还是一个梦里的梦……
童年的幸福散文
童年,是一个色彩斑斓的梦!有蝶飞燕舞的欢笑,有两小无猜的天真,更有许许多多美丽的、如童话般的故事。
小时候,记忆最深的就是围在爸爸妈妈的身边,听他们讲那些久远的、却又是颇为感人的小故事。有孔融分梨、鞭打芦花、王小砍柴、开山救母、孙悟空学艺等......那时,无论是孙悟空的智慧、杨二郎的勇敢,还是闵子骞的大义,小孔融的谦恭......那些鲜活的故事形象都在我们儿时的记忆里,形成了一个个谜一般绮丽多彩的梦幻!
到了春节的时候,看着小屋的土皮墙上,被哥哥姐姐们贴满各种花花绿绿的年画,听着爸爸给我们讲那画里面的故事。于是,那一串串闪着亮点的遐思,便会随着爸爸的讲述,飞进我们那时还不阅世事的幼小心灵里!而那些从无形到有形的故事情景,也逐渐在我们的小脑袋里鲜活起来。就如同一张洁白的稿纸,在父亲那有力的大手下,被抒写上了细腻而丰满的内容。从此,那些故事便成了我们童年记忆里被定格了的、一幅幅丰富多彩的图画,一直陪伴着我们的成长。
而在每一年的春节,爸爸都会给我们买来一捆捆的小红蜡烛,然后,用红纸和铁丝做成一个个小纸灯笼。那时候每家的孩子都很多,在每年的年三十——那个没有星星和月亮的晚上,村子里和我们一样提着一串串小灯笼的孩子们,就会不约而同的聚在村中那已是被白雪掩盖着的土路上。夜越是黑,小灯笼里的烛火就会越是显得非常光亮,而我们这些娃娃手里提着的灯,就会把整个村子里那一条条漆黑的土路点亮!同时,北方冬夜的寒冷,也会在我们这些娃娃们奔跑嬉笑的追逐中,变得火热而温暖。直到听着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传进耳膜的时候,小伙伴们才会不舍的散开,各自回到自己的家里去吃年夜饭。这时妈妈会把热气腾腾的年夜饭端到桌上,一家人围在一起,吃的幸福满满,吃的喜笑颜开。
二月二的时候,爸爸会提前把猪头烤好,而妈妈总是会在把肉烀熟了后,把猪头里面带着小孔孔的猪精取出来,用线缝在我们那油渍麻花的小袄的前襟上!因为姐妹多,猪精少,有没挂到的哥哥姐姐们就会因为没得着,而委屈的大哭起来!在这个节日里,妈妈还会用五彩的碎布块,剪成许多个圆形的小布点,然后在从高粱的秸秆上,折来一把稍的部分,把它在剪成一个个小段,最后在把他们穿在一起。在每个小段的中间都要穿上一个鲜艳的小圆布片,最后在用许多十分鲜艳的五彩布条,在底部订上穗,这样一条非常好看的龙尾巴就做成了。这时,妈妈会把做好的龙尾巴,认真的缝在我们每个孩子小棉袄的肩头的上。我们就带着鲜艳的龙尾巴从家里跑出处,到小伙伴们中间去显摆,跟他们比看谁的最漂亮。如果这时,哪个小孩子讨厌,把我们肩上的龙尾巴给拽坏了,那样,我们就会像被谁损坏了宝贝一样,伤心的哭个不停。
而到了五月节的时候,妈妈又会用黑色的宣纸折叠成一只只展翅欲飞的.小燕子,粘在棚的蔓杆上。还会在屋里的门梁上挂上去一把,妈妈亲手用“白麻坯子”扎成的小扫帚,小扫帚的上面还会戴上去一个小小的红布啷当,这样一个红白分明的小工艺品,和那些小巧玲珑的彩色小葫芦挂在一起,看上去非常好看!听妈妈说:这也是民间的一种习俗,说是可以扫病的。然后,妈妈还会在我们的小手腕上系上一条五颜六色的,用丝绒线拧成的彩绳。说这是吓唬龙和蛇的!“当然,那时候,我们还不懂有关屈原的故事,”只把这条彩绳当成是一个可以降服各种昆虫的法宝,认为有了它,就在也不用怕田地里的各种害虫了!这时,我们会带着妈妈给系上的这一份欣喜,撅哒着两只小辫子跑出去,伸出胖嘟嘟的小胳膊,叫嚷着和小伙伴们说:你们看,我有这个了,这回我就不用怕虫子了。然后我们这一群孩子就会像一群小鸟一样,叽叽喳喳的叫着,飞向家乡小山坡上的那一片林地......
童年记忆里珍藏下的,是一段段甜蜜幸福的剪影,和那一串串斑斑斓斓的梦。也是留在我们记忆深处的一段最真最美的幸福!它会让我们在每一次的回忆中,心旌摇曳,醉心神往!更会把我们从每一次的梦境中甜甜的笑醒!
幸福的童年散文
和很多的农村孩子一样,我生长在偏远的小山村,在大山的怀抱里无忧无虑地成长着,把欢乐和幸福、憧憬和梦想撒在山里、种在山里,收获了童年的满足和快乐,也收获了一生的甜蜜与幸福。
小时候,我们一大帮小伙伴跑到我家后后面的小山上玩耍、嘻闹,看星星,看月亮,没有人理我们,也没有人管我们;我们像一群刚出生的小羊羔,到处乱拱乱撞,跌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也不觉得疼痛。玩耍是我们唯一的“工作”, 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玩得不知天南地北,姓啥名啥。玩累了,玩腻了,就躺在大石板上、青草坪里“呼噜噜”一觉睡到日落西山,把忙碌了一天的父母急得满头大汗。现在想着,也会让我偷偷窃笑。
我也常去那幽幽的山径独自享受着山林的静寂,苍劲挺拔的青松,潇洒得没有一点拘束,娇美的野花在微风中舞动着纤纤细腰,调皮的小鸟悠扬婉转的歌声在山间回荡。那山,那树,那花,那水,还有精灵般活泼的小鸟,如歌,如诗,如梦,如幻,飘飘忽忽梦一般朦胧迷人的风景,永远生长在童年无暇的记忆里。
我最喜欢一个人站在高高的`山巅,抑扬顿挫地朗诵古诗,没有听众,却依然念得有声有色,如痴如醉。或是坐在大石板上津津有味地看着姐姐从新华书店买来的三折书刊,被弄得像油渣一样的书,读着半懂不懂的文字,只有自己才能真实体会书中的快感。
我常躺在宽阔松软的草坪上,仰望静谧的天空,欣赏着悠悠的白云,纤纤云丝像柔弱娇羞的姑娘依偎在蓝天深邃怀抱里,变幻着优美的舞姿。我多想轻轻踩在那飘浮柔美的白云上面,一览美丽的山川河流。夏天的夜晚,繁星点点,一条璀璨的天河横贯苍穹,我想牛郎织女会不会在天河的两岸遥遥相望诉说衷情?无声飘落的小雨点,是不是织女晶莹的泪滴?白雪公主是不是就在对面的山林里等待她心爱的王子?高兴了,就扯着嗓子高声唱着南腔北调的歌谣,没有掌声和鲜花,歌声却在空旷的山与山之间久久回荡,从山那边传过来的回音跌落在摇曳的树梢上,别人听不到,自己却陶醉了。 爸妈常把放牛的差事交给我。每天我把我家那头老水牛赶到大山上去吃青草。我没有城里孩子那种无伴的孤独,我会看着它一边啃着地上的青草,一边和它讲着心里的故事,它似懂非懂地听着。有时它好像真的能听懂我在讲什么,眯着眼睛摇摇头,扇扇大耳朵,或用头轻轻擦着我的身体,我会觉得它就是我最贴心的朋友,我把心里的小秘密全部说出来,也不用担心它会告密,心情一下舒畅了许多。我会用树丫自制的苍蝇拍为它赶身上那吸血的苍蝇,每打死一只可恶的苍蝇时,就像八路军消灭了一个日本鬼子,心里很有成就感。
我也常常去村外的小溪里捞鱼,很不淑女地光着脚丫趟进清澈见底的溪水里,追赶着一群群小鱼,鱼儿躲进石逢里去了。我挽起衣袖摸进一个又一个石缝,一不小心,一条小鱼就被我抓住了,那种胜利的感觉,绝不亚于奥运上获得了金牌。若抓到几条鱼,便用盆或桶装着回去拿给妈妈煮一碗热腾腾的鲜鱼汤,这正宗的鲜鱼汤是酒店里的盛宴和肯德基不能比拟的,味道鲜美,绿色天然,极富营养。爸爸妈妈一句“幺儿乖”的称赞,我会偷偷乐上好几天呢!
山里的孩子,没有时髦的电子游戏,却能呼吸着山里静谧清新的空气,依然心旷神怡;没有钢琴、电子琴的动人旋律,却能欣赏到小鸟婉转优美的天赖之音,依然唯美动听;没有城市排山倒海建筑群的磅礴气势,却有幽幽野径带着泥土芳香的温馨气息,依然感到人间仙境的美妙;没有上万册的图书馆让你浏览,却能把家里买来的削价书带去山林一字不苟地读着,依然能看得津津乐道,感悟出人生真谛;没有人工建造的游乐园,却有壮丽的山水相伴,依然能玩得开心至极,忘乎所以。汩汩甘甜泉水滋润的满足,青青野草挠着脚丫的幸福,是城里孩子很难得到的快乐。
上天把我投放在大山里成长,让我没有城里人的市侩,拥有的只有乡土味实的朴质与坦诚,这是上天给我最好的恩赐,才让我享受如此自然美好的生活。那些快乐的记忆,难道不是甜蜜的幸福吗?
幸福甜蜜的童年啊,时时在梦中深情回望。
流淌的幸福散文诗
一、流淌的幸福
七月的阳光是湿的,天空也是。
暴雨过后的天空拥有比大海更蔚蓝的颜色。
而我,更向往那些层次分明的阳光。
漫步云端,我看见了幸福在云间流淌。
那么浓的白,就像朵朵诱人的鲜花怒放在天边。
我要将满满的幸福摘下来,放在梦里晒干。
感动的云朵,安静地飘浮。
一些细节镶着泪花,淋湿地上的脚印。
透过不平的足迹,我看到了温暖的冬天。
无声地对着天空说爱,渴望回到最初的纯真。
花开的声音非常动人,就像眉飞色舞的你。
收集一季雨水,不停地浇灌爱的小花。
我要将我的幸福,种在那片碧绿的天涯。
花开了一地,落了一生。心笑了一生,痛了一夜。
一个回首,那么短暂,却又那么漫长。
一面镜子折射出一个人的一生,却不明白最痛的是无言的结局。
专注的倾听幸福落下的声音,就像你细心的呵护唱响的情歌。
沉默,不代表无话可说,有些话,只适合放在心底酝酿。
左手是亲,右手是爱,双管齐下的情感令我无法逃避。
相信真情,相信习惯成自然。
当爱已经成为习惯,梦也会自然微笑,因为,梦里的幸福总在流淌。
二、我的梦已经被春天染绿
1.
山间,路边,校园,到处都在吐绿。
天空懒懒的,云朵笑笑的,太阳美美的。
春风吹进了山野,吹遍了小路,吹入了校区。
春天,是个写生的好工具。
大地披上了绿纱,唤醒沉睡的小草,迸发盎然的花絮。
三月的风,若即若离,昨夜的梦还没清醒就已经被染绿。
展开春天的画卷,用欢乐的绿泼下点点生趣。
2.
沙沙沙,沙沙沙,清脆的琴音拉响春天的思绪。
呼呼呼的风弦迅速拉起,传给河里的每一条小鱼。
枝头倒挂的渴望,被雨水冲成喜事千万缕。
划过童年的歌谣,走入校园勾勒一首春天的赞曲。
惺忪的睡眼倒映着丛丛素淡的.欢愉。
哦!夜来香香一夜。诱人的画面提醒着冬日已经枯萎,苏醒的梦渐次染绿。
3.
捧起绿叶亲亲它的小脸,孕育春天的诗句。
换了新衣,沉睡一季的花瓣正在枕着阳光喃喃细语。
千寻万找春天的脚步,怎知春色就隐藏在身边的村居?
一抹抹倔强的小芽,闻到阳光的温暖,开通了自己的成长博客,等待探究的目光去延续。
心儿亮了,眼儿笑了,手儿活了,忙碌的身影穿梭着,与发芽的凤仙花相遇。
4.
听着一声声报喜的稚语,心间散发的伤绪慢慢淡去。
江南的春天活泼地走近,踏着春水的波痕,快乐地叫醒昏昏沉沉的红男绿女。
校园中,熟悉的笑脸一张张扑来,孩子的时光是纯真无邪的,就像墙角那些不可阻挡的花语。
只需一场春雨便可轻易地抹去冬天的阴霾,换回春天的舞曲。
一切都在我的预料当中,春天有多少生机,我的梦就有多绿。
收起生病的笔记,载着几枚满足,信心十足地走向我的教育领域。
童年的时光,在记忆中流淌散文
一个人,不管经过多少年 ,不管走过多少地方,始终有个地方活跃在脑海里,那里有最难忘最难以割舍的东西存在。在内心深处,在某个时刻,常常会沿着记忆的轨迹记录下那里的点滴。
我的家乡,在豫西的一个小镇上。清晨,随着曦光的来临,沿街的店铺逐渐有了声息,尤其是早餐点的,伴着滋拉拉热油声响起,悠悠的清香弥漫在空气中,那是水煎包,胡辣汤的香味,我儿时的伙伴,家中就有这样的一个餐点铺。她父亲那一辈兄弟三人都生活在一个院子里,各自都有营生,或经营饭店或开诊所,或跑运输,各房的孩子在一起很是热闹,我们两家沾了些亲,我又和她们家年龄相仿的一两个孩子要好,闲暇时间似乎总流连在他们家里。
不知是风俗还是喜好,端午节临近时,有不少人家在门前,或是院落中,用四根木头,十字交叉,固定起来,搭一个简易的秋千架,长长垂落的绳头,连接在钻有眼儿的木板上,悠悠荡荡,一个月的时间,承载多少儿时的梦境,尽管这个梦总在那个朋友家实现,虽小有遗憾却也是影响甚微。
当夏季来临,走在长长的柏油路上,别有一番乐趣,那被炽热的阳光晒的松软的沥青,每走一步都能感受的鞋子粘连发出的声音,放慢脚步,感受鞋子于路面的胶着。
这条路上,每周有那么一天,会有很多人拥挤着,观望着,那是一个集市,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只记得一直都有,上学,放学都从这里经过,吃的、穿的、玩的、用的,琳琅满目,占满了整条街,到学校原本就不远的一段路,顾盼中,似乎就在几个转眼间,就到了。
学校的几排校舍在方圆十几里地,也是小有名气,很多家长舍近求远,把孩子送到这里来读书,每日要花很多的时间在路上,匆匆的来,又匆匆的去,沿街遇到的好玩的东西,他们似乎都没有太多时间留意。
而我,却是格外关注。在落叶纷飞的秋季,踏着一路的落叶,听着脚下薄碎的声音,每到这个季节,在学校的'斜对面的那个戏楼里,就会有大的剧团来演出,豫剧、曲剧、越调,各有各的韵味,你方唱罢我登场,唱的是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听的是忘记了寒气日重,忘记了腹中已空,眼睛跟随台上移动的身影转着,优美的唱腔随着扩音器悠悠传来,使听者心驰神往,陶醉其中。
在这个戏楼的后面,曾有一排平房,里面是育红班(幼儿园)的校舍,在这里,有很多小孩子进进出出,不走戏楼侧面的路,而是喜欢走戏楼下面那段中空的地段,从架空的戏楼下钻进去,幽幽暗暗,进出口透些光进来,众多小小的身影,出现在这里 ,排着队,鱼贯而入,体验从亮处到黑暗,再到光亮的感觉。
进入教室,心是喜悦的,尤其是有剧团演出的时候,铿锵的锣鼓声,不绝于耳,一颗颗的心早已飞出教室,感受舞台上的旖旎风光,忘却了年轻女老师,那怒气冲冲的脸。老师的弹指神功威力无限,将一断断用剩的粉笔头弹在你的头上,桌前。
神驰的心聚拢在,悬挂的小小黑板上,只觉的老师白皙的脸在眼前晃,不时抛出一个不满的白眼。等待着下课铃声,等待着放学的路上,再次穿过戏楼下方,可以站在戏楼前,仰着脸,看戏台上的风景,那穿着朝靴或是绣花鞋的脚,或急或缓的在眼前走过,穿越了时光,将记忆收藏。
此后,也曾在无数的寒冬里,在元宵节来临的时候,想起学校的灯展,那是无数家长的手工艺,是无数孩子的热切盼望,是特别的夜里的彩灯的幽幽光晕,是无数人对上元灯节的幻想,通过两条长长的线,悬挂在街道两边,在缤纷的烟火中,灿烂了夜,也灿烂了梦。
我的童年,在家乡,这难忘的地方,停留了十一年,此后的岁月里,脑海中零碎的片段,不时的浮现,像一朵盛开的花,永远绽放在我的记忆里。
流淌在心底的幸福年味儿散文欣赏
“腊月雪、满地落、嘎嘎冷、哈哈乐、杀年猪、办年货、春节到、耍社火……” ,这首民谣唱出了河湟谷地农村春节十足的年味儿。
雪恋腊月,老家的人都认为这话不是瞎说,说下就下,纷纷扬扬,柔软无声,浪漫多姿。在这一场又一场的腊月雪中,家家户户开始忙年了,挺热火的庭院里竖起一杆高高的灯笼杆,挂上一个大红灯笼,这红与白相衬的景致,既鲜明好看地营造出欢乐的氛围,又将年味儿飘洒在村庄的空气里。
说起那富足的年味儿,就不得不使人想起腊月里杀年猪喝年酒的味道,那味道不亚于文字的芬芳,回想起来,不失于一味浓郁的醉人年味儿,给人一种微醺的快感与幸福、半醉的沉迷。
腊八前后,庄稼人就开始杀年猪了,邻居和亲朋好友之间,今天你请我,明天我请你,进东家串西家吃年猪肉,那飘香的猪肉,劲道十足的光尻子互大酒香味,豁达豪迈的搳拳声,是腊月里流淌在心底深处最正宗、最幸福的年味儿。
出生农村的我,每年腊月回家,在乡下感受那宰年猪喝年酒的幸福年味儿。迄今回味起来,那味道在心头经久不散。
每每腊月,发小在电话中早早预约时间,邀请我吃猪肉吃血肠。且别说那宰年猪的场面,别说那白水肉血肠面肠的正宗味道,单说那腊月喝年酒的味道,足以让人酒不醉人人自醉。
在记忆中,早晨宰猪,下午待客。一伙人围坐在火炕上,炕桌上摆上刚出锅的白水肉、血肠、面肠,摆上酒碟,碟子里放上六个牛眼大的酒盅,三盅曰三星高照,四盅曰四季发财,六盅曰六六大顺,在吃肉之余,大家打通关搳拳赌酒,一个通关下来,就有几个人率先梆当了。因我老家在互助,所以,春节家家户户招待客人的就是纯的互助青稞酒。那青稞酒,50多度,抿一小口咽下去,一丝热辣辣的感觉顺着胃肠道一沉到底,过一会儿,粮食和酒糟的香气才泛泛而来,一个晚上,一个腊月,大家被那几瓶子青稞酒整得胡乱言语或豪情满怀。
老家过年有一种“让可人竖着进来,横着出去”的待客之道,客人不喝的酩酊大醉,实属待客不周。每当走进发小家,发小们就将我让到火炕中间,那一声声“四喜发财好着很,还要来个六六顺”“哥俩儿好啊,好到老啊!”之类的搳拳声,那“老王,好好喝,今晚夕醉下了,就在这儿睡哈……”的质朴话语,那一番语无伦次的搅沫沫,那主人家执酒的姿势、搳拳托臂的庄重,无不透着浓浓的几分古雅的年味儿,年的味道愈发显得浓郁,无不透着浓浓的几分古雅的年味儿。所以,一个春节,鄙人在亲朋好友的反复切磋中,酒量见长,拳法精进。老家的过年氛围,水土风气,透过青稞酒可以习识,感受着着豪爽的、甜甜的年味儿,犹如读着大文豪的锦绣文章,那年味儿是我多年来寻觅的心底味道。
一腊月,且不说那喝年酒的豪放芬芳,且不说年猪肉的正宗,单说宰年猪的氛围,也是流淌在记忆深处的一味年味儿。
年猪是农家一家过年时丰盛的饭食,也是走亲访友时带去的丰厚与盛情。所以宰年猪是河湟人家最快乐的日子,也是最幸福、最正宗的年味儿。
在记忆中,一大早,主人家将烫猪的筲子备好,单等前一天约好的.宰把式前来,女人们也一大早起来,点火烧锅,烧上满满一大锅开水,再和面烙饼,或者烫上一些狗浇尿,,备好招待宰把式和来帮忙的人的早饭。
早饭后,只见大人们将养了一年的大肥猪赶出猪圈,用绳子捆绑猪,此时,宰把式只要熟练地瞄一瞄,便能猜出年猪的斤数。随着猪的嘶叫,热闹便开始了,帮忙的人将滚烫的开水倒进筲子里,同时将宰好的年猪也放进筲子里,只见宰把式嘴里叼着一支烟,开始忙碌了,人们围着筲子和宰把式看热闹,只见帮忙的帮忙,闲看的闲看,那一脸的幸福与兴奋,不亚于一场游戏。
烫完毛的猪被小伙子们吊在梯子上,宰把式就开始开膛破肚,收拾下水。女人们在厨房里烧水的烧水,切葱的切葱。男人们在院子里也忙碌着,他们在宰把式的指挥下,把宰好的猪大卸八块,旋下一块最好的肉放到锅里,添水猪肉,余下的肉抬进屋里,切成条,以备春节用。洗好的肠衣堆在大盆里,准备装肠子。只见宰把式将双手伸进大面盆里,放上葱、蒜苗、调料,然后搅拌好,再让年轻人装面肠,面肠据人的喜好,分甜咸二种。装好的面肠与血肠放在大锅里翻滚,负责猪肠子的人一边翻一边用针扎眼放气。一整天院子里弥漫着热闹幸福的年味儿。
此时最高兴的要数孩子们,他们忙着在灶火里烧猪脾子,等不得大人将他们的爱好从火里扒出来,拍去灰土切成小块,放上焦盐,塞进嘴里,于是空气中又多了一味烧脾子的香味儿,这是腊月里传出的又一股年味儿。
午后二三点钟,孩子们被父母打发出去,请亲戚朋友、四邻乡亲到家里吃肉。客人一到,团团围坐在火炕上,主人将煮好的白水肉切成大块,将煮好的血肠面肠切成小段,分别装在盘子里,于是客人们大快朵颐,吃得满嘴流油。
一腊月,宰年猪,瞧亲戚,吃猪肉,喝年酒,河湟谷地的村庄一片欢腾。虽然气候骤寒,四野光秃,但丝毫减弱不了人们的热情,空气里飘荡着浓郁的肉的香味,这也是河湟谷地春节里最温馨最迷人最幸福的年味儿,这幸福的年味儿
曾几何时,“年味淡了”的感慨,不仅仅在城市,也扩散到我的家乡,虽说腊月家家宰年猪,发小们也年年邀请我去吃肉,但我的家乡在东部城市群的浪潮下,也走上了“千城一面”的城镇化发展道路,人情淡了,往昔的进东家串西家互请吃猪肉豪饮青稞酒的气氛少了许多,许多……往昔的情调与味道,只给人们留下淡淡的记忆。
村子寂寞了,村子老了,想着即将消失的村庄,听着乡愁堵住冬天嘴的村庄的唠叨……这些记忆,如烟似雾,逝去在心底的尽头,使我无法咀嚼那生生的思念与稠稠的乡愁。
那腊月,宰年猪,瞧亲戚,吃猪肉,喝年酒的味道也被我的味蕾一点点尘封在心底深处,成为我内心最柔软最忧伤的情愫,成为我心底流淌的缱绻难忘的年味儿。
吃货的幸福童年散文
今天朋友说起儿时吃猪油酱油拌饭,一下子勾起我馋虫若许。一个吃货的成长是离不开儿时美食浇灌的。和同年代的众多晒苦难的苦娃娃比起来,我真是幸福的。比起城里娃,我尝过太多乡间美食;比起乡下娃,我吃过太多连城里娃都没吃过的高大上,简直奢侈到人神共愤。母亲至今还在批斗我,我吃腻的饼干养活了一村子跟我一般大小的老庚,我吃奶粉直吃到四五岁,吃了鸽鸽吃瓶瓶磨人精用碗和的不吃(从前的奶瓶多做成大肚长颈像只鸽子)鸽鸽瓶瓶其实都是奶瓶,我的独特叫法。我从小就显吃货特质,味不好不吃,饿死也不吃,装食物的器物不好看不吃,饿死不吃。而成就这一强悍特质的第一大人物就是我的祖父。
祖父和我没血缘,他是父亲的继父,但他之宠爱我不亚于任何一个亲祖父。用祖父的哲学来解答他之宠我,因为我花了他许多许多的钞票。他很舍得在我身上砸钞票,父母略一说我,他便江湖气十足地大喝一句:又不是吃不起。事实上祖父也是江湖跑船出身,后来分在江西省航运公司工作,用他的话说,钞票是不缺的。自然粮票也是不缺的,布票肉票豆腐票奶粉票统统都不缺的,在那个凭票供应的年代,有票才是硬道理。这才有了我不吃的饼干养活了全村老庚的传奇,才有了我喝个奶粉都要穷讲究的矫情。
祖父带我吃的都是高大上。当年的高安饭店是国营饭店,在现在体育馆这个位置,是当时高安最大的饭店。祖父每周从南昌回来,就带我下馆子。我最爱吃那里的豆浆油条,祖父也爱吃,一角钱三根,豆浆二分钱一碗,加糖的三分。祖孙俩找个靠窗的桌子,点两碗豆浆,两角钱油条。油条炸得实,加上认识人,现炸,胚子给你揪大点,一根就吃得饱饱。祖父吃油条是有讲究的,必得第一炸,油好,所以要吃好东西就得起早。有时候第一炸没赶上,就改吃包面或肉片汤了。那会儿的吃食都是货真价实的好,肉片汤不放味精照样鲜。包面皮薄肉瘦没点杂碎。油条劲道巴实。豆浆甘美甜香。后来遍寻这些味道却是再也没有了。
而成就我吃货童年的第二大人物,就是我的乳娘和我的哥哥姐姐们了。母亲因为工作的原因,不能带我。我刚满月就送去了乳娘家,乳娘家刚天折了个小哥哥,把我当亲女儿一般的疼爱。几个哥哥姐姐更是护着宠着,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田里钻的,变着法的给我弄好吃的。猪油酱油拌饭是那个时候一大美味。一大清早,大哥二哥和爹爹就担着头天晚上码好的菜去赶墟,卖了菜就称两斤板油回来。乳娘熬好油,放灶角凉,必放在我攀不到的地方,吃货在家小心为上。等我酣睡中醒来,猪油已经结了冻,白花花香喷喷。哥哥们和爹爹从田地里回来了,正把锄头挂檐下。姐姐们打好了猪菜正和乳娘剁猪菜,前锅正煮着锅猪食,咕嘟咕嘟沸着,香极了,可惜那是给猪吃的。后锅温着早饭。乳娘洗了手,给我梳头洗脸,我不安分地扭来扭去找我的美食。猪油拌饭是我的专属,哥哥姐姐们是不屑跟我抢的。乳娘用小勺剜一小块猪油淋上自家做的豆酱油,我喜欢乳娘做酱油因为有好吃的豆豉,自家做的酱油醇厚鲜美有浓浓的豆香。饭拌匀了,一股猪油酱香飘来,食欲大增,胃口大开,眨眼一碗饭下肚。
那个年代物资是匮乏的,大家都没什么吃食,城里孩子更可怜,不知道花生长土里的,没看过西瓜地,没见过打豆子…吃啥都要钱买,父母工资养活一帮老人孩子就够艰难的了,哪里有闲钱买零嘴。而我作为一个特例,却在乡间混得如鱼得水,炒豆子,炒花生,炒锅巴,只愁我不吃。黄瓜,梨瓜,花瓜,甜瓜,西瓜,啥瓜都尽我量吃,若是自家地里没种,乳娘和爹爹就用自家有的去换了来,只要我想吃。
哥哥们在夏天的晚上常去照青蛙抓黄鳝,照青蛙,要用手电,夏夜里的稻田边成群的'青蛙咕呱叫着,哥哥们用手电的光一照,青蛙就傻了,也不跳开,抓了放篓子里,也不多抓,够第二天炒粉就好。青蛙是农人的好帮手,不是太久没沾荤腥或有客人来轻易不会动它们的。抓黄鳝泥鳅就相对难些,得暴雨前,天闷气憋泥鳅黄鳝从田里钻出来。平时要抓它们还得用锄头挖。抓来的青蛙黄鳝要先收拾好,我是不敢围观的,怕。但吃起来不怕。哥哥姐姐们都是紧着我吃的。夏天要双抢,忙的时候饭都顾不上做的,全家大小齐上阵,连我这城里妞也是要帮忙的。乳娘就换了湿粉来,先用井水淋两遍,切几条红辣椒,切一把韭菜,两小勺猪油,几块板油渣,做成一锅汤头,往湿粉里一浇,快捷方便又耐饿又美味。吃好午饭,大人小孩都得睡一大觉才下地。我们搬了竹床睡在我家的桃林里,既凉快又能看桃(不让人偷摘),我会给乳娘抓背,轻轻地抓着抓着,她睡着了我也睡着了,哥哥姐姐们都睡着了。桃林里的风静静地吹着,桃叶打着旋儿飘落在我们枕边,偶尔“扑”的一声,是熟了的桃儿落在地上。等我醒来,就有桃吃了……
光阴静静地流淌,岁月催老了我们的容颜,儿时的美味似乎还在唇齿间生香。回不去的童年忘不掉的美好,刻在我们的骨子里,让我们时时怀想,时时迷恋,时时翻找。
★ 童年的幸福散文
★ 时光流淌散文诗歌
★ 让爱静静流淌散文
★ 童年散文
★ 幸福散文
★ 幸福之道散文
★ 幸福蓝图散文
★ 幸福谈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