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费尔巴哈的感性本体论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喵喵

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论费尔巴哈的感性本体论(共含10篇),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喵喵”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论费尔巴哈的感性本体论

篇1:论费尔巴哈的感性本体论

论费尔巴哈的感性本体论

费尔巴哈把自己的新哲学称之为“光明正大的感性哲学”.他从人本学的人的学说出发阐述了感性,并把感性规定为精神与物质的统一.感性东西是第一位的实体.人是感性的存在,只有爱才是一个对象在我们头脑之外存在的真正的本体论证明.感性、现实性、真理性是同一的.这样一来,他的感性也就成了一个本体论的`概念,人本学哲学也就是感性本体论哲学.他提出“我欲故我在”,主张只有既与感性紧紧相联又同物质手段相联的意志,才能在行动上确证包括人在内的一切感性实体的存在,这就为后人构建理解感性本体论的新视阈提供了可能性.

作 者:李毓章 LI Yu-zhang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2 刊 名: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29(5) 分类号:B516.36 关键词:费尔巴哈   人本学   人的存在   感性   感性本体论   我欲故我在  

篇2:论费尔巴哈的感性实体

论费尔巴哈的感性实体

费尔巴哈从批判黑格尔的绝对唯心主义出发,以感性作为基础来建立他的“新哲学”,把感性实体──自然和人――作为他哲学研究的.对象,并试图在作为感性实体的人身上统一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但由于他的新哲学的基础是感觉论,其方法是感性直观,最终使它摇摆于庸俗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马克思把费尔巴哈的作为“感性实体”的人上升为“感性活动”,并以此为基础来建立他的实践的唯物主义,从而成功地克服了费尔巴哈“感性哲学”的内在矛盾.

作 者:杨月如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刊 名: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ENZHOU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23(1) 分类号:B516.39 关键词:费尔巴哈   感性实体   人本主义   自然主义   马克思   感性活动  

篇3:从费尔巴哈到马克思-看感性本体论的确立历程

从费尔巴哈到马克思-看感性本体论的确立历程

感性本体论的诞生,是19世纪上半叶西方哲学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这一由费尔巴哈始创、而后又历经马克思充分消化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铸并完成它的实际确立的本体论,不辱时代的使命,执行着对传统哲学尤其是近代哲学的彻底颠覆,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哲学时代.追忆并厘清这一本体论的产生、发展和完善的历程,对于我们今天重新理解费尔巴哈哲学和马克思哲学在哲学史上的'地位、以及他们之间在学理上的承传关系,乃具有重大的意义.

作 者:刘兴章 LIU Xing-zhang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南,吉首,416000 刊 名: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SH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27(5) 分类号:B016 关键词:费尔巴哈   马克思   感性本体论   历程  

篇4:论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哲学

论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哲学

亚里士多德在他博学的思想中,根据研究的对象和目的的不同,对科学进行了分类,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科学知识结构图式。他对哲学最重要的贡献在于确定了第一哲学的研究对象,并在《范畴篇》和《形而上学》中集中研究了本体学说,对西方哲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作 者:李朝东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刊 名:兰州铁道学院学报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LANZHOU RAILWAY UNIVERSITY 年,卷(期): 20(2) 分类号:B016 B502.233 关键词:范畴   本体   存在   第一本体  

篇5:论数学摆脱本体论的过程

论数学摆脱本体论的过程

数学最初以本体为研究对象,而到了19世纪末数学的'对象变成了关系。本文通过第五公设导致非―欧几何以及相容性问题的解决,指出这一演变过程和可能世界的形态。

作 者:李春泰  作者单位:嘉应大学政法系,广东梅州 514015 刊 名:嘉应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AYING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1 19(2) 分类号:B016 关键词:本体   第五公设   非欧几何学   相容性问题   可能世界  

篇6:人是人的本质-论费尔巴哈的人学

人是人的本质-论费尔巴哈的人学

自从普罗泰戈拉和苏格拉底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和“认识你自己”之后,人自身开始成为哲学家探讨的主题.但是直到费尔巴哈才明确提出了人是哲学的.立场、基础和出发点,哲学必须以人为本,哲学就是人本学.最能体现他人本学思想的名言是“人是人的本质”.……

作 者:舒永生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刊 名:江淮论坛  PKU CSSCI英文刊名:JIANG HUAI TRIBUNE 年,卷(期): “”(1) 分类号:B0 关键词: 

篇7:论老庄的道德本体论及其现代意义

论老庄的道德本体论及其现代意义

在老庄哲学中,道、德具有哲学本体论的意义,是包括人类在内的宇宙万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据与原则,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的'根基.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应当重建道德信念,树立“以德为本”的思想,健全法制,建立一个义利统一、义以生利的市场经济体制和伦理道德体系,以保障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的人文价值方向顺利进行,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

作 者:李英华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海南,海口,570228 刊 名: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BEIJI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3(1) 分类号:B223.1 B223.5 关键词:老子   庄子   “道德本体论”  

篇8:论中国哲学本体论的近代转向

论中国哲学本体论的近代转向

中国传统本体论是价值型的,近代思想家们通过学习、吸收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相关成果,使其逐步向存在型本体论转变.康有为、谭嗣同使宇宙观由生成论上升到本体论高度;严复将本体论由交易形态推进到进化形态;早年的章太炎又提出了“阿屯”说;直到孙中山的进化本体论,中国哲学本体论基本上完成了其近代转向.

作 者:王兴彬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2 刊 名:凉山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NGSHAN UNIVERSITY 年,卷(期): 6(4) 分类号:B2-09 关键词:价值型本体论   存在型本体论   西方近代自然科学   近代转向  

篇9:论实践关系中的物质本体论

论实践关系中的物质本体论

本体论的本来意义是关于存在的学说,有关本体论的'讨论必须立足于这个基点.主题的永恒性和表现的时代性是本体论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趋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有自己的本体论,所没有的只是古代与近代的旧本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是实践关系中的物质本体论或者说是实践唯物主义的物质本体论.这种本体论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又反映了哲学的时代精神,与实践本体论毫无共同之处.

作 者:余栋华  作者单位:海军工程大学电子工程学院,211800 刊 名:唯实 英文刊名:TRUTHS AND FACTS 年,卷(期): “”(8) 分类号:B2 关键词:实践   本体论   实践唯物主义  

篇10:中西方重建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综论

中西方重建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综论

在中西方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重建中,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存在本体论、希望本体论和实践一元论一步步地冲击了传统体系的'自然本体论,一重重地阐发了马克思哲学的原本精神;我国哲学改革中提出的社会关系本体论、理想本体论和实践本体论,从不同侧面阐发了马克思哲学的丰富思想.所有这些,经由实践本体论的提炼和综合,使实践本体论成为最富成果的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重建理论.

作 者:朱宝信  作者单位:驻马店市卫生学校,河南,驻马店,463000 刊 名: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YANBI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3 36(1) 分类号:B016 关键词:社会存在本体论   希望本体论   实践一元论   社会关系本体论   理想本体论   实践本体论  

费尔巴哈提纲读后感

我能够期待什么--论审美价值的本体论承诺

感性的句子

感性古风句子

感性哲理句子

费尔巴哈的辩证法思想新论

孟子仁心的本体论阐释

费尔巴哈宗教学说的探讨

一寸光阴一寸金:感性时间管理工具

唯美感性的句子

论费尔巴哈的感性本体论(集锦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论费尔巴哈的感性本体论,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