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仁心的本体论阐释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一片小叶子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孟子仁心的本体论阐释(共含2篇),欢迎您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一片小叶子”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孟子仁心的本体论阐释

篇1:孟子仁心的本体论阐释

孟子仁心的本体论阐释

哲学始终绕不开本体论,本体论的话题永远不会过时.本体并不是什么神圣而不可企及之物,本体就是物自身.语言构成了世界,造就出社会.语言的最后界限是物自身.孟子“四端说”中,“恻隐之心”是“仁”的苗头,最为源始,它超越于一切现实计较.“不动心”是要泯灭认识论上的所有差异繁复.因为心动,则生发出世界的千差万别.通达于仁,则必须“求放心”,即收回已经放逐于现象世界的心识,不为外在诱惑所迷,而直击物自身.相反,浸染在现象世界里的东西越多,便不可能获得本体的'绝对与永恒.仁人即是获得本体领悟的人,他有真正的勇敢,他连什么是害怕都不知道,因而是无所畏惧的.

作 者:余治平Yu Zhiping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 刊 名:青海社会科学  CSSCI英文刊名:QINGHAI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2) 分类号:B222.55 关键词:孟子   仁心   物自身   本体论  

篇2:叔本华“意志”的本体论阐释

叔本华“意志”的本体论阐释

叔本华是第一个对“意志”作出本体论阐释的哲学家。在叔本华的哲学体系中,意志是“自我”现象的最后本质,它与“我”甚至与我的身体是同一的。意志是表象世界的根据,却又超越于时、空和因果性,存在于“根据律”之外。意志是第一性的`,认识是派生的,意志永远高于理性,人只在意志自由的境地里,才能理解、达到意志。而这与东方思想中的梵、佛教精神又是相通融的。意志在自身――客体化――客体化的否定过程中实现着自己,完成对存在世界的决定和推动。

作 者:余治平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哲学系,上海,200437 刊 名: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NINGXIA UNIVERSITY (HUMANISM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0 22(1) 分类号:B143 关键词:叔本华   意志   根据律   表象   梵   禅  

医者仁心观后感

人文精神内涵阐释

人心与仁心作文

医者仁心观后心得体会

医者,仁心的诗歌

孟子心得体会

《孟子》学习心得

孟子寓言故事

孟子读后感

阐释性议论文范文

孟子仁心的本体论阐释(锦集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孟子仁心的本体论阐释,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