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训练题「选择题」(共含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李练”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训练题「选择题」
1、下列对孔子的个人简介中错误的一项是
A.名丘,字仲尼B.生活在战国时期C.鲁国人D.孔子的出生地在河南安阳
2、对于孔子的评价正确的有()
①伟大的思想家②伟大的史学家③伟大的文学家④伟大的教育家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孔子的思想主张被归纳为()
A.“兼爱”、“非攻”的学说B.“仁”的学说
C.“礼”“法”结合的学说D.“无为而治”的学说
4、儒家学派的创立人物是()
A.韩非B.孔子C.墨子D.老子
5、下列思想中,成为封建时代的正统思想的是()
A.儒家学说B.道家学说C.墨家学说D.法家学说
6、孔子为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编订教材,保存和发展了我国古代文化。下列哪一项与此无关()
A.《诗》B.《书》C.《论语》D.《春秋》
7、开创私学教育的人物是()
A.孔子B.老子C.孟子D.韩非子
8、孔子的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学习要经常复习B.要谦虚好学
C.学习态度要老老实实D.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
9、教学中要求教师在“因材施教”,这种教育思想源于()
A.老子B.孔子C.荀子D.孟子
10、要想研究孔子的言论及思想。应该阅读下面的()
A.《春秋》B.《论语》C.《孟子》D.《庄子》
11、下面属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有()
①儒家②道家③墨家④法家⑤佛家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
12、下列人物中,与孔子思想最为相似的是()
A.老子B.孟子
C.墨子D.韩非子
13、提出“天(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人力可以征服自然。”的战国时期著名唯物主义思想家是()
A.孔子B.荀子C.孟子D.墨子
14、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的思想家是()
A.孔子B.孟子C.墨子D.韩非
15、山东曲阜最有名的名胜古迹是孔庙、孔府和孔林,合称“三孔”。这些名胜古迹与哪一位历史人物有关?()
A.孔子B.荀子C.孟子D.墨子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后同步训练题分享
1.战国初期,晋国分为三个国家,它们是 ( )
A.齐、韩、魏 B.楚、燕、齐 C.赵、魏、韩 D.赵、魏、燕
2.春秋时期,最先成为霸主的人是 ( )
A.齐桓公 B.宋襄公 C.楚庄王 D.秦穆公
3.晋楚争霸时,楚国的'势力已发展到 ( )
A.长江流域 B.渭水流域 C.淮河流域 D.黄河流域
4.春秋时期同晋国争霸的诸侯国是 ( )
A.齐国 B.吴国 C.楚国 D.秦国
5.使用诱敌深入的战术打败敌手的著名战役是 ( )
A.牧野之战 B.城濮之战 C.长平之战 D.马陵之战
6.为了发愤图强,立志雪耻而卧薪尝胆的诸侯王是 ( )
A.齐桓公 B.楚庄王 C.吴王阖间 D.越王勾践
7.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是指 ( )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西周 D.尧、舜、禹时期
七年级语文上册选择题训练题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组( A )
A、瞬间(shùn) 嶙峋(líng ) lín
B、眩目(xuàn) 纳罕(hǎn)
C、小憩( qì ) 擎天(qíng )
C、撼地(hàn ) 鹤唳( lì)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不全都准确的一组( A )
A、脊梁(jǐ ) 猝然( zǘ )cù
B、洗濯(zhuó ) 寂寥(liáo)
C、玷污(diàn) 点缀(zhuì)
D、姊妹(zǐ) 蹂躏(lìn)
3、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 C )
A、蓑衣(suō ) 酝酿(liàng) 肥硕(shuò )
B、应和(hè) 薄烟(bó )báo 廖阔(liáo )
C、着落(zhuó) 澄清(chéng) 枯涸(hé )
D、栀子(zhī) 唱和(hé )hè 清冽(liè )
4、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C )
A、豁然开朗 至礼(理)名言 愚昧无知
B、亲疏远近 慈善事业 军备竟(竞)赛
C、生命伦理 和睦相处 战争暴行
D、炯然不同 铭记心中 头晕目炫(眩)
5、下列无错别字的一组词语( C )
A、绝处逢生 繁弦急管 玲珑剔透 擎天憾(撼)地
B、回味无穷 坚忍(韧)不拨 问心无愧 肃然起敬
C、理所当然 专心至志 天灾人祸 庞然大物
D、多愁善感 温故知新 见贤思全 抖擞精神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B )
A、丫杈(chà) 瑟缩(sè) 宽恕(sù) 苦心孤诣(yì)
B、虐杀(nüè) 怦怦(pēng) 拆散(chāi ) 水波粼粼(lín)
C、嫩芽(nèn) 匿笑(nì) 沐浴(mùyù) 促膝谈心(qī)
D、牛棚(pēng) 委屈(wěi) 信服(xǐng) 惊魂未定(hún)
7、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C )
A、骸骨(hái)冰雹(báo) 静谧(yì)mì 峰峦(luán)
B、点缀(zhuì) 轻盈(yíng)yín 诀别(jué)飞甍(móng)méng
C、连亘(gèn) 篝火(gōu)高垣(yuán)睥睨(pìnì)
D、窟隆(lóng) 弥(mí)漫 葱茏(chōnglóng) 喙(zhuó)huì 啄木鸟
8、下边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D )
A、孪生(luán)赏赐(cì) 御聘(pìng)pìn
B、鲛人(jiāo) 女娲(wō)wā 附和(hè)
C、愚蠢(chǔn)酥软(sū)供给(gěi)jǐ
D、澄澈(chéng)炫耀(xuàn )莽莽榛榛(zhēn)
9、找出下列词语中没有的错别字一项(A)
A、葱茏 莴苣 海市蜃楼 一愁莫展
B、迷(弥)漫 喧嚣 高垣睥睨 化为乌有
C、崩塌 喑yīn哑 历历在目 直接宵(霄)汉
D、篡夺 倏shū忽 黯然漂(缥)缈 丝丝缕
10.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 D )
A、堆积杂物 满不在乎 久经逝去 行(形)影不离
B、苦心孤诣 莫明(名)其妙 历历在目 子虚乌有
C、高级栽(裁)缝 恍然大悟 理直气状(壮) 纷纷白雪
D、千姿万态 德高望重 具体而微 蜂围蝶阵
1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B )
A、俄而(不久,一会儿) 相委而去(丢下、舍弃) 期行(日期)约定
B、熬过(忍受)委屈(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家君(谦辞,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C、公欣然曰(高兴的样子) 至爱(极、十分) 无端(端详)缘由
D、匿笑(偷偷地笑) 乃至(于是,就) 瑟缩(蜷曲)
12、按所给多音字的读音组词有误的是(A )
A、称(chèn)称心 据(jù)拮据
B、煞(shà)煞白 难(nàn)劫难
C、曲(qū)曲折 间(jiàn)间隔
D、冠(guān)衣冠 挑(tiǎo)挑拨
13、为下面词语中加黑字选择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 )
准备着 着火了 没着了 着落
A、zhe zháo zhāo zhuó B、zháo zhāozhèzhuó
C、zhāo zhuó zháo zhe D、zhuózhāozháozhè
14.下列词语中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 )
A、朗润(明朗润泽) 响晴(晴朗无云) 黄晕(昏暗不明亮) 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B、卖弄(炫耀) 玄奥(玄秘深奥) 宛转(形容声音圆润柔美) 星汉(银河)
C、烘托(衬托) 禅心(佛教指清静,无杂念) 寥阔(高远空旷) 暖树(温暖的树)向阳的树
D、舒活(舒展,活动) 竦峙(高高地挺立着) 梦寐(睡梦) 别枝(另一个枝头)
15.下列各句中的横线处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是(A )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 着。《春》 因为有这样 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济南的冬天》赶快跑到一棵老柏树下, 的老柏树立即撑起了大伞。 放下 过稻香的镰刀。《山中访友》
A、静默 慈善 慈祥 饱食
B、慈祥 慈善 饱食 静默
C、饱食 静默 慈善 慈祥
D、静默 慈祥 慈善 饱食
16、下面一段话中的空缺处,填入最恰当的使文意连贯一句话是( A )
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 ,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A、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B、点雪卧在小村庄的房顶上
C、房顶上的小村庄卧着点雪
D、点雪卧在房顶上的小村庄
17、下列词语感情色彩完全一致的一组是(B)
A、鼓动 煽动 鼓励 鼓舞 B、欢乐 欢畅 欢快 欢欣
C、揭穿 揭发 揭示 揭露D、表扬 表彰 赞扬 表白
18、没有语病的句子是(B )
A、家用净水器的迅速普及正说明了人们对饮用水的质量。
B、进行技术革新以后,这个厂的产品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C、他的音容笑貌,谆谆教诲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D、从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破坏环境,必然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19、选出与例句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同的一项是(C )
例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A、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空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B、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一点粉色。
C、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D、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20、下列作家、作品、年代、体裁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D )
A、曹操——《观沧海》——东汉末年——古诗
B、王湾——《次北固山》——唐朝——五律
C、辛弃疾——《西江月》——宋朝——词
D、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元代——词.
21、下列关于《论语》与孔子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
A、《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论的语录体的散文集,属于先秦诸子散文,作者是孔子。
B、《论语》包括《学而》《为政》等20篇,篇与篇没有逻辑联系,每篇内有若干章。
C、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
D、《论语》以简洁凝练的语言、生动深邃的警句与具体形象的描绘,开创了一代艺术风貌。
22、假若你正忙于作业,一同学来问你题目,下列哪项回答最为恰当(C )
A、请你耐心地等我把作业完成了,再来教你
B、对不起,我自己的事还没做完呢,你另请高手吧。
C、等我把这题做完了,再一起讨论好吧。
D、等我做完作业,你再来请教吧。
23、结合语境,选择最恰当的句子填入横线处(C)
如果生命是水,尊严就是流动;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如果生命是鹰, 。
A、尊严就是勇猛 B、尊严就是自己
C、尊严就是飞翔 D、尊严就是盘旋
24、依次填入下列空格处的比喻,最恰当的一项是( D)
春联,是文学殿堂里的一枝奇葩,它发自千人之心,出自万人之手,各展其才,各显千秋,豪放 ,
婉约 ,粗犷 ,细腻 ,洋洋洒洒,蔚为壮观。
A、如旭日喷薄 似风拂杨柳 如小桥流水 若大江东去
B、如小桥流水 似风拂杨柳 若大江东去 如旭日喷薄
C、似风拂杨柳 如小桥流水 如旭日喷薄 若大江东去
D、若大江东去 如小桥流水 如旭日喷薄 似风拂杨柳
25、用“/”断句,准确表达括号里的意思正确的一项(B)
A、贝贝找不到/爸爸妈妈非常着急。(贝贝着急)
B、贝贝找不到爸爸/妈妈非常着急。(妈妈着急)
C、贝贝找不到爸爸/妈妈非常着急。(爸妈着急)
D、贝贝找不到爸爸妈妈/非常着急。(爸爸着急)
26、某处草坪需立一块启示牌,告诉人们不能践踏草坪,请你选择一条最好的标语(C)
A、践踏草坪是不文明的行为!
B、禁止践踏草坪,为者罚款!
C、小草微微笑,走路请绕道。
D、小草纤弱的身体怎能经受你粗暴的践踏?
27、下列对加线词语的理解,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B)
A.苏东坡见金华佛手果千姿百态,果形别开生面,妙趣横生,不觉流连忘返。(留恋不已,忘了回去)
B.古老而崭新的磐安县城尽首眼底,一座座建筑物鳞次栉比。(形容房屋、船只等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整齐紧密的排列着)
C.龙游为何多塔?今日依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各有各的意见、说法,不能的出一致的结论)
D衢州要名副其实地奔向小康,就必须将衢州的水网率先修通。(名声与实际相符)
28、下列对加线词语的理解,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A)
我们居然站在这儿,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 。(思想行为等往坏处变)
但我们苦熬着,牙龈咬得酸痛。(忍受着痛苦度日子)
在这个充满车辆和烟囱的城市里,我们的存在只是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或许有一个早起的孩子走了过来,贪婪的呼吸着新鲜空气,这就是我们最自豪的时候了。
(不知满足,表示非常喜欢某事物)
29、下列加点的字词释义正确的一组(C)
A、柔软下垂 靠近,对着 衬托或装饰 欢快
B、慢慢地 来到,到达 多余 焦急
C、慢慢地 来到,到达 衬托或装饰 欢快
D、柔软下垂 靠近,对着 多余 焦急
30、下列画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解释不当的一项是(C)
A.可以这样说,在今天,我们国家每一个人的工作岗都有一条通向成才的阳光大道。(这里比喻成才的途径非常宽广)
B、韬奋先生生前尽瘁国事,不治生产。(这里指家庭经济生活)
C、这些成语打击敌人,讽刺社会上的不良现象,鞭笞那些行为不轨的人,是有力的武器。
(这里是用鞭子或板子打的意思)
D、实在太累了,即使去就,也追不上那刁钻的来球。(这里形容来球变化莫测,难以捉摸)
31、下面意思表达最准确、最连贯的一项(B)
A、本次语文知识竞赛获一等奖的10名选手,奖《辞海》一部。
B、本次语文知识竞赛评出一等奖10名,各奖《辞海》一部。
C、本次语文知识竞赛中评出一等奖各10名选手,分别奖《辞海》一部。
D、本次语文知识竞赛评出一等奖10名,各奖一部《辞海》。
32、与“呼朋引伴”中“引”字同义的一项(D)
A、引经据典 引:引用,经:经书。据:以……为依据。指引用经典著作中的语 句或故事作为依据来论证 B、引而不发引:拉引;发:射箭。拉开弓却不把箭射出去。比喻善于启发引导。也比喻做好准备暂不行动,以待时机。 C、引吭高歌 引:拉长;吭:嗓子,喉咙。放开嗓子大声歌唱。 D、引人入胜引:引导。
33、“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正确解释是(D)
A、一年的成败在于春天。B、春天得计划最重要。
C、一年的努力在于春天。D、一年的打算在于春天。
34、找出与例句所用的修辞方法不同的一句(D)
例句: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
A、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B、B、就凭这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C、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D、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象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35、下面语句排列最恰当的是(C)
①用一根思想的线串起生活的珍珠,珍珠才不会遍地乱滚 ②散文虽“散”而不乱
③全靠思想把那一切材料统一起来 ④ 这才成为整齐的珠串
A、①④②③ B、③②④①
C、②③①④ D、②①③④
36、选出与“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形成对偶的一句(D)
A、墙上芦苇头重脚轻 B、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C、风华正茂生意气 D、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37、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C)
A、词,又称长短句,因而辛弃疾的词集就叫“稼轩长短句”,《西江月》便旋自此。
B、《观沧海》的作者是东汉末年著名军事家、政治家、诗人。
C、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律诗每首八句,每句七字或五字,绝句则每首只有四句,《钱塘湖春行》便是五律。
D、《天净沙·秋思》作者是元代的马致远,这是一首元曲,“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38、选择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D)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B、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C、枯藤/老树/昏鸦
D、明月别/枝惊鹊
39、选出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句不压韵的一句(A)
A、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
B、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
C、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
D、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
40、下面各句中的“会”与例句中的“会”字意义相同的是(C)
例句:他是一个很会生活的人
A.昨天,你会过他没有? B、我们的理想一定会实现。
C、这个人真是能说会道 。D、她会游泳。
41、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A)
歌声的低音得到了加强,这个音乐会 怎麽说 不起眼,十分不起眼的。 在我的耳边,就有十来个蝈蝈在低声演唱, 它们的声音不强,我耳朵的鼓膜 不都能捕捉到这微弱的声音。
A、尽管 不管 还是 虽然 可 并
B、不管 尽管 就是 虽然 可 并
C、尽管 不管 还是 但是 虽 还
D、不管 尽管 就是 但是 虽 还
42、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A)
① 月亮和地球在这一点上引力平衡。
②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中缓缓的行使。
③它飞过了月亮和地球距离的中间点,在19日晚上8点33分,又飞过了月亮和地球引力的中和点。
④这个引力的静止点在离月球的28000公里的地方。
⑤从飞船上可以看到美丽的月球已经遥遥在望。
⑥它发着美丽的银光,静静地悬在飞船的上方。
A、②③④①⑤⑥ B、⑤②④①③⑥
C、②④①③⑤⑥ D、⑤④③①②⑥
43、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填入横线最恰当的一项是(B)
在我的梦里,所有被砍伐的森林重新绿叶葱葱, 。梦境如此美好,能忍心让它仅仅是个梦吗?
A、受污染的所有河流重新清波荡漾
B、所有受污染的河流重新清波荡漾
C、所有河流不再受污染而清波荡漾
D、所有清波荡漾的河流不再受污染
七年级上册生物同步训练题大全
1.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是( )
①适量的水分 ②充足的光照 ③适宜的温度 ④丰富的养料 ⑤充足的空气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2.下列播种在土壤中的种子不可能萌发的是( )
A.种皮受损伤的种子B.胚受损伤的种子
C.果皮受损伤的种子D.胚乳受损伤的种子
3.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在学校的试验田里种植花生,他们的`下列做法对于花生正常出芽没有意义的是( )
A.在晴天进行播种B.在春天进行播种
C.在雨后进行播种D.在松土后进行播种
4.赵明管理班上的生物角,班上很多同学都想看看蚕豆是怎么长出来的,于是赵明找来了几颗蚕豆种在了花盆里,他怕蚕豆不发芽,一有空就提着水壶向花盆里浇水,结果两个星期过去了,也没有看见蚕豆芽冒出来,你估计可能的原因是( )
A.蚕豆种子处于休眠期
B.教室里温度太低了
C.水浇得太多,以至于土壤里缺少空气
D.都有可能
5.如下表所示,我们每次测得小麦的发芽率都有所不同,你认为小麦的发芽率是( )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发芽率96%90%91%95%
A.96%B.90%
C.93%D.95%
政治同步训练题七年级上册
1、《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流落荒岛的事例充分证明
A、人可以离开社会而生存B、人与人之间不需要交往
C、人和人类社会离不开交往D、人可以离开他人而生存
2、人类需要交往,没有人能够脱离他人而独立生活。“人”字的结构就形象地诠释了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关系。
A、相互抵消 B、相互依赖 C、相互矛盾 D、相互理解
3、刚进入—个新的班集体,面对陌生的同学,我们可能会感到()。
A、拘束 B、高兴 C、无所谓 D、适应
4、如果我们从小就不与他人交往,可能影响()的.发展。
①心理 ②智力 ③情感 ④能力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5、对于中学生来说,正常的交往活动有利于我们()。
A、身体长高 B、结交朋友 C、增长见识 D、考试取得好成绩
6、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表明,在社会交往中()。
A、人与人的财产状况要相等 B、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平等对待
C、人与人不可能做到平等 D、人与社会平等相处
7、当我们与同学发生矛盾时,要做到()。
A斤斤计较 B、相互宽容 C、决不宽容D、得理不饶人
关于七年级上册地理同步训练题
1、(哈尔滨)中东的石油主要分布在()
A、波斯湾及其沿岸B、里海及其沿岸C、红海及其沿岸D、黑海及其沿岸
西亚地区宗教复杂,物产丰富,是世界上主要的.石油输出地区,读图,回答2—3题。
2.4内①②③④国家中,不是石油输出国的是
A.①B.②C.③D.④
3.于该地区特产和国家组合正确的是
A.紫羊羔皮⑤国B.安卡拉羊毛②国
C.羊毛地毯④国D.椰枣③国
4.(2011福州)读图“中东某资源输出示意图”,回答问题。
⑴中东处在联系_______洲、非洲和欧洲,沟通大西洋和________洋的枢纽地位。
⑵中东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_______,主要分布在_______及其沿岸地区。与该资源形成鲜明的对比,中东的________资源匮乏。
⑶中东该种丰富的矿产资源,往东经过_______海峡(①位置),输往日本;往西经过________运河(②位置)或绕过非洲南端________(地名),输往西欧和________(③国家)。
七年级上册地理课后同步训练题
1。北京的降水量是644毫米,其含义是
A。某一年的降水量B。多年来的平均降水量
C。每天测得的降水量总和D。历史上降水量最多和最少平均值
2。气温受纬度因素影响的一般规律是()
A。低纬度气温低,高纬度气温高B。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C。中纬度气温最高D。各地气温高低与纬度没有关系
3。我国属于下列选项中的()
A。全年多雨区B。全年少雨区
C。夏季多雨区D。冬季多雨区
4。在赤道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A。热带草原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
5。下列哪个事例不能反映气温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
A。柑橘树在零下9度以下会受到毁灭性冻害
B。俄罗斯人冬季喜欢喝烈酒
C。一个地方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变化不大
D。新疆吐鲁番人“早穿皮袄午穿纱”
6。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位于台湾山脉的东部,该地降水的'类型是()
A。锋面雨B。地形雨C。台风雨D。对流雨
7。我国新疆地区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偏高、气温低B。海拔较高、水汽少
C。深居内陆、距海远D。山地阻挡、背风坡
8。下列气候类型只分布的亚洲的是()
A。热带草原气候B。热带雨林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D。热带沙漠气候
9。下列气候带中,纬度最高的是()
A。热带草原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七年级历史下册选择题专项训练
1、589年,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使我国南北再次实现统一的朝代是
A、秦朝
B、隋朝
C、唐朝
D、元朝
2、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其南北两端分别是
A、洛阳、涿郡
B、余杭、长安
C、洛阳、长安 D、余杭、涿郡
3、发明和推广先进的生产工具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下图是唐朝的曲辕犁和筒车,它们分别用于
A、耕作,灌溉
B、耕作,纺织
C、运输,冶铁
D、运输,灌溉
4、“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这副对联称颂的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苏轼
5、学习唐朝历史后,有同学认为唐朝的社会风气显示出开放、进取、兼容并蓄的精神风貌。下列文物能支撑这位同学观点的是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下列关于鉴真和玄奘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唐朝的僧人②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做出重大贡献③西行求取佛法④有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
7、标志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
A、澶渊之盟
B、黄巢起义
C、安史之乱
D、八王之乱
8、下列与“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历史故事相关的人物是
A、李渊
B、赵匡胤
C、朱元璋
D、皇太极
9、宋朝时,任用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这体现出宋朝
A、重本抑末
B、重武轻文
C、重文轻武
D、重农抑商
10、下列少数民族政权与其建立者对应正确的是
A、契丹——耶律阿保机
B、金——元昊
C、辽——完颜阿骨打
D、西夏——努尔哈赤
11、岳飞赢得后人尊敬的主要原因是
A、被秦桧诬陷,蒙受冤屈
B、率领岳家军打败辽兵
C、扭转了宋金对峙的局面
D、坚持抗金,精忠报国
12、右侧是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的某项科技成就。他描述的是
A、造纸术的改进
B、“麻沸散”的制成
C、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3、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
A、隋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14、他戎马倥偬,征战终生,统一了蒙古草原。“他”是
A、耶律阿保机
B、完颜阿骨打
C、忽必烈
D、成吉思汗
15、中国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A、市舶司
B、台湾省
C、澎湖巡检司
D、辽阳行省
16、《水浒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浪子”燕青逛东京大街,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他们所去的场所在当时被称作
A、瓦子
B、邸店
C、坊
D、榷场
17、宋代最流行、最有时代气息的文学体裁是
A、诗
B、词
C、曲
D、小说
18、人们常用“比窦娥还冤”来形容人的悲惨遭遇。成功塑造了窦娥这一艺术形象的是
A、关汉卿
B、王实甫
C、马致远
D、郑光祖
19、在元大都基础上营建北京城的是
A、明太祖
B、明成祖
C、明神宗
D、明武宗
20、“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体现了下列哪位将领的爱国情怀
A、岳飞
B、文天祥
C、戚继光
D、郑成功
21、被誉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
22、攻入北京城,推翻了明朝统治的是
A、吴三桂
B、李自成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
23、清朝时,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的机构是
A、西域都护
B、安西都护府
C、北庭都护府
D、伊犁将军
24、下列体现清朝君主专制强化的是
A、中书省的设立
B、三省六部制的完善
C、军机处的设立
D、宰相的废除
25、下面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疆域图,按照时间更替顺序进行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③④①
D、①③②④
26、采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策略,逐步发展壮大,最终统一全国的是
A、赵匡胤
B、杨坚
C、朱元璋
D、成吉思汗
27、《明太祖实录》明确规定,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物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明太祖“并不许立”的是
A、三司
B、丞相
C、六部
D、厂卫
28、明朝读书人,为了能够在八股取士中录取成功,不需要做到的是
A、熟读“四书” “五经”
B、严格按照八股文体答卷
C、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解释题目
D、发挥个人的文采批评时政
29、假如你是明朝的一个吃货,你可以吃到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瓜子等这些食物,它们原产于
A、南美洲
B、大洋洲
C、非洲
D、欧洲
30、关于明代经济发展,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B、景德镇是全国制瓷中心
C、长安和开封是全国性商贸城市
D、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山西的晋商、安徽的徽商
31、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B、发展海外贸易
C、对外殖民扩张
D、争夺世界霸权
32、郑和下西洋所率的船队,满载着中国的优质商品,其中不包括
A、丝绸
B、瓷器
C、小麦
D、茶叶
33、《戚少保年谱耆编》中有一首《凯哥》:“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其中的戚少保是
A、郑和
B、戚继光
C、马和
D、戚三宝
34、1561年,倭寇大举侵犯浙江,戚家军英勇作战,九战九捷,先后歼灭倭寇一万多人的地点是
A、广州
B、幽州
C、明州
D、台州
35、明末歌谣“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民众欢迎和拥护的闯王是
A、李渊
B、李隆基
C、李自成
D、李达康
36、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是
A、洪武皇帝
B、永乐皇帝
C、万历皇帝
D、崇祯皇帝
37、1616年,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大金政权的是
A、努尔哈赤
B、铁木真
C、皇太极
D、阿骨打
38、清代诗人吴伟业作《圆圆曲》中“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广为流传,为红颜冲冠一怒引清兵入关的明末将领是
A、刘瑾
B、吴三桂
C、魏忠贤
D、袁崇焕
39、台湾人感念他驱逐荷兰人、屯垦台湾、发展贸易、大兴文教,奠定台湾物质与精神双向发展基础,对台湾影响深远,因而被冠上“开台圣王”的神明称号,他是
A、郑和
B、郑克爽
C、郑成功
D、蔡英文
40、十四世喇嘛在接受采访时提到通过转世确定继承人,但“喇嘛”这个封号是中国中央政府册封的,不是任何个人随意说了算的。“喇嘛”封号必须经过中央册封始于
A、顺治
B、康熙
C、雍正
D、乾隆
41、清朝时为巩固西北边疆地区,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B、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C、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北边疆地区
D、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42、以下区域自清代至今都无可争议的属于中国疆域范围之内的是
①台湾 ②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③南海诸岛 ④库页岛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43、面对明末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的严重破坏,清朝初年的统治者认为“国之大计”是
A、恢复发展农业生产
B、大力发展手工业和商业
C、进行海外殖民扩张
D、大力发展海外贸易
44、清朝时由于商业的繁荣发展,一些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有的地方居民超过万户,比县城规模还大,以下不是这一类型的是
A、山东的台儿庄古镇
B、吴江的盛泽镇
C、湖北的汉口镇
D、江苏的苏州
45、清朝时一些商帮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很大,其中对于山西商人组成的晋商说法正确的是
A、在全国开设“票号”便于货币流通
B、主要从事手工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C、他们的海外贸易遍及世界各地
D、他们主要与周边少数民族进行贸易往来
46、清朝时,我国很多地方的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这主要是因为
A、战争破坏
B、人口快速增长
C、自然灾害
D、商业的迅速发展
47、清代史学家赵翼评说“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他评说的是
A、内阁
B、厂卫
C、议政王大臣会议
D、军机处
48、清乾隆编纂四库全书时销毁了对满清不利的书籍总数,据统计为一万三千六百卷。焚书总数15万册。销毁版片总数170馀种、8万馀块。这些做法体现清朝实行的文化政策是
A、文化专制
B、文化保护
C、文化开放
D、文化自由
49、塑造康雍乾盛世的大清帝国,后来饱经外国侵略,造就了屈辱的中国近代史。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不包括
A、官僚体制整体结构上极其腐败
B、八旗兵军风军纪十分败坏,军备松弛
C、穷兵黩武大肆侵略劳民伤财
D、官僚机构臃肿花费无度造成财政危机
50、“顺治元年,规定北起山东、南至广州沿海的居民内迁三四十里,寸板不许下海。”这说明清朝实行
A、海外扩张政策
B、发展海外贸易政策
C、闭关锁国政策
D、发展工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