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托福网考口语考试:提高交际口语能力是根本(共含6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Shcherbakova”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应对新托福口语考试的根本在于提高交际能力。
与现行的托福考试相比,新托福口语考试题型的设置,强调测试考生的英语交际、交流能力,能够反映出在大专院校教学和校园生活中对语言的要求,但最根本的还是反映了全球环境下语言测试的一种新趋势:强调听说,强调语言的交际、交流功能,强调在实际生活和教学中运用语言的能力。
鉴于此种形势,准备参加新托福口语考试的广大考生必须注重高水平的语言交际、交流能力的培养,在初始阶段各项听、说、读、写单项技能达标后,应尽快进入综合技能的培养与训练,选用主题循环、整合听说读写各项语言运用技能的教材,在词汇,结构和篇章各层次上体认语言材料在同一主题中复现、相互印证的特点,争取在更多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培养综合语言素质、提高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
托福口语考试怎么考?托福口语考试介绍
一. 托福口语考试6大题型详细介绍
大家都知道托福口语考试分为独立口语和综合口语两种。第一题和第二题属于独立题,准备时间为15秒,回答问题时间为45秒。题型要求考生就某一话题阐述自己的观点。问题会被朗读出来,同时会出现在屏幕上。第一道题要求考生根据题目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解释原因。第二道题要求考生在两个相反的事物中选择一个并解释原因。
第三、四、五,六道题均为综合题。第三题和第四题是集合了读,听,说的形式。阅读时间为45秒,听力时间为60秒-120秒,准备时间为30秒,回答时间为60秒。也就是先阅读一篇文章,听一篇文章,然后回答问题。阅读材料为一个自然段,75-100个单词,听力材料是两个学生的对话,是对阅读材料中提出的问题的评论。第四题就是学术题,学生学习方面的,阅读材料为75-100个单词的长度学术性材料,听力材料是老师的课堂讲解。考生可以在听录音的过程中做笔记来帮助答题。 第五题和第六题集合了听、说的形式。相比第三、四题少了一份阅读材料。听力时间为60秒-120秒,准备时间为20秒,回答时间为60秒。第五道题是听力材料题。它是一道情景题,是学生之间关于学习生活中涉及的任意话题的对话。第六道题是学术题,内容可如历史课老师在讲课等,考生可以在听录音的过程中做笔记来帮助答题。
二.托福口语考试形式
大家都知道托福口语考试是机考,口语也不例外。口语考试采用人机对话的方式,考生无法和真正的考官交流,所以考生的成绩不会受到一些人为主观印象的影响。但对考生来说,完全要靠语言能力去应付,没有肢体语言的辅助,所以需要完全依靠听力去听懂题目,然后根据题目来回答。
所以,大家都了解了,口语考试一共分为6个题目,考试形式为机考。题型为综合口语和对立口语。希望大家在平时备考的时候也能有针对性的备考,多准备一些答题素材和模板。口语的基本功靠积累,考前突击也有效果,希望大家能够把握备考时间,预祝大家取得理想的成绩。
托福口语:备考的重要提醒
第一、对题型和解题技巧没有熟悉就匆忙上阵
考托福口语,就像和敌人打仗。你不知道敌人怎么出招,你也就不知道你自己应该出什么招。这样,你打败仗就是必然的。建议:熟悉题型。
第二、缺乏迅速组织好答案的能力
考生在托福口语考试中,面临两点压力:
1、时间紧、任务重。托福口语的答案准备时间只有15-30秒,答题只有45/60秒。如果,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训练,考生在考场上必将不知所措的、语无伦次。
2、要迅速呈现“完整的答案”,这也就要求考生的答案“浓缩精华”。没接受过“答案构思训练”,“浓缩精华”也是难以做到的。
第三、考场上表现得不够自信和大方
原因有二、
1、缺乏口语练习,导致考生在答题时表现得不自信。
2、性格过于内敛,导致考生在答题时表现得不够张扬。考场上表现得不够自信和大方不是形式上的问题,而是本质问题,因为这样以来,考生答题的音量就会小、发音就会模糊、分数也就不可能高。
建议:
1、“信心来自实力,实力来自练习”。
2、不论你在平常的性格如何,在考场内答题时,你必须表现得开朗、自信、大方。
第四、口语答案的语言缺乏表现力
总体来讲:英语语音不准确、语调无起伏、语言不流利、结结巴巴。
建议:
1、了解语音语调方面的知识(适当了解,而不要花太多精力在这方面),提前发现并纠正自己的语音语调错误
2、每天坚持大声、清晰、准确地朗读一段80-120字的英文段子。
托福口语:口语题型的应考对策
但iBT Speaking与TSE有着很大的差异。iBT Speaking包括6个题目,其中1、2道为独立回答题。另外第3、4道要求考生先阅读一段文字,然后再听一段与阅读文字在内容上相关的听力材料,最后考生按照要求回答相关问题。它们分别是情景题和学术题。最后的5、6道以听力材料为基础,要求考生回答相关问题。
首先,考生掌控时间能力的强弱对这个部分成绩的高低有着直接影响。前两道题的准备时间为15秒,回答时间是45秒;3、4题的准备时间是30秒,回答时间则是60秒;最后两道题目的准备时间是20秒,回答时间为60秒。大部分考生都反映口语部分的准备时间利用效率低、做答仓促。如第1、2中的题目属于日常话题,这两道题本身难度比较小,所以特别需要注意的就是时间的分配问题,在这45秒钟里,一般用5~6秒完成topic sentence, 接下来的40秒应以每一个detail或者example不超过3~4句话的规律完成该话题,也就是说大致20秒完成一个detail或example的表述。如果考生能在考前进行充分的准备,锻炼自己的口语思维,积累常用的details或examples,考试时就会从容许多。
其次,考生要对6道题目的评分标准和题目本身的要求有具体的认识,并根据自己的基础在考前针对iBT Speaking的6种类型做集中训练。
关于评分标准,OG (Official Guide官方指南) 上都有详细的说明,ETS以下列3点作为自己的评分准则:
1. Delivery: How clear your speech is. Good responses are those in which the speech is fluid and clear, with good pronunciation, natural pacing, and natural-sounding intonation patterns.
2. Language Use: How effectively you use grammar and vocabulary to convey your ideas. Raters will be looking to see how well you can control both basic and more complex language structures and use appropriate vocabulary.
3. Topic Development: How fully you answer the question and how coherently you present your ideas. Good responses generally use all or most of the time allotte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deas and the progression from one idea to the next is clear and easy to follow.
总结下来,即考生必须尽量做到使自己的语言流畅、清晰、易懂,并且能够熟练使用口语词汇。其中“流畅”要求考生要以较流畅的语速表述自己的观点,其实也是提醒考生必须有效利用时间。通常内容越丰富、信息量越大,越容易得高分。而清晰、易懂不仅要求考生的语音、语调应当尽量符合native speakers的习惯,更重要的是要求考生应恰当使用词汇、句型并且话语的层次应尽量清楚明了、过渡自然。
题型分析
Independent Topics题型
Independent task 1是Free Choice题,要求考生就某一常规话题用英语做45秒钟的陈述。考生对于这道题的准备应主要集中在people、place、object、event (人、地、物、事)这几个大方面。建议考生扎实准备OG、Longman 综合教程以及口语特训等教材上的题目,虽然在考试时直接考到它们的几率并不大,但是在复习过程中准备过的具体内容在考场上的作用却非常大。比如 “Describe the place you live in”与“Which city do you travel to most”、“Who is the person you admire most”与“Whom would you choose to visit for one hour”就可以相互借用大部分内容。
Independent task 2是Paired Choice题,也就是要求考生在提供的两个选择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并用details和examples支持自己的观点。如“ If you could choose to live in the city or live in the country areas, which lifestyle would you prefer and why”,考生需要做的是迅速确定自己的立场,其余的按照 Free Choice的准备就可以了,同时比Free Choice更好的表述是考生可以采用“抨击”另一种观点的方式来准备details,如考生可以陈述live in the city的不好来表达自己的观点——I prefer to live in the country。但是,本题在某些时候以“Do you agree or disagree”或者“compare and contrast”的形式出现,对于后者而言,考生不必表明自己的观点,只要陈述出两种选择的可比之处并加以诠释就可以了。
Integrated Tasks题型
第3~6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于题目的认知程度,并依据reading和listening部分做好的notes进行有条理的、清晰的复述,或者加上自己的观点。对于考生来说,一定要充分理解题目,熟悉考题要求,充分理解它们分别要求自己做什么事情。首先,ETS 明确3、4题都不允许有任何的personal view,因此不允许出现“I think (I believe, I presume, I consider...)”或“As far as I’m concerned...”、“In my opinion...”之类的表达方式。而第5、6题则可根据具体要求加入考生的个人观点。
第3题要求考生在45秒之内读完一则notice或者 announcement,然后听一段对话或者monologue(独白),在听力材料中,说话者将就阅读材料里提到的决定发表看法。而题目通常都是要求考生对于说话者的观点进行陈述,并且要求考生复述出他或她 (们)在表达自己观点时谈及的原因。所以看清楚题目要求自己复述的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的观点也非常重要。
第4题是关于学术讲座的复述。这个部分要求考生在45秒之内阅读一段学术内容的文章,然后听一段教授的讲座,需要注意的是教授的讲座可能是针对阅读材料中的某一个细节进行发散性的详细讲解。这个环节的题目要求是客观陈述教授是怎样以examples和details来阐释reading中出现的某个术语。因此在做reading notes时要争取记下提到的术语的定义或者对某科学现象的分类和发展阶段等重要信息;而在做listening notes时则要对教授的举例和分类做重点记录,同时在问题出现后要抓紧30秒钟时间对reading和listening notes进行合理组织,建议考生抓紧时间标记出topic sentence的key words和supporting details,并将它们编号,帮助自己理清陈述的思路。第6题的处理方式与本题较为相似。
第5题是“problem-solution”题型,考生只要根据listening notes陈述清楚对话中的第一位说话者的problem以及第二位说话者提供的solution(s),其次根据Paired Choice的模式表明自己的立场以及原因就可以了。
一、何谓“自言自语法”?
“自言自语法”,即以自己跟自己交流的方式,促成英语口语能力提高之方法。它不受时间及其他交流因素的限制,只要有一个属于你的空间,自己对着自己用英语讲就可以了,此方法是正常课堂英语口语训练的有益补充。
二、如何巧用“自言自语法”
1、有目的地去选择说的材料
开始练习“自言自语法”时,笔者建议你认真选择所说材料。开始时,你可以练习复述小故事,语言应尽量生动、的简练,有明确的情节,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把握语言的连贯性。你可以选你所熟悉或喜欢的内容说,你可以复述课堂上学习的内容,你可以说说你自己的向往。在选择说的内容时,亦应力求练习内容全面,你可以说一封信,一张便条,一个建议,一份说明书,一篇演讲稿,一篇小议论,一段求职信或感谢信等。你可以说说你的工作,你的家庭,你的业余爱好,以及你为什么学英语等等。有了一定基础后,可练习口译。看中文电影,用英语翻译主人公的话语。
2、自主创造语言环境
“自言自语法”练习中,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语言环境。在自己的房间里,没有人会笑话你,尽可以大胆他说。你可以在散步时说给风儿,说给花草树木;你可以在欣赏影片时跟着主人公倾诉喜怒哀乐;你可以在睡前或一觉醒来时说说自己的憧憬,描绘自己的梦境。总之,你可以在任何时候、的任何地方采取适当的语速和音调,随心所欲他说。
3、善于模仿
采用“自言自语法”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力要学会模仿。模仿的原则:一要大声模仿。这一点很重要,模仿时要大大方方,清清楚楚,一板一眼,口型要到位,不能扭扭捏捏、的小声小气地在嗓子眼里嘟嚷。二要仔细模仿。优美的语音、的语调不是短期模仿所能达到的,对于有英国英语基础的人学说美国英语也是如此,对于习惯于说汉语的人学说英语则更是如此。此外,模仿时还要有耐心,有信心,有恒心,不能有任何松劲畏难情绪,要相信自己完全有能力模仿得更好。
4、及时复述
复述方法有二:一是阅读后复述。阅读后复述就是在阅读完一段文章或一篇文章后,用自己的语言采用“自言自语”的方式来表达文中的内容。你可以在复述时使用文中的某些内容,但应尽量避免完全背诵;你也可以在复述时使用文中出现的关键词或部分句型,作为复述的线索,帮助自己较完整地复述所读材料。二是听磁带或看影片后复述。这种方法既练听力,又练口语表达能力,采用此种方法训练时,最好使用磁带或影片中的原话来复述,这样可以较准确地矫正自己的语音和语调,体味地道的英语口语。在说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出现语法错误。刚开始练习时,因语言表达能力、的技巧等方面的原因,往往复述接近于背诵,但在基础逐渐打牢后,就会慢慢放开,由“死”到“活”,在保证语言正确的前提下,复述可有越来越大的灵活性,如改变句子结构,转换表达方法,用自己在课堂上新学的词汇和句型来替换一些不常使用或难于理解的东西,对于自己读音掌握不准的词汇可以不用,等复述完后再通过查词典或听录音进行正音。
农村小学如何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农村小学如何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作者/ 田秀丽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在口语方面的所得,我认为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认识
修订版《小学语文大纲》将原来的“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可见,“口语交际”作为一种能力,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将来的工作中是何等重要,作为一种最基本的能力,是个人素质的重要体现,而对于农村小学的学生来说所受制约的因素较多,科任教师只要认识到“口语交际”的重要性,才能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对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的探索中来。
二、充分利用口语教材
1 .立足插图,描述画面。图画直观形象,生动有趣,能激发学生观察、联想和说话的兴趣。
2.凭借内容,创设情境。例如:导演课本剧,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场合激发说话的情绪;有意识的采取“不公正”的方法处理某件事情,让学生评论,引发说话的激情。
3.重视阅读,创设机会。在阅读教学中捕捉听说点。
三、博览群书,扩宽知识面,积累丰富学生的语言
1.真正、切实利用校园图书阅览室,增加阅读量,对报纸、杂志上的通话、寓言、名著等广泛的阅读。
2 .制作读书卡片、写读书笔记、剪报等。搜集喜闻乐见的名人名言、成语、谚语等,每周进行一次交流,为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增添生动活泼的材料。
3.“只有接触,才能影响;只有交流,才能合作。”开展知识竞赛、辩论赛、读书心得交流等活动,交流体会与人共享读书的乐趣,既增长了见识,又丰富了语言。
四、让学生敢说
教师要以朋友的身份多与学生交往,把教师与朋友的身份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让他们不再胆战心惊而不知怎么说,打消学生的顾虑,即是说错了也没有关系,树立起学生敢说的信心。答对了或只说对了一点儿都要给予肯定、表扬。总之,在教学中教师把赞扬送给每一位学生,调动他们发言的积极性,创造良好宽松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敢说,积极地说。
五、让学生会说
敢说是基础,会说是目的,在敢说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说,会说就是把所表达的内容说的条理清楚,内容具体,语言规范,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一切语文从实践学习比用规则学习来得容易,应该让学生以写字去学习写字,从语言学语言……我们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的优势,用活口语教材,明白每次训练的主旨,然后让学生充分表达,教师相机知道,并针对学生在表达时出现的毛病给予及时纠正,如应该先说什么,后说什么。这句话应该怎样说更具体、更生动。让学生在交流中感悟说话的技巧,明白说话也是一门艺术,特别是课堂进行中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求学生紧扣问题,认真思考,表达具体、完整,避免出现离题万里、答非所问,更重要的是强调必须用普通话回答问题。
学生生活是口语交际的源泉,要积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表达,学会合作,学会应对。
总之,我们要抓住口语训练的时机,充分挖掘农村特有的教学资料,从平时的教学着手,多渠道多角度找出培养和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切入点,寻求适合农村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教学方法,定能走出一条适合农村学生发展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之路。
(作者单位:835004新疆伊宁市巴彦岱镇中心小学)
如何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论文
摘 要:关注阅读教学实践,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将是阅读教学的重点。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关键词:阅读教学 口语交际 语言
新的课改理念不断地深入教学实践中,使一度枯燥无味的课堂又变得生机勃勃了。特别是阅读实践中的口语交际活动,更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交流的平台。所以,在阅读活动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就显得犹为重要。它帮助我们穿越时空的限制,投入到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当然,它需要建立在学生对课文阅读、理解、感知、感悟的过程中。作为教师,则必须在阅读教学中,抓住一切可训练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给学生充分表达和交流的机会,指导学生说完整、具体、有序的话,说优美的话,说内容丰富、合乎情理的话,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习惯和交际态度,让学生在具体的文本情景中,体会各种不同的交际方式、交际目的以及交际环境,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阅读教学中逐步得到锻炼、提高与发展。因此,关注阅读教学实践,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将是阅读教学的重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学生的语言,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1、在朗读中丰富学生语言
朗读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环。《语文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实施评价建议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就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从读中得到感悟、培养语感,积累词汇,丰富语言,为学生的交际活动创设一定的交际情景,使学生在朗读的实践中有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情绪也就会高涨起来,学生学习口语交际的主动性就会被激发出来,他们就会带着情感,怀着浓厚的兴趣,走进交际的空间,去作进一步的体验。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设计了这样的朗读片段:“漓江的水真美呀!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漓江,荡舟漓江,感受这种美,请跟我一起读。”接着,老师又叫学生独自朗读体会美。这样,通过教师的领读感悟美,通过学生的个别读品味美,在此基础上,老师及时引导:漓江的水让我们流连往返,可长安好玩,不是久留之地。难道我们的家乡就没有这么美的景色吗?作为家乡的一分子,难道没有义务展示一下家乡的美吗?能否借鉴作者的写法描绘家乡的一处景物呢?这样,通过朗读,为学生创设了口语表达的'机会,通过借鉴,积累了词汇,丰富了语言,使学生变得有话可说了,使口语交际的初步目标――能说话,会说话得到了训练。学生具备了这种表达的能力,为以后的交流互动创设了良好的机会。
2、在质疑中训练学生语言
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忠告:“当儿童跨进校门以后,不要把他们的思维套进黑板和识字课本的框框里,不要让教室的四堵墙壁把他们跟气象万千,丰富多彩的世界隔绝开来,因为在世界的风雨中包含着思维和创造的取之不尽的源泉。”所以,教师只有在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说话,大胆质疑,在疑问中辩出真伪,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在质疑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练习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学生之间形成相互倾听,表达和应对。
3、在课外延伸中提升学生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了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坚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即要坚持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认真领会语文课程中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用好教材中设计的“口语交际”内容,使学生通过典型话题的实践,积累口语交际的经验。所以,阅读教学中的课外延伸部分,将给学生提供了口语交际的广阔空间,它既教给学生养成反馈课文的习惯,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在这一语言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做到了有话可说,有话能说,有话必说。例如,在学完了《开国大典》一文后,文中提出了一个问题:假如此时你正在参加群众游行,而你是一名摄影记者,你准备拍摄哪个镜头,为什么?由于学生已经熟悉了课文,这样,他们就有话可说了,同学们就在老师创设的情景中,个个跃跃欲试,说开来了。试想,如果没有这样的语境,学生从何说起,说什么,不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吗?所以,通过课外知识的延伸,使学生的语言得到了提升,口语表达的能力也进一步得到了锻炼。
4、创新文本中重组学生的语言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处处留意、挖掘文本中的语言要点,放手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例如,学了《美丽的“三潭印月”》《富饶的海洋》等课后,引导学生分别扮演“导游”与“游客”进行对话;学了《草船借箭》《田忌赛马》等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后,让学生自由组合表演课本剧。在多元互动的过程中,学生对已知文本进行了再加工。这样的设计,既发展了文本,超越了文本,而且还训练了他们口语交际的能力。
但是阅读教学与口语交际训练有一定的区别,两者必须兼顾,辨证处理:一方面从阅读教学角度用好口语交际,口语交际必须建立在学生对文本阅读、理解、感知、感悟的过程中进行,对阅读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从口语交际的角度审视阅读教学,强调了教师必须在阅读教学中,给学生充分表达和交流的机会,指导学生说完整、具体、有序、生动的话,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阅读教学中逐步得到锻炼和提高。
总之,抓好阅读教学,为我们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家人、社会的交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然,如何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说起来,在阅读教学中打开话匣子,在实践活动中学会,那么,阅读教学的目标也就达到了。正如课标中所说的: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贵州省思南县天桥乡大坪小学 宋宜轩 565111
关 键 词:口语 训练 能力
内容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口语交际作为一种有声的语言,它主要是依靠口语进行双向或多向的信息交流的一种活动。小学生应当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有助于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发展,有助于促进智力、发展思维,有助于学生良好气质的形成。重视口语交际,培养听说能力是当务之急。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曾十分注重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但仅停留在“听话、说话”的层次上,忽略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弱化了口头语言表情达意、交流信息、相互沟通的工具性。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口语交际已经成为现代交际社会最基本的技能之一,我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到,从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已势在必行。
口语交际是交际双方为了特定目的,运用自己的口头语言和适当的表达方式进行交往的一种言语活动。具有即时性、情景性、复合性的特点,属于言语交际的范畴。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以语言为工具进行的信息和思想感情的交流。它是生活中使用最广、最多的交往手段。它不是单纯的听说练习,而是一种双向互动式的动态语言实践,它需要面对面的你来我往的信息交流。因为口语交际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的,所以对于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的交际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有着特殊的效果。口语交际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具体生动的交际情境,交际活动的设置和开展,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及口语表达水平的一种课型。它是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基础,以提高学生在生活中的语言交往能力为核心,并同时发展学生科学、艺术、道德等素质的既具实践性又表现为综合性的课程形态。
这就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十分注重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不能仅仅停留在“听话、说话”的层次上,要注重语言的交际功能,强化口头语言表情达意、交流信息、相互沟通的工具性。口语交际已经成为现代交际社会最基本的技能之一,所以,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低年级起,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已势在必行。
一、教师是口语交际的表率,活用并凭借语文教材,加强口语交际训练
任何技巧的入门都是从开始的,就象练字要先临帖,绘画要先素描一样。口语交际教学,教师的言谈举止就是最好的示范,就是一种教育。这是由我们的教育对象决定的。利用教材训练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是行之有效的办法。教材中语言因素十分丰富,为我们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提供了广泛的内容和形式,有说完整句子的训练、有看图说话训练等;各册教材在阅读课文及基础训练题中,也都有编排人物对话交际的训练内容。对口语的话题进行了精心的选择和安排。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创造双向互动的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实践:
1、听说的训练。口语交际中的听说训练比单纯的“听话”“说话”要求更高,除了听明白,说清楚外,还要根据对象与场合,恰如其分地予以应对,注重的是双向或多向的互动式学习。在口语交际课中进行听说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听别人说话的习惯,培养他们反应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如《我们去旅游》一课,先引导学生轮流进行经验讲述,向全班介绍自己喜欢的风景名胜,当同学进行介绍时,要求其他同学们认真听,并且随时可以提出问题。学生在这种双方互动的交流中,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了良好的听说态度。
2、看图讲述的训练。低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内容配有图画。图画是鼓励学生说话的一种强有力的兴奋剂,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体现该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图画中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也可借助图画,鼓励他们想象、创新。如教《借铅笔》一课时,可先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注意画面的内容;再想一想: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哪些小动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他们怎么做的?启发学生自述,同桌互述,小组互说,班上介绍,最后让学生自己动脑,想想假如自己遇到类似的情况,该怎么说,怎么办?鼓励他们大胆想象,敢于交往,并把自己的说法讲给大家们听。
二、立足课堂,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创设交际情境,进行口语交际 训练
在教学中,我们只要真正明确教材的编排意图,合理地使用好教材扎实有效地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就可收到意想不到的训练效果。
教育学家说过: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材料感兴趣了,才会激起情感,情感又会触发语言动机,提高语言技巧,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新课标提出 :“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口语交际训练的一定要重视情境创设。可以这样说,没有具体的情境,学生就不可能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也不可能有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形象思维占主要优势,因而创设多种多样的情境,引起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激发他们口语交际的热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口语交际有重要作用。比如:模拟表演,创设情境。“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对于那些有趣、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内容,低年级学生往往表现出极大兴趣,如果让学生充当这些内容中的主人公,创设故事情境,更能诱发他们的创造力。在教《保护有益小动物》时,让学生自由选择伙伴,分别戴头饰对青蛙、蜜蜂、蜻蜓、等有益小动物捕捉害虫的情景进行表演,并对自己进行自我介绍。这样创设情境,增加学生间交流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步步引人入胜,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如临其境,观察、思维、想象和表达能力都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还有:实物创设情境。小学生智能发展尚处于低级阶段,他们观察事物往往比较粗略,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不会观察,可以这样认为,他们的眼睛不用来看,耳朵不用来听。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他们学会看、听、感觉。”因此,在教低年级小学生说话时,要教会他们观察。直观形象的实物展示,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易于学生观察。如进行《有趣的动物植物》教学中,把一只真正的海马标本呈现于学生面前,学生个个眼前一亮,随着老师的相机点拨,纷纷举手发言,气氛非常热烈,将自己知道的有趣的生物知识讲给同学听,丰富了知识的积累,强化了口语的训练。
三、走出课堂,加强口语实践锻炼。重视激励性教学评价,增强口语交际兴趣和自信。
有道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但这还很不够,还需要通过大量的课外实践。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提供了活水源泉,教师要用心捕捉生活现象开展口语训练,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如:课余时间让学生谈谈自己所听到的、看到的新鲜事;结合课文内容组织讲故事;转进一位新同学,你怎样欢迎他等。我们也可抓住班级、学校经常开展活动的机会进行口语训练。比如:春天来了,组织学生找春天,让学生对景物畅所欲言;活动课上组织学生动手做手工,再让学生说说做的过程和感受;让学生学当小医生、学习招待客人等。只要教师能做有心人,那么处处都能指导学生说话,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课上,一定要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因为学生有兴趣,才有交流的动机;有兴趣,思维才会活跃。而培养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激励”。人的深层需要都有渴望别人赏识的愿望,小学生更是如此。小学生初练口语,往往语无伦次,他们需要教师的细心呵护,需要老师常用肯定和表扬的方式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所以,口语交际教学中,不管学生的表达多糟糕,教师要多表扬少批评,多激励少指责。教师要耐心地听学生发言,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思路;要善于发现学生微小的进步及时肯定,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不要轻易挑剔学生这个词“不规范”,那个词“有毛病”,即使某个词说错了,也要允许或提醒他重新换个词再说,促进口语交际的积极性。
四、重视开展激励性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给儿童劳动的快乐,取得成绩的快乐,唤醒隐藏在他们心目中的自豪感、自卑感,这就是教育工作的一条金科玉律。”在儿童的内心深处,有渴望被人赏识的愿望。因此,学生在说话时,教师要多表扬少批评,多激励少指责。要耐心地听取学生发言,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思路。发现学生微小的进步要及时地给予肯定,即使某个词错了,也要允许他换个词再说,对想法独特的同学,还可奖给“智多星”的称号,使每个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满足感,这样有助于增强每一个学生口语交际的信心和勇气,学生就会乐于口语交际。
总之,只要我们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语言学习的规律,给学生双向互动的条件和机会,学生就能敢讲会讲,才能掌握口语交际的方法技巧,才能形成语言、做人、生存等因素构成的口语交际能力。
(联系电话:15329063002 邮箱:tqtxc@.126.com QQ:407006152)
[加强口语训练,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 口语交际练习题
★ 口语交际教案
★ 口语交际教学计划
★ 托福口语评分标准
★ 托福口语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