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热期的护理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be美学爱好者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热期的护理(共含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be美学爱好者”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热期的护理

篇1: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热期的护理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经鼠传播的一种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急性起病,以发热、出血及肾脏损害为三大主征。发热一般为首发症状,体温可高达39~40℃之间,热型以稽留热、驰张热多见,少数为不规则热。

发热期是HFRS病程的第一阶段,从感染到出现临床症状(潜伏期)需4~45d,一般为7~14d。发热期临床表现除发热外,尚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毛细血管损害症状,肾脏等器官损害表现。发热期的治疗和护理,对于预防低血压休克,防止发生急性肾衰竭,保证患者顺利渡过各个病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1]。

1 临床资料

我科1月至12月收治HFRS患者210例,男171例,女39例,年龄14~81岁,住院时间9~39d。重症21例,体温超过40℃11例,肾破裂1例,有明显渗出、出血症状20例。

2 护理

2.1 基础护理

2.1.1 饮食 HFRS患者由于胃肠道黏膜充血、水肿、出血,出现恶心、呕吐,食欲明显减退或不能进食,应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容易消化的饮食,逐渐由流食、半流食过渡到普食。宜少量、多餐,采取逐步调整的方法,防止营养失调综合征的发生。

2.1.2 休息 HFRS的治疗原则是“三早一就”(早诊断,早休息,早治疗,就地或就近治疗),早休息对预防低血压休克和减轻肾脏损害有重要意义[1]。患者入院后在高热期间及发热末期一般绝对卧床休息,并减少探视,陪护者不能离开。

为保证能够很好卧床休息,护理人员需做好生活护理工作,并定时巡视病房,满足患者各种护理需求,尽量减少机体的.能量消耗。为患者提供清洁、整齐、空气清新的病室环境。

2.1.3 皮肤护理 穿着宽松、柔软内衣,出汗后及时擦干汗液并更换衣物。病情较重卧床时间长者,定时翻身,经常对骨隆突出易受压部位进行按摩,保持床单平整、干燥、整洁,定时更换体位和进行局部按摩,避免压疮发生。

2.1.4 口腔护理 给予患者口腔卫生指导,每日用0.9%氯化钠液或3%双氧水漱口,同时观察口腔黏膜有无出血、糜烂、伪膜形成。出现真菌感染,宜清洗后用制霉菌素或氟康唑片磨碎涂于患处。危重及昏迷患者,给予特殊口腔护理。

2.2 病情观察

2.2.1 生命体征的观察 密切观察体温及血压变化。体温的高低与HFRS病情轻重呈正相关系。若体温超过39~40℃以上,可用物理降温,如头部冷毛巾湿敷,或颈部、两侧腋下、腹股沟处放置冰袋,放置时间不宜超过30min,以防产生继发效应。不宜用酒精擦浴,以免加重毛细血管损伤。

忌用强烈发汗退热药,以防止大汗而进一步丧失血容量[2]。发热后期,体温开始下降时,应密切观察血压变化,每2~4 h测血压1次,注意血压、脉压差及心率的改变,及早发现低血压倾向,鼓励患者多饮水,预防休克的发生。

2.2.2 观察渗出性水肿表现 多数患者发病后2~3 d,眼睑和球结合膜即可出现渗出性水肿,逐渐加重。特别是发热末期,更应密切观察球结合膜、眼睑和面部水肿等外渗体征。如水肿急速加剧,说明血管损害严重,血浆急骤渗出,是休克的先兆,应报告医生给予期前治疗,预防低血压休克的发生。

2.2.3 仔细观察尿液性状,准确记录尿量 要仔细观察有无肉眼血尿,尿中有无膜状物排出,如有说明肾脏损害严重,有可能发生严重肾功能衰竭,应做好治疗的准备。准确记录尿量,可以早期发现少尿倾向。测量时,不能只图方便,以估计的方法进行记录,对各种量器,应进行校对,力求准确。

篇2: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热期的护理

2.2.4 注意观察出血情况 如果皮肤出血明显,甚至出现瘀斑,同时伴有牙龈出血或鼻衄,要注意DIC。如果患者表现有进行性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呕吐咖啡样物或出现柏油样便,提示有胃肠道出血,按消化道出血给予护理。

2.2.5 注意观察腹痛和腰痛变化 如果患者腹痛或腰痛突出或明显加重,可能是由于血管损害加重,血浆大量渗出,引起肠系膜或腹后壁水肿加剧,或因血管破裂引起严重出血和血肿所致。也可能是肾破裂,应及时报告医生做进一步检查,并注意血压的变化[1]。

2.3 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 由于患者起病较急以及对疾病的不了解,容易产生恐惧、紧张心理,护理过程中对待患者要有耐心,热情服务。同时对患者和家属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介绍,使其能够主动地配合治疗与护理,顺利地渡过发热期。

3 体会

对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在发热期给予正确、全面的护理,仔细地观察病情及做好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对于预防低血压休克,防止发生急性肾衰竭,保证患者顺利渡过发热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高军,牟玲.肾综合征出血热——诊断与治疗[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237.

[2]杨绍基,任红.传染病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89,90.

篇3:《内科学》辅导:关于肾综合征出血热

◆临床表现

1.发热期: 多为突起高热,体温越高,热程越长,病情越重。全身中毒症状表现为“三痛”,即为头痛、腰痛和眼眶痛。

2.低血压休克期:多数患者出现在发热末期或热退同时出现血压下降。此期容易发生dic、脑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3.少尿期:常继低血压休克期出现。主要表现尿毒症,水电解质紊乱,严重者发生高血容量综合征和肺水肿。

4.多尿期:此期新生的肾小管吸收功能尚不完善,尿素氮等物质引起的渗透性利尿,使尿量增多。此期若水电解质补充不足或继发感染,可以发生继发性休克。

5.恢复期:经过多尿期后,尿量逐步恢复为ml以下。少数患者可遗留高血压、垂体功能减退、心肌劳损等。

◆实验室检查

1.血象:不同病期中变化不同,对诊断、预后判定均重要。

(1)白细胞: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3~4日后即明显增高,多在(15~30)×109/l 中性粒细胞明显左移,并可出现幼稚细胞,重型、危重型可出现晚幼粒,中幼粒,甚至早幼粒细胞,呈现类白血病反应。异型淋巴细胞在1~2病日即可出现,且逐日增多,一般为10~20%;部分达30%以上,对诊断有参考价值。

(2)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发热期开始上升,低血压期逐渐增高,休克期明显上升,至少尿期下降,其动态变化可作为判断血液浓缩与血液稀释的重要指标。

(3)血小板:全病程均有不同程度降低,2病日即降低,低血压及少尿期最低,并有异型、巨核血小板出现,多尿后期始恢复。血小板显著减少是本病一项特征性表现。迅速下降的原因,除病毒直接损害外,提示有dic存在。

2.尿常规

显著的尿蛋白是本病的重要特点,也是肾损害的最早表现。其主要特征为:出现早、进展快、时间长。多在2~3病日尿中即开始出现蛋白,并发展迅速,可在1天内由“+”突然增至“+++”或“++++”。少尿期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尿中还可有红细胞、管型或膜状物(是凝血块、蛋白质与坏死脱落上皮细胞的混合凝聚物),故必须强调多次查尿、有助于诊断。

3.免疫功能检查:普遍有免疫功能异常。

篇4:发热的护理的方法

大家在这个换季的季节特别容易感冒,冷热交替,出现热伤风的情况,感冒常伴随着出现发热症状,很多孩子出现发热的状况家长却不知道最佳的护理方式,下面我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发热的护理方式。

护理方法:

不急降温

如果医生确定你只是感冒了,在你能耐受的范围内,最好不要急于服用解热 药。发烧是体内抵抗感染的机制之一。我们的身体藉由升高体温来调动自身的防 御系统杀死外来病菌(一般来说,病菌在39℃以上时就会死亡),从而缩短疾病 时间、增强抗生素的效果。如果你在感冒初起时(37―38.5℃)使用药物来退 烧,会使体内的细菌暂时变成假死状态,并使他们产生抗药性,一旦死灰复燃,往往更难治疗。

冷敷

如果高烧让你无法耐受,可以采用冷敷帮助降低体温。在额头、手腕、小腿上各放一块湿冷毛巾,其他部位应以衣物盖住。当冷敷布达到体温时,应换一次,反复直到烧退为止。也可将冰块包在布袋里,放在额头上。

热敷

假使体温不是太高,可以采用热敷来退烧。用热的湿毛巾反复擦拭病人额头、四肢,使身体散热,直到退烧为止。

但是,如果体温上升到39℃以上,切勿再使用热敷退烧,应以冷敷处理,以免体温继续升高。

擦拭身体

蒸发也确降温作用。专家建议使用冷自来水来帮助皮肤驱散过多的热。虽然你可以擦拭(用海绵)全身,但应特别加强一些体温较高的部位,例如腋窝及鼠蹊部。将海绵挤出过多的水后,一次擦拭一个部位,其他部位应以衣物盖住。温将蒸发这些水分,有助于散热。

泡澡

有时候,泡个温水澡是最舒服不过了。它同样也可以起到缓解发热的症状。婴儿应以温水泡澡,或是以湿毛巾包住婴儿,每15分钟换一次。

篇5:发热病人护理常规

发热病人护理常规

发热病人

第一文库网

护理常规

发热指产热增多或散热减少,均可导致体温升高称发热。发热是一种症状,以感染性发热为多见。非感染性发热常见于血液病,恶性肿瘤、理化因素等。体温在38℃以下为低热,38℃――39℃为中热,39℃――40℃为高热,40℃以上为超高热。体温上升期由于皮肤血管收缩,皮温下降表现皮肤苍白,无汗,畏寒,体温升高后,皮肤潮红而灼热,呼吸及心率加快,退热时因大量出汗,皮肤温度降低。高热可出现谵妄、惊厥、错迷及水、电介质紊乱等合并症。

(一)绝对卧床,因高热时,新陈代谢率增快,消耗多,进食少;体弱,此时应减少活动。

(二)疑为传染病者,应先行隔离,以防交叉感染。

(三)入院后尽早留取大、小便标本及血培养送检。

(四)饮食: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可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发热时鼓励病人每日饮水3000ml以上;对不能进食可按医嘱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昏迷病人给予鼻饲流质饮食。

(五)测量T、P、R:每4小时测量T、P、R一次,待体温恢复正常三日后可改可为每日测量二次。

(六)体温达38℃以上时行头部冷敷,体温达39.5℃时给予物理降温,行温水或酒精擦浴,降温后30分钟测量并记录于体温单上。

(七)体温骤退者,注意保暖,防出汗过多而导致虚脱。

(八)口腔护理:因发热致唾液分泌减少,口腔粘膜干燥,口内食物残渣易发酵致口腔溃疡。故对不能进食或昏迷病人行口腔护理日三次。

(九)皮肤护理:对出汗较多的病人应勤换内衣裤,加强皮肤护理,防褥疮发生。

(十)高热出现谵亡,应及时用床档防坠床,出现昏迷时,按昏迷病人护理常规护理。

篇6:肾性水肿内科护理

(1)休息:平卧可增加肾血流量,提高肾小球滤过率,减少水钠潴留。

轻度水肿患者卧床休息与活动可交替进行,限制活动量,严重水肿者应以卧床休息为主。

(2)饮食护理:限制水、钠和蛋白质摄入。

①水盐摄入:轻度水肿尿量>1000ml/d,不用过分限水,钠盐限制在3g/d以内,包括含钠食物及饮料。

严重水肿伴少尿每日摄水量应限制在1000ml以内,给予无盐饮食(每天主副食中含钠量<700mg)。

②蛋白质摄入:严重水肿伴低蛋白血症患者,可给予蛋白质每日每千克体重1g,其中60%以上为优质蛋白;轻中度水肿每日每千克体重0.5~0.6g蛋白质,给予蛋白质的同时必须要有充足热量摄入,每日126~147kJ/kg(30~35kcal/kg)。

(3)病情观察。

(4)用药的护理:按医嘱给予利尿剂。

(5)保持皮肤、黏膜清洁。

(6)防止水肿皮肤破损:患者应穿宽大柔软棉织品衣裤,保持床铺平整干燥,卧位或坐位患者要协助经常变换体位,避免骨隆起部位受压,引起皮肤破损。

肌内及静脉注射时,要严格无菌操作,应将皮下水肿液推向一侧再进针,穿刺后用无菌干棉球按压至不渗液。

篇7:肾性水肿内科护理

摘要:肾性水肿是由肾脏疾病而引起头面部、眼睑、四肢、甚至全身浮肿的一种病症。

隶属祖国医学“水肿”范畴,传统辨证论护以及不少特色护理疗法尽现中医调护的作用及优势。

关键词:肾性水肿;中医护理;中医优势

肾性水肿,是由于肾脏疾病而引起头面部、眼睑、四肢、甚至全身浮肿的一种病症。

例如肾小球肾炎、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等。

其当属祖国医学“水肿”的范畴,中医药的历史传统而灿烂,依据中医理论护理及治疗肾性水肿的疗效也颇具特色。

1肾性水肿的发病机制及西医护理

现代医学认为肾性水肿分为肾炎性水肿和肾病性水肿,其发病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①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尿蛋白丢失,血清白蛋白降低后引起血管内胶体渗透压下降,血浆从血管内向组织间质渗漏而致水肿。

②肾小球滤过系数下降,肾小管回吸收钠增加(球-管失衡)而导致水肿。

③肾脏疾病引起RAAS系统的激活,水钠潴留导致水肿。

④肾内前列腺素(PGI2、PGE2等)产生减少,致使肾排钠减少引起水肿[1]。

西医目前对于肾性水肿的护理除了积极治疗原发病外,主要采取一般饮食护理与药物治疗相结合,饮食护理包括补充蛋白,限盐,限水等。

病情的观察及指导包括询问和记录患者的症状,水肿变化,出入量及体重,以及勤翻身,抬高肢体末端等体位改变,借此耐心讲解水肿的原因,避免烫伤,压迫坏死及感染,以及过度劳累,情绪变化,饮食不当等导致水肿加剧,药物上主要依赖利尿剂(如呋塞米,螺内酯,氢磺酰胺等)。

它具有起效快,作用强大等优点,但因为利尿剂本身的治疗副作用常常影响其临床应用,例如肾病患者往往伴随着嘌呤代谢障碍,利尿剂使用会加重高尿酸血症,诱发痛风,加快肾功能进展。

其他并发症包括血容量和血钾下降,严重者可引起肾脏供血不足,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

并且还有代谢并发症如氮质血症,酸碱中毒;以及变态反应如皮疹,胰腺炎, 间质性肾炎,肾小管内结晶形成和梗阻性肾病等引起急性肾衰;其他还有严重者甚至出现耳聋[2]等。

除此之外,噻嗪类利尿剂及贮钾利尿剂对CRF患者(Scr>166.67umol/L)不宜使用,这也影响着水肿的转归[3]。

2中医对肾性水肿的认识及护理优势

中医古籍文献对肾性水肿曾有过不少描述,如:“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早则面甚,晚则脚甚”。

从病因来说外因多为外邪,邪毒,内因责之于肺、脾、肾及三焦气化不利,饮食及过劳乃发病诱因。

从病机而言,肾性水肿多系本虚标实的虚实夹杂之证,与肺、脾、肾三脏有关,肾为关键。

主要导致气、血、水三者代谢,运输环节异常而成。

气、血、水三者相辅相成,在病理状态下肺不布津,脾不运水,肾失开阖,水液代谢异常可致气滞,血瘀;气机失常也可致血瘀水停;气机阻滞,水道不畅可致气滞水肿。

张介宾云:“凡水肿之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

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

”喻嘉言则谓:“惟脾,肺二脏之气结而不行,后乃胃中之水曰蓄,浸灌表里无所不到也,肾者胃之关也,肾司开合,肾气从阳则开,阳太盛则关门大开,水直下而为消,肾气从阴则阖,阴太盛则关门常阖,水不通而为肿。”

在西医护理的基础上,中医护理干预肾性水肿强调则辩证施护,“开鬼门,洁净府”是总的治肿大法。

概而言之,临床常用的药物治疗有以下几种消肿之法:①宣肺发汗利水,多用于水肿初起,且兼有表证者,代表方有越婢加术汤,②健脾温阳利水,多用于脾阳受损,水湿内停,溢渍于肌肤者,代表方实脾饮合参苓白术散,③益肾化气利水,多用于肾阳虚衰,阴水不化不运而致腰以下尤甚的水肿,代表方有真武汤合五苓散

④分利湿热解毒,多用于湿热毒壅盛与内,浸渍肌肤于外的患者,代表方有疏凿饮子合五味消毒饮,⑤行气活血祛瘀,多用于水肿日久,反复发作的水瘀互结患者,叶传蕙等著名医家主张将此法当贯穿肾性水肿治疗始终[4],此法符合祖国医学“久病入络”的观点,代表方有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加用丹参,益母草,牛膝,泽兰可提高活血化瘀之力以消肿。

对于部分顽固性肾性水肿可大胆使用三棱,莪术,水蛭行气破血。

此外中医尚有不少特色药疗配合食疗的用药护理,可予以大黄30g,蒲公英30g,丹参30g,红花15g,龙骨30g,牡蛎30g灌肠治疗,可有通腑、泄浊、利水之效,适用于CRF的水肿患者;可以予以中药膳食治疗,芡实30g,金樱子30g,黄芪30g,白术15g,地龙30g,僵蚕30g,与乌鱼250g共煮,加少许生姜,吃鱼肉,喝鱼汤,适用于大量蛋白尿的NS患者。

在外治法上,毛冬青20g、赤芍15g、红花6g、桃仁15g、桂枝15g,沐足按摩;取穴任脉的水分穴,配合中药内服可有效治疗肾性水肿[5]。

另外也可使用中药芒硝外敷法,利用芒硝的导泻及高渗性吸收作用,把水份从组织间隙吸附出来,产生导泻、消肿止痛的作用。

以上调护措施,方便、简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情志护理是中医的又一护理亮点,中医认为百病生于气,不良的'情志刺激可以使脏腑功能失调,肾五行属水,在志为恐,由于肾性水肿常常病程缠绵,迁延难愈,易产生悲观,忧虑,焦躁,情绪抑郁,根据中医的“情志相胜”理论,即思胜恐;所以在具体护理工作中,护士要掌握患者的思想动态,向患者讲解七情治病的道理,用体贴和关心来解除患者的紧张感和各种顾虑,减少烦躁和恐惧情绪,排除各种心理障碍,保持情绪上的稳定,使患者心情舒畅,才能达到气血平和,建立并恢复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的信心,达到恢复争气的目的。

最后,中医药的历史悠久,精粹聚集,中医护理也具有现代护理无法比拟的优势:①早在《伤寒论》就有五苓散,猪苓汤等利水消肿,《金匮要略》更是明确提出了发汗和利尿的治疗方法。

通过研究《伤寒论》,提出了中医治疗肾性水肿的宣肺利水,解表利水,攻逐利水等九大方法[5]。

历代医家也不断补充对肾性水肿的认识和治疗经验,使其辩证论治的中医轮廓体系更加清晰和完善。

可以说中医药丰富的药物和历代名家的治疗心得及完善的辩证论治体系是中医对肾性水肿护理,并取得良好疗效第一个优势,也是最大的优势。

②同时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发现,中医药治疗肾性水肿除了有肯定的疗效之外,罕有电解质紊乱,嘌呤代谢紊乱的报道。

因此更适合长期应用,尤其是某些顽固性水肿患者,长期使用不影响电解质平衡,无肾小管结晶形成以及梗阻性肾病,安全性相对较高,适合长期护理干预。

③当患者因各种因素,不宜使用利尿剂时,中医药同样可以治疗肾性水肿,并取得一定疗效。

具备简单,廉价,广泛应用等优点。

3结论

依据中医理论对肾性水肿进行辩证施护是临床疗效确切的护理干预之一,中医药对肾性水肿调护的优势也是它被广泛应用于肾科的重要原因,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但中医药调治肾性水肿也同样存在无法静脉给药,起效相对较慢,作用相对温和等不足之处,故肾性水肿当以尽量不加重肾脏负担为原则,在积极治疗基础上,可根据患者病情采取辩证施护及特色护理,以取得最大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陈文彬,潘祥林,主编.诊断学[M].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24~25.

[2]Robert W Schrier 编著,胡维诚,主译.肾病与电解质紊乱[M].第6版.山东科学技术出版,2004,10:76~77.

[3]郑法雷,章有康,主编.肾脏病临床与进展[M].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1:263.

[4]郭立中,关明智,毛炜.叶传蕙教授治疗肾病用药特色[J].新中医,1997,29(12):10~11.

[5]邓丽丽,张洁婷.中药沐足按摩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肾性水肿[J].四川中医,2006,24(1):107.

《内科学》辅导:关于肾综合征出血热

肾性水肿内科护理

发热门诊工作制度

手心发热什么原因

发热门诊的规章制度

肾水肿的原因

节后综合征还是节后综合症

节后综合征怎么调整

如何摆脱“年后综合征”

肠易激惹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情绪影响的论文

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热期的护理(合集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热期的护理,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