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猫夏ʘᴗʘ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共含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猫夏ʘᴗʘ”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

篇1: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

1.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位从太空中观察地球的人。

2. (历时3年)的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第一次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

3.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是经线;顺着东西方向,围绕地球仪一周的是纬线。

4. 人们用西经20度、东经160度两条经线将地球分成东半球和西半球。

5.最长的纬线叫赤道。赤道将地球平分成北半球和南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6.七大洲指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

7.四大洋指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8.亚洲是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亚洲的全称是(亚细亚洲),意思是(“太阳升起的地方”)。

9.非洲的尼罗河是世界第一大河,全长6600多千米;亚洲的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它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海拔8844.43米);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是世界最大的平原,这里覆盖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热带雨林)。

10.世界上的人,根据他们的外表特征,主要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人种虽然不同,但没有优劣之分,都是平等的。

11.亚洲大陆是黄种人集中的地区之一;欧洲大陆是白种人集中的地区之一;非洲大陆是黑种人集中的地区之一。

12、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都是地球的(居民)。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又叫(水球),是目前所知的宇宙中唯一的(有生命的)星球,是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球上的蓝色是(大海),陆地是(黄色),白色的涡流是(云彩),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大约需要4000万名同学手拉手环绕地球站一圈。

13、(中国北极黄河站)是中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南极第一个科学考察站是(长城站)。

14、位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位于南美洲的(巴西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位于(委内瑞拉)的(安赫尔瀑布)是世界上(最高的瀑布);位于(澳大利亚)的(珊瑚礁一大堡礁)是(最大最长的礁)。

15、目前世界上有(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人口多的国家有(中国)、(印度)、(俄罗斯)和(美国),在众多国家中面积分别排在前四位的国家是(俄罗斯 中国 美国 加拿大)面积不足一百平方千米的小国有(梵蒂冈)、(摩纳哥)、(瑙鲁)。

16、(非洲)国家最多,有(53)个国家(6)个地区。(南美洲)国家最少,共(12)个国家,(1)个地区,亚洲国家位居(第二),(南极洲)没有国家。

17、美国人既有(白种人),又有(黑种人)和(黄种人),他们的祖先分别来自(欧洲)、(非洲)和(亚洲),还有本地(土著人)。

18、世界语言至少有(2500)种~(3000)种。光是非洲就有(1000)种以上。

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

1.春秋时期的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被推崇为“至圣先师”,也被尊为世界文化名人。他生前广收弟子,教学授徒,曾有弟子(3000)人,其中(72)人品行优秀,被后人称为(72贤人)。

2.《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著作,它记载了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言行,是我们后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3.山东省的曲阜(fù)是孔子的故乡。

4.司马迁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用了的时间完成了巨著——《史记》。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载了从(黄帝)到( 汉武帝 )时代(三千年间)的历史。

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6. 李时珍用了(27)年完成(《本草纳目》),司马光用了(19)年编写(《资治通鉴》),贾思勰用了(10)年写了(《齐民要术》)。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9.万里长城,东起辽宁省的鸭绿江,西到甘肃省的嘉峪关,沿途经过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天津、河北、北京、辽宁等10个省市,全长六千多千米,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防御工程。它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 山海关 )被认为是孟姜女哭长城之地,所以在那里建有孟姜女庙,长城的关隘除了有山海关外,还有( 居庸关 )、( 嘉峪关 )。长城建立在高高的山上是作为(防御的城墙)和(守备的关隘)。

10.陕西的秦始皇兵马俑坑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

11.重庆市大足县的大足石刻是我国石窟艺术中的优秀作品。

12.京剧是我国最大的剧种,是我们的“国粹”,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在国际艺术舞台上,京剧被列为世界三大戏剧体系之一。(京剧)(书画)和(国画)(中医)等都是国粹。

13.一个外国人说:“如果中国没有京剧,也就不成其为中国了。”

14. 文房四宝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书工具,指“笔、墨、纸、砚”。 它不仅有实用价值,也是融(绘画)(书法)(雕刻)(装饰)等各种艺术为一体的艺术品。

15.两千多年前,扁鹊发明了“望、闻、问、切”的诊断疾病的方法。华佗发明了(麻沸散)。

16、(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特征)。说起西班牙,你可能会想起(斗牛士);提起巴西,你会想到(足球),说起我们中国的时候,你会想起(长城)、(京剧)、(山水画)等。

篇2: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

1.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在北京周口店生活着一群古人类,我们称为北京人。据考证,北京人已经能制造工具和使用火了。

2.炎帝以发明农耕技术而著称。据说,炎帝部落是我国最早进入农耕的部落,炎帝也被尊奉为农业的创始者,人们称炎帝为“神农氏”。

3.据考古发现,早在七八千年前,我国北方就有了粟的种植,南方也有了稻的种植。我国是最早种植粟和稻的国家之一。

4.中国是世界上培育出农作物最多的国家。

5.农谚: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立夏三天遍地锄。 瑞雪兆丰年。 冬天麦盖三层被, 来年枕着馒头睡。

6.《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7.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人们用吃粽子、赛龙舟的方式纪念屈原。屈原生活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是楚国人。

8. 二三千年前,我国已有了棉花种植,人们已经学会(驾牛犁地)和(耙地);(七八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已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9.中国的服饰史是一个内容及其丰富的文化宝库,它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和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变迁,体现出社会的进步及人们对美的向往。

10.在古代,中国是唯一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日本的和服受我国的(唐服)的影响。两千多年前,我国的丝绸就有了纱、素、帛、绫、罗、绡等十多个品种。精美的丝绸通过“丝绸之路”大量传入西方。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西方人一直把我国成为“赛里丝”国,意思是产丝之国。中国丝绸不仅是一种服装面料,同时也代表着中国古代的(文明 )和(服饰 )文化,为早期世界服装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1.远古的时候,生活在南方的人们常在树上搭窝,后人称之为“构木为巢”,想出这种办法的人叫做“有巢氏”。 生活在北方的人则在(地上挖穴,以避风寒)。

12.建筑是凝固的文化,它历经岁月的洗礼,静静地伫立在那里,体现着人们的智慧和创造。

13. 五、六百多年前,我国古代著名航海家(郑和)先后(七次)率船队下西洋,开辟了中国(陶瓷路)。八千多年前,中国就创造出最初的陶器。中国发明陶瓷的历史比欧洲早一千七百多年。CHINA是中国的英文名字,还有一个意思是“瓷器”。

14.紫砂壶是用江苏宜兴的紫砂泥烧制而成的。紫砂泥是一种含有多种(矿物质)的粘土,用它烧制的茶具,即使在夏天,抛出的插也能保持好几天不变质。

15.中国的瓷都是江西景德镇。陶都是江苏宜兴。中国的瓷器以神奇的(风采)、独特的(技法)、浓郁的民族韵味,享誉世界。

16.中国的文字最初是从图画演变而来的。传说,是仓颉造的字。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汉字是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它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17.在世界数千种语言中,汉语最简短。

18.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促进了造纸术的发展和推广。以后,中国的造纸术先后传入朝鲜、日本、阿拉伯国家和欧洲大陆。

19.北宋时期的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

20.我国的古代四大发明是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21、从年代上看,祖先的生活离我们很遥远,但是回望祖先走过的路,从(一件陶器)、(一粒稻谷)、我们可以去了解他们是怎样生活的。经过了解会发现,我们今天的生活,我们的(吃)、(穿)、(住)都与祖先有着扯不断的联系。

22、(吃穿住)是生活最基本的需要。我们的祖先运用自己的(聪明智慧),不断地(摸索、开拓),经过漫长的岁月,一步步从(野蛮)走向(文明)。

23、筷子使我们的祖先发明的,它具有挑、(拨、夹、拌)、扒等功能。现在,全世界有(15)亿以上的人在使用筷子。

24、(民以 食为天 )几千年来,中国人不仅学会了(种植)和(养殖)还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食文化)。

25、在漫长的生活、生产实践中,我们的祖先把一些(野生植物)培育成(农作物),把(野生动物)驯化成(家畜),创造了(农耕和饲养技术)。

26、我国是最早种(稻和粟)的国家之一,我国是世界上培育出(农作物)最多的国家,在全世界667种主要栽培植物中,起源于我国的有( 136 )种,占(20%)以上。

篇3: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资料

13 、《秦兵马俑》

一、多音字:① 乘(shèng):战车千乘 乘 (chéng):乘车

② 和(hé):和谐 和 (huò): 掺和 和 (hè) : 唱和

③ 干(gàn):干练 干(gān):干涉 ④ 翘(qiào):翘起 翘(qián):翘首

二、易错字:吏(lì)军吏 矗(chù)立 魁梧(wú) 鸟瞰(kàn)擎(qíng )着 曝(pù)晒(shài) 模拟(nǐ) 金碧(bì)辉煌 战靴( xuē) 惟妙惟肖(xiào)

三、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的字

( 举)世无双:全 ( 若)有所思 :好像 所向披( 靡):顺风倒下 跃跃( 欲)试 :将要

四、比一比,再组词

拱( 拱形 ) 供( 提供) 含(含辛茹苦) 颔(颔首)

戈( 戈壁) 弋(游弋) 僵(僵硬) 缰(缰绳)

桅(桅杆) 跪(跪拜) 镂(镂花) 楼(楼房)

拟(拟人) 似(似的 ) 靡(风靡) 摩(摩擦)

吏(军吏) 史( 历史) 弩(弓弩手) 努(努力)

博(博学) 搏(拼搏)

五、重点词语解释:

微微颔首:轻微点头,表示同意。

享誉世界:在全世界取得(权利、声誉、威望等)。

举世无双: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形容极其稀有。

南征北战: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

所向披靡:所向:指力所到达的地方;披靡:溃败。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

昂首挺胸: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若有所思:若:好像。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跃跃欲试:跃跃:急于要行动的样子;欲:要。形容急切地想试试。

久经沙场:形容参加过多次战斗。

绝无仅有: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少有。

身材魁梧:指人的身材长得高大、强壮。

反义词:发掘(埋没) 所向披靡(望风而逃)

近义词:发掘(挖掘) 折服(信服) 举世闻名(闻名遐迩) 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

1、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 19120)平方米,足有(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 8000)个,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 230 )米,南北宽( 62)米,总面积有( 14260)平方米。这里是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2、将军俑( 身材魁梧),头戴金冠,( 身披盔甲),手握宝剑,( 昂首挺胸),站在队伍前列。像是在指挥身后的( 军吏)和( 士兵)行进。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 久经沙场)、( 肩负重任)的高级将领。

3、将军俑( 久经沙场)( 肩负重任)

武士俑(威武凝重) 骑兵俑(英勇善战)车兵俑(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弓弩手(神情专注)(张弓搭箭)马俑 (形体健壮)(跃跃欲试)

4、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它们神态各异:有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好像在思考如何互相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同意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本段用“总——分”结构的方式,抓住俑的神态,综合运用了排比、拟人,将俑的精美刻画的淋漓尽致。)

5、《秦兵马俑》是一篇状物类的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再现了中华民族一段强盛辉煌的历史。秦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14、《埃及的金字塔》

一、易错字āi ( 埃 )及 fén( 坟)墓 shà 大( 厦) lún 轮)廓 yì( 屹)立 qì(砌)成

二、近义词:锋利(锐利) 宏伟(雄伟) 反义词:锋利(钝拙) 倾斜(端正) 紧密(疏松)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1、在埃及首都开罗西南面金黄色的沙漠中,可以看到一座座(巨大)的(角锥)形建筑物。它们(巍然屹立),(傲对碧空)。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埃及金字塔。

2、现在,这些金字塔(矗立)在起伏的黄沙之中已经有( 四五千年)了。它们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3、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 砌合)得很( 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形象描述的方法)

4、《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说明文。课文着重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形状及其建筑历史,文章以清晰的条理,平实的语言,介绍了金字塔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方法,热情讴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干。

5、这是一篇借物写人的文章,介绍的是埃及金字塔,反映的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文章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举例、作比较、列数字、语言描述。

6、金字塔举世闻名是因为:一、它的工程浩大;二、它的结构精巧。

15、《音乐之都维也纳》

一、易错字:自卑 欧洲 生涯 博物馆 草坪 优雅 华尔兹 飘溢 包厢 镂花

山清水秀 风景如画 波光粼粼 街头巷尾 星罗棋布 金碧辉煌

近义词:著名(闻名) 容纳(收纳) 掺入(加入)

反义词:古典(现代) 轻快(沉重) 美观(丑陋)

二、重点词语解释

摇篮:指欧洲古典音乐诞生于维也纳。

掺和:指悠扬的乐声与花草的芬芳混和在一起。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等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星罗棋布:像群星那样罗列,像棋子那样分布。形容数量多,分布广。罗,罗列;布,分布。

表示有名的成语:举世闻名 鼎鼎有名 赫赫有名 远近驰名

显赫一时 家喻户晓 名满天下 名闻遐迩

表示数量多的成语:不计其数 数不胜数 成千上万 琳琅满目

成千上万 不胜枚举 不计其数 浩如烟海

表示建筑物的成语:亭台楼阁 雕梁画栋 富丽堂皇 古色古香 别有洞天 鳞次栉比 金碧辉煌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是欧洲(古典音乐 ) 的摇篮,是一座(用音乐装饰)的城市。

2、18世纪以来,世界上(许多)著名的音乐家,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 施特劳斯)等,都在这里度过(大部分 ) 音乐生涯,谱写了许多(优美的乐章)。

3、《音乐之都维也纳》是一篇散文,作者用优美的笔触描写了维也纳独特的城市风貌,讲述了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渊源,表达了作者对“音乐之都” 的赞美和向往。

4、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原因:①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②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③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④维也纳的国家歌剧院与“金色大厅”都具有世界影响。

五、拓展:

著名音乐家——

贝多芬被称为“乐圣” 莫扎特被称为“音乐神童”

舒伯特被称为“歌曲之父” 海顿被称为“交响乐之父”

大约翰·施特劳斯被称为“圆舞曲之父” 小约翰·施特劳斯被称为“圆舞曲之王”

世界上的许多城市都有自己的雅号:

对称的古都-北京 世界佛教之都-曼谷 狮城-新加坡

圣城-耶路撒冷 水都-威尼斯 花都(浪漫之都)-巴黎

篇4: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资料

16、《爱如茉莉》

一、多音字:

咽:yàn(吞咽) yān(咽喉) yè(呜咽)奔:bēn(奔波) bèn(投奔)

差:chā(差别) chà(差劲) chāi(出差) cī(参差) 正:zhèng(一本正经) zhēng(正月)

二、 易错字:漂浮 橘红色 莫名其妙 秘密 顺序 蹑手蹑脚

三、 重点解释:

1.莫名其妙:莫:没有谁。名:说出。指没有人能说出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2.平淡无奇:奇:特殊的。指事物或诗文平平常常,没有吸引人的地方。

3.一本正经: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后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

4.蹑手蹑脚:形容走路脚步放得很轻。也形容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

5.嗔怪:责怪,但其中包含爱的成分多一些。

四、 按课文内容填空:

1、通过细节描写感受父母之间平淡却深厚的亲情,从而理解“真爱就像茉莉”。

2、记两个词语:真爱无痕、至爱无声

3、父母之间互相关心、体贴、相互关爱。

4、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中。

5、病房里,那簇茉莉显得更加洁白纯净。它送来的缕缕幽香,袅袅地钻到我们的心中。

6、练习2的答案:“掏”“咽”“钻”三个词都是指具体的动作,而“秘密”“话”“幽香”又都是抽象的事物,是不能“掏”,不能“咽”,也不能“钻”的,似乎有了矛盾。其实这是通过隐喻,使抽象的事物仿佛可以看见、可以触摸,因而也就使语句更生动形象了。

17、《月光启蒙》

一、多音字:落:lào(落枕) luò(落叶) là(落队)解:jiě(解放) xiè(解数) jiè(解差

散:sǎn(散文) sàn(散步)混:hùn(混乱) hún(混球)累:lěi(积累) lèi(劳累)léi(累赘

二、易错字: 立即 篱笆 洗澡 褂子 嗓音 天资聪颖

三、 填空:

1、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母亲用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她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像.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2、本文的中心思想:作者对母亲启蒙教育的感激、怀念之情。

3、课文中民歌民谣风格明快、流畅、含蓄、风趣。

4、以《月光启蒙》为题的原因:Xkb1.com

①母亲对孩子的“启蒙教育”多是在夏夜月光下进行的;

②这种“启蒙教育”是充满着母爱和诗意的,给孩子留下美好的记忆。而“月光”往往能够营造美好的已经,以此为题目,与全文的情境相吻合;

③月光朦胧,给人很多想象的空间,激发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所以,月光本身对孩子也有启蒙作用

5、练习2的答案:①“长”从“生长”的意思引申而来,有“产生”的意思。

②这里用“芳香”形容“音韵”,突出了这种“音韵”给孩子的心灵感受。

6、民谣一首:《拉大锯》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接闺女,请女婿,小外甥也要去。

18、《我和祖父的园子》

一、按课文内容填空

1.《我和祖父的园子》作者萧红,选自长篇小说《呼兰河传》。我们从文章字里行间感受到了祖父的爱、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乐,也感受到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

2.祖父的园子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限的欢乐,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在“我”心目中,园子——

1.是快乐的:“我”在园子里吃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蚂蚱。

2.是充满生机的:园子里的昆虫很多,有蜜蜂、 蝴蝶、蜻蜓。

3.是自由自在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蝴蝶随意地飞。

19、《谈礼貌》

一、多音字: 校:jiào(校场) xiào(学校)

二、易错字: 幸亏 无稽之谈 和谐 师傅

三、 重点解释:

1.出言不逊:逊:谦让,恭顺,有礼貌。说话粗暴无礼。

2.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有道德的人带热播应该彬彬有礼,不能态度粗暴出言不逊。

3.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礼节周到,就会让人感到温暖,没有礼貌,就会让人感到讨厌。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1、可见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不但沟通了人们的心灵,而且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

2、中国曾有“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的古训,意思所说,有道德的人待人应该彬彬有礼,不能态度粗暴,也不能出言不逊。礼貌待人,使用礼貌用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3、人在社会上生活,总要和别人交往。学会礼貌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就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4、关于礼貌的名言

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到人家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孟德斯鸠

修养的本质如同人的性格,最终还是归结到道德情操这个问题上。——爱默生

5、关于礼貌的成语:

彬彬有礼 礼贤下士平易近人 谦谦君子

谦虚谨慎 谦恭下士 温文尔雅 文质彬彬

洗耳恭听 相敬如宾 以礼相待 虚怀若谷

苏教五年级英语下册教学计划

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

九年级下册物理期末复习资料

苏教五年级语文下册名师备课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总复习资料

苏教一年级语文下册工作计划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英语期末复习资料

八年级下册期末文学常识复习资料

人教版英语初一期末下册复习资料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期末复习资料(下)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集锦4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