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提速练习:《陋室铭》加点字解释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每一步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中考文言提速练习:《陋室铭》加点字解释(共含4篇),欢迎阅读与借鉴!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每一步”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中考文言提速练习:《陋室铭》加点字解释

篇1:中考文言提速练习:《陋室铭》加点字解释

文言提速练习(1)

《陋室铭》加点字解释卷A卷

1、有仙则名( )

2、有龙则灵( )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 )( )

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 )

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 ( )

6、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 )

7、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 ) ( )( )

8、孔子云( )

9、何陋之有( )( )

《陋室铭》句子翻译测试卷(A卷)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6、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7、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8、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阅读理解卷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陋室铭》的作者是_____朝的___________。“铭”作为一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如本文中的“____”、“____”、“_____”等字就属同韵。

2、本文先以“山”、“水”喻_______,以“仙”、“龙”喻________,运用类比手法点明主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通过对居室周围环境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揭示了“德馨”的内涵,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的生活情趣和对___________的厌弃。

4、作者把自己的陋室与“诸葛庐”“子云亭”相比,并以孔子的话结束全文,含蓄的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雅情趣,与开头的`__________遥相呼应。

5、本文作者采用_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借对陋室的描写和赞颂抒发自己的高尚节操。

[知识拓展]

陋室铭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写作背景

刘禹锡因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经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知县看人下菜碟,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篇2:中考语文文言文提速练习《陋室铭》

中考语文文言文提速练习《陋室铭》

《陋室铭》加点字解释卷A卷

1、有仙则名( )

2、有龙则灵( )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 )( )

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 )

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 ( )

6、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 )

7、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 ) ( )( )

8、孔子云( )

9、何陋之有( )( )

《陋室铭》句子翻译测试卷(A卷)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6、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7、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8、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阅读理解卷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陋室铭》的作者是_____朝的___________。“铭”作为一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如本文中的“____”、“____”、“_____”等字就属同韵。

2、本文先以“山”、“水”喻_______,以“仙”、“龙”喻________,运用类比手法点明主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通过对居室周围环境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揭示了“德馨”的内涵,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的`生活情趣和对___________的厌弃。

4、作者把自己的陋室与“诸葛庐”“子云亭”相比,并以孔子的话结束全文,含蓄的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雅情趣,与开头的__________遥相呼应。

5、本文作者采用_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借对陋室的描写和赞颂抒发自己的高尚节操。

篇3:中考语文文言文提速练习

中考语文文言文提速练习

一、题目

《陋室铭》加点字解释卷A卷

1、有仙则名( )

2、有龙则灵( )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 )

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

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 )

6、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

7、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 )( )

8、孔子云( )

9、何陋之有( )

《陋室铭》句子翻译测试卷(A卷)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6、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7、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8、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阅读理解卷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陋室铭》的作者是_____朝的___________。“铭”作为一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如本文中的“____”、“____”、“_____”等字就属同韵。

2、本文先以“山”、“水”喻_______,以“仙”、“龙”喻________,运用类比手法点明主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通过对居室周围环境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揭示了“德馨”的内涵,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的生活情趣和对___________的厌弃。

4、作者把自己的陋室与“诸葛庐”“子云亭”相比,并以孔子的话结束全文,含蓄的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雅情趣,与开头的__________遥相呼应。

5、本文作者采用_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借对陋室的描写和赞颂抒发自己的高尚节操。

《陋室铭》加点字解释卷A卷答案

1、有仙则名( 出名、著名 )

2、有龙则灵( 灵异 )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 ) ( 只是 )( 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

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长上 ) ( 映入 )

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博学而又品德高尚的人) (平民,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

6、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弹 ) ( 朴素、不加装饰 )

7、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泛指音乐 ) ( 官府的公文) ( 使……劳累 )(身体)

8、孔子云( 说 )

9、何陋之有( 疑问代词,什么 )( 简陋 )

《陋室铭》句子翻译测试卷(A卷)答案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山不在于高低,有了神仙就名声远播。

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水不在于深浅,有了蛟龙就显得灵异。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

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青苔的痕迹长上台阶,苍翠碧绿;草色映入门帘,一片青葱。

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在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人,跟我往来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6、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在这里可以弹弹素琴,看看佛经。

7、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管弦演奏的声音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我身心劳累。

8、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

二、答案

《陋室铭》阅读理解卷答案

1、《陋室铭》的作者是_唐__朝的__刘禹锡____。“铭”作为一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如本文中的“_名__”、“_灵__”、“_馨_”等字就属同韵。

2、本文先以“山”、“水”喻_陋室___,以“仙”、“龙”喻__室主__,运用类比手法点明主旨:“___斯是陋室,惟吾德馨___”。

3、本文通过对居室周围环境和_来往客人__、_陋室主人日常生活__的描写,揭示了“德馨”的内涵,表现了作者_安贫乐道___的生活情趣和对_世俗生活 的厌弃。

4、作者把自己的陋室与“诸葛庐”“子云亭”相比,并以孔子的话结束全文,含蓄的表达了_以君子自居,安贫乐道___的高雅情趣,与开头的_惟吾德馨_遥相呼应。

5、本文作者采用_托物言志(借物抒情)_的写作手法,借对陋室的描写和赞颂抒发自己的高尚节操。

篇4:艾青诗选中考知识点加练习

《艾青诗选》

作者简介

(1910年03月27日—1996年05月05日)是一位伟大的中国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笔名莪伽、克阿等。浙江金华人。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大堰河》(1939)、《火把》(1941)、《向太阳》(1947)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解放后的诗集有《欢呼集》、《春天》等。1948年以后发表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等诗作。出版了《艾青选集》等。另有论文集《诗论》、《论诗》、《新诗论》等著作。1985年,获法国艺术最高勋章。其诗作《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

诗歌风格

诗歌风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建国后出版的诗集有《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海岬上》、《春天》、《归来的歌》、《彩色的诗》、《域外集》、《雪莲》、《艾青诗选》等。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经典名言

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人民不喜欢假话,哪怕多么装腔作势,多么冠冕堂皇的假话,都不会打动人们的心。人人心中都有一架衡量语言的天平。

3.个人的痛苦与欢乐,必须融合在时代的痛苦与欢乐里。

4.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

5.因为,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在明朗的天空下,已复活了!——苦难也已成为记忆,在它温热的胸膛里,重新漩流着的,将是战斗者的血液。

6.一棵树,一棵树,彼此孤离地兀立着,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它们的根伸长着,在看不见的深处,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相关练习

一、填空题。

1.艾青 (1910-1996),原名_______,中国现代诗人。成名作《__________________》,发表于1933 年,这首诗奠定了他诗歌的基本艺术特征和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的诗作《___________》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

2. 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是_______和______。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_______”和“________”的歌手。这些诗歌也是自由体诗的代表。

3. 艾青于 1910 年阴历 2 月 17 日生于浙江金华的一个地主家庭。由于家里不喜欢这个“克父母”的婴儿,就托付给乳母——_________ 收养,然而这个妇女却十分疼爱他。

4. “咳,就在如此寒冷的今夜 / 无数的 / 我们的年

老的母亲,/ 都蜷伏在不是自己的家里,/ 就像异邦人 / 不知明天的车轮 / 要滚上怎样的路程?──而且 / 中国的路 / 是如此的崎岖,是如此的泥泞呀。”出自艾青《___________________》

5. “但你是沉默的,连叹息也没有,鳞和鳍都完整,

却不能动弹;你绝对的静止,对外界毫无反应,看不见天和水,听不见浪花的声音。”这段诗节选自艾青的________。

二、选择题。

1. 下列诗歌写于诗人“归来”后的是(    )

A.《我爱这土地》    B.《太阳的话》

C.《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D.《光的赞歌》

2. 1978 年以后,艾青的诗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面不属于他这一时期诗歌特点的一项是(     )

A. 诗句由原先的长短错落,不求整齐划一变得比较整齐。

B. 诗情由原先的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变得比较深沉。

C. 写法由原先的尽情的呼告、肆意的排叙变得口语化、散文化。

D. 诗意由原先的凝重、深厚变得比较警策,充满哲思。

3.下面对《艾青诗选》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礁石》中“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的礁石,象征着坚韧不拔、高傲自负的人们。

B.从“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可以体会到诗人对革命的崇高热情、不懈努力,以及为革命奉献生命的伟大思想感情。

C.“在死亡没有来临,把能量发挥干净”这两句可以看出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的赞叹、赞赏,以及奉献自己、贡献力量的伟大情怀。

D.“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答案

一、填空题。

1.蒋正涵、大堰河——我的保姆 、我爱这土地。

2.土地,光明;太阳,火把。

3.大堰河

4.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5.鱼化石

二、选择题。

答案:1.D   2.C 3.A  (解析:A.应该是象征着坚韧不拔、乐观自信的人们。)

陋室铭全文加翻译主旨

初中文言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加点字、翻译、问答题

词语加解释四年级

风的词语加解释

成语典故解释加出处

黄袍加体成语解释

励志名言警句加解释

9加几的巩固练习

中考语文知识点:词语解释

中考考点的成语解释

中考文言提速练习:《陋室铭》加点字解释(精选4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中考文言提速练习:《陋室铭》加点字解释,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