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正确引导培养独立意识 压岁钱应该怎样花?(共含6篇),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要进步的大洋洋”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正确引导培养独立意识 压岁钱应该怎样花?
专家认为,怎样花压岁钱是一个教育培养小孩独立意识和理财观念的好机会
穿新衣,放鞭炮,收压岁钱……过年最开心的是孩子,年过完了,许多小朋友收了不少压岁钱,兜里都满满的。这几天,小朋友们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这么多压岁钱该怎么花呢?”记者昨日走上西
安街头采访了一些小朋友,看看他们如何打理压岁钱。
交学费买文具从小爱学习
7岁的王保罗是小学二年级学生。过了个年,他的小腰包也“丰收”了。
“我的压岁钱有500多块!”王保罗说,过年,爷爷奶奶每人给了他100元,外公外婆每人给了100元,小舅给了100元,小姨给了50元,还有舅爷等也给他压岁钱,加起来一共有500多元。钱还没在王保罗兜里捂热,就转交给妈妈保管了。妈妈说了,过几天开学了,这些钱要给他交学费和买文具。“我每年的压岁钱都用来买文具!”8岁的刘霁维是小学二年级学生。他今年有些失落,压岁钱只收了300元。原来刘霁维的老家在湖南,亲戚也都在那边,由于湖南雪灾,他和父母没能回家过年。压岁钱也就只有妈妈和外公给他。“家里什么吃的都有,平时的零花钱也能买玩具,把压岁钱花在学习上最好!”
采访中,多数家长和小朋友都选择用压岁钱交学费和买文具,从小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
教育储蓄为孩子未来做打算
12岁的赵菲是小学六年级学生。今年,她的压岁钱多达4300元。采访中,不少小朋友的压岁钱都有上千元之多。这么多钱,是该消费还是存下来做长远打算?
赵菲的妈妈已经早早帮她做好了计划。“我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我妈就在银行给我开了个账户,把每年的压岁钱都存进去。”赵菲说,妈妈给她存的是教育储蓄,用于将来上中学、上大学的花费。今年她就要上初中了,这些钱马上就可以用。
一些精明的家长还让孩子用压岁钱“生钱”,从小学会理财。比如购买黄金纪念品和艺术品等。一家保险公司推出的'理财业务,每年将压岁钱存入,既为孩子准备了教育基金,同时孩子还可以享有18种重大疾病的保险保障,也受到一些家长的喜爱。
捐款做善事培养孩子的爱心
除了投资教育、理财,一些家长还用心良苦地从压岁钱中规划出一笔资金,让孩子参与慈善事业。
9岁的李明玮是小学四年级学生。今年,他收到的压岁钱有1000多元。这几年,李明玮每年都会拿出一些压岁钱,给儿童村的小朋友捐款,给贫困大学生捐款,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我们正想着,今年给灾区捐些钱!”李明玮的爸爸说,他希望孩子从小学会去爱别人,这样别人也会爱他,等他长大了,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孩子的压岁钱消费观念应引导
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青年学者尹小俊表示,压岁钱除了有较强的物质吸引力外,还起着传达长辈与小孩之间代际感情交流的作用。对于压岁钱,父母不能只关心花出去,还应该更关心怎么花,因为怎样花压岁钱是一个教育培养小孩独立意识和理财观念的好机会,作为家长,应该协助小孩打理压岁钱,把压岁钱花得更有意义。
尹小俊认为,在协助孩子花压岁钱时,应该重点考虑培养孩子的人生阅历、开拓孩子的视野、增加孩子对社会的接触面等几个方面,如:用压岁钱带孩子到科技馆参观;孩子用压岁钱参加夏令营;让孩子用压岁钱捐助农村贫困学生等,增加孩子对社会的了解。作者:卢红曼
过年了!过年来了,大家一定都有压岁钱。当然,我也不例外。可是,有这么多的压岁钱,大家都想好该怎么花了吗?
这天我想:压岁钱是攒着呢,还是花了呢?想来想去,我觉得压岁钱应该花在有用的地方,向学习这一方面。
其实,这个想法,也是一件事告诉了我压岁钱怎么花:有一年,我去牡丹江过年。得了许多压岁钱,我心中的馋虫一下子被勾引出来,于是,我买了许多好吃的,竟忘了学习这一码事。这几天,我吃的饱饱的,玩的兴高采烈,却冷落了学习。写作业时,看到我的朋友都用的是新学具,我很后悔,为什么当初不买学习的用品。有很多人问我今年的压岁钱都干什么了,我真是有话说不出来,可是如果说出来真怕他们笑话我压岁钱净花些没用的地方。
后来,我得到了一个结论:吃的东西,一会儿就吃完了。可用的东西却可以用到永远。现在给学习投资,你一定会有回报。
大家一定要规划好自己的压岁钱,请记住学习为先。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打好基础。
你打算怎样度过这个盼望已久的假期呢?
过年的衣服、食物、晚会……还有压岁钱。过年了,许多小朋友的压岁钱一定是源源不断地滚来吧!能建成一个小银行呢!当你拿到大家给你的压岁钱时,你脑海中最先浮现出来的应该是怎么花吧!以前,我总是把钱存起来,好上大学,不过,今年,我得好好打算一下。
1、捐款。在汶川地震中,受难的灾民,现在生活非常贫困,我们应该多多帮助他们,让他们过个快快乐乐的过年。
2、帮助残疾人。我们是小康生活,过的无忧无虑。可生活中,不是每一个人都是一帆风顺的,遇上老人、残疾人或生活有困难的人,我们要动员大家尽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们,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东西也能体现我们的爱心,敬老助残才能创建和谐的社区氛围。
3、自己去银行存起来。每逢节日,都会收到爸爸妈妈给我的惊喜,今年,等爸爸妈妈过生日时,我也要买一点小礼物献给父母,送上深深的祝福。的确,他们为我付出了太多太多。并且,我不在向父母要钱,要好好孝敬他们。
4、给自己买点礼物。我当让要快快乐乐的过年,买点礼物摆在家里做做装饰,也是不错的选择。
怎么样,我今年的压岁钱安排还不错吧!
如何培养宝宝的独立意识?
当孩子小的时候,父母习惯于凡事都为孩子考虑的周全细致,认为宝宝永远都需要自己悉心照顾。但是在孩子3岁以后,孩子会经常要求“自己来”,并拒绝家长的帮助,这对于孩子来讲并非坏事。
从心理发展的角度讲,“自己来”标志着宝宝自我意识及独立意识的萌发和增强;从教育的角度讲,“自己来”有益于宝宝独立自理的培养及自信心的培养。那么,如何因势利导把宝宝的意向“自己来”变成正向的力量促其更好地成长发展呢?
1、更新爱的观念,改变爱的方式,把学习的机会交给宝宝,培养宝宝自理的能力及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为其今后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这种爱的观念和方式往往被许多父母所忽视。一般情况下父母对宝宝的疼爱表现在细致周到的照顾上,并事事代劳。殊不知这些父母在不经意间丢失了宝宝动手学习的机会,造成宝宝的依赖性,使其失去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实在令人遗憾。改变爱的方式就是要注重宝宝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
2、确定适当范围,支持宝宝“自己来”。凡是宝宝能自己做的事,必须支持他自己做,并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扩大“自己来”的.范围。如1岁的宝宝吃饭时要自己来,便可满足其要求,不要怕他把饭洒到桌上;2岁左右的宝宝要自己洗手洗脸,自己爬楼梯、穿脱鞋子等等,均应支持,允许他自己做。这样既可锻炼宝宝动作的灵活性、准确性,又可增强宝宝自理的能力。
3、耐心指导,教会技能。由于宝宝年龄小,能力差,在尝试“自己来”时往往搞得一塌糊涂,这时父母应耐心指导,做好示范,教会宝宝“自己来”的技能,帮助宝宝进步、成功,从而获得足够的自信心。切忌苛求斥责,否则势必导致宝宝胆怯、消极、缺乏自信的不良心理。
4、经常提醒,持之以恒。许多事情宝宝要自己来只是凭一时的兴趣。而宝宝的兴趣广泛却并不稳定,往往今天要自己做的事情明天就不感兴趣了。因此要使宝宝从小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必须靠父母的帮助和督促。经常提醒宝宝按时去做该做的事,如“该洗脸了”“该洗手了”等。若宝宝不愿自己做时则可说:“妈妈知道宝宝很能干,一定会做的。”或说:“宝宝上次做得那么好,今天一定做得更好。”以此来强化爸爸妈妈的指令,激励宝宝持之以恒,以便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另外,当宝宝在自己的事情“自己来”做时,父母应看着他做完这件事,不要让其他事情分散他的注意力,防止他半途而废或不负责任地乱做一气。事情做完后应及时评价,特别应多给正面的赞扬鼓励,以强化宝宝的良好行为,形成良好的习惯。
如果宝宝愿意自己来做的事情确属其力不能及时,要耐心讲清道理,让宝宝明白不能自己做的原因,而不能只是简单的制止。
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一位母亲为她23岁的儿子伤透了心,她不得不去找教育专家。专家问:“孩子第一次系鞋带的时候打了个死结,你是不是不再给他买带鞋带的鞋子?”母亲点了点头。专家又问:“孩子第一次洗碗的时候,弄湿了衣服,你是不是不再让他靠近洗碗池?”母亲称是。专家接着说:“孩子第一次整理自己的床铺,整整用了一个小时。你嫌他笨手笨脚,对吗?”这位母亲惊愕地看了专家一眼。专家又说:“孩子大学毕业去找工作,你又动用了自己的关系和权力。”这位母亲更惊愕了,从椅子上站起来,凑近专家说:“您怎么知道的?”专家说:“从那根鞋带知道的。”
母亲问:“以后我该怎么办?”
专家说:“当他生病的时候您最好带他去医院;他想结婚的时候,您最好给他准备好房子;他没有钱的时候,您最好给他送钱去。这是您最好的选择,别的我也无能为力了。”
在母亲的无微不至的“爱心”中,孩子一次次地失去了锻炼的机会,最后连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也丧失了,他今后将怎样面对生活呢?
学会生活自理,是对孩子的'一项基本要求。然而,现在多数孩子的自理能力太差。小学生上学放学,要父母接送;大学生的蚊帐要让父母帮着挂,衣服被子要带回家让父母洗,没有父母在身边就什么都不会,这样的事情屡屡发生在我们身边。
如今许多中学生和不少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差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很多学生岂止是不会洗衣服、叠被子,更甚者,一旦离开父母的呵护,一个人出门在外时,什么事情该做还是不该做,该这样做还是那样做,简直是一片茫然,不知所措。
广州某大学一名入学仅一周的新生,因“不能忍受这种生活”,从学校的七楼纵身跳下,当场殒命。当时,他的父母正特意从家里赶往学校,准备在附近租房子陪读一段时间。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原因仅仅是生活不能自理。从小,家长们关心的都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就因为过分强调成绩,而忽视了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对一个人来说,掌握充足的科学文化知识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如果欠缺道德修养、心理承受能力以及生存适应能力等方面的素质,就是再有才华,也算不上一个高素质的人,更不能在社会上立足,总有一天会被社会淘汰。试想一下,连自己的生活都不能自理,将来怎么能有所作为?
所以,对于孩子,父母就要狠下心来,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的家长生怕孩子做不好弄伤了手脚,于是便替孩子做,或是在孩子做错了事情以后就训斥一顿,这样做只能使孩子的自理能力越来越差,依赖性越来越强。
孩子迟早要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从小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是为人父母者应尽的职责,也是对孩子真正的爱护。
压岁钱应该怎么花优秀作文
哈,今年的压岁钱可真不少!不过这么多压岁钱,我用它来干什么呢?
用来买玩具?噢,不,玩具玩腻了以后就会不玩了,太浪费了。使用正确率5%。
用来过生日时请客?不行,这虽然增加了友情,可损失也太大了。使用正确率15%。
看来,得想得长远一点。用来充Q币买永久型的道具?不对,虽然道具时间是永久的,可如果玩得不耐烦了,就太不值得了。因为这样的话,剩余的Q币就作废了。瞧,使用正确率都下降到1%了。
一定是要用到正当的地方才对!好,就用来教育储蓄吧,这样,我就不用愁上大学的学费了,将来就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赚的可就多了。瞧,使用正确率飞快地上升,这下,应该是100%了吧?
怎么回事?使用正确率上升到99%就停了。难道这还不够正确吗?等一下,找一下刚才全部用法的共同点,哈,原来得为别人着想啊!对,应该把这些钱捐给贫困学生,这样的话,不仅帮助了别人,也快乐了自己,还可以激励我努力学习,让别的学校来“挖”我,真是受益无穷啊!这时,使用正确率猛地一窜,到达了100%。
原来,只有让世界更加美好,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扩展阅读
“除夕”之称,战国末期就已经有了
除夕又称除夜,今又称大年夜。汉高诱注《吕氏春秋·秋冬纪》云:“前岁一日,击鼓驱疫疠之鬼,谓之逐除,亦称傩。”除夕之称,大约由此而来。今亦称除夕前一日为小除,除夕为大除,如韩鄂《岁华纪丽》所云,亦称为大尽小尽。
按岁除驱鬼,今各地有行有不行。汉时于腊前一日举行,如《后汉书·礼仪志》云:“先腊一日大傩,谓之逐疫。迄,设桃梗郁儡韦茭。”据注云:
《山海经》曰:东海中有度朔山,上有大桃树,蟠屈三千里,其卑枝门日东北鬼门,万鬼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日神荼,一曰郁儡,主阅领众鬼之恶,害人者执以苇索,而用食虎。于是黄帝法而象之。殴除毕,因立桃梗于门户上,画郁儡持苇索以御凶鬼,画虎于门,当食鬼也。《风俗通》曰:黄帝上古之时,有神荼与郁儡兄弟二人,性能执鬼。桃梗,梗者更也,岁终更始,受介祉也。虎者阳物,百兽之长,能击鸷,性食鬼魅者也。
贴门神的风俗,始于汉代
按:神荼郁儡(亦作垒),读如伸舒郁律,实即今门神所由起,是在除夕贴于门上的。但又有说是古勇士成庆。如清恽敬《大云山房杂记》云:“《汉书·广川王去疾传》,殿门画成庆,短衣大祷长剑。此门神之始。”
或有指为唐的秦琼与尉迟恭,如清顾禄《清嘉录》云:“夜分易门神,俗画秦叔宝尉迟敬德之像,彩印于纸,小户贴之。家雪亭《土风录》云,俗多用秦叔宝尉迟敬德,盖本唐小说也。”
贴春联,可以追溯到五代后蜀皇帝孟昶
至于桃梗苇索,六朝犹有此风,如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云:“正月一日,悬苇索于户上,插桃符其旁,百鬼畏之。”又云:“造桃板著户,谓之仙木。”后世于桃板写以联语,即今春联的滥觞。按:宋黄休复《茆亭客话》云:
先是蜀主每岁除日,诸宫门各绘桃符一对,俾题元亨利贞四字。时伪太子善书札,选本宫策勋府桃符,亲自题曰“天垂余庆,地接长春”八字,以为词翰之美。
又《蜀梼杌》亦载孟昶自题桃符板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春联实始于五代,惟其时犹用符板,至宋始有用纸。如宋周必大《玉堂杂纪》云:
除日,更春帖柱联门额,于堂轩楣枋,贴福禄寿一财二喜等字。习二教者,于门衡贴阿弥陀佛,及九天应玄雷声普化天尊,又佛咒悉呾多般那等语。
则不但门联,连堂轩楣枋也有贴了。按:古于立春有贴“宜春”二字,晋傅成《燕赋》所谓“淑青书以赞时,著宜春之嘉祉”是也。此亦盖仿宜春之例,以取吉祥之意。至今此风犹然,不过移立春于新正而已。自明以后,因传明太祖除夕曾传旨公卿士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于是家家户户皆有春联了。
唐朝风俗,除夕夜通宵点“守岁烛”
此外除夕又有种种仪节,如晋周处《风土记》云:
蜀之风俗.晚岁相与馈问,谓之馈岁。酒食相邀,谓之别岁.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祭先竣事,长幼聚饮,祝颂而散,谓之分岁。
其实不但蜀地如此,至今各地亦复如是的。宋时如周密《武林旧事》云:
除夕,比屋以五色纸钱酒果,以迎送六神于门。至夜,蕡烛(米凡)盆,红映霄汉:爆竹鼓吹之声,喧阗彻夜,谓之聒厅。小儿女终夕博戏不寐,谓之守岁。又明灯床下,谓之照虚耗。及贴天行帖儿财门于楣。祀先之礼,则或昏或晓,各有不同。如饮屠苏,百事吉。胶牙饧,烧求,卖懵等事,率多东都之遗风焉。
★ 怎样培养意志力?
★ 压岁钱怎么花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