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诗词选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浩瀚星海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元稹诗词选(共含12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浩瀚星海”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元稹诗词选

篇1:元稹诗词选

元稹诗词选

《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重赠乐天》

休遣玲珑唱我诗,我诗多是别君词。

明朝又向江头别,月落潮平是去时。

《梁州梦》

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

亭吏呼人排去马,忽惊身在古梁州。

《晚秋》

竹露滴寒声,离人晓思惊。

酒醒秋簟冷,风急夏衣轻。

寝倦解幽梦,虑闲添远情。

谁怜独欹枕,斜月透窗明。

《兔丝》

人生莫依倚,依倚事不成。君看兔丝蔓,依倚榛与荆。

荆榛易蒙密,百鸟撩乱鸣。下有狐兔穴,奔走亦纵横。

樵童斫将去,柔蔓与之并。翳荟生可耻,束缚死无名。

桂树月中出,珊瑚石上生。俊鹘度海食,应龙升天行。

灵物本特达,不复相缠萦。缠萦竟何者,荆棘与飞茎。

《和裴校书鹭鸶飞》

鹭鸶鹭鸶何遽飞,

鸦惊雀噪难久依。

清江见底草堂在,

一点白光终不归。

《梦成之》

烛暗船风独梦惊,梦君频问向南行。

觉来不语到明坐,一夜洞庭湖水声。

《杏园》

浩浩长安车马尘,狂风吹送每年春。

门前本是虚空界,何事栽花误世人。

《樱桃花》

樱桃花,一枝两枝千万朵。花砖曾立摘花人,窣破罗裙红似火。

篇2:秦观诗词选

虞美人(高城望断尘如雾)

秦观

【虞美人】

高城望断尘如雾,不见联骖处。

夕阳村外小湾头,只有柳花无数、送归舟。

琼枝玉树频相见,只恨离人远。

欲将幽恨寄青楼,争奈无情江水、不西流。

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

秦观

【减字木兰花】

天涯旧恨,

独自凄凉人不问。

欲见回肠,

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长敛,

任是春风吹不展。

困倚危楼,

过尽飞鸿字字愁。

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秦观

【江城子】

西城杨柳弄春柔, 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 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 恨悠悠,几时休?

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做春江都是泪, 流不尽,许多愁。

满庭芳(山抹微云)

秦观

【满庭芳】

山抹微云, 天连衰草,

画角声断谯门。 暂停征棹, 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 空回首, 烟霭纷纷。 斜阳外, 寒鸦万点, 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 香囊暗解, 罗带轻分。 谩赢得青楼, 薄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

襟袖上, 空惹啼痕。 伤情处, 高城望断, 灯火已黄昏。

篇3:李清照诗词选

李清照诗词选

武陵春·春晚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声声慢·寻寻觅觅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清平乐·年年雪里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篇4:元宵节诗词选

1、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 看到六鳌仙有泪,神山沦没已三年! 《元夕无月》作者:丘逢甲

2、阑珊火树鱼龙舞,望中宝钗楼远。H余红,琉璃剩碧,待嘱花归缓缓。《台城路·上元》作者:纳兰性德

3、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十五夜观灯》作者:卢照邻

4、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正月十五夜》作者:苏味道

5、花市无尘,朱门如绣。娇云瑞雾笼星斗。沈香火冷小妆残,半衾轻梦浓如酒。《踏莎行·元夕》作者: 毛滂

6、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上元竹枝词》作者: 符曾

7、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 《元夕》作者:王守仁

8、比拟寻常清景别,第一团圆时节。影蛾忽泛初弦,分辉借与宫莲。七宝修成合璧,重轮岁岁中天。《清平乐·上元月蚀》作者:纳兰性德

9、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折桂令·元宵》作者:佚名

10、元宵佳节月儿圆,全家团聚过大年。半醉半醒逛街市,偕妻携子游乐园。千树霓虹流光转,万家灯火照无眠。爆竹声声除旧祟,银花朵朵接财源。鱼龙狂舞阑珊处,儿童蹦跳笑声甜。《元宵夜》作者:秦渝

篇5:端午节诗词选

端午日恩赐百索

窦叔向

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

事盛蛟龙见,恩深犬马知。

馀生倘可续,终冀答明时。

端午述怀

宋 白玉蟾

方瀛山上风飕飕,五月六月常如秋。

松花落地鹤飞去,万顷白云空翠浮。

夜半蟾蜍落丹井,琪林深锁寒叶暝。

满天白露点苍苔,蛙市一散万籁静。

三树两树啼断猿,树冷栖禽夜不眠。

数点飞萤恋沙径,山腰石润悲寒泉。

钟声隔断华胥路,不知蝴蝶蜚何处。

摩挲两眼摺纸衾,人道今辰正端午。

晓雨初霁梅子肥,龙孙脱箨新燕飞。

山居萧然无一物,摘荠捣麦充晨炊。

忆着往年五月四,葛巾羽扇鸾溪市。

龙艘破浪桨万枝,钲鼓聒天旗掣水。

纸钱飞起屈原祠,行人往来如蚁移。

桐花入鬓彩系臂,家家御疫折桃枝。

庭前绿艾制绿虎,细切菖蒲斟绿醑。

羹鹅鲤办华筵,冷浸水团包角黍。

今年寂寞坐空山,山雨山风生晓寒。

默令我休噫气,作诗述山居意。

安得两腋生飞翰,与君飞上寥间,

免使在世赋辛酸。

早起观雨

宋 张耒

雨叶风枝日夜长,东园密欲生光。

可怜积雨过初暑,更转余寒入晓凉。

蚕事已成家媪喜,麦畦初泼老农忙。

彩丝结缕催端午,又见黄头鼓楫郎。

点绛唇

宋 张孝祥

萱草榴花,画堂永昼风清暑。麝团菰黍。助泛菖蒲醑。兵辟神符,命续同心缕。宜欢聚。绮筵歌舞。岁岁酬端午。

金缕曲/贺新郎

宋 刘辰翁

锦岸吴船鼓。问沙鸥、当日沈湘,是何端午。长恨青青朱门艾,结束腰身似虎。空泪落、婵媛女。我醉招累清醒否,算平生、清又醒还误。累笑我,醉中语。黄头舞棹临江处。向人间、独竞南风,叫云激楚。笑倒两崖人如蚁,不管颓波千屡。忽惊抱、汨罗无柱。乃渔歌斜阳外,几书生、能办投湘赋。歌此恨,泪如缕。

篇6:元好问诗词选

元好问诗词选

1.《摸鱼儿·忆元龙》

年代: 元 作者: 元好问

忆元龙、旧家湖海,不应年鬓衰槁。翩翩竹马儿童喜,惊儿汉江归报。归计早。黄金印、征西已付诸郎了。红云仙岛。渺千里移春,浓薰细染,春意已倾倒。西溪上,玉镜修眉翠扫。题诗曾许谁到。溪亭未入奚奴锦,望断绿波春草。君且道。人间世、虚名得似欢游好。风流未老。约款段随车,鸱夷载酒,迎我霜陵道。

2.《鹧鸪天·自在晴云覆苑墙》

年代: 元 作者: 元好问

自在晴云覆苑墙。徘徊明月驻清光。已看红袖沾芳酒,犹认宫螺映绮窗。金翡翠,绣鸳鸯。春风花暖柳绵香。殷勤未数闲情赋,不愿将身作枕。

3.《鹧鸪天·小字缭绫写欲成》

年代: 元 作者: 元好问

小字缭绫写欲成。印来眉黛绿分明。水流刻漏何曾住,玉作弹棋尽未平。愁易积,梦频惊。闲衾*卧觉霜清。月明不放寒枝稳,夜夜乌啼彻五。

4.《摸鱼儿 雁丘词》

年代: 元 作者: 元好问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是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

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

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风雨。

天也妒,未得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

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5.《临江仙·明月清风无尽岁》

年代: 元 作者: 元好问

明月清风无尽岁,平生老子南楼。阎闾谈笑说封侯。谁能知许事,一笑去来休。

旧见辋川图画里,十年孤负欢游。百金早晚得菟裘。与君成二老,来往亦风流。

6.《临江仙·世事悠悠天不管》

年代: 元 作者: 元好问

世事悠悠天不管,春风花柳争妍。人家寒食尽藏烟。不知何处火,来就客心然。

千里故乡千里梦,高城泪眼遥天。时光流转雁飞边。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7.《临江仙·醉眼纷纷桃李过》

年代: 元 作者: 元好问

醉眼纷纷桃李过,雄蜂雌蝶同时。一生心事杏花诗。小桥春寂寞,风雨鬓成丝。天上鸾胶寻不得,直教吹散胭脂。月明千里少姨祠。山中开较晚,应有北阴枝。小桥南北梦幽寻。残醉瞢腾不易禁。一树杏花春寂寞,恶风吹折五更心。此予二十年前嵩山中诗也。

8.《鹧鸪天·只近浮名不近情》

年代: 元 作者: 元好问

只近浮名不近情,

且看不饮更何成。

三杯渐觉纷华远,

一斗都浇块磊平。

醒复醉,醉还醒,

灵均樵悴可怜生。

离骚读浑杀无味,

好个诗家阮步兵!

篇7:温庭筠诗词选

卷五百七十五

卷575_1 「鸡鸣埭曲」温庭筠

南朝天子射雉时,银河耿耿星参差。铜壶漏断梦初觉,

宝马尘高人未知。鱼跃莲东荡宫沼,濛濛御柳悬栖鸟。

红妆万户镜中春,碧树一声天下晓。盘踞势穷三百年,

朱方杀气成愁烟。彗星拂地浪连海,战鼓渡江尘涨天。

绣龙画雉填宫井,野火风驱烧九鼎。殿巢江燕砌生蒿,

十二金人霜炯炯。芊绵平绿台城基,暖色春容荒古陂。

宁知玉树后庭曲,留待野棠如雪枝。

卷575_2 「织锦词」温庭筠

丁东细漏侵琼瑟,影转高梧月初出。簇簌金梭万缕红,

鸳鸯艳锦初成匹。锦中百结皆同心,蕊乱云盘相间深。

此意欲传传不得,玫瑰作柱朱弦琴。为君裁破合欢被,

星斗迢迢共千里。象尺熏炉未觉秋,碧池已有新莲子。

卷575_3 「夜宴谣」温庭筠

长钗坠发双蜻蜓,碧尽山斜开画屏。虬须公子五侯客,

一饮千钟如建瓴。鸾咽姹唱圆无节,眉敛湘烟袖回雪。

清夜恩情四座同,莫令沟水东西别。亭亭蜡泪香珠残,

暗露晓风罗幕寒。飘飖戟带俨相次,二十四枝龙画竿。

裂管萦弦共繁曲,芳樽细浪倾春醁.高楼客散杏花多,

脉脉新蟾如瞪目。

卷575_4 「莲浦谣」温庭筠

鸣桡轧轧溪溶溶,废绿平烟吴苑东。水清莲媚两相向,

镜里见愁愁更红。白马金鞭大堤上,西江日夕多风浪。

荷心有露似骊珠,不是真圆亦摇荡。

卷575_5 「郭处士击瓯歌」温庭筠

佶栗金虬石潭古,勺陂潋滟幽修语。湘君宝马上神云,

碎佩丛铃满烟雨。吾闻三十六宫花离离,软风吹春星斗稀。

玉晨冷磬破昏梦,天露未干香著衣。兰钗委坠垂云发,

小响丁当逐回雪。晴碧烟滋重叠山,罗屏半掩桃花月。

太平天子驻云车,龙炉勃郁双蟠拏。宫中近臣抱扇立,

侍女低鬟落翠花。乱珠触续正跳荡,倾头不觉金乌斜。

我亦为君长叹息,缄情远寄愁无色。莫沾香梦绿杨丝。

千里春风正无力。

卷575_6 「遐水谣」温庭筠

天兵九月渡遐水,马踏沙鸣惊雁起。杀气空高万里情,

塞寒如箭伤眸子。狼烟堡上霜漫漫,枯叶号风天地干。

犀带鼠裘无暖色,清光炯冷黄金鞍。虏尘如雾昏亭障,

陇首年年汉飞将。麟阁无名期未归,楼中思妇徒相望。

卷575_7 「晓仙谣」温庭筠

玉妃唤月归海宫,月色澹白涵春空。银河欲转星靥靥,

碧浪叠山埋早红。宫花有露如新泪,小苑丛丛入寒翠。

绮阁空传唱漏声,网轩未辨凌云字。遥遥珠帐连湘烟,

鹤扇如霜金骨仙。碧箫曲尽彩霞动,下视九州皆悄然。

秦王女骑红尾凤,半空回首晨鸡弄。雾盖狂尘亿兆家,

世人犹作牵情梦。

卷575_8 「锦城曲」温庭筠

蜀山攒黛留晴雪,簝笋蕨芽萦九折。江风吹巧剪霞绡,

花上千枝杜鹃血。杜鹃飞入岩下丛,夜叫思归山月中。

巴水漾情情不尽,文君织得春机红。怨魄未归芳草死,

江头学种相思子。树成寄与望乡人,白帝荒城五千里。

卷575_9 「生禖屏风歌」温庭筠

玉墀暗接昆仑井,井上无人金索冷。画壁阴森九子堂,

阶前细月铺花影。绣屏银鸭香蓊蒙,天上梦归花绕丛。

宜男漫作后庭草,不似樱桃千子红。

卷575_10 「嘲春风」温庭筠

春风何处好,别殿饶芳草。苒袅转鸾旗,萎蕤吹雉葆。

扬芳历九门,澹荡入兰荪。争奈白团扇,时时偷主恩。

卷575_11 「舞衣曲」温庭筠

藕肠纤缕抽轻春,烟机漠漠娇娥嚬。金梭淅沥透空薄,

剪落交刀吹断云。张家公子夜闻雨,夜向兰堂思楚舞。

蝉衫麟带压愁香,偷得莺簧锁金缕。管含兰气娇语悲,

胡槽雪腕鸳鸯丝。芙蓉力弱应难定,杨柳风多不自持,

回嚬笑语西窗客,星斗寥寥波脉脉。不逐秦王卷象床,

满楼明月梨花白。

卷575_12 「张静婉采莲歌」温庭筠

兰膏坠发红玉春,燕钗拖颈抛盘云。城边杨柳向娇晚,

门前沟水波粼粼。麒麟公子朝天客,珂马珰珰度春陌。

掌中无力舞衣轻,剪断鲛绡破春碧。抱月飘烟一尺腰,

麝脐龙髓怜娇娆,秋罗拂水碎光动,露重花多香不销。

鸂鶒交交塘水满,绿芒如粟莲茎短。一夜西风送雨来,

粉痕零落愁红浅。船头折藕丝暗牵,藕根莲子相留连。

郎心似月月未缺,十五十六清光圆。

卷575_13 「湘宫人歌」温庭筠

池塘芳草湿,夜半东风起。生绿画罗屏,金壶贮春水。

黄粉楚宫人,芳花玉刻鳞。娟娟照棋烛,不语两含嚬。

卷575_14 「黄昙子歌」温庭筠

参差绿蒲短,摇艳云塘满。红潋荡融融,莺翁鸂鶒暖。

萋芊小成路,马上修蛾懒。罗衫袅回风,点粉金鹂卵。

卷575_15 「觱篥歌(李相妓人吹)」温庭筠

蜡烟如纛新蟾满,门外平沙草芽短。黑头丞相九天归。

夜听飞琼吹朔管。情远气调兰蕙薰,天香瑞彩含絪缊。

皓然纤指都揭血,日暖碧霄无片云。含商咀徵双幽咽,

软縠疏罗共萧屑。不尽长圆叠翠愁,柳风吹破澄潭月。

鸣梭淅沥金丝蕊,恨语殷勤陇头水。汉将营前万里沙,

更深一一霜鸿起。十二楼前花正繁,交枝簇蒂连壁门。

景阳宫女正愁绝,莫使此声催断魂。

卷575_16 「照影曲」温庭筠

景阳妆罢琼窗暖,欲照澄明香步懒。桥上衣多抱彩云,

金鳞不动春塘满。黄印额山轻为尘,翠鳞红稚俱含嚬。

桃花百媚如欲语,曾为无双今两身。

卷575_17 「拂舞词(一作公无渡河)」温庭筠

黄河怒浪连天来,大响谹谹如殷雷。龙伯驱风不敢上,

百川喷雪高崔嵬。二十三弦何太哀,请公勿渡立徘徊。

下有狂蛟锯为尾,裂帆截棹磨霜齿。神椎凿石塞神潭,

白马zazb赤尘起。公乎跃马扬玉鞭,灭没高蹄日千里。 卷575_5 「太液池歌」温庭筠

腥鲜龙气连清防,花风漾漾吹细光。叠澜不定照天井,

倒影荡摇晴翠长。平碧浅春生绿塘,云容雨态连青苍。

夜深银汉通柏梁,二十八宿朝玉堂。

卷575_6 「雉场歌」温庭筠

茭叶萋萋接烟曙,鸡鸣埭上梨花露。彩仗锵锵已合围,

绣翎白颈遥相妒。雕尾扇张金缕高,碎铃素拂骊驹豪。

绿场红迹未相接,箭发铜牙伤彩毛。麦陇桑阴小山晚,

六虬归去凝笳远。城头却望几含情,青亩春芜连石苑。

卷575_7 「雍台歌」温庭筠

太子池南楼百尺,入窗新树疏帘隔。黄金铺首画钩陈,

羽葆停幢拂交戟。盘纡阑楯临高台,帐殿临流鸾扇开。

早雁惊鸣细波起,映花卤簿龙飞回。

卷575_8 「吴苑行」温庭筠

锦雉双飞梅结子,平春远绿窗中起。吴江澹画水连空,

三尺屏风隔千里。小苑有门红扇开,天丝舞蝶共徘徊。

绮户雕楹长若此,韶光岁岁如归来。

卷575_9 「常林欢歌」温庭筠

宜城酒熟花覆桥,沙晴绿鸭鸣咬咬。秾桑绕舍麦如尾,

幽轧鸣机双燕巢。马声特特荆门道,蛮水扬光色如草。

锦荐金炉梦正长,东家咿喔鸡鸣早。

卷575_10 「塞寒行」温庭筠

燕弓弦劲霜封瓦,朴簌寒雕睇平野,一点黄尘起雁喧,

白龙堆下千蹄马。河源怒浊风如刀,剪断朔云天更高。

晚出榆关逐征北,惊沙飞迸冲貂袍。心许凌烟名不灭,

年年锦字伤离别。彩毫一画竟何荣,空使青楼泪成血。

卷575_11 「湖阴词」温庭筠

祖龙黄须珊瑚鞭,铁骢金面青连钱。虎髯拔剑欲成梦,

日压贼营如血鲜。海旗风急惊眠起,甲重光摇照湖水。

苍黄追骑尘外归,森索妖星阵前死。五陵愁碧春萋萋,

霸川玉马空中嘶。羽书如电入青琐,雪腕如槌催画鞞.

白虬天子金煌铓,高临帝座回龙章。吴波不动楚山晚,

花压阑干春昼长。

卷575_12 「蒋侯神歌」温庭筠

楚神铁马金鸣珂,夜动蛟潭生素波。商风刮水报西帝,

庙前古树蟠白蛇。吴王赤斧斫云阵,画堂列壁丛霜刃。

巫娥传意托悲丝,铎语琅琅理双鬓。湘烟刷翠湘山斜,

东方日出飞神鸦。青云自有黑龙子,潘妃莫结丁香花。

卷575_13 「汉皇迎春词」温庭筠

春草芊芊晴扫烟,宫城大锦红殷鲜。海日初融照仙掌,

淮王小队缨铃响。猎猎东风焰赤旗,画神金甲葱龙网。

钜公步辇迎句芒,复道扫尘燕彗长。豹尾竿前赵飞燕,

柳风吹尽眉间黄。碧草含情杏花喜,上林莺啭游丝起。

宝马摇环万骑归,恩光暗入帘栊里。

卷五百七十六

卷576_1 「兰塘词」温庭筠

塘水汪汪凫唼喋,忆上江南木兰楫。绣颈金须荡倒光,

团团皱绿鸡头叶。露凝荷卷珠净圆,紫菱刺短浮根缠。

小姑归晚红妆浅,镜里芙蓉照水鲜。东沟潏潏劳回首,

欲寄一杯琼液酒。知道无郎却有情,长教月照相思柳。

篇8:温庭筠诗词选

第一首·梦江南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赏析】

此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表现了她从希望到失望以致最后的“肠断”的感情。

这是一首小令,只有二十七个字。“词之难于令曲,如诗之难于绝句”,“一句一字闲不得”(《白香词谱笺》)。起句“梳洗罢”,看似平平,“语不惊人”。但这三个字内容丰富,给读者留了许多想像的余地。这不是一般人早晨起来的洗脸梳头,而是特定的人物(思妇),在特定条件(准备迎接久别的爱人归来)下,一种特定情绪(喜悦和激动)的反映。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常以“炉薰阖不用,镜匣上尘生。绮罗失常色,金翠暗无精”之类的描写来表现思妇孤寂痛苦的生活和心情。本篇用法有所不同,离别的痛苦,相思的寂寞,孤独的日子似乎就要过去,或者说她希望中的美好日子似乎就要来到,于是,临镜梳妆,顾影自怜,着意修饰一番。结果是热烈的希望之火遇到冰冷的现实,带来了深一层的失望和更大的精神痛苦,重新又要回到“明镜不治”“首如飞蓬”的苦境中去。这三个字,把这个女子独居的环境,深藏内心的感情变化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是生动地表现出来了吗?

接着,出现了一幅广阔、多彩的艺术画面:“独倚望江楼。”江为背景,楼为主体,焦点是独倚的人。这时的女子,感情是复杂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情绪是变化的。初登楼时的兴奋喜悦,久等不至的焦急,还有对往日的深沉追怀……这里,一个“独”字用得很传神。“独”字,既无色泽,又无音响,却意味深长。这不是恋人昵昵情语的“互倚”,也不是一群人叽叽喳喳的“共倚”,透过这无语独倚的画面,反映了人物的精神世界。一幅美人凭栏远眺图,却是“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的“离情正苦”。把人、景、情联系起来,画面上就有了盛妆女子和美丽江景调和在一起的斑斓色彩,有了人物感情变化和江水流动的交融。

“过尽千帆皆不是”,是全词感情上的大转折。这句和起句的欢快情绪形成对照,鲜明而强烈;又和“独倚望江楼”的空寂焦急相连结,承上而启下。船尽江空,人何以堪!希望落空,幻想破灭,这时映入她眼帘的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落日流水本是没有生命的无情物,但在此时此地的思妇眼里,成了多愁善感的有情者。这是她的痛苦心境移情于自然物而产生的一种联想类比。斜阳欲落未落,对失望女子含情脉脉,不忍离去,悄悄收着余晖;不尽江水似乎也懂得她的心情,悠悠无语流去。它像一组电影镜头:一位着意修饰的女子,倚楼凝眸烟波浩淼的江水,等待久别不归的爱人,从日出到日落,由希望变失望,把这个女子的不幸,表现得多么动人。

至此,景物的描绘,感情的抒发,气氛的烘托,都已成熟,最后弹出了全曲的最强音:“肠断白苹洲。”“末句最当留意,有余不尽之意始佳。”和全词“不露痕迹”相较,末句点出主题似太直,但在感情的高潮中结句,仍有“有余不尽之意”。白苹洲在何处?俞平伯先生说,不要“过于落实,似泛说较好”,(俞平伯《唐宋词选释》),这是极为深刻的见解。但在本篇的艺术描写中,应该是江中确有白洲在的,不是比喻、想像,也不是泛指,而是实写。独倚望江楼,一眼就可看到此洲,但那时盼人心切,只顾看船而不见有洲了。千帆过尽,斜晖脉脉,江洲依旧,不见所思,能不肠断!

词是注重作家主观抒情的艺术形式。这首小令,情真意切,生动自然,没有矫饰之态和违心之语。词中出现的楼头、船帆、斜晖、江水、小洲,这些互不相干的客观存在物,思妇的由盼郎归来的喜悦到“肠断白苹洲”的痛苦失望,这些人物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作家经过精巧的艺术构思,使之成为浑然一体的艺术形象。作家的思想感情像一座桥梁,把这些景物、人物联系了起来,而且渗透到了景物描绘和人物活动之中,成了有机的艺术整体,使冰冷的楼、帆、水、洲好像有了温度,有了血肉生命,变得含情脉脉;使分散孤立的风景点,融合成了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艺术画面;使人物的外在表现和内在的心理活动完美统一地显示出来。这正是现实生活中的思妇的怨和恨,血和泪,深深地感动了作家;在这些似乎平静的字句中,跳动着作家真挚热烈的心。

这首小令,像一幅清丽的山水小轴,画面上的江水没有奔腾不息的波涛,发出的只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叹息,连落日的余晖,也缺乏峻刻的寓意,盘旋着一股无名的愁闷和难以排遣的怨恨。还有那临江的楼头,点点的船帆,悠悠的流水,远远的小洲,都惹人遐想和耐人寻味,有着一种美的情趣,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这首小令,看似不动声色,轻描淡写中酝酿着炽热的感情,而且宛转起伏,顿挫有致,于不用力处看出“重笔”。

思妇题材写的人很多,可说是个“热门题材”,但这首小令,不落俗套,很有特色。这也是个软题材,但这首小令不是软绵绵的,情调积极、健康、朴素。在有着绮靡侧艳“花间”气的温词中,这首小令可说是情真意切,清丽自然,别具一格的精品。

第二首·五律·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赏析】

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

首句表现“早行”的典型情景,概括性很强。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叮叮当当,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旅客们套马、驾车之类的许多活动已暗含其中。第二句固然是作者讲自己,但也适用于一般旅客。“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时难”。在封建社会里,一般人由于交通困难、人情浇薄等许多原因,往往安土重迁,怯于远行。“客行悲故乡”这句诗,很能够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三、四两句,历来脍炙人口。梅尧臣曾经对欧阳修说:最好的.诗,应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请他举例说明,他便举出这两句和贾岛的“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并反问道:“道路辛苦,羁旅愁思,岂不见于言外乎?”(《六一诗话》)李东阳在《怀麓堂诗话》中进一步分析说:“‘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人但知其能道羁愁野况于言意之表,不知二句中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出紧关物色字样,而音韵铿锵,意象具足,始为难得。若强排硬叠,不论其字面之清浊,音韵之谐舛,而云我能写景用事,岂可哉!”“音韵铿锵”,“意象具足”,是一切好诗的必备条件。李东阳把这两点作为“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紧关物色字样”的从属条件提出,很可以说明这两句诗的艺术特色。所谓“闲字”,指的是名词以外的各种词;所谓“提掇紧关物色字样”,指的是代表典型景物的名词的选择和组合。这两句诗可分解为代表十种景物的十个名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虽然在诗句里,“鸡声”、“茅店”、“人迹”、“板桥”都结合为“定语加中心词”的“偏正词组”,但由于作定语的都是名词,所以仍然保留了名词的具体感。例如“鸡声”一词,“鸡”和“声”结合在一起,完全可以唤起引颈长鸣的视觉形象。“茅店”、“人迹”、“板桥”,也与此相类似。

古时旅客为了安全,一般都是“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诗人既然写的是早行,那么鸡声和月,就是有特征性的景物。而茅店又是山区有特征性的景物。“鸡声茅店月”,把旅人住在茅店里,听见鸡声就爬起来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起身赶路等许多内容,都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了。

同样,对于早行者来说,板桥、霜和霜上的人迹也都是有特征性的景物。作者于雄鸡报晓、残月未落之时上路,也算得上“早行”了;然而已经是“人迹板桥霜”,这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这两句纯用名词组成的诗句,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确实称得上“意象具足”的佳句。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两句,写的是刚上路的景色。商县、洛南一带,枳树、槲树很多。槲树的叶片很大,冬天虽干枯,却存留枝上;直到第二年早春树枝将发嫩芽的时候,才纷纷脱落。而这时候,枳树的白花已在开放。因为天还没有大亮,驿墙旁边的白色枳花,就比较显眼,所以用了个“照”字。可以看出,诗人始终没有忘记“早行”二字。

旅途早行的景色,使诗人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乡景色:“凫雁满回塘”。春天来了,故乡杜陵,回塘水暖,凫雁自得其乐;而自己,却离家日远,在茅店里歇脚,在山路上奔波。“杜陵梦”,补出了夜间在茅店里思家的心情,与“客行悲故乡”首尾照应,互相补充;而梦中的故乡景色与旅途上的景色又形成鲜明的对照。眼里看的是“槲叶落山路”,心里想的是“凫雁满回塘”。“早行”之景与“早行”之情,都得到了完美的表现。

第三首·七律·利洲南渡

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赏析】

利州属山南西道,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县,嘉陵江流经该县西北面。这首诗是温庭筠行旅此地渡江时所作。

诗人来到了嘉陵江畔,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开阔清澄的江面,波光粼粼而动,夕阳映照在水中,闪烁不定;起伏弯曲的江岛和岸上青翠的山岚在斜晖的笼罩下,一片苍茫。这一联写江景,交待了行程的地点和时间:日暮时江边渡口。因为诗写的就是渡江情景,所以首联从此着笔,起的非常自然。

颔联紧承上联,写人马急欲渡江的情形:渡船正浮江而去,人渡马也渡,船到江心,马儿扬鬃长鸣,好像声音出于波浪之上;未渡的人(包括诗人自己)歇息在岸边的柳荫下,等待着渡船从彼岸返回。

这两联所写景物都是诗人待渡时岸边所见,由远而近,由江中而岸上,由静而动,井然有序。

接下来,颈联写渡江,船过沙滩,惊散了草丛中成群的鸥鸟;回望岸上,江田万顷,一只白鹭在自由自在地飞翔。这一联巧用数量词,不但属对工稳,而且深化了诗境。群鸥栖息沙草之间,可见天时向晚,飞鸟归巢,所以万顷江田之上只有一鹭飞翔。这幅色彩鲜明的画面强烈地渲染了江边的清旷和寂静。后来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有“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的词句,其境界正与此联上句所展示的画面相类似,而下句江田白鹭的空阔悠深和王维的“漠漠水田飞白鹭”(《积雨辋川庄作》)更是神韵同出。

前面三联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利州南渡图,作为餬口四方,疲于奔走的诗人摹然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不能不触景生情,遐想联翩。所以尾联偶然兴起了欲学范蠡急流勇退,放浪江湖的愿望。

范蠡,字少伯,春秋时楚国人,为越大夫,从越王勾践二十余年,助勾践灭吴国后,辞官乘舟而去,泛于五湖,莫知所终。五湖,指太湖和它附近的几个湖,这里泛指江湖。忘机,旧谓鸥鹭忘机,这里有双关意,指心愿淡泊,与人无争。这两句是说:如今谁能懂得乘一叶扁舟去追寻范蠡的足迹,逍遥于江湖烟水中而忘机一切俗念呢?言外之意,自己便有淡泊遗世,忘却机心之志,也没有人能够理会。

温庭筠一生政治上很失意,不仅屡次应试不中,而且因为语言多犯忌讳,开罪了皇帝和宰相(宣宗和令狐绹),长被摈抑,只好到处流转,做一个落泊才子。他的诗中曾有“自笑谩怀经济策,不将心事许烟霞”(《 郊居秋日有怀一二知己 》)的自负与自嘲,这里却浩然有归隐之志,实际上是失意后的无奈之语。“独忘机”,其实并不能忘机。

这一点和范蠡也是共通的。范蠡是因越王勾践难共安乐才辞官隐遁的。所以,两个人都可谓是极有机心的人。

这首诗描写行旅在利州南渡时的所见所感,景物描写江中,岸上交递着墨,层次分明,色彩清丽,静中有动,栩栩如生,特别是颈联,是被人们传诵的写景名句。最后触景兴感,自然真切。

全诗八句,无不与“水”相关,但清隽而不堆砌。在章法上,此诗别具一格,不落俗套。按照律诗的一般规律,前后四联,起承转合,各有所归。此诗前三联却递相承接,景物描写得很充分,意境幽远淡雅。尾联由写景转而遐思,但仍从“舟”、“水”絻结,以致转中有合,脉络依然清晰完整。有人说,温庭筠的以山水、行旅为题材的诗多感慨深切,气韵清澈,以这首诗来看,确有道理。

篇9:诗词选摘

谁抱琵琶翻旧梦?吴郁门前,步履匆匆踵。万里时空情意重,漫将红叶年年送。

月冷青樽心事涌,一醉经年,愁怨何须种。结个茅庐风里动,疏林深处梅三弄。

瑟瑟疾风何处往。菊影摇寒,唯见疏篱傍。长夜觉来秋已惘,慢随离雁云寰上。

一棹轻舟归晚唱。水泛鳞波,幻作银河想。老去霜痕催雪降,虬枝待品冰盅酿。

霜过群山林失翠。落叶潇潇,憔悴何当媚。枝上玉盅谁共醉,风摇瘦影无言对。

尺素未传秋色美。斜月朦胧,倾尽愁滋味。莫叹时光催别岁,再添华发心无悔。

客访幽斋逢鹤主。梅下烹茶,香绕崖边路。一寸冰心堪守护,尘埃未染纤纤步。

欲诉还休无对语。往事阑珊,莫道春先误。飞雪扑帘风细数,觉来但得颜如故。

对镜犹怜颜色改。老树空枝,霜刃何其快。酒酹愁肠愁似海,难寻梦里春何在。

归隐山资无处买。疏影娉婷,月下如天籁。幸得冰心尘玉解,暗香只为酬康慨。

今夕又生无望恨。陌上堤边,尽数挥霜刃。残烛泣寒伤漏尽,七分哀叹三分忍。

冬夜潇潇风渐紧。吹向何方,漫把东君问。欲卜归期嫌不准,枝头且待梅捎信。

辞别征鸿行渐远。纵使殇秋,也作烟云散。但得有缘堤上演,幽香常顾滨河岸。

恼恨无诗凭啥换。唯有痴心,怎教春回转。雪抱疏枝眉未展,梦憨何处冰魂灿。

过眼陋轩秋已老。庭院深深,难免遭霜扰。窗外菊枯颜色少,清茶一盏同谁笑。

黄叶满阶无意扫。信步偷闲,又怕光阴考。乍见银河湖里倒,寒风戏作粼波棹。

好景无端堪冻破。霜冷兰亭,一任寒风裹。饥饿雀鸦檐下过,斜阳唯恐窗中锁。

飞雪似曾来问课。欲语还休,只把珠玑唾。且有寒梅初蕾妥,晶莹点点枝头坐。

闻得他乡飞雪泻。故里斜阳,但看黄昏下。盆里纤纤摇淡雅,玲珑媚影凌波化。

梦里鸑鷟临大驾。千古棋迷,果老传佳话。欲觅冰魂酬白也,冰魂却恋青鸳瓦。

十一

风透薄衾长夜冷。冬事阑珊,怎奈无澄定。疏影摇寒寒又正,幽香未入红尘境。

老酒经风醇更胜。一醉方休,不问何时醒。斜月半窗犹耿耿,自怜孤独湖中映。

十二

霜刃无情催老柳。思绪千千,怎把残秋救。一夜冰魂挥素手,银车玉辇銮金兽。

茶作知音诗作友。雪月风花,聊借三分秀。拾掇闲愁空酌酒,回眸又见疏枝瘦。

十三

岁岁孤单堪为甚。数九听风,不畏隆冬禁。有意邀来篱下饮,无端竟作黄粱枕。

醉卧雪衾真义凛。浅蕴幽幽,总被冰霜审。寒苦尽时香更沁,铮铮傲骨儒诗品。

十四

风舞龙鳞天际暗。历上时光,日日轻衫减。漫道孤山梅蕊艳,孤山怎奈香疏淡。

烛傫灯花愁意泛。斜影摇寒,更觉生痴念。梦里几回春看探,晓来犹自徒伤感。

篇10:诗词选摘

盼春

岭上未消残雪,枝头已绽芳菲。暗香一缕透帘帏,闲品闺中滋味。

窗外菱花偷觑,案前烛影还睨。落笺犹作翠微思,谁把东君绊系?

赏春

簇簇绿芽疯长,层层粉蕊频裁。游丝纤柳一排排,慵懒随风摇摆。

幽峡翠屏烟笼,穹窿澄碧霞来。峰峦犹自两边开,览尽千山澎湃。

迎春

燕子剪长纤柳,莺声啼绽鹅黄。水桃红遍大坡梁,处处清风送爽。

万壑奔流宣泄,千山屹立舒张。复苏万物恋青阳,绿润湖波荡漾。

戏春

陌上频开娇蕊,湖中微漾清波。彩云追月几回歌,不记谁之功过。

桃杏红消香淡,樱花又醉颜酡。春风尽惹是非多,哪管枝头结果。

望春

细雨飘零悲悯,青烟又笼凄凉。一朝离别断肝肠,天国平安无恙?

古树永恒思念,新枝点缀彷徨。故园小径百花芳,捻作幽联挽帐。

隐春

雾里蕴含无限,风中一展妖娆,回眸山坳紫霞飘,宛若群仙窈窕。

不与百花争艳,悠然独享寂寥。碧空望远挽云遥,傲视红尘纷扰。

醉春

薄雾徜徉堤畔,晓烟留恋河东。丝丝弱柳绊行踪,只为盈盈娇宠。

妩媚一湖香蕊,含羞十里嫣红。樱花灼灼戏清风,漫把山城舞动。

梦春

清露凋零残粉,紫烟重缀梧桐。樱花不问叶葱茏,只做垂帘幽梦。

窗外竹摇疏影,笺中诗韵香风。无边落蕊入浮尘,别去匆匆谁送。

惜春

点点落红香断,丝丝垂柳纤长。喧嚣暖意慰轻裳,难解眉头惆怅。

风皱一湖银浪,云牵几缕柔肠。春痕渐远亦如常,唯有笺中守望。

殇春

风扫一阶残蕊,露凝几处香痕。娇容已许十分真,怎奈频遭霜刃。

无意常留春住,有心难系缤纷。开开谢谢不由人,嫁与东风怜悯。

篇11:苏东坡诗词选

苏东坡诗词选

苏东坡诗词一:《蝶恋花·雨後春容清更丽》

年代: 宋 作者: 苏东坡

雨後春容清更丽。只有离人,幽恨终难洗。北固山前三面水。碧琼梳拥青螺髻。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白首送春拼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

苏东坡诗词二:《蝶恋花·帘外东风交雨霰》

年代: 宋 作者: 苏东坡

帘外东风交雨霰。帘里佳人,笑语如莺燕。深惜今年正月暖。灯光酒色摇金盏。掺鼓渔阳挝未遍。舞褪琼钗,汗湿香罗软。今夜何人吟古怨。清诗未就冰生砚。

苏东坡诗词三:《蝶恋花·自古涟漪佳绝地》

年代: 宋 作者: 苏东坡

自古涟漪佳绝地。绕郭荷花,欲把吴兴比。倦客尘埃何处洗。真君堂下寒泉水。左海门前酤酒市。夜半潮来,月下孤舟起。倾盖相逢拼一醉。双凫飞去人千里。

苏东坡诗词四:《蝶恋花·云水萦回溪上路》

年代: 宋 作者: 苏东坡

云水萦回溪上路。叠叠青山,环绕溪东注。月白沙汀翘宿鹭。更无一点尘来处。溪叟相看私自语。底事区区,苦要为官去。尊酒不空田百亩。归来分得闲中趣。

苏东坡诗词五:《蝶恋花·别酒劝君君一醉》

年代: 宋 作者: 苏东坡

别酒劝君君一醉。清润潘郎,又是何郎婿。记取钗头新利市。莫将分付东邻子。回首长安佳丽地。三十年前,我是风流帅。为向青楼寻旧事。花枝缺处馀名字。

篇12:文天祥诗词选

关于文天祥诗词选

正气歌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然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磋余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馅,求之不可得。

阴房冥鬼火,春院閟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谬巧,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忧,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扬子江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题碧落堂

大厦新成燕雀欢,与君聊此共清闲。

地居一郡楼台上,人在半空烟雨间。

修复尽还今宇宙,感伤犹记旧江山。

近来又报秋风紧,颇觉忧时鬃欲斑。

夜坐

谈烟枫叶路,细雨蒙花时。宿雁半江画,寒蛩四壁诗。

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迤。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

南安军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建康

金陵古会府,南渡旧陪京。山势犹盘礴,江流已变更。

健儿徒幽土,新鬼哭台城。一片清溪月,偏于客有情。

金陵驿二首(选一)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真州驿

山川如识我,故旧更无人。俯仰干戈迹,往来车马尘。

英雄遗算晚,天地暗愁新。北首燕山路,凄凉夜向晨。

除夜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惧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和中斋韵(过吉作)

功业飘零五丈原,如今局促傍谁辕?

俯眉北去明妃泪,啼血南飞望帝魂。

骨肉凋残唯我在,形容变尽只声存。

江流千古英雄恨,兰作行舟柳作樊。

酹江月·驿中言别友人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铜雀春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看涛生云灭。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

苏东坡诗词选

中秋节诗词选

七夕的诗词选

《王安石诗词选》欣赏

俞平伯:俞平伯诗词选

元稹《春晓》

白居易 元稹

胡成彪诗词选鉴赏

高荷 元稹

元稹名言名句

元稹诗词选(共1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元稹诗词选,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