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元稹《会真诗三十韵 》(共含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gugu酱”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元稹《会真诗三十韵 》
会真诗三十韵 元稹 唐
微月透帘栊,萤光度碧空。遥天初缥缈,低树渐葱茏。
龙吹过庭竹,鸾歌拂井桐。罗绡垂薄雾,环佩响轻风。
绛节随金母,云心捧玉童。更深人悄悄,晨会雨濛濛。
珠莹光文履,花明隐绣栊。宝钗行彩凤,罗帔掩丹虹。
言自瑶华浦,将朝碧帝宫。因游李城北,偶向宋家东。
戏调初微拒,柔情已暗通。低鬟蝉影动,回步玉尘蒙。
转面流花雪,登床抱绮丛。鸳鸯交颈舞,翡翠合欢笼。
眉黛羞频聚,朱唇暖更融。气清兰蕊馥,肤润玉肌丰。
无力慵移腕,多娇爱敛躬。汗光珠点点,发乱绿松松。
方喜千年会,俄闻五夜穷。留连时有限,缱绻意难终。
慢脸含愁态,芳词誓素衷。赠环明运合,留结表心同。
啼粉流清镜,残灯绕暗虫。华光犹冉冉,旭日渐曈曈。
警乘还归洛,吹箫亦上嵩。衣香犹染麝,枕腻尚残红。
幂幂临塘草,飘飘思渚蓬。素琴鸣怨鹤,清汉望归鸿。
海阔诚难度,天高不易冲。行云无处所,萧史在楼中。
会真诗三十韵,会真诗三十韵元稹,会真诗三十韵的意思,会真诗三十韵赏析 -诗词大全
会真诗三十韵作者:元稹 朝代:唐 体裁:五排 微月透帘栊,萤光度碧空。遥天初缥缈,低树渐葱茏。
龙吹过庭竹,鸾歌拂井桐。罗绡垂薄雾,环佩响轻风。
绛节随金母,云心捧玉童。更深人悄悄,晨会雨鳌
珠莹光文履,花明隐绣栊。宝钗行彩凤,罗帔掩丹虹。
言自瑶华浦,将朝碧帝宫。因游李城北,偶向宋家东。
戏调初微拒,柔情已暗通。低鬟蝉影动,回步玉尘蒙。
转面流花雪,登床抱绮丛。鸳鸯交颈舞,翡翠合欢笼。
眉黛羞频聚,朱唇暖更融。气清兰蕊馥,肤润玉肌丰。
无力慵移腕,多娇爱敛躬。汗光珠点点,发乱绿松松。
方喜千年会,俄闻五夜穷。留连时有限,缱绻意难终。
慢脸含愁态,芳词誓素衷。赠环明运合,留结表心同。
啼粉流清镜,残灯绕暗虫。华光犹冉冉,旭日渐印
警乘还归洛,吹箫亦上嵩。衣香犹染麝,枕腻尚残红。
幂幂临塘草,飘飘思渚蓬。素琴鸣怨鹤,清汉望归鸿。
海阔诚难度,天高不易冲。行云无处所,萧史在楼中。
白居易生于大历七年(公元七十二年),元稹生于大历十四年,小白居易七岁。元稹卒于大和五年(元八三一年),寿五十三。白居易卒于会昌六年(公元八四六年),寿七十五。白居易于贞元十四年(公元七九八年)进士及第,授官秘书省校书郎。元稹没有成进士,十五岁,明两经及第;二十四岁,中书判第四等,授官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公元八O六年)四月,宪宗策试制举人,应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登第者十八人,元稹为第一,拜右拾遗。白居易也参加科试,考试成绩入第四等,授盩厔县尉。元和二年十一月召入翰林为学士,三年五月,拜左抬遗。元稹为右拾遗后,以上疏论事激直,为执政所忌,出为河南县尉。丁母忧。服除,拜监察御史。元和五年,贬为江陵府士曹参军。
白居易为拾遗后,亦屡次上疏,谏论朝廷大事。元稹因得罪执政及宦官被贬,白居易曾上疏极谏。元和五年,秩满改官,除京兆府户曹参军。六年四月,丁母丧。九年冬,入朝,授太子左赞善大夫。十年七月,宰相武元衡在上朝时被刺死于路上。白居易首先上疏,请急捕贼以雪国耻。这一举措,得罪执政者及幕后人物,被贬官,出为江州司马。同年,元稹亦改官通州司马。元和十三年冬,量移忠州刺史。十四年三月,元稹、白居易及其弟行简相会于峡口,停舟夷陵三日,置酒赋诗,恋恋不忍别。本年冬,白居易蒙召还京师,拜司门员外郎。
十五年,转主客郎中,知制诰,加朝散大夫。同年,穆宗即位,改元长庆,读元稹诗,大悦,即日命稹为祠部郎中,知制诰。所谓知制诰这个官职,知,就是担任,制诰是皇帝的命令文书。知制诰就是专管起草皇帝的命令文书。这个任务,向来是由翰林学士草稿后,从宰相办公的中书省呈送皇帝批阅的。元稹不是进士出身,不能为翰林学士。现在穆宗以元稹为祠部郎中而知制诰,这就使朝廷上群众哗然,以为“书命不由相府”,群众非常轻视他。但是元稹草拟的制诰,文体古雅,与当时一般的公文绝然不同。于是大家非但没有话说,而且争相摹仿。从此改革了制诰的文体。当时人对这种文体称之为长庆体。这是长庆体的本义。宋元以后,被误认为与元和体同义了。元稹在穆宗的恩宠之下,再次升官,不久就召入翰林,为中书舍人,承旨学士。
这是破格迁升,没有进士出身的人,一般不可能被任命这个官职。但是,正在被朝野讥笑的时候,穆宗又于长庆二年(公元八二二年)以元稹为权翰林学士、工部侍郎,拜平章事。所谓拜平章事,就是宰相了。因此,朝野群众,无不轻笑,以为元稹无此资望。终于在长庆三年,为小人诬陷,罢相,出为同州刺史。长庆元年、二年,白居易与元稹同在朝中,长庆三年七月,白居易求外任,出为杭卅刺史,元稹也从同州刺史转官越州刺史。
杭、越邻境,二人又多诗筒往来。文宗大和三年(公元八二九年)元稹被召还京,为尚书左丞。四年正月,出为鄂州刺史。五年七月二十二日,暴疾一日而卒。白居易在杭州三年秩满,除太子左庶子,分司东都。宝历二年(公九八二六年),又出任苏州刺史。文宗即位,改元大和,徵拜白居易为秘书监,赠金紫。大和二年,转刑部侍郎。三年,称病归洛阳,求为分司。不久,除太子宾客。五年,除河南尹。
七年,又授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从此绝意仕宦,优游养老。开成初,授太子少傅。会昌中,请罢太子少傅,以刑部尚书致仕。大中元年(公元八四七年)卒。
元稹与白居易的官运,几乎一模一样。二人都受到穆宗皇帝的器重,因为穆宗李恒自己也喜欢做诗。但尽管有皇帝的恩宠,把他们升擢到朝中高位,却敌不过执政者排挤,屡次被贬斥去做地方官。元、白二人在同为拾遗时,就成为诗友,二十多年间,互相唱和的诗,不下数百首。彼此各受影响,诗的'风格、题材,多有相同处。
白居易作《长恨歌》,元稹有《连昌宫词》,白居易作《琵琶行》,元稹有《琵琶歌》,白居易作《霓裳羽衣歌》,元稹有《何满子歌》。二人对于诗的理论,也大体一致。白居易有《与元九书》,元稹有《叙诗寄乐天书》,都是在互相往还的书简中,各自叙述了自己对于诗的观点。他们都主张诗应当有讽谕比兴的作用,白居易作了《秦中吟》十首、《新乐府》五十首,元稹有《乐府古题》十九首、《新乐府》十二首,都是他们理论的实践。
《白氏长庆集》按诗的内容分为讽谕、感伤、闲适三类,但在编后集时就不用这个分法,仍分为格诗、律诗二类。元稹在元和七年,把他的诗分为十体,但后来编集时也不用这个分法,而分为古诗、律诗、乐府、伤悼诗四类。
元稹的十体分法,事实上只有八体:
古讽旨意可观而词近古往者。
乐讽意亦可观,而流在乐府者。
古体词虽近古,而止于吟写性情者。
新题乐府词实乐流,而止于模象物色者。
律诗声势沿顺,属对稳切者。(以七言、五言为两体)
律讽其中稍存寄兴,与讽为流者。
悼亡不幸少有伉俪之悲,抚存感往,成数十诗,取潘子“悼亡”为题。
艳诗又有以干教化者,近世妇人,晕淡眉目,绾约头鬓,衣服修广之度,及匹配色泽,尤剧怪艳,因为艳诗百馀首(词有今古,又为两体)。
这样分法,也像白居易一样,把文体与内容混淆在一起,很不科学。但后来的分法,把乐府和伤悼,和古诗、律诗并列,也仍是混淆了文体和内容。
“艳诗”这个名词,恐怕是元稹首先提出来的。据他自己的说明,似乎是一些描写妇女时装、服饰打扮的诗。但我们在《元氏长庆集》中所见到的许多艳丽的诗篇,却是抒写爱情的诗,而不仅写妇女的眉目服饰。伤悼诗一卷,即最初分类的悼亡诗,多数是哀悼他的元配妻韦丛而作。艳诗则是为青年时代所遇的情人崔莺莺而作。
贞元十六年,元稹二十二岁,旅游过蒲州(今山西永庆),借寓普救寺。有一位崔家的寡妇,带了她的子女,要去长安,也住在寺中。寡妇姓郑,与元家有亲戚关系,排算起来,是元稹的异派从母。这时蒲州发生兵变。崔家寡妇富有钱财,奴仆众多,大为惊骇,深恐变兵抢劫。幸而元稹与当地军官认识,请得军吏来寺保护,崔家方得安全。崔妇感元稹救护之恩,命她的儿子欢郎,女莺莺出来拜见。
元稹惊于莺莺的美丽,不久就因侍女红娘的帮助,得与莺莺结为情侣。元稹住在寺院西厢,莺莺夜晚来,天明去,恩爱了几个月。后来,元稹因去长安参加书判考试,遂与莺莺诀别。此后,元稹联姻高门,娶了韦丛为妻。莺莺也嫁了人。一段私情,烟消云散。元稹非但写了许多追忆莺莺的诗,还写了一篇《莺莺传》以记录他的这一段情史,在《莺莺传》中,元稹将自己託名为张生,但没有给他起名字。宋人王楙著《野客丛书》说:“唐有张君瑞遇崔氏女于蒲,崔小名莺莺。”张生名君瑞,这是后人为了编这个传奇故事而补上的。
《莺莺传》中说张生曾写过一篇三十韵的《会真诗》以记他和莺莺初次幽会的情况。但传文中不载此诗,却载了河南元稹的《续会真诗》三十韵。这是元稹故弄狡狯。所谓《续会真诗》,就是张生的《会真诗》,今元稹诗集中的《会真诗》,也就是《莺莺传》中所谓《续会真诗》。
元稹的讽谕、感伤、闲适诗,都不如白居易所作的疏俊明快,倒是数十首艳诗是他的特长。《会真诗》是他的五言排律艳诗的名作,因此,我不选元稹其他的作品,而选讲《会真诗》:
微月透簾栊,萤光度碧空。
遥天初缥缈,低树渐葱茏。
龙吹过庭竹,鸾歌拂井桐。
罗绡垂薄雾,环佩响轻风。
绛节随金母,云心捧玉童。
更深人悄悄,晨会雨蒙蒙。
珠莹光文履,花明隐绣龙。
宝钗行彩凤,罗帔掩丹虹。
言自瑶华浦,将朝碧帝宫。
因游李城北,偶向宋家东。
戏调初微拒,柔情已暗通。
低鬟蝉影动,回步玉尘蒙。
转面流花雪,登床抱绮丛。
鸳鸯交颈舞,翡翠合欢笼。
眉黛羞频聚,朱唇暖更融。
气清兰蕊馥,肤润玉肌丰。
无力慵移腕,多娇爱敛躬。
汗光珠点点,发乱绿葱葱。
方喜千年会,俄闻五夜穷。
留连时有限,缱绻意难终。
慢脸含愁态,芳词誓素衷。
赠环明运合,留结表心同。
啼粉流清镜,残灯绕暗虫。
华光犹冉冉,旭日渐曈曈。
警乘还归洛,吹箫亦上嵩。
衣香犹染麝,枕腻尚残红。
幂幂临塘草,飘飘思渚蓬。
素琴鸣怨鹤,清汉望归鸿。
海阔诚难度,天高不易冲。
行云无处所,萧史在楼中。
这首诗可以分为六段,第一段六韵十二句。前四句写色渐晚,葱茏二字在这里恐怕应当解作朦胧,中四句写在井桐庭竹声中,有一个美人,穿薄雾似的轻绡之衣,正在走过来,身上悬挂的环佩在风中戛响着。龙吹、鸾歌,都是形容风声。罗绡二句是转折句,从写景过渡到写人。后四句将金母、玉童比喻那个美人。金母即西王母,她出来时有霓旌降节簇拥着。这里是指婢女红娘随侍而来。“云心”句也是同样的含意,但不知用什么典故。“更深”二句写美人来去的时间,也是“夜半来,天明去”之意。不过按照全诗叙述次序,这里似乎不应当讲到天明的事。我怀疑“晨会”二字可能有误。
第二段四韵八句。前四句描写美人的衣履钗帔,后四句是叙述语。用一个“言”字,即等于“她说”。诗人把这个美人比之为洛妃。她自己说:从瑶华浦来,本想到天宫去朝见青帝,因为中途经过洛阳城北,却想不到偶然走到宋玉家的东邻来了。这最后一句又是用了宋玉的《登徒子赋》的典故。这四句都是用形象语来表达,总的意义是说:她本想到佛殿上去焚香礼佛,却不意误走到西厢来了。
第三段四韵八句,叙述张生调戏成功。那美人始而微拒,继而柔情暗通。低鬟、回步二句形容她心理踌躇不决。最后却是转面登床,成就了交颈合欢的私情。
第四段四韵八句,描写交颈合欢时的美人姿态,从来诗人,不敢公然赋咏男女阴私之事,《玉台新咏》以宫体艳诗著名,也没有这样的作品。元稹这一段诗,真是杜牧所痛斥的“淫言媒语”,维护封建礼教者,当然要说他是名教罪人。主张典雅文学者,也以为这些诗句太粗俗下流。但是客观现实既已存在,有了元稹的先倒,后世就只会变本加厉。以《莺鸯传》为题材的《西厢记》传奇,在张生与莺莺幽会的这一场曲文,写得比诗句更为淫亵。自此以后,中国文学中出现了专以描写色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和诗歌。始作俑者不能不推元稹。
第五段六韵十二句,写幽欢未足,天已黎明。双方海誓山盟,并互相赠送礼物,表明同命同心的永久的爱情。
第六段六韵十二句写美人去后,衣裳上还沾染她的香气,枕上还留着她的脂粉。自己感到孤独,如临塘之草,思渚之蓬,没有归宿之处,弹琴则发出怨鹤之声;仰望太空,但见归鸿飞逝。想到自己与美人的居处,竟像海阔天高,不易接近。美人如行云飘去,不知何往,而自己却像箫史那样,独居楼中,不能得到弄玉为伴侣。弄玉是神话中秦穆王的爱女。箫史是一个善吹箫的青年。他吹起箫来,引来了一只风凰,箫史和弄玉公主一起乘在凤凰背上,上升成仙。这里是变用这个典故,说箫史没有得到弄玉,而仍在楼中。
元稹把这首诗写进了《莺莺传》中,这篇传奇文和这首艳诗就传诵于世。他的朋友李绅又为这篇传奇配上了一首《莺莺歌》,成为当时正在流行的一种说唱文学形式,白居易作了《长恨歌》,陈鸿又作了《长恨歌传》。沈亚之作《冯燕传》,司空图作《冯燕歌》。白行简作《李娃传》,元稹就作《李娃行》(已佚)。这都是同时的文学现象。有歌则配一篇传,有传则配一篇歌,显然可知这是民间说唱文学的需要。传的部分是说白,歌的部分是唱词。这种文学形式可能是受了佛教文学变文的影响,因为变文也是一段讲说,一段歌赞的说唱文体。
一歌一传的唐代传奇文学新形式,向戏剧方面发展,就会产生有道白、有歌唱的戏文、杂剧,向小说方面发展,就会产生词话和弹词。
饮致用神L酒三十韵,饮致用神L酒三十韵元稹,饮致用神L酒三十韵的意思,饮致用神L酒三十韵赏析 -诗词大全
饮致用神L酒三十韵作者:元稹 朝代:唐 七月调神L,三春酿绿。雕镌荆玉盏,烘透内丘瓶。
试滴盘心露,疑添案上萤。满尊凝止水,祝地落繁星。
翻陋琼浆浊,唯闻石髓馨。冰壶通角簟,金镜彻云屏。
雪映烟光薄,霜涵霁色泠。蚌珠悬皎~,桂魄倒溟。
昼洒蝉将饮,宵挥鹤误聆。琉璃惊太白,钟乳讶微青。
讵敢辞濡首,并怜可鉴形。行当遣俗累,便得造禅扃。
何惮说千日,甘从过百龄。但令长泛蚁,无复恨漂萍。
胆壮还增气,机忘反自冥。瓮眠思毕卓,糟籍忆刘伶。
仿佛中圣日,希夷夹大庭。眼前须底物,座右任他铭。
刮骨都无痛,如泥未拟停。残觞犹漠漠,华烛已荧荧。
真性临时见,狂歌半睡听。喧阗争意气,调笑学娉婷。
酩酊焉知极,羁离忽暂宁。鸡声催欲曙,蟾影照初醒。
咽绝鹃啼竹,萧撩雁去汀。遥城传漏箭,乡寺响风铃。
楚泽一为梗,尧阶屡变q。醉荒非独此,愁梦几曾经。
每耻穷途哭,今那客泪零。感君澄醴酒,不遣渭和泾。
献荥阳公诗五十韵元稹诗词
郑驿骑翩翩,丘门子弟贤。文翁开学日,正礼骋途年。
骏骨黄金买,英髦绛帐延。趋风皆蹀足,侍坐各差肩。
解榻招徐稚,登楼引仲宣。凤攒题字扇,鱼落讲经筵。
盛气河包济,贞姿岳柱天。皋夔当五百,邹鲁重三千。
科斗翻腾取,关雎教授先。篆垂朝露滴,诗缀夜珠联。
逸礼多心匠,焚书旧口传。陈遵修尺牍,阮瑀让飞笺。
中的颜初启,抽毫踵未旋。森罗万木合,属对百花全。
词海跳波涌,文星拂坐悬。戴冯遥避席,祖逖后施鞭。
西蜀凌云赋,东阳咏月篇。劲芟鳌足断,精贯虱心穿。
浩汗神弥王,鹞飏兴欲仙。冰壶通皓雪,绮树眇晴烟。
驱驾雷霆走,铺陈锦绣鲜。清机登穾奥,流韵溢山川。
墨客膺潜服,谈宾膝误前。张鳞定摧败,折角反矜怜。
句句推琼玉,声声播管弦。纤新撩造化,澒洞斡陶甄。
卫磬琤鍧极,齐竽僭滥偏。空虚惭炙輠,点窜许怀铅。
惫色秋来草,哀吟雨后蝉。自伤魂惨沮,何暇思幽玄。
喜到樽罍侧,愁亲几案边。菁华知竭矣,肺腑尚求旃。
抵滞浑成醉,徘徊转慕膻。老叹才渐少,闲苦病相煎。
瓦砾难追琢,刍荛分弃捐。漫劳成恳恳,那得美娟娟。
拙劣仍非速,迂愚且异专。移时停笔砚,挥景乏戈鋋。
仪舌忻犹在,舒帷誓不褰。会将连献楚,深耻谬游燕。
蒲有临书叶,韦充读易编。沙须披见宝,经拟带耕田。
入雾长期闰,持朱本望研。轮辕呈曲直,凿枘取方圆。
呼吸宁徒尔,沾濡岂浪然。过箫资响亮,随水涨沦涟。
惜日看圭短,偷光恨壁坚。勤勤雕朽木,细细导蒙泉。
传癖今应甚,头风昨已痊。丹青公旧物,一为变蚩妍。
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元稹,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的意思,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赏析 -诗词大全
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作者:元稹 朝代:唐 体裁:五排 我病方吟越,君行已过湖。去应缘直道,哭不为穷途。
亚竹寒惊牖,空堂夜向隅。暗魂思背烛,危梦怯乘桴。
坐痛筋骸,旁嗟物候殊。雨蒸虫沸渭,浪涌怪睢盱。
索绠飘蚊蚋,蓬麻L舳舻。短檐苫稻草,微俸封渔租。
泥浦喧捞蛤,荒郊险斗。鲸吞近溟涨,猿闹接黔巫。
芒智雠8荆丫头荡桨夫。酢醅荷裹卖,r酒水淋沽。
舞态翻鸲鹆,歌词咽鹧鸪。夷音啼似笑,蛮语谜相呼。
江郭船添店,山城木竖郛。吠声沙市犬,争食墓林乌。
犷俗诚堪惮,妖神甚可虞。欲令仁渐及,已被疟潜图。
膳减思调鼎,行稀恐蠹枢。杂莼多剖鳝,和黍半蒸菰。
绿粽新菱实,金丸小木奴。芋羹真暂淡,d炙漫涂苏。
浔钅鞘ちq,烹只似鲈。楚风轻似蜀,巴地湿如吴。
气浊星难见,州斜日易晡。通宵但云雾,未酉即桑榆。
瘴窟蛇休蛰,炎溪暑不徂。伥魂阴叫啸,f貌昼踟蹰。
乡里家藏蛊,官曹世乏儒。敛缗偷印信,传箭作符]。
椎髻抛巾帼,镩刀代辘轳。当心铜鼓,背y射桑弧。
岂复民氓料,须将鸟兽驱。是非浑并漆,词讼敢研朱。
陋室^窥伺,衰形蟒觊觎。鬓毛霜点合,襟泪血痕濡。
倍忆京华伴,偏忘我尔躯。谪居今共远,荣路昔同趋。
科试铨衡局,衙参典校厨。月中分桂树,天上识昌蒲。
应召逢鸿泽,陪游值赐T。心唯撞卫磬,耳不乱齐竽。
海岱词锋截,皇王笔阵驱。疾奔凌[,高唱轧吴Q。
点检张仪舌,提携傅说图。摆囊看利颖,开颔出明珠。
并取千人特,皆非十上徒。白麻云色腻,墨诏电光粗。
众口贪归美,何颜敢妒姝。秦台纳红旭,酆匣洗黄垆。
谏猎宁规避,弹豪讵嗫嚅。肺肝憎巧曲,蹊径绝萦迂。
誓遣朝纲振,忠饶翰苑输。骥调方汗血,蝇点忽成卢。
遂谪栖遑掾,还飞送别盂。痛嗟亲爱隔,颠望友朋扶。
狸病翻随鼠,骢羸返作驹。物情良徇俗,时论太诬吾。
瓶罄偏耻,松摧柏自枯。虎虽遭陷阱,龙不怕泥涂。
重喜登贤苑,方欣佐伍符。判身入矛戟,轻敌比锱铢。
驿骑来千里,天书下九衢。因教罢飞檄,便许到皇都。
舟败罂浮汉,骖疲杖过。邮亭一萧索,烽候各崎岖。
馈饷人推辂,谁何吏执殳。拔家逃力役,连锁责逋诛。
防戍兄兼弟,收田妇与姑。缣缃工女竭,青紫使臣纡。
望国参云树,归家满地芜。破窗尘
杜甫 唐
先帝昔晏驾,兹山朝百灵。崇冈拥象设,沃野开天庭。
即事壮重险,论功超五丁。坡陀因厚地,却略罗峻屏。
云阙虚冉冉,风松肃泠泠。石门霜露白,玉殿莓苔青。
宫女晚知曙,祠官朝见星。空梁簇画戟,阴井敲铜瓶。
中使日夜继,惟王心不宁。岂徒恤备享,尚谓求无形。
孝理敦国政,神凝推道经。瑞芝产庙柱,好鸟鸣岩扃。
高岳前,洪河左滢酢=鸪切罹址,沙苑交回汀。
永与奥区固,川原纷眇冥。居然赤县立,台榭争亭。
官属果称是,声华真可听。王刘美竹润,裴李春兰馨。
郑氏才振古,啖侯笔不停。遣辞必中律,利物常发硎。
绮绣相展转,琳琅愈青荧。侧闻鲁恭化,秉德崔瑗铭。
太史候凫影,王乔随鹤翎。朝仪限霄汉,容思回林s。
坎轲辞下杜,飘u陵浊泾。诸生旧短褐,旅泛一浮萍。
荒岁儿女瘦,暮途涕泗零。主人念老马,廨署容秋萤。
流寓理岂惬,穷愁醉未醒。何当摆俗累,浩荡乘沧溟。
西山诗和者三十余人再次前韵为谢,西山诗和者三十余人再次前韵为谢苏轼,西山诗和者三十余人再次前韵为谢的意思,西山诗和者三十余人再次前韵为谢赏析 -诗词大全
西山诗和者三十余人再次前韵为谢作者:苏轼 朝代: ?此诗卷十六已收,题:再用前韵。
?
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白居易,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的意思,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赏析 -诗词大全
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元和九年秋,八月月上弦。
我游悟真寺,寺在王顺山。
去山四五里,先闻水潺。
自兹舍车马,始涉蓝溪湾。
手拄青竹杖,足蹋白石滩。
渐怪耳目旷,不闻人世喧。
山下望山上,初疑不可攀。
谁知中有路,盘折通岩巅。
一息幡竿下,再休石龛边。
龛间长丈余,门户无扃关。
俯窥不见人,石发垂若鬟。
惊出白蝙蝠,双飞如雪翻。
回首寺门望,青崖夹朱轩。
如擘山腹开,置寺于其间。
入门无平地,地窄虚空宽。
房廊与台殿,高下随峰峦。
岩无撮土,树木多瘦坚。
根株抱石长,屈曲虫蛇蟠。
松桂乱无行,四时郁芊芊。
枝梢袅清吹,韵若风中弦。
日月光不透,绿阴相交延。
幽鸟时一声,闻之似寒蝉。
首憩宾位亭,就坐未及安。
须臾开北户,万里明豁然。
拂檐虹霏微,绕栋云回旋。
赤日间白雨,阴晴同一川。
野绿簇草树,眼界吞秦原。
渭水细不见,汉陵小于拳。
却顾来时路,萦纡映朱栏。
历历上山人,一一遥可观。
前对多宝塔,风铎鸣四端。
栾栌与户牖,恰恰金碧繁。
云昔迦叶佛,此地坐涅。
至今铁钵在,当底手迹穿。
西开玉像殿,白佛森比肩。
抖擞尘埃衣,礼拜冰雪颜。
叠霜为袈裟,贯雹为华N。
逼观疑鬼功,其迹非雕镌。
次登观音堂,未到闻钐础
上阶脱双履,敛足升净筵。
六楹排玉镜,四座敷金钿。
黑夜自光明,不待灯烛燃。
众宝互低昂,碧佩珊瑚幡。
风来似天乐,相触声珊珊。
白珠垂露凝,赤珠滴血殷。
点缀佛髻上,合为七宝冠。
双瓶白琉璃,色若秋水寒。
隔瓶见舍利,圆转如金丹。
玉笛何代物?天人施祗园。
吹如秋鹤声,可以降灵仙。
是时秋方中,三五月正圆。
宝堂豁三门,金魄当其前。
月与宝相射,晶光争鲜妍。
照人心骨冷,竟夕不欲眠。
晓寻南塔路,乱竹低婵娟。
林幽不逢人,寒蝶飞QQ。
山果不识名,离离夹道蕃。
足以疗饥乏,摘尝味甘酸。
道南蓝谷神,紫伞白纸钱。
若岁有水旱,诏使修苹蘩。
以地清净故,献奠无荤膻。
危石叠四五,磊嵬欹且\。
造物者
★ 元稹诗导读
★ 元稹与佛教诗
★ 呤诗会
★ 清明节诗会主持词
★ 清明诗会诗歌朗诵
★ 清明诗会主持词
★ 呤诗会作文
★ 谷雨诗会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