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说述评(共含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从此不敢看观音”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说述评
本文主要是阐述维特根斯坦后期的主要哲学思想--“使用论”,维氏提出了“语言游戏说”.文章首先对其基本观点及思想作了一个简单的介绍,然后从优点和缺陷两方面对其进行评介.它主要对后来的`言语行为理论和家族相似性理论的形成以及语用学的大力发展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作 者:华紫武 HUA Zi-wu 作者单位:巢湖学院,安徽,巢湖,238000 刊 名:巢湖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AOHU COLLGEG 年,卷(期): 10(1) 分类号:H14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 语言游戏说 言语行为 家族象似性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论文
【摘要】维特根斯坦后期语言哲学的核心为“语言游戏说”,“语言游戏说”成为他前期哲学观和后期哲学思想的分水岭,其影响已超出语言哲学领域,扩展到语言学及其他学科,对这一学科的研究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其现实意义也不可低估。
【关键词】语言游戏说;家族相似性;意义
1语言游戏说
1.1“语言游戏说”产生的背景
对意义的追问一直是语言学、语言哲学和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包括维特根斯坦在内的许多学者一直致力于意义问题的探索。受传统意义指称理论的影响,大多数学者认为意义的背后存在着某种本质的东西,认为通过逻辑分析等手段可以把握意义的本质。“语言游戏说”的目的之一就是批判意义指称理论,进而提出新的意义理论。维特根斯坦用“五个苹果”和“建筑师和学徒之间对话”等说明意义指称论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他引入语言游戏概念以突出这样一个事实:语言在说话者的实际生活中发挥作用。表明只有在具体语境中,语言的意义才得以实现。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否定了传统的意义指称论,代之以新的意义理论---意义即使用。
1.2“语言游戏说”的内涵
维特根斯坦对语言游戏的解释是:“语言游戏是使用符号的一种方式,是儿童刚开始使用语言的语言形式,研究语言游戏就是研究语言的初始形式或初始语言”在他看来,任何定义都是对被定义者的普遍性和本质性的概括,而语言游戏并不存在这样的本质。因为离开游戏的参与者,单独的词和句子就会失去意义,话语的意义与说出话语时的具体语境密切相关,话语因此是变化的,不存在话语的本质问题,所以,维特根斯坦并没有对“语言游戏”作出传统上的定义和阐述,而是通过实例来描述和显示“语言游戏”,他为我们举出这样的例子:下命令,服从命令---、唱一段歌---、猜谜---、解应用题---。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发现游戏并非像传统观点所理解的那样存在“共享”的特征,但他们彼此又确实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相互关联,形成一个庞大的家族。就像一个家族的成员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相似性一样,语言游戏之间也存在着互相重叠交叉的相似性。“语言游戏说”注重语言在日常中的应用,克服了他早期“图像论”的局限性,不仅揭示语言间相似的用法,还表明语言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语言游戏的多样性说明“生活形式”的多样性。维特根斯坦认为,通过一种语言游戏,我们就可以知道一种生活形式,由于生活形式是复杂多样的,语言游戏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生活形式”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人类继承下来的共同文化背景;二是作为“自然历史”的一部分;三是人类的共同行为;四是作为习俗或习惯、制度。作为一人们行为的一部分,语言使用与人们的生活形式存在密切联系,语言植根于生活中,若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语言的使用也随之改变。在根本意义上,语言就是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语言游戏说”还具有另外一个特征:遵守规则。游戏规则不是人为的而是自然生成的,并被我们遵守。维特根斯坦把语言比作游戏,游戏都有一定规则,语言游戏也不例外。在遵守规则的过程中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遵守规则的过程是“盲目的”,这里的“盲目”指无须引导、自然而然的行为。第二,遵守规则是一种习惯,这里的习惯指某种不断重复、有规则的行为。他阐述语言游戏与遵守规则间的关系,是为了说明语言的意义是在规则制约下语词的使用。以往把规则看作语言的句法分析,掌握了句法规则就掌握了语言。但这属于逻辑分析,与语境无关;而语言游戏说遵循的是“语用规则”。只有在特定的语境,语言游戏的参加者才谈得上遵守规则。
2“语言游戏说”对当代语言学发展的影响
“语言游戏说”实现了一种转变,这种转变把语言看作人类的一种活动,语言的实际应用决定语言的意义。对当代语言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以说没有“语言游戏说”就没有当代语言学如此蓬勃的发展。它对当代语言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对语用学的影响
语用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20世纪70年代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在语用学理论方面最有成就的人是奥斯丁。奥斯丁的`研究领域是日常语言哲学,他把语言行为分为三类: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言内行为就是通常所说的用语言来表达意义。言外行为就是诸如命令、警告等,体现了发话人的发话意图,这与“语言游戏说”中所涉及的下命令、祈祷等相似。而言后行为指话语的效果,具体来说,如果听话人得到说话人的信息,明白说话人的意图,如说话人让他关门,那么说话人就成功地在现实世界中带来了他所想的变化。他把语言比作游戏是为了强调语言是一种活动,既然是活动,就会涉及多种用途。他在《文化与价值》中曾明确指出“词语就是活动”,语言除了表达思想之外,还可用来做事。用语言做事正是言语行为理论的基础。有了这样的前提,以言语行为理论为核心的语用学才会有如此大的发展潜力。
2.2对会话分析的影响
会话分析也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语言学流派,主要研究交际中最常见的形式,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的对话,话语分析学派的研究者将目光投向话语内部,从说话人的角度研究语言形式变化的意义。话语分析学派主要研究“说话人怎样为听话人创造一段言语,而听话人又是怎样理解它”。认为互动的话语就包含语境,话语本身既传达信息又表明话语所处的背景,语言的感知和理解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这些观点维特根斯坦早在几十年前就提过,他曾写道:“正是发说话人本身在语言游戏中起作用”,“任何的解释及它所解释的东西都是悬而未决的,因而不可能对被解释的东西给予任何的支持。解释本身并不能确定意义”。可见,话语分析学派的一些观点也深受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说”的影响,这可以在维特根斯坦的语言观中找到理论依据。除了上述提到的深受“语言游戏说”影响的两个语言学流派之外,还对社会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学派产生一定的影响。
3结语
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思想,不仅在哲学领域导致了从理想语言研究向日常语言研究的转向,而且在语言学领域也促成了一批新兴语言学流派的诞生,如语用学、话语分析、功能语言学,他们受到了后期维特根斯坦语言观的启发,并以此为理论依据,展开各自领域的研究,它们的研究是对“语言游戏说”的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陈嘉映.语言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段惠琼.论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论”与语言的多样性[J].作家杂志,(14).
《语言机能》述评
“语言机能:是什么,谁拥有,是如何进化的?”(The faculty of language:What is it,who has it,and how did it evolve?简称“语言机能”)一文由M.D.Hauser,N.Chomsky和W.T.Fitch合作撰写,发表于<科学>11月22日第298期的“科学指南”栏目.此文不但指出对语言机能的理解有赖于大量跨学科的合作研究,而且还指明了该如何将各个领域的成果进行有机的'结合.另外,它对生物语言学的实证研究所作的综述,能够很好地帮助我们理解Chomsky一贯主张的语言学属于心理学,最终属于生物学的观点,以及Chomsky常说的“生物语言学”(biolinguistics,Chomsky ,).“语言机能”一文发表以后,立刻引起了极大的关注,许多学者如Bever和Montalbetti(2002),Samuels(2002)等分别从不同视角做出了回应,或认同,或评判,或补充.
作 者:M.Hauser N.Chomsky W.Fitch 谢玉杰 鲁守春 作者单位: 刊 名:当代语言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CONTEMPORARY LINGUISTICS 年,卷(期): 7(1) 分类号: 关键词:语言游戏说与英语视听说教学
“语言游戏说”关注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强调语言乃生活形式的一部分,是西方哲学“语言转向”的代表性理论,为哲学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同时也给英语视听说教学带来了启示.文章探讨了“语言游戏说”在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体现,并提出关于英语视听说教学的建议.
作 者:梁兰 LIANG Lan 作者单位:大连交通大学,辽宁大连,116028 刊 名: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NZHOU TEACHERS UNIVERSITY 年,卷(期): 24(3) 分类号:H319.3 关键词:语言游戏说 游戏 英语视听说教学“语言游戏”是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 L.)后期哲学思想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语言游戏说”关注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强调语言乃生活形式的一部分,即社会活动的一部分,是跟人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游戏说”不仅在语言哲学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也影响到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等学科。同时,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语言教学与语言习得者。笔者认为,“语言游戏说”对幼儿语言教学游戏化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说”的语言观
(一)语言的实践性
语言游戏与生活形式是维特根斯坦后期语言哲学理论的两个支柱概念。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一开始就提出了一种语言观:“这种语言是用来在建筑工人A和他的助手B之间进行交流的语言。A用各种建筑石料盖房子:有石块、石柱、石板、石梁。B必须按照A的需要依次将石料递过去。为此,他们使用一种由‘石块’、‘石柱’、‘石板’、‘石梁’这些词组成的语言。A叫出这些词,——B则把他已经学会的在如此般的叫唤下应该递送的石料递上——请把这设想为是一种完全的原始语言[1]。”在这里,A指导自己的助手B的方式,并不是告诉 B什么是石块等,而是教给B一套语言系统和使用规则,通过训练使B学会使用这一系统。“儿童在学着说话时用的就是这种原始形式的语言。在这里,语言的教学不是作出说明,而是进行训练[2]”。儿童学习语言就是这样一个训练过程。由此,维特根斯坦将我们的语言即日常语言称为“语言游戏”:“我也把由语言与行动(指与语言交织在一起的那些行动)所组成的整体叫做‘语言游戏’ [3]。”他强调:“‘语言游戏’一词的用意在于突出下列事实,即语言述说乃是一种活动,或是一种生活形式的一个部分[4]。”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着眼于人们使用语言的动态活动“语言游戏”,强调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考察语言的意义。“语言游戏说”确立了对语言的.意义和功能进行理解就是要从日常活动入手,语言的意义即使用。
(二)语言的生活性
维特根斯坦说“想像一种语言就意味着想像一种生活形式[5]”。生活形式是指日常感性的或经验的生活和语言运用免费论文网。它涉及文化背景、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制度等内涵,反映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特点。语言游戏本身就是生活形式,而且二者关系密不可分。一方面,生活形式与语言游戏彼此为基础,生活形式既包含语言游戏又制约语言应用;另一方面,语言是生活形式的一部分,它是各种各样、作用各异但又互为前提、互相交织的生活形式的异质同构。生活形式是日常语言的世界,离开了日常生活,离开了语言的使用,语言就没有任何意义。而每一个语言游戏又都坐落在具体多样而又复杂的生活形式之中。那么,语言游戏自然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包括命令、描述、唱歌、讲故事、开玩笑、猜谜语、感谢、祈祷等。语言的用法、词的功能和语境等也是无穷多的。因此,研究语言游戏就是研究语言的原始形式或原始语言即日常用语。
(三)语言的趣味性
“‘游戏’最重要的特点是乐趣、情趣和旨趣,这些东西比规则更重要[6]”。维特根斯坦后期语言哲学旨在强调语言是一种以词语为工具的活动, 是一种充满生机和情趣的活动,这种活动就是语言游戏。“语言游戏”是植根于生活形式之中,是人们生活情景的不同成分的互相联结,它包含了我们语言的一切活动。每一个语言游戏又都坐落在具体多样而又复杂的生活形式之中。和语言编织在一起的社会活动或生活方式是丰富多样、灵活多变的,包括命令、描述、唱歌、讲故事、开玩笑、猜谜语、感谢、祈祷等。丰富多样、灵活多变的语言游戏能给人以乐趣、激情和好奇心,能激励人们积极参与游戏,并从游戏中获得知识和能力。既然把语言视为一种游戏,那么它就必定具有任意性和趣味性。
二、“语言游戏说”对幼儿语言教学游戏化的意义
(一)“语言游戏说”给幼儿语言教学游戏化提供了哲学依据
维特根斯坦指出, 语言游戏是儿童刚开始使用语词的形式。他强调,语言是一种以词语为工具的活动, 是一种充满生机和情趣的活动,这种活动就是语言游戏。语言活动既然是一种游戏,这恰巧符合幼儿年龄特征以及幼儿语言教育的原则,为幼儿语言教学游戏化在理论上提供了哲学依据。游戏最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最为幼儿喜爱,最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游戏对幼儿来讲就是生活,而生活就是游戏。其一,《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7]”。其二《幼儿园教育指导刚要》强调: “幼儿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8]”,也就是创设适合幼儿开展语言游戏的情境。幼儿的语言单靠教师直接的“教”是难以掌握的。其三,周兢在《中国幼儿园语言教学研究的新进展》一文中指出:“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以活动的组织形式来帮助幼儿学习语言[9] 。”幼儿在语言游戏中,产生积极的运用语言与人、事、物交往的需要、愿望和关系,在生动、活泼的操作实践中动脑、动嘴、动手“语言游戏”,成为主动探求并积极参与创作的语言加工创造者。可见,语言游戏活动是幼儿语词、语用技能习得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和方法。综上说明,幼儿语言教学游戏化是可行的,必要的。
(二)“语言游戏说”对幼儿语言教学游戏化的实践指导意义。
★ 戏说风雨美文
★ 量子逻辑述评
★ 护士技术工作述评
★ 戏说脸谱教学教案
★ 戏说小人杂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