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和苑观竹叙事散文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乌鸦喝水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怡和苑观竹叙事散文(共含3篇),希望您能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乌鸦喝水”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怡和苑观竹叙事散文

篇1:怡和苑观竹叙事散文

怡和苑观竹叙事散文

老是锚在家里网上冲浪,尽管增长见闻,扩大知识视野,结识了更多的网友,可是坐久了于身体并不是一件好事,于是想找个地方放松一下,这会儿的此一心情便尤为的强烈。早就听说,怡和苑里栽植了大量的竹子,这一准又是一个难得的好去处,得去看看。

说起竹子,派用可大着呢,就我略知的,大到宏观,小到微观,生活中没有能离开它的任何方面。不断普通人离不开竹子,文人墨客离不开竹子,就连形容人品这类的辞句也离不开竹子。晋朝不是有七个文学家,称之为“竹林七贤”吗?就因为他们常在竹林里,酣歌纵酒,狂放不羁。据传,他们所作的诗、辞、赋、文大多也都与竹子有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一千古流传的诗作,可说把竹子坚贞不屈的精神品质描写得淋漓尽致。因而常有以竹子来形容一个人的风骨、品格的。我又想起了“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首名诗道出了郑板桥身为知县对百姓生活疾苦的深切关怀之情,读来尤其令人颇生感慨。

这说的是典故,咱还是回到现实中说说怡和苑的竹子吧。

怡和苑南片的竹林很有特色,有的是一团团,一簇簇,还有的是一块块,一片片。这些竹子被恰当地点缀在园区的某个角落,与其它树种、花草进行合理搭配,新鲜,独特,醒目,不落套,不厌倦,因而观赏性极强。我看所栽的这些竹子,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要么栽在配电房周围,要么是通讯设施旁边,即凡有配电房、通讯设施的地方,一般全都栽有竹子。我想,这样做的几个好处是,既遮掩了有碍观瞻的建筑物,又徒添了一道美丽的景色,进一步美化了周围的环境,算是一石数鸟,一举多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绕着进入地下室通道周围的那一大片的斑竹林,从它的长势来看,还有进一步扩大之态,可谓后劲十足,锐不可挡。这大片大片的竹林茂密而浓厚,茁壮而坚实,气势如虹,蔚为壮观,真的`是值得认真一看。你且细细打量,竹的叶子,清丽而俊逸,秀桀有神韵,纤细而柔美,长青不败;竹的支干呢?结实强劲,气宇轩昂,潇洒挺拔,气度不凡。这些无不透示出竹子的美丽、绚烂、璀璨与辉煌,以及生命力的坚毅与顽强;因为还有以其中空、有节、挺拔的特性,便更有了赋予人品德象征意义上的谦虚、有气节、刚直不阿等美德。所以它与松、梅、兰、菊被并称为“五君子”,竹的坚贞、松的常青、梅的高洁、兰的洒脱、菊的孤傲,历来备受推崇。

看过了南片的竹子,那么北片的竹子会是如何?怀着这种心情转身便来到了北片。

进入大门,眼前的境界特别的开阔,楼房全都建在了苑区的两边。沿着左右方向远远的一扫视,东西两端分别栽有两大块竹子,有对称的意味。正门前方右侧相继又有一些点缀其间,活而不乱,很有节奏感。

继续款步前行,从“怡和桥”信步走过。一阵阵的微风拂来,在沁人肺腑的竹叶的清香里,还夹杂着浓浓的桂花的醇香,这感觉,远比痒吧的还要来得新鲜,够劲。我索性来到地域中央舞池,叉起双手,昂起头颅,忘情地一个劲地吮呀吸呀,然后就痛快淋漓地一气呵出,那体会是越吮越精神,越吸越上瘾。继续沿着缓坡往上走,越过左侧一个池塘,来到了最高点。这儿视野开阔,能俯瞰全貌。专注的目光四处搜寻着,发现又有好几处竹林,正跷首弄姿地站立在不同的地方,静待着人们前去观赏。

沿着缓坡往下走,一眼又看到一大片竹林,好浓密,好惹眼。在我采风结束,即将离开怡和苑之际,不意却给了我另一个惊喜。真是结束行程疑无竹,柳暗花明又一林。此番好意,我忌能怠慢?便特意走近,一定要看个究竟。哎呀,这儿竟然是一大片野竹林呢,野竹作为城市的风景植物来栽培,我还是第一次才见到。于是,新奇、新颖、新鲜,美妙、美丽、美貌,这些莫名其妙的词汇一古脑儿一起成为了记忆,也成为我此时赞美野竹的主题词。城里人也许不知野竹究为何物,人们平常最喜欢吃的从市场上买回的那些条状竹笋,就是采集这种野竹冒出地面的幼苗加工而成的。

在这里,我收获了诗意!

篇2:宜兴观竹海散文

宜兴观竹海散文

烟花三月江南好,细雨霏霏柳丝绦,遍地金黄油菜花,水乡园林翠竹摇。

这次去江南的目的有三:一是赏油菜花,二是品小桥流水园林景致,三是看婀娜的翠竹。在泰州兴化我们观赏了水乡奇观千垛油菜花海,到扬州瘦西湖品味了园林的巧夺天工,去镇江拜访了金山寺的历史厚重,下来要去探寻的就是宜兴竹海了。

行前做了功课。得知宜兴竹海在华东面积最大,地域横跨江浙皖三省,是人们推崇的赏竹首选地。

擦着宜兴市的边儿南下,当觉得公路慢悬回转,当路边写着与竹相关字号的农家乐渐渐集中增多,当看见层层竹林漫铺山野的时候,宜兴竹海就要到了。临近景区,山坡及山脚h湾楼影幢幢,从外观猜看,各种档次的宾馆、旅店、农家乐比比皆是,上下左右的停车场见缝插针,这架势,无言说明了人们对此地的趋之若鹜。

跨过一座玲珑桥迎面便是景区大门。抬眼望,砖垛石墙圆木结构的框架大门,有世博会中国馆外形的韵味。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题写的“宜兴竹海”四个大字镶嵌其上,字体纤瘦如竹倒也恰如其分,吴老乃宜兴人氏,大家题字实至名归。

进得门来竹影丛丛,前方不远树木花丛中一块卧石分外抢眼,上书:“江南竹海”描红大字,落款是唐家璇乙丑年腊月题写。

再往前行视野开阔,巨大碧绿的斜坡草坪就像展开的书页,上面等距种植的花木呈现出紫褐色的“宜兴竹海”四个方块字。草坪的前方是绿色琉璃装饰的宫殿式建筑,悠悠江南景,大气中国风。

贴近山前,竹海迎面走来,巧就巧在山前地势洼下,精就精在地面凹下处就势出现了一处大水池。池中间是一座小岛,盆景花草点缀,引人注目的.是一把硕大的紫砂壶端立在一块方石上,背景是池壁立围上有九处龙首在吐水。此处无声胜有声,一处微缩的盆景,一个点睛的提示,宜兴不仅有竹海名胜,更是紫砂壶的故乡。

午餐时听饭店的老板讲竹海甚巨,上去乘缆车为佳。“听人劝吃饱饭”,也罢,就这样好了。离缆车站还有段距离,于是坐上了短途的观光车,这一坐不打紧,沿途的景致撩得人追悔莫及。竹影万杆匆匆过,一路暗香入怀来,风吹竹曳婀娜动,要想停车师傅怪。直到抵达缆车站,众同伴还是频频回首不忍释怀。

乘缆车观竹海也是一大享受。随着缆车的腾空,最初的心还是揪揪的,缆车匀速缓行,视野慢慢的适应。俯视,竹冠簇簇随风摇曳遮蔽山体;平视,乌泱泱叠翠,竹杆一闪竹冠一晃匆匆而过;仰视,竹海漫漫腾上山巅直插云霄。在玻璃罐笼车里缓慢挪身环顾察看,竟然找不出别的什么树种,清一色全是竹子。偶从竹林的缝隙中看到躺在地上泛黄的或散放或成捆竹竿,无疑这是人工作为的痕迹。太密了,即使是修剪砍伐掉这些老弱病残的竹子,怎样才能运出去也是一大难题。操心了不是?随着缆车接口处轻微的颠簸就像换了一个档,前方的陡斜度几近垂直,缆车的底部几乎擦着竹稍前行,经过二十多分钟的空中之旅终于到了山顶。

离真正意义上的山顶还有段距离。小径回旋,层层叠上,竹稍触手,亲密无间。真正意义上的顶峰到了。

一介飞檐塔凌霄矗立,名字也是名副其实的叫凌霄塔。仰视塔尖,感觉塔在旋转,白云过隙,就像一群白鹤掠过。塔前有一鼓架,一大八小九面鼓栓绷其上,敲一敲,鼓声音阶高低振响,听一听,浑厚之音山巅回旋。登上塔层,只见竹海浩瀚随山势起伏,回首再看,远方山脚下一处小镇积木般精巧,一种山高我为峰的感觉由衷而生。

围塔基观赏一遭,缓下到一处平台,脚下呈现出字迹,说明地里位置及传说典故的文字,镌刻铺墁摊开在竹简书式样的地面上。简书上面还竖立着一块经过雕琢的润白色的石头,上书“苏南第一峰”五个描金大字,落款是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

居家北方很少见到竹子,即使见到也是在公园的一角儿,庙宇的墙根。几天前在游历过的几处地方也看到几处成片的竹子,那兴奋劲儿就像南方人见到了内蒙古大草原,但比起宜兴竹海来简直是不在话下,其规模根本不能同日而语。可能是季节还早点儿,竹海还没真正地缓过劲儿来,竹冠竹稍黄色居多,但浸润的绿色清晰可见。即使这样已经足矣,北方的森林,南方的竹海,粗犷柔情各不同,都是大自然的馈赠,都是我们相亲相依的朋友。

依依不舍的返回,廉颇老矣,一行八人都是六十多岁的人了,还是悠着点儿好。于是,再次乘缆车下山。

坚决得补上上山时候的缺憾。

哇,深入其中才真正感觉到,这才是真正的竹林竹海,郁郁葱葱层层叠叠,密密麻麻晕晕乎乎。走进竹林就像走进了竹栅栏,杆杆翠绿粗细有别,挺拔有之节节向上,柔嫩有之弯弧有度,疏密有之参差不齐,就连地上的竹笋都在招摇着生命的节拍。

竹林筛下阳光,地上碎金点点;微风摇曳竹林,显摆江南秀色。一行人在竹林间忘乎所以,暂且丢弃了花甲年龄,忘形在竹林间,隐藏在竹竿后,笑声在竹林间回荡,脚步在竹林间流连。或许心灵感应,就连地上的草都带着勾刺,真的,真得是带着勾刺,扯住裤腿不放。

竹林在阳光的照射下不断变幻着色彩,竹竿一会儿绿了一会儿白了,身上的衣服一会儿是本色,一会儿是花斑。深切的感悟到,低近观看竹林竹海看的是本色本原,触摸一杆修竹摸的是自然、是江南。

曾在唐诗宋词里品味过竹子的有节虚心常青不凋,曾在画卷中欣赏过竹子的高德挺拔摇曳出声,曾在松竹梅兰中见过竹子谦谦君子模样。

我们来了,来拜访你了!

在游客休息区小憩,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想起了画坛画竹圣手板桥先生的诗画:“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再见,宜兴竹海!

篇3:云竹湖观钓鱼的经典散文

云竹湖观钓鱼的经典散文

星期天下午,宴席散后闲无事事,心中又十分烦闷,在友梁栋与郝二毛动员下,便一起开车到云竹湖钓鱼。

对于钓鱼,我是门外汉,也无此雅兴,只是想消遣消遣罢了。钓鱼,其实钓的是一种心情,是一种享受大自然乐趣的过程,是一种与天地亲吻的释放,也就无所谓为美餐而所求了。生活总是充满了各种压力,总是充满了各种不幸,钓鱼便是最好的调节器。我深深地懂得这一点。但是,我却不爱钓鱼,也许是没有真正入门吧。我只想亲近自然,以慰心怀。

我们沿着湖边山上崎岖的小路辗转到了云竹湖的北山。因为设有路障,很少有人到北山来玩,我便是第一次来到这里。途中,小路边不几米远就是山崖,崖下就是浩渺的云竹湖,着实让人心惊胆虚,深怕掉下去喂身鱼海。也着实让我惊奇,能够走过去所没有走过的路,再险再难,值得。

云竹湖的'北山显得十分苍凉。只因这里曾是一省厅别墅开发区,一幢三层楼房静静地闲置在那里,不知在诉说着什么风情。一排房基砖墙冷落在那里,风吹日晒,毫草茂盛,显得十分荒凉。一个花费几百万的项目,未完工就搁置,好多年了无人问津,真是可惜,也真是荒唐。其实,北山是风水宝地。背靠大山,俯瞰湖水,一览无余。两山环抱,景色怡人。可惜!可惜!

我们就在别墅脚下支起了钓鱼杆。钓鱼是他俩的事,我则坐在大岩石上,享受自然风光。最令人销魂的莫过于浩瀚的粼波。只见粼波卷卷,万星闪烁,正是银河下凡界。又似璀璨珍珠,夺人眼目。加上云阳斜照,一线红光映入水中,绚丽无比,真是仙界。这种境界就如同在大海上观日出和落日,激情盈溢,又岂是用语言所能表达的。再看潮起潮落,万波激涌,浪涛拍岸,卷起琴声一片,不禁俯首陶醉。鱼儿也不时翻跃,隐隐中又有蛙鸣传来,这是何等的音律!忽见远处一叶渔舟飘来,虽听不见号子之音,却疑是从天边摇来,掩映于云水之中。又见从山的背后突然穿出浪遏飞舟,穿梭如箭,卷起层层白雪,衬以红黄色彩,更显风流,无不引人观望。忽然,一只鹤鹳在山边凌空而下,似与层层叠云相搏,真乃神呼!更有添情趣者,一只风筝在云空中游弋,任春风嬉戏,能不让人涌动诗怀?偶尔喜鹊从眼前飞过,即使喜鹊再无意,也平增几份欣喜的气氛。好一幅优美的画卷!不禁连连感叹。

郝二毛的惊喜声,把我的思绪拉回眼前。原来,他钓到了一条小鱼。我也十分欣喜。但我把目光投向了脚边,正好开着两朵黄花,一只蜜蜂正在采蕊,我便静静的观看着。这时,轻风吹来,一股股的花香飘入鼻腔,令人心往。细细品来,两边满山的榆钱香味正浓,似在招手。我站起身,前去摘下一串榆钱,又把一瓣轻轻的放入口中,好香甜,直入心芳。此时此刻,哪里还会有忧郁?哪里还会有心力交瘁?有的只是吮吸着春风、闻着花香与鱼味、听着涛声、吟着诗心,一片安然与平静。今宵酒醒此处,足也。想到此,我也拿起钓鱼杆,把垂线向湖中抛去。

很遗憾,我没有耐心,就是没有心静。心静,不是一时半刻所能得到的。这是一种素养。我又一次坐在岩石上,观望着远山之巅的落日。因为,在不知不觉中,太阳就要落山了。红霞,叠云,山峦,绿树,渔舟,鹤鹳,都映落在粼波里,又是一种韵味,令人遐思迷恋。我已经没有语言来表达心中的感慨了,只能是静静的观望着、观望着。

回家的时刻到了。他俩人共钓了四条小鱼。梁栋打开笼网,把小鱼放回到湖中。小鱼又回复了自由,争相离去。真是不错的结局。在蜿蜿蜒蜒的小路中,我们离去,尽管有点恋恋不舍。我放眼向湖中望去,旦见两只渔舟,正向湖心摇去。在归途的湖坝上,几名摄影者也正准备离去。我依然迷醉,回首时,半天的悠闲,美好的记忆,便留在了心中。

恋竹散文

观日食叙事作文200字

夜观花灯叙事作文

观日出学生叙事作文

元宵观灯叙事作文

沧海叙事散文

腊八粥叙事散文

名家叙事散文

老叔叙事散文

牵手叙事散文

怡和苑观竹叙事散文(精选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怡和苑观竹叙事散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