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早春观鸟记散文(共含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自律撰稿人”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早春观鸟记散文
近来我爱上了观鸟。
一天,我吃罢晚饭,走出食堂东门。外面是块绿地,栽着各种花木,最外面一排杨柳,与对岸的竹林隔河相望。竹林长而茂密,乔木杂生,几排民房掩映其间。两岸的世界,正是鸟的乐园。
时值正月底,燕子黄鹂等候鸟们还没有回来,然吾乡乃“鱼米之乡”,也是鸟类的天堂,具有丰富的留鸟资源。古人云“以鸟鸣春”,初春之际,草长莺飞,而树木未绿,正是观赏留鸟的好时机。看官,且把俗事暂搁,随我来赏鉴家乡的这些飞羽精灵,享受自然馈遗人类的闲情逸致。
一出门口,就传来鸟的鸣叫,循声望去,见几只麻雀盘踞在旁边的平房屋顶,叽叽几声,飞到了河边的柳枝上。说起麻雀,常会使人联想起雪地捕鸟的童年趣事。现在这等场景只能在回忆中寻找,非仅麻雀数量的减少,更因现代人已难有此类雅兴。关于吾乡麻雀数量的减少,有人认为是环境污染所致。其实不然,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使鸟类的种群结构也随之改变,以谷物为主要食物来源的麻雀就减少,而杂食性鸟类增多,甚至一些以前没有的鸟也来到吾乡安居乐业。
春风似剪,原本枯干秃枝的柳树,望去隐隐已有一抹诱人的嫩绿。我走入通向河边的甬道,一只白鹡鸰吸引了我的目光,它像一位穿着黑白大竖条礼服的绅士,优雅地在草坪上踱步。白鹡鸰是涉禽,常在水边活动,以水中生物为食。它对人不太敏感,我走了几步,它才觉察后跃起,以它特有的波浪形的姿态,贴着河面地飞到对岸去了。
白鹡鸰喜欢边飞边鸣,“jilinjilin”的叫音在水面上荡漾着,让人想起八九十年代那些老式自行车的铃声,——那些铃声承载了多少青春记忆!突然,一点蓝影在眼前掠过,——是一只蓝色的小鸟,转瞬即逝,看不清具体的长相。我第一次看见这样的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是不是那著名的蓝雀?
“gujeegujee”,是白头鹎标志性的鸣声,清脆嘹亮,有金属腔,颇为悦耳;一鸟鸣起,四下唱和,此起彼伏,堪为天籁。我向左上方一望,只见合欢树上有三只白头鹎,两只在吃食,一只正张口伸脖,与周围的同类们竞喉放歌。白头鹎俗称“白头翁”,得名于头顶上一块白斑,背部墨绿,腹污白,体形俊朗;喜踞树梢鸣叫,早晚尤盛,常把人从梦中唤醒。其头顶白斑,活像戴着一顶白帽子,不过从地面不容易看到,因此一般人不太注意到它的存在。这种鸟我们小时有,但没有现在这么多。现在,无论是市区还是乡间,“gujeegujee”的鸣声随处可闻,在绿化好的城市小区,它实际上履行了乡间雄鸡的司晨职能。白头鹎的鸣声还有多种变化,或急或缓,或尖或柔,饶多韵味,不一而足。有时正在办公室忙碌,偷闲把耳朵往窗外一伸,——“gujeegujeegu- gujeegujeegu”,听起来便如“同志苦不苦?同志苦不苦?”有鸟答曰:“不苦不苦!”也有鸟曰:“苦也!苦也!”公事之暇,享此等鸟趣,焉能不乐?
白头鹎一开唱,麻雀树莺之类的鸣叫就顿时“失色”,只好扮演这演唱会的配角,给白头鹎做伴奏。我一边聆听着这鸟儿们的'佳音,一边想绕到那“歌手”的后面去看它的“白帽子”,——那滑稽的样子常使我暗自发笑(然而向着树梢探头探脑引颈瞭望的我可能更会使旁人发笑),突然,扑哧一声,北侧的草地上飞起一只褐色的斑鸠,亮出一圈白色的尾翼。斑鸠俗称野鸽子,以前少,现在则很常见。周作人曾经专门作文研究过斑鸠的鸣声,我却至今还未听出门道。斑鸠飞越河面,落到了对岸的竹林上,叽叽喳喳惊起一阵麻雀。
一对八哥,在高空打了个旋。八哥一身黑羽,飞行时两翼露出两块白斑,从下面看像个八字,故名。有人会把八哥误认为幼年的喜鹊,其实两者很好鉴别,喜鹊有洁白的腹部,而八哥通体黑色。八哥是杂食性鸟,喜欢成群成对在田野和林地活动,依我的观察,是吾乡现今数量最多的鸟。此时它们的大部队尚在西边菜田里觅食,这是两只早收工的鸟儿。
八哥落在了对岸的屋顶上,正对着前面高大杉树上的一个雀巢。这时随着“喳喳喳喳”苍老而破碎的叫声,飞来两只喜鹊,警惕地停在雀巢的上下。喜鹊不是猛禽,但是具有攻击性。它们喜欢食腐,所以与人类亲近,有人的地方就有喜鹊,城市乡村都有它们的倩影,而山野僻壤就难见它们的踪迹了。现在喜鹊数量明显增加,那随处可见的鹊巢宣告着它们“空中霸主”的身份。喜鹊是伟大的建筑师,他们选择在冬暖夏凉的落叶乔木上筑巢,用干枝枯草泥土作材料,几天之内就可以完成。那高高地矗立在秃枝枯桠上的鸟巢,与一旁的各色民宅形成鲜明的对比,是冬日的风景。
这对喜鹊忽而盘踞屋顶,忽而栖于树梢,始终不离它们的巢穴太远,可能巢里有了它们爱的结晶。
凭着几根树枝就能餐风宿露,繁衍后代,抵御寒冬?我正在慨叹这神奇的鹊巢的时候,一阵手机铃声响起,惊飞了树梢的几只柳莺,原来是一条短信:您的住房贷款申请已被批准,请自下月起……我心头一紧,唉,下月起就苦了……正这样想着,“喳喳,喳喳”,对岸传来几声喜鹊傲慢的冷笑……
天色渐暗,我回头朝西一看,屋顶上、电线上开始聚集八哥,空中有更多的八哥在晚霞中归来,发出叽哟叽哟的叫声,枯燥而单调,渐渐地盖住了白头鹎的鸣唱。
我北走几步,离这群八哥远了一些。河水无声,南向而流,再五百米就是著名的缘缘堂。想着自己崇仰的子恺先生正是喝着这河水长大,心中对这条河流更增添了一份敬意。
看,“隐士”现身了!一只白鹭从北方翩翩飞来,徐徐而降,轻盈地落在一棵榆树上。那美丽的身姿、优雅的举止,没有辱没它高贵的身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是吾乡最珍贵的鸟。这种白鹭属于小白鹭,俗称长脚鹭鸶,吾乡过去也有,在我小时已经很少,恁是我在乡间长大,也没有见过它的影子,它是真正的“隐士”。然而现在,在河流、水田、湖泊的附近,甚至在城市的市河边,常可看到这些一身白衣的“渔夫”。在法律的保护下,它们似乎已经无所顾忌,我曾在偏僻乡间看到几百只白鹭栖息在一方水田里,也曾多次在杭州市郊的高速公路上方看到它翔飞的身姿。去年我去了一趟湖州的西塞山,天公作美,在“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雨雾中看到了这雪白的精灵,正是“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诗情画意令人陶醉。更有甚者,白鹭们还会跟着游船左右翻飞,像是跟窗内的游人“嬉戏”。那情那景,使我明白张志和的《渔父歌》能传诵千年,以及湖州和黄石为了西塞山的归属而争执不休的原因了。
然而我觉得,小白鹭在西塞山前,好像还是显得小了一些,如果是大白鹭当更为吸睛。前几天我看到一只中白鹭在杭州西湖上空盘旋,有同样的远山作背景,比起西塞山的小白鹭,自然更有一番气象。所以说在我们桐乡这样的水乡平原,小白鹭是再适合不过了!且看这只小白鹭,又下到了水边,那脱俗的身姿映在这小桥流水之间,还有什么比这更能演绎什么叫做“江南”呢!
这时,令我惊奇的是,又飞来两只灰鹭,如电影里会飞的侠客一般,落在一枝高大的构树上。灰鹭在吾乡比较少见,我也是第一次在这条河里遇上,看来我今天眼福实在不浅。之前去位于桐乡西南部也是杭嘉湖三市交界处的野菱滩郊游,曾在岛上的丛林里惊起大群大群的灰鹭,起落之际,状如灰云聚散,令人叹为观止。
这灰鹭体形大于小白鹭,羽色灰白相间,英姿勃勃,颇有点猛禽的味道。桐乡是没有猛禽的,在几十里外的湖州,我曾看见一只鹰隼在西塞山边广袤的田野上空盘旋,自觉有一股凌厉的寒气逼空而来。
天色暗下来了,八哥叫得更欢了。我回头南望,左边的电线变成了长长的五线谱,那是八哥的杰作;对岸,高大的构树、杉树的秃支上也落满了八哥,像是一幅幅孔雀展屏图;而更多的八哥则在竹林梢头嬉闹聒噪,声闻四野,不绝于耳,这是年轻八哥们游戏和恋爱的时光,要持续到天黑才会结束,进到竹林里的巢穴安眠。
八哥们的喧闹是暮色中鸟儿的绝唱,其它鸟儿早已销声匿迹,它们的巢穴遍布在这百米长的河道的两岸,除鹊巢外大多极为隐秘,常人是难以找到的。
天已漆黑,河岸归于宁静。只留下远处子恺大桥传来的汽车的啸鸣。不必向往夜莺的歌喉和极乐鸟的美丽,吾乡的鸟啊,你们已经足够愉悦我的耳目了!愿这里永远是你们的乐土。
晚安,吾乡的鸟儿,明天再来聆听你们的晨曲。
我很喜欢鸟类,一直认为鸟类是大自然的天使,是净化人类心灵的精灵,还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记得从牙牙学语起,我就喜欢让外婆在窗台上撒米喂鸟,我也因此认识了很多的鸟类朋友:麻雀、八哥、喜鹊……
这次我十分幸运的成为杭州市长寿桥小学参赛队中的一员,参加“20xx绿色共享杯、杭州第五届小学生观鸟比赛”。观鸟赛将于20xx年11月17日在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举行。
11月3日,我们去了西溪湿地进行了实地野外观鸟指导和熟悉比赛场地培训。前天晚上下了一夜的大雨,到了早上天灰蒙蒙的,能见度不是很好,我一路上都在担心见不到鸟类。带队的李煌娟老师却笑着说:“不用担心,鸟类喜欢阴天,在阴天反而比晴天出来活动的更频繁。”果然,才一进莲花滩观鸟区,我们就听见了很多鸟叫声,有清脆的;有婉转的……走了没多远,我又听见了一声沙哑的叫声,就在不远处,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我举起望远镜一看:“啊!是白头鹎!”我高兴地轻叫起来,队友们围过来观看,“是的,是的,是白头鹎!”得到了队友们的肯定,我开心极了,举着望远镜继续前进。可是,过了好一会儿,我都只听见鸟叫,找不到鸟的踪迹,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忙向观鸟专家范老师请教。范老师摸摸我的头,说:“你啊,太急了!要先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好鸟的具体位置,再用望远镜仔细观察才行。你直接用望远镜观察是很难确定鸟类位置的。” “哦!了解了,观鸟也有小窍门呀!”我恍然大悟。更正了方法后,我观察到很多的鸟类,如黑尾蜡嘴雀、鹊鸲、黑水鸡、小烚澋20多种。我和队友们把观察到的鸟类一一标注在地图上,为比赛做好准备。 等我们来到了集合点,别队的小朋友也都到了。都纷纷讨论着看到的鸟类,看上去大家的收获都不小啊。他们的实力也很强。我回家还得好好学习,多查资料才行。 我努力着,期待着观鸟大赛的到来。
阳光明媚、春意盎然的四月,我们温州日报瓯网小记者们参加了温州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月暨“爱鸟周”活动。在金洲动物博物馆馆长刘鸣老师和景山动物园负责人的带领下,我们一路寻鸟、观鸟,一边听着老师们讲解有关鸟类的.知识。
真所谓“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原来,那些一直被我统称为“小鸟”的家伙,竟是如此的名目繁多,五花八门呀!
“瞧!那里有一只小鸟!”一走进景山公园的大门,就有人大叫起来。刘老师定睛一看,迅速端起了摄像机,“咔嚓”一声,把这只鸟儿定格在了那一瞬间。然后刘老师才慢慢给我们介绍起来:“这是一种叫戴胜的鸟,它的头上有凤冠状的羽冠,身上的羽毛呈黄色……”
一路上,我们看到了很多很多类似于戴胜的体型较小的鸟儿,有山雀、蜡嘴雀、白头翁、黑卷尾鸟、红肋蓝尾鸲,还有白肚皮的白腹鸫、白眉毛的白眉鹀和温州特有的黄腹角雉,种类多得数也数不清。这些鸟儿虽然看着模样有点相似,但实际上它们的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是不一样的。
最让人欣喜的是,当我们爬上山顶时,居然一抬头就看见了几只在空中翱翔的苍鹰,刘老师向我们介绍说:苍鹰跟一般的小鸟不同,它飞到一定的高度,就不需要再扇动翅膀来制造风力,而是平稳地展开双翅在高空中飞翔,我想这大概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盘旋”或“滑翔”吧。
全世界大约有9000多种鸟类,我国有1000多种鸟类,可是有很多鸟种濒临灭绝,比如黄腹角雉,在别的地方已经见不到它的影子了,只有我们温州极少的400多只。鸟种越来越少,绝大多数是因为人类的随意捕杀和不重视保护,据说目前因人类恶意捕杀造成的鸟类死亡是鸟类自然灭绝的一百多倍,这是多么残酷而惊人的事实啊!
自古以来,鸟儿是人类的忠实的朋友,它们应该跟我们人类共同拥有同一个地球,同一片蓝天,不应该遭受人类捕杀和践踏。就让我们一起爱护鸟儿,保护家园吧!
又是一个烈日的天气,热死了!太阳公公似乎很高兴,在天空跳着欢快的舞。是啊,它是高兴了,可是地上的人们受不了它这番狂舞。我呢?我此时在朝着窗外望去,我看着……
窗外飞过了许多小鸟,有咖啡色的,蓝色的,黑色的……有的落在屋顶上,东张西望,好像在觅食,又像在观赏风景,兴奋地叫着。有的成对的飞行着,一会儿落在大树上,一会儿落在窗台上,每落到一个地方两只鸟就互相整理整理羽毛,看上去十分亲密。有的轻轻略过游泳池的水面,水面上荡起了一层涟漪……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那美妙的‘’联欢会‘’了。麻雀们在地面上轻巧地跳着轻快的舞蹈,赢来鸟儿们一阵阵赞美声。乌鸦们在树上唱着一首首歌谣,使许多鸟儿都情不自禁的跟着唱起来。一种不知名的蓝色小鸟玩起了魔术,竟把一片叶子变成了细细的粉末……鸟儿都开心的叫着,飞舞着,丝毫感觉不到热意,是太兴奋了吧!最后的节目是大家一起表演的空中大飞行。大雁组成人字形,在天空上展现着舞姿,麻雀似乎在和乌鸦玩着一个游戏,只见它们追逐着……这个表演一直进行到太阳公公落山之时。终于结束了这场鸟儿们的大聚会。鸟儿们互相叫着,好像说;‘’真开心,不过明天再见了,拜拜。‘说完了,各自朝不同的方向飞去。但依然还能听到鸟儿们兴奋的叫声……
太阳公公下山了,把天边染成了一片红,还有橙色,紫色…… 白天的热气已经散去,天空变得凉爽起来。可有谁知道,刚才有一场开心快乐的鸟儿大聚会开过呢。
大年初七晴空朗朗,我早早地起床了,非常期待这次观鸟活动,我特意为自己起了五色鸟自然名。
到达目的地,助教老师为我们发了望远镜和听课耳机,这次的主讲老师是脉动老师和大兜虫老师,今天上午就由脉动老师带领我们走进梁鸿湿地公园,探索这片神秘地栖息地。
放眼望去这里有很多树,还有大片的湖水,我们时而穿过小桥,时而又路过草地,脉动老师脚步很快,我小跑才能赶上他得脚步。脉动老师会通过鸟叫声来辨别鸟儿的种类。我们看到数量最多的就是斑嘴鸭,还有潜水高手小鷿鷈,还有黑水鸡等
让我印象最深刻就是棕背伯劳,它的体型有鸽子那么大,它还有一对黑眼圈。它的背是棕色的,肚子上是橙色的,看起来非常漂亮。它的胆子很小,时刻都很警觉,每次都是用望远镜看到它的。别看它长得那么漂亮,还那么胆小,我告诉你们,它可是猛禽。专吃比它小的鸟类。它会把猎物撕成一块一块,如果它一顿吃不完,还会把吃剩的挂在树上,等下次再吃。下午我们就看到一只没头的小青蛙被挂在竹子上,大兜虫老师说:这就是被伯劳吃剩的,挂到树上了。我看了看那只被惨遭杀害的小青蛙,真的好可怜呀!别看它捕食这么凶残,但它也有可爱的一面,它会挺着大肚子晒太阳,据说它还会跳钢管舞那!
观完鸟类,中午我们还和各位老师们叔叔阿姨们包了饺子,吃完香喷喷的饺子,孙老师组织我们做了一个特别有意义的游戏,通过这个游戏我明白了,鸟儿们历经千辛万苦,还要心惊胆战躲避偷猎者杀害,还要面对逐渐缩小的栖息地,真的太不容易了。
如果我们热爱大自然,就要热爱我们身边的花花草草,更要热爱可爱的动物们。
观鸟写景散文
楼下老单家养了一只黑色的“八哥”,双脚站在鸟笼中间的横杆上,目光炯炯地注视着笼外的举动,时而正视,时而斜视,机灵活泼,招人喜爱。只要有人驻足观看逗它,它就异常兴奋地在笼中欢蹦乱跳,不时蓬松羽毛点着头发出“咕咕咕”的声音。老单说,它这是对人一种善意的笑。
我第一次见到八哥。听老单讲,八哥多生长在南方,特别是广东一带,电线杆上、房屋顶上、田野上随处可见,电线上一排一排的,房顶上一群一群的,牛背与草地上都有它们嬉戏的身影。我按照老单的说法,与八哥打招呼:“你好!”它马上回应“你好!”我说“恭喜”,它马上说“发财!”说完就发出“咕咕咕”的笑声这是老单调教的结果,也是八哥嘴巧的本能,它学人说话,人教它人语,是多么地自然与亲近。
说话间,我的手无意放在笼子上,它飞身跃起鹐了一下我的手指,我急忙缩回了隐隐作痛的手。老单说,这只八哥防范意识很强,它的笼子不许人们触摸,就连我本人碰触也不行,有次我挂笼子时没挂好,伸手扶了一下,它毫不客气地鸽了我的手,我有些生气,把它抱出笼子打了它的嘴巴。它记了我的仇,从此再也不理我了,教他学话它也不学了,现在只会说“你好!”“恭喜发财!”这两句话。
我问老单教八哥一句话需要多长时间,老单说得需要一周的时间。老单向我讲了他以前养过的一只心爱的八哥:那只八哥性情比较温驯,教它很多单词都能记住,比方说我要穿衣服出门,它会说“走啊”;比方说有人敲门,它会问“谁呀?”再比方说客人吃完饭起身要走,它会说“欢迎再来”一次去外地办事,托付给一位爱鸟的`朋友照管,因没照管好,被动物给咬死了。老单脸上掠过一阵无奈,感到很惋惜,长长地叹口气,半天没说话。
老单现在养的这只八哥,说来也怪,虽不愿与老单交流,但对其他人表现得很兴奋,特别是和老单的邻居老邱很对脾气。老邱退休后闲来无事,经常喂它吃的、逗它玩,老邱抚摸鸟笼,八哥也只是鹪住他的手指不咬,把它抱出笼子后,它就跟着老邱散步,有时还飞到老邱的肩上和头上站着;老邱回家它也跟着进屋;老邱躺在床上休息,它就守候在老邱的枕边,到了形影不离的地步。八哥见不到老邱,会在笼子里叫个不停,期待见到老邱,见了老邱如同见到亲人一般激动。八哥与老邱的举动,是我亲眼所见,它竞把老邱当成了主人。
看来,八哥这个小东西虽愿与人亲近,但也有不顺心的时候,原本大自然是它的家,人们却把它关在笼子里,剥夺了它的自由,鹐人手指也就不足为怪了,何况它不屈人之暴力,倒是喜欢人对它的体贴与关爱。
河里的冰融了,枝桠的雪化了,黢黑的夜短了,寒冷的风弱了。北方的三月,尽管还远没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但春还是来了,迈着轻盈的脚步,舞着飘逸的长袖,微笑着向我们走来。
其实,我并不是很喜欢春天。生性喜静的我,眼里的春,不过是个躁动不安的有些调皮的孩子罢了,远不如秋那么成熟稳重,而又多姿多彩,风韵十足。虽不喜欢,毕竟经过漫长的严冬,迎来了去寒回暖的季节,给死气沉沉的大地带来了生机。不写点什么,在感情上总是说不过去的。
喜欢也好,不喜欢也罢,任谁也阻拦不住,春终究是来了。她先是给升起的太阳添了几许光辉,再拨了拨已经麻木的云彩,然后弯下腰,揭去封冻已久的冰层,轻轻唤醒沉睡的大地,又摇了摇山峦那有些僵硬的身躯,为流淌的小溪加了些声调。而树木经过一冬的沉寂,也颇有不甘,受了感染似的,一改往日的萎靡,舒展身姿,昂然抖擞起来,欣然接受着光与风的拥抱。大概此时的江南,已是桃花粉艳,绿柳如烟了吧。那婆娑的烟柳怕是春挥舞着长袖,在嫣然起舞。只是这长袖,若飘到北国,恐还需些时日呢。至于北方的桃花,春既来了,或迟或早,总是要开的。
与南国不同,北方的早春,还是很有些凉意的。抛却喧嚣,远离尘埃,寻着春的脚印,我来到太子河畔。走过青白色方块石板铺就的广场,堤坝上,一条长长的暗红色砖石砌成的小路顺着河道伸向远方。漫步长堤,右边的白杨林,虽还没有长出新叶,却也翘首以待,期盼新生。偶有几棵松树,间或其中,松针新绿欲滴,恣意炫耀着,骄傲得很。路边的柳树,经春风的浸淫而染成鹅黄色的枝条上,已冒出嫩绿的幼芽。远远望去,那风中飘摆的岸柳,婀娜多姿,如朦胧的淡黄色的烟雾缭绕在清亮的河面上,极尽妩媚。小路左边,是水泥修筑的杏黄色的护栏。倚栏俯首,护栏外的太子河蜿蜒西去,静静流淌。那澄碧的河水微泛涟漪,波光潋滟,煞是迷人。对岸的山峦,高低错落,连绵不绝。那略呈青褐色的山貌,如淡淡的水墨画,横亘在空旷里。山腰上几块成片的松林,突兀地显出几抹绿色,傲然昭示着春的信息。山脚下,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矗立在河边。那枣红色的墙面,那白色的楼沿,给河畔的景致添加了极好的点缀。与冬日里溜冰、打雪仗,夏日里游泳、钓鱼不同,早春的河边,行人并不是很多,许是时值近晚的缘故吧,这也正好让我静下来,独赏这如画的景致。在这无尘的空旷里,可以将心浸入清澈的水里,轻轻抹去依附的蒙尘。在这静默的空旷里,可以安然面对河水独发散想,不至于被打扰,不会再出现当年在鸭绿江边沉思却误被人认为寻短见而窘然。在这幽静的空旷里,可以聆听春风轻抚枝条的声音,感受阳光亲吻河水发出的细微的音符。在这辽阔的空旷里,没有不安,没有浮躁,可以任意挥洒思绪,做寻常不能做的事,想寻常无暇想的情。
想想也是可笑,当人们大都踏青寻春,吟花咏柳,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春天,为赞美春天而大书特书、挥毫泼墨时,我却误将春当成个调皮的孩子。瞧瞧眼前这婀娜的烟柳,醉人的春水,旖旎的风光,哪里还觅得到一丁点顽童的影子。看来我是该换个角度,以另一种心境,重新来对待春天了。
任世事如何变迁,多少繁华换了旧物,谁也不会拒绝春天的脚步,轻柔的微风,如丝的小雨,摇曳的柳枝,次第开放的花朵,守时南归的燕儿,所有大自然美丽的精灵们都回归人间,带来的不只有久别重逢的喜悦,还有一年的希望,可以暂时地放下尘世的纷扰,忘情地放飞思绪,心底最深的柔软不经意地被轻轻一击,那颗尘封已久的心儿啊,一定会在最短的时间里复活,黯然的天空变得明朗洁净,荒芜的心田重回芳草萋萋,在季节的转角处,蛰伏了一冬,诗意的春天又回来了…………
遇见一朵倾心的花,如同遇见一个倾心的人。清新的花瓣,入骨的幽香,历经风雪的洗礼后,美得更加一尘不染,玉心素雅,清婉洁白,惹人看上一眼便不愿离开了。与众不同的梅,固守着一抹出世的人间清寒,寂静却独立,出众却不张扬,立在冬与春的荒凉处,凌寒怒放,赏心悦目,沁人心脾,蚀骨销魂,折煞了世间多少庸枝俗花?妩媚娇艳的桃花,洁白俏丽的梨花,华丽浪漫的樱花…………任凭怎么去忌妒,群芳争艳也争不来一份梅的出世遗世美,禅意的美,无论是在冰天雪地中还是百花齐放时,梅永远选择静静地绽放枝头,开得无所畏惧,美得无法阻挡。出世的道骨仙风从来都不是一朝一夕凝聚的,从冬天走到春天,看破多少就换来多少脱胎换骨的坚韧,从骨子里灵魂里苦苦修炼出一种旷世静美,连时光都想一睹梅开的芳容,一时贪恋驻足竟忘记了前行的脚步。那一刻绽放的岂止是整个生命,而是梅交织一生的爱与恨。绽在诗人画家的心田,成了美丽的诗篇和风景,花开不败,愈久弥香,世上永远年轻的是那些散尽铅华的清丽诗句,素雅丹青,入目入梦,入心入情,如同心底那个深藏的温暖身影,想起时总会暖到落泪…………
如果有下辈子,我愿意成为一朵被风雪洗礼过,被时光考验过的梅,开在腊月寒冬,开在芳菲春天里,用最长的花期等期一个前世的约定,直到你如期而至,在千千万万的花海里,你一定要记得沿着今世的脉络,寻觅今世的芳香,找寻我的方向,只要你悠扬的笛声响起,我一定会心有灵犀,心领神会。只要春风扬起,那一朵拼尽全力义无反顾地飘向于你掌心的一定是我,花瓣上滴滴清露,那是我今生思念化解不开的泪,花香里蕴含着一首首清新的小诗,那是我今生还来不及向你倾吐的爱意,只想和你在文字里再次邂逅,做你岁月里一枚永不凋零的书签,来生来世,延续今生的激情与力量,一定不会使其沧桑枯萎。只要有我,你就永远不会有孤独,陪伴你心安神宁地随着光阴不经意间老去,此情不渝,依然是默涵芸芳…………
冬冷渐去,春暖渐浓,窝了一个冬天。
周末的清晨,戴一顶布帽,踏一双单鞋,我走出家门,去湖边透透气,伸伸腰,动动腿,将这一身窝冬的惫懒都扔掉。
出小区门,南行二三里,是一处人公湖。夏季的时候,湖边枝繁叶茂,鸟语花香,一条条鹅卵石铺成的小路蜿蜒其间,时隐时现,每天早晨散步健身的行人络绎不绝。
而此时此刻,我独自漫步在卵石小径上,偶尔才会有一俩个晨跑的人从身边掠过。整个湖面扫视过去还是一片冬的印记,草黄,树灰,水浅。湖边枯黄的芦苇一支一支随风摆舞,似乎正在清和网络诗人余亚飞的《咏芦苇》:浅水之中潮湿地,婀娜芦苇一丛丛;迎风摇曳多姿态,质朴无华野趣浓。松树绿得黯淡无光,一棵一棵站在那里,青灰灰得毫无生机。湖里的水也是瘦得让人怜惜,很多地方露出了塘泥,水鸟在塘泥上来回徘徊,好似正在巡视的哨兵。
还在为没有发现一丝春色而惆怅,低头不经意间我看到了路边金叶女贞细细的枝桠间,长出一个个开心果大小的嫩芽,每一个小芽由三四片嫩黄的小叶片凑成,围在一起,好似在窃窃私语,好不热闹。小径弯角处也有惊喜,老柳垂下万条丝绦,淡黄的柳枝软软地垂落下来,瓜子大小的嫩叶翘着叶尖,一对一对井然有序地从枝头排到枝尖,让我惊叹于二月春风的心灵手巧。湖畔斜坡上,矮矮的杏树枝头也缀满了一个个粉红色花生大小的花骨朵,孕育着开放的力量,定然是在找一个春风暖暖的夜里悄悄绽放,吐蕊放香。一群小鸟隐没在旁边的树丛里,啾――啾――啾――兴奋地讨论着什么,也在等待春花烂漫时节的到来。
早春的春色虽不热烈,但这份青涩也让我欣喜不已。我满怀喜悦不紧不慢的继续游逛,伸着腰,动着腿,深深地吸着气,再吐出来,冬日蜗居的惫懒此时早已无影无踪。
★ 乡城早春散文
★ 观鸟日记
★ 公园观鸟作文
★ 观鸟四年级作文
★ 乐园鸟散文
★ 鸟啼散文
★ 七色鸟散文
★ 观舞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