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整理了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练习题(共含4篇),希望你喜欢,也可以帮助到您,欢迎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奶酪有点甜”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一、填空(8分,第1小题2分)
1、( )+45=55+( ),这里运用了加法( ),用字母表示是。
2、交换两个( )的位置,( )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3、乘法分配律可用字母表示为( )。
4、a×6+6×15= ×( + )。
5、计算(23×125)×8时,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算( ),这样计算是根据( )。
6、一套校服,上衣59元,裤子41元,购买2套,一共需要( )元。
7、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30°,那么上海在北京的 偏 。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5分)
1、27+33+67=27+100 ( )
2、125×16=125×8×2 ( )
3、134-75+25=134-(75+25) ( )
4、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是结合律。( )
5、1250÷(25×5)=1250÷25×5 ( )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4分)
1)、56+72+28=56+(72+28)运用了 ( )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乘法结合律 D、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25×(8+4)=( )
A、25×8×25×4 B、25×8+25×4 C、25×4×8 D、25×8+4
3)、3×8×4×5=(3×4)×(8×5)运用了 ( )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D、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4)、101×125= ( )
A、100×125+1 B、125×100+125
C、125×100×1D、100×125×1×125
四、直接写得数(9分)
125×8= 100÷25= 24×3= 25×8=
36÷18= 42÷3=13×4= 65÷13=
15×7= 120×7= 198÷9= 210×6=
102÷34= 26×20= 540÷27= 50×80=
220+190= 24×30=
五、计算下面各题(9分)
(124-85)×12÷26 75+240÷40-25 367-144÷24×13
六、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24分)。
355+260+140+245 98×101 48×125 645-180-245
38×99+38 3500÷14÷5 175×56+25×56 50×25×20×40
七、动手操作(9分)。
在平面图上标出下面各场所的位置。
1、学校在小明家的北偏东35°,距离300米。
2、游泳池在小明家的西偏南40°,距离200米。
3、商场在小明家的北偏西20°,距离200米。
八、解决问题。(32分)
1、某小学四年级学生组织参观科技馆,男生有204人,女生有196人。如果每40人坐一辆汽车,一共需要多少辆汽车?
要求出一共需要多少辆汽车,关键要先求出 ?(2分)
列式计算:(3分)
2、李叔叔和王叔叔一起加工一批零件,李叔叔每小时加工49个,王叔叔每小时加工51个,两人一起工作了6小时才完成任务。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5分)
(请用一种你认为计算最方便的方法列式计算)
3、学校食堂运来大米和面粉各80袋,大米每袋75千克,面粉每袋25千克,大米和面粉共多少千克?(请用两种方法解答)(7分)
4、李伯伯家养了142只鸡,养鸭的只数是鸡的一半。李伯伯家一共有鸡鸭多少只?(5分)
5、爸爸带明明去滑雪,乘缆车上山用了10分钟,缆车每分钟行200米。滑雪下山用了30分钟,每分钟行70米。滑雪比乘缆车多行多少米?(5分)
6、动物园里的一头大象每天吃180千克食物,一只熊猫15天吃540千克食物。大象每天吃的食物是熊猫的多少倍?(5分)
一、填空
1.10个0.1是( ),100个0.01是( ).
2.0.23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3.一个数由8个一,4个十分之一,6个千分之一组成,这个数是( ).
4.0.089扩大( )倍是8.9;0.73缩小10倍是( ).
5.9.385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
6.把268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
7.把369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亿,保留一位小数的近似数是( )亿.
8.不改变数的大小,把105.300改写成两位小数是( ).
二、判断1.小数部分的位是十分位. ( )
2.把一个数扩大10倍后是0.9,原来这个数是9.( )
3.8.5和8.50的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也相同. ( )
4.根据小数的性质,80.600可以写作8.6. ( )
5.小数点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0倍. ( )
6.整数比小数大. ( )
三、直接写得数(6分)
0.55×10= 0.375÷10= 4.05×100=
10.04×1000= 0.03×10= 2.01×1000=
7×59÷100= 0.7÷1000= 7.8×100=
4.5÷100=0.516×100= 7.05×100=
四、读出下面各小数
(1)0.8 (2)10.4
(3)24.05 (4)0.04
五、写出下面各数
(1)十五点零八 (2)二百点九三 (3)零点零七五
六、改变计数单位写数(26分)
(1)把下列各数改写成两位小数(6分)
0.800=( ) 20=( ) 8.530=( )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12分)
2075千克=( )吨( )千克
2米9分米=( )米
0.85米=( )分米=( )厘米=)分米( )厘米
4米2厘米3毫米=( )厘米
(3)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亿”或“万”作单位的数(8分)
684900=( )万 720300900=( )亿
67万=( )亿 10万=( )亿
七、化简下面的小数(12分)
(1)8.9060= (2)203.4600= (3)0.0074000=
(4)0.807060=
(5)6.060600= (6)9.400000=
八、比较小数的大小(12分)
(1)0.87○0.870 (2)8.09○8.9 (3)7.65○6.75
(4)2.99○3 (5)7.009○7.09 (6)8.5○8.487
九、应用题(12分,每题3分)
1.100千克稻谷可碾米75千克,1千克稻谷可碾米多少千克?
2.1千克黄豆可出油0.38千克,100千克黄豆可出油多少千克?1000千克黄豆呢?
3.张老师用43.20元买了10支钢笔,每支钢笔多少元?买100支这样的钢笔应付多少元?
4.甲数是3.8,乙数是38,在它们的末尾都添上两个零,这时乙数是甲数的多少倍?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练习题
一、填空题(每道小题 2分 共 52分 )
1. 7平方分米10平方厘米=( )平方厘米
2. 1平方米8平方分米=( )平方分米
3. 比较大小.
7米□700分米
4. 2年5个月=( )个月
5. 8米3分米6厘米=( )厘米
6. 453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7. 比较大小.
8米2分米□82分米
8. 在( )里填上单位名称.
双人床的床板长是2( ).
9. 填上单位名称.
小学生上一节课是40( ).
10. 200分=( )时( )分
11. 950平方分米=( )平方米( )平方分米
12. 3日15时=( )时
13. 比较大小.
8平方米2平方分米□82平方分米
14. 比较大小.
4平方米□400平方分米
15. 比较大小.
100分□1时
16. 比较大小.
72时□7日
17. 比较大小.
500千克□5克
18. 比较大小.
108分□2时
19. 比较大小.
50个月□5年
20. 在( )里填上单位名称.
从北京到天津乘火车需用2( ).
21. 填上单位名称.
一桶洗衣粉重2( )
22. 8吨80千克=( )千克
23. 4千米600米=( )米
24. 2800毫米=( )米( )厘米
25. 填上单位名称.
一个教室的面积是48( ).
26. 10500克=( )千克( )克
二、口算题(每道小题 8分 共 16分 )
1. 700+8000= a÷1=
34+59= 0÷b=
240×5= x-x=
76÷19= 1×x=
2. 147÷7= 43×3=
5×15= 520×4=
63÷1= 38×100=
25×4= 435-99=
三、计算题(每道小题 4分 共 8分 )
1. 计算并验算.
11760÷194=
2. 计算并验算.
256×403=
四、应用题(每道小题 6分 共 24分 )
1. 一个长方形长21厘米,是宽的3倍,求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2. 一吨废纸可以生产纸张700千克, 如果一千克纸能制成25本练习本, 那么12吨废纸生产的纸张能制成多少本练习本?
3. 录制一份气功报告需要4盒录音带, 录满一面录音带需要30分, 这份报告一共录了多少小时?
4. 一台推土机3小时可铺路600米,如果每小时多铺20米,8小时能铺多少米?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练习题
一、填空。(33分)
1、在42÷3=14中,3和14是42的()数,3也是42的()数。
2、50和25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10和11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3、60的因数有()个,其中质数有()个,合数有()个,
奇数有()个,偶数有()个。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是(),
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是()。
4、三个连续的奇数的.和是39,这三个奇数分别是()、()、()。
5、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30,它的最小倍数是()。
6、1082至少加上()就成为3的倍数,至少减去()才是5的倍数。
7、在()里填上合适的质数。(6分)
14=()+()39=()×()
25=()+()57=()×()
40=()×()×()×()
60=()+()=()+()
8、一个数既是72的因数,又是4的倍数,这个数可能是()。
9、已知m和n都是不为0的自然数,且m÷n=6,那么m和n的最大公因数
是(),最小公倍数是()。
10、两个自然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14,这两个数是可能是()和()。
11、如果A=2×3×7,B=2×5×7,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12、一个三位数,它个位上的数是最小的质数,十位上的数是最小的合数,百
位上的数是合数且是奇数,这个三位数是()。
二、判断题。(6分)
1、任何一个自然数的因数至少有2个。()
2、1是所有自然数(0除外)的因数。()
3、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4、在24的因数中,是素数的只有2和3。()
5、两个质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6、任意两个数的乘积一定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
★ 四年级第三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