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中国高与美国高考(共含10篇),希望能帮助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wxp26”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前日,美国大学(中国)巡展在长沙首度举行,因为这是首次全部由美国知名大学组团来湖南招生,该次展会吸引非常多学生和家长的关注。记者也趁此机会就中美两国高考的差异采访参加活动的美国高考ACT中国区GAC课程学术总监AnnZheng女士。在这位美国高考官员眼中,她特别敬佩中学生的勤奋和认真,也同情他们的单色生活。
在中国家庭一切为高考让路
在美国高考只意味着一个周六的早起
非常熟悉中国教育体制的Ann感觉,在中国,高考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在美国也有类似的考试:ACT和SAT,目前全美所有四年制大学都同等认可这两个考试。这两种考试虽然很重要,但和中国高考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我不止一次地听见美国学生这样说:“明天是ACT考试吗?哦,天哪,我忘了,那我明天得早起了。””
这意味着,在美国许多学生都不怎么为考试做准备。ACT和SAT的考试通常都是在周六,因此,这是他们必须要早起的惟一一个周六,同时也是惟一一个去学校的周六。Ann认真地说,“我想美国学生也许通过不了这么难的中国考试。”
对许多中国学生说,当他们在上高中,尤其是在准备高考时,家长们会为他们做任何事。Ann说,在北京,我看到许多家长站在高中门外,等着接孩子回家。在美国,如果父母这样做,学生一定会被同学嘲笑。更有甚者,中国父母在家中打扫、做饭、给孩子送饭,做一切事情为孩子创造时间学习。“这很不可思议,但却是中国很常见的场景。”她感叹道。
在中国为了进重点学校
在美国真想再做一回孩子
在看过中国学生对考试和学习的过分关注后,Ann问自己为什么?经过对中国教育体制的了解,答案是进“各级重点学校”。为什么他们这么强烈地想进重点呢?重点学校的教育会好得多吗?是为了面子吗?是因为今后能得到更高的收入吗?
在英语中,我们总说:“天啊,真想再做一回孩子!”许多人怀念儿时和高中的时光,对他们而言,那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我简直不能想像,当许多中国人回忆往事时,会说:“天啊,真想再回到高三!”或者“天啊,真想再做一回一天到晚学习的学生!”
我很同情中国学生,但很怀疑是否值得这样努力。这是最好的一条路吗?难道这就是生活的全部吗?我们爱学习,不是因为我要参加考试,而是因为知识就是力量。但我同样喜欢野营,和朋友一起玩,做社区义工等等。学习应该努力,但同样应该享受生活,因为我们相信生活是美丽的。
我非常敬佩,同时也以一种敬畏的心态去看待中国学生的勤奋和认真。然而,我同时为他们感到惋惜,因为在美国文化体系中,他们错过了生活的美丽。
现在,能让我感到最开心的就是,中国的这些年轻人正通过美国ACT在中国开设的官方教学学校努力发挥潜能,为赴美留学做好全面准备,同时让生活充实和快乐。
美国高考与中国高考真正不同在哪儿
日前发布的《中国SAT年度报告》显示,参加美国高考SAT 的中国高中生,只有不到7% 成绩达到1800分“及格线”申请美国大学的有效分数线,而达到美国优质大学普遍要求的分以上的更是只占2%。有专家分析两国高考内容后指出,这是由于中国教育缺乏对批判性思维的训练。(10月28日《北京青年报》)
相比中国高考,美国高考(SAT)试卷或许确实更注重“批判性思维能力”。但是,将“中国学生考美国高考仅7% 及格”作为得出上述结论的证据,在笔者看来,又委实并不可靠,并没有多少直接证明价值和充分说服力。
因为一个明显的事实是:美国高考1800分的“及格线”,相对于其2400的满分,并不是我们一般所理解的60% 意义上的“及格线”,而是一个75%的更高标准及格线。将该“及格线”,放在中国高考评分体系中,也并不是低标准分数。如目前全国大多数省份的高考满分为750分,那么75%对应的中国高考分数便是562.5分。对照一下全国各地的高考分数线,不难发现,562.5分基本上是一个相当于各省“一本线”的分数,而“一本录取率”全国平均不到10%。
这也就是说,“中国学生考美国高考仅7% 及格”其实并非一个多么反常偏低的及格率,与目前国内的“一本录取率”大体吻合;相应地,显然不宜简单将之作为见证“中国考生不擅长美国高考”、“缺乏批判性思维”的直接证据。
“7% 及格 ”究竟更能说明什么呢?在笔者看来,它恐怕首先有助于澄清这样一个重要事实:在美国上大学,同样也有基本的“高考分数”要求,且标准并不低,甚至完全不比中国更低。那么,中美高考之间的`真正不同究竟在哪儿呢?答案显然是,美国高考虽也将分数“及格”作为申请大学的必要条件,但却并不像中国高考那样是上大学的全部充分条件,美国大学录取考生,除了SAT分数,还十分看重考生的“课外活动”、“申请信”,更在乎考生的“实际能力”、考查“你是什么样的人,个性特征是什么”,“梦想是什么?”事实上,这也正是许多美国一流大学,所以常常会拒绝录取SAT高分考生的重要原因,如据媒体报道,“普林斯顿大学拒绝了一半以上SAT成绩接近满分的申请者”。
当然,中美高考所以会有这样的不同,根源显然还在于高考制度上的诸多根本不同。如录取制度的不同,中国主要是政府教育部门主导的行政式录取,而美国则是真正彻底的大学自主录取;中国是分省划定名额资格、地域户籍色彩浓厚的录取方式,而美国则是无户籍壁垒、无“异地高考”一说的均等录取方式。再如考试组织制度的不同,美国SAT由民间自治性质的“美国大学委员会”主办组织,而中国高考则完全由官方教育行政部门组织。考试频率:一年七次,一次三小时与一年一次,一次三天
美国不实行全国大学入学统考,但中学生申请上大学影响最大的考试是SAT(学业能力评估考试)和ACT(美国大学测评系统),我们通常说的美国高考一般指的是SAT。目前SAT考试一年举行7次,考试时间3小时。
SAT考试成绩是美国大学所能够得到的,唯一可以比较来自不同地区和学校的学生的成绩,所以它对录取与否及奖学金多少的影响非常大。中国高中生若仅有托福成绩,根据往年的美国留学申请经验,几乎不可能被美国前30名顶尖大学所录取,大部分美国名校要求中国留学申请人同时提供SAT、TOEFL考试的成绩。
中国高考每年举行一次,考试时间一般为3天。中国的考生就在这三天的考试中决定是否能进入心中的名校,高校仅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进行录取。在美国,参加SAT考试不是由学校统一组织,学生何时参加全凭自愿。美国的高中学制是四年,即从9至级(15―18岁前)。毕业时考大学不是单凭高考的高分,而是靠这四年各科期评成绩的平均分必须在B(良好)以上,才能被本科大学和社区学院录取。所以在美国,凡是将来想申请上大学的高中学生,从跨入高中校门的第一个学期的第一门课开始,就拉开了考大学的序幕,一年可以考五六次,学生可以自行决定参加考试的时间与次数,直到取得自已满意的分数,然后选择其中一次最好的成绩来申请高校。
录取标准:三合一与唯一性
中国高考以考分为录取的惟一标准,一个考生在成绩唯一的情况下,一般只有第一志愿、一次机会被录取。美国高校录取采取三合一甚至可以说是多合一进行考核:考试分数(SAT、托福等)、高中平时成绩、综合素质(包括课外学术活动、文体活动、社会活动、公益义工、有偿工作等)。华盛顿大学校长爱默特曾说:我们录取学生时,不仅看他们的学术能力和考试成绩,还要看他们的领导能力、写作能力、工作经验,他们是否参与什么组织,有没有参与志愿工作、社区工作、艺术能力等等,是否具有一些未来可以使他们成为领导者的独特气质。美国的年轻人知道他们不仅需要成绩,想要成功申请名校的话,他们还需要同时具备其他条件。
在中国,高考状元往往是大学里面竞相争取的香饽饽,可是在美国,状元也会被拒。哈佛大学招生,165个SAT满分高考状元的入学申请被拒。曾经被传闻获得美国高考状元的湖北女孩说:我感觉两国教育最大的是价值观、人生观和教育观的差距。在我们国家,高校录取多数是看分数,分高了就能进好的学校。但美国不同,你考了高分,就像我现在考了第一,但不意味着我就能被录取,他们注重的是学生的个性和综合素质,分数永远是第二位。美国高校招生录取时不仅仅衡量申请者的SAT、托福等基本的考试成绩,更多关注的是对申请者的综合素质的全面考查。
考试内容:能力侧重与学科知识
美国高考与高中教材没有直接关系,主要考查学生逻辑、分析、推理等方面的能力,较少考学科知识,而是更注重能力或智力方面的测试,如SAT、GRE等。而中国的考试方式刚好相反,中国高考侧重学科知识,能力考试占的比例不大,考察的内容主要就是高中时期的学科知识。
从上面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美国高考为学生简化了一些繁琐的考试细节,但是对学生的考核力度和考核范围变广了,成绩仅作参考。而中国高考学生需要走过一段漫长的备考过程,历尽煎熬,结果简化了最后的考核和筛选过程:一考定终身。
如今,美国高考逐渐进入中国,并且热潮不断高涨,或许这不仅仅是中国人对赴美留学的需要,与其自身的考试特点是分不开的。
Chinese Families and American Families
提纲
1. 中国家庭与美国家庭的共性。
2. 中国家庭与美国家庭的个性。
Both Chinese families and American families are smaller than they used to be. Most young Chinese parents have only one child, while young Americans also prefer to have fewer children than their parents have.
However, unlike the Chinese young people, many young American couples think it is not easy to get along with their parents. They will leave their parents and have their own homes once they get married. Many of them would almost never live with their parents again. It is a sad thing indeed.
Things are different in China. Both the young and the old admit the problems between them, but they will try to understand each other. Besides, sons and daughters in China will feel that they must take care of their old parents while old people cannot help wanting to do some thing for their busy children. So it is still very common in today's China to see married sons and daughters living with their parents. However, China no longer has families where four generations live under the same roof.
费正清《美国与中国》读后感
读美国与中国有感
王沛 邓魁
费正清的《美国与中国》这本书,翻看几页之后,就会发现它不同于其他史学专著的严肃风格。作者用清新、生动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中国的自然环境、历史演变、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以及中美关系的过去和现状。
该书一开始就从中国的景观入手,分析中国这样的地形对中国的经济、政治以及思想产生的影响。作者把中国南北对比描述得一清二楚,更是把中国的农业与美国相比较,阐明了中国南北方分别克服盐碱与缺肥养活了如此庞大的一群人民的不易。并通过分析得出,中国能始终维持一个政治统一体发展到现在,是因为维系整个中国在一起的生活方式源远流长、根深蒂固。
在举例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西方人不同的时候,作者用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那就是中国画的注重点和西方的明显不同。中国自古强调“天人合一”,“听天由命”, 所以在中国画里多是山山水水,而人基本上是渺小的陪衬。相反在西方的画里,会重点突出人的重要性,而自然风景往往是模糊的背景。
说到中国肯定不会不提儒家思想对中国影响之大。作者认为儒家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之间虽有很大差异,但是也有有类似之处。这主要体现在西方学者一般认为儒家主张忍耐、和平以及妥协的美德,主张中庸之道,主张守旧和知足,主张尊崇祖先、老人和饱学之士,主张一种温和的人本主义。中国统治阶级坚持的儒家原则就是孔孟治国之道,它们根深蒂固,直到近代才触动它的根本。
对于内战的那段历史我们的教科书并没有过多的描述,而《美国与中国》这本书却给我了很多不一样的材料和观点,大大地扩展了我对这段历史的视野。
作者认为,19世纪和20世纪的技术进步和其他种种进步的萌芽地和发明者都在西方,西方能从自身文明内部实现现代化,而中国由于自身的文化传统迥异,非借鉴外界来实现现代化不可。我觉得这有点夸大了西方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作用。不过,书中处处可以见到作者做的中国与西方的比较,从一个方面来说体现了西方中心观,但也正是通过比较突出了中国的.特点,并且重视了从中国内部寻找历史发展的连续性。
从费正清的视角,可以看到美国人对中国的观感,可以让中国人看到与历史书中截然不同的另一个中国,无疑能使我们受益。阅读中,我强烈地感受到费正清这位美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对中国认识的深入,联系时下许多人对美国的看法,不由得让人感到双方互相了解的不对等。若说此书揭示了美国主流社会或者一般的知识阶层对中国的看法的话,那么相应地,对美国的历史与社会,对美国如何看待中国,中国的知识阶层或普通大众的了解就不怎么够了。这一点体会对我来说是很深刻的,以后,我更加注意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存在对美国的误读或不了解之处,从而有利于获得客观正确的认识。
美国之过与中国之不及
老祖宗说“过犹不及”.我们可以聊以自慰的`是,“过”毕竟有衰老的意味,而“不及”则更象是成长的烦恼 世界就是这么不公平,大部分人的身体变化会受天气变化的影响;而个别人的身体变化却会影响甚至决定天气变化.
作 者:刘东华 作者单位: 刊 名:中国企业家 英文刊名:CHINA ENTREPRENEUR 年,卷(期): 332(2) 分类号: 关键词: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中国逐渐的追上国际大国的脚步,成为众所周知的体育强国,但现在的中国也仅是体育强国,与美国、日本还有一定差距。而要达到经济上的巅峰,我认为有必要借鉴美国的经济发展。
1929年,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从美国爆发,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美国的危机,工农运动高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争夺及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之间矛盾更加尖锐。
1933年,罗斯福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是经济复苏。随着经济的逐渐复苏,二战后五六十年代,美国的工业生产空前发展,经济实力急剧膨胀,成为经济超级大国。
代初,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放慢,开始出现贸易逆差,并不断扩大。同时,美国黄金和外汇储备大幅度下降,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变成最大的债务国。
1973年,有石油危机引发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元再也无法按固定汇率兑换黄金,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地位发生动摇。
1980年,里根采取对内振兴经济,对外重振国威的措施,来恢复美国经济。
1992年克林顿突出面向未来的投资,将重点放在基础设施,环境净化工程以及教育和研究机构,以高科技带动经济发展,大力扶植信息产业的发展。重视对外贸易,推行以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方针,积极推动多边经济合作,并谋求在其中的霸权地位。
20世纪80-90年代,美国经济高速增长,经济状况大大优于其他发达国家。在世界各国中,美国率先进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各国的政治经济都有所提高。中国从一个半殖民地的国家发展到社会主义国家的过程中的辛苦是巨大的,尤其是国民经济。
1967-1968年,在全国内战的局面中,国民经济形势迅速恶化。经济工作机构瘫痪,经济管理处于无政府状态,交通运输阻塞,市场供应紧张,日用消费品短缺。
中观中国美国经济,可见一个殖民国家和霸主国家经济发展的波折。而这些波折的根源就是战争,野心。如果人民和睦,团结友爱,那么哪来的经济震动,资源短缺。如果没有侵略抑制中国的发展,中国的现状怎能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代表人民向各国政府呼吁,避免战争,人民需要和平。
中国毁人不倦的教育
你在幼儿园哭诉着老师为什么打你;你在小学哭诉着为什么你要日夜不眠的上着那该死的补习班;你在中学哭诉着为什么你没有一个有钱老爸和明星老妈;你在高中哭诉着为什么作业多的用3辆大卡车都搬不走。
然而当你踏入大学的那一天,你就解放了。lol的战斗排行榜正等着你,宿舍的木板床正等着你。美丽的学姐学妹们正等着你。你可以熬夜打游戏,可以一觉睡到后天凌晨,可以发挥你泡妞的本事泡几个妹子。反正大学四年且是最美的时光。
你拿着求职信到各个公司去询问要不要招人,当然,你没说完估计就被咔了。然后你只能回家当啃老一族。
美国诲人不倦的教育
你在幼儿园笑着跟老师做游戏;你在小学笑着跟老师围在一起讨论问题;你在中学笑着完成了你第9999个飞机模型,接着你就要帮爸爸打扫车库,并获得相应的报酬;你在高中笑着说你已经完成了6天6夜的生存活动。
然而当你踏入大学的那一天,你必须要忙碌起来了,因为你不仅要认真学习,而且必须去参加社会的实战部署。
大学一读完,你就可以去工作了,你的笑容和你的口才为你赢得了一份好工作,而且你为你父母买了一套300平方的大房子。
美国留学与高考如何兼顾?
如今很多美国名校也开始将高考成绩纳入对学生的考查范围,所以即使下定决心赴美留学,也要努力备战高考,一个漂亮的分数对于国内的高校和美国的大学都是不容拒绝的。嘉华世达美国留学专家建议学生,在高二的时候就可以着手准备申请材料,在专业留学服务机构的帮助下,并不会占用过多的备考时间,这样学生就可以从容地一边准备高考一边等待美国院校的录取通知了。高考和留学同时准备,可以有效减轻孩子的高考压力,因为通常情况下,3月递交申请,5月前就可以获得美国大学的录取结果,有国外院校的`录取在手,孩子以平常心面对高考,反而更能发挥出正常水平甚至超水平发挥。在高考结束后,看发挥的水平决定到底在国内读还是出国留学,这样完全不影响9月的入学。
高考后留学也不失为一个亡羊补牢的方式。高考后如果没有考入理想的国内大学,并且没有提前做留学准备的学生,美国留学专家建议学生踏踏实实在国内准备一年的时间,备战SAT和托福等考试,第二年再开始申请。这个方式虽然会浪费学生一年的时间,但是只有准备充分,才能提高申请到美国名校的几率。
对于成绩一般的学生,嘉华世达美国留学专家建议选择双录取或先申请社区大学再转学。双录取是一种有条件的录取方式,主要针对的是非英语国家的国际学生,成绩符合或基本符合美国大学的入学要求,但是语言没有达到学校标准的学生,为进一步帮助他们提高语言水平而提供的免语言成绩的有条件录取。当学生的语言成绩不够理想时,学生可以申请带有双录取的院校,入学后通过申请院校的语言测试,即可直接入读大学课程,无需再次申请。第二种方式就是申请社区大学,与其他综合大学相比,社区大学的费用比较低廉。不仅如此,社区大学的申请入学条件也比四年制大学宽松很多,所以学生较易申请进入美国社区大学,而且学生只要达到毕业的要求就可以在两年制的学习结束之后,申请转入其他综合大学。
针对既要参加高考同时又考虑出国留学的学生,美国留学专家给出了以下的时间规划建议:3月确定高考留学两步走的意向,在专业机构的帮助下选定意向学校,准备申请材料;4-5月学校审核材料,发放录取;6月学生参加高考;7 -8月确定国内就读或者留学意愿;确定赴美留学之后,开始办理签证、购买机票、行前准备等等;9月留学美国。
美国留学专家建议,高考和留学同时准备是最为明智的选择,这样即使学生们高考成绩不理想也可以通过留学的方式曲线救国,即可赴美留学,又不耽误宝贵的时间,可谓有备无患。
以上是高考生美国留学申请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希望能对有意申请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有所帮助。如有更多美国留学问题,欢迎拨打热线电话400-088-6518咨询育路出国留学专家。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微信留学预科中心,获取更多的留学资讯。
哪些美国大学已经承认中国高考成绩?
圣托马斯大学――佛罗里达(St. Thomas University―― Florida)
录取要求:无需托福、雅思、SAT成绩。只需提供高考分数并接受在中国的面试。满足条件的学生,一周内便可得到录取通知书;对于条件优秀的学生,将有机会获得奖学金或者总统学者奖(6000美元-13500美元)。
特别通知:圣托马斯大学―佛罗里达现已开通快速报名通道,接受2015年6月的高考成绩录取,进行报名申请可点击下方“阅读全文”或拨打报名电话:4008902526.
圣托马斯大学位于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一个拥有良好学习环境的花园城市。大学被USNEWS列为南部最佳大学之一,吸引了来自60个国家的充满活力的国际学生在这里就读。大学90%的导师拥有博士学位,其法学院律师执照考试通过率为全佛州第一。
旧金山大学(University of San Francisco)
录取要求:无需报考托福(课程)、雅思(课程)和SAT考试。校方会公布符合面试条件的高考分数标准,然后在中国进行面试。
旧金山大学(University of San Francisco)位于素有“西海岸门户”之称的旧金山市,成立于1855年,是一所具有百年声誉的优秀综合性大学,开设了17个本科专业和9个研究生专业。目前共有来自57个国家的8000多名学生在此学习。
伊利诺理工大学(Illinoi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录取要求:成绩达到国内一本分数线标准,英语(精品课)单科不低于110分,免托福和SAT.
伊利诺理工大学,始创于1890年,经百年发展更已成为一所实力雄厚的具有授予博士学位资格的`综合性私立大学,一直以来,被USNEWS 和Princeton Review 推举荣居全美高校百强之列。学校培养的毕业生成为公司总裁、副总裁或经理人数比例位居全美前15位。
杨百翰大学(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录取要求:高考成绩在550分以上。
杨百翰大学是一所私立四年制大学,成立于1875年,隶属摩门教,是全美最大的教会大学。其商学院和法学院均入全美前50名。
萨福克大学(Suffolk University)
录取要求:高考英语成绩在99分以上,无需提供托福成绩。
萨福克大学创建于1906年,是一所私立综合性大学,位于波士顿市中心,是波士顿区第三大学校。大学开设了70多个领域的本科和研究生课程,注重教学质量和师生之间的互动。
美国罗格斯大学商学院(Rutgers University New Brunswick)
录取要求:无需托福及SAT,高考成绩超过考试所在地二本分数线;数学及英语单科成绩均超过110分;通过罗格斯大学商学院面试。
罗格斯大学是一所研究型大学,建立于1766年,是北美八大历史悠久高校之一。全美综合大学排名70位;大学在工程、计算机、技术科学方面的研究影响力排名全美第14位。
以上是接受中国高考成绩的美国大学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有意申请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有所帮助。如有更多美国留学问题,欢迎拨打热线电话400-088-6518咨询育路出国留学专家。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微信留学预科中心,获取更多的留学资讯。
★ 高盛在中国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