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给大家分享顾城《梦痕》赏读(共含9篇),欢迎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匠妍”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写梦,写潜意识,在现代诗中并不少见,然而,把梦写得那么传神,那么富有诗情画意,却是缪斯对顾城的偏袒。
“我看见 诗安息着 在那淡绿的枕巾上 在那升起微笑的浅草地上 发缕象无声的瀑布……”多么美啊!安详、宁静,充满了柔和的神秘感。这透明的梦,与“黑暗在淤积/无边无际/掩盖了/珊瑚般生长的城市/和默默沉淀的历史”形成鲜明对比。似写实,实为象征。诗人正是用这种没有被污染的梦境,来对抗被污染的现实,使自己和读者的灵魂能在艺术创造的和谐气氛中暂时得到舒展和安歇。
在梦境中,诗人返归自然,“是鱼”、“是鸟”,在自由地漂游、飞翔,“把琴弦送给河岸/把蜜送给花的恋人”。这个美好的理想只有在返归自然中才能实现,而在“升起的现实上”却象“云雾”一样“盲目”地“飘散着”,“把命运交给风”。
《梦痕》犹如那盏“淡黄的”小桔灯,给人一种迷离朦胧的美感。在这里,似乎又见到了徐志摩那轻盈、飘逸的诗魂,然而,定睛细看,坐在其中的,仍然是顾城这个“童话诗人”。
灯
淡黄的眼睫
不再闪动
黑暗在淤积
无边无际
掩盖了
珊瑚般生长的城市
和默默沉淀的历史
我被漂尽的灵魂
附在你的窗前
我看见
诗安息着
在那淡绿的枕巾上
在那升起微笑的浅草地上
发缕象无声的瀑布……
呢喃的溪水
还给我最初的记忆吧
在一滴露水中
我们诞生了
大理石绽开永恒的波纹
象一片磨平的海洋
象寓言般光润
水底白洁的卵石
渐渐开始了游动……
我是鱼,也是鸟
长满了纯银的鳞和羽毛
在黄昏临近时
把琴弦送给河岸
把蜜送给花的恋人
植物呵,你这绿色*的孩子
等来的要是秋天呢?
你是常春藤
你拥抱着整座森林
使所有落叶飞上枝头
把洁净的天空重新藏起
呵,不要询问……
夜潮退了,退远了
早晨象一片浅滩
在升起的'现实上
我飘散着,盲目的
象冰花的泪
化为缓缓升起的云雾
把命运交给风……
灯,
桔红的灯
没有作声
顾城《梦痕》赏析
梦 痕
顾城
灯
淡黄的眼睫
不再闪动
黑暗在淤积
无边无际
掩盖了
珊瑚般生长的城市
和默默沉淀的历史
我被漂尽的灵魂
附在你的窗前
我看见
诗安息着
在那淡绿的枕巾上
在那升起微笑的浅草地上
发缕象无声的瀑布……
呢喃的溪水
还给我最初的记忆吧
在一滴露水中
我们诞生了
大理石绽开永恒的波纹
象一片磨平的海洋
象寓言般光润
水底白洁的卵石
渐渐开始了游动……
我是鱼,也是鸟
长满了纯银的鳞和羽毛
在黄昏临近时
把琴弦送给河岸
把蜜送给花的恋人
植物呵,你这绿色的`孩子
等来的要是秋天呢?
你是常春藤
你拥抱着整座森林
使所有落叶飞上枝头
把洁净的天空重新藏起
呵,不要询问……
夜潮退了,退远了
早晨象一片浅滩
在升起的现实上
我飘散着,盲目的
象冰花的泪
化为缓缓升起的云雾
把命运交给风……
灯,
桔红的灯
没有作声
写梦,写潜意识,在现代诗中并不少见,然而,把梦写得那么传神,那么富有诗情画意,却是缪斯对顾城的偏袒。
“我看见 诗安息着 在那淡绿的枕巾上 在那升起微笑的浅草地上 发缕象无声的瀑布……”多么美啊!安详、宁静,充满了柔和的神秘感。这透明的梦,与“黑暗在淤积/无边无际/掩盖了/珊瑚般生长的城市/和默默沉淀的历史”形成鲜明对比。似写实,实为象征。诗人正是用这种没有被污染的梦境,来对抗被污染的现实,使自己和读者的灵魂能在艺术创造的和谐气氛中暂时得到舒展和安歇。
汽车射出两道灯光,
把黑暗的公路,
变成光明的'走廊。
两排杨树撑着夜空,
枝叶伸展开来,
又像隧洞一样。
【顾城简介】
顾城,中国朦胧诗派的重要代表诗人,被称为当代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顾城在新诗、旧体诗和寓言故事诗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成为中国新诗的经典名句。
1956年生于诗人之家,父亲是著名诗人顾工。顾城17岁开始写作生涯,给各个报社杂志投稿。1987年开始游历欧洲做文化交流,1988年便隐居新西兰激流岛,过自给自足的生活,1993年10月8日在其新西兰寓所因婚变,用斧头砍伤妻子谢烨后自缢于一棵大树之下,谢烨随后不治身亡。
顾城《摄》赏读
【顾城《摄》原文】
阳光
在天上一闪
又被乌云埋掩
暴雨冲洗着,
我灵魂的底片。
【顾城文学成就】
顾城是我国新时期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被称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 “童话诗人”。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朦胧诗,是当时激动人心的思想、文学“解放”潮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80年代新诗潮运动的起点。
在1975年,他就以神童的天赋完成了自己的代表作《生命幻想曲》并奠定了自己的创作风格。1984年创作的《颂歌世界》底蕴反思,格调冷静。顾城的《一代人》、《弧线》等诗歌成为朦胧诗论争中被反复提及的“朦胧诗作”。
1987年到1993年写出了唯一的自传体长篇小说《英儿》。他的诗常以跳跃的短句,迷离的色彩、喃喃自语的独白,营造一个远离尘世的童话世界。
80年代初,这时顾城的自我也由对自然的依附转向对文化的依附。写作了《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一代人》、《红卫兵之墓》等具有较强的思辩色彩和社会意识的作品。顾城写了很多献给谢烨的诗。这些诗中有着超越现实圄地的异想,努力追求一个物外的、单纯的、与世隔绝的世界。
顾城的`诗多充满童话色彩,富有美丽而纯净的想象,因此他也有“童话诗人”的美誉。他笔下的死亡没有恐怖与阴暗,有的是温暖和安静。死亡是靠近太阳的墓地,光明与黑暗相邻,体现着中国式的辩证思维。
诗人笔下的世界是最干净的世界,墓石是天蓝色的,草叶和鸟雀是纯金的,月亮是锡水浇注的,一切都充满着梦幻。也许诗人是因为现实的无情才描绘这一幅干净的水彩。
《石壁》是写“一线天”之类的自然景象,但不同于传统的山水诗。没有情景交融的意境,只有整体的`变形、力的冲突和整幅画面的运动感,从中可以看到西方立体未来派诗的影响,但又完全是个性*化的。透过矗立于眼前几乎要相撞的两块人格化的高大“石壁”,分明看到了诗人那躁动不安、热情奔突的灵魂,和对现实世界中某些不和谐关系的深切感触。
西方有“诗如画”之说,《石壁》这种画面却是最出色*的画家也难以画出的,它是从诗人独特的内视角来看外世界,因此,画面构图带有强列的主观色*彩,每根线条都是一道灼热的情感流。与其说这首诗是在写“石壁”,不如说是顾城心灵世界的折光。
两块高大的石壁,
在倾斜中步步进逼。
是多么灼热的仇恨,
烧弯了铁黑的躯体。
树根的轫带紧紧绷住,
岩石的肌肉高高耸起,
可怕的角力就要爆发,
只要露水再落下一滴。
这一滴却在压缩中突然凝结
时间变成了固体。
于是这古老的仇恨便得以保存
引起了我今天一点惊异。
1979年5月于重庆北碚一线天
在秋天
有一个国度是蓝色*的
路上,落满蓝莹莹的鸟
和叶片
所有枯萎的纸币
都在空中飘飞
前边很亮
太阳紧抵着帽沿
前边是没有的
有时能听见叮叮冬冬
的雪片
我车上的标志
将在那里脱落
★ 顾城《夜行》赏读
★ 丰子恺散文:梦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