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中国学生学英语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快乐小屁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议中国学生学英语(共含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快乐小屁”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小议中国学生学英语

篇1:小议中国学生学英语

小议中国学生学英语

看了一个笑话:

一群学生去商店买东西,遇见一位迷路的老外。其中一位学生用英语为老外指路。其他的学生都折服与她流利的口语,羡慕不已。不想,老外却用结结巴巴的中文说:对不起,请用普通话好吗?你的方言我听不懂。

真是一个啼笑皆非的故事。实在不懂,中国人有必要全民学英语吗?中国人学英语的意义又是何在?

有人说,学英语是为了与世界接轨。二十一世纪不懂英语就是文盲。WTO,奥运会,哪个离的开英文。既然如此,学英语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说话。但,为什么英语教学偏偏是以笔答为主?不管是高考中考,口试所占分数永远不及笔试的十分之一。若教学大纲不做要求,口语练习被丢弃也是很有可能的。说白了,中国学生的英语就是读课文和做选择题。

大山代理的“好记星”一代比一代高级。他们的口号是:让学生有个好成绩。原来“成绩”才是一切至高无上的。这才是每个中国学子十年寒窗奋斗的'目标!只要你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方所写的ABCD都是正确的,那就是NO.1。其他什么都无所谓。

这样看来,全民学习英文真是无知的很。而且,真正的英语优秀人才,很少会选择当一位光荣的人民教师。那么,三尺讲台上站这的那位,教些“自制”的方言版英语啊,“误人子弟”啊,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纵观整个世界,将英语列为第二母语的国家还真不少。离我们近的就有日本。不过,该国的英语教学也不敢恭维。否则日本人怎么会把“CHINA”说成“支那”呢?

篇2:中国学生自我介绍

我是瓜子脸,左边的脸上有个痣,一双不大不小的眼睛,眼睛上有一双弯弯的眉毛。我是双眼皮,头发有点自来卷儿,好多碎头发,瘦瘦的身材。我十分喜爱小动物,可是老养不活。

我很爱看故事书,我的字写得很好,画也画的很好。我胆子特别小,都不敢拿虫子。我做题有点粗心,但我一定会改正。我喜欢梳马尾辫,但有时梳发髻,有时梳两个小辫,有时梳歪歪辫。我喜欢大自然,喜欢各种各样的花。

篇3: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文化迁移

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文化迁移

本文阐述了文化迁移种种表现及根源,还将讨论在英语学习和使用中文化迁移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如何在教学中进行解决.

作 者:贾晓娟 钟蓓  作者单位: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刊 名: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英文刊名:CHINA AFTER SCHOOL EDUCATION 年,卷(期): “”(z1) 分类号:H3 关键词:先入为主   文化迁移   根源   负面影响   解决  

篇4:中国学生的学习方法是什么

只要我们认真地观察一下当今的大学生的学习状况,就会发现这些读了十几年书的“天之骄子”们在他们的老本行----读书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我们不妨看一看,他们究竟有些什么问题。

(一)学习没有计划性。

学习计划是实现学习目标的重要保证。有些大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毫无计划,整天忙于被动地应付作业和考试,缺乏主动地自觉地学习,看什么,做什么,学什么都心中无数。他们总是在考虑“老师要我做什么”而不是“我要做什么”。

(二)学习环节上的不完整。

有调查表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预习、上课、复习、作业、小结这五环的仅有13%;不作小结的有13%;不进行预习和小结的有22%;不进行预习、复习、小结的有31%。在习题作业上,只求完成作业的占86%;而考虑一题多解,巧妙解法的只占14%。这说明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方法仍然存在传统与被动的状态之中,没有真正掌握主动学习的能力。而被同学们忽视的预习、复习、小结等环节正是检验大学生是否具有自学能力的重要特征。

(三)读书方法不求甚解。

据调查,在读书方法上,只求了解全书概况,对部分内容作记号的同学占56%;细读分析段落,掌握层次段意的同学占11%;综合研读全文,弄清各段之间关系,掌握全书中心的学生占33%。许多大学生读书时不善于找出重点和难点,找不到学习的突破口,眉毛胡子一把抓,看后也不知所云。

(四)在学习过程中不会利用图书馆。

据调查,对图书馆的利用情况熟悉并充分了解图书馆藏书和书刊的编排与类别,快速查索图书资料,习惯于去图书馆阅览、查阅和选借图书的同学仅占11%;而会查找但不熟练,不经常去图书馆的或者查找很吃力,很少去图书馆的学生占82%;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去图书馆的占7%。也许这其中的许多问题都存在于你我之中。如何解决当前大学生学习方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呢?我觉得认识大学学习的特点,掌握大学学习的方法最重要。

大学的学习内容、方法和要求上,比起中学的学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想真正学到知识和本领,除了继续发扬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外,还要适应大学的教学规律,掌握大学的学习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截然不同的特点是依赖性的减少,代之以主动自觉地学习。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比中学要大为扩展。课堂教学往往是提纲掣领式的,教师在课堂上只讲难点、疑点、重点或者是教师最有心得的一部分,其余部分就要由学生自己去攻读、理解、掌握。大部分时间是留给学生自学的。因此,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本领。大学的学习不能象中学那样完全依赖教师的计划和安排,学生不能只单纯地接受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自己在学习中的潜力。这种充分体现自主性的学习方式,将贯穿于大学学习的全过程,并反映在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学习的自主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自主选择等等。自学能力的培养,是适应大学学习自主性特点的一个重要方面,每个大学生都要养成自学的习惯。当今社会,知识更新越来越快,三年左右的时间人类的知识量就会翻一番,大学毕业了,不会自学或没能养成自学的本领,不会更新知识是不行的。因此,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是大学生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进行终身学习的基本条件。在学习方法的选择上,大学生更应发挥自主性。大学的学习,不再是去死记硬背老师所讲的内容,而是按照自己的学习目标和专业要求,选择、吸收有用的知识。在方法上要自主选择,靠自己去理解和消化所学的知识。

提升中国学生学习能力的基本“着力点”

一、生理保健——保障学习的生命系统

01 从认识自己的身体开始,生理健康类课程教师重点介绍学习的生理机能,使学生学会了解自己。

02 更多地了解脑神经功能,掌握健脑方法,保障脑营养供给,学会友善用脑。

03 加强体育课程之外的体育锻炼,增加每周的户外有氧活动,学会健康生活。

04 学会运用科学的养生方法,学习中医药知识,学会善待自己。

05 保证足够的有效睡眠,使身体和学习张弛有度。

二、环境促进——开放学习的社会条件

06 学校、教师和家长一定要知晓开放的学习环境对学生是十分重要的,要引导和帮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学会学习。

07 形成稳定、积极、愉悦的家庭和睦气氛和学习氛围,家长每周至少有一次同孩子进行开放性话题的讨论,话题以孩子为主。

08 家长同小学阶段的孩子每周至少有两次共同阅读时间,让学习融入生活,父母的榜样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09 学校教室保持光线明亮,通风顺畅;尽量做到小班化教学,防止课堂学习中出现拘谨、紧张和沉闷的状态。

10 学校创建以学习能力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善于开发促进学生学习的校园活动,且在课堂呈现。

11 鼓励和组织学生参与如参观博物馆、游学等形式的校外学习活动,搭建学校教育与非学校教育的桥梁。

三、团队友善——构建学习的人际关系

12 学会处理同伴关系,培育和提倡与人为善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友好相处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环境。

13 养成同伴讨论、同伴学习的习惯,开展积极的同伴学习交流,使身边的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14 主动提供自己的意见,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积极听取和吸收同伴的意见,形成团队意见。

15 把向他人学习作为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学生应善于同成年人讨论问题。

16 有善于组织讨论团队和学习团队的愿望与能力,善于合作解决问题。

四、思维发展——培育学习的思维能力

17 了解和掌握思维的基本规律和方法,知道人是怎样思考问题的。

18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应知道自己属于何种思维类型和认知倾向,寻找并形成适合自己学习的思维方式。

19 逻辑思维是重要的,但不是最重要的,学会按照事物自身的特性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

20 充分挖掘自身的形象思维能力,每一次学习都尽可能运用形象思维思考一遍。

21 思维需要静默时间,养成学生冥想的思维习惯,培育悟性思维的能力。

22 注重学习区别于教材的思维表达,培养学生将学习的知识用图解、口头语言、概念体系呈现出来。

23 鼓励学生发现的意识,学会发现问题,发现新知,发现关联,发现自己。

24 鼓励学生在质疑中学习,学生设立质疑笔记,记录质疑问题、质疑过程、质疑的解决。

25 鼓励和引导学生开展各学科实验,培养学生在实验中获得信息、解读信息的方法与能力。

26 学校设置思维训练课程,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学科融合——引发学习的融会贯通

27 学会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学习,具有学科交叉的研究意识,形成综合性学习的能力。

28 学习过程中善于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作出有机理解。

29 善于用多学科知识与方法观察对象并作出描述或阐释,且能得出自圆其说的结论。

30 学校开设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性课程或校本课程,开展德育、智育、体育有机融合的活动。

31 学校应把“融会贯通”作为办学理念、教学理念和育人理念。

篇5:中国学生议论文与英语议论文评判对比研究

中国学生议论文与英语议论文评判对比研究

几十年来,语言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对不同语言及文化之间在写作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其硕果累累但结果往往迥异.本文探讨中国学生所写的英语议论文被英语国家教育工作者和教师的'接受度及评判依据.作者将同一题目不同来源的三篇文章交与英语为母语的教育工作者和教师进行评价,从而获得了他们对中国学生英语作文看法的第一手资料.本研究结果验证了有关理论,同时也否定了某些理论.该研究对英语写作教学有一定的启示.

作 者:杨慧琴 YANG Hui-qin  作者单位:山东财政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刊 名:山东外语教学  PKU英文刊名:SHANDO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JOURNAL 年,卷(期): “”(6) 分类号:H315 关键词:对比研究   论说文写作   修辞风格  

篇6:中国学生英语称呼行为的语用研究

中国学生英语称呼行为的语用研究

中国的英语学习者的'称呼行为既受到英语文化的影响,也受到汉语文化的影响.于是出现了不符合英语文化习惯的不得体的称呼,即称呼的语用失误,这类语用失误产生于两个原因:一是不能够充分理解英语文化中的称呼规则或称呼规范,二是来自于汉语语言及其文化的影响,即负语用迁移.他们将汉语文化中的称呼原则迁移到英语的称呼行为中.

作 者:唐兴红 TANG Xing-hong  作者单位: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常州,213002 刊 名: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年,卷(期):2007 26(9) 分类号:H313 关键词:称呼言语行为   称呼语   中国英语学生  

为什么很多中国学生需要课外辅导?

感动中国学生观后感心得领悟

中国学生西班牙大学本科留学条件

中国学生美国高考不敌美国学生

学英语怎么样最快

英语学霸学习方法

学龄前儿童怎么学英语

高三怎么学英语

论学英语议论文

上大学怎么学英语

小议中国学生学英语(合集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小议中国学生学英语,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