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新手打坐的正确方法有哪些(共含6篇),欢迎参阅。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大榎槚假贾”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1、打坐的姿势其实脚踝压住了大腿内侧的大动脉,为了打通动脉,心脏会加大力量泵血,因而能打通腿部血脉。
2、打坐人人可练,即使60岁开始练起,也可在一年左右练成。如果30多岁开始练,用不了一年。
3、打坐练的不仅是筋骨,而是把经络全部打开。因此打坐也是一种拉筋的方法。
4、如果练成,并每天坚持打坐坐30分钟以上,可保70岁登山如小伙。日常基本百病不生。
5、开始练几天之后,就会持续的腿疼,然后会腰疼。不练的时候也一直疼。
6、打坐练成后,打坐就不会再腰疼。肾气充足,甚至想弓着腰坐都不可能,气足的会把脊背顶的很直。
7、具体的练法是上座之前做些开胯运动,然后试着打坐,直到盘上,然后忍痛,直到时间越来越长。
8、练打坐,能迅速促进胃肠蠕动。即使饭后立即开练,20分钟后胃就全部排空了。
9、打坐不仅打开腿部经络血脉,而且会打开胯关节。
10、在打通腿部血脉前,由于双腿动脉不过血,因此全身血液都集中在上半身,而此时心脏又在加大供血力量,因此,五脏六腑会得到大量的供血,迅速改善脏腑机能,并促进大脑供血。
1、打坐前先换上宽松的衣服,并且把垫子准备好。入座,可以采用单盘或双爬,最好采用双盘,因为这样可以快速令身心宁静。将自己的脊柱拉直,头顶像被往上吊起,使身体中间的腔体处于通畅状态,不偏不倚空直中正。
2、不管双跏趺、单跏趺或散坐,臀部应垫二、三寸的垫子,以自己觉得重心稳,无前倾后仰的感觉为原则。一开始做不到双跏趺便做单跏趺,再不行便散坐。
3、饱胀或饥饿时,不宜打坐。饱后勿坐,要隔两小时。亦勿太饿(君自酌定),又气恼时切勿坐,待气平再坐。
4、在室内静坐时应保持空气流通,但不可当风而坐。在室外打坐时要注意保暖,也不要直接坐在湿地上。气候凉时应注意两膝、脖项和后脑的保暖。
一、姿势
以打坐姿势进行,(在这里最好不用睡式来炼以免昏沉入睡的现象)。
打坐的姿势,可分坐椅式、散盘式、单盘式与双盘式。一般最好用盘坐的姿势,确实没有盘坐条件时,也可用坐椅式(即坐在椅子上,双腿着地)。盘坐时,依自己的能力散、单、双盘均可,不必勉强坐双盘,道家不要求一定要双盘。(当然能双盘更好)
盘坐时要求注意以下几点:
1、臀部后半部,要求垫高一些,可垫棉垫或较薄的枕头。这样,可以使腰部自然伸直,避免打坐时因腰肌疲劳,慢慢弯腰曲背的弊病。
2、腰部要自然伸直,腰不直则任督二脉气不通畅,也容易形成昏沉瞌睡得毛病。
3、头正颈直、下颌微收。舌抵上腭。因为日常生活习惯,大多数人头总喜欢偏向一侧,或左或右,打坐时往往自己觉得头正了。实际上仍有偏斜。可以平时在坐好以后,在面前放一面镜子,看一看自己头是否保持在正直的状态,找到头正颈直的状态,找到头正颈直的正确感觉。这样可自动纠正体内的不平衡与气脉。
二、意念与呼吸
坐好以后,不要急着闭眼,先定心神,平呼吸,等心情安静下来,呼吸均匀下来后,再慢慢地讲眼睛闭上(轻闭或微留一线之之光)。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默数自己呼吸的遍数,身体虚弱之同志数吸,即一吸上记一个数,呼气不记数即一吸一呼为一个计数;身体健壮,平时火气大,脾气暴躁这类的人则数呼气,一呼气记一个数,不记吸。这样从一数到五,就从头再来,再从一数开始,如此反复不断的训练。
三、注意事项:
1、数息时,要注意的是在呼吸上,心里数呼吸,耳朵注意听着呼吸。全神贯注,心念集中,好像母鸡孵蛋一样。
如果数息过程中发生杂念则马上将意念收回来,从一重开始数起。
2、注意要将呼吸调到:深、长、匀、缓、柔。“深长”:呼吸不要短促,而要绵绵不断,慢慢将一呼一吸所用时间拉长;慢慢则会感到自己的呼吸深入体内,带动全身的气机;“匀”,不要时快时慢,要速度均匀;“缓”,呼吸宜慢不宜急,“柔”,柔和,若有意若无意,不要用力呼吸。
3、如果数息可以达到比较专注,心无杂念或入静的程度,可以将计数改为从一到十,慢慢可以过渡到从一到三十,基本上,如果可以做到从一数到三十,中间都没有杂念产生,则第一步修心止念的功夫已经达标,可以修第二步了。
一、姿势
以打坐姿势进行,(在这里最好不用睡式来炼以免昏沉入睡的现象)。
打坐的姿势,可分坐椅式、散盘式、单盘式与双盘式。一般最好用盘坐的姿势,确实没有盘坐条件时,也可用坐椅式(即坐在椅子上,双腿着地)。盘坐时,依自己的能力散、单、双盘均可,不必勉强坐双盘,道家不要求一定要双盘。(当然能双盘更好)
盘坐时要求注意以下几点:
1、臀部后半部,要求垫高一些,可垫棉垫或较薄的枕头。这样,可以使腰部自然伸直,避免打坐时因腰肌疲劳,慢慢弯腰曲背的弊病。
2、腰部要自然伸直,腰不直则任督二脉气不通畅,也容易形成昏沉瞌睡得毛病。
3、头正颈直、下颌微收。舌抵上腭。因为日常生活习惯,大多数人头总喜欢偏向一侧,或左或右,打坐时往往自己觉得头正了。实际上仍有偏斜。可以平时在坐好以后,在面前放一面镜子,看一看自己头是否保持在正直的状态,找到头正颈直的状态,找到头正颈直的正确感觉。这样可自动纠正体内的不平衡与气脉。
二、意念与呼吸
坐好以后,不要急着闭眼,先定心神,平呼吸,等心情安静下来,呼吸均匀下来后,再慢慢地讲眼睛闭上(轻闭或微留一线之之光)。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默数自己呼吸的遍数,身体虚弱之同志数吸,即一吸上记一个数,呼气不记数即一吸一呼为一个计数;身体健壮,平时火气大,脾气暴躁这类的人则数呼气,一呼气记一个数,不记吸。这样从一数到五,就从头再来,再从一数开始,如此反复不断的训练。
1、打坐前先换上宽松的衣服,并且把垫子准备好。入座,可以采用单盘或双爬,最好采用双盘,因为这样可以快速令身心宁静。将自己的脊柱拉直,头顶像被往上吊起,使身体中间的腔体处于通畅状态,不偏不倚空直中正。
2、不管双跏趺、单跏趺或散坐,臀部应垫二、三寸的垫子,以自己觉得重心稳,无前倾后仰的感觉为原则。一开始做不到双跏趺便做单跏趺,再不行便散坐。
3、饱胀或饥饿时,不宜打坐。饱后勿坐,要隔两小时。亦勿太饿(君自酌定),又气恼时切勿坐,待气平再坐。
4、在室内静坐时应保持空气流通,但不可当风而坐。在室外打坐时要注意保暖,也不要直接坐在湿地上。气候凉时应注意两膝、脖项和后脑的保暖。
5、可坐在床上,坐时忌背后有风,前面受寒气。腿在秋冬凉时要盖好。
6、下座勿急,两腿稍舒再下座,隔六七分钟再大小便(此可先便),打七或九座后,忌有房劳,平日一座勿忌,但必隔离四小时。病时与过劳后勿坐。
7、全身放松,放下万缘。可以意念自己的身体从头到脚每一部分都逐一放松,可以逐一意念头、脖子、胸部、腹部、胳膊、腿、脚等部位一部分、一部分地放松,如果还放松不下来,就意念得细致一些,例如眉毛放松、眼睛放松、口腔部位放松等等。
8、时间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而定,可以在睡觉之前和之后(刚起床时)各打坐30-60分钟。打坐后你身体的能量提高了就不需要原来那么多的睡眠了,例如原来需要8小时睡眠,现在在睡前和睡觉后各打坐一小时,你只需要6小时睡眠了,因此这样打坐不需要单独占用时间,它作为睡眠的一部分,起到了比睡眠更好的健身效果。平时任何时候累了困了都可以随时随地打坐,少则5-10分钟,多则一小时或更多,时间越长所得到的能量和感应就越多。
9、打坐时如果身体比较放松了,经常出现打呵欠、流鼻涕、流眼泪等反应,这是身体在自然地排除身体里的负面情绪和病气,例如紧张、压力、焦虑、悲伤、怨恨、嫉妒、不平等等。
一、生理期间勿单盘或双盘,以免造成血崩,应改以跪坐(日式)或交叉式盘坐或绕佛、拜佛、念佛。
二、平时打坐念佛时则随息而念,切勿意导气。
三、若是单纯静坐,则意守膻中(心守丹田)或心想坐莲花台上。
四、初参学者欲学打坐须有善知识指导,且须先调“身”“心”,所谓身安则道隆,欲调心则先须消业(多用功:拜佛、念佛、持咒、诵经、持午、修行六度)不可骤然为之,以免造成肝经失调,导致内分泌紊乱,情绪不稳,影响生理周期或气脉阻滞,以致胞宫产生肌瘤,而日后往来不止,甚至须手术或摘除。
五、打坐前先拜佛,使任、督二脉柔顺,全身气机通畅。
六、打坐用功期间,无论见何景象,应无住生心,若现象久之不去,可心中默念“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或“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则净行思偈,景象可除,若佛菩萨现前,亦不可动心,如久久不去,以心转之,大声念佛若干声,几遍之后若是魔界变现,则现象自隐。
七、诸烦恼贼从妄想生,若业消,妄伏,智朗则道业可为。
静坐的具体做法
端坐在椅子,床上或沙发上,大腿平放,小腿要直,两脚分开,放松腰带,头颈正直,下颌微收,背伸直,两肩下垂,全身放松,闭目闭口,舌抵上腭,两手交叉放在腹部,两拇指按于肚脐上,手掌捂于脐下,然后排除杂念,主动调整用腹式呼吸,要尽量慢慢的鼓起下腹进行深呼吸,再慢慢的呼气使腹部恢复正常,同时将意识集中在脐下手掌捂处(丹田穴上),如此便可达到调身,调心,调息的三结合境地,进入一种似有似无,如睡非睡的忘我虚无状态,这就是所谓的入静,会使你感觉到全身非常轻松舒适。
一般每日早晚做两次,一次30分钟左右,每次结束静坐前,应摩擦两掌使生热感,再以两掌轻轻搓脸若干次,再用两手手指自前向后梳头发若干次,然后双后叠放,掌心向里,手背朝外,置于脐下三寸处,3-5分钟后再徐徐睁眼,离座,活动手脚。
小贴士:
静坐以天气晴朗和月圆之际最好,雷雨暴风天气恶劣时则不宜。
饭前饭后一个小时之内不宜静坐,以免妨碍消化或分散心神。
静坐前应先行洗漱,着宽松衣服,摘下手表,眼镜,饰物等,以便气血贯通。
静坐宜选择洁净和空气流通的场所,但不可让风直接吹到身上,防止外感风寒,静坐处宜安静,无器材,无干扰,且光线不宜过暗,太暗则容易昏沉,光线亦不可太强,太强则易于紧张,心神散乱,室温过凉时,要将双膝和后脑包裹暖和,即使在热天静坐,也不宜使膝盖裸露。
打坐是道家养生的一种方法,它也称静坐、盘坐,据有关资料介绍,活了101岁的少帅张学良在年轻时就时常打坐,但是,并不是两腿一盘就可以称之为打坐,打坐是有很大学问的,下面我们来看看道家打坐的正确方法。
1、静坐最好能另觅静室,假使条件不许可,那末可就在卧室中。窗门宜开,使空气流通,但有风吹到处不宜坐,门能关闭更好,以免别人的骚扰。
2、坐时或另备坐凳或就在床上,但总以平坦为宜,座位上需铺被褥或垫子,务使软厚,以便于久坐。
3、在入坐之前,应宽松衣带,使筋肉不受拘束,气机不致阻滞。
一、姿势
以打坐姿势进行,(在这里最好不用睡式来炼以免昏沉入睡的现象)。
打坐的姿势,可分坐椅式、散盘式、单盘式与双盘式。一般最好用盘坐的姿势,确实没有盘坐条件时,也可用坐椅式(即坐在椅子上,双腿着地)。盘坐时,依自己的能力散、单、双盘均可,不必勉强坐双盘,道家不要求一定要双盘。(当然能双盘更好)
盘坐时要求注意以下几点:
1、臀部后半部,要求垫高一些,可垫棉垫或较薄的枕头。这样,可以使腰部自然伸直,避免打坐时因腰肌疲劳,慢慢弯腰曲背的弊病。
2、腰部要自然伸直,腰不直则任督二脉气不通畅,也容易形成昏沉瞌睡得毛病。
3、头正颈直、下颌微收。舌抵上腭。因为日常生活习惯,大多数人头总喜欢偏向一侧,或左或右,打坐时往往自己觉得头正了。实际上仍有偏斜。可以平时在坐好以后,在面前放一面镜子,看一看自己头是否保持在正直的状态,找到头正颈直的状态,找到头正颈直的正确感觉。这样可自动纠正体内的不平衡与气脉。
二、意念与呼吸
坐好以后,不要急着闭眼,先定心神,平呼吸,等心情安静下来,呼吸均匀下来后,再慢慢地讲眼睛闭上(轻闭或微留一线之之光)。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默数自己呼吸的遍数,身体虚弱之同志数吸,即一吸上记一个数,呼气不记数即一吸一呼为一个计数;身体健壮,平时火气大,脾气暴躁这类的人则数呼气,一呼气记一个数,不记吸。这样从一数到五,就从头再来,再从一数开始,如此反复不断的训练。
三、注意事项:
1、数息时,要注意的是在呼吸上,心里数呼吸,耳朵注意听着呼吸。全神贯注,心念集中,好像母鸡孵蛋一样。
如果数息过程中发生杂念则马上将意念收回来,从一重开始数起。
2、注意要将呼吸调到:深、长、匀、缓、柔。“深长”:呼吸不要短促,而要绵绵不断,慢慢将一呼一吸所用时间拉长;慢慢则会感到自己的呼吸深入体内,带动全身的气机;“匀”,不要时快时慢,要速度均匀;“缓”,呼吸宜慢不宜急,“柔”,柔和,若有意若无意,不要用力呼吸。
3、如果数息可以达到比较专注,心无杂念或入静的程度,可以将计数改为从一到十,慢慢可以过渡到从一到三十,基本上,如果可以做到从一数到三十,中间都没有杂念产生,则第一步修心止念的功夫已经达标,可以修第二步了。
4、在修炼过程中要注意防止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昏沉
打坐时昏昏沉沉,打瞌睡。昏沉容易被当作是入静,尤其注意。真正入静时,心神很明晰,身心轻爽豁然,不象昏沉,糊里糊涂,身心浊重无明。造成昏沉的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1、饮食不调,打坐前吃了过于油腻的东西,或吃得太饱。要少食油腻,不要吃得太撑;
2、姿势不调,有的同志坐着坐着,身体便走形了,慢慢头也低了,腰也弯了。头低腰弓的姿势,最易引起昏沉;
3、劳逸不调,打坐前工作或做别的事情过于疲劳。身心疲倦。此时,最好先睡半个小时,恢复疲劳再炼。
第二,散乱
心念散念,老是想东想西,数呼吸时走神。造成散乱的原因如下:
1、饮食不调,吃了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洋葱、大蒜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容易引起散乱。要少吃辛辣;
2、心身不调:之前参与了一些容易引起情绪激动的活动。如看惊险电影、看因起情绪激动的小说、杂志,与人激烈辩论或争吵……
一般最好做一些不激烈的活动。如阅读一些道经,或做一些轻体力的家务活动。
3、呼吸不调 如果不注意将呼吸调匀,有急促、不匀的现象,也易引起散乱。
第三,锻炼之时出现任何现象,如眼前出现光、图像或自感身体出现酸、麻、胀、痛、沉、凉、蚁行、跳动、肌肉抖动等八种现象都是正常的。要对一切任其自然,不要老想着它。
上面就是为大家介绍的道家打坐的正确方法,你学会了吗。
由于打坐时精神凝放,使散乱的心念逐步归于凝定,使浮躁不安的情绪趋于平和,达到气血平和,阴阳平衡。打坐对肺结核、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心脏病、头痛失眠等疾病均有好处,还可增强耐寒和消化能力。亦可润泽肌肤,有美容功效。日本精神医学把坐禅列为治疗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的方法之一。
一、守丹田入静法
丹田有上中下之分,上丹田为两眉之间,即祖窍,中丹田即黄庭,下丹田即脐中 (道教也有种说法认为脐下三寸为下丹田)。守丹田入静法,是道教修炼中的常行法。因道教丹法传授不同,所以炼功时守法不一,有的以守祖窍入静,有的以守黄庭入静,有的以守脐中入静观此三种守法,唯守中丹田有利无弊。守上下二丹田者各有利弊。守上丹田入静者,利在集中意念,而弊在初学炼功者不能灵活掌握,执守此处,易头昏脑胀,导致虚火上炎,守下丹田者,利在呼吸归源,真息往来,而弊在初学炼功者不能呼吸自然,易发生胸闷等不舒之感。唯守中丹田者为妙,心平气和,自无上下二田之患。
守中丹田具体入静法:过去道观修炼者,打坐时每人都要备一蒲团,而现在蒲团不易得,一般静坐在床上或椅子上均可,静坐前随便活动一下,利在畅通气血。入静时两腿自然合盘,左脚向内,右脚向外,双手自然合拢,并端坐凝神内视,两眼微闭,留一线之光,舌抵上腭,牙齿相合,意守黄庭,似有意,似无意,绵绵不断。杂念若起,我即以神光默之,竖起眉毛,刚志修静,自能断除妄念,进入功态。
二、默字入静法
过去有修道者为清除杂念,往往默念一些有利炼功入静的字或词句,由此念決的意念与呼吸融为一体。默字可以使涣散的意识集中起来,常以默念为主。比如静坐后,在脑海里存想一“静”字或“清静”等字,存想的字句由炼功者自定,一般应在九个字范围内。此外,也有入静前念诵道经的。念诵道经前可先焚香,以渲染气氛。以坐默诵为好,念诵的次数由各人自定,以达入静为目的。
三、默运入静法
默运,即运气。面向南,两腿平放于床上,两手自然搭于膝上,眼微闭,视线直观脚尖,以逆呼吸法运气 (即吸气时收腹,呼气时鼓腹),吸气与呼气时均要细而长。先存想气机从脚心升至会阴至尾闾及夹脊又至玉枕上升至泥丸,从泥丸经明堂至黄庭而达下丹田。如此循环运气三次毕,微存真息,意守丹田进入功态。
1、初练功时最好有医师指导。
2、练习气功不能三心二意,须去掉疑心和杂念。不可乱用未经实际证明行之有效的功法和练功口诀。凡遇大喜、大怒、惊恐等较强的七情干扰时不可练功,须待心情平静后再练。练功期间不宜看惊险刺激较强的电影、电视、小说等,以免干扰练功。
3、避免在嘈杂环境中练功。练功房内要温度适宜,空气流通。练功已入静者,要避免他人干扰。凡遇大雨、狂风、雷电交加的天气,无论室内外都不宜练功。
4、练功前要排净大小便,练功前15分钟须停止较剧烈的体力和脑力活动。
5、饥饿、饱食禁忌练功。不同功法各有禁忌,如空腹不练“内养功”,饱食不练“强壮功”等。
6、功发动后不可突然停止,要慢慢停止发功,然后再收功。
7、练功时不宜穿紧身衣裤或当风而坐卧,以免受凉。练功时要除去眼镜、饰物、假牙等物,以免影响入静和身体气血的运行。
8、练功时避免入睡和贪恋功中景象。练功时入睡或昏昏沉沉不能收到练功效果。练功时出现舒适、欣悦之感不可久恋。一般每次练功不宜超过2个小时,不可随意延长练功时间。
9、练功期间的饮食宜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忌吸烟饮酒和饮食过于油腻。
10、练功期间要练养相兼,劳逸适度。
1、忌蹲坐休息:运动后若立即蹲坐下来休息,会阻碍下肢血液回流。影响血液循环,加深肌体疲劳。严重时产生重力休克。因此,每次运动结束后应调整呼吸节奏,步行甩臂,并做一些放松、调整活动,促使四肢血液回流入心脏,以利还清“氧债”,加快恢复体能、消除疲劳。
2、忌贪吃冷饮:运动往往使人大汗淋漓,随着大量水分的消耗,运动后总会有口干舌燥、急需喝水的感觉,然而此时人体消化系统仍处在抑制状态,功能低下。若图一时凉快和解渴而贪吃大量冷饮,极易引起胃肠痉挛、腹痛、腹泻,并诱发肠胃道疾病。
3、忌立即吃饭:运动时,特别是激烈运动时,运动神经中枢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在它的影响下,管理内脏器官活动的副交感神经系统则加强了对消化系统活动的抑制。同时,在运动时,全身血液亦进行重新分配,而且比较集中地供应了运动器官的需要,而腹腔内各器官的供应相对减少。上述因素使得胃肠道的蠕动减弱,各种消化腺的分泌大大减少。它需在运动结束20—30分钟后才能恢复。如果急忙吃饭,就会增加消化器官的负担,引起功能紊乱,甚至造成多种疾病。
4、忌骤降体温:运动时肌体表面血管扩张,体温升高,毛孔舒张,排汗增多。倘若运动后立即走进冷气空调房间或在风口纳凉小憩,或图凉快用冷水冲头,均会使皮肤紧缩闭汗而引起体温调节等生理功能失调,免疫功能下降而招致感冒、腹泻、哮喘等病症。
5、忌吸烟:运动后吸烟,吸入肺内的空气混入大量的烟雾,一方面除减少含氧量,不利还清“氧债”,难以消除肌体疲劳;另一方面当人体吸入这样带雾空气,将影响人体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导致人体在运动后因供氧不足而出现胸闷、气喘、呼吸困难、头晕乏力等。
念金刚经打坐方法
《金刚经》听众虽然是以须菩提为首的千二百五十声闻众,但佛陀在讲经时,却似乎是对着菩萨说的,所以《金刚经》体现的是菩萨道精神。
《金刚经》就是一部打坐心法,对打坐有很大指导意义。摘录一些句子如下:
(1)善护念
(2)菩萨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既非菩萨。
(3)菩萨与法应无所住。
(4)不住于色生心,不住于声,香,味,触,法生心。
(5)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6)凡所有用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己见如来。
(7)知我说法,如喻筏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8)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9)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以下摘自元音老人《谈打坐方法》:
上座时用金刚持的方法,即嘴唇微动持咒,不出声。因为出声念咒伤气,默念伤血。我们修法首先要注意身体,不能把身体弄坏,所以打坐、修行要把身体保护好。但是坐到种子翻腾、心里烦乱、坐也坐不住的时侯,或是坐到昏然入睡、乱梦当前时,就要出声念咒,把那些溷乱的妄念和睡魔除掉才能入定。没有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还是用金刚持的方法持咒。
有人说:“我们不修法不打坐没有念头,一修法打坐倒有念头了。是不是修法修坏了,有念头了?”
不是。这是因为平时心乱,看不见念头在乱动,等到你心里稍微静下来后,就看见念头在动了。这怎么办呢?怎么将妄念息下来呢?唯一的办法就是用耳根来摄意根。持咒需要一字一字从心里过,耳朵听得清清楚楚,才能如法。所以打坐的`要旨就是“心念耳闻”,摄住妄念不动而入定。不然你坐在这里,嘴里念咒或佛号,脑子里面却七想八想,那就不能入定。一定要心念耳闻,死心塌地地打坐。
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在心空。修行为的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所以一切都要放下,才能入道。在家人比出家人多一重障碍,有家庭,烦恼多,驴事未去,马事又来,事情多得不得了。
刚刚明心见性的时候只是初悟,破本参,才跨过第一道门坎,妄习犹在,生死不能了。须勤于保护,历境练心,把多生历劫执着的妄习消灭光,真正做到与《金刚经》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相应,处顺境而不喜,遇逆境而不恼,丝毫无动于衷,才能了思惑而了分段生死。《金刚经》说:过去、现在、未来心皆不可得。心既不可得,还动什么?真见性的人只有这个觉性,其它一切都不可得,还须更向上,觉性与不可得也不住才为真了。若见境生心,随念而转,就不是见性开悟的人。罗汉之所以有四果之分,也是在是否生心动念上划分的。初果罗汉在山林里,清净无染,但是,到城市里就不免眼花缭乱思念纷起了,这就是思惑未了之故。思惑者,对境生心,迷于事相之思想也,就是对幻境惑当真实,产生占有之妄想也。
在打坐的过程当中,有很多现象出现,如美好的佛、菩萨光明等善像,或丑恶的魔相,都不要理睬它。有相的东西都是假的,一着相,就容易着魔。还有,当你从有相过渡到无相的时侯要起一些变化:如身体没有了,或手脚和头没有了等等,都不可管他。更或气要断了、头要爆炸了,也毋须惊怖,这是身心将脱落的前奏。一害怕,一惊觉,即前功尽弃而出定了。等到火候到时一下子大爆炸,内而身、心,外而世界一齐销殒,虚空也粉碎,本性即现前。不过你不能着相求这个爆炸,一着相即被妄念所遮,非但不能爆炸,连空也入不了。密宗就有这个好处,常常得佛菩萨的加被,以外界的爆炸声引起内心的爆炸,但是千万不能求,想它什么时间来,更不能将心等它或迎它来。打坐定境中的一切形象都不能理睬,须置之不理。《金刚经》的警句须牢牢记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色相都是假的,不睬它就没事。一理睬执着它,就有着魔之虞。
除打坐之外,最重要的是平时用功。时时看着自己,念头一起就看见,不跟着跑。念头起了看不见,跑了一大段才觉得,才知道,那就不行。禅宗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头起了不怕,只怕你不知道,跟着念头跑,就是生死;跟着念头跑了一大段才知道,就是已死去多时了,也就证明你将来生死不能了。假如我们能做到前念起,后念觉,不跟念头跑,就能受生自在了。受生自在不是已了生死,还有生死在,不过在生死当头能够自己作主,要到哪里就到哪里,不受业障牵连,随业受报了。
做功夫的第一步:念起不随。能做到念起不随就能于生死当中做得主,不为业牵得大自在。
第二步:亲证无为。一切事情尽管来,我心不动。这是真正随顺,而不是压住它不动。压住它不动是不行的。要尽管应酬各种事情,随顺一切事缘,没有什么好的,没有什么坏的差别感,好的不喜,坏的不厌,这样我们的心才能平静,而到达平等无为之境。做到这个地步就能变化自在了,分段生死也就了了。第一步是在生死当中得自在,第二步是变化自在,能变粗为细,变短为长,到达第八地菩萨的位次,至少能显现三十多个意生身。
第三步:微细流注消灭。微细流注就是上面讲的作意。作意在八识田里流动,你平时看也看不见,深入金刚萨缍大定,才能见到而消灭它。到这一步,微细流注都消灭光后,能显现百千万亿化身,度百千万亿众生。这时侯才真到家,不是一开悟就好了,差得远,所以,还要好好的用功。
没有菩提心是不能成道的。什么是菩提心呢?简单讲解就是“上求下化”:上求佛道,下度众生。我们修法是为了下化众生,而不是为了自了。
大家务必好好用功,坚持打坐、观照,切勿等闲视之,更重要的还是在座下用功,不是坐两个小时就可以放野马,乱来了。还须于行、住、坐、卧处时时不忘观照,才能与大道相应。
1、手机维修基础学习, 在步入手机维修的学习后,你就得开始接触各种专业术语了,比如手机中电子技术常用名称、概念、图形及文字符号、单位制等。刚开始学习必须弄懂常用的名称、概念、比如什么是电流、电压、电阻、什么是真流电、交流电等等,这些也就是最起码的初中物理知识,对一些容易混淆的名称要领 如电压,电压降、电位、电位差、电动势等,要弄清它们的区别,还要知道它们的文字符号,单位及换算。
2、了解手机的各种元器件知识,包括:手机中各种元器件的识别,对各种元器件原理的学习、理解、掌握元器件的测量方法。
3、了解手机的电路原理、工作原理以及基本的电路知识这些,如:放大电路,振荡电路、开关电路的原理等,了解、掌握市面上主流机型的元器件特点和电路结构,要知道手机是怎么工作的,手机电路的组成,包括:接收电路、发射电路、频率合成电路、逻辑电路、电源供电和充电电路、接口电路,要分块了解清。从最基本的电子单元电路起步,学会看图识图,读图、绘图,学会分析基本电路工作原理、分析电路要沿信号路径,从输入到输出,进行逐级分析;要弄清电路关键点处包含有什么信号,要知道它们的正常波形、幅度和电压、工作频率,还要弄清各级电路的功能及每一个元器件在电路中的作用。
4、手机维修工具仪器的使用。包括:风枪、烙铁、万用表、示波器、频率计等。要掌握手机元器件的拆、焊技术。
5、学到的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操作:在打好基础的同时,你就要把这些基本原理融入到具体的维修当中了,比如你能通过学到的电路原理等知识来判断一款手机是哪里出了问题,能熟练运用各种手机维修设备来对一系列的问题进行处理,达到能独立解决各种问题的目的。同时你还得掌握各种品牌手机型号和不同手机的维修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一些手机软件比如刷机解锁等如何熟练自如操作。
6、一步一个脚印扎实练习手工(手工:是指维修手机时,用手焊接主板上电子元件的功夫,,在正规手机维修培训学校里面,他们不但注重理论的教学,更加注重手工方面的练习,学校理论讲了很多,学员手工练习也要紧跟其后。遇到手机先基本的分析,拆开手机才知道从何下手,有道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理论很重要(分析准确位置故障就靠它了),手工更重要(能不能修好手机就靠它了),所以大家切记,每天扎扎实实练习手工。手工这块关键还是要靠自己多多练习,自己可以买一些常用的手机维修工具和一些废板多练习。
7、多看一些手机维修经验,要注意学习别人对故障的分析、判断的检测的方法。不能只看别人换了什么元件,必须勤动手。对故障手机不轻言放弃,多看、多想、多练.。
8、技术要不断的学习和更新,要想成为真正的维修高手,即使在你学习完成后也不能闲下来,因为手机的升级更新换代很快,因此不断地学习也显得很重要,而且也只有多练习思考才能更进一步,而在维修界,也总是会有很多新的问题不断出现的,加入我们万通论坛VIP会员,即可享受所有教程永久免费更新,第一时间掌握最新科技动态,第一时间掌握最新技术!占领维修市场!
一、 手机下载工作原理:
1、 手机主板加电,插入下载数据线;
2、 开机信号使手机电源管理芯片工作,并产生复位信号;
3、 启动IBOOT CODE引导程序;
4、 运行内置在CPU System ROM内的Factory Programming程序;
5、 CPU检测到通用异步串行端口UART1有效信号,用来配置下载所需参数;
6、 CPU通过UTXD1、URXD1引脚将下载数据存入System RAM或者外部FLASH中。
7、 完成程序文件下载。
二、 手机开机工作原理:
MT6305开启工作的三种方式:
1、 将PWRKEY信号置为低电平;
2、 将BBWAKEUP信号置为高电平;
3、 CHRIN信号电平超过充电检测门槛电平Chr_Det;
开机的三种方式:按开机键开机
<1>、按开机键开机:
1、 手机装上电池,正常连接以后,电池电压VBAT 供至电源管理芯片MT6305N;
2、 此时按下开/关机键时,启动MT6305N(U400)工作,输出VCORE- 1.8V、VDD-2.8V、VMEM-2.8V 、VRTC-1.5V、AVDD-2.8V等供电电压,供电给手机各部分电路;
3、 VRTC电压加至CPU,使得外接的X1晶体配合CPU内部的振荡电路起振,产生32.768K实时时钟信号;
4、 当CPU的各路供电电压正常时,其输出信号VCXOEN将拉为高电平,控制MT6305输出VTCXO电压信号,该电压加至U603(系统时钟振荡器)上,产生26M系统时钟信号,并经过中频IC MT6219、滤波电路送往CPU,以提供其正常工作所需的系统时钟信号;
5、 MT6305N 由开机信号和内部的部分LDO输出电压触发产生复位信号RESET,复位信号送往各芯片使其复位;
6、 在电压、时钟均正常的情况下,CPU由于复位信号触发,运行开机引导程序;
7、 CPU进行部分软硬件的自检,自检合格后送出电源IC维持信号BBWAKEUP,维持电源IC的正常工作,此时可以松开开关机键。
8、 完成开机过程。
<2>、充电开机:见充电原理部分。
三、 手机充电原理:
电池的充电由手机充电程序和电源管理芯片MT6305N(U400) 控制。
手机处于开机状态时:
1、 当充电器插入充电I/O 口后,VCHG信号送到电源管理IC MT6305,该信号触发产生充电中断信号CHRDET;
2、 CPU接受中断请求,转而执行充电程序,显示充电图标,输出充电控制信号CHRCNTL给MT6305;
3、 MT6305输出控制信号GATEDRY,开启U405,使其对电池进行充电;
4、 MT6305通过电流检测信号ISENSE检测充电电流和电压检测信号VBATSENSE检测电池电压,来对充电的状态进行控制;
5、 当检测到电池已充满时,MT6305通过GATEDRY输出关闭充电信号,终止充电过程,充电结束。
手机处于关机状态时:
1、当充电器插入充电I/O 口后,VCHG信号送到电源管理IC MT6305;
2、MT6305检测到该信号后,与充电门槛电平相比较,当充电信号电平高于门槛电平时,该信号将触发MT6305正常工作,输出各路电压,并产生复位信号;
3、CHRIN信号将触发产生充电中断信号CHRDET送往CPU;
其它步骤同开机状态充电时的2-5步。
热风枪:(1)小口热风枪,一个开关两个控制:一是电源开关,二是温度控制和风速控制。
作用;拆卸和焊接贴片元件及贴片IC的专用工具。首先将风枪的电源开关打开,然后调整温度控制旋钮,一般调在300—350℃范围,接着调整风速控制旋钮,因为风是将温度带出来,所以需要适当调节,一般调在4-6挡范围,风枪手柄是对元件拆卸和焊接时的热风出口。(2)大口热风枪:主要用于拆卸封胶IC,这种热风枪吹出来的风力比较柔和,不易吹坏IC,风枪温度调在300℃左右,实物如图1所示。
恒温电烙铁、锡浆和助焊剂:(1)恒温电烙铁:一个开关一个控制,温度控制一般调在300—350℃范围,作用:焊接小元件和外引脚IC;(2)锡浆作用:焊接和植锡内引脚IC时使用;(3)助焊剂作用:降低焊锡熔点,使焊点亮白、光滑,如图2所示。
镊子、弯钩镊子、手术刀、植锡刮刀和植锡板:(1)镊子:维修中必不可少的夹具;(2)弯钩镊子:撬封胶IC时使用较多;(3)手术刀:切割线路或植锡IC时使用;(4)植锡刮刀:植锡IC和撬胶时使用;(5)植锡网:植锡BGA IC的引脚模具,实物如图3所示。
手机维修平台:作用:固定手机主板,实物如图4所示。
拆机工具:一般常用三种:(1)T6适用内六角的螺丝;(2)T5适用小点的内六角螺丝;(3)小十字螺丝刀,依次排列如图5所示。
清洗剂:一般是天那水,有时也用无水酒精。用于维修后的清洗。
超声波清洗仪:用天那水通过振动、加温清洗进水或脏污的手机主板。
刷子:配合天那水刷洗焊接过的元件。
适量棉花、双面胶:(1)棉花作用:吸水敷在被焊IC旁边紧挨着的IC加以保护;双面胶作用:铲除黑胶IC余胶后固定用。
★ 生孩子的正确方法
★ 暖气放水正确方法
★ 煮羊肉的正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