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执业医师考试考点精析(内科)六(共含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摘星”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第六章 支气管扩张症
【考纲要求】
1.病因和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诊断。
4.鉴别诊断。
5.治疗。
【考点纵览】
1.支气管扩张的主要症状:慢性咳嗽,大量咳痰。
2.体征:湿啰音,杵状指。
3.诊断:目前高分辨ct.
4.鉴别诊断:慢性支气管炎、肺脓肿、肺结核、先天性肺囊肿、弥漫性细支气管炎。
5.治疗:保持呼吸道引流通畅,控制感染,手术治疗。
【历年考题点津】
1.较常出现杵状指(趾)的呼吸系统疾病是
a.慢性支气管炎
b.阻塞性肺气肿
c.支气管哮喘
d.支气管扩张症
e.支原体肺炎
答案:d
2.支气管-肺感染和阻塞是主要发病因素的疾病是
a.支气管扩张症
b.支气管肺癌
c.慢性支气管炎
d.支气管哮喘
e.阻塞性肺气肿
答案:a
第二十七章 尿液检查
【考纲要求】
1.血尿的概念、肾小球性血尿与非肾小球性血尿的鉴别、引起血尿的常见原因。
2.蛋白尿的概念和分类。
3.管型尿概念分类。
【考点纵览】
1.熟练掌握肾小球性血尿与非肾小球性血尿的鉴别。
2.熟练掌蛋白尿的概念。掌握各类蛋白尿的特点。
3.熟练掌握管型的分类。
【历年考题点津】
1.区别血尿与血红蛋白尿的主要方法是
a.观察血尿颜色
b.做尿胆原测验
c.做尿潜血试验
d.做尿三杯试验
e.做尿沉渣镜检
答案:e
2.关于蛋白尿的描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a.多发性骨髓瘤所致的蛋白尿为溢出性
b.狼疮性肾炎所致的蛋白尿为混合性
c.糖尿病肾病的蛋白尿主要为小球性
d.间质性肾炎的蛋白尿以小管性为主
e.高蛋白饮食后出现的蛋白尿为生理性
答案:e
3.健康成人24小时尿中排出蛋白总量为
a. 0~150 mg
b. 151~200 mg
c. 201~250 mg
d. 251~300 mg
e. 301~350 mg
答案:a
4.选择性蛋白尿的特点是以
a.溶菌酶为主
b.白蛋白为主
c.本-周蛋白为主
d.iga为主
e.β2 -微球蛋白为主
答案:b
5.关于管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红细胞管型,常见于肾孟肾炎
b.白细胞管型,常见于急性肾炎
c.脂肪管型,常见于急性肾衰竭
d.蜡样管型,常见于慢性肾炎晚期
e.粗大上皮细胞管型,常见于肾病综合征
答案:d
6.尿中发现大量透明管型时,提示病变在
a.肾小管和肾盏
b.肾小管和肾盂
c.肾小管和肾小球
d.肾小管和输尿管
e.肾小管和膀胱
答案:c
7.不出现管型尿的疾病是
a.肾病综合征
b.急性肾小球肾炎
c.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d.急性肾盂肾炎
e.急性膀胱炎
答案:e
第二十八章 肾小球疾病
【考纲要求】
1.肾小球疾病的发病机制、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临床病理分类。
2.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3.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概念及诊断依据、常见病因、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4.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诊断。
5.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常见原因及主要特点、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其他治疗、并发症的防治。
6. iga肾病的定义及诊断依据、临床表现。
7.隐匿性肾炎概念和特点。
【考点纵览】
1.熟悉肾小球疾病发病机制,包括免疫、炎症及非免疫机制。熟练掌握临床分型。熟练掌握病理分型。
2.熟练掌握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熟悉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依据。熟练掌握急性肾小球肾炎的鉴别诊断。
3.熟练掌握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标准。熟练掌握其鉴别诊断有助于病例分析题的解答。
4.掌握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慢性肾小球肾炎和原发性高血肾损害的鉴别诊断要点。
5.掌握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熟练掌握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与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的鉴别。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原则。并发症的防治。
6.iga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肾活检。
【历年考题点津】
1.关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特点,错误的是
a.膜性肾病是光镜下主要为不伴细胞增生的弥漫性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
b.微小病变病是光镜下无明显异常,电镜下可见上皮细胞肿胀、足突广泛融合
c.急进性肾炎主要是光镜下20%以上肾小球的肾小囊中有大新月体形成
d.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主要是弥漫增生性肾小球炎症(内皮与系膜细胞增生)
e.系膜增生性肾炎主要是系膜细胞及系膜基质不同程度的弥漫增生
答案:b
2.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分型不包括
a.轻微病变型肾小球肾炎
b.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c.膜性肾病
d.肾病综合征
e.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答案:d
3.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分型不包括
a.轻微肾小球病变
b.局灶性节段性病变
c.肾病综合征
d.膜性肾病
e.增生性肾炎
答案:c
4.急性肾炎最主要的治疗措施是
a.激素及免疫抑制剂
b.利尿剂消除浮肿
c.休息与控制病灶感染
d.血肌酐、尿素氮(bun)升高时予以透析
e.不需要治疗,因为大部分可自愈
答案:c
5.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严重病例常发生在起病的
a. 1~2周内
b. 3~4周内
c. 5~6周内
d. 7~8周内
e. 9~10周内
答案:a
第二十六章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
【考纲要求】
上消化道大出血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考点纵览】
1.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因。
2.出血量和临床表现的关系。出血量的估计。活动性出血的判断。
3.紧急输血指征。止血药物的用法用量,血管加压素的不良反应。三腔二囊管持续压迫不能超过24小时。非曲张静脉所致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止血措施。
【历年考题点津】
1.以下哪项不支持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a.有肝炎史10余年
b.上腹痛伴呕吐咖啡样物
c.蜘蛛痣
d.脾大
e.移动性浊音阳性
答案:b
(2~5题共用备选答案)
a.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b.急性胃炎出血
c.反流性食管炎出血
d.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综合征
e.消化性溃疡出血
引起下列各例病人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最可能是
2.男性,25岁,3年来右上腹部节律性疼痛,进食可缓解,伴有反酸,一周前突然疼痛加重,伴有黑便,每日2~4次。
答案:e
试题点评:右上腹部节律性疼痛,进食可缓解,伴有反酸为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特点,黑便提示上消化道出血。
3.女性,64岁,进硬食后,突然呕血约800~1000ml,色红,呕血呈喷射状,当时心率110次/分,bp
13/6.5kpa(90/50mmhg),既往有慢性肝病史,平时常有肝区疼痛并伴有腹胀。
答案:a
试题点评:有慢性肝病史,由进食硬物引发,应考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4.女性,56岁,间断上腹部隐痛或不适10余天。去年发生过脑梗死,左侧偏瘫,一周前服用阿司匹林,左上腹部疼痛加重,昨天黑便两次。
答案:b
试题点评:有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病史,可能为急性胃炎出血。
5.男性,52岁,3年来常有反酸、烧心、胸骨后有烧灼感,近两天症状加重并黑便4次,既往有食道裂孔疝。
答案:c
试题点评:反酸、烧心、胸骨后烧灼感为胃食道返流型疾病的特点,既往有食道裂孔疝更支持此病的可能。
6.女,85岁,因大量呕血、黑便送来急诊。既往有冠心病,肾动脉硬化。立即给予输血、补液及相应的止血措施。对此患者指导液体入量及输人速度最有意义的参考指标是
a.中心静脉压
b.肘静脉压
c.血压
d.心率
e.尿量
答案:a
试题点评:中心静脉压能较好地反映血容量的情况,有助于指导低血容量病人的扩容治疗。
7.明确上消化道大出血原因的有效、可靠方法是
a.三腔管压迫试验
b. b型超声检查
c.纤维内窥镜检查
d.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检查
e. x线钡餐造影检查
答案:c
第二十三章 胰腺炎
【考纲要求】
1.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改变、临床表现、主要全身并发症、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内科治疗、预后。
2.慢性胰腺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考点纵览】
1.掌握急性胰腺炎的病因。胰腺自身消化的病变过程。胰腺炎腹痛特点,常发生于饮酒或暴饮暴食后,弯腰体位可减轻。血淀粉酶起病后8h开始升高,48~72h下降,持续3~5d;尿淀粉酶升高的时间。
2.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特殊体征。血钙如低于 1.75mmol/l为预后不良征兆。
3.急性胰腺炎的鉴别诊断。
4.抑制或减少胰液分泌的药物。抑制胰酶活性的药物。
5.慢性胰腺炎病因,我国以胆道疾病的长期存在为主,西方国家以嗜酒为主。
6.慢性胰腺炎查体的特点为腹部压痛轻,与腹痛程度不相称。
7.慢性胰腺炎的影像学改变,特征为可见钙化斑。
【历年考题点津】
1.预防急性胰腺炎的措施中,哪项不正确
a.积极治疗胆道疾病
b.戒酒
c.常用抑制胰酶活性的药物
d.避免服用引起急性胰腺炎的药物
e.避免暴饮暴食
答案:c
2.鉴别水肿型和出血坏死型急性胰腺炎,下列哪项意义不大
a.血清淀粉酶增高
b.血钙降低
c.血清正铁血红蛋白阳性
d.胁腹部及脐周皮肤出现紫色瘀斑
e.发病后很快出现休克
答案:a
3.急性胰腺炎一般治疗原则中,哪一项未被包括在内
a.解痉止痛
b.抑制胰腺分泌
c.水电解质平衡与支持治疗
d.防治感染
e.生长抑素类似物八肽静脉滴注
答案:e
4.女性,45岁,餐后2小时突然腹痛、恶心、呕吐,伴发热,次日出现黄疸,查血淀粉酶及胆红素明显增高,其发生黄疸的最可能原因是
a.肿大的胰腺压迫胆管所致
b.肝细胞性黄疸
c.胆结石并胰腺炎
d.胆总管下端狭窄
e.胆囊炎所致
答案:c
(5~8题共用题干)
男性,45岁,酗酒后8小时出现中上腹疼痛,放射至两侧腰部,伴恶心、呕吐。体检:腹部有压痛、肌紧张及两侧腰腹部出现蓝棕色斑,血压75/55mmhg,脉搏110次/分
5.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胆囊炎
b.急性胃炎
c.急性肠梗阻
d.急性胰腺炎
e.急性胆管炎
答案:d
试题点评:据酗酒后出现中上腹疼痛,放射至两侧腰部,恶心、呕吐、腹部有压痛、腹膜刺激征、两侧腰腹部出现蓝棕色斑的典型临床表现,可诊断急性胰腺炎。
第二十一章 食管、胃、十二指肠疾病
【考纲要求】
1.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治疗。
2.急性胃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3.慢性胃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改变、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治疗。
4.消化性溃疡的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改变、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并发症的临床表现。
【考点纵览】
1.食管下括约肌、膈肌脚、膈食管韧带、食管与胃之间的锐角等结构构成食管抗反流屏障,其结构功能异常可导致胃食管返流。以食管下括约肌的功能状态最主要。
2.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症状为胸骨后烧灼感、反酸和胸痛。
3.内镜检查是诊断反流性食管炎最准确的方法。有反流症状,内镜检查有反流性食管炎可确诊胃食管反流病,但无反流性食管炎不能排除。对有典型症状而内镜检查荫性者,可用质子泵抑制剂做试验性治疗,如疗效明显,一般可考虑诊断。
4.药物适用于轻、中症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手术适用于症状重、有严重食管炎的患者。
5.急性胃炎的常见病因为感染、药物、乙醇、应激等,如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引起急性胃炎。
6.急诊胃镜在出血后24~48小时内进行,腐蚀性胃炎急性期,禁忌行胃镜检查。
7.hp感染染为慢性胃炎的最主要的病因。掌握hp的致病机制。
8. csg腺体基本持完整状态。cag腺体破坏、减少甚至消失。中度以上不典型增生被认为是癌前病变。
9.a型胃炎、b型胃炎的临床区别,a型胃炎可出现明显的厌食和体重减轻,可伴有贫血。
10.临床常用快速尿素酶试验、血清hp抗体测定等方法检测hp.
11.胃镜下浅表性胃炎以红为主。胃镜下萎缩性胃窦炎以白为主。慢性胃炎的确诊主要靠胃镜检查和胃黏膜活检。临床上病因复杂诊断治疗时应综合分析、综合治疗。
12.可应用三联疗法清除hp.
13.消化性溃疡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溃疡是指缺损超过黏膜肌层者。黏膜缺损因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称为消化性溃疡。
14.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空泡毒素(vaca)蛋白和细胞毒素相关基因
(caga)蛋白是hp毒力的主要标志。hp引起消化性溃疡的机制有hp感染致胃粘膜屏蔽功能削弱的假说和六因素假说。
15.消化性溃疡发生机制中,在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作用中以壁细胞数增多,壁细胞对泌酸刺激物敏感性增加及对酸分泌的抑制减弱为主要因素。 壁细胞有三种受体,即乙酰胆碱受体、组胺和h2受体及促胃液素(胃泌素)受体。
16.在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中认为是遗传因素的表现可能主要是由于hp感染在家庭内的传播所致,而非遗传因素,但遗传因素的作用不能就此否定。
17.吸烟可通过引起粘膜中pge减少、壁细胞增生、胃酸分泌过多、降低幽门括约肌的张力、抑制胰腺分泌hco-3等作用参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
18.消化性溃疡特点:(1)慢性过程;(2)周期性发作;(3)节律性上腹痛。du和gu的疼痛规律可用于鉴别诊断。幽门管溃疡易并发幽门梗阻、出血和穿孔,内科治疗效果差。球后溃疡疼痛和放散痛更为严重持续,易出血,内科治疗效果差,x线易漏诊。
19.出血是消化性溃疡常见并发症。出血前常有上膜疼痛加重表现。
20.消化性溃疡病人清晨空腹插胃管抽液量>200ml,应考虑幽门梗阻。
21.gu癌变率估计在1%以下。
22.胃液分析已不做常规应用,bao>15mmol/h,mao>60mmol/h,bao/ma比值>60%提示有促胃液素瘤。
23.胃镜检查可确诊消化性溃疡。pu典型胃镜所见。
24.典型的x线检查可观察消化性溃疡直接、间接征象。间接征象只提示但不能确诊有溃疡。胃良性溃疡与恶性溃疡的鉴别。
25.对hp相关性溃疡的共识:不论溃疡初发或复发、活动或静止、有无并发症史均应抗hp治疗。
26.降低胃酸的药种的种类。h2ra经肝代谢,通过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分泌来排出体外,有严重肝、肾功能不足者应适当减量。老年人肾清除率下降故亦宜酌减用量。ppi能抑制24h酸分泌的90%,对基础胃酸和刺激后的胃酸分泌均有作用,是目前抑酸作用最强的药物。构橼酸铋钾有使大便发黑副作用。du疗程为4~6周,gu为6~8周。
27.消化性溃疡手术治疗的适应证。
★ 执业医师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