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口腔执业医师预防医学考试大纲(共含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花园在逃狗勾”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一、绪论
1.预防医学的发展简史
(1)预防医学的研究对象
(2)定义、内容和特点
2.医学模式与健康观改变
(1)医学模式
(2)健康观
(3)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二、人类和环境
1.人类环境的特点
(1)环境的组成
(2)人类环境的生态平衡
2.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其特点
3.环境污染与健康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4.环境对人类健康影响的危险度评价
三、物理因素与健康
1.噪声
(1)噪声的来源
(2)对机体的影响
2.高温
(1)高温作业
(2)类型
(3)对机体的影响
3.电离及非电离辐射
(1)电离辐射对机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2)电离及非电离辐射的主要防护措施
四、化学因素与健康气体
1.刺激性与窒息性
(1)刺激性气体对机体的致病作用
(2)常见窒息性气体的分类
(3)一氧化碳、硫化氢和氰化氢中毒机理、临床表现、急救措施、特殊解毒药物和作用机理
(4)预防
2.铅
(1)接触方式及中毒类型
(2)毒理、发病机制
(3)临床表现
(4)诊断及防制措施
3.苯
(1)接触机会
(2)毒作用表现及诊断
(3)防治原则
4.汞
(1)理化特性
(2)毒作用表现及诊断
5.农药
农药中毒的预防和控制
6.生产性粉尘
(1)生产性粉尘定义、特征
(2)影响矽肺发生的因素
(3)矽肺的预防和控制
五、食物因素与健康
1.合理营养
(1)基本概念:食物营养、营养素、平衡膳食
(2)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的功能、营养价值评价及供给量
2.常见营养失调所致
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病因及预防的疾病
3.人群营养状况的评价
4.食物中毒
(1)概念、特点
(2)常见的几种细菌性食物中毒(沙门菌属食物中毒、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副溶血性 弧菌食物中毒、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肉毒毒素食物中毒)的病原体、好发食品、临床
特点、处理原则与预防
(3)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
5.非细菌性食物中毒
(1)河豚中毒
(2)毒蕈中毒
(3)亚硝酸盐中毒
六、人群健康研究的统计学方法步骤
1.基本概念和基本
(1)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2)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
2.数值变量数据的统计描述
(1)集中趋势指标
(2)离散趋势指标
(3)正态分布的特点、面积分布规律
3.数值变量数据的统计推断
(1)均数的抽样误差
(2)总体均数可信区间及其估计方法
(3)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4)u检验和t检验
(5)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及注意事项
一、绪论
1. 口腔预防医学的基本概念
(1)口腔预防医学的定义
(2)口腔预防医学研究对象
2. 口腔预防医学的发展前景
(1)全球口腔健康目标
(2)20全球口腔健康促进措施
二、口腔流行病学
1. 口腔流行病学定义及其作用
(1)口腔流行病学定义
(2)口腔流行病学的作用
2. 口腔流行病学的方法
(1)描述性流行病学
(2)分析性流行病学
(3)实验流行病学
3. 龋病流行病学
(1)龋病常用指数
(2)流行特征及其有关因素
4.牙周病基本流行情况
(1)牙周健康指数
(2)流行特征及其有关因素
5.其他常见口腔疾病的流行情况
(1)口腔癌
(2)牙颌异常
(3)氟牙症
(4)唇腭裂
6.口腔健康调查与批评
(1)调查目的
(2)调查项目
(3)指数和标准
(4)调查方法
(5)样本含量
(6)误差及防止方法
7.数据整理和统计指标
(1)数据整理方法
(2)统计指标
三、龋病的预防
1. 易感人群的检测
(1)易感人群
(2)龋活性试验
2.龋病的预防措施
(1)龋病的三级预防
(2)龋病的预防方法
四、氟化物与牙健康
1.氟化物与人体健康
(1)人体氟来源
(2)人体氟代谢
(3)氟的生理作用
(4)氟化物防龋机制
(5)氟的毒性作用
2.氟化物防龋的全身应用
(1)饮水氟化
(2)食盐氟化
(3)牛奶氟化
(4)氟片
(5)氟滴剂
3.氟化物防龋的局部应用
(1)含氟牙膏
(2)氟水漱口
(3)局部涂氟
(4)含氟涂料
(5)含氟凝胶
(6)其他局部用氟方法
一、绪论
1.口腔预防医学的基本概念
(1)口腔预防医学的定义
(2)口腔预防医学研究对象
2.口腔预防医学的发展前景
(1)年全球口腔健康目标
(2)2010年全球口腔健康促进措施
二、口腔流行病学及其作用
1.口腔流行病学定义
(1)口腔流行病学定义
(2)口腔流行病学的作用
2.口腔流行病学的方法
(1)描述性流行病学
(2)分析性流行病学
(3)实验流行病学
3.龋病流行病学
(1)龋病常用指数
(2)流行特征及其有关因素
4.牙周病基本流行情况
(1)牙周健康指数
(2)流行特征及其有关因素
5.其他常见口腔疾病的流行情况
1)口腔癌
(2)牙颌异常
(3)氟牙症
(4)唇腭裂
6.口腔健康调查与评价
(1)调查目的
(2)调查项目
(3)指数和标准
(4)调查方法
(5)样本含量
(6)误差及防止方法
7.数据整理和统计指标
(1)数据整理方法
(2)统计指标
三、龋病的预防
1.易感人群的检测
(1)易感人群
(2)龋活性试验
2.龋病的预防措施
(1)龋病的三级预防
(2)龋病的预防方法
四、氟化物与牙健康
1.氟化物与人体健康
(1)人体氟来源
(2)人体氟代谢
(3)氟的生理作用
(4)氟化物防龋机制
(5)氟的毒性作用
2.氟化物防龋的全身应用
(1)饮水氟化
(2)食盐氟化
(3)牛奶氟化
(4)氟片
(5)氟滴剂
3.氟化物防龋的局部应用
(1)含氟牙膏
(2)氟水漱口
(3)局部涂氟
(4)含氟涂料
(5)含氟凝胶
(6)其他局部用氟方法
五、窝沟封闭和预防性充填
1.窝沟封闭概念
(1)定义
(2)窝沟解剖形态及患龋特点
(3)封闭剂组成、类型及特点
(4)酸蚀的作用
2.窝沟封闭的临床应用
(1)适应证和非适应证
(2)操作方法及步骤
(3)临床效果评价
3.预防性树脂充填
(1)定义
(2)适应证
(3)临床操作步骤
4.非创伤性修复治疗
(1)定义
(2)适应证
(3)临床操作步骤
六、牙周疾病预防方法
1.牙周疾病的预防
(1)一级预防
(2)二级预防
(3)三级预防
(4)社区牙周保健
2.控制菌斑
(1)机械性措施
(2)药物方法
3.其他
(1)控制相关局部因素
(2)提高宿主抵抗力
一、绪论
1.预防医学的发展简史
(1)预防医学的研究对象
(2)定义、内容和特点
2.医学模式与健康观改变
(1)医学模式
(2)健康观
(3)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二、人类和环境
1.人类环境的特点
(1)环境的组成
(2)人类环境的生态平衡
2.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其特点
3.环境污染与健康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4.环境对人类健康影响的危险度评价
三、物理因素与健康
1.噪声
(1)噪声的来源
(2)对机体的影响
2.高温
(1)高温作业
(2)类型
(3)对机体的影响
3.电离及非电离辐射
(1)电离辐射对机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2)电离及非电离辐射的主要防护措施
四、化学因素与健康气体
1.刺激性与窒息性
(1)刺激性气体对机体的致病作用
(2)常见窒息性气体的分类
(3)一氧化碳、硫化氢和氰化氢中毒机理、临床表现、急救措施、特殊解毒药物和作用机理
(4)预防
2.铅
(1)接触方式及中毒类型
(2)毒理、发病机制
(3)临床表现
(4)诊断及防制措施
3.苯
(1)接触机会
(2)毒作用表现及诊断
(3)防治原则
4.汞
(1)理化特性
(2)毒作用表现及诊断
5.农药
农药中毒的预防和控制
6.生产性粉尘
(1)生产性粉尘定义、特征
(2)影响矽肺发生的因素
(3)矽肺的预防和控制
五、食物因素与健康
1.合理营养
(1)基本概念:食物营养、营养素、平衡膳食
(2)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的功能、营养价值评价及供给量
2.常见营养失调所致
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病因及预防的疾病
3.人群营养状况的评价
4.食物中毒
(1)概念、特点
(2)常见的几种细菌性食物中毒(沙门菌属食物中毒、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副溶血性 弧菌食物中毒、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肉毒毒素食物中毒)的病原体、好发食品、临床
特点、处理原则与预防
(3)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
5.非细菌性食物中毒
(1)河豚中毒
(2)毒蕈中毒
(3)亚硝酸盐中毒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预防医学
一、绪论
1. 口腔预防保健概念
(1)研究对象
(2)研究内容
2. 发展简史和地位
(1)口腔预防医学发展史
(2)地位
二、初级口腔卫生保健
1. 初级口腔卫生
(1)概念
(2)内容
(3)口腔医师在其中的职责
2. 口腔卫生保健目标
(1)全球口腔卫生保健目标
(2)我国20口腔卫生保健目标
三、口腔自我保健方法
1. 刷牙
(1)牙刷
(2)牙膏
(3)刷牙方法
2. 其他
(1)牙签
(2)牙线
(3)龈乳头按摩器
四、口腔健康教育
1. 目的及意义
(1)目的.
(2)意义
2. 方法和方式
(1)语言教育
(2)文字教育
(3)形象教育
(4)电化教育
(5)综合教育
五、口腔流行病学
1. 口腔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和应用
(1)口腔流行病学定义
(2)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3)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2. 口腔健康调查
(1)调查方法
(2)抽样方法和样本含量
(3)调查项目和表格设计
(4)指数和标准
(5)误差及防止方法
(6)资料整理
(7)资料分析
3. 龋病及牙周疾病指数
(1)DMFT、DMFS
(2)dmft、dmfs
(3)龋均、龋面均
(4)菌斑指数
(5)口腔卫生指数
(6)牙龈指数
(7)社区牙周治疗需要指数
六、龋病的预防
1. 龋病的三级预防
(1)一级预防
(2)二级预防
(3)三级预防
2. 防龋方法
(1)控制牙菌斑
(2)限制蔗糖及使用糖代用品
(3)其他防龋方法
3. 氟化物防龋
(1)机制
(2)应用
4. 点隙裂沟封闭
(1)封闭材料
(2)适应症和非适应症
(3)操作步骤
(4)注意事项
七、牙周疾病预防方法
1. 牙周疾病的三级预防
(1)一级预防
(2)二级预防
(3)三级预防
2. 控制菌斑
(1)机械性措施
(2)化学性措施
3. 其他
(1)控制其他局部因素
(2)洁治术
(3)根面平整术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预防医学
一、绪论1.预防医学的发展简史
(1)预防医学的研究对象
(2)定义、内容和特点
2.医学模式与健康观改变
(1)医学模式
(2)健康观
(3)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二、人类和环境
1.人类环境的特点
(1)环境的组成
(2)人类环境的生态平衡
2.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其特点
3.环境污染与健康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4.环境对人类健康影响的危险度评价
三、物理因素与健康
1.噪声
(1)噪声的来源
(2)对机体的影响
2.高温
(1)高温作业
(2)类型
(3)对机体的影响
3.电离及非电离辐射
(1)电离辐射对机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2)电离及非电离辐射的`主要防护措施
四、化学因素与健康
1.刺激性与窒息性气体
(1)刺激性气体对机体的致病作用
(2)常见窒息性气体的分类
(3)一氧化碳、硫化氢和氰化氢中毒机制、临床表现、急救措施、特殊解毒药物和作用机制
(4)预防
2.铅
(1)接触方式及中毒类型
(2)毒理、发病机制
(3)临床表现
(4)诊断及防治措施
3.苯
(1)接触机会
(2)毒作用表现及诊断
(3)防治原则
4.汞
(1)理化特性
(2)毒作用表现及诊断
5.农药
农药中毒的预防和控制
6.生产性粉尘
(1)生产性粉尘定义、特征
(2)影响矽肺(肺硅沉着症)发生的因素
(3)矽肺的预防和控制
五、食物因素与健康
1.合理营养
(1)基本概念:食物营养、营养素、平衡膳食
(2)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的功能、营养价值评价及供给量
2.常见营养失调所致的疾病
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病因及预防
3.人群营养状况的评价
4.食物中毒
(1)概念、特点
(2)常见的几种细菌性食物中毒(沙门菌属食物中(来源:考试大)毒、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肉毒毒素食物中毒)的病原体、好发食品、临床特点、处理原则与预防
(3)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
5.非细菌性食物中毒
(1)河豚中毒
(2)毒蕈中毒
(3)亚硝酸盐中毒
口腔执业医师大纲《医学免疫学》
4.HLA-Ⅱ类抗原(1)结构(2)分布
(3)主要功能5.HLA在医学上的意义(1)HLA与同种器官移植的关系
(2)HLA与输血反应的关系
(3)HLA与疾病的相关性
(4)HLA的生理学意义十、免疫应答1.基本概念(1)免疫应答
(2)免疫应答的类型
(3)免疫应答的过程2.固有免疫应答(1)概念
(2)固有免疫识别
(3)组成
(4)效应3.适应性免疫应答(1)概念
(2)分类
(3)特点4.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1)TD抗原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2)TI抗原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3)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5.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1)T细胞活化的双识别、双信号
(2)Th1细胞的效应
(3)Th2细胞的效应
(4)CTL的细胞毒效应十一、黏膜免疫系统1.基本概念(1)黏膜免疫
(2)黏膜相关淋巴组织2.黏膜免疫系统的细胞和分子(1)细胞
(2)分子3.黏膜免疫的功能(1)诱导免疫耐受
(2)抗感染十二、免疫耐受1.基本概念(1)免疫耐受
(2)中枢免疫耐受
(3)外周免疫耐受
(4)克隆缺失与克隆无能2.免疫耐受的形成(1)影响免疫耐受形成的因素
(2)形成免疫耐受的机制
(3)免疫耐受的维持与终止3.免疫耐受与临床(1)建立免疫耐受
(2)打破免疫耐受十三、抗感染免疫1.概述概述2.效应机制(1)对细胞外病原体
(2)对细胞内病原体3.病原体的免疫逃逸机制(1)抗原性的变化
(2)持续性感染
(3)免疫抑制十四、超敏反应1.基本概念(1)超敏反应
(2)超敏反应的分型2.Ⅰ型超敏反应(1)Ⅰ型超敏反应的特点
(2)Ⅰ型超敏反应的变应原、变应素和细胞
(3)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4)Ⅰ临床常见的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5)Ⅰ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3.Ⅱ型超敏反应(1)Ⅱ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2)临床常见的Ⅱ型超敏反应性疾病4.Ⅲ型超敏反应(1)Ⅲ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2)临床常见的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5.Ⅳ型超敏反应(1)Ⅳ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2)临床常见的Ⅳ型超敏反应性疾病十五、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1.基本概念(1)自身免疫的概念
(2)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念2.自身免疫的组织损伤机制(1)自身抗体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2)自身反应性T细胞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3.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诱因(1)自身反应性T细胞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2)自身抗原的改变
(3)分子模拟
(4)淋巴细胞的多克隆激活
(5)表位扩展
(6)免疫调节异常
(7)遗传因素4.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1)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原则
(2)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策略十六、免疫缺陷病1.基本概念(1)免疫缺陷病的概念
(2)免疫缺陷病的分类2.原发性免疫缺陷病(1)B细胞缺陷
(2)T细胞缺陷
(3)联合免疫缺陷
(4)吞噬细胞缺陷
(5)补体系统缺陷3.获得性免疫缺陷病(1)导致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的因素
(2)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十七、肿瘤免疫1.肿瘤抗原(1)肿瘤抗原的'概念
(2)肿瘤抗原的分类2.机体抗肿瘤免疫的效应机制(1)体液免疫机制
(2)细胞免疫机制3.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1)与肿瘤细胞有关的因素
(2)与宿主免疫系统有关的因素4.肿瘤的免疫治疗(1)非特异性免疫治疗
(2)主动免疫治疗
(3)被动免疫治疗十八、移植免疫1.基本概念(1)自体移植、同种异基因移植、异种移植
(2)直接识别、间接识别
(3)宿主抗移植物反应、移植物抗宿主反应2.同种移植排斥反应的类型及机制(1)同种移植排斥反应的类型
(2)同种移植排斥反应的机制3.延长移植物存活的措施(1)组织配型
(2)免疫抑制
(3)诱导耐受十九、免疫学检
测技术1.抗体的检测及应用抗体进行的检测(1)概念
(2)沉淀反应
(3)凝集反应和血型的鉴定
(4)免疫荧光
(5)放射免疫
(6)酶免疫(ELISA和免疫组化)
(7)化学发光
(8)免疫电镜
(9)免疫沉淀
(10)免疫印迹
(11)亲和层析2.免疫细胞的分离(1)Ficoll-Hypaque离心法
(2)磁珠分离法
(3)流式细胞术3.免疫细胞的特异性、数量和功能检测(1)流式细胞术
(2)酶免疫斑点试验
(3)细胞因子的细胞内染色
(4)四聚体法
(5)增殖试验
(6)细胞毒试验
(7)细胞凋亡检测
(8)芯片技术
(9)细胞因子的生物活性检测二十、免疫学防治1.免疫治疗(1)免疫治疗的概念
(2)免疫治疗的分类及应用2.免疫预防(1)人工免疫的概念
(2)人工免疫的分类
(3)疫苗的种类及应用
一、绪论
基本概念
(1)免疫
(2)免疫系统及其组成
(3)免疫的三大功能
(4)克隆选择学说
二、抗原
1.基本概念
(1)抗原和抗原的两种性能
(2)抗原决定簇
(3)t细胞抗原决定簇和b细胞抗原决定簇的概念及区别
(4)抗原结合价
(5)共同抗原(共有决定簇)
(6)交叉反应
(7)耐受原与变应原
2.抗原的分类
(1)完全抗原和半抗原
(2)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和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
(3)异种抗原、同种异型抗原、自身抗原和独特型抗原
(4)异嗜性抗原
3.超抗原
(1)概念
(2)种类
(3)与普通抗原的区别
4.佐剂
(1)概念
(2)种类
(3)作用机制
三、免疫器官
1.中枢免疫器官
(1)概念
(2)组成
(3)主要功能
2.外周免疫器官
(1)组成
(2)主要结构
(3)主要功能
四、免疫细胞
1.t淋巴细胞
(1)t淋巴细胞的表面标志
(2)tcr-cd3复合物的组成及结构
(3)t淋巴细胞亚群及功能
(4)th细胞的亚型及其功能
2.b淋巴细胞
(1)b淋巴细胞的表面标志
(2)bcr复合物的组成
(3)b淋巴细胞亚群及其特征
3. 自然杀伤(nk)细胞
(1)nk细胞的表面标志
(2)nk细胞的受体
(3)nk细胞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4.抗原呈递细胞
(1)抗原呈递细胞的概念
(2)抗原呈递细胞的种类
(3)外源性抗原呈递过程
(4)内源性抗原呈递过程
五、免疫球蛋白
1.基本概念
(1)免疫球蛋白(ig)
(2)抗体(ab)
2.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1)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2)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区
(3)免疫球蛋白的酶解片段
(4)免疫球蛋白的其它成分
3.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1)免疫球蛋白的同种型:类、亚类、型和亚型
(2)免疫球蛋白的同种异型
(3)免疫球蛋白的独特型
4.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1)免疫球蛋白v区的功能
(2)免疫球蛋白c区的功能
5.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功能
(1)igg的特性和功能
(2)igm的特性和功能
(3)iga的特性和功能
(4)ise的特性和功能
(5)isd的特性和功能
6.抗体的制备
(1)多克隆抗体
(2)单克隆抗体
(3)基因工程抗体
六、补体系统
1.基本概念
(1)补体系统的概念
(2)补体系统的组成
2.补体系统的激活
(1)经典(传统)激活途径
(2)旁路(替代)激活途径
(3)甘露糖结合凝集素(ⅶll)激活途径
3.补体激活的调节
(1)补体的自身调控
(2)补体调节因子的调控
4.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1)膜攻击复合物介导的生物学作用
(2)补体活性片段介导的生物学作用
七、细胞因子
1.基本概念
细胞因子
2.细胞因子的种类
(1)白细胞介素
(2)干扰素
(3)肿瘤坏死因子
(4)集落刺激因子
(5)生长因子
(6)趋化因子
3.细胞因予的共同特性
(1)理化特征
(2)产生和分泌特点
(3)细胞因子受体的种类及特点
(4)作用特点(网络性)
4.细胞因子的生物学
作用
(1)天然免疫效应
(2)特异性免疫效应
(3)刺激造血细胞增殖分化
(4)细胞毒效应
八、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
1.基本概念
(1)白细胞分化抗原
(2)分化群(印)
(3)粘附分子
2.印分子
(1)参与t细胞粘附、活化的印分子
(2)参与b细胞粘附、活化的cd分子
3.粘附分子
(1)种类
(2)共性
(3)功能
★ 执业医师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