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Illustrator 8.0基础入门教程之工具箱(共含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gair”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接下来的一类工具是旋转和变形工具,它们的主要作用就是旋转和变形物体,一共有四类六种工具。
第一个一看按键上的图标就知道这是旋转工具。选中要旋转的物体,就会在物体上出现一个中心点,默认的中心通常是物体的中心,当然我们也可以移动这个中心点。当我们旋转物体的时候就是围绕着这个中心点。接下来是涡形旋转工具,通过使用这个工具可以让图形涡形旋转变形。
下一类是变形工具,它有两个工具――缩放工具、变形工具。缩放工具用来缩放图形的大小,而变形工具可以改变路径上的节点位置,而影响整个路径的形状。下一类是镜像对称工具和倾斜工具。镜像对称工具可以让图形左右颠倒或者上下颠倒产生镜相对称的效果。倾斜工具可以让图形产生倾斜的效果。这一类最后一个是自由变形工具它可以让你对图形进行自由变形,如缩放、旋转、镜像等变形处理。接下来的这类工具有混合工具、自动描边和图表工具组成。
混合工具可以让你在两个图形之间作形状和颜色作混合。比如从红色的圆形混合成黄色的正方形。双击按键可以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对混合操作进行设置。比如步数、方向等等。
自动描边工具可以根据置入到Illustrator的光栅图像自动转化成矢量图形。在Auto Tracing中可以设置自动描边的容差。
图表工具可以让你画出各种各样形式的图表,包括柱状图、折线图、饼状图等等完全可以满足大多数图表的需要。当你绘制图表时就会弹出一个像电子表格的对话框,你通过在对话框中输入数据就可以画出精确的图表而且还可以导入TXT文本格式的数据。
下一类工具包括了渐变网格工具、渐变工具、取色工具、填色工具、剪刀工具、裁剪 工具,
渐变网格工具是Illustrator 8.0的最新的功能也是最令人兴奋的工具,LOGO上的图形 的脸部就是用它画的。用此工具,将图形转换成具有多种渐变颜色的网格图形。通过在网 格上对不同的节点进行填色可以实现颜色的平滑过渡,这是以前任何一个矢量绘图软件所 不能达到的。用它可以画出丰富的光影。特别是绘制人物脸部的时候更有无法比拟的优势。
渐变工具能让你画出色彩丰富的渐变色。他的使用方法和Photoshop渐变工具的使用方法 差不多,选中一个图形拖动鼠标就会沿着鼠标的方向画出渐变色。吸色工具也和Photoshop 的吸色工具一样用于吸取图形的颜色,不同的是他还可以吸取渐变色和边线的颜色。填充 工具用于填充图形的颜色和图形边线的颜色。剪刀工具用来间断路径,也可以将一个路径 剪成两个或多个独立的路径,也可将封闭路径变成开放路径。剪刀工具可将封闭的区域剪开。
最后这类工具是手掌工具、页面工具、测量工具和放大镜工具。
使用手掌工具可以用 来移动画面,以观看画面的不同部分。页面工具可以确定页面的范围。测量工具用于测量 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同时也显示角度。
工具箱的最后部分使颜色、图示等选择。
颜色栏中可以让我们选择填充的颜色和边线 的颜色,通过右上角的箭头转换填充和边线模式。左下角是默认的填充和边线色,分别是 填充色白色,边线色黑色。下面的三个按键分别是单色、渐变色和无色。通过这三个按键 可以切换色彩的模式。最后三个按键是三种图示的选择,分别是标准窗口、带菜单的全屏 显示和不带菜单的全屏显示。它们可以让你选择一种最适合你的显示方式。
到这里,就把Illustrator工具箱里的工具介绍了一遍,不过要想仅仅通过工具箱中的工 具就能画出精美的图像是不可能的,下一次我们将要接着学习Illustrator8.0中的其他知识。
下一讲:Illustrator 8.0基础入门教程之浮动面板(1)
Type(文字)包含了对文字的各种操作命令。
Front(字体)Size(尺寸)大概就不需我在讲解了吧,和大多数软件大同小异。选择 Character...(字符)命令,我们发现多了一个浮动面板,这个浮动面板上包含了三个标签――Character(字符)、Paragraph(段落)、MM Design(MM设计)。在Character标签上我们可以方便的设置字体、尺寸、行间距、字间距、字距微调、字体拉伸、基线移动等等操作。
下一个命令――段落也可以在浮动面板上找到。点击Paragraph(段落)标签,我们就可以看到大量的关于段落的操作。比如常用的左对齐、右对齐、居中、齐行、强制齐行。还有左缩近、右缩进、行首缩进、单词之间的距离、字母之间的距离、自动连字符、是否允许标点符号在行首等等大量而细致的操作设置。
MM设计(可不是妹妹设计:))好像不是很常用,它的全称是 Multiple master fonts design。它是针对Adobe的Type1字体的操作,由于我们大多数用的是TrueType字体这里对它的操作就不多讲了。选择Tab Ruler(定位尺)命令我们就发现屏幕上多了个小尺子。
通过这把尺子我们可以方便的对文字进行缩排定位。Blocks(文字块)命令可以让你把多个文字块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多边形的文字块。Swrap(绕图)命令能让你在图文混排的时候然文字环绕着图像。Fit Headline(标题和内文对齐)能让你把标题和正文对齐。如果你想使用Illustrator的滤镜对文字做一些特别的效果那么首先就必须对文字进行图形化,就要用到Creat outlines(创建轮廓线)命令对文字进行图形化。转换后你就可以随心所欲的对文字的轮廓进行编辑了。(很有趣吧)。
Find/Change(查找/替换)命令和word等软件的操作一样就不多讲了。Find Front...(查找字体)命令可以很快的改变输入的字体,特别是在多种字体混排在一起的时候特别有用。Check Spelling...(拼写检查)命令对于粗心大意的家伙特管用,可惜不支持中文检查。Change Case...(改变大小写)可以方便的改变大小写,非常有用,再也不必为打错的大小写重新打一遍了。(想当年....惨了!)。Smart Punctuation(智能标点符号)可以帮助你自动进行标点符号的转换,如将单引号转换为双引号;把---转换为――;专业小数点功能等等。Row & Clumns(行与栏)命令可以对文字块分排分栏。
并可以设置排列的顺序、行数、排数、高度、宽度等等。Type Orientation(文字方向)可以让你轻易的横排文字或者是竖牌文字。Illustrator的文本操作真是太丰富、太专业了,几乎是无所不包,
(是不是有种放弃World的冲动)
Filter(特效也叫滤镜)通常是最吸引初级使用者的功能,用它我们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做出令人吃惊的效果。
Illustrator的特效分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对于矢量图形有效的,另一部分是对于光栅图形有效的。先让我们看看对于矢量图形有效的滤镜。Color(颜色)命令里包含了十个命令的子菜单,包括Adjust Color(颜色调整)、Blend Front to Back(混合前后图形颜色)、Blend Horizontally(混合水平放置图形颜色)、Blend Vertically(混合垂直放置图形的颜色)、Convert to CMYK(转换为CMYK) Convert to Grayscale(转换为灰度)、Convert to RGB(转换为RGB)、Invert Colors(反色)、Overprint Black(黑色压印)、Saturation(饱和度)。Create(建立)滤镜中包含了两个效果。Object Mosaic(马赛克效果)可以将光栅图转化为由矢量矩形方框组成的图形。
Trim Mark(裁剪标记)执行这一命令可以对图形创建剪裁标记,以方便印刷后期制作。Distort(变形)包含了五个命令的子菜单,分别是Punk & Bloat(尖角和圆角变形)、Roughen(粗糙化)、Scribble and Tweak(潦草和扭曲)、Twirl(涡形旋转)、Zig Zag(之字效果)。这些命令的效果如下图所示:
(第一幅图是原型,后面五幅为依次的效果)。Pen and Ink(钢笔绘图效果)可以创造出逼真的钢笔描绘效果
Stylize(风格化)包含三个滤镜――Add Arrowhead(加箭头)、Drop Shadow(加阴影)、Round Corners(圆角化)。这些滤镜的效果如下:
下面的这一部分包含了十大类的效果包括Artistic(艺术化)、Blur(模糊化)、Brush Strokes(笔痕)、Distort(变形)、Piselate(像素化)、Sharpen(锐化)、Sketch(素描效果)、Stylize(风格化)、Texure(纹理效果)、Video(视频),这些效果只对光栅图像起作用,和Photoshop滤镜的操作一模一样,这里就不多讲了。
View(图示)菜单主要的作用是控制图示
比如Artwork命令就是只显示图形的线条而不显示它的颜色
其它诸如显示标尺、显示参考线、锁定参考线、显示网格等等这里就不多讲了。
window菜单主要对窗口进行控制,比如平铺窗口、关闭或开启浮动面板等等,和Photoshop等软件的操作类似,就不多讲了。
Help菜单我想大家都应当知道作用吧,看了本文还有什么不懂得就去看看它吧或者对照后继实例教程继续学习。
下一讲:Illustrator 8.0基础入门教程之金属文字制作
在下一个浮动面板上有三个标签分别是Transform(变形)Align(排列)Phathfinder(路径寻找器)。
在变形标签中我们可以用数值精确的控制变形的程度,包括图形位置、图形长和宽、旋转的角度和倾斜的角度。使用排列工具你可以轻松准确的排列图形。在这个标签里包含了图形的六种排列方式和六种分布方式。从左到右包括水平齐左、水平居中、水平右齐、垂直上齐、垂直居中、垂直下齐。第二排从左到右分别是图形上部垂直平均分布、图形中心垂直分布、图形下部垂直分布、图形左部水平平均分布、图形中心水平平均分布、图形右部水平平均分布。这些功能都可以很方便的从按键的图标上看出来。使用方法和简单,只要选中要排列的图形按下相应的按键就可以了。
路径寻找器从字面上可能很难理解这个标签的功能,其实很简单,它主要提供了两个图形之间的合并、剪裁等功能.依次包括第一排融合、相交、挖空、减前面、减后面;第二排分割、合并、修减、剪裁、轮廓;第三排硬化、软化、补漏白。 在浮动面板右边的箭头的菜单里可以让你隐藏第三排的操作。可能大家对这里大多数的操作都可以理解,我重点讲讲不常见的补漏白。我们大家都知道彩色印刷是由四种颜色套色而成的,那么就会出现套色不准的情况,出现所谓的漏白边。为了弥补印刷中的缺陷,软件就提供的补漏白的技术。
最后一个浮动面板是包含了一些非常重要的功能,包含了Layer(层)、Actions(动作)、Links(链接)。其中Layers(层)可以说是最常用的。 从外观来看好像和Photoshop的层面板一样,其实它的操作有一些区别。
一.这里的层并不是像Photoshop那样建立一个物体就建立一个层,
而为了工作页面信息的简单化,更方便对图形的编辑。在每层的左边有两个方框,第一个方框图形的显示控制,如果这个方框里有一个眼睛图标 表示着一层是被显示的;如果没有这个图标这一层将不会被显示。第二个方框是编辑。如果这个方框中出现图标就表示这一层已经被锁定不能被编辑。 为了我们能更好的在大量的层里面区别物体,层面板允许我们设置选中物体时物体的边界颜色。如图 表示这一层是可见的,不可编辑,名字是Layer2,并且选中时物体的边界是红色。通过层我们还可以调节层与层之间的前后关系,如 就表示Layer2上的物体在Layer1上的物体上面,也就是说Layer2的物体可以遮住Layer1的物体。在右边的箭头的菜单中同样包含了调整层的命令。包括添加层、删除层、合并层等等命令。当你需要完成一些重复性的工作是你一定感到非常的厌倦,这就要用 Illustrator的动作面板。
这个面板和Photoshop的动作面板一模一样。首先用新建一个记录,然后按下录制按键 就可以把你现在所有的命令录制下来。录制完以后按下停止键就可以停止录制。如果你想重复命令只需要按下播放键就可以把你录制的命令一模一样的执行一遍,是不是很方便?
链接面板主要是为管理插入页面的光栅图像而设计的,在这里我们可以一下子看到整个页面中插入的光栅图像。
并能通过重置链接和到链接两个按键迅速的重新插入图像和发现图像。
以上就对Illustrator的浮动面板的各个功能进行了介绍,应当注意的是这些浮动面板和 Photoshop的浮动面板一样可以按照使用者的习惯由使用者安排。具体操作如下按住你想编排的面板上的标签,你可以把它拖动到任意一个浮动面板上或者让它单独的成为一个浮动面板。
下一讲:Illustrator 8.0基础入门教程之浮动面板(3)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Go语言入门教程之基础语法快速入门,本文讲解了值类型、变量、常量、循环、条件语句、条件枚举等内容,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Go语言是一个开源的,为创建简单的,快速的,可靠的软件而设计的语言,
Go语言实(示)例教程,通过过实例加注释的方式来介绍Go语言的用法。
Hello World
第一个程序会输出“hello world”消息。源代码如下:
代码如下: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fmt.Println(“hello world”)
}
//通过go run来运行Go程序
$ go run hello-world.go
hello world
//它会花一段时间将源代码编绎成二进制文件,可以通过go build实现这一过程。
$ go build hello-world.go
$ ls
hello-world hello-world.go
//然后直接运行二进制文件
$ ./hello-world
hello world
Values:值类型
Go有许多值类型包括:strings, integers, floats, booleans, 等。下面是一些基础的示例。
代码如下: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字符串可以使用 + 来连接
fmt.Println(“go” + “lang”)
//整型和浮点数
fmt.Println(“1+1 =”, 1+1)
fmt.Println(“7.0/3.0 =”, 7.0/3.0)
//布尔类型,你可以使用布尔运算符
fmt.Println(true && false)
fmt.Println(true || false)
fmt.Println(!true)
}
$ go run values.go
golang
1+1 = 2
7.0/3.0 = 2.3333333333333335
false
true
false
Variables:变量
在Go语言中,变量是显式声明的;编辑器可以在函数调用检查类型的正确性。
代码如下: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用var声明一个或多个变量
var a string = “initial”
fmt.Println(a)
//你可以声明多个变量
var b, c int = 1, 2
fmt.Println(b, c)
//GO会通过默认值来确定变量类型
var d = true
fmt.Println(d)
//有类型但没有值的变量会被赋zero值zero-valued. int类型的零值是0.
var e int
fmt.Println(e)
//:=语言是声明和初始化变量的简写, 例如
//与:var f string = “short” 等价
f := “short”
fmt.Println(f)
}
$ go run variables.go
initial
1 2
true
0
short
Constants:常量
Go支持的常量有character, string, boolean, 和numeric 类型.
代码如下: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import “math”
//常量用const声明
const s string = “constant”
func main() {
fmt.Println(s)
//const声明可以像var一样在任何地方使用
const n = 500000000
//常量可以表示任意精度
const d = 3e20 / n
fmt.Println(d)
//数字常量没有类型直到被赋与,如通过下面的显示指定
fmt.Println(int64(d))
//数字可以在上下文指定需要的类型,例如math.Sin需要一个float64的类型
fmt.Println(math.Sin(n))
}
$ go run constant.go
constant
6e+11
600000000000
-0.28470407323754404
For:循环
for是Go语言中唯一的循环结构,
下面是基本的三类循环类型。
代码如下: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最基本的类型,一个单一的循环
i := 1
for i <= 3 {
fmt.Println(i)
i = i + 1
}
//一个精典的类型:带初始化/条件的循环
for j := 7; j <= 9; j++ {
fmt.Println(j)
}
//通过条件的for循环会一直执行,直到你中断或在闭包中返回。
for {
fmt.Println(“loop”)
break
}
}
$ go run for.go
1
2
3
7
8
9
loop
在range语法中我们还会看到另外一种for的用法。
If/Else:条件语句
Go通过if和else来实现条件分支
代码如下: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一个基本用法
if 7%2 == 0 {
fmt.Println(“7 is even”)
} else {
fmt.Println(“7 is odd”)
}
//只有if的情况
if 8%4 == 0 {
fmt.Println(“8 is divisible by 4”)
}
//你可以在条件中声明变量;任何声明可以在所有的条件代码段中使用
if num := 9; num < 0 {
fmt.Println(num, “is negative”)
} else if num < 10 {
fmt.Println(num, “has 1 digit”)
} else {
fmt.Println(num, “has multiple digits”)
}
}
Go语言中没有三目(ternary if)运算符,你需要用if来实现
代码如下:
$ go run if-else.go
7 is odd
8 is divisible by 4
9 has 1 digit
Switch:条件枚举
Switch语法可以实现多种条件分支。
代码如下: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import “time”
func main() {
//这里是一个基础的Switch
i := 2
fmt.Print(“write ”, i, “ as ”)
switch i {
case 1:
fmt.Println(“one”)
case 2:
fmt.Println(“two”)
case 3:
fmt.Println(“three”)
}
//你可以使用多种条件匹配,同样你可以使用默认匹配
switch time.Now().Weekday() {
case time.Saturday, time.Sunday:
fmt.Println(“it‘s the weekend”)
default:
fmt.Println(“it‘s a weekday”)
}
//无条件的switch可以实现if/else类型的效果
t := time.Now()
switch {
case t.Hour() < 12:
fmt.Println(“it‘s before noon”)
default:
fmt.Println(“it‘s after noon”)
}
}
$ go run switch.go
write 2 as two
it‘s the weekend
it‘s before noon
我们在浏览网页时、使用多媒体软件的时候常常会看见看到一些制作精美的需交互用的按键,特别是一些立体的按键让网页和多媒体软件增色不少。作为专业的绘图软件Illustrator可以帮助我们制作出漂亮的按键。要让你的homepage漂亮,可要仔细学学怎样做按键哟:)
先让我们看看第一个圆形的立体按键是怎么做出来的 。其实仔细的分析一下它仅仅是两个填充了渐变色的圆组成的。怎么样不像想象的这么复杂吧!现在让我们一步一步地学学怎么做的。首先先用圆形工具 画出一个圆。当我们画圆的时候是不是不是很容易画出一个正圆来,这里有个技巧,在画圆的时候按住Shift键就可以方便的画出一个标准的圆。然后在 Gradient浮动面板调一个中间白色(当然你也可以用其它颜色)边缘蓝色的放射状渐变,然后用渐变工具填充圆形。
然后把绘制好的圆复制一个。然后用变形工具将它缩小到适当的大小。然后旋转到一个恰当的角度(参考下图)
最后将小圆移动到大圆的中心(技巧:为了精确的移动可以使用键盘上的方向键),这个按键就大功告成了,
第二种按键实际上是第一种的灵活运用。把圆形换为圆角的矩形,同样用一个中间白色边缘蓝色的放射状渐变填充,(填充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好适当的位置,填充的中点放在矩形的一个角上)
同样复制一个矩形,然后将它缩小,左右颠倒。最后将它放在大矩形的中心就完成了。
第三个按键同样是矩形按键,但制作方法与第二个矩形有很大的不同。它是利用图形和色彩渐变工具 制作的。首先画一个圆角矩形。然后画一个较小的圆角矩形并放在大矩形中心。较大的矩形填充较深的颜色,较小的矩形填充较浅的颜色。
用色彩渐变工具 或者object blends make就可以创造出一个漂亮的按键了。
上一讲:Illustrator 8.0基础入门教程之金属文字制作
下一讲:Illustrator 8.0基础入门教程之网格渐变苹果图标制作
学习了上面几节的基础工具用法,本章为大家介绍金属文字制作方法,
在当今的设计中越来越重视文字的设计,一个好的文字设计会让整个设计增色不少。Illustrator作为世界一流的矢量绘图软件,自然可以让我们设计出漂亮的文字。金属光泽的文字在设计中经常使用。下图设计的金属文字漂亮吧?想不想学学怎么做?
首先用工具栏中的文字工具 输入Illustrator这个单词。然后在Type菜单中选择Creat outline将文字图形化,这样才能对文字进行进一步的编辑。图形化后我们可以看到图形化的文字上出现了一些可编辑的节点。我们就可以下一步的操作了。
选择Object菜单Path子菜单中的Offset Path命令。
在Offset中根据文字的大小输入恰当的数值。本例子中我用的是72磅的字Offset输入的是0.1cm。Joins选择Miter,Miter Limit输入0.141cm。一切设置好以后按下OK,文字外就多了一圈外线。如图
现在我们选中外线,然后在Gradient浮动面板中编辑出两端白色中间蓝色的渐变。在Type中选择linear(线状渐变),Engle(角度)为90度。
然后用我们在工具箱的色彩中中选择我们编辑好的渐变色。 这时外线图形就被蓝色的渐变色填充。
完成这一部操作以后为了方便以后的操作我们要将它锁定,
要锁定外线图形我们可以使用两种方法。第一种比较直接。选中外线图形(我们可以按住Shift依次点选图形,这样我们就可以选中全部要选的图形),然后在Object菜单中选择Lock,这时选择的图形就被锁定了。第二种方法是使用图层对图形进行锁定。先在图层面板上按下 新建一个图层
然后选中外线图形我们发现在layer1的右边的钢笔图形的旁边多了一个小方块 (眼睛不好的要仔细看哟)我们用鼠标将这个小方块拖动到layer2上,这时外线图形变成了层的颜色红色(也就是layer2左边的方块的颜色)。由于layer2在layer1的上面这时外线的图形就会遮住文字,我们就将layer2用鼠标拖动到layer1下面。
现在用鼠标单击第二个方框
锁定layer2,选择layer1层编辑,就可以放心大胆的编辑图形了。现在使用工具箱中的knife tool ,将文字图形一分为二。分的时候注意,如果你按直线分开在使用knif tool 的时候请按住Alt键,这样分割线就是直线。
现在用在渐变色调色板(Gradient)上调出起点蓝色终点白色的渐变色。选中被分割开的下半部分的图形,然后用调好的渐变色填充它。上半部用百色填充。最后将文字图形的线条颜色去掉。
这样就大功告成了。
上一讲:Illustrator 8.0基础入门教程之菜单讲解(3)
下一讲:Illustrator 8.0基础入门教程之网页按钮制作
★ 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