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gogo阿力古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基础(共含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gogo阿力古”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基础

篇1:基础

基础

基础jī chǔ[释义]

①基本义:(名)建筑物的.根脚。这座楼房的~没打好。(作主语)

②(名)事物发展的根本或起点。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作宾语)

③见〔经济基础〕。

[构成]  并列式:基+础[同义]  根底、底子[同音]  积储

篇2:微型计算机基础

微型计算机基础

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的组成结构;知道五大部件在计算机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协作学习能力和创新探究能力。结合练习过程中的协作学习,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1、计算机的组成结构及五大部件在计算机中的作用【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结合实物、课件,讲述与操作相结合。【课型设计】通过实物及课件,向学生讲解计算机的组成部件,由学生总结出计算机的主要组成,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很快,因此这节课没有完全按教材内容讲,而是结合现在主流计算机配置进行讲解,教学素材大部分是自己采集的实物资料,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并提供网络化学习的路径。【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准备】1、多媒体电脑、多媒体电子网络教室2、练习文档,自学软件【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学提示一、导入新课(情景设置,问题导入):1、准备新授之前,先了解一下同学们对计算机硬件知识了解程度,展示打开的计算机主机箱,激起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兴趣。2、导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日益普及,我们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这个新兴的学习、生活、娱乐工具,既是工具,我们不但要使用好它,还要了解它的基本结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计算机是怎么样构成的。这就是我们本节课学习的内容:§1.4 微型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硬件)二、开展新课实物展示计算机课件展示计算机图片,提问各部分名称,显示各部名称,连接鼠标键盘,讲解其作用——输入设备返回——机箱内部打开实物计算机让学生看到其内部结构,结合课件图片,讲述其内部各部件名称并连接到各页讲述其作用——输出设备、存储设备、CPU。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进而提出问题。      讲述过程中采取启发提问法,学生能回答的.,老师就不讲。   键盘、鼠标的种类   CPU主频:计算机档次的标志;显示器的性能指标;硬盘的容量、转速;软盘与U盘教学过程教学提示三、学生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方式:分组总结,代表发言,不足补充。得出结论四、教师小结五、练习(见 附1、附2)  做附1时指导学生利用计算机系统属性来查看计算机的硬件设备,如果讲课教室能上网的的话,还可让学生到网上去了解更多的硬件知识,并模拟DIY一台计算机。六、教师总结,结束本课并且出示启示:      1、学会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2、善于发现,学习事半功倍。               深化意识,协作学习。让同学展现在学习信息技术中的乐趣。   教师对本节课做总结        对课题进行引申,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篇3:程序设计基础

程序设计基础

教学目标:

1. 了解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四个阶段。

2. 理解“算法”的概念和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

3. 能读懂流程图,并能初步进行简单的流程图设计。

4.知道什么是结构化程序设计

 

教学重点:

算法及其描述(流程图)

 

教学难点:

理解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简单的流程图设计

 

教学方法:

讲解、练习

 

计划课时:

1—1.5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四个阶段

1.提示学生思考如何用计算机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例如一元二次方程,引入“程序”的概念。

程序就是命令的序列

2.让学生谈谈自己解决问题的步骤,想象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可能步骤,教师总结陈述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四个阶段。

(1)需求分析——解决“做什么”的问题

问题是什么;已知条件是什么;要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2)算法设计——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什么是算法;

什么是设计算法;

算法的基本要求;

如何描述算法:自然语言

图形符号—流程图、N-S图(去掉线条和箭头);

(3)编写程序——“翻译”

设计出的算法,人能看懂,计算机无法看懂,必须经过翻译;

确定一种程序设计语言,将描述出的算法“翻译”成一条条计算机命令行,这个翻译过程也称为编码或编程;

让学生列举知道的计算机语言;

(4)上机调试——验证、检查、修改

(5)总结四个阶段各自的作用和重要性

 

二、以解一元二次方程为例,介绍算法、流程图、算法结构

1.让学生按照以上要求对问题进行需求分析和算法设计

(1)需求分析

问题:解一元二次方程;

已知条件:三个系数a,b,c;

目标结果:x的值;

(2)算法设计(描述)(P60)

    自然语言描述      流程图(特点是用“流线”给算法设计中的每一个步骤指定了逻辑上的顺序);

对P61表4-1进行简单讲解

2.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P62)

(1)顺序

(2)分支

(3)循环

 

三、举例说明结构化程序设计(P62)

篇4: 信息技术基础

信息技术基础

1.信息技术的发展

信息(Information)就是指以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方式所表示的实际内容。

人类历史上的六次信息革命:①语言②文字③造纸术和印刷术④电传播⑤微电子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⑥多媒体信息和网络化信息。

在当今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社会中,信息成了比物质材料和能源更为重要的资源。

2.现代信息技术

1946年在美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埃尼阿克)。

计算机界的摩尔定律:随着微电子工业水平的不断增加,单位面积集成电路板上能被集成的晶体管数目,将会以每18个月翻一番的速度稳定增长,并在今后数十年内保持这种势头。

Internet 是无国界的,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或政府机构,是一个完全开放的通信和信息的自由王国。

以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向着智能化,多媒体化和网络化的方向继续发展。

3.计算机基本结构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使用的计算机都属于冯·诺依曼结构。冯·诺依曼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是程序和数据统一存储并在程序控制下自动工作,即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4.中央处理器(CPU)的组成、功能及发展

运算器和控制器合起来称之为中央处理器(CPU)。

5.存储器

存储器中所包含的存储单元的数量称为存储容量,其计量基本单位是字节(Byte,简称B),8个二时制位称为一个字节。

单位换算关系是: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断电后,RAM中数据全部丢失,可读可写。

内存储器 只读存储器(ROM):断电后不会丢失数据,但只能进行读操作。

存储器            硬盘:可读可写  几十个GB

外存储器  软盘:可读可写  1.44MB

光盘:只读不写  650MB

6.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及作用

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除此之外,还有光笔、扫描仪、话筒,数码相机等,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扫印机、音箱、绘图仪。

7.软件的'概念及分类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8.系统软件的功能

主要用于计算机内部的管理、维护、控制、运行以及计算机程序的翻译、编辑、控制和运行等,它能使用户方便地操作计算机,主要包括操作系统,监控管理程序、设备驱动程序、语言编译系统等,其中常用的操作系统有DOS 、UNIX 、Windows 、Netware 、Windows NT、Windows、Linux。常用的高级语言有:FORTRAN 、BASIC 、COBOL 、PASCAL 等。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Dbase、FoxBase、Foxpro 、Oracle 、Sybase等。

9.应用软件的功能:

应用软件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编写的计算机程序。常见的有word、Excel、商品流通管理系统、仓库管理系统、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等。

10.知识产权。

11.信息安全。

12.信息的使用规范。

篇5:, 信息技术基础

1.信息技术的发展

信息(information)就是指以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方式所表示的实际内容。

人类历史上的六次信息革命:①语言②文字③造纸术和印刷术④电传播⑤微电子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⑥多媒体信息和网络化信息。

在当今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社会中,信息成了比物质材料和能源更为重要的资源。

2.现代信息技术

1946年在美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埃尼阿克)。

计算机界的摩尔定律:随着微电子工业水平的不断增加,单位面积集成电路板上能被集成的晶体管数目,将会以每18个月翻一番的速度稳定增长,并在今后数十年内保持这种势头。

internet 是无国界的,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或政府机构,是一个完全开放的通信和信息的自由王国。

以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向着智能化,多媒体化和网络化的方向继续发展。

3.计算机基本结构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使用的计算机都属于冯·诺依曼结构。冯·诺依曼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是程序和数据统一存储并在程序控制下自动工作,即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4.中央处理器(cpu)的组成、功能及发展

运算器和控制器合起来称之为中央处理器(cpu)。

5.存储器

存储器中所包含的存储单元的数量称为存储容量,其计量基本单位是字节(byte,简称b),8个二时制位称为一个字节。

单位换算关系是: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断电后,ram中数据全部丢失,可读可写。

内存储器 只读存储器(rom):断电后不会丢失数据,但只能进行读操作。

[1] [2]  下一页

<

微型计算机基础

文秘基础

山东省基础养老金

ios基础面试题

电影剧本写作基础

经济法基础试题

计算机网络基础试题

基础英语教材教学计划

基础会计教案

公共基础复习方法

基础(合集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基础,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