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文化差异的会话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月下逢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对于文化差异的会话(共含6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月下逢”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对于文化差异的会话

篇1:对于文化差异的会话

对于文化差异的会话

Michael: Billy! I think there is an inferno1 in the company kitchen.

迈克尔:比利!我觉得公司的厨房一定发生了恐怖的事儿。

Billy: Really! Why do you think so?

比利:真的吗!你为什么会这么想?

Michael: There is a terrible smell coming from there.

迈克尔:有一股难闻的气味从那儿飘出来。

Billy: Can you describe it for me?

比利:能给我形容一下吗?

Michael: Billy, it is a very strong smell that made my eyes water when I walked past.

迈克尔:比利,那是一种很强烈的气味,从那路过的时候我的眼睛都出眼泪了。

Billy: You are such a dill Michael. Maybe someone is re-heating their lunch.

比利:你真是个傻瓜迈克尔。也许是有人在加热他们的午餐。

Michael: This cannot be someone's lunch! No one could eat something that smelled that bad.

迈克尔:不可能是某个人的午餐!没有人会吃味道那么糟糕的东西。

Billy: You know that we have people from many different countries working in the office and their cuisine2 is very different from ours.

比利:你要知道在我们办公室里工作的人来自不同的国家,他们的饮食跟我们是完全不同的。

Michael: But they are in our country now! They should act like we do!

迈克尔:可他们现在在我们的国家!他们做事的方式应该跟我们一样!

Billy: You cannot say that! What you just said is very insulting and ignorant. You need a lesson in Cultural Diversity at work.

比利:你不可以这么说!你刚才说的话很无礼也很无知。你需要了解一下公司中的文化差异。

Jeff: Hey Joan. Do you want to have lunch with me today?

杰夫:嗨琼!今天愿意跟我一起吃午餐吗?

Joan: I would love to, but I have already accepted an invitation to eat with Mr Singh from the marketing1 department.

琼:很愿意,可我已经接受了市场部辛格先生的邀请跟他一起吃饭。

Jeff: Isn't he Indian?

杰夫:他不是印度人吗?

Joan: Yes, he is from India. What does that matter?

琼:对,他是从印度来的。这有什么关系吗?

Jeff: Well, he will want to have hot curries2 for lunch.

杰夫:他午餐会点热咖喱。

Joan: I cannot believe how ignorant you are some days. Do you eat hamburgers everyday just because you are an American?

琼:有的时候我真的不敢相信你是多么无知。就因为你是美国人你就要每天吃汉堡包吗?

Jeff: Of course not. That would be stupid.

杰夫:当然不是,那样很愚蠢。

Joan: That's right! Maybe Mr Singh would enjoy Japanese food for lunch?

琼:没错!也许辛格先生午餐想吃日本菜呢。

Jeff: Great! I love Japanese food. Can I join you?

杰夫:太好了!我很喜欢日本菜。我能跟你们一起去吗?

Joan: Only if you promise to be culturally sensitive!

琼:除非你保证对文化敏感一点儿!

扩展:保护公司机密

Every company has secrets. Some confidential1 company information can be so important that if your competitors got hold of it, your company could suffer very serious financial losses.

每家公司都有秘密。公司里有些机密信息是很重要的,如果你的竞争对手得到这些信息,你的公司就可能会遭受到很严重的经济损失。

Some types of secrets include financial information, details about your company's products, secret information about how your company makes products (like Coke and KFC) and future business plans.

一些类型的秘密包括财务信息,公司产品的细节,有关公司如何生产产品的机密信息(如可口可乐与肯德鸡)以及未来的商务计划。

Some companies don't pay close attention to protecting their secrets. Often they don't think that anyone would want to steal their secrets or they fail to realize the value of their own information.

有些公司不注意保护他们的机密。通常他们认为不会有人想偷窃他们的秘密,或者他们意识不到他们自己信息的价值。

Every year, many companies lose millions (and sometimes billions) of dollars due to corporate2 spies. Corporate spies are highly3 trained to specific target and obtain information from one company for sale to another company.

每一年,很多公司由于公司间谍而损失数百万(有时数十亿)美元。公司间谍受过高水平的训练,专门瞄准并获取一家公司的信息,然后把它卖给另一家公司。

Protecting your company information can be very simple. Make sure that all your employees understand why there is a need to protect data, use secure4 and reliable email and Internet software, lock draws and cabinets5 and shred6 any important documents before throwing them away.

保护公司信息其实很简单。确保你的所有雇员明白为什么需要保护资料、使用值得信赖的电子邮件以及网络软件、锁上抽屉和柜子、丢弃任何重要文件之前要先切碎。

Safely protecting company secrets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every employee. You expect your company to be able to pay you on time - something that they might not be able to do if they keep losing all of their valuable data to their competitors.

安全地保护公司的秘密是每一个员工的职责。你期望公司能够按时支付你薪水-如果他们老是丢失所有有价值的资料而让竞争对手得到的话,他们就可能无法这么做。

篇2:汉英日常会话中的文化差异

汉英日常会话中的文化差异

语言行为是区别不同文化的人类行为的一部分.语言是人类独有的用来相互交流、理解和描述世界的工具.语言是包含各种不同文化信息的载体,但二者的关系却不仅仅是简单的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文化通过语言而习得,没有语言作为媒介的话,是不可能掌握真正的文化的.

作 者:白鹤 赵澍 Bai He Zhao Shu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外国语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1 刊 名:语文学刊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TUDIES 年,卷(期): “”(2) 分类号:G04 关键词:文化差异   日常会话   汉语   英语   cultural differences   everyday conversations   Chinese   English  

篇3:全球化与文化差异:对于跨文化知识状况的思考

全球化与文化差异:对于跨文化知识状况的思考

1995年全世界很多区域都在进行对于二战结束五十周年的反思和纪念。在这个年头里,中国和日本的知识界并没有表现出对于抗日战争这一历史事件的共同性立场,相反,除了少数有识者之外,在各种形式的合作研究中,中国和日本的知识分子基本上回避正面触及这段历史所造成的感情创伤,以知识的态度对待这段历史。于是,自己管好自己的事,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潜在前提。与此相关,1995年也是中国普通公民又一次强化战争记忆、燃起民族仇恨的年头。各种形态的有关抗日战争历史的回忆,使得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一代中国人在感情上加深了与日本的对抗情绪。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也已经进入了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它很快带来了文化上的全球化要求,于是,中国人从日常生活到感情和文化选择,都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既有的价值观念还在,但是它们已经被结构进一个完全不同的序列里,从而发生着不同的作用。

当全球化被语焉不详地不断复制为一个既定前提的时候,有关全球化的了解反倒被搁置起来了。特别是全球化与“普遍性”、“国际性”等概念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对于中国人来说,最紧迫的任务被理解为与国际“接轨”,并由此衍生出所谓国际化与本土化两种立场。但无论是哪种立场,都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那就是全球化过程将带来的不是本土文化的开放或者消亡,而是本土文化的重新结构,在这个重新结构的过程中,本土文化的实体性将要受到挑战。

本文所要讨论的不是全球化本身的定义问题,而是在中国知识界普遍接受了全球化这一前提下所出现的一些基本状况;我认为,这些状况反映了某些误区的存在,它们集中地体现在“跨文化”对话的活动当中。实际上,在近年来中国的“跨文化”活动中,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大多被理解为某种实体,开放文化和固守文化只是在对立的两极上强调了文化的实体性而已,因而,全球化的过程所带来的本土文化的自我否定和重新结构的可能性,被这种实体化的思维方式遮蔽殆尽,它基本上变成了一个轻松的叙述。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经过两年的准备,在,在少数中国和日本知识分子之间,开始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对话过程。我们给这样一个对话的尝试命名为“知识共同体对话”。不言而喻,主要发起人和参加者试图在这样的对话中建立的,是一种跨文化的共同性知识立场。这一尝试所试图面对的,则是在轻松的全球化叙述和谨慎的跨文化对话背后所隐藏着的、存在于中国和日本社会与知识界之间的尖锐的文化冲突。通过对这种文化冲突的触及,我们希望能够揭示全球化认识背后所隐藏的思维方式的误区,从而勾勒全球化文化互动的真实状态。我们非常清楚,文化差异的表述通常被一些似是而非的假象所遮蔽。这种遮蔽导致的后果恰恰是被遮蔽的差异和矛盾的深刻化和白热化。仅就中国和日本而言,在两国的知识界之间进行的“文化交流”一直令人目不暇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各种面目呈现的学术交流和友好往来似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热闹程度。但是,在各个层面的交流之中,有一些被自觉回避的问题总是会以人们最不情愿的方式爆发出来;而其中的核心问题,就是战争历史的责任问题。这是一个始终未能在中国和日本的文化交流中获得明确定位的问题。这样说倒不是意指这个问题没有得到讨论,或者没有得到注意,而是说这个问题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和真实的表达途径。所以,在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场合,有关战争责任问题的交锋往往会突如其来地爆发,又被突如其来地压抑。与此相关,如此频繁的文化交流,其实却是在非常狭窄的思路中进行的:所谓“专家式对话”是构成文化交流的基本模式。在这个模式中,只允许就一个方向展开话题,比如两国中国学家的交流或者日本学家的交流是最典型的例子:这种交流只以话题所依赖的某一方文化为基础,而相互之间的文化差异则仅仅被视为背景从而被虚化或搁置,只有当讨论无法顺利进展的时候,文化差异才被作为“退路”提出来,它的作用又往往在于以文化特殊论堵住另一方发言者的嘴:关于我们自己的问题,只有我们才了解。毋庸置疑,这样的模式没有给文化冲突准备余地,而且通常由于话题的设定是在一种文化内部,而这种文化又被视为是自足的,所以来自该文化的学者就无形中充当了“先生”的角色。也由于同一个原因,作为专家式对话的伴生现象,跨文化的学术交流常常会引起一些潜在的纠纷,而这些真正的文化冲突基本上被视为附加的问题被草率处理掉,从未构成讨论的主要对象。这使得跨文化交流的友好表象建立在极其虚假的层面上。

出于上述种种原因,我们认为,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知识空间,把一直被遮蔽的文化冲突和文化差异问题推到前台,是一个迫切的课题。为此,我们在“知识共同体对话”的起点规定了如下几个基本的前提:

一、知识共同体不以专家式的知识交流为自己的目标,它要处理的是专家式交流所遮蔽的文化差异乃至文化冲突问题,并进而以反省各自知识处境和共有彼此的困境为目标;

二、知识共同体的对话以不同学科的研究者和实践知识分子之间的对话为前提,而不是以了解和研究对方文化的某一个领域为前提。因此,参加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对于本国文化和社会基本问题的危机感和介入能力,以及对现有知识状况的反省精神;

三、知识共同体反对实体化和制度化,也反对以民族或文化的代言人自居;因此,我们主张以个人的身份加入对话和讨论,保持流动性的交流过程,力求以有限的时间和交流揭示尽可能多的问题,寻找超越国别框架的思考基点。TuHc( C ?Yr#oi{? U/ 2P{ lJG?ZuL7:9 r4广告论文s n /c3V0rryGM!NA A sV =l

在上述原则下,我们邀请了中国和日本不同学科和不同行业的知识分子,从19开始每年一次举行研讨会,并且除掉少数几人作为持续性的参加者以创造对话的某种连续性之外,尽可能每次更换参加者以求保持对话的开放性。到现在为止,这一活动已经进行了四次,它带来的收获是多样的和意味深长的。而且,一切收获都来自冲突和误解本身。可以说,知识共同体的运动过程,提供了一个相对丰富的考察全球化与文化差异相关性的有效视角。?命名的.困难:自由的个人如何可能?

“知识共同体”是一个非常易于被误解的称谓。首先,共同体这个语词显然与我们的初衷相反,具有很强的实体性语感。更何况,在历史语境中,共同体总是带有某种封闭性和排他性;但是,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共同体这个语词已经被悄悄地改头换面注入了新的国际政治经济内容。各种名目的经济政治“共同体”以凌驾于民族国家之上的形态出现在当今世界舞台上。不言而喻,国际政治经济“共同体”包含着不平等的霸权关系,它的发展所带来的,是新的和更隐蔽的权利关系格局。因此,使用这个语词为我们所进行的尝试命名,实在有瓜田李下之嫌。论文全球化与文化差异:对于跨文化知识状况的思考来自WWW.66WEN.COM免费论文网

其实,在命名的当初,我们并没有更多的考虑。一个潜在的愿望仅仅是,当世界充满形形色色的“共同体”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有一个知识人的共同体?我们能否拥有一个超越民族国家框架的共通性知识立场?我们能否在新的意义上使用这个语词?

然而,当命名一旦成立,就引来了很多不同的意见。恰恰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在事后才意识到,这个充满了歧义的称谓其实最准确地勾勒了我们的知识处境。

在最初的一次会议上,我们在知识共同体前面加了“中日・日中”的字样。于是,每个参加者的“代表权”受到了我们自己的质疑。我们是否能够代表自己的国家/文化?回答当然是否定的;但是问题再深入一步,就不容易回答了:既然如此,我们是否是自由的个人?自由的个人如何才是可能的?

这就是第一次会议上出现的主要分歧之一。中国的学者为这次会议设定的讨论是清理各自的知识处境,交流各自知识界的基本状况,来自日本的学者觉得这是一个无法讨论的问题,所以他们建议把话题具体化为“市民社会”、“公共领域”、“本土传统与现代性”等等通常被专业化讨论关注的内容。但是,这样的讨论并没有妨碍最初的设计,因为当讨论深入之后,立刻出现了各自知识处境的分歧点。日本学者强烈地对于中国学者们毫无抵触地自称“知识分子”表示了抵触,他们相当敏锐地感觉到中国学者们具有潜在的精英意识和对于“民众”居高临下的心理;为此,他们坦诚地表示自己不是相对于民众的知识分子;而中国学者则认为日本学者拒绝使用知识分子与民众这样的分类不证明他们与民众认同,哪怕在日本已经不存在所谓“民众”,也不妨碍日本的学院精英保持清高。在这样的分歧点上,日本学者表现出来的对于所有问题的知识性态度与中国学者表达的对于知识背后的社会现实的忧患意识也发生了冲突。当有的日本学者试图把这种差异归纳为时间差异,即日本已经经过了中国现在的这个阶段,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的时候,引起了中国学者强烈不满。可以说,第一次讨论在没有找到接触点的情况下不欢而散,而各自就知识分子定位问题所思考的历史脉络没有得到真正呈现。

然而有一些问题却留了下来,并且如同种子一样开始萌发。这些问题的核心就是,当我们试图跨出自己的母语文化进行异文化间的交流时,我们的立场究竟在哪里?所谓“自由的个人”的立场在理论上固然是存在的,但是,当遇到现实问题的时候,我们如何处理自己与母语文化的那种盘根错节的认同关系?又如何处理以母语文化代言人自居而对他文化的对话者不自觉地表现出的优越感问题?在此种状况下,“自由的思考”和“自由的立场”假如是存在的,它相对于什么而存在,又将把我们引向何处?

在几次会议上,一些学者都使用了“中方”、“日方”以及“我们日本人”等等说法,用来指称当时发生在中国和日本与会者之间的一些龃龉,结果他们想要表述的真正内容没有人理会,而这种称谓方式却遭到了与会学者的强烈批评:谁有资格代表自己的国家和文化说话?在另一面,似乎问题的核心更在于,当人们自我规定了“自由的个人”或者“国际化”、“文化相对主义”等等立场的时候,是否能够因而保证自己真的具有思考的自由?它是否有可能使人合理合法地逃避社会和历史的责任?与此同时,在日益蔓延的“国际化”思维中,我们是否有可能陷入另外一种自我欺骗的陷阱以致于以另外一种改头换面的西方中心主义来取代已经吃不开的西方中心论,也就是说以全球视野为名抹掉西方理论资源的意识形态色彩,从而以政治正确的强势话语压抑那些看上去很有东方文化本质论嫌疑的思考?事实上,当人们试图表现自己的“自由”的时候,一个经常被采用的策略是,使用西方的理论资源讨论问题,避免使用本土的资源。一个无可回避的问题是,国际化和全球化的这样一种表象,是否真的保障了我们的自由?这样的“自由”是否具有抵抗本土中心论和狭隘民族主义的能力?

篇4:东西方文化差异浅谈

摘要:随着全球化经济的不断深入,国际贸易交流也越来越广泛,商务英语作为国与国之间交流的重要方式,它承载着国家之间的语言、文化、传统习俗以及商务礼仪习惯等。由于东西方国家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交流过程中需要翻译人员对两国的文化充分的了解。正确对待两国的文化差异,找到东西方文化的切合点,采用一定的翻译技巧,将两种语言恰当、精确而且具有礼貌的表述出来,同时把握语言本身的词汇和句式特点,准确地将东西方文化用商务英语翻译,避免国家之间的交流出现尴尬和失败。下文将东西方对动物、数字、颜色等方面的认识差异进行阐述,并结合实例分析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的影响。

关键词:东西方;文化差异;商务英语;翻译

在国际商务背景下,商务英语是国与国之间进行文化交流的共通语言,发挥着英语的社会功能,随着国际商务内容的丰富,使得商务英语翻译呈现出多样性、特殊性以及复杂性。在商务英语的翻译过程中,不仅涉及到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复杂的表达方式,而且还需要注意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和传递。因此,在商务英语中,一定要重视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在翻译中,必须找到两国文化的切合点,运用恰当的翻译技巧,使得翻译后的语意更为合理,能够符合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习惯,进一步提高商务英语的交流品质。

一、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主要因素

在历史上,东西方发展历史悠久,经过多年的历史积累,已经隐藏着丰富的地域文化,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各国之间的贸易活动急剧增加,使得商务英语逐渐成为两国交流的共通语言,通过商务英语翻译,能够有效的促进两国文化交流,同时对两国的关系和谐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东西方国家在文化、历史背景、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方面存在差异,从而导致商务英语的翻译受到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说,导致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维方式差异

思维活动主要是通过语言进行描述的,思维产生的结果也将通过语言进行表达。从思维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汉语的思维表达主要呈现螺旋形思维模式,在交流的过程中,通常将要表达的内容通过铺垫、融合,使重要的内容放到最后进行表述,给人一种完美的语境。而西方的思维主要为直线型思维模式,在思维的表达中,通常按照事情重要性进行排列,首先表述最紧要的事情,这和汉语的表达恰恰相反。因此,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中,准确意识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这对中西方国家之间的交流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宗教信仰上的差异

在西方,宗教信仰是国家重要的社会文化,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行为模式、处事方式、风俗习惯等方方面面,因此,宗教信仰已成成为西方人的精神支柱。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中,宗教信仰对英语的翻译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例如英语中的大部分词汇、短语均来自宗教信仰记载的典故与民间故事,同时,还有许多格言以及俗语都摘自宗教书籍《圣经》,在汉语文化中,人们的信仰主要以佛教为主,因此,商务英语翻译时,许多格言、谚语也出自佛教。在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下,商务英语的翻译前,必须对东西方的宗教信仰文化充分的了解,才能保证商务英语翻译的准确性。

(三)文化表达上的差异

在文化的表达上,西方人表达情感时,通常比较直接、自信。而在中国,人们对情感的表达通常比较含蓄和委婉,在一些商务英语的交流过程中,也比较喜欢运用较多的修辞手法。因此,在东西方文化的表达上,通常存在较大的差异,例如,在一份合同的拟定中,中国人为了体现公平公正原则,会在合同中添加双方互利的原则条款,这在西方文化中,他们认为这是多余的,因为双方在自愿的情况下签订合同,那么合同必然具有相关的法律效应。同时,东西方的文化表达在数字、颜色、动物象征的认知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1)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中,东西方对数字的表达涵意具有较大的差异,例如,在西方,人们对数字“3、13以及黑色星期五”非常反感,认为是最不吉利的数字,同时喜欢数字7,他们把数字7象征为积极、吉利、通常在投掷中以7代表获胜,在一些商标中出现7―Eleven连锁店、7―Up以及七喜等。但是,在中国文化中,对于数字7没有特别的意义,然而,中国文化将数字9作为吉祥数字,一般将9代表长长久久,例如999药业、古代皇帝以九为吉祥数字,代表长治久安。(2)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中,东西方对颜色的表达涵意具有较大的差异,例如,汉语中将红色象征吉祥、喜庆、希望等,西方文化中将red作为贬义词使用,象征残暴、血腥以及灾祸等。对于绿色,中国人讲很快联想到“宁静、和平”等涵义,但在西方文化中,绿色(green)将代表“嫉妒”,同时还表示“新手”的意思。例如:表示迈克是一个对工作缺乏经验的人。(3)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中,东西方对动物的象征涵意也具有较大的差异,在汉语中,通常以孔雀(peacock)代表幸运、吉祥,因此在中国,一些商家多以孔雀等词作为商标,认为孔雀能够给生意带来幸运。但是,在西方文化中,孔雀一词带有贬义,通常以表示洋洋得意、自满骄傲的人。同时,在中国的词汇中,通常会出现关门打狗、狗仗人势、良心狗肺等贬义的词汇。但在西方文化中,人们以狗作为人类忠实的朋友,甚至将狗作为一种神圣的动物。在英语中,通常会出现aluckydog,被翻译为幸运儿。因此,东西方文化在表达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四)社会文化上的差异

由于东西方国家在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传统文化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并逐步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中,受社会文化的影响,使得同一事物的表达出现两种不同的含义,例如,原意为“快乐的像一只小鸟”但被翻译为“快乐的像一只母牛”,这就与愿意的表达相差甚远。因此,在商务英语的额翻译中,如果对词汇的语意表达不合理,将会出现较多的尴尬现象[4]。

二、东西方文化差异因素对商务英语翻译准确性的影响

(一)商标的翻译

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因素较多,因此对商务英语翻译准确性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针对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在翻译中根据语境对词义进行分析,例如一些商标的翻译,在我国非常畅销的闹钟ColdenCock,中文意思为雄鸡,有雄鸡报晓的寓意,比喻闹钟会像雄鸡一样响亮报时,但在西方,让消费者产生厌倦之意,究其原因,不是由于产品质量问题,而是在西方文化中,cock一词属于下流语,被人们所忌讳。一般正式的英语中,都将避用该词。之后,将ColdenCock改成ColdenRooster,翻译为“金鸡奖”,最总在西方国家赢得最佳销量。

(二)广告语的翻译

在商务英语翻译中,一些广告语的翻译也具有文化色彩,因此,翻译的难度相当大。翻译者要考虑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思维方式等因素,还要采用合理的表达方式进行表达,使得广告语具有渲染力和说服力。例如,是斯沃奇手表的广告语,它在翻译中被译为“天长地久”。让人有购买的欲望,达到了广告的目的。同时飘柔广告语Startahead,在英语中被翻译为成功之路,从头开始。这些广告语经过翻译之后具有较强的语言力量,使得广告更富有感染力。

(三)品名的翻译

在不同的文化领域中,人们的思维方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在事物的认识上有明显体现,而且在人们对事物的`命名上也体现的淋漓尽致。例如:清凉油用essentialbalm表示,而不是用coolingoilorqinJiangoil表示,在西方文化中,馄饨、饺子、汤圆等都被翻译为dumplings一词,同时,汉语中红糖在西方的英语中被译为brownsugar,在中国人看来,红糖被翻译成棕糖,有点不可思议。但在红糖经过谁的熔合,成为糖水时所呈现棕色。在英语中将按照糖本身的颜色来命名,就有了红与棕之分。因此,在翻译相关品名过程中,一定要细心,避免翻译出错带来的经济损失。

三、解决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影响的对策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地区都有着其特定的文化底蕴,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中,要重视文化差异对翻译准确性的影响,只有在充分的了解国家的文化差异,才能够准确地翻译出商务英语所要表达的真正涵意。此时,在采用合理的表达方式进行翻译表达,使得翻译出来的作品能够与当地文化想接近,并且通俗易懂。因此,我们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中,必须采取以下对策解决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的影响。

(一)掌握不同文化相互转换的翻译技巧

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中,首先要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关联。对文化所涉及的方方面面进行深入了解,更多的去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知识与风土人情,熟知西方人的语言表达习惯,在翻译中要尽可能避免中国式表达,同时对东西方文化的联系要充分的了解,这样才能够在存在文化差异的影响下进行高质量的商务英语翻译。

(二)熟练掌握翻译的方法和技巧

在商务英语翻译中,首先要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联系,其次要掌握翻译的方法和技巧。这样次能够有效的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取得高质量的翻译作品。在商务英语翻译中,信息效果非常重要,因此,在翻译时,对语意的翻译要根据信息的内容所定,使得翻译更符合交际的目的,翻译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有直译法,就是按照文章句子意思直接翻译,这是商务英语翻译中最常用的翻译方法,但是,在直译过程中,要把握文化内涵,并采用合理表达技巧,才能取得较好的翻译效果,因此,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只有结合目标条件,适当的运用不同方法和技巧进行翻译,才能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同时,商务英语在语言风格和语言特点上决定了上虞英语的特殊性,因此,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中,采用一般的翻译方法将很难实施,因此,需要翻译者在翻译的中,对照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不断进行剖析,找到中西方文化的融合点,运用熟练地翻译方法和技巧,这样才能够翻译出高质量的作品。

四、结语

目前,要提高商务英语翻译的准确性,就必须重视培养翻译者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逐渐消除翻译者的传统翻译思想,使其能够重视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的影响,并不断地学习新的翻译方法和技巧,积累大量的了语法、词汇等语言基础知识,在语言转换中提取文化所传播的信息和内容,并准确地将信息进行传播。其次,翻译者要对翻译的内容深入的理解,并将分析中西方文化在文章中的具体体现,站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审视和思考翻译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使商务背景下的两种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自如的转换,使得翻译的作品更加准确。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商务交流活动也越来越频繁,使得翻译工作量越来越大,因此,在从事商务英语翻译中,对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不同词汇在不同语言环境下的差异理解非常重要,它能够翻译出高质量的作品,将商务交往中的失误将到最低,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云。探析商务英语翻译中东西方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J]。海外英语,20xx,11。

[2]赵志慧。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研究[J]。新校园(上旬),20xx,05。

[3]李慧琼。试析商务英语翻译中东西文化差异的应用和解决对策[J]。校园英语,20xx,01。

[4]陈杰。简析中西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J]。时代教育,20xx,03。

[5]唐志锋。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及其解决策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篇5:浅谈文化差异和英语教学

浅谈文化差异和英语教学

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入手,通过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所在和在英语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着重探讨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把中西方文化差异和语言差异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真正提高英语学习者灵活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作 者:李宇贤 Li Yuxian  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045000 刊 名:中国水运(学术版) 英文刊名:CHINA WATER TRANSPORT 年,卷(期): 7(12) 分类号:H31 关键词:文化差异   英语教学   语言  

篇6:透视文化差异

透视文化差异

正确认识和把握文化差异是搞好文化教学的重要前提.从文化教学的'实践层面出发来认识和探讨文化差异.文化差异(个性)是在具有共性基础上的不同,而非截然相反的对立;既存在于不同文化之间,也表现于同一文化之内.教学中强化这样的认识有助于避免出现简单化(simnlifica-tion)、过度概括(overgeneralization)、不恰当使用文化定型(stereotyping)等“文化错误”,从而切实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作 者:薛静 XUE Jing  作者单位:重庆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400065 刊 名:重庆工学院学报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年,卷(期):2006 20(6) 分类号:H3 关键词:语言   文化   外语教学   文化教学   文化差异  

中西方教育文化差异

中英文称呼文化差异

留学生活情景会话

询问面试结果会话

英语日常会话:园艺

对于近义词

对于梦想

文化差异与传统文化保护

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

文化差异与习语翻译

对于文化差异的会话(共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对于文化差异的会话,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