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带风带练习题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乔治♔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气压带风带练习题(共含3篇),欢迎阅读与借鉴!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乔治♔”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气压带风带练习题

篇1:气压带风带练习题

气压带风带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右图中①风带的风向为 (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左图为某半球甲地位置示意图,右图为甲地降水量

月分配柱状图。读图完成2—3题。

2、甲地降水量最多的季节是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甲地的气候类型最有可能是 ( )

A.地中海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读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完成5~6题。

4、气压带与风带的位置移动规律是( )

A.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相反

B.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一致

C.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D.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5、终年受甲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其气候特点是( )

A.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 B.终年炎热干燥

C.终年高温多雨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6、我国南极中山站的红旗常年是( )

A、向东飘扬 B、向西飘扬 C、向北飘扬 D、向南飘扬

7、下列四幅风带图中,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的是:( )

8、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列四幅图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正确的是:( )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盛行西风与信风在南北纬60度附近相遇

B、赤道地区上空,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低纬地区

C、南北纬30度附近上空,空气受热上升

D、东北信风与东南信风在赤道附近辐合上升

10、某气压带的南面盛行西北风,北面盛行东南风,该气压带是:( )

A、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B、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

C、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 D、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

右图为北半球三圈环和气压带、风带示意图,读图回答11-13题。

11、图中表示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字母是:( )

A.字母A B.字母C C.字母E D.字母G

12、图中D所示风带的风向为:(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13、受图中所示的A气压带控制的地区,气候特点是:( )

A.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 B. 全年低温,有明显的干湿季

C.全年高温多雨 D.全年低温少雨

右图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4—16题。

14、图中乙风带的名称是( )

A.极地东风带 B.东南信风带

C.东北信风带 D.盛行西风带

15、该日,南半球正处于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6、此时,地中海地区( )

A.受甲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 B.受乙风带影响,温和多雨

C.受丙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 D.受丁风带影响,温和多雨

17、下图中,哪一幅是北半球西风带( )

18、有关气压带和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低气压带均盛行上升气流 B.高气压带均是由空气冷却下沉形成的

C.赤道低气压带北邻东南信风 D.南半球的'盛行西风是西南风

19、下面四幅图中表示南半球信风带的是( )

20、北极地区寒风凛冽,考虑到当地所处风带的盛行风向,中国北极黄河科学探险考察站 的门窗应该避开的朝向是( )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东南方向

21、南半球的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而北半球的气压带则断裂成块状,主要原因是:( )

A.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不断变化 B.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C.海陆分布状况不同 D.地形起伏状况不同

22、右图表示的极地东风正确画法是( )。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读“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 完成下列第23题。

23、图中的“丙气压带”是指( )

A.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

B.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C.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D.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

读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回答

24、 A、B两地的气压性质是:( )

A.A是高压,B是低压

B.A是低压,B是高压

C.A、B都是高压

D.A、B都是低压

25、图中亚洲东部C点的风向是:(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右图为“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6-27题。

26、能正确表示③风带的风向是( )

A. B. C. D.

27、关于气压带、风带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地区炎热干燥

B.②是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地区高温多雨

C.终年受③风带影响的大陆西岸温和湿润

D.受②和④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12月27日,我国南极科考船“雪龙号”因救援俄罗斯客船途中遭遇暴风雪而被困南极地区(如图12)。据此回答28-29题。

28、图中能正确显示此季节气压带和风带分布情况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9、导致“雪龙号”遭遇暴风雪直接原因是( )

A.西风带内的气旋活动所造成 B.极地东南风带强风所致

C.极地高压强烈下沉气流造成 D.东南信风势力强劲所致

读“局部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回答30—31题。

30、此时北半球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31、此季节甲地( )

A. 有太阳直射 B. 盛行西南风

C. 气候炎热干燥 D. 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图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数字代表不同气压带或风带。读图回答32-34题。

32、此时,北半球正处于(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3、④风带的盛行风向为(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34、图4中与地中海气候形成有关的气压带和风带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③

35、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有规律的南北移动,其原因是(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海陆分布的影响

篇2:气压带和风带教案

气压带和风带教案

【课题】人教版高中地理一年级第二章第一节“气压带和风带”.

【问题背景】

高一地理上册内容抽象、难度较大,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思维;高一的学生初中地理基础差,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不高。高一地理教师在从事教学的过程中普遍感觉比较困难。如何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地理知识,这是地理教育工作者长期思考的一个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跳出传统教学的视野,打破旧观念,不断在教学中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

【理论依据】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讲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充分利用各科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知识。从现代教育心理学理论可知:认知活动是与人的情感活动紧密联系的。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需要、兴趣、动机、意志、情感、气质、性格、思想、世界观、认知方式)对学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人的需要是个性积极的源泉,需要促进动机的形成,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在学习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1.肢体语言的运用化抽象为形象;

2.设问贯穿始终:以设问设景作为导入,激发学生兴趣;不同形式的设问作为教学的方式;

3.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全球环流图,帮助学生记忆并且可以举一反三;

4.拓展延伸,为后面的教学内容作好铺垫;

5.多媒体的使用,形象的动画设计,化抽象为形象。

【教学目标的.实现和重难点的突破】

标准: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要求:学生应能熟练阅读并绘制全球气压带,并以此为基础,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全球有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理解它们的形成和分布规律,可通过三圈环流来说明。理解三圈环流有两个基础,一是大气热力环流,一是风的形成及风向的转变。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近地面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标准”关注的是地球表面的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因此我们既要运用前一节的内容作为基础,又要帮助学生将比较抽象的大气运动变成可以看得见可表演的形式。

【教学过程】

一、设景导入

二战期间,日本释放的众多氢气炸弹,造成美国部分森林大火,引起美国民众的恐慌,你知道这些氢气弹是怎样漂洋过海的吗?学习了这节课以后,你就会得到问题的答案。

设计思路:设问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三圈环流

1.单圈环流

设计思路:由学生根据热力环流画出单圈环流,然后引导学生推出单圈环流存在的假设条件。

假设:(1)地球不自转

(2)地表均一

那现在我们来将假设条件一一否定,看一下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2.低纬环流、中纬环流与高纬环流

否定假设条件一:地球会自转,那么

(1)低纬环流

赤道地区上升的暖空气(画箭头①),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由赤道上空向北流向北极上空(南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由南风逐渐偏转成西南风(画箭头②),到30°N附近上空时,风向偏转到与等压线平行,变成了西风。这样气流就不能继续向北流向北极,而是变成自西向东运动了。由于赤道地区上空的空气源源不断地流过来,又不能继续北进,便在30°N附近上空堆积,空气密度加大产生下沉气流(画箭头③),这样使得低空气压增高,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在低空,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是由副高指向赤道低气压带,大气在向南流动过程中逐渐向右偏转,形成了东北信风(画箭头④)。这样在赤道与30°N之间形成一个低纬度环流圈。

(2)中纬环流(板书)

近地面,副热带高气压带一部分气流向赤道低压带流去。另一部分气流向北流,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由南风逐渐向右偏形成西南风,也叫盛行西风(画箭头⑤)。与此同时,从极地高气压带向南流的气流,逐渐向右偏形成东北风,又叫极地东风(画箭头⑥)。盛行西风与极地东风这两支冷暖不同的气流,在60°N附近相遇,形成上升气流,在低空形成副极地低压带。上升气流到高空,一部分流向副热带高气压带上空(画箭头⑦)为补充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流的来源(画箭头⑧),这样在30°N与60°N之间形成一个中纬环流圈。

(3)高纬环流(板书)

北纬60°附近的上升气流,另一部分流向极地上空(画箭头⑨),补充极地高气压带下沉气流(箭头⑩)。这样在60°N与极地之间形成一个高纬环流圈。

在南半球,同样存在着低纬、中纬、高纬三个环流圈。那么我请一位同学画出南半球的三圈环流图。相应的标出气压带和风带。

(学生画图时提示南半球地转偏向力与北半球是不是相同的。)

我们一起看一下这幅图对不对,(点评后继续进行)。那么大家看完整的环流图,大家注意到没有,在近地面,全球共形成几个气压带和几个风带。

3.地球上的气压带风带

这样,在近地面,全球共形成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

(二)引导学生记忆理解7个气压带和风带

自行绘出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在此过程中请注意:

1.明确赤道和极地的冷热,确定赤道低压和极地高压的位置,归纳出高低压相间分布的规律,画出7个气压带。

2.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从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南左北右”的原则画出6个风带。

请同学们想一想:

●地表气流上升区位于什么地方?下沉区位于什么地方?

●上升区与下沉区的降雨量有什么不同?

(根据学生的讨论得出结论:流上升区为多雨带,下沉区为少雨带,为以后的天气和气候作准备)

二、游戏

好,我们已对三圈环流作了一个系统的学习,现在我们再以此为基础作一个游戏。游戏规则如下:大家都知道高压处为下沉气流,低压处为上升气流,高压你就站立低压你就蹲。

三、设计思路

1.先进行几个简单的,然后再把难度加大,只说纬度。

2.把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都表演出来,然后让学生观察有什么特点,最后进行归纳总结。

四、联系实际

联系至此,我们完全能够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

案例一:二战期间,日本释放的众多氢气炸弹,造成美国部分森林大火,引起美国民众的恐慌,你知道这些氢气弹是怎样漂洋过海的吗?有没有同学主动来帮老师解决一下这个问题。

噢,原来是这么回事:日本使用定时装置携带燃烧弹顺着高空强西风飘到美国后降落,使得美国森林大火此起彼伏。回答得非常好!

案例二:日本的核xie漏会不会影响太平洋彼岸的美国?理由?

会,因为日本和美国都处在西风带上。

综上,本节课我们先讲了单圈环流,并分析了在加入地球运动因素之后全球大气环流模式(三圈环流),这节课有一定的难度,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认真总结消化。

【教学后记】

“三圈环流”既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不仅学生理解起来困难重重,老师在这一章节的准备上也是煞费苦心。因为它不仅抽象,且牵涉的知识点比较多,前后联系紧密,可谓环环相扣。关键是要考虑怎么样能找到一种最简单、又最容易理解的方式,来教给学生这部分知识。多媒体的动态演示是不可缺少的,但教学过程中的逻辑性、发散性思维也不容小视,同时,理论学习要与动手操作相结合,加深学生的形象记忆。对当堂课的知识,最好能当堂检验,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补充完善。教师在讲解低纬环流、中、高纬环流、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时,应该融系统讲解、作图示意、提问引导等为一体,尽可能放慢语速,并通过语音变化达到强化作用。

篇3:关于气压带风带的知识点

1.读纬线,辨气压带和风带

(1)0°纬线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

(2)30°纬线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3)60°纬线附近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4)90°纬线附近为极地高气压带。

(5)0°~3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信风带。

(6)30°~6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西风带。

(7)60°~9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极地东风带。

2.读风向,辨南北半球

(1)风向右偏为北半球,如甲、丙两图。

(2)风向左偏为南半球,如乙、丁两图。

3.读气压带位置,辨节气

(1)若各气压带分别被0°、30°、60°纬线平分,则为春、秋分。

(2)若各气压带位置偏北(赤道低气压带全部位于赤道以北,副热带高气压带全部位于30°纬线以北,副极地低气压带全部位于60°纬线以北),则为北半球夏至。

(3)若各气压带位置偏南(赤道低气压带全部位于赤道以南,副热带高气压带全部位于30°纬线以南,副极地低气压带全部位于60°纬线以南),则为北半球冬至。

4.读风向,辨气压带高低和名称

(1)风由中间向两侧吹的为高气压带。如上图中甲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乙为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2)风由两侧向中间吹的为低气压带。如上图中丙为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丁为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

气排球策划书

加气站承诺书

三气周瑜心得体会

《气冰》阅读答案

气瓶管理规定

观气雾作文

意念气气功散文随笔

浮力练习题

代数式练习题

比例尺练习题

气压带风带练习题(精选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气压带风带练习题,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