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农村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的课外延伸 (新目标版英语)(共含11篇),希望对大家的学习与工作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狒狒”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农村初中英语课任务型教学的课外延伸
庐江县郭河镇福元中学 王志强
《英语课程标准》大力倡导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以及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个性。任务型教学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以实现完成任务的目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功。任务型教学是一种以人为本,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的教学途径。而目前农村中学由于教学环境的限制,许多课外作业依旧停留在传统的机械的抄写、背诵、翻译、造句等内容上,形式单一枯燥。与课堂形式多样的活动任务形成了鲜明地对比,出现了与课堂教学脱节的现象。因此,在学生传统作业的基础上,农村英语教师要充分注重课堂延伸,创新有效地布置课外任务,充分调动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完成课外任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课外任务成为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延伸,从而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全面应用英语的能力。
一、 初中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课外延伸的含义
课外延伸是初中学生学习英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强化巩固和知识体系的有益补充形式;课外延伸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在课外,在生活中进一步开展拓展活动,把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身临其境地感知课堂所学知识。课外延伸可以通过制定具体的课外任务来达成。课外任务绝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抄写作业,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课外活动,它是课堂任务的有力延伸。可分为课堂教学的前任务(主要是让学生在课前通过复习旧知,预习新知,来了解课堂上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和后任务(主要是教师布置一些在课堂上因为时间关系难以完成的教学任务和一些有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的内容,来保证课堂教学效果)。但不管怎么说,它都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农村初中学生的英语基础、年龄特点、学习的兴趣和行为,有效地制定一些能着实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课外任务。
二、课外任务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一)课外任务设计应目标清楚,有实用性。
目的明确而合理的任务有助于学生顺利地完成任务,学生通过此课外任务的完成可以帮助他们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升华,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作用。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对课外任务完成的情况判断已制定的课外任务是否具有实用价值,从而可以灵活改变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二)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任务设计要多层次多样化。
教师要依据农村中学学生整体英语水平低的特点和课外使用英语频率低的情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制定一些适合学生完成的课外任务。将任务设计多层次化,不同水平的学生适应不同层次的课外计划,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完成课外任务的成就感,增强学好英语的动力。
(三)课外任务设计应围绕课本中的中心话题同步进行。
教师在给学生制定课外任务时,要依据课本中的中心话题,将话题中包含的知识技能、情感技能在课外任务的训练中体现出来。每项任务都要依据中心话题着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各项能力。
(四)评价是课外任务的重要环节。
评价是教学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评价得当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要重视并根据农村学生的英语能力情况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的任务结果,促进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并逐渐改进完善。要给学生留出展示和汇报完成任务成果的时间,保护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萌芽。
三、课外任务设计的类型
通过对任务型教学实质的学习和几年来教学中的实践、探索与调整,结合农村初中生的特点,将课外任务分成以下几类:
(一)制作类任务
制作型任务就是让学生依据目标语言通过查资料、绘画、设计、策划等活动,一方面达成英语目标的实现,一方面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应用英语的操作能力。例如针对Go for it 七年级教材前几个单元中出现大量的英文名字,可要求学生给自己设计一张个性名片,名片内容包括中文名、英文名、住址和电话号码。
Chinese name English name E-mail address Telephone
英语学习中遇到许多中西方的传统节日,教师可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制作节日贺卡。如在母亲节,让学生制作贺卡,并写上祝福的句子,如 Happy Mother′ Day ! Thank you,Miss Wang!在妇女节时,让学生制作一张贺卡送给自己的母亲,要求学生在卡片上写上祝福的句子 Happy Women′ Day !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发展,并且了解了西方文化意识。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们享受了“I can do it in English”的乐趣。即体验到应用语言的成就感,也增强了学习语言的自信心。
(二)实践类任务
1、采访
Go for it八年级教材中Unit4 主要目标语言是Talk about how to get to places.学完这一单元后,可以设计下列作业:了解一下班上其他同学的父母How to go to work? 制定一份采访记录表,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用英语记录被采访对象的姓名及出行方式,然后在小组交流。这些采访任务贴近生活,学生们通过采访知道了父母上下班的辛苦,加强了学生和父母之间感情的沟通。另外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进行真实的交际,大大调动了学生们的兴趣,,提高了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2、表演
表演型任务可以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和空间,提高学生创造性和积极性,通过学生的体验及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新教材几乎每个单元都会有小组活动。在课堂上组织活动,受时间限制。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分工合作组织一些活动展示自己,提高自己应用语言的能力。 如新课表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2 Section A 部分What is the matter?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学会目标语言,然后采用小组合作方式让学生在课外表演。学生即可以在表演中操练课堂目标语言,又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提高了语言应用能力。
3、调查分析
这类任务一方面巩固学生充分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获取课本的信息,另一方面培养他们对已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并得出结论或表达自己看法的能力。例如在学完When was he born?一课后,可设计如下作业:调查班级其他学生的生日,再将同学的生日和明星的生日比较一下,看看自己和明星是否同月同日生。这个课外活动很容易引起学生兴趣,可以让学生们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通过调查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也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学习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Beijing? 后,可以让学生分组对本地区的天气状况作一个调查报告,分析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天气状况。学生们在完成调查报告的过程中了解了生活,观察了自然,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况结合起来,增长了人文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三)课题类
这类任务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主要适用于语言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布置一些较小的课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大多数学生参与其中,总结,寻找对策。例如,当学习完关于环保(Protect Environments)方面的英语知识后,让学生就此问题分工研究:环境污染的原因,保护环境的措施,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环境。教师在学生课题研究时提供必要的帮助,让学生通过课题的研究拓宽视野,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学生对英语知识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他们语言的应用能力。
四、实施课外任务应注意的问题
(一)英语课外任务应以小组合作为基础。
小组合作模式是初中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因为人的发展的片面性以及农村初中学生的英语基础决定了英语课外活动任务应以小组合作为基础。课外小组合作可以消除课堂上紧张的气氛,不同水平的学生由于合作的和谐气氛而会放开手脚参与。学生通过搭档间的互助、协商,一方面可以共同轻松地完成课外任务,另一方面能促进同伴间的互动,从而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课外任务布置要适量。
课外任务不同于课外作业,任务不要占用学生过多的课外时间。初中学生学习课程种类多,作业量大,让学生每天都完成许多课外任务,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应该站在学的角度,预计一下完成任务可能需要的时间,布置适当适量的英语课外任务,避免影响其它课程的学习。
(三)课外任务难度要适当,要有可操作性。
农村学生英语基础差,学习英语的手段也单一。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清晰而有条理的布置任务,说明任务目的和规则,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更好的完成任务。这就要求任务设计要把握好难易度,适合大多数学生实际操作。这样的课外任务设计才有应用价值,才能调动大多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师要为学生建立课外任务评价表。
教师应关注课外活动任务的完成,为每个学生完成的课外活动任务建立档案,并向学生反馈完成课外任务的具体情况,据此分析诊断学生的学习情况,动态调整课外任务的内容。进一步分析学生学习能力的个别差异,根据差异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评价要符合学生实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使每个学生在课外任务完成中体验成就感,锻炼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
课外任务评价表
姓名 课外任务数量 课外任务类型 课外任务活动形式
张强 4个 理解2个 运用2个 个人2 两人小组2
李霞 6个 理解5个 运用3个 个人5 两人小组3
(五)教师要为学生完成课外任务提供协助。
农村学校英语师资力量薄弱,课堂比较气氛沉闷,英语活动形式比较单一,学生学习不够积极,这些导致了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教师必须为他们完成任务提供适当必要的帮助,尤其是更应关注那些英语基础差的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帮助这些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重构他们的知识技能,让他们较顺利地完成课外任务,享受学习的乐趣。
五、总结
综上所述,课外任务是初中英语课堂任务型教学的有力延伸,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任务型课堂教学与课外任务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初中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尊重了个体差异,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另外学生通过课外任务的完成,体验了成功,建立了自信心,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同时在实施课外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立足农村学校英语教学环境和学生知识水平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而有效的课外任务,使课外任务真正延伸到学生的英语学习中去,提高农村中学英语教学质量。
浙江台州市路桥区桐屿街道中学 吕虹
(本文获台州市二等奖)
[ 摘要 ] 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是当前外语教学界讨论的热点话题。解读和实践这一教学途径需要明确“任务”的含义。“课堂教学任务化”已成为广大教师备课的基本原则。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该给学生布置怎样的英语课外作业并末引起广大教师的足够重视。本文以改革课外作业、延伸课堂任务型教学为切入口,阐明课外任务的含义、设计原则、课外任务的几种类型,以及实施课外任务时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 关键词 ] 课外延伸、从实性、任务化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大力倡导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那么,什么是任务型教学途径呢?所谓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而不是以测试的分数)来体现教学的成就。学生有了具体的动机就能自主地学习,并且主动地用所学语言去做事情,在做事情过程中自然地使用所学语言,在使用所学语言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
近几年来,笔者听取了很多节以任务型教学途径为主的课堂教学,老师们都很注重课堂上的任务设计、引入、任务的完成等过程,真正体现了课堂教学任务化,但往往到最后一个环节,布置作业时,又恢复到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许多课外作业依旧停留在传统的较为机械的抄写、背诵、回答问题、填空和翻译等内容上,形式单一,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与课堂教学脱节的现象。而笔者认为,假如能有效地延伸课堂任务型教学,改革课外作业,让学生在课堂以外也能通过完成任务,获取信息,学到知识。有效补充课堂仅有 45 分钟内学到的有限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达到做中学,学中做,同样会给英语教学开创出一片新的天地。
一、如何理解任务型教学的课外延伸
课外任务是学生英语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任务链中的组成部分,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抄写作业,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课外活动。它是课堂任务的延伸。可分为课堂教学的前任务(为完成课堂教学,课前需要学生搜集资料,进行调查等活动)和后任务(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许多课堂内的任务需要花大量的课外时间去完成,以保证课堂教学效果。)但不管怎么说,它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言水平,找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和兴趣之间的最佳结合点,恰当地确定任务的内容和形式。使学生能在课余时间自主地开展语言实践活动,并将在课外习得的知识应用于课堂,扩大语言知识量,提高课堂效率。
二、课外任务设计要坚持从实性
教育部组织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和可操作性,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形式要尽量真实……”为了真正落实好《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各项要求,教师在设计任务的过程中,务必要坚持从实性。坚持从实性就是要根据学生交际生活和教学等各个方面的实际去设计任务。
第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知识水平的实际,去设计学生可接受的任务,不同年龄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认知能力和不同的认知方式,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求知要求和不同的知识侧重。所以任务设计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任务的难易程度和内容侧重。例如,我们可以为初一学生设计这样一个任务,让他们课后去收集带有英文字母的商标品牌和英文缩写,看谁收集的多,看谁认识的英文字母多。这个任务对于刚接触英语的初一新生来说,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就给学生布置了这个任务。结果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收集到很多很多,像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英文缩写 CCTV 、 NBA 、 ZTV 、 WTO 、 USA 、 RMB 等都是学生收集的。直到现在,仍然有学生不断地来报告他们的“新发现”,他们又在身边的事物中找到了英文字母。布置这个任务所得到的结果超出了我的预料。学生高质地完成并有效地延续了这个任务。但假如我们给初二、甚至初三的学生布置这样一个任务,则显得有些可笑,学生也会毫无兴致、不屑一顾。因为这个任务满足不了他们的求知需求。相对于他们的认知水平来说,这个任务太过简单。
第二、要根据学生生活的实际去设计真实的任务。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产生真实的体验,感受到情景的真实,任务的真实,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才可能得到真正的提高。例如 Surfing(JEFC Book 3 Unit 3 L esson 6 ) 一课的练习中有这样一个笔头练习: Choose from the following water sports one you like a lot, one you like a little and one you don't like at all. Tell why.Write a short passage in your exercise book. 我们学校离海甚远,学生对水上运动根本就不了解,更谈不上亲身去体验这些水上运动,去谈论喜欢或不喜欢哪项水上运动及其原因。这个任务离他们的生活实际相差甚远。学生无从着手,任务成为一句空话。我们可设计这样一个任务。让学生谈论平时他们日常生活中的运动项目,并写成文章。这个任务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有话可谈,有感而发,任务的真实性就体现在此。
第三、要根据当在教学条件的实际去设计任务。我们既不能一味地追时尚,赶时髦,离开现实条件去做表面文章,也不能怕麻烦、求省事,浪费我们现有的教学资源、因循守旧。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挖掘现有的校内外教学资源,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服务。
有些教师认为现在是新课程,那些老的,旧的教学资源就毫无用处了。有些教师为求省事,布置作业,往往是抄写、背书,就没有想到使用可利用的资源。例如,在初一年级教学了年龄、询问姓名、家庭成员以后,我们可以布置这样一个作业,让学生做一个调查表,去询问学校里面英文老师的年龄,姓名及他们的家庭成员情况,甚至可以让他们去询问班主任以及其他任课老师的有关情况。我想这个任务可轻而易举的完成。学生刚入校,对老师的情况有好奇心,很想知道老师的情况。这就使他们在完成任务的时候有了原动力,有了原动力,任务就能很好的展开及完成。学生在询问的过程当中,用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有一些意外的收获,他们既锻炼了自己的口语和交际能力,也会得到一些新的词汇。真正体现了做中学( Learning by doing )。而我们则很好的利用了校内存在的教学资源。
三、课外任务的类型
通过对任务型教学的学习和几年来教学中的实践、探索与调整,笔者将课外任务分成以下几类:
1 、设计制作型
我们可以在不同阶段,根据学生的不同知识水平来布置这种类型的任务。例如: JEFC Book 1 Unit 11 What's in the teacher's room? Lesson 44 练习中有这样一个问题, What's in your bedroom? 学生在课堂上谈论的不是很激烈,都是泛泛而谈。我灵机一动,抓住机会,布置了这样一个任务。让学生设计布置自己的房间。先画彩图,然后用 there be 句型写一小篇短文。这个任务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绘画和写作能力,巩固了所学知识,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学生的绘画作品为 Unit 13 What colour is it ?提供了素材,可谓“一箭三雕”。
2 、调查分析型
这一类任务一方面可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获取所需的信息,另一方面也可培养他们对已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并得出结论或表达自己看法的能力。
例如上面提到的让学生调查老师的情况就属于此类任务。
再比如,在初三学生学习到 Protecting our environment 时,我们可以利用街道的工业园区让他们就污染问题做一个调查报告,找出解决污染的方法。这个任务把学科之间知识紧密联系起来。一方面,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既运用了语言,又学会了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另一方面无形中,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3 、解决问题型
解决问题的任务就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已的知识和推理能力,用英语解决现实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例如:初三学生在学了 Travelling 这一单元后,可设计这样一个任务,让他们在最新的汽车时刻表上找出去某地的最佳路线,然后在课堂上汇报。又如: shopping. 班级要举行晚会,班会费还剩 300 元,分小组调查讨论要购买什么东西,看哪组学生能充分利用,不浪费钱,还能把东西买全。另外还可附加一个任务,每组开列购物清单,并按购物清单编写购物的对话,在课堂上表演。这两项任务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锻炼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其运用语言的能力。而我们又有效地利用了学生的课外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
4 、表演型
表演型任务符合学生好表现的特点,一直很受学生的观迎。
新教材几乎每个单元都会有歌曲或韵律小诗。在课堂上教,学太费时间。可让学生回家跟磁带说唱。隔天或隔一星期表演,说唱给全班学生听或说唱给家长听。选出好的录成磁带播放给全校师生听。一般来说,大部分学生都很想在全校师生面前展示自己。这样的话,学生就会很认真会去完成这个任务。
另外,为避免机械化的操作,背诵课文,每单元结束可布置学生就本单元的内容进行课本剧表演。几年前我所带的初三毕业班,虽然临近中考,我还是按照惯例每星期开一节汇报表演课。在紧张的学习中,能有那么一堂课让他们表演展示自己,学生们高兴地简直就要飞起来。因而每周的那节课我总能欣赏到学生精彩地演出。不仅仅是课内的知识、课外的、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等童话故事也被学生搬上了表演的“舞台”。在每周的那节课上,每位学生的笑容都是发自内心的。他们精心准备、策划、编排与表演,把课内和课外的知识有效地结合起来。而那一年,学生的中考英语成绩名列前茅,让许多对这种教法存在怀疑的教师改变了他们的想法。现在遇到那一届学生,他们都还津津乐道于当年的表演,说那是他们初中三年最快乐的一段时光。
5 、评价型
《新课标》中,形成性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制作学习档案袋,而由于教师平时的教学任务繁重,没有时间来为每一位学生制作学习档案袋,只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学习档案。让他们收集自己平时最满意的作品。如作业、作文、听写、课堂表现记录、测试成绩、英文小报,平时完成任务的结果等,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增强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四、实施任务型教学的课外延伸应注意的问题
课外作业任务化使学生受益非浅,笔者也尝到了“甜头”。但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笔者也发现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 、不要过多占用学生的课外时间
如果一项任务学生要花很多时间去完成,会影响其它课程的学习。不光其它课目的老师会对你产生意见,学生会产生厌烦的心理,那么结果会适得其反。所以在布置任务的时候,要掌握好不同阶段任务的难易程度。有些教师不顾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规定学生背诵英文诗歌,表演英文名著改编的短剧。本来这是一个好任务,但学生们在背诵诗歌的时候,碰到很多生词,他们花了一整晚的时间来查生词,结果对诗歌还是似懂非懂,其它课的作业又来不及做。而看名著短剧,由于缺乏词汇量,更是费力。我想长此以往,不但激发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反而会使他们产生厌学的心理,那可是英语学习的大忌。
2 、掌握布置任务的频率
不要每天布置一项任务,这样会使学生疲于奔命,也不利于任务的完成,最好以一单元布置一次任务为佳。例如一些编对话、朗诵、录音等任务我们可以每天布置,但多了也会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又如文中提到的调查工业园区的污染问题,学生会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完成,不要急着草草了事,让学生去调查、分析、讨论、研究、共同协作。其正达到做中学和学中做。
3 、要把任务布置清楚
如果一个教师连任务都没有布置清楚,那么如何能保证学生能准确地完成任务呢?他们不清楚,不明白老师布置的任务,无从下手完成任务。由于老师的原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所做的大量工作,所花的大量心血,到头来成为“无用功”。所以,把任务布置清楚很重要,一方面,可为学生树立严谨的逻辑思维的好榜样。一方面,避免学生做“无用功”。
4 、要给学生留出展示和汇报的时间
学生们完成一项任务,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和心血,如果没有展示,会产生失落感,以后就会丧失完成任务的原动力。而且,假如我们只布置任务不看重结果,学生也会产生无所谓的态度,那么任务就会失去它的意义。例如笔者在上文中提到的初三年级的学生。曾经有一个星期,由于我外出学习,回来后时间紧迫,有两个星期虽然给学生布置了任务,学生也完成了任务 < 他们每周都会把书面材料交给我批阅 > ,但我没有留出时间给学生表演,在第三个星期我给学生布置任务的时候,就听到了学生的叹气声,有胆子大的学生就嚷了起来,“老师,反正没时间让我们表演,算了吧!一点意思也没有。”当时这话让我猛然一惊,从此我只要布置了任务,更都会留出时间让学生展示和汇报。
5 、重视并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的任务结果
将学生任务完成结果作为期末综合评价的一部分,使学生产生原动力。学生有了原动力,我们将能更好地开展任务型教学,达到时半功倍的效果。上个学期,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表现,学生的学习档案袋,以及期未的卷面成绩对学生进行了全面性的评价。这个学期布置任务时,我明显地感觉到了学生完成任务时的积极性和上进心。
6 、务必做好学生的坚强后盾
初中生能力有限,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需要教师的个别辅导与帮助。特别是农村、乡镇学校,更需要教师为其提供信息,资料。帮助他们一起完成任务,所以不要布置完任务就觉得没事可干,接下来就是学生的事了。我们应该全程关注,给学生以及时地帮助。这样学生们才能有效地完成我们所布置的任务。否则完成任务又成了一句空话。例如上文中谈到的有些教师布置学生看名著编短剧的这一任务。首先教师应指导学生看哪些名著(简易本),如果有些学生看不懂,则给他们讲解大致的内容,然后和学生一起编短剧。遇到不会的单词及句子,及时给予指教。接下去和学生一起分配角色、排练。这个时候,教师应充当好导演这一角色。最后就是充当观众,欣赏学生地表演,并给于恰当地鼓励和表扬。
五、结束语
实施课外作业任务化,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把任务前的一些准备和一些设计制作型活动转移到课外,就不必花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而且课外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做的更好。实施课外作业任务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通过课外任务的完成,学生在学习如何学习,如何获取信息,如何在做事中学会做事。通过课外作业任务化,促进了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另外学生通过任务的完成,体验了成功,建立了自信心,而且使他们在学习中发展了语言运用能力,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笔者将遵循这一思路,大胆改革课外作业,有机结合传统作业与任务化作业,使任务型语言学习的理念真正渗透到学生的英语学习中去。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 、欧阳雪青《对任务型教学的几点理性思考》《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年第 8 期
4 、揭和娟《任务型教学的课外延伸》《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3 年第 6 期
5 、盛艳萍《改革课外作业,延伸任务型课堂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3 年第 6 期
Unit 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amusement park?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储备
1. 本单元的语言目标是“Talk about past experiences”(谈论过去的经历),围绕这一目标,要涉及句型:
---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amusement park?
---No, I’ve been to an amusement park.
---Yes, I have. I went to there last year.
因此要储备space amusement park, water world, Peru, Holland等表示地点的词,以便为上述句型提供语言材料。同时还有储备tour guide, flight attendant等表示职业身份的词。
2. 本单元中,主要学习现在完成时这一语法概念,因此,要储备现在完成时有关的知识。“have/has+过去分词”是该时态的表达形式,过去分词的变化规律和动词的一般过去时相似。同时还要主要现在完成时和一般过去时用法的不同。
3. 在学习本单元时,还要储备neither引导的倒装句相关的知识,以及用现在进行时表示将来发生的事件的用法。
(二)能力培养点
1. 培养学生能用现在完成时谈论自己过去的经历,能够正确地运用现在完成时和一般过去时。
2.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对外界知识的了解。
3. 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情感体验点
1. 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交流、合作,增强英语的重要性意识和未来的职业意识、世界意识。
2. 使学生通过阅读交流,获得阅读的快乐、促进学习成就感。
3.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促进认识能力的发展。
二、教学设想
1. 重点、难点、疑点
(1)本单元的语言目标是谈论过去的经历,涉及到现在完成时的理解和运用,所以现在完成时是本单元的重难点。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现在完成时和一般过去时,故现在完成时和一般过去时的区别是本单元的难点。
(3)学生在学习现在完成时中,对have been to / have gone to 的区分以及现在完成时中怎样描述动作和时间都有疑惑,这些是本单元的疑难点。
2. 课型及基本教学思路
本单元的语法要点是现在完成时。语言目标是“谈论过去的经历”,涉及到表示地点的词和表示动作的词。因此在教学中要采用图片展示、谈论、引导的思路,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和练习周围实际,通过交流、对话等手段,让学生在实际情景和运用过程中体验该时态的含义。
三、媒体平台
1.教具学具的准备
教师应准备好录音机、磁带、图片、地图、调查表等。设计一系列地点制成图标附上图片。
学生应准备好学习用品、调查表、标明地点的图片等。
2. 多媒体课件撷英
(1) 课件构想
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卡通动物图片和地点图片,让卡通动物在音乐中说:I have ever been to the Monkey Island. I went there last year. I’m going there next year. 然后请学生复述这些卡通动物的过去经历。同时卡通动物会有一些问题询问学生,请学生们回答,如“Have you ever been to …? When did you go there? Do you want to go there again?”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份自己过去的经历,请学生阅读完成表格,并向全班汇报。
Name:
ever last… next…
(2) 素材准备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双方都可以储备可供谈论地点的图片或地图,储备必要的句型文字或表格、调查表。
A. 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amusement park?
Yes, I have. I went there last year.
No, I haven’t.
B.
Name Place Have you ever … When ...
C. 储备卡通动物的歌曲和地点。储备P70 3a以及P72 3a的文章的录音内容,供学生作文朗读示范。
教学步骤
Section A
(一)本课目标
1. 掌握现在完成时这一语法项目,即have/has + 动词过去分词。
2. 掌握amusement park, space museum, water park等一些表示地点的词汇。
3. 掌握利用现在完成时来谈论过去的经历这一语言功能目标。
4. 学会区别一般过去、现在完成时和一般将来时这三种语法在时间上的不同。
(二)教学流程
1.情景导入
教师可以让学生看一些熟悉的地点的图片,并问What place is this? Do you like it? Do you want to go there? 学生回答。
2.课前热身
教师可让学生看“amusement park, museum, water park”等地方的图片,并问学舌问题“What place is this?”引导学生说,“Yes, I have.或No, I haven’t.”再问学生一些同样的问题,然后向学生指明:“have/has + 动词的过去分词”这种结构为现在完成时。
3. 合作探究
(1) 整体感知
Section A 语言目标是:谈论过去的经历(Talk about past experiences)。1a的图片内容很好地展示了现在完成时的结构用法和意义。同时1b的听力、1c的结对练习也是围绕“现在完成时” 这一语法项目开展练习的。2a、2b、2c是现在完成时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师生可由地图的讨论开始,在完成听力任务后,结合2c的pairwork来进一步练习现在完成时。3a、3b是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和示范,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第4部分要求学生完成下来调查表,充分练习现在完成时谈论过去的经历,然后自己制定调查表,并进行调查。
(2) 四边互动
师生互动
互动1
师生之间进行对话,利用准备的图片。
T: What place is this?
S: It’s ….
T: Do you like it?
S: Yes, I do.
T: Have you ever been there?
S: Yes, I have./ No, I haven’t.
明确:向学生呈现现在完成时基本句型结构以及谈论过去经历这一语言功能目标。
互动2
师生就所看的movie谈论过去的经历。
T: Look at the movie. Has Mimi been to the Monkey Island?
S: Yes, she has.
T: When did she go there?
S: She went there last year.
T: Is she going there next year?
S: Yes, she is.
明确: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境下,区分一般过去时、现在完成时、一般将来时这三种语法在使用中的不同。
生生互动
互动3
学生可以看1a的图画,利用1c所给的示范进行对话。
S1: 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amusement Park?
S2: No, I haven’t. Have you ever been to …?
明确:学生学习运用现在完成时来提问或回答。
互动4
学生看老师的地图或课本上的图片,相互对话。
S1: Have you ever been to the Space Museum?
S2: Yes, I have.
S1: When did you go there?
S2: I went there last week.
S1: Do you like it?
S2: Yes. Very much.
S1: Are you going there next year?
S2: Yes, I am.
明确:学生在模仿中学会正确运用这三种不同的时态。
师生与教材互动
互动5
师生共同学习3a的内容,然后就3a的内容完成3b的任务,所编对话如下:
A: Have you ever been to Huis Ten Bosch?
B: No, never. But I’d like to go there.
A: Why?
B: Because there is a big zoo in it and I”ve never been to the zoo before.
A: Neither have I.
明确:通过学生的谈论过去的经历,加深学生对现在完成时的理解和运用。
互动6
师生就P70第4部分的Pairwork来完成本单元的调查报告,并把调查的结果向全班同学汇报。
明确:让学生在完成调查报告的过程中,认真领悟“现在完成时”“谈论过去的经历”这一本单元的语言目标。
(三)延伸拓展
1.当别人询问某人在哪儿时,你应如何应答?如:
A: Where is Mr Wang?
B: He _________ Gulang Island. (A. has been to B. has gone to C. went D. has been)
2.想一想你曾经去过哪些地方,请你告诉你的同学或朋友有关这些经历。
3.课后,同学们根据实际情况,设计调查报告,去调查朋友或亲人曾经的经历,并把调查结果向全体同学汇报。
Section B
(一)本课目标
1. 在本课中,进一步巩固运用现在完成时来谈论过去的经历。
2. 学习现在完成时表示动作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的用法,即对“动作和时间”的要求。
3. 能够综合运用英语知识来谈论自己过去的,提供自己的语言运用的能力。
(二)教学流程
1.情境导入
教师可向学生讲述几个关于学习英语重要性的小故事,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2.课前热身
教师提出问题“Why do you study English?”学生讨论并给出自己的原因。
3.合作探究
(1)整体感知
Section B是Section A内容的复习、延伸和拓展,是语言综合知识的运用和体现。教学过程中,可由1a的讨论、排序开始,再结合1a的内容,完成1b的pariwork。2a、2b的听力部分可在师生间必要的对话铺垫的基础上进行。学生独立完成后,可围绕2a的问题完成2c的对话练习。3a、3b是原因知识的综合运用。3a是范文示例,通完成八个问题的回答加深对文章的理解。3b是写作训练,其中的问题起重要的启示作用,有助于学生写作任务的完成。Self Check鼓励学生参照本单元的相关内容完成。
(2)四边互动
互动1
师生对话,谈论“Why do you study English?”
T: Do you like English?
S: Yes, I like it very much. / No, I don’t like it at all.
T: Why do you study English?
S1: Because English is very important.
S2: Because I have to study English.
明确:在师生对话的基础上,学生完成1a的任务。
互动2
T: When did you start learning English?
S: I started learning English two years ago.
T: How long have you been studying English?
S: I have been studying English for 2 years. (教师诱导)
T: 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English-speaking country?
S: NO, I have never been to an English-speaking country.
T: Do you want to improve your English?
S: Yes, because I want to travel the world. (教师诱导)
明确:通过对话,使学生对听力部分的任务做些必要的准备,同时通过语言的运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现在完成时和一般过去时的不同。
生生互动
互动3
在完成听力任务后,学生可围绕2b的调查报告展开讨论,再进行2c的pairwork。
S1: What’s the boy’s name?
S2: His name is Thomas Buzic.
S1: How long has he been studying English?
S2: He has been studying English for 3 years.
S1: Has he ever been to an English-speaking country?
S2: Yes, he has been to the USA.
S1: When did he go there?
S2: He went there when he was 13.
S1: Why does he want to improve his English?
S2: Because he wants to travel the world.
明确:提供祖国的语言材料和空间给学生,练习利用“现在完成时谈论过去的经历”,强调引导时间的介词for 和since的用法及对句子中动词的要求,动词要用延续性动词。
师生与教材互动
互动4
师生共同看P72 3a的内容,完成内容下的8个问题。
T: What does Mei Shan do?
S: She is a flight attendant.
明确:学习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加深对输入的语言知识的理解。It was because I could speak English that I got the job.这是强调句结构。
互动5
师生共同看3b的问题,鼓励学生提出与之相关的问题,并回答这些问题。
明确:这样做的目的,是有助于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更多的语言信息材料的来源。
(三)延伸拓展
1.当你在询问时间时,要注意时态的不同。
(1) How long has he lived in Beijing? (现在完成时)
(2) When did he live in Beijing? (一般过去时)
2.下面是三个同义句,你能说出什么规律吗?
for 3 years.
He has learned English for 3 years since 3 years ago.
Since he was 14 years old.
2.实践活动
课后,学生完成一份调查报告,内容包括:A:你已经去过什么地方?B:你想去什么地方?C.你已经经历过什么事情?D.你想从事什么职业?为什么?统计出人们去过的最多的地方和最想去的地方。以书面形式向全班同学汇报,并把相关内容寄到报社或旅行社。
对农村英语任务型教学的反思论文
英语新课标倡导以任务型教学为主要教学模式,教学以具体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和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经过几年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我对英语新课标的任务型教学有了一定的理解,本文从任务型教学的应用和对教师的要求进行探讨。
一、任务型教学是交际教学法的发展
任务型教学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力图构建一个自然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商讨与交流,通过实践活动来运用语言,从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任务型教学以任务为组织单位,课堂教学由一系列的任务构成。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任务的互动性和合作性;二是语言、情景的真实性;三是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四是任务型的任务链。教师需要通过分析,根据学习的目标、学习的内容、学生的需要以及学习的环境等诸多因素设计或选择任务。任务的选择和设计是任务型教学的关键。而所谓“任务”通常是指以真实事物为参照,形成语言意义为主旨的活动。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是将英语的教学目标整合到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当中,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不知不觉学会英语,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其实质是:英语课堂教学应具有“变化性互动”的各种活动。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对话互动,进而产生语言习得。如果从认知心理学来解释,学生英语学习和习得的过程一方面是学生通过完成任务不断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内化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将所学过的知识表现出来的外显过程,而学生的主体性正是通过内化与外显的无数次交替而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这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是有效改变以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极少有机会使用目标语言进行交际的教学现状的最佳途径之一。
二、任务型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⒈要求教师能流利地使用口语。任务型教学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不再总是按照课本和准备好的教案上课,而必须从“演讲者”变成“交流者”,必须能够在课堂中用流利的口语与学生交流。
⒉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调控管理课堂能力。任务型教学给教师的课堂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务完成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调控。
⒊要求教师具有及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任务完成的效果。对此,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从而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⒋要求教师注重适当评价。有人说:“评价之于教学,犹春风之于花木。”然而,教师设计活动时往往会忽略对活动结果的评价。任务型教学活动的结果应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所以要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的方式可因任务而异,有口头形式的鼓励,有小组或班级的及时评比,评价要注意语言的婉转性和鼓励性。
⒌教师要投入真情实感。英语作为一门交际语言,要求师生平等交流、相互合作,教学各环节应充分体现伙伴关系,所以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更多的应该是鼓励、平等和宽容,而不是命令或强制。
三、任务型教学在农村英语教学中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⒈任务型教学要求教师建立起“课程整合”的观念。要把英语教学和其他学科联系起来。这样,必然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审美情趣的熏陶、知识的扩展、合作能力的培养等起到良好的作用。
⒉教师要允许学生以自己的能力接受知识。大部分的教科书要求学习者在规定的时间内掌握规定的内容,这无疑给农村的学生造成很大压力。任务型的学习活动为学习者提供大量的接触英语的机会,学习者可根据自己的能力来吸收知识。因此,英语教师要有能驾驭教材的能力,大胆地对教材进行重组,以更适合自己学生的水平。
⒊教师要结合现有资源进行教学。一味追求现代时尚的多媒体教学,这在农村是不现实的。如教授方位词时,教师可以选取学生所熟悉的事物或环境编写新颖的例句,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下感受新知。
⒋教师要允许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语言学习是一个尝试与纠错的过程,尝试中的错误往往是学习进步的前提。要允许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关键是要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纠正错误,使学生在纠错中不断完善和提高。
⒌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开口。在农村,很多学生羞于开口说英语。在任务型教学的前期,学习者可能会有一个沉默阶段。作为老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开口,不要怕说错。在学生说错时,老师也不要批评,而应积极鼓励。
综上所述,选择恰当的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是英语新课标的要求,也是英语教学的现实需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机遇与挑战面前,作为基础教育一线的英语教师,我们要提倡课堂研究,大胆探索,不断创新。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让农村英语教学朝着开放型、实用型、艺术型的高水平、高境界迈进。
摘要:“任务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和总的教学方法,已为广大教学工作者所熟悉。以学生“能做某事”为目标要求,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合理采取“任务型”教学途径。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approach)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以下是笔者通过对任务型教学理论的学习和探索,结合《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和有关教学资料,联系实际教学,谈谈关于“任务型”教学在初一英语课堂中的运用的看法和认识。
论文关键字:浅谈,任务型,教学,初一英语课堂中,运用
一、以人为本,贴近生活
Go For It! 为教师提供了每单元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要求教师积极主动地转变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方式和行为。“以人为本”,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利用学生、教师本身和环境中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创造运用英语的机会。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主线,重视体验参与,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重视语言运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和完成任务,使课堂语言活动近似于习得过程。所以,我们要改变以往的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以单词的记背、语言点和语法知识的反复讲解和强化训练为重点;紧紧围绕教材内容,字斟句酌,惟恐“超纲 ”,造成人力物力和时间上的浪费。课堂千篇 一律,教师“唱独角”,学生做听众,课后抄抄写写,“题海战术”,这样使得教师讲得累,学生更是学得身心疲惫。
任务型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贴切生活,只有教师尽量创造了较为真实的情境,才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兴趣去学,去完成任务。
例如:我在教 numbers( one-nine)之前,要求学生收集身边的数字,如生日,电话号码,车牌号,幸运数字等。在课堂上,学习完 one-nine 后,要求学生把自己收集的数字告诉同学,并记录下同学告知的数字,比一比谁记得多而准。这样一来,学生对这一任务非常感兴趣,课上积极主动地做“事情”,有的学生还把班上同学的电话号码制做成通讯录。又如在学习Unit 3 Is that your sister? 时,让学生把家庭相片带到课堂上,互相介绍家庭成员。巧妙的将授课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成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二、层层递进,人人参与
任务的设计, 除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情景的真实性以外,还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和个性差异,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层次的任务,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使教学阶梯式地层层递进。素质教育不是精英教育,我们要让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任务。学生只有在经过战胜困难后取得成功时,才会感受到真正的成就感,才能产生更持久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可以给所有学生同样的材料,但设计不同层次的任务,并给予不同程度的帮助;也可以把难易程度不同的材料给不同学生,共同执行一个大任务。执行过程中,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优差结合,团队成员各尽其职,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共同合作完成任务。
例如,我在新授 Unit 4 Do you like bananas? 后,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项总任务:写一份饮食调查报告。他们的分工是:由学习基础较差的同学制作调查表
____/ people
hamburgers bread eggs broccoli tomatoes
breakfast
lunch
dinner
这一过程中,他们巩固并运用了词汇;由中等生去进行调查,他们就运用到了句型:
Do you like... for breakfast /lunch /dinner?
Does A like... for breakfast /lunch /dinner?
然后由基础较好的同学把调查结果汇总,小组成员再共同讨论,最后,由基础较好的同学把讨论结果用文字表述出来。例如:
We eat lots of healthy food every day. For breakfast, we like bread, noodles, eggs and milk. For lunch, we like rice, meat, broccoli, tomatoes and so on. For dinner, we like carrots, chicken and some vegetables...
这样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人人参与,人人有收获。
三、创设情境,注重交际
任务型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的能力,即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活动来学习语言,那么任务的设计要提供给学习者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语言情境、语言形式等要符合交际的功能和规律,使学习者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体会语言、掌握语言的应用。
如在 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 这一课,为了让学生掌握询问价格的表达方法,我把教室设置成“服装交易会”设六个厂商展览柜,由每组成员提供的服装作为商品,以两人为一组充当客商对商品进行咨询价格,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clothes jacket sweater hat...
Price __ dollar/per
最后选择四样满意商品,并简单说说理由(如:It is nice. /They are cheap. /I think people will like them.)。在这一任务的设计中,任务贯穿始终,情景也贯穿始终,一场生动的“服装交易会”,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大胆开口说英语,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利于语感的生成。使学生在任务设置的情景中,进行语言综合能力的训练,真实地使用他们掌握的语言知识和其他手段进行交流,以达到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外拓展,语言习得
在任务型教学中,语言形式的呈现没有了,练习也不重要了,但表达突出了。活动越多,学生可理解性的输入越多,语言习得就越多,“为用而学,用中学,学了就用”。不仅在课内,也可以把教学内容的需要将任务延伸到课外。教师结合学生实际,丰富教学内容,创造运用英语的机会,给学生提供展现学习成果的机会。如,制作 School ID card,Lost and Found,Christmas card,calendar,Time table 等,把它们展览出来,让每个学生体验到学以致用的成功感。
五、更新评价,过程激励
新课程评价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实现评价的多元性和多样性,全面评价学生的发展与进步,最突出的是引入形成性评价的机制与方法。正视个体差异,倡导过程激励,以多层次、多角度、多主体的结果与过程并重的评价方式激励进步。教师更应该及时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这样他们才会反思自己的成功与不足,进一步提高自己。需要强调的是,教师要学会欣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善于鼓励和表扬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更自信、更积极。用一张考卷、一次表现来评价一切是非常片面的。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所进步。
总之,任务型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中心和以活动为方式”的思想,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实际能力,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是素质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
英语教学中的任务型语言教学初探
邵武市大竹中学 林伟华
初次打开根据新课标要求编写的英语课本,看着这图文并茂的对话,令人耳目一新。但我们却不知道从哪儿下手,不知道该怎么备课,也不知道先讲什么,后讲什么,甚至还出现了自己不认识的单词和表达法,更不知道什么叫任务型课堂教学设计,什么样的任务才算“任务”。暑假,邵武市教师进修学校的英语教研员组织全市城乡英语教师进行新一轮新课标培训,展开了学习活动,观看了课堂实录。通过参与活动,我树立了全新的课堂教学设计理念,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英语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敢于开口,乐于实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心理素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任务型语言教学”正是以英语课程标准为原则,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性格,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在使用“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过程中,我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记,一支粉笔,一张嘴,教师从头讲到尾教学模式。始终遵循着“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原则,即语言学习是为了用而学--在用中学--学用结合。由于任务型学习是双边或多边的交互式活动,学生的直接参与则能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信息、交换意见、沟通感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特征。因此,在课堂活动中,我观察到学生要想完成老师设计的任务,无论是小组活动还是双人活动,他们需要张口说,需要用脑想,需要动手写或画,需要请教老师,更需要询问同伴,所有这些活动中学生总是在运用语言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语言材料的理解,而且学生根据任务需要还能产生新的语言,并与他人进行交流。
教材所设计的话题是非常贴近学生生活的,这就为他们“愿意说,有话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我在设计活动时,就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尽量真实。活动设计还尽量考虑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在这半年的教学实践中,就进行课堂教学任务设计时,我尤其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任务设计的目的要明确
任务设计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要避免为了表现任务而去设计任务。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学生要能用到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设计任务一定要有助于学生理解基础知识,发展基本技能、培养应用能力,获得情感体验,发展学习能力。例如《Proieet Endish》第4单元第一个话题是学习询问物品价格。在设计任务时,首先从学生兴趣和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去了解其他同学的日常消费情况,并制成表格。但如果仅让学生完成表格,只是达到了练习关于询问物品价格的句型:How much are they? How much is it? 等目标,活动不具有挑战性,也不利于学生创造性地使用语言。因此我把活动延伸到课外,让每个同学统计出自己每天的平均消费,以及父母每天的工资收入,最后写出一篇调查报告来。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使每个学生感受到父母育儿的不易,从而珍惜生活,好好学习,孝敬父母。使学生真正达到了在做中学,不仅学习知识,还要学做人。
二、任务设计要具有趣味性
英语学习中有大量的记忆工作。据脑科专家研究,人的大脑在下丘脑和边缘系统中有“乐趣”中枢和“痛苦”中枢,如果“乐趣”中枢被激活,人就可以乐此不疲地去做事情,而且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心情愉快。“乐趣”中枢对学习和记忆影响极大。一种既无乐趣又看不见成就的学习,即使反复刺激仍不易记牢。若学习伴有乐趣或成就感,学习的效果就好。例如,教数字的时候,我请学生收集自己家里所有的数字。学生除了收集家里的固定电话号码、手机号码、邮编、自行车牌照、书的页码等以外,还收集了全家人穿鞋的尺码、衣服的尺码、父母的身高、自己的零用钱、过年的压岁钱等等。有的为了与众不同,甚至还调查了自己家一个月吃了多少个鸡蛋,爸爸一个月抽多少支香烟。结果,--节枯燥的数字课上得热闹非凡,笑声不断。
几乎所有的教师都认为教授26个英语字母是最枯燥的课。有的学生暑期提前学习了英语,已经能背得滚瓜烂熟;有的还没学过,因此又是最难教的课。我发现我们学生周围很多东西都有英文缩写,于是就请学生抄写所有带英文字母的商标晶牌,看谁收集得多、读得准确。但是我特别嘱咐学生,看准收集得多是比一比谁的观察力敏锐,谁细心,并不是要大家去买商品。同时还教学生认识Made in China,并要学生注意看看哪些商品是中国制造的。结果学生发现很多商品上虽然标的是英文品牌,但都有Made in China的字样。这个活动还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这样,一节单调的、几乎没有内容的、学生水平不一的字母课竟然上得丰富多彩、兴趣盎然。学生们互教互学,课已完,兴未尽,这种活动学生自己延续了好几天。
三、任务的设计要形式多样、难易适度
任务的设计有难有易,学生认知程度也有所差别,因此,完成任务的程度也会有好坏之分。对能力要求较高的任务,可以要求学生集体完成;对能力要求一般的任务,可以要求学生单独完成。学生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教师应给他们一个自我纠正的时间,让他们学会从错误中学习。教师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及时地给予鼓励,让学生体验成功,看到希望,并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氛围。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学习用进行时谈论所发生的事情时,我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任务:周末在家制作影集,并用英语在每张照片的旁边添加旁白。如:I’m standing/swimming 星期一把制作好的影集带到学校来,跟同学们共同欣赏影集,并做自我介绍。在完成这个任务后,同学们就一定会用现在进行时进行表达了。这个任务继续延伸一下,就是欣赏别人的影集。要求同学选一张自己感兴趣的照片,推荐给其他同学欣赏。其他同学在做介绍时,很自然地换成第三人称了。在此基础上,我又设计了一个深层次的任务,就是当合格的解说员。例:This is my mother.She’s visiting the museum.
四、任务的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
任务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既不能过于简单,激不起学生的兴趣,又不能过于复杂,让学生难以完成。任务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要有层次和梯度,要让学生时时能体验到成功。在学习“What is your favorite food? ”时,我设计如下的任务:1.让学生看投影片2分钟,然后关掉,让学生说出画面中food, drink and fruit。2.Make a survey.问一个朋友,What would you like brbreakfast/lunch/supper? 然后给出调查结果。3.假如你晚上邀请朋友吃饭,据此编写一个对话。
五、任务的设计要求教师进行角色转换
在任务型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首先是通过教师的角色变化来实现的。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和促进者,有时还是学生的合作者。教师在任务型教学中的角色意识应体现在:
1.激发意识。教师提出的任务型教学目标,应具有能激发学生产生学习欲望的作用。
2。参与意识。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既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也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任务型教学目标是否顺利完成,同教师的引导和参与是分不开的。当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当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
3.监控意识。在任务型教学实施过程中,随时都会有意外问题发生。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就会阻碍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师必须对教学现场进行观察和调控,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
总之,教师在完成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除了让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等方式来掌握语言知识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设计好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把握好教师角色的变化。所有这些都是顺利完成任务型教学、达到教学目标的可靠保证,也是每个英语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
参考文献:
《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
焕语课程标准解读》
肖庆玲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提高任务型教学模式,把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强调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通过一段时间的英语教学实际运用,我们从中感受颇深。
一、《新目标英语》(Go for it)课本的几个特点
1、教材内容涉及面宽,信息量大;任务设计的形式多种多样,载体丰富多彩, 充分考虑到12~15岁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 照顾到知识性,趣味性, 和实用性等诸多方面。取材贴近学生的生活,与之戚戚相关。例如自我介绍由此引申为介绍同学、家庭等。所设计的内容是同学们最感兴趣的话题。纵观第一册的教学内容, 该册教材中涉及的功能项目有:打招呼, 介绍,识别人和物及所属关系, 数字, 谈论空间关系, 方位, 谈论时间, 提供与请求帮助, 饮食, 嗜好职业,习惯, 购物等等。每一项功能项目都选用一些较为简单的语言结构,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这些取材体现了西方教育的人本化教育。西方教育思想流派人本化教育中的课程,人本化教育认为:培养自我实现的人是人本化课程的核心,课程内容建立在学生的需要、生长的自然模式和个性发展的基础上,既体现出认知、思维、情感以及行动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又与学生的生长过程有机地联系起来。从第一册的第一单元同学们就能感受到通过学习自我介绍从而引伸为介绍同学和朋友,以及家庭的成员,更能加强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由听、说发展到写的提高,课本的设计始终是由此引伸而入。同学们之间有很多的话题可以用英语交流,例如:What’s your name? Do you like sports? What kind of sports do you like? Say something about your favourite food. Go shopping. My favourite movies等等。非常贴进学生的生活,是同学们最感兴趣的话题。
2. 新课本图文并茂,从视觉上有一种全新的认识,学生的心理更愿意接受它,文字说明的内容比以前的旧课本减少多了,提供机会给予同学们的想象、表达空间,满足学生的各种要求,这样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性的充分发展和潜能的实现。由于活动增加了,促使学生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帮助,共同提高的良好人际关系,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
3.新目标英语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有更高的要求。从课本的结构中看,口语表达能力比以前要求提高了。课本的每个单元中的每个小节都有pairwork或 groupwork的练习,使学生及时得到了口语训练的机会,增强了对知识点的记忆。
4.学生写作能力从一开始就能够得到锻炼。如第一单元写 school ID card,第二单元学习如何写寻物启事和招领启事,第三单元练习介绍某人,第四单元写便条,第六单元学习列购物清单,第七单元学习如何写英语购物广告,第十单元写招聘启事,等等,使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而不是像以前的英语教学形式那样,学哑巴英语,或是所学的英语知识在实际运用中相差甚远。
5.由于新目标英语课本的文字说明较少,提供了大量的时间来阅读课外与之有关的文章,新目标英语课程规定初三学生的阅读量要达到十万字左右,初一应有大约三万字左右的文章阅读量,这就给学生的学习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 教师的作用是通过指导学生把课堂活动及课外活动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完成知识的迁移过程。
1.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有机地运用教材, 同一内容可以在不同的课中提出不同的要求, 时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 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划分成若干个小组, 布置不同任务, 给他们提供充足的训练机会, 使所学的知识不断扩充, 不断深化, 逐步提高难度的方式重复所学的知识, 从而完成预期的目的和任务.
2. 教师为了能较好地检测学生的课外英语学习的情况,把课堂英语学习进一步延升到课外, 增强学习效果, 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 使之成为和家长联系的纽带, 我们为此制定了一张由家长监督检查,学生逐项落实各项任务的自我评价表,表格如下:
说明
1、必查的内容:课外阅读一篇,共六篇;听读十遍,检查课后作业情况并签字。
2、每周听写本单元单词不少于两次,并签字。
3、每周课堂听写及单元测试成绩情况由老师填写。
4、本表每周一早自习上交后再换新表,请务必认真协作完成。
说明
1、必查的内容:课外阅读一篇,共六篇;听读十遍,检查课后作业情况并签字。
2、每周听写本单元单词不少于两次,并签字。
3、每周课堂听写及单元测试成绩情况由老师填写。
4、本表每周一早自习上交后再换新表,请务必认真协作完成。
不过<<新目标英语>>课本中还存在许多应该改进的地方:
1、 出现一些语言性的错误,如:第一册Unit5 3a Picture3中的对话
A: Well, Let’s play soccer.
B: That’s sounds good.
应该是把that’s sounds good一句中that’s的’s 去掉。
Unit6 Workbook中的 French-fries 单词中的french应该是小写, French单词大写的意思就完全不同了,它为”法语” 或法国的的意思.
2、 一些听力内容和图画不相符,给学生造成许多疑问,如Unit7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 Section A 2a Listen to the conversations. Circle the things you hear中的听力内容为:
Conversation 1
How much is the blue T-shirt? 但是图中却找不到 blue T-shirt.
Conversation 5
A: I like big red hats. Do you have one? 图画中也没有red hats。
Conversation 6
A: I like those long, white socks. How much are they? 图画中只有篮色, 粉红色和红色的袜子, 找不到white socks。
我们坚信通过新教材进一步审核与校正,一定会成为广大师生深受欢迎的教科书.
从任务型教学模式看《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
任务型教学模式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大学英语的教学.本文试从任务型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和<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的教学设计出发,探讨如何利用新型教学模式来优化大学英语教学.
作 者:李攀登 LI Pan-deng 作者单位:河南城建学院,外语系,河南,平顶山,467004 刊 名: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I RADIO & TELEVISION UNIVERSITY 年,卷(期): 29(12) 分类号:G42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模式 大学英语教学 教学任务设计 英语教学如何进行初中英语的起始段教学
教了十几年的英语,用了好几种教材,发现英语教学改革步伐真的好快。每教一轮下来接手初一,都会在心里想:这一轮一定从开始好好抓,尽可能不让一个学生刚学不久就掉下队来。”因此,笔者特别用心于起始段的教学,并对其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自如。
大家都知道:“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初学英语一定要有个良好的开端。首先,老师要让学生了解学英语的目的及本学科的特点,帮助他们具有(备)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部分学生学英语相当吃力,除了有些怕“记”单词之外,主要是方法不恰当造成的。比如记单词就像记电话号码一样死记硬背,又怕读,所以背过又忘
了;当然,后来的阅读就跟不上。这些学生现状,究其根源就是在刚开始学英语时没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找到一种符合英语自身规律的学习方法,也就是没有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老师要作好这一阶段的导向。
(一)加强学习英语目的性的教育
中学生为什么要学英语? 这一问题要经常讲、反复讲。教师应以当今社会的全球化趋势让学生明白学英语的重要性,也可以讲些名人学外语的故事,还可以引导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的英语。
(二)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严格要求学生。
首先,要学生养成认真听的习惯。
其次,要培养学生敢于开口、大声说话的习惯。在课堂上,要大力表扬敢于大声说话的学生,不能迁就学生。比如学生回答问题时,站在讲台上的你听不清楚千万不要立刻走到近旁而俯身去听。
第三,从一开始就要让学生养成熟读课文、背诵课文的习惯。让学生记了单词就用词讲话,以课本中的句子开始;背了课文就尽可能脱书表演。
第四,书写不得马虎。写词写句的格式一定要认真到位。
(三)要让学生有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师的引导十分重要。要对学生讲明外语的实践性强,要多记、多练;在记忆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其规律和特点。讲单词一定将单词按音、形、义、类进行归纳整理。
众所周知,英语成绩的好坏、英语运用能力的强弱全是点点滴滴地储存起来的。而初中起始段英语的学习重点就是着力培养学生的能力。那么,应注意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呢?
1、初一起始段的首要任务是进行语音训练。从教字母起,就要把字母和单词中包含的一个个音素教给学生,慢慢教学生学会拼音。其实让学生明白英语是拼音文字的概__念。如: H[ e∩ ]与[ t ]的拼音bed是[ b ] → [ e ] →[ d ]的拼音。同时,引导学生归纳单词的拼读规律。
2、朗读能力
一开始学习不要担心学生朗读跟不上,一定要按正常的语音语调和语速朗读。
3、听说能力
虽然初一刚开始的语法知识不多,但要训练学生的听说比重却很大,从第一课开始,教师尽可能都用英语讲课,加上自己的肢体语言动作,学生会逐渐听懂。我曾听过幼儿英语教学,老师是边说边比划,对于从未接触过英语的孩子来讲,他们也是逐渐就习惯了。同时,学生们的模仿能力强,教师反复用的英语课堂用语,能够直接做到“听了能懂、会了能说、学了就用”的效果。另外,教师还应努力培养学生语言的感受能力,也让学生了解中英文之间的一些明显差异。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目。在整个中学英语教学的各个阶段,教师都应注意精讲多练,指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而初一的学生年龄小,模仿力强于理解力,感知快于思维,更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大量的语言实践。在起始段的语言实践,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以口头练习为主,首先,要求学生说的句子应当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易于上口的。以每个单元的重点语言点作练习材料,老师要让学生把这一两个句子反反复复练习直到运用自如为止。其次,进行口练的速度。对学生可采取接龙式练习,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活动中来,也训练了学生说英语句子的好习惯,不会一字一句地讲。
2、尽量少讲语法知识和规则
关于这一点,我们绝大多数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叹,即无论你讲得多详细、知识点的分析有多详尽,但是有些学生听了无数次就是不会做题,也不会运用你讲的东西。其实,只要学生更多、更好地进行了语言实践,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学会语法了。
3、采用归纳法,引导学生去发现规律
在初一起始段,有些规则还是得讲,只不过用归纳法而已,在归纳的同时,应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如,在学生大量接触名词复数形式后,就可以将这些词分门别类地进行归纳整理,然后启发学生,让他们自己得出名词复数形式的构成规则。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归纳语法时一定要先让他们有一定的语言材料。当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出现许多错误时,老师要注意这几个问题:一是不要揪住错误不放,经常练习正确就行了,二是没有必要一错就给予纠正。这样会让学生不敢开口说话。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讲,教师在教学中更要充分地利用直观教学,如展开实物或图片,充分利用身体语言(手势、动作、表情等) 。更为重要的是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如:做游戏、小表演、教唱英文歌曲等) ,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及参与的积极性。另外,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对学生的评价要注重过程评价,而不是结果评价。特别是对于学习起来比较困难的学生,老师一定要看到他(她)是否努力学习了。只要学生肯花时间学,哪怕有许多知识性的错误,也应该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随着素质教育的步伐加快,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在课堂中,“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教师的正式职能外,将越来越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上述几点在教学中是相辅相成,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并没有什么截然可分的界线。对于初一刚开始学英语的学生来讲,只要我们的教学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适合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相信我们的教学一定会成功。
【摘要】新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教学方式,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科学合理地设置任务,并控制好任务的实施,把握好教学思路和目标,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还应该重视评价的作用,从而形成有效的教学活动。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 可行性 评价 案例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任务型教学方式。任务型教学方式注重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来获得知识水平上的提高。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中,教师把更多的时间交给了学生,因此,对于教师而言,就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考验。作为任务的布置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调控者,笔者认为教师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 教师应确保任务的提出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
任务的可行性是教学活动能够胜利进行的保证。《牛津初中英语》教材每一个单元都围绕一个话题编写,这个话题包含着若干个学习任务,有些任务是相互关联的,而有些任务又缺乏关联性。为了能确保教师在任务型教学中提出的任务具有可行性,教师平时应该深入钻研教材,分析教材的特点,然后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设计出既与主题相关又能让学生学习知识,锻炼能力的任务。应尽量避免那些环节过多,程序过于复杂,难度很高的课堂任务。
教师提出的任务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只有面对自己熟悉,感兴趣的材料,才会产生讨论和探求的兴趣,才会有抒发自己观点和见解的需求,这样才能够形成课堂上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符合学生兴趣的话题,激发他们参与讨论的欲望。设计的任务互动性要强,这样有助于锻炼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反应能力。教师在设计任务时也要考虑多样性原则,应避免单一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布置的任务可以是指令型任务,猜测型任务,竞赛型任务和表演型任务等。总之,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在整个任务型教学过程中起着调控的作用。
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要由传统的知识灌输者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调控者。既要组织好整个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跟上自己的教学思路,实现教学目标,又要随时随地处理好各个环节上的突发事件,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教师应按照学生的学习规律安排好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一步步地由简单的语言输出逐步过渡到复杂的语言处理,从而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学上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其次,教师本身应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对教材要有深刻的理解。要给学生做出准确的指示,有效的示范,要把握好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思路,能够做到师生之间真正意义上的有效互动。教师必须在话题语境中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呈现新的知识,帮助学生加工和整理新旧知识体系。
再次,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活动是开放式的,因而课堂上随时会出现突发情况,教师应随机应变,灵活地处理课堂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交流,及时发现学生的语言问题,准确诊断,适时适度进行纠错,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运用语言。上课时,教师应保持精神饱满,不要总是站在讲台上,应经常融入到学生中,要和颜悦色,耐心启发,用微笑来鼓励学生,消除学生的恐惧和顾虑,使学生能够大胆地参与课堂活动。对基础相对差的学生要多启发,可以用暗示法,设疑法,点拨法等,使学生领会你的教学思路及过程,从而顺利完成你的教学目标。教师应该用一视同仁地态度去对待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尊重,不应该对差生表示不满,甚至当众训斥,羞辱,这样会打消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另外,不少学生会因为一时紧张,不能迅速想出合适的词来完成所要表达的意思,有些教师为了教学流程能快速进行下去,采取了主动帮助学生说完的方式。这种做法看似节省时间,却不知,他在不经意间伤了学生自尊心,挫败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成功的教学依赖于真诚理解和相互信赖的教学关系。
三、教师需要对教学活动做出及时的评价
有效的课堂活动需要评价手段的支持。及时的评价、反馈具有导向、激励的功能,能够更好的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如果教学过程缺乏评价,那么学生就会处于迷茫的状态,学习上就会收效甚微。因此,在任务型教学中,要加强评价意识。可以开展学生自评,让学生谈收获,谈感想,提高他们的交流能力。也可以由教师进行评价,教师对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点评,肯定好的方面,改进不妥之处,使他们的学习取得更有效地回报。
评价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从内容上,观察学生所说的内容是否符合话题,内容安排上是否有序。其次,从语言的组织方面,判断学生能否正确地用英语描述事物或表达自己的观点、见解,表达是否流利。再者,教师可以从学生在完成任务时所体现出来的团结合作精神出发进行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每一个评价反馈都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学生的评价应避免单一性,不要只是停留在缺乏感情的“very good!” “not bad!”之类的套话上。要实现评价的多元性和多样性,较全面地来评价学生的发展与进步。教师要学会欣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有信心来取得更大地进步,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位学生。
四、任务型教学活动设计案例
下面,笔者就以《牛津初中英语》8B Unit 2 Travelling为例,说明怎样有效地进行任务型教学活动。
本单元以travelling为话题,先向学生介绍了几处世界名胜,然后引入课文 “Welcome to Hong Kong”, 记叙了作者游览香港迪斯尼乐园的经过。本课是reading的第二课时,第一课时和学生一起整理了文中的一些重要词组和句子,了解了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Step 1: Warming-up
笔者分别给学生展示了几幅关于香港迪斯尼乐园的图片,让学生猜图片描述的是什么
第一幅:The Sleeping Beauty Castle
第二幅: Cinderella
第三幅: The whale fountain at the entrance
第四幅:The parade with excited people
第五幅: Many souvenirs in Main Street USA
设计说明:猜谜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通过竞猜游戏给学生做热身准备,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迅速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学习中来。此任务相对比较简单,适应了学生由易到难的学习规律。
Step 2: Find out the route of the trip
笔者让学生先听了遍课文录音,重新熟悉了一下课文内容,然后把学生分为八组,讨论这次游玩迪斯尼乐园的路线。先组内讨论,然后教师提问,最后全班一起讨论决定。
The route: the entrance--- Tomorrowland ---a fast food restaurant---Fantasyland--- Adventureland---Main Street USA---Sleeping Beauty Castle
设计说明:分组讨论,学生可以在团队中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同时也从团队其他成员中得到一些感悟,充分体现了团队合作的优越性。通过完成此项任务,学生在了解课文结构的基础上,使语言能力得到了提高。
Step 3: Describe the trip to Disneyland according to the route
笔者让学生根据任务二得出的游览路线,叙述游览的过程。叙述的过程中用第一人称。先组内进行练习,组员间相互纠错评价,然后各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各组间的竞争,评出优秀小组。
设计说明:在对整个迪斯尼游览有个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游览过程,锻炼他们由语言输入转化为语言输出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组员之间相互完善,使学生的描述更为生动。根据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总评相结合,选出表现好的小组,并颁发奖品,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Step 4: Improve the description of the trip
完成任务三之后,笔者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所叙述的内容,最后得出结论:加个开头和结尾会更好,于是就产生了第四个任务。各组分别讨论怎样设计这个开头和结尾,然后全班交流。
学生的开头:We have looked forward to travelling to Hong Kong Disneyland for a long time. The day finally arrived.
学生的结尾:Hong Kong Disneyland was a wonderful place. We really had a fantastic time there. We hope to visit it again soon.
设计说明:让学生明白,一篇记事的文章,要有精彩的开始和结尾才具有完整性,才能算是好文章。通过这四个任务,让学生了解了怎样来记叙一件事情,为后面的Main Task做准备。
本案例中设计的任务由简单到复杂,前后贯通,,层层深入,由几个微任务构成了一个任务链。采取的形式有竞猜型、展示型和竞赛型,任务的多样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课堂气氛更为活跃。
很明显,教师在整个任务型教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要深入钻研新教材,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形成有效的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 . 教育部.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 张静. 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4)
[3] . 朱慕菊. 走进新课程[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 程晓堂. 任务型语言教学[M] 北京,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Brief______(1)_______ to cybercime The number of cybercime has expanded with the _____(4)____ of the Internet.
_____(2)_____ of cybercrime The council of Europe lists crimes related to security.
It notes crimes that are not specifically computer-related.
It refers to websites that ___(5)___ hatred and evidence.
It identifies those offences ___(6)____ break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copyright laws.
The extent of cybercrime The problem has a great effect on all Internet users directly or indirectly.
Such cases against large companies are become an ___(7)_____ serious problem, because they are unwilling to lose customers.
The legal situation about cybercrime ___(8)___ all of this further complicated.
The only ____(3)_____ to solving cybercrim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s the only solution to this problem
1.Governments must try to keep up with the ____(9)____ with excellent technical skills.
2.It’s important to make new laws and create Internet standards.
3.It’s suggested that a special agency be ___(10)___ to act as an international referee or steward.
4.Governments and private businesses must work together to provide the tight securtity needed to stop the widerspread problem of cybercrime.
M10 Unit4 Reading The fight against cybercrime
1 introduction 2 Kinds / Types / Categories 3 solution / approach
4 development / popularity 5 encourage 6 about/concerning/ regarding
7 increasingly 8 makes 9 criminals 10 formed
★ 初中英语课外作文
★ 任务驱动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