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考点解析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万里长城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中考数学考点解析(共含8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万里长城”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中考数学考点解析

篇1:中考语文考点解析

中考语文考点解析锦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词语解释:舜发于:被任用 人恒过:犯过失。 傅说举于:被选拔 衡于虑:同“横”梗塞,

而后作:奋起,指有所作为。苦其心志:使┅痛苦 征于色:脸色 劳其筋骨:使┅劳累 饿其体肤:使┅饥饿 而后喻:明白。

空乏其身:使┅贫困 法家拂士:同“弼”辅佐 乱其所为:使┅错乱 入则:指国内 出则:指国外 所以动心忍性:用这些办法;使┅惊动;使┅坚韧。 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增加。

2、翻译句子:(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译::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责任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到贫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译:(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能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国侵犯的危险,这个国家常常会灭亡。

(3)、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译: 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忧患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使人灭亡。

(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译:内心困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起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然后人们才能了解他。

3、主旨:孟子认为人才是艰苦环境造就的,有了艰苦环境的磨练,才能使人性格坚韧、顽强,才能担负重大的使命。

4、内容理解:(1)文中第一段所举历史人物的共同特点都是:在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第一段运用排比句式的作用是:非常有力的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道理。

(2)第二段讲客观条件对造就人才的作用,阐述的道理是:成就大业,必须先经受苦难磨练。

(3)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经受磨练的好处,从正面讲个人磨练可激发斗志。

从反面提示国家灭亡的原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孟子对治理国家提出的论断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认为国家要长盛不衰,就需要(有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

5、请举出一些成功背后付出无数艰辛的例子或名言。

事例:司马迁惨遭宫刑而愤作《史记》;越王勾践,经受奴仆之苦,而卧薪尝胆,战胜吴国,成就大业。

名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

▲《曹刿论战》1、解释加点的词: 小惠未徧,徧:同“遍”,遍及、普遍 小大之狱 案件。齐师伐我 攻打。

牺牲玉帛 指牛、羊之类用于祭祀的祭品。又何间焉 参与。肉食者鄙 目光短浅 弗敢加也 虚夸,以少报多。虽不能察 即使。

再而衰 第二次,必以信 言语真实 忠之属也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可以一战 可以用来。神弗福也 赐福 一鼓作气 击鼓

望其旗靡:倒下 弗敢专也/独占。小信未孚:为人所信服。公将驰之:驱车追赶 一鼓作气:振作。

2、翻译句子:(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译: 居高位、得厚禄的大官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译:(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的(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译:大大小小的案件,我即使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也一定根据实情来处理。

(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译: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消耗尽了。

3、内容理解:(1)、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本文叙述了战前的政治准备是(取信于民);有利于转入反攻的阵地是(长勺);鲁军发起反攻的时机选择在(彼竭我盈)之时,鲁军追击敌军的时机选择在(齐军辙乱旗靡)之时。这可以说是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

(3)、曹刿分析取胜的原因有两条:一条是选择有利于进攻的时机,即文中的(彼竭我盈)一条是把握有利于追击的时机,即文中的(辙乱旗靡)。

(4)、如何评价曹刿这一人物形象?

他是一个深谋远虑的军事家,论战表现出他的勇气,作战“下视其辙”“登轼而望”,充分体现了他谨慎和丰富的军事经验。

(5)、本文多处将鲁庄公与曹刿进行对比描写,请找出其中一例,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战前:鲁: 浅陋 ; 曹 :有远谋 //战中:鲁 :不作调查,急躁冒进; 曹: 实地调查,抓准时机 //战后:鲁 :茫然不知

曹: 细说原委通过对比,突出曹刿指挥作战的军事才能。

(6)、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简要说说。

答:(1)政治方面:认为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2)军事方面:善于把握进攻和追击的时机。(或:适时出击,适时追击)

(7)、谈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①为下文写庄公作铺垫②衬托曹刿的远见卓识

(8)、有人说,“长勺之战”的胜利,曹刿功不可没;但从某种意义上说,鲁庄公也有一定的功劳。你的看法呢?

鲁庄公是个平庸的 国 君,作为统治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他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军事上的无能,完全依靠曹刿的才能才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但他也有好的一面:他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虚心听取曹刿的意见,作为决策者,也有一定的功劳。

篇2:GMAT数学考点解析

GMAT,即Graduate Management Admission Test,经企管理研究生入学考试, 由美国经企管理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委员会(GMAC)委托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的美国考试中心(ETS)主办。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高校都采用GMAT考试成绩来评估申请入学者是否适合于在商业、经济和管理等专业的研究生阶段学习,以决定是否录取。

GMAT总分200-800分,考试时长3h30min。数学部分,37道题,75min。

GMAT数学考试知识点是国内中学知识点,包括算术、代数和几何,知识点较简单。童鞋们,一起来看看吧。

GMAT数学知识点分为4个部分:

1.Arithmetic算术

(1)Properties of Integers整数

(2)Fractions分数

(3)Decimals小数

(4)Real Numbers实数

(5)Ratio and Proportion比率和比例

(6)Percent百分数

(7)Powers and Roots of Numbers指数和根式

(8)Descriptive Statistics统计

(9)Sets集合

(10)Counting Methods计数

(11)Discrete Probability概率

2.Algebra代数

(1)Simplifying Algebraic Expressions代数式的简化

(2)Equations方程

(3)Solving Linear Equations with One Unknown求解线性方程

(4)Solving Two Linear Equations with Two Unknown求解方程组

(5)Solving Equations by Factoring因式分解解方程

(6)Solving Quadratic Equations求解二次方程

(7)Exponents指数

(8)Inequalities不等式

(9)Absolute Value绝对值

(10)Functions函数

3.Geometry几何

(1)Lines直线

(2)Intersecting Lines and Angles直线的相交和角

(3)Perpendicular Lines垂直直线

(4)Parallel Lines平行直线

(5)Polygons(Convex)多边形

(6)Triangles三角形

(7)Quadrilaterals四边形

(8)Circles圆

(9)Rectangular Solids and Cylinders长方体和圆柱体

(10)Coordinate Geometry坐标几何

4.Word Problems文字题

(1)Rate Problems比率问题

(2)Work Problems工作问题

(3)Mixture Problems复合问题

(4)Interest Problems利息计算问题

(5)Discount折扣问题

(6)Profit利润问题

(7)Sets集合问题

(8)Geometry Problems几何问题

(9)Measurement Problems测量问题

(11)Data Interpretation数据分析问题

总的来看,GMAT数学知识点很简单,不论是算术、代数还是几何,还是以三者上作为基础知识点,对其拓展延伸的文字题,

资料

GMAT数学难点在于理解和题型之一(充分性判断),如果题目翻译成中文,相信绝大部分同学都能做对,但是既然题目是英文,考查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还包括阅读理解能力,首先要正确理解题意,之后才是数学知识的考查。

篇3:中考语文议论文考点解析

考点一:明确文章的论点

概括论点应注意:概括出来的论点要简洁利落;要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分清论点和结论;有修辞手法的句子不能作为论点;必须是完整而鲜明的肯定性论断的句子。

题型:概括全文中心论点;找出或概括局部论点(分论点)

例:的《奥林匹克新格言》第18题: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奥林匹克新格言是道德的净化、人性的回归和时代的需要。

从文章标题看,“奥林匹克新格言”只是论题,表明作者阐述的范围而非观点。

开头第一段先引用新任国际奥委会(微博)主席雅克·罗格的话来阐述新格言的内容,但不是作者的观点,看法。

直到首段最后作者提出新格言的意义才是作者的观点,而下文也围绕着这个意义在展开论述,所以新格言的意义才是全文论点。

考点二:分析论据及其作用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一般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中考常见题型为:区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概括事实论据、分析论据的作用、根据论点,补写论据。

题型:补充论据,补充论据要注意所选题材的一致性;注意所证明的论点的一致性;注意语境句式的一致性;注意所选题材古今中外的全面性问题;注意所选的一定是名人的事例或名言。

考点三:辨析论证方法及作用

判断论证方法。

《中考手册》中明确要考察的论证方法有三个: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

注意:议论文中举例论证与说明文中的举例子常常容易混为一谈。

关键是要分清文体,熟练掌握不同文体的专用术语。

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要和论点联系起来,先从内容上考虑,再从论证角度考虑。

“有力论证论点”一句必不可少。

表述方式:这一段(一句)运用了……论证方法,论证了……(论点),显得……(写好处,如典型、有代表性、有很强的说服力)

考点四:理清论证的结构

题型:判断文章层次结构。

2011《中考手册》中明确要考察的议论文结构有总分、并列、层进、对照等关系。

这一类题牵涉到确定词语、句子、甚至段落在文中的次序,一般来讲,这些词语、句子或段落与上下文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

如通读整篇文章,常常会出现了“首先”、“其次”、“再次”这之类的关键词语,清晰的表现出这三段是层进关系。

考点五:品味议论文的语言

议论文的语言往往具有准确性、概括性、鲜明性、生动性等特点。

一般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关键词语的选择和运用;重要语句含义的理解;从内容、结构两方面去分析某语句的作用。

题型:词语的指代义及重点词句的理解。

例:的.《为你打开一扇门》第12题:第④段中“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中的“这”指的是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

从文中看,要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更要有丰富的情感。

本题共有三个空。

前一空为词语指代题。

一般来说,代词的指代对象往往在前面出现,联系上文,不难可以答出;然后用“代入法”进行验证。

同时,“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中的“危言”与前一句中的“有人说”相呼应,指代的内容更为明确。

后两空需要对这一段的内容有正确的把握,对信息的筛选与提炼有一定的能力。

如果把握住“知识”与“情感”两个重要的信息。

填空时,将前一空的“高智商的野蛮人”与“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对比思考,就能轻而易举地填入正确答案。

考点六:开放型试题

议论文阅读中,开放性试题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题型多样。

有的要求联系实际对文章内容进行延伸;有的由阅读材料引申出与之相关的内容,要求进行自主创作;还有的要求考生对所提供的材料进行独立思考,阐述自己的见解和主张等等。

议论类文章的解题并不难,只要你细细读文章,认真审题目,把握住文章的中心论点以及每一部分的分论点,理清文章的论证过程和结构层次,扎实地掌握知识点,那么,你在议论文阅读中不仅可以得高分,而且可以得满分。

篇4:中考指导:数学考点

如何做好中考数学复习?首先,作为考生必须了解中考方面的有关政策,避免复习走弯路、走错路。如何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是每位初三学生所关心的。下文为中考数学备考指导的内容,详情请看下文。

【考点分布】

一、计算题:

科学计数法、倒数相反数绝对值、简单概率运算、三视图求原图面积、三角形(相似、全等、内角外交关系)、统计(众数、中位数、平均数)、二次函数(顶点、对称轴、表达式)、函数图像关系

二、填空题:

因式分解、二次函数解析式求解、三角形(相似、周长面积计算)、坐标(坐标点运动规律)、直线和反比例函数图像问题

三、解答题:

次方、开方、三角函数、次幂(0次、-1次)计算;

求解不等式组;

分式、多项式化简(整体代入方法求值);

方程组求解;

几何图形中证明三角形边相等;

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

四、解答题

四边形边长、周长、面积求解;

圆相关问题(切割线、圆周角、圆心角);

统计图;

在数轴中求三角形面积;

五、解答题

二次函数(解析式、直线方程);

圆与直线关系;

三角形角度相关计算;

总体来说中考题,题目多,需要熟练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快速做题。近些年北京中考数学题型都比较固定、难度适宜,需要在正确率方面留心,对于三角形、四边形面积计算知识板块要高度重视。

[中考指导:数学考点整理]

篇5:考研数学选择题考点解析

的考研数学考生已经顺利结束了,从试题上看,试题依然延续往年的风格,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从高数科目来看,今年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的选择题部分考查,主要以基本题型和常规题型考查为主,跨考教育数学教研室廖家斌老师整合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试题,提取相关高数考题,具体考点解析如下:

数学一部分:

题号

考点

分析

1

已知未定式,求参数

本题属于常规题,考查学生的求未定式极限的能力,本题可用无穷小代换、罗必塔法则等多种方法方法解答。

2

曲面的切平面方程

本题属于基本题,考查曲面的切平面方程,直接求出切平面的法向量,即可求解

3

傅里叶级数

本题考查以2l为周期的偶函数的傅里叶级数的和函数在某点的值,属于基本题型。

4

第一类曲线积分的性质

本题考查第一类曲线积分的性质,可利用格林公式解决。

数学二部分:

题号

考点

分析

1

高阶无穷小

本题考查判断两个函数的无穷小关系,属于常规题型,直接求两函数比值的极限即可判断

2

考查利用导数定义求数列极限

本题属于基本题型,但在设计上打破了以前以显函数给出函数的惯例,给出隐函数形式,需要考试能敏锐地挖掘出这一隐含信息。

3

判断变限积分函数在某点处的性质

本题属于常规题,但由于所给函数是一个以分段函数为被积函数的变限积分,因此有一定难度。

4

已知反常积分的敛散性,求参数的范围

本题考查已知反常积分的敛散性,求参数的范围,属于常规题型,但要注意由于所给函数是一个以分段函数为被积函数的反常积分,因此要注意分段讨论。

5

二元复合函数的偏微分

本题考查二元复合函数的偏微分的计算,属于常规题型。

6

二重积分的性质

本题属于基本题,但设计比较新颖,考查学生利用极坐标二重积分的能力。

数学三部分

题号

考点

分析

1

高阶无穷小的运算

本题属于基本题型,考查高阶无穷小的运算的运算性质。

2

函数的间断点

本题属于基本题型,但较之往年此类考题,难度有所提高,主要在于这两个函数,无形中增加了难度。

3

二重积分的性质

本题属于基本题,但设计比较新颖,考查学生利用极坐标二重积分的能力。

4

数项级数的敛散性的判别

本题属于常规题,考查学生灵活利用数项级数敛散性的各种判别法判断级数的收敛性,在历年的考试中,一只手广大考试比较惧怕的一类试题,需要在今后的复习中引起重视。

篇6:文言文阅读中考语文考点解析

文言文阅读中考语文考点解析

文言文的考查评价以新课标要求为准,能正确理解文章大意,而不应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其范围以新大纲定的16篇背诵推荐篇目为主,语文教科书中的其他文言散文也是复习重点。另外,也不排除考查课外浅易文言文。从考查角度看,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感知,即“理解基本内容”;

二是明确文中一些多音字的读音,通假字的本字及意义,关键实词的含义;

三是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句子;

四是对文章的一些观点和艺术方法能作简单的评价和分析。

[考点要求]

1、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感情。

2、能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

[考查热点]

1、知道文言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含义。

2、正确翻译文言文中的一些重要句子。

3、理解文言文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

4、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

5、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题型解析]

第一题一般考查的是文章出处及作者简介。解答这类题目关键以课本的书下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第二题一般考查的是文言文中常见文言词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关键在平时的积累,考试时要结合上下文,辩明词语的多种意义,写出该词语的特定含义。

第三题一般考查学生对句子停顿的把握。划分诵读节奏,一定要参照句式的特点,把握特征,按照不同的停顿规律,以“意群”为单位,重在“语意”上下工夫,不要曲解句意。

第四题一般是翻译题。文言文语句的翻译,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①词类活用;②古今异义词;③一词多义;④通假字;⑤特殊句式等。运用不同的方法去翻译,做到准确、流畅。

第五题一般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感人情境和形象的领悟能否说出自己的认识和见解。解答此类题目,要深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善于分析,表达有新意。

[答题误区]

1、字词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失误:①多义词的义项选择不准;②不能准确辨析古今异义的词;③通假字把握不准;④不能辨别文言虚词的多种用法。

2、翻译文言句意,失误主要有:①关键词语没有译出或译得不准确;②对句子的隐含意义不理解。

3、分析文章内容和写作方法,主要失误有:①不着眼于全篇,孤立地回答问题;②不善于概括表达,概括不准、不全;③抓不住要点,答非所问。

4、解答开放性试题,主要误区有:曲解原文、故意拔高、无中生有等。

[应对策略]

1、强化记诵,增加积累,提高语言感受能力。重点篇目的经典语段,要反复诵读,真正把握其内涵。

2、掌握文言文语句的翻译技巧,学会从中揣摩规律,形成能力。

3、注重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在具体语境、情境中领悟意思,把握情感。

4、对待开放性试题,要积极思考,大胆表达,力求新颖独到,但切忌信马由缰,不着边际。

篇7:中考数学历年高频考点

2020中考数学历年高频考点归纳

1、相似三角形(5个考点)

考点1:相似三角形的概念、相似比的意义、画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考点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的有关定理。

考点3: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考点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及其应用。

考点5:三角形的外心、内心、重心。

2、锐角三角函数(2个考点)

考点6:锐角三角形(锐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概念,30度、45度、60度角的三角比值。

考点7: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3、二次函数(4个考点)

考点8:函数以及自变量、因变量等有关概念,函数的表示法。

考点9: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一设、二代、三列、四还原)。

考点10:画二次函数的图象。

(1)知道函数图象的意义,会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描点法画函数图象。

(2)理解二次函数的图象,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3)会画二次函数的大致图象。

考点11:二次函数的图象及其基本性质。

(1)借助图象的直观、认识和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建立一次函数、二元一次方程、直线之间的联系;

(2)会用配方法求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并说出二次函数的有关性质。

4、圆的相关概念(5个考点)

考点12:圆心角、弦、弦心距的概念。

考点13: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

考核要求:

认清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在理解有关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的定理及其推论的基础上,运用定理进行初步的几何计算和几何证明。

考点14:垂径定理及其推论。

考点15: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其相应的数量关系。

考点16: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和基本性质。

考核要求:

熟悉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如半径、边心距、中心角、外角和),并能熟练地运用正多边形的基本性质进行推理和计算,在正多边形的计算中,常常利用正多边形的半径、边心距和边长的一半构成的直角三角形,将正多边形的计算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计算问题。

5、数据整理和概率统计(9个考点)

考点17: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

(1)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知道确定事件与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关系。

(2)能区分简单生活事件中的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

考点18: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事件的概率。

考点19:等可能试验中事件的概率问题及概率计算(树状图、列表法)。

考点20:数据整理与统计图表。

(1)知道数据整理分析的意义,知道普查和抽样调查这两种收集数据的方法及其区别。

(2)结合有关代数、几何的内容,掌握用折线图、扇形图、条形图等整理数据的方法,并能通过图表获取有关信息。

考点21:统计的含义,认识个体、总体和样本的区别,了解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方法。

考点22: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

考点23: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的概念和计算。

考点24:频数、频率的意义,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率分布直方图。

考点25: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频数、频率的应用。

篇8:中考数学方程考点复习题

中考数学方程考点复习题

1、水源透支令人担忧,节约用水迫在眉睫,针对居民用水浪费现象,北京市将制定居民用水标准,规定三口之家楼房每月标准用水量,超标部分加价收费。假设不超标部分每立方米水费1.3元,超标部分每立方米水费2.9元,某住楼房的三口之家某月用水12立方米,交水费22元,请你通过列方程求出北京市规定三口之家楼房每月标准用水量为多少立方米?

2、某小区规划在一个长为40米,宽为26米的矩形场地ABCD上修建三条同样宽的甬路,使其中两条与AB平行,另一条与AD平行,其余部分种草。若使每一块草坪的面积都为144米2,求雨路的宽度?

3、某校组织师生春游,如果单独租用45座客车若干辆,刚好坐满;如果单独租用60座客车,可少租1辆,且余30个空座位。

(1)求该校参加春游的人数;

(2)已知45座客车的租金为每辆250元,60座客车的租金为每辆300元,这次春游同时租用这两种客车,其中60座客车比45座客车多租1辆,所用租金比单独租用一种客车要节省,按这种方案需用租金多少元?

4、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骑自行车去B地,已知甲比乙每小时多走3千米,结果比乙早到10分钟,若A,B两地相距45千米,两人骑车的速度各是多少?

5、甲、乙两组工人合作完成一项工程,合作5天后,甲组另有任务,由乙组再单独工作1天就可完成。若单独完成这项工程乙组比甲组多用2天,求甲、乙两组单独完成这项工程各需要多少天。

6、某学校需刻录一批电脑光盘,若到电脑公司刻录,每张需8元(包括空白光盘费);若学校自刻,除租用刻录机需120元外,每张还需成本4元(包括空白光盘费).问刻录这批电脑光盘,到电脑公司刻录费用省,还是自刻费用省?请说明理由.

7、为了响应节水号召,小红家要使200m3的`水比过去多用5个月,计划每月比过去少用水2m3,问小红家计划每月用多少水?

8、武汉市某校组织甲、乙两班学生参加美化校园的义务活动。若甲班做2小时,乙班做3小时则恰好完成全部工作的一半;若甲班先做2小时后另有任务,剩下工作由乙班单独完成,则乙班所用的时间恰好比甲班单独完成全部工作的时间多1小时。问单独完成这项工作,甲、乙两班各需多少时间?

中考数学考前考点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圆的知识考点

高三政治高考考点解析

中考政治核心考点

初三数学基础知识考点

考研数学高数部分常考八大题型考点解析

中考地理高频考点总结

中考小作文范文考点

中考语文考点跟踪试题

中考考点的成语解释

中考数学考点解析(精选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中考数学考点解析,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