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数学复习资料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daydya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六年级下数学复习资料(共含3篇),欢迎大家前来参阅。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daydya”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六年级下数学复习资料

篇1:六年级下数学复习资料

(一)整数

1. 正整数、零与负整数统称为整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0.1.2.3.4.5,…叫做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是最小的自然数,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3、自然数的基本单位:任何非“0”的自然数都是由若干个“1”组成,所以“1”是自然数的基本单位。自然数不仅表示事物的多少,还表示事物的次序。

4、“0”的含义: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但并不是说“0”只表示没有物体,它还有多方面的含义。比如在表示温度时,它是正、负温度的分界线;在刻度尺上,它是起点;在数轴上它是正数和负数的划分点;在计数中,“0”起占位作用。还可以从运算的角度认识“0”,如任何数加“0”都等于原数;0和任何数相乘得0;0不能做除数……

5、计数单位:数数时用的单位就叫做计数单位。计数单位有:个(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

6、数位: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就叫做数位。数位有: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

7、多位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8、多位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9、比较正整数大小的方法:如果数位不同,那么数位多的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依次类推直到比较出数的大小。

10、倍数和因数:自然数a(a≠0)乘自然数b(b≠0),所得积c,c就是a和b的倍数,a和b就是c的因数.例如:4×5=20,4和5是20的因数,20是4和5的倍数。

11、公因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因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12、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倍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13、质数: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质数,最小的质数是2.

14、合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合数。最小的合数是4.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5、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作互质数.互质的两个数不一定是质数,例如(8和9),但是两个质数一定是互质数,例如3和5。

16、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是5的倍数;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 的倍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的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同时是2、5、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且个位上是0,这个数就一定同时2、5、3的倍数。

17、奇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作奇数。最小的基数1.

18、偶数:是2的倍数的数叫作偶数。最小的偶数是0.

19.数的奇偶性:两个相同性质的数(都是偶数或都是奇数)相加减结果都是偶数。两个不同性质的数(一个奇数,另一个是偶数)相加减结果是奇数。

20、多位数的读法:要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往下读。读亿级和万级时,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上“亿”字或“万”字就可以了。一个数中间有一个0或者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但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

21、多位数的写法:也要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往下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个数位上写0.

22、把大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一个较大数,为了读写方便,通常把它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一种是把较大的多位数直接改写“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去掉末尾的4个0或8个0,然后写上“万”“或”亿,不满万或亿的尾数直接改写成小数;另一种是根据需要省略万位或亿位的尾数,把原来的多位数按照“四舍五入”法写成它的近似数。

(二) 小 数

1、读法: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小数部分从高位到低位顺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

2、写法: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写作“0”)小数点,点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从高位到低位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3、小数的大小比较: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4、求小数的近似数:根据要求保留小数位数,确定好从哪一位起按照“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尾数。

5、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先把小数改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约分,就化成了分数。

6、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先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再在后面添上“%”,就化成了百分数。

7、小数的分类:

(1)、按整数部分分类:分为“纯小数”和 “带小数”两种。“纯小数”:是指整数部分为“0”的小数。例如:0.

8、0.207、等。“带小数”:是指整数部分不为“0”的小数。例如:2.3、300.168等。一般说来,纯小数都小于1,而带小数都大于1或等于1.

(2)按小数部分分类:分为“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两种。小数部分的位数有限的小数,叫作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作无限小数。

(3)无限小数的分类:在无限小数中又分为无限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无限循环小数:是指一个无限小数,如果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都是由一个或几个数字依照一定的顺序连续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作无限循环小数,简称“循环小数”。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指一个小数的数位无限多,而且小数部分各数位上的数字是不循环的,这样的小数叫作无限不循环小数。在小学数学中,圆周率( ∏)3.1415926……便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无理数)。

(4) 循环节: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一个或几个数字,叫作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5)无限循环小数的分类: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作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循环的,这样的循环小数叫混循环小数。

7、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三)分数

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作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是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2.分数的分类: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等于分母的分数)、带分数(一个整数和一个真分数构成一个带分数)。

3.分数大小的比较:真分数、假分数或整数部分相同的带分数,分母相同的分 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先化成相同分母的分数,在比较大小或者是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数,再比较大小;整数部分不同的带分数,整数部分大的分数大。

4. 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要用分子除以分母,不能整除的,商就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就是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5.分数化成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就能化成小数。

6.分数化成百分数:先将分数写成小数或整数的形式,然后在写成百分数。

7.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四)百分数

1、百分数的定义:像5%、18%、120%,……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这样的分数叫百分数,也叫百分比或百分率。

2. 百分数的写法: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

3.百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先将百分数后面的%去掉,再将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就化成了小数。

4.百分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先将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形式,能约分的要约分。

5、分数和百分数的区别: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数,也可以表示两个数的比;而百分数只表示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百分比,不能用来表示具体数。所以分数可以有单位,百分数不能有单位。

(五)比

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作两个数的比。

2.比的意义的应用:根据比的意义可以求比值,用前项除以后项,得到的结果是一个数(分数或小数,有时是整数)。

3.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4.比的基本性质的应用: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化简比,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使结果是两个互质的整数比(最简整数比),这个化简后的比可以用比号写成整数比的形式,也可以用分数写成比的分数形式(但不是分数)。

(六)空间与图形部分

1、做一节底面直径20厘米,长60厘米的通风管,至少需要铁皮( )平方厘米。

2、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已知它们的体积之和是48立方厘米,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3、把一个底面半径是8厘米的圆柱形木材锯成2段小圆柱,它的表面积增加( )平方厘米。

4、把一个体积是186立方分米的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则削掉部分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5、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高不变,侧面积扩大到原来的( ),底面积扩大到原来的( )。

6、一个圆锥的体积是12.56立方厘米,高是0.3分米,它的底面半径是( )厘米。

7、一元、二元、五元三种纸币共元,如果这三种纸币的张数相等,这三种纸币共有( )张。

8、圆柱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成( )比例;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 )比例。

9、等底等高的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圆柱的体积比圆锥大20立方米,圆柱体积是( ),圆锥体积是( )。

10、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360厘米,它的长、宽、高的比是3:2:1,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11、一根长8米的圆柱形木料,把它截成三段,表面积增加12平方米,这根木料的体积是( )。

12、一个盛满水的圆锥体容器高15厘米,如果将水全部倒入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容器中,则水高( )厘米。

13、底面半径相等的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 ,已知圆柱的高是6厘米,那么圆锥的高是( )厘米。

14、把一个底面积是4平方分米,高是6分米的圆柱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削去( )立方分米。

15、一个圆柱体高8分米,底面直径1.5分米,现沿着它的直径垂直切开,表面积增加了( )。

16、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之差是8立方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米,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米。

17、在一个半径为2米的圆形花坛四周修建一天1米宽的路,这条路的面积是( )。

18、已知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6平方米,底边长为4米,则这条底边上的高是( )米。

19、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8米,如果它的长和宽都是整数米,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有多少种可能值?请一一列举。( )

20、将一个底面是正方形,边长为5厘米,高20厘米的长方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这个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21、小明沿着一个圆形水池的外沿走了一周,正好走了50步,每步的距离约是0.628米,这个水池的占地面积是( )平方米。

22、王爷爷在银行存了10000元钱,定期3年,年利率6.5%,到期后王爷爷连本带息获得( )元。

23、用36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米,体积是( )立方米。

24、把棱长是2分米的5个正方体相连起来拼成一个长方体,它的表面积比5个正方体少( )平方分米,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25、某平行四边形与一个三角形等底,已知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3倍,那么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边形高的( )倍。

26、从一个面积是200厘米,底是40厘米的平行四边形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和一个最大的圆,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这个圆的面积是( )。

27、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他的表面积就扩大( )倍,体积就扩大( )倍。

28、把一个长3米的长方体截成两段后,表面积增加了6.4平方分米,原来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29、把一个棱长6dm正方体木料,削成一最大的圆柱,这个圆柱的表面积是( ),体积是( )。

30、一个三角形周长是48M,三条长度的比是5:4:3 ,其中最短的边是( )M

31、一个圆锥体,底面周长是12.56厘米,高2.4厘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32、一根长2米的圆柱木料,横着截去2分米,和原来比剩下的圆柱木料的表面积减少12.56平方分米,原来圆柱体木料的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体积是( )立方分米。

33、把一个圆分成若干等份,剪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长方形的宽是10厘米,长方形的长是( )厘米。

34、在一个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半圆,它的周长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35、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正方形,它的底面半径与高的比是( )。

36、大小两个圆的半径的比是5:2 ,那么大圆周长比小圆周长比多( )% ,小圆面积与大圆面积的比是( )。

37、把一个圆形纸片剪成两个相等的半圆,它们的周长增加了20厘米,这个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38、一个长方体表面积是420平方厘米,这个长方体正好可以截成3个小正方体,则每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39、正方形的边长扩大5倍,它的周长就扩大( )倍,面积扩大( )倍。

40、千山公园内有一个人工半圆形小湖,半径是20米,沿湖边走一圈大约是( )米,这个小湖占地( )平方米。

篇2: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

一. 填空题

1.把一个圆柱柱形木料截成3段,表面积增加了45.12平方米,这跟木料得底面积是( )平方米。

2.等底等高得圆柱体和圆锥体得体积比是( ),圆柱得体积比圆锥得体积多( )%,圆锥得体积比圆柱得体积少( )。

3.用一个地面积为94.2平方厘米,高为30厘米的圆锥体容器盛满水,然后把水倒入地面积为31.4平方厘米的圆柱形容器内,水的高为( )。

4.数学老师的教具里有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老师告诉陈明,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相等,底面积也相等,圆锥的高是12厘米。请你算算,这个圆柱的高是( )厘米。

5..两个人的身高比是4:3,高个的160厘米,矮个的是米。

6. 数值比例尺1:6000000表示图上1厘米的距离代表实际( )千米的距离。如果实际距离是150千米,在这幅图上应画( )厘米。

7. 用36的因数组成一个比例是1:( )=( ):( )。

8. 数学老师的教具里有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老师告诉陈明,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相等,底面积也相等,圆锥的高是12厘米。请你算算,这个圆柱的高是( )厘米。

9. 陈明和妹妹在体检的时候,发现自己体重的3刚好和妹妹体重的6相等,他和他妹妹体重的最简整数比是( )。

10. 张三所在学校的田径场长120米,如果按1:2000的比例画到图纸上,需要画( )厘米。

二.火眼金睛辩正误(对的打“√”,错的打“X”)

11.圆柱形的地面直径是3厘米,高是9.42厘米,它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正方形。

12. 0.15: 0.05和48:16可组成比例。 ( )

13、两个圆周长的比是2:5,它们半径的比也是2:5 。 ( )

14、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3倍。 ( )

15、在一幅平面图上,图上距离是3厘米表示实际距离是6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2 .( )

三.心灵眼快妙选择。

16.与8相等的分数( )。

A.只有一个 B.只有两个 C.有无数个 D.没有

17.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截去它的3,第二根截去3米,余下的部分( )。

A.第一根长 B.第二根长 C.同样长 D.无法比较

18.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中,成反比例的量有( )

A、圆的周长和圆周率

B、如果A¡ =4¡ 那么A和B

C、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5平方厘米,它的底和高

D、房间面积一定,铺地方砖的面积和所需块数

19.下面每组的两个量中,成正比例的量有( )

A、一本童话故事书,已经看的页数和没看的页数

B、男学生数一定,女学生数和全班人数

C、一袋大米,已经吃了的和没吃的

D、圆的周长和直径

20.用3、7、9、21这四个数组成的比例式,下面的哪个式子是正确的( )。

A、21:3=7:9 B、3:7=9:21

C、9:3=7:21 D、3:21=7:9

四.神机妙算技巧高。

.怎样计算简单就怎样算: 431

(7-14)÷28 0.5×2.5×12.5×64

五、应用题。

1.我校食堂买来900千克大米,6天吃了180千克,照这样计算,剩下的还能吃几天?(用比例的知识解答)

2.一个圆柱形水池,它的直径是10米,深2米,池上装有5个同样的.进水管,每个管每小时可以注入水7.85立方米,五管齐开几小时可以注满水池?

3. 把一批书按4:5:6分给甲乙丙三个班,已知甲班比丙班少发24本,三个班各分到多少本?

4.有一段钢可做一个底面直径8厘米,高9厘米的圆柱形零件。如果把它改制成高是12厘米的圆锥形零件,零件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5.园林绿化队要栽一批树苗,第一天栽了总数的15%,第二天载了136棵,这时剩下的与已栽的棵数比是3:5,这批树苗一共有多少棵?

6.在比例尺上1:200的学校平面图上量的教室长8厘米,宽6厘米,教室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如何教育小学生学习数学

1、教数学,也就是逻辑问题。需要动脑子,如果不动脑子,那是根本的学不会,那就是纯粹的浪费时间。第一需要下决心,做为老师,对于老师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而这也是前提,不然孩子学谈不上,反倒怕你,那就不好了,要有猫头鹰的精神,学会忍耐,才有收获。

2、然后就是开始锻炼孩子的动脑能力,首先让他接触最基本的数字,也就是从身边的事情,开始说起。好比,家里面有几个人,然后有几个人可以好好的陪你玩,从侧面锻炼它的脑子,让他的脑袋想事情。

3、接下来,当孩子懂得一个加一个了之后,你在把孩子的思维拉到课堂上来。这个时候你要从孩子的兴趣开始着手,因为兴趣是第一的老师,也是学习的动力之源,开始询问最喜欢什么,知道魔方是个什么形状,有几个小正方形,从身边的事情下手,让他开始接触身边,关注身边,培养他的兴趣。

4、接下来也就是到了游戏的环节,在课堂学习不一定总是可以全神贯注,总有时候会开小差,这个时候就需要活动来调节一下气氛,一般来说最不听课的孩子,都是最喜欢玩耍的孩子,让他们开心了,自己也就开心了,做为孩子的老师,那您的表演时不能少的。

5、到了这个时候,孩子至少会一些最基本的数学知识了,就是到了交他们学以致用的时候了,你要开始提问,问的问题一定要是他们每天都在吃的东西,每天都在用的,从基本的到慢慢的加深上去,这个时候孩子的积极性起来了,那就是兴趣。

6、其实孩子的教育,就是要教他怎么从玩乐中学习,培养他的兴趣爱好,培养他的做人,让他在这个其中,先让老师引导,后面要他自己去思考,毕竟未来的社会中,你帮不了,能帮它的只有他自己。

篇3: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

1.什么叫循环小数? 2.什么是计数单位? 3.什么叫数位?

4.小数的性质是什么? 5.怎样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6.什么叫整除? 7.什么叫质数?100以内的质数有哪些?

8.什么叫合数? 9.什么叫质因数? 10.什么叫分解质因数?

11.能被2、3、5整除的数各有什么特征? 12.什么叫偶数?

13.什么叫奇数? 14.什么叫倍数? 15.什么叫约数?

16.怎样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17.什么叫加法?什么叫减法?什么叫乘法?什么叫除法?

18.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有哪些?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有哪些?

19.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有哪些?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有哪些?

20.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21.什么是加法交换律?用字母怎样表示?什么是加法结合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22.什么是乘法交换律?用字母怎样表示?什么是乘法结合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23.什么是乘法分配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24.四则混合运算中,第一级运算有哪些?第二级运算有哪些?

六年级数学复习资料

六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

六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

六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

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有哪些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经典复习资料

四年级下期中复习资料

初一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小学数学复习资料

六年级下数学复习资料(精选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六年级下数学复习资料,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