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享受与心态散文(共含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zycjh”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享受与心态散文
近期,中国一个富豪用5.5亿元去竞拍购回一只乾隆瓷瓶,这是爱国吗?如果爱国,不如捐这笔款用于国家建设或慈善事业,那将更有意义。
这只瓶子能值这个价吗?若说是珍贵文物,乾隆瓷瓶还有很多,国中存有的就足以证明祖国文化的辉煌了,不必所有的乾隆瓷瓶都要不惜代价购回的。那个富豪相当于把这笔巨款白白送给外国人了!
若此风长下去,人家把“大英博物馆”里所有盗去的中国国宝都高价拍卖,我们如果都要照价购回,那么中国把所有的钱都花光了也是不够的。
如果中国花光了钱,那就会变成“火烧圆明园”那时候的软弱了,而他们却会变得更强大,他们会再来抢第二轮,第三轮。抢了卖,卖了抢,如此循环下去。
我们应该不要花大代价去购回那些东西。我们的国家如果真的强大了,我们就应该理直气壮地叫他们无偿归还我们的东西!我们应该让他们懂得,收藏盗窃去的物品是永远可耻的而不是荣耀的。那些东西只能证明他们的历史是掠夺的历史,这样的历史是光荣的吗?是值得炫耀的吗?自己不会造瓷器就盗窃别人的来摆,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我们用天价购回强盗抢去的东西,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是在为强盗销赃!傻不傻呢?
在小康社会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要比二十年前高好几倍了。现在家庭拥有摩托、小汽车、手机、彩电、冰箱、空调器等,已经是不稀罕的事了,照理说人们的物质生活幸福美满感,应该数倍于以前,大多数人应该觉得现代生活是一种享受而不是度日和糊口。可是,从我平时的观察中发现,人们依旧没有满足感和享受感,依然是行色匆匆,笑容勉强。是什么原因导致人们的压抑与紧张呢?当然,社会的转型、经济的发展、就业的严峻、市场的竞争,以及教育、医疗、住房等等的高额支出,是大部分人愁眉不展的主要原因。
但是不少的中产者是富裕的,不存在上述的困难,而他们也同样感到不满足。难道真的是只有用“欲豁难填”、“人心不足”才能解析得了的吗?
我认为这倒不一定,这跟人们的心态有关,是心态的不从容导致的。人们常不知不觉的存在如下不从容的心态:
1、攀比心态。总是要比别人高才痛快,然而一山更比一山高,总是比不到头的。俗话说的:“人比人,气死人。”
2、看齐心态。总是要跟别人一样才安心,然而世界本来无法绝对平衡的。绝对平衡了,风将不吹,水将不流,这可能吗?“十个指头有长短,山中树木有高低”,就是这个道理。
3、完美心态。做什么事都要追求至善至美。事不尽美、求之不休。这种精神固然可佳,值得发扬,但要看具体情况,不可一味追求完美。世界上绝对完美的东西是没有的,正如所谓“黄金无足赤,白玉有微瑕”。尽善尽美地去做不必要的事,那是不明智的。
4、远虑心态。这是受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格言的启示。当然,对于大事来说,这句话是适用的,但也要看情况,不能一味的远虑、什么事都远虑。一味的远虑,人就活得太累了。因为人生处世,许多事情需要审时度势,随机应变才能办好;许多事情,由不得你完全按照事先的设计去实施,事态变了就得因势利导,不可“刻舟求剑”。许多事情常常是不到时候就想不出办法来的;许多事情常常是到时候自有解决的办法,“车到山前必有路”嘛。有的人,孩子刚出生,就考虑以后怎样为他娶媳妇,有这必要吗?
5、猜疑心态。老是觉得别人都在注意自己,好像别人都在议论自己的短处。其实别人对你的那些事是没有多少时间和兴趣去琢磨的。
6、自责心态。人犯错误是难免的。犯了错误不要紧,承认错误,决心改正就好了,没必要耿耿于怀,自我折磨。要学会对自己宽容一些,过份自责容易导致精神的崩溃。
我们每天在努力工作,其目的`有二,一是为了国家建设,二是为了享受生活。我们中国人一般很会努力工作,但不太善于享受生活。我们大多人的所谓“享受”指的是大吃大喝、挥霍浪费、攀比炫耀、为所欲为。很少有人知道享受生活的真正含义。享受生活不光是物质的满足和肉体的快感,还应当包括精神的感悟和愉悦,即有良好的心态。
有人说,“我很穷,我正在为生活而苦苦挣扎,享受生活对我来说很遥远,谈不上。”那么,是不是一定要很富裕才有条件谈享受生活呢?那倒不一定,关键是对人生有个正确的观念,对生活有个正确的态度;对际遇有个良好的心态。正确的观念是“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正确的态度是“顺其自然”、“随遇而安”;良好的心态就是“淡泊知足”、“从容乐观”。
如果我们的心态良好,那么这个世界就会提供足够的享受条件。比如你在开车,如果你老想着是你把车拉到远方,那你就会觉得很累;如果你想,你是享受车的力量得以到达远方,那你一定是愉快的。南宋僧人志南的七绝一首,其中有一句:“杖藜扶我过桥东。”古人还真幽默,明明是人柱着拐杖走路的,他却说是拐杖扶着他走,过了桥东。柱着拐杖走,想着就累;拐杖扶着他走,是拐杖服务于他,他就不累。
《战国策?齐策四》有言:晚食当肉,安步当车。食饭时间过了再食,没有肉,也像吃肉一样津津有味;慢慢地行走,没有车也相当于坐车一样舒适。可见,虽然没有享受的充分条件,只要有良好的心态,也一样觉得是在享受的。
你走在繁华的都市,高楼林立,大厦入云,车如水人如流,很是壮观。虽然这些都不是你所拥有,但你观赏着也是快乐的;你走进名山大川,山势雄伟、水色如练、古木参天、繁花似锦,山水风光也不是你所拥有,但你欣赏着也是心旷神怡的。由此可见,因为你没有占有(也不可能占有)这些的欲望,心态自然良好了,所以心中畅快,获得美的享受感。
面对同样的事物,人所产生的心态不一定相同。许多年轻小伙子,常常将明星或广告美女的玉照贴满他的卧室甚至床头,成天想入非非,心神恍惚,这是他对她们产生了迷色的心态。观世音菩萨和月殿嫦娥的相貌也是顶尖的美丽,他为什么不把观世音菩萨和月殿嫦娥的画像贴在卧室呢?因为他不敢,他知道猥亵神灵是要遭到灾难报应的,所心他就没有那个迷色心态。有些人三天两头泡在酒楼包厢里,珍馐佳肴、大鱼大肉,他见了肉就反胃,闻到酒气就想呕;一般的平民粗茶淡饭度日,偶尔赴宴那感觉是高级的享受。你说,同样面对酒肉,他与饥饿的人心态一样吗。
所以说,人生的苦乐与心态有关。良好的心态,处处享受生活的乐趣;不良的心态,无法乐观地生活。
摆正心态享受人生散文
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着只有他自己理解的东西---托尔斯泰。
怀着一颗悠然的心,让心窗看到人生的美景;品一曲高山流水,让心灵走向沉静。人生平安就是你我之福,何必太多的计较?放松自己的心灵,回归自然,世界那么多的美丽,那么多的快乐,何必让忧愁,烦恼独居我的心房。平凡的日子最好,最美。
人的一生就是一条没有回头的路,磕磕跌跌一直走着泥泞和平坦交织的路,数不完的坎坷,但也有看不完的风花雪月。有人把所有的抑郁埋在心底,只会让自己郁郁寡欢。如果把内心的烦恼告诉自己的'知心好友或师长,心情会顿感舒畅。打开心窗,阳光倾泻,让心灵变成风筝自由飞翔,俯视那一幅幅美好的人生美景。
舒畅的心情是自己给予的,不要天真地去奢望别人的赏赐。舒畅的心情是自己创造的,不要可怜地乞求别人的施舍。快乐不是靠外来的物质和虚荣,而要靠自己内心的自强。
打开心灵的钥匙,推开心窗的力量,就是你那永不褪色的微笑。
你微笑的心灵就可以和别人架起桥梁,一起观看窗外生命的美景。
一个人只有心存美的意象,才能看到窗外的美景。命运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窗外有土也有星,就看你能不能磨砺一颗坚强的心,一双智慧的眼,透过岁月的风尘寻觅到辉煌灿烂的星星。
摆正自己的心态,你便会在一个愉悦轻松的环境中生活、你感觉到每天都阳光灿烂,从而能完全地放松身心,享受那美好的人生。
写作与心态散文
当我想到要写这篇文章时,心情很沉重。
昨日,江山一文友,肩负站内社长之职,突然发来一句话:小说怎么写?随后又是两句:我想写小说了;有什么绝招么?对于他的发问,我无从回答,但对于友人,理应尊重,我也婉转地略说一二,可这不是经验,而是对写作的认知。
从字面上理解,写作——写文章(有时专指文学创作)。可是,当我们面临一些网站,打开页面后你会看到那些所谓的写作,它与写作的本身已经背道而驰了。作品已不是人们的精神食粮;也不承担着作品的灵魂与社会的责任,更不会给人以任何的启迪与思考。而是用作品去获得更多的金钱、名气等方面的回报,追求的是作品的娱乐性和可读性,这是大的方面。小的呢?一些网站会员已经把写作当成娱乐;把写作当成游戏;把写作当成玄弄。把自已自以为是小说、散文、诗的文字发于网站,第一要想看到的是,网友们如何地叫好,如何地恭维。可我在这里小声地问:你进步了么?这一切是心态的使然,是对文学的态度极不端正。
我对友人说,文学没有捷径。
慢慢来吧,当写作成了习惯,当人生的阅历爬满纸张,当一个人要想通过虚构的世界表达人的欲望,当你想把自已的文字赋予你的世界观时,你就会写出厚实的小说。
写作没有基础,欲在空中建楼,写作史上还没有其人。
我让友人用一个字扩句:水
他无法将其扩成句子,让我举例:水——一杯水——一杯白开水——乳白色的杯子盛着满满的开水……
接下来我让他加以想像,去创造一个空间。他还让我举例:阿月坐在炉子旁,一根一根地向里边添加木柴。父亲早起去田里了。茶吊开始冒着热气,不一会儿,茶吊里的水开始沸腾。
在这想象的空间里,有人,有物,有时间。
最后我问他,你还向我要经验和写作的技法吗?
他说:要!
写作不是急功近利的事情,他首先没把写作是什么弄明白。
写作是岁月积累,并非是有了经验与写作技法就全控小说了。要有诚实的心,面对生存的世界,在笔下表达出作者的小说观。如果没有正确的心态去面对文学,即使你有了经验和技法,一时地玄弄,经验与技法也会成为小说的奴隶。
“去观察不同的人群吧。一个村姑说话是什么样子,她与城里的女人有什么不同,城里的姑娘和一个女白领又有何区别。笔下有太多的东西要写。市场上有老农在吆喝,他的表情是什么样子?那个大学生在路上与他同居的女友在说什么?你的上司发火时是怎样的愤怒……你写过么?”
我对他说。
回答是:没有。
这就是装经验与写作技法的口袋,你连口袋也没有,怎么把我的技法与经验装走?记住我讲的,把心交出去,认知世界,认知社会,把自身的体验投入到小说当中,你会写出最佳的小说。
我最后对他说,写作不是去市场买菜,我想吃啥就买卖啥。“我想写小说了”——那是你的事,你爱怎么想就怎么想。就如同明天你说,我想吃烤鸭了那么简单。但明天你又说,我想写诗歌了,即使你去问当代的世界级诗人,恐怕也回答不出你的问题,只会对你说,你要吃苹果会更容易。
再次说到写作的心态,文学不是玩物。写作是作者的呐喊;写作可以表达人的欲望;写作承载着人类的精神与物质的文明;写作传承了历史和人类的.苦难,这一切你想过么?写文只是打发时光;只是混一混;只在X网站露个小脸儿那就错了。写作是心情的流露,也可陶冶人的品性,写作也可是爱好,不要有任何的利欲心,写作在我的眼中,已成习惯。有的人,把自已的写作已当成了炫耀,自费出了两本书,加个XXX协会,就是“作家”了,这样的心态就大错特错了。在此我引用旅美女作家施雨的话来结束吧:作家和写手的根本区别,简单地说,作家追求的是作品的灵魂和社会责任,能给人以思索,这样的作品即便只有一部,作者也可以称为作家;而写手的最主要目的是用作品去获得更多的金钱、名气等方面的回报,追求的是作品的娱乐性和可读性,就像无了无休但又让人追根穷底的电视剧,作者最多也只能算是“文字和情节生产匠”。因此,建议每一个写了点文字、出了点书的人冷静一点,将名片上的和心里头对自己的称呼由“作家”改为“写手”,等到作品立住了,再称“作家”不迟
------[发此文征得作者本人同意]
可比性与心态调整散文
人们形容两个事物之间有共同的标准时,叫具有可比性。可比性,是比较的前提。
比如,两个西瓜之间比重量,有可比性;两只瓷器比光泽,有可比性;但如果拿西瓜的重量比瓷器的光泽,就没有可比性。没有可比性,也就是不可以分出高下来。了解这一点对于心态的调整极为重要。
心态的失衡,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比较后的失落。比如评优、获奖、高分、中彩票等等所谓“好事”,一旦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就容易这样反问:为什么是他而不是我?这样的提问多了,自己也就烦躁起来,然后或能够转移注意力、开阔视野以化解之,或者就会畸形的扭曲下去,是为嫉妒。
其实,许多心态的失衡是没有根据的,因为产生之的供比较的事物之间原本没有可比性。年幼的孩子看到父母对别的.孩子亲热一下,就容易”吃醋”,孰不知父母心中,自己的孩子才是心头肉,怎么可能因为一时的欣赏而冷落呢?比如擅长文科的学生硬要和擅长理科的学生比奥数,也是自寻烦恼。
如何快速找到不可比性呢?这就需要冷静的思考与清醒的判断了。
过去家长们喜欢说,你看某某,回家就做作业,成绩都是前三名,你呢?就知道玩!这样的责备也是荒谬的,因为虽然都是孩子,但个性、成长经历、环境都不会完全相同;也许某某的父母懂教育,没有阻止孩子的创造性、打击孩子的自尊与自信;也许某某本身就对学习感兴趣,也许某某没有遇到烦恼的事,等等。这些,都要深入研究后才能下结论,一味以“他是学生,他怎么样,所以你也应该怎么样”来比较,就有失偏颇了。
事实上,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包括身心、包括所处时空。即使面对面的两位双胞胎也不是站在完全相同的坐标上,更何况他们的思维、性格也极有可能存在差异。所以,以此所做所为来比彼,无异于拿重量比光泽度。
我们失衡的主要原因,还是先入为主的假设二者有可比性,然后再感觉到不如意。其实,真正具有可比性的,只能是面对同样的问题时各人的态度或判断力,只能是经受同样的考验时各人的冷静程度与坚持或灵活程度。这些的高下,见素质,见意志,见头脑。所以西方国家多崇尚平民英雄,在战胜极限的时候,他们感受到了做为人的伟大与力量。
人与人之间的不可比性还在于阅历、价值观、幸福观的不同。不同的事物在不同人的眼里,价值也不一样;同样的场合,不同的人感受也不相同;同样的生活,不同的人心境也不尽相同。了解这一点,我们才懂得,最重要的永远是自己正在经历或将要面临的那些人、那些事,其余的,只不过是一种应该用微笑去欣赏、去悦纳的风景。
散文:心态决定苦与乐
知足常乐是一种处世哲学和生活态度,建议人们在任何环境中都要乐天知命,悠然自得,感到满足和幸福。
人之所以不满足,没有幸福感,是因为有着太多的虚荣心。不是因为拥有的东西太少,而是想要的东西太多。一个农夫,到森林里捡柴枝 ,在草丛中发现一尊金色十八罗汉。农夫赶紧将金罗汉抱回家。农夫的妻子高兴地说:“拿去变卖,一辈子不愁吃穿了。”几天后,农夫却闷闷不乐起来,妻子问:“捡到金罗汉应该高兴才是,怎么闷闷不乐呢?”农夫说:“我在想另外十七尊金罗汉在哪里?”
满足是一种感觉。从前有对卖烧饼的`夫妻,每当黄昏时数着一天的收入,看到比昨天又增加了两块钱,夫妻俩都会开心大笑,他们感到天地间没有比这更美好了;而也正在这个黄昏,另一对腰缠万贯的富翁夫妻仅仅因为所持股票面值下降了30个百分点而饮毒自杀,其实,仅他们留下的不动产折合成钱,也足够他们吃上几辈子,问题在于他们的不满足的心态。
人生百年,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世间美好的事物也不尽十全十美。人生苦短,无法事事如意,也强求不来。与其事事追求完美,招来烦恼,影响健康,倒不如调整心态,找到幸福的感觉。
我与蓝天比心态散文
蓝天,拥抱白云,亲吻阳光。
而我,在白云与阳光之间,选择了云彩。
当晨风吹来,树叶飘动,我在鲜花间欣赏蜜蜂。忽然间,我的心里一动,眼前出现一道彩虹――那是蜜蜂飞动的轨迹!
当艳阳高照,道路跃金,人在流汗,狗在流涎,天得意忘形。可我,在绿树下倾听蝉鸣。忽然间,我耳朵一惊,头上飞来一只美鸟――那是喜鹊的乐音!
蓝天不爱乌云,就让夕阳将它染成晚霞,而我,在乌云下行走,却踏着诗的脚步,把晚霞披在身上,哼着月光曲,向仙的高峰挺进……
蓝天,你疯了!你爱白云,你爱阳光,其实不够!
我呢?我爱一切的一切,包括人生的挫折、环境的险恶、生命的.考验!
千里沙漠,我学骆驼的精神;万丈天山,我学猎鹰的雄姿。我看到那仙气缥缈的峰极有个似花非花、似虹非虹、亦笑亦飞、亦歌亦舞的胜利女神在向我亲切地招手……
心态的攻与守散文
心态还有攻与守的区别吗?个人认为,有。研究之有什么意义吗?试分析如下。
心态的攻与守,并不一定完全能被自己知道;就好像我们做事有时候都不知道具体目的,用有些人的话说就是“喜欢呗”。喜欢,其实就是一种感觉而已,此时喜欢不代表彼时仍喜欢;只不过是跟着情绪走罢了。
如何看出心态的攻还是守呢?我想,要通过遇到事情时的反应来判断。比如,处于攻势的心态,往往会很自信,而一旦看到胜过自己的人或事也会很不平衡。用棋圣赵治勋的话来说就是“我的.地盘是我的,你的地盘也是我的”。而处于守势的心态,往往会追求平静生活,以不受到打扰为最大的快乐。此时他们不喜欢挑起争端,只愿意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缺乏闯劲与挑战精神。
心态的攻与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时段或不同的场合中,他们会不断变化,或者层次出现交叉。比如一个在事业上处于攻势心态的人或许会很有魄力与决断力,但生活中却可能处于守势,只要不节外生枝就好;比如一个在朋友中处于守势心态的人或许会很低调,而在一个人时却可能唯我独尊的向自己的梦想靠近。
了解心态的攻与守还是很有意义的。许多时候我们不清楚羡慕嫉妒恨的来源,以为那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弱点;却不知道,这样的情绪反应是处于心态攻势下的必然;当你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或者正志在必得的享受着开拓者的自信时,却突然有高山险壁横在面前,让你不得而过,此时,或许调整心态,或许就只有愤怒与焦虑了。而面对那些不思进取或者自暴自弃的人,我们一定要弄清楚他是处于心态守势状态,要激发他对自我、对世界的探索欲、创造欲,从而将能量调整到健康的方向上来。
心态的攻与守其实并没有对错之分,只要运用得当就好。比如在创造生活时就需要攻势多一些,而在享受生活时就要守势多一些。当然,一切都以不损害他人与自己的身心健康及其他正当利益为前提。当我们攻克难题时,想一想“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势如破竹;当我们体验休闲时,读一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适淡雅。而心态不在自己预料之内,或不符合我们的角色定位时,就需要看一看,是不是攻与守的时机、场合没有掌握好;如此,则可少去许多隔靴搔痒式的弯路。
心态决定心情好的与坏散文
人生是什么?人生是个逗号,不会终结,充满希望;人生是冒号,给人启迪,引人思考;人和是个省略号,淡泊名利,容纳世界;人生是句号,学会珍惜一切。
人生就像一张空白的书卷,我们面对的其实就是一道道检测自己的试题,等待着我们用智慧去填写,等待着我们用手去描绘。
人生本来就是充满荆棘和坎坷的,在漫漫长途,经给自己信心,给自己希望,给自己拼搏的勇气,给自己点盏为,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
人生是晴天,又是阴天;是雨天,又是雪天;不部是一帆风顺的。当你掉入泥沼之中,别老是想着靠别人,要知道那摆渡生死的小船正握在你的手中,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如何战胜自己,摆渡出去!
人生是我们走过了这一辈子所经历的回忆,犹如一部自编自导的电视剧,有喜、有忧、有器、有泪,在这部纪录处里,收藏着自己的点点滴滴。
总之人生是一个有生有灭的过程,我顺应自然,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个人的能力谋求发展,做事情,自身具备的条件达不到要求的,不要勉强自己,事物总是呈阶段性发展的,当这一阶段结束,总要识时务,自然地转到另一个阶段,不要强求自己蛮干。
人生是短暂的,对每个人来说不会轮回,仅仅只有一次。我们要有良好的心态和愉快的心情来度过此生;
一位哲人说过:“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一位伟人说:“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是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佛说,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心态的不同必然导致人格的作为的不同,因而也会谱写不同的人生。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议论心态这个问题,常常会就某一件事议论这个人的心态好或者那个人心态不好。心态,就是指一个人心理素质。心态决定心情,好心态带来好心情,坏心态带来坏心情。一个成熟的人应该理智面对外在环境变化,不管外部环境如何,都要保持自己情绪的平和愉快。就像向日葵花一样,永远面向阳光绽放灿烂的笑容。即使阴天下雨也不气恼抱怨,更不灰心气馁,总是对未来报有坚定的信念,相信总有雨过天晴、阳光普照、明媚灿烂的时候。好心态的人,即使遇到挫折坎坷,也不阴冷绝望,不斤斤计较一时的荣辱得失,大度宽厚,豁达从容,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经验的不足,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有了好心态就会有好心情面对人生每一天。
★ 散文享受下雨天
★ 享受慢生活散文
★ 享受一下生活散文
★ 生活与享受作文
★ 心态与职场减压
★ 心态与人生说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