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打工者心态(共含8篇),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爱吃蛋筒的小胖”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打工是我们除了选取创业道路之外的另一个选取。身在职场我们人人都是打工者,不管你是蓝领、白领、金领,亦或是程序员、设计师、普通的工人等等,我们都是以打工的身份在社会上行走。但是在工作中,要是只拥有打工者的心态去工作的话,那就离出头天的日子越来越遥远了。一个企业的老板,是不会重用一个只有打工者心态的人的。为什么呢?下文为你深度解析打工者的心态。
你的工作心态将影响你的职业生涯。深度解析打工者的心态,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打工者心态。打工者心态指的是我们在老板手底下工作,老板付出多少薪酬我们就做多少工作,要是工作多出这个范围或是职责高出这个范围,那他就不负责了。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将影响一个人未来的发展,一个人要是只有打工者的思维,那么他就算是某天成为创业者,也是很难取得成功的,因为你的心态决定了你的成就。想要获得高工资,就先得让别人觉得你有价值,培养老板的思维,用主人翁的心态去打工,即为公司创造价值,也为你的付出争取更多的回报。
想要有所成就,务必抛弃打工者心态,真正的为自我工作。先来看一个故事:在20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鲍威尔在一家百事可乐的工厂从事车间的地板清洁工,这是一份很多人都不想干的工作,但这对于鲍威尔来说是找工作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事情,有个人打碎了五十箱的汽水,弄得地板十分的脏。但是他还是本着自我的工作原则耐着性子勤劳的把地板给收拾干净了。这一幕刚好被领导经过看见了,之后他被调到其他部门工作,一年后他晋升提拔为工头。不断的晋升提拔,N多年之后,他就是被提拔为万众瞩目的美国前国务。工作究竟是为了什么呢?想要工作有所成绩,看得到结果,那就需要摒弃打工者心态,真正的为做好工作而工作。
【精选阅读(2)】
“我给你打工,你付我工钱,工钱给得多就多做一点,工钱给得少就少做一点,不给钱鬼给你做事。”这就是时下流行的“打工者心态”。这种心态在社会上普遍存在,个性在民营企业,拥有这种心态的打工者保守估计都在百分之九十以上。拥有这种心态的人大多还是具有必须的本事,不怕你老板炒鱿鱼的“白领一族”,有时无奈的老板还得看他们的脸色行事。这是拥有“打工者心态”最基本的资本。
一、从个人价值观来说。随着市场经济深入广泛地开展,人们的思想也转变得个性快。人们对金钱的追求热情似乎比任何一个时期都要高。做任何事情之前,首先就得把价钱谈好,把合同签好,要不然就免谈。如果自我做了很多事情,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就会感觉好象吃了很大的亏似的。很多人在目前公司做就嫌工资少了点、觉得位置低了点,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这山望着那山高。跳槽呢又怕风险太大,成本过高。初到一个公司首先得试用你一到三个月,不行的话还要延长试用期。试用期间工资肯定是要打折扣的,试用之后,还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恢复到此刻的工资水平呢。那么为保证那点工资能如期进帐,自我分内的事得将就着做,只要不出问题就行了,有机会偷懒的时候决不含糊。做多点感觉似乎吃亏了,做少点感觉自我赚了一把。日子就这样当天和尚撞天钟凑合过着,感觉还能够,反正自我没有吃多大的亏。于是逐渐养成了一种不求上进、安于现状的心态。
二、从公司体制来说。很多老板都有一种“即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思想。老板大多是精明的,在他们的脑海中可能想得最多的就是“成本”与“利润”两个词,在用人上也同样在思考这个问题。如果这个人在公司是成本,而没有产生利润或者产生的利润很少,那就得思考是否还要他留在公司这一很实际的问题了。在这个流行下岗的年代,要招一个工人还是挺好招的,招聘启事一贴就会来排队。“只要有钱什么人找不到?!”很多管理者都有这种意识。其实,要找一个适合企业的关键性人物,有时就象找对象一样需要可遇不可求的缘分。
如何权衡“打工者心态”与“老板心态”
普天下的老板永远都期望员工能够为企业多做点事情,永远觉得员工做得不够。而员工的真实想法是:公司给我薪水,我为公司干活,公司给多少份报酬,我为公司付出多少份努力!这样的等价交换,这不是再合情合理但是的事了吗?
如何权衡“打工者心态”与“老板心态”
HR分别站在老板与员工的心态之间作了分析,总结了老板对员工主要有以下的不满:明明只要多动一下脑筋就有潜力做出最好的东西,却总是先拿一个草草了事的东西来敷衍;等到出了问题,先不是想办法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而是首先思考如何推卸自我的职责;遇到困难先想着如何绕道而行,或者就干脆往后拖,直到把事情拖黄,最后不了了之;做事只求能在能老板或者上司那里应付得过去,所以对老板能看得见的事情就多做些,老板看不见的就少做,甚至干脆不做。
对于某部分员工的心态总结:该上班我就上班,下班我就走人,我只要对得起这份薪水就行了,多一点我都不干,做了也白做。工作嘛,又不是为自我干,说得过去就行了,干吗那么认真。一些基层员工认为他们工资在公司的工资相对不高,老板也不把注意力放在他们身上,怀着想做就做,不做大不了走人,辞职不干了的`想法。
所谓“老板心态”和“打工心态”看起来是因为各自利益的不对等,正是因为这样的各自为了利益中,老板与员工之间产生了一种内心的博弈,在许多人看来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可我却认为并非如此,甚至这两种利益本身就能够共存的。这种内心的矛盾,只有当这两种利益是建立在完全对立和不平等的前提下才会发生。
作为一名打工者我工作就是为了赚钱,在工作时光我就工作是了,下了班我有我的自由,如何还能没有“打工者心态呢”?
为什么不能?我们讨论的并不是时光的问题,不是工作时光与下班时光的问题,你的工作时光当然是属于公司的,我们讲的是工作中的状态,同一件事情,我用打工者心态与老板的心态去完成,结果是有很大的不一样的,原因就是打工者把事情当作“任务”去完成,老板则把事情当做“职责”去完成。把工作当成“任务”是一种被动的,算计的,敷衍的。而把工作当做“职责”去做则是一种用心的,谨慎的,荣幸的。
作为一名员工,当你把每一件事都当作是我的职责去做,交上去的不仅仅是一份答卷,更多的是自我的职业生涯的成长。最后,你就会发现表面看来是你的公司做的一切,同时也是为你自我在做,在为你自我的职业发展的每一步奠定扎实的基础。在以后职场的道路上,无论是跳槽换一个老板,或是自我创业,都能够更加得心应手不是吗?
而一个公司如果打工者心态的人多,很大程度上可能是跟企业的薪资激励机制,是否公司的薪酬制度不合理?员工是否科学的加薪,晋升?企业管理与文化是否建立在一种相互信赖的平台?这是做老板、领导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许多员工不能满足你所需的状况下,往往问题就出在领导者本身。再者,现代礼貌的社会,也不会有为你“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这样傻瓜式的海誓山盟。所以领导者也不可能强制地要求你的员工务必具备“老板心态”,无条件地要求员工做企业的“主人”。
与打工者心态相对的是主人翁意识,也就是把公司的事当成自我的事,一心一意投入到公司的事业中,个人同企业一齐发展。但是主人翁的意识不是先天构成的,在公司这类利益组合的集合中,它需要利益的捆绑(即利益共享、风险同当)。最好的办法是透过公司文化融合个人,让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达成一致,这样的企业才有凝聚力。所以评价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不是看那贴在墙上的规章制度有多少,而是看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有多强。
【精选阅读(3)】
打工者这种消极被动的心态在必须的程度上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发展。拥有这种心态的人工作经常是斤斤计较的。有时是只求安逸,不求上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将无形中消耗企业的内部资源,给企业带来重大的损失。甚至有人开始想办法从公司内部“赚钱”。老板对这类人是又爱又恨,爱恨两茫茫的。爱是爱他们的潜力,很多的事情因为他们很熟悉很快搞定,恨是恨他们会做却不愿做,或者要你老板说些好话、花点小钱才去做,因为他感觉这不是他们分内的事。在管理越完善、分工越明确的企业,协作意识似乎淡化得越厉害。
打工者心态不利于个人的发展。拥有打工者心态的人似乎心胸不够宽广,视野不够开阔。老是盯着一些蝇头小利,个人的发展受到名缰利锁的束缚。如果一个人的打工者心态过于严重,他就会不思进取,逐渐养成好逸恶劳等消极习惯,无端浪费自我的最宝贵的资源:时光与青春。所以有关专家批评如今很多人有三大失衡:一是参与性与自身潜力失衡,也就是说自身的潜力不够又不去提升就期望参与管理与决策;二是批判性过强与建设性太弱失衡,很多人牢骚满服,对什么都不满,见到不合理现象就骂,但要他提出建设性意见时,又没有一点主见;三是贪图享受心理与艰苦奋斗意识失衡,大多数人都不愿意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去积累,都有一劳永逸的爆富思想,这从搏彩业的繁荣中能够看出来。其实,一个人的发展除了机遇之外,更重要的是心态。只有有了健康良好的心态,你才会不断地发展,你的生活才会充实、简单、快乐。
最近看了些写职场的书,加上自己的感受,现总结如下:
1、和同事搞好关联。不管是喜爱的同事,还是厌恶的同事,都要尽量做到持续良好的同事关联,一方面工作起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另一方面,出了问题,就算没人帮你,至少没人落井下石。
2、和任何同事都不可能成为朋友,同事关联再好。也是同事,大家也是有利益冲突的,没事的时候大家你好我好,万一有事,那个了解你最多的人对你的危害会最大。在利益、权利面前,没有朋友,只有同事,需要负职责解决问题的时候,没有朋友,只有自己。
3、要时刻与领导持续一致。领导再错也是对的,你说的再对,与领导不一至也是错的。领导的要求,就是你的工作,如果你的初衷就与领导不一致,那是在玩火。老板招你来是干活的,不是给自己找气受的。
4、不好当出头鸟,哪样只会死的更快。
5、不好太软弱,哪样只会被人当软柿子欺负。
6、所有领导的交代的工作都要有记录,并且保存好。
7、工作是永远也干不完的,这天加班做完了,明天还会有,这天没干完,明天地球也照样转。
8、工作只是谋生的手段,不是生活的全部。因此,下班以后,就不好再让工作上的情绪影响你宝贵的生活时刻了。
9、你只是一个打工的,职位再高,也不是老板。
10、职场不公平的事时时刻刻在发生,你以为你是谁,凭什么会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不会发生在你身上呢,没碰上,只能说是你运气好,碰上了,说明你是个正常人。拿人钱就要看人脸色,有本事就自己去做老板。
其实写下来也不必须有用,真遇到事也想不起这些,但不总结下,出现的问题更多,就当发泄下也好。还有一个用处,看一看,能让自己心态回归麻木,遇事也不用太激动了就~~
最近情绪很灰暗……
打工心态的10大突出表现
1、看着脚尖走路,没有长远眼光,着眼点也就是当前两三年,往往第一思考的是自己职业的安全感,是如何保住现有的饭碗。很少有打工者能进行换位思考,站到企业或老板的角度去看问题和思考问题。
2、漫不经心,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他们对一件工作完成的定义不是把某件事彻底解决,这天能搞定的必须不拖到明天。而是习惯性地把工作按照天数来分解,每一天只完成部分工作,下班时刻一到,就习惯性地想回家,剩下的工作明天再做,在公司里多待一分钟都不情愿。
3、出工不出力或少出力、懒付出。心里总想着:做事差不多就行了,搞那么辛苦做什么?他们接到一个指派工作任务后,进行处理或是分解后转交给其他同事,然后在他看来,这事就差不多算完了,反正他负责的这块已经做完了,至于转交出去的工作是否被保质保量按时完成,那就不是他要操心的范围了。长此以往,许多打工者已经习惯只管自己的两亩三分地,严重缺少整体观念。
4、缺乏职责意识,遇事推托、抱怨,喜爱寻找借口,竭力为自己辩护,认为自己永远都是对的。在一个企业或组织里,最常见到的就是在出现事故后,领导或老板要追查职责人,大家异常统一、步调一致地互相推卸职责,极少有人会站出来承认自己工作的不足。打工久了,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是回避,然后就是设法推给别人。这样一来,打工者也就愈加不可能从失败和失利中学习、吸取教训。殊不知一个人的成长就是从一个个自己承担失败,并从中总结分析了问题原因所在、积累经验而来的。
5、单枪匹马,个人英雄主义。很多的打工者脑海中都存在着个人英雄主义,总期望在一些事情上显露一下,在领导或老板面前表功。为了不被其他同事抢了功劳,因此有时候就会冒必须的风险(当然是以公司的资源为成本的),一个人单枪匹马干点什么出来。当然,要是出了娄子,最后还得由公司承担,很少有打工者会从降低成本及风险或是提高效率的角度出发,去主动联合其他同事,共同完成某项任务。他们既不愿帮忙别人,又不愿意别人帮忙自己。
6、大手大脚,花公司的钱不心疼。他们没有成本意识,不会将公司的
每一分钱的支出都算作是成本,更不会去想省下来的钱就是利润,没有精打细算的`习惯。相反,他们大方得很,反正公司的资产是老板的,只要自己工作方便顺手,浪费点又算什么,以至于许多打工者在自己做老板的时候,还改变不了在打工时养成的大手大脚的毛病。
7、一些打工者对结果不负责,认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疲劳。想得到好的回报,又不舍得多付出,总觉得吃亏的是自己,总有一种受压迫感。
8、遇事不是想办法,而是习惯性地问领导或老板怎样办。在他们眼里,不是办法总比问题多,而是问题总比办法多。一些人长期打工生涯下来,已经习惯了用单一思维去思考问题,A事就用A类解决办法,B事就用B类解决办法,很少去用超越性的思维从多角度、多方向来探讨问题的解决办法。
9、没有自动自发的主动进取精神。具体表现为领导或老板安排什么就干什么,绝不多做一点。同时,做起工作来磨洋工,甚至敷衍了事,缺乏进取的精神与激情。
10、缺乏自我挑战和自我超越意识,不敢突破自我,不敢挑战极限与大胆创新。
以上这10条打工心态,不是打工心态的全部,仅是打工心态的一些典型表现。不论高级打工者即所谓“白领”,还是一般打工者,即所谓“蓝领”、“灰领”,不论职位多高,地位多显,打工心态重的人,就算有才能,也只能是“只可用不可重用”,因而永远在发“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这种心态的结果就是永远都在埋怨中发奋找工作,即使在某一天他做了独立的老板,他也永远只是个打工仔,正因他从来不知道还有一种能让自己职业生涯成功的心态存在,那就是老板心态或主人翁精神。
精选阅读(二):
打工者,你要有做老板的心态!
打工者如何能长久?就是要不断提升被利用的价值。优秀的打工者,只有抱着“老板”的心态,才能提升自我价值。具体说来,打工者要具备5种“老板的心态”——化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用心同样一件事。。。
化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用心
同样一件事情,有的人脑子里全是负面的东西,而有的人则都把它用心地看待。人都是一样的,遇到一些违背自己意志的事情时,均会闪出某种消极的思想,但总要想办法去解决。就像武侠片里,如果你是高手,即便你的手脚被捆,你也会有办法把它弄开。
即便成功,也要及时“归零”
及时归零是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只有将自己心中那杯已长满青苔的死水倒掉,方能承接新注入的清泉。而且要不止一次地将杯子倒空,正因你每次学习所吸收的新东西,很快地又会将你心中的杯子装满。因此,你务必拥有属于自己的智慧贮水库,时时不忘将杯内的水倒入水库中,使杯子随时可承接新的事物。
不下山就不能登上更高的山峰,不归零就不能持续发展。
越饱满的麦穗越低着头
有个自以为聪明的学生参加考试。试卷有100道是非题,试卷上一句“请先看完所有题目之后再开始作答”的字样个性醒目。他想,“看什么看,以我的实力,大约30分钟可答完。”他满怀自信地提笔开始答题。待他答到第79题时,赫然发现题目上方写着:“本次考开始答题。待他答到第79题时,赫然发现题目上方写着:“本次考卷不需作答,只要签上姓名交卷便得满分,多答一题多扣一分。”他懊悔不已,但为时已晚。越饱满的麦穗越低着头,谦虚让你得到尊重。
敢于付出的心态
舍就是付出,付出的心态是老板心态,是为自己做事的心态。一个只懂“省钱、省力、省事”,却不懂付出的人,最后连“成功”也被省了。
合作与坚持的心态
合作是一种境界。合力不只是1+1=2,而是1+1=11的合力。
合作二字写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易。想与人良好地合作,务必从自身做起,而不是先要求别人。务必具备与别人合作的条件,包括真诚、付出、热情、大方、包容等等。
坚持不懈与充分的自信一样,都是取得成功的必备素质。如果你想与众不一样,如果你想取得成功,你要拥有的最重要的素质就是比任何其他人坚持更久的潜质。这正如有人挖井找人,很多人挖了深浅不一的井,没有找到水就放下了;只有一人坚持往下挖,挖的比别人都深,最后出水了。轻言放下的人,永远达不到成功的彼岸。
精选阅读(三):
打工者
“ 呼……”寒峭的风如同一把锋利的刀削落树上的枯枝残叶。街市已失去了白日的喧嚣,渐渐地静了下来――夜,已经深了。远处一阵不和谐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了,一个十八岁光景的男孩正拖着一双开了口的解放鞋,迈着疲惫不堪的步伐漫无目的地走着。风,似乎很喜欢捉弄这个男孩,时不时地往他的衣领里钻,他不禁缩了缩脖子,拉了拉衣服,可“热情”的风还是光顾了他,他迷茫地遥望夜空:今晚没有月亮,星星也很少。“唉!”他叹了一口长气,实在太累了,他不得不偎依在路上的一棵树旁。
这是他离开家乡的第七天了。七天前他收到了向往以久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七天前他颤抖着撕碎了这张他做梦都在想的录取通知书,七天前他带着父母的牵挂无奈踏上了离乡的火车。今年,父亲大病一场,家里实在拿不出钱供他读大学了。看到家里还有三个年幼的妹妹,做为大哥的他不得不离乡背井,到这个繁华的城市打工赚钱,养家湖口。
唉,打工,哪有那么容易呢?记得那天刚下火车,他就急冲冲地往招工地点奔去……本对这份工作胸有成竹的他一到面试处却傻了眼。眼前来应聘的人个个西装革领,不是博士,就是本科生,最差的也是普通大学毕业的。看看自已:灰头土脸,头上的那一绺头发不甘寂寞地站起来t望世界,至于那寒碜的衣服,皱巴巴的,像被揉皱的纸。他还没来得及多想、多问,就赶忙跑出了会场。
脚上的解放鞋不知何时已开了口,仿佛在嗤笑他。蓦然,他明白了刚才那位礼仪小姐鄙夷的眼神,不屑的态度。
第二天,他到工地上去找工作,原本该拿笔的手却无可奈何地搬着一块又一块笨重的砖头,身不由已地推着一辆又一辆肮脏的斗车。一天下来,他累得骨头都要散了架了。可谁知到了算工钱的时候,那个工头欺负他是个乡巴佬,不给他工钱。在他的苦苦哀求下,工头摆出了慈善家的面孔,“施舍”他五元钱。他手里攥着这来之不易又令人心酸的五元钱,那时候,他真想去死,可一想到家里有三个等自已挣钱读书的妹妹还有被生活压弯了腰的父母,他鼓足了勇气……
接下来的几天,他发疯似的找工作,然而不是碰了一鼻子灰,就是被人欺负,他曾不下一次地想过当乞丐――当乞丐也不用这么辛苦。可没想到,乞丐也不容易当啊,年纪轻轻的,谁肯施舍?整整一天没吃到一口饭的他想到这,就想哭,却没有眼泪。风吹得更有劲了,夜更深了。
朦胧间,天边已泛起了鱼肚白。“又是新的一天,别泄气,我有的是机会。”他站了起来,自言自语道。他把自已“整理”了一番,来到了上次的招工公司,在一片惊愕的目光中自信满满地要求见总裁。他以不凡的`谈吐和丰富的学识得到了总裁的赞赏。他,终于走进了从前在梦中才能见到的办公室。从此以后,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他的努力换回了丰硕的果实――不久,他的积蓄达到了五位数。后来。他利用晚上空闲的时间上夜校,仅用三年半的时间就完成了大学的所有课程。就在他毕业的同时,他辞职了。他带上所有的积蓄,开着自已买得轿车,回到了久别的故乡。他根据故乡得天独厚的地理形势,创办了自己的企业,让全村人民渐渐地富起来,他还捐钱建了三所学校。那天,他应邀参加学校的落成典礼,当他身穿精致西装,脚蹬名牌皮鞋,头发抹得光亮,整齐得能看到梳子在一绺绺头发上划过的痕迹,颇有老总风度地出现在会场时,一大群记者都围上来争着为他照相,一阵明亮的光刺痛了他的眼,眼前白茫茫的一片。
当他再次看清周围时,一切都变了――开了口的解放鞋依旧,皱
巴巴的衣服依旧,身边的大树依旧,唯有哪个风光的他――已不见了。他还是他,一个出门在外,没地方打工的“打工者”,一个打了一天工却拿不到工钱的打工者。
唉,明天该上哪儿打工呢?一夜的艰辛,他那绺傲然挺立的头发中似乎多了几道银丝……
★ 打工者之歌一
★ 调整心态
★ 心态决定命运
★ 关于心态演讲稿
★ 心态决定成败
★ 感恩心态演讲稿
★ 阳光心态读后感
★ 感恩心态学习心得
★ 调整好心态
★ 乐观心态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