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得到与享受哲理故事(共含5篇),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hxg12315”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得到与享受哲理故事
这天早上,小和尚发现师父得到了六个馒头,大师兄也得到了六个馒头,只有他自己得到了四个馒头。
小和尚觉得这太不公平了。师父得六个馒头,他没意见,可大师兄也得六个馒头,不是跟师父平起平坐了吗?不行,不行!
于是小和尚找到师父,也要六个馒头。师父说:“你能吃下六个馒头吗?”小和尚大声说:“能!我要六个馒头!”
师父看了看小和尚,把自己的馒头拿了两个给小和尚。不久,小和尚就将六个馒头吃完了,他吃得很饱很饱。小和尚拍着肚子高兴地对师父说:“师父,你看,六个馒头我都吃下去了。我能吃六个馒头,以后每天早上我都要像大师兄一样要六个馒头!”师父微笑着看小和尚、说:“你是吃下去了六个馒头,但明天你要不要六个馒头,还是等会儿再说吧!”
小和尚觉得肚子胀,也口渴,然后就去喝了半碗水。接着,小和尚的肚子比刚才更胀了,而且有点发痛,小和尚开始难受起来,根本没法像平时那样挑水扫地念经。
这时,师父对小和尚说:“平时你吃四个馒头,今天你却吃了六个馒头,你多得到了两个,可是你却并没有享受到这两个馒头的好处,相反,它们给你带来了痛苦。得到不一定就是享受。不要把眼光盯着别人,不要与人比,不贪,不求,自然知足,自然常乐。”小和尚点点头,捂着肚子,说:“师父,以后,我还是吃四个馒头!”
有一位住在深山里的农民,经常感到环境艰险,难以生活,于是便四处寻找致富的好方法。一天,一位从外地来的商贩给他带来了一样好东西,尽管在阳光下看去那只是一粒粒不起眼的种子。但据商贩讲,这不是一般的种子,而是一种叫做“苹果”的水果的种子,只要将其种在土壤里,两年以后,就能长成一棵棵苹果树,结出数不清的果实,拿到集市上,可以卖好多钱呢!
欣喜之余,农民急忙将苹果种子小心收好,但脑海里随即涌现出一个问题。
既然苹果这么值钱、这么好,会不会被别人偷走呢?于是,他特意选择了一块荒僻的山野来种植这种颇为珍贵的果树。
经过近两年的辛苦耕作,浇水施肥,小小的种子终于长成了一棵棵茁壮的果树,并且结出了累累的硕果。
这位农民看在眼里,喜在心中。虽然因为缺乏种子的缘故,果树的数量还比较少,但结出的果实肯定可以让自己过上好一点儿的生活。
他特意选了一个吉祥的日子,准备在这一天摘下成熟的'苹果挑到集市上卖个好价钱。
当这一天到来时,他非常高兴,一大早,他便上路了。
但当他气喘吁吁爬上山顶时,心里猛然一惊,那一片红灿灿的果实,竟然被外来的飞鸟和野兽们吃个精光,只剩下满地的果核。
想到这几年的辛苦劳作和热切期望,他不禁伤心欲绝,大哭起来。他的财富梦就这样破灭了。在随后的岁月里,他的生活仍然艰苦,只能苦苦支撑下去,一天一天地熬日子。
不知不觉之间,几年的光阴如流水一般逝去。
一天,他偶尔之间又来到了这片山野。当他爬上山顶后,突然愣住了,因为在他面前出现了一大片茂盛的苹果林,树上结满了累累的果实。
这会是谁种的呢?在疑惑不解中,他思索了好一会儿才找到了一个出乎意料的答案。
这一大片苹果林都是他自己种的。
几年前,当那些飞鸟和野兽在吃完苹果后,就将果核吐在了旁边,经过几年的生长,果核里的种子慢慢发芽生长,终于长成了一片更加茂盛的苹果林。
现在,这位农民再也不用为生活发愁了,这一大片林子中的苹果足可以让他过上温饱的生活。
只不过,他转念一想,如果当年不是那些飞鸟和野兽们吃掉了这小片苹果树上的苹果,今天肯定没有这样一大片苹果林了。
【哲理故事启示】生活中,一扇门如果关上了,必定有另一扇门打开。失去了这种东西,必然会在其他地方有所收获。关键是,你要有乐观的心态,相信有失必有得。要舍得放弃,要正确对待你的失去,失去才能得到,有时失去也就是另一种获得。
哲理故事:给予即得到
有一天,辛格和一个旅伴穿越高高的喜马拉雅山脉的某个山口,他们看到一个躺在雪地上的人。
辛格想停下来帮助那个人,但他的同伴说:“如果我们带上他这个累赘,我们就会丢掉自己的命。”
但辛格不想丢下这个人,让他死在冰天雪地之中。
当他的旅伴跟他告别时,辛格把那个人抱起来,放在自己背上。他使尽力气背着这个人往前走。
渐渐地,辛格的`体温使这个冻僵的身躯温暖起来,那人活过来了。
过了不久,两个人并肩前进。当他们赶上那个旅伴时,却发现他死了——他是被冻死的。
在这个故事中,辛格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给予了另一个人,使他保存了生命。
而他那无情的旅伴只顾自己,最后却丢了性命。
智慧小语:对有利可图的人才愿帮助,而毫无利益的人,宁死也不施以援手,这是不对的。不论是什么众生,只要有需要,都应该帮忙。互助可以温暖彼此,只顾自己,最终会让自己成为孤家寡人,在无助中走到绝路。万物存于世,不是因为隔绝而独自残存,而是因为互补而欣欣向荣。
享受学习、快乐生活哲理故事
“学习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我们不能说这一小时是在学习,而不是在生活,既然是生活,就应该享受,要快乐的生活,快乐的学习。”这是笔者与校优秀团员标兵——生科院的周思同学交谈时印象最深的一句话。的确,她是这么做的,也是这样生活的。
态度决定一切——感受她有滋有味的大学生活
“做什么都要报以学习的态度。”
大一加入信息中心周思只报着一个念头:“写新闻稿件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而我现在还没经历过,加入信息中心就是要学习怎样写好新闻稿件。”英语电台工作期间,她仍然如此,在工作中不断与同学们交流、学习,逐步完善自己。大三时虽然课程很繁重,周思仍抓紧课余时间与院其他三名同学共同参加了辩论赛,当时出色的表现给同学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辩论赛期间我们四人人建立了非常好的战友关系,那种感情弥足珍贵。每天的业余时间就是四个人的唇枪舌战,大家都坚持自己却愿意倾听,当几个人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时,那种感觉真的是很美好。”
参加新生才艺展,十大校园歌手这些丰富大学生活的活动,周思并不是为了什么名次、荣誉、光鲜一时,她只是觉得:“喜欢这件事情我就要去尝试,并总结在尝试过程中收获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启发。就像歌唱比赛,我从每次比赛中逐渐学会了怎样在舞台上表现,以及在表演时的心理,以后再看相类似于超女这类的节目就更明白了。”即便是一种娱乐,她也能从中玩有所获。
参加英语竞赛,周思第一次仅以零点几分位居湖北省第二,这次代表我校再次参赛,成为我校四名选手中唯一进入决赛的一名。她仍是那样对名次不在意,让她最高兴的是在竞赛中学到了如何敏捷的思维,使得自己在每一次竞赛培训中都有一个飞跃。
“我喜欢看各种各样的书,图书证我总是借的满满的。心理学、哲学、文学、自然科学类的图书我都喜欢看,我觉得不同的书传达了不同的情感。心理学可以了解每个人都是怎么想的,并将其分析总结,就可以站在一个高的角度来看问题,好多事情就都释然了;哲学教我如何融会贯通,任何事物都不会单独存在;英语书刊让我了解了好多英文的文化背景,我想如果要真的想学好一门语言,并不是把它作为一种工具,而是要感受它其中的'文化底蕴。
不放过一条漏网之鱼一步一步往上爬——学习她脚踏实地的学习态度
“在学习上我的概念没有重点,每一个知识点我都要弄懂弄会,真正地掌握它,当你真正的了解了一个事物的时候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学习是个日积月累的事情,我不赞成考前的突击,虽说有的同学突击可以得个高分,但我觉得那并没有意义,社会注重的还是真材实学。学英语也是如此,把每一点都变成自己的东西,培养自己的兴趣,一步步努力,脚踏实地的。”
“我大一的时候常听一些大三大四的学长学姐们说:我们老了,这些活动就你们参加吧。当时我就想我的大学生活绝对不会是这样,要一直努力的向上走。保研以后,我又要从最底层开始一步一步往上走,去观察、去思考、去学习、去改正、去完善,使得每一天都要有进步。”周思一直坚信,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只要你每天都进步了,就是跟的上社会的步法了。
最后周思还向笔者传达了她在为人处事方面的一些看法:要对自己宽容一点,对别人宽容一点,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和环境作对,当你不能改变环境时,我们做的只有适应环境。就这么短短的一生,为什么不开心的生活,对自己好一点儿呢?
徒弟问师父:师父,您经常说,我们要活在当下,珍惜当下,享受当下。那么,我感冒了,我也要享受感冒这个病痛吗?
师父看看徒弟,微微一笑说:把你的手伸出来!
师父拿起戒尺,打在徒弟的手心,徒弟立刻把手缩了回去,感觉手心火辣辣地痛。
把手伸出来!师父说。
徒弟怯生生地再次伸出手,手刚一伸出,师父的戒尺便落在了手心,又是一阵痛。
把手伸出来!师父说。
徒弟强忍着疼痛,把手伸出来,说时迟,那时快,眼看师父的戒尺又要落下来,徒弟赶忙把手缩了回来。
“师父,你为什么打我?我做错了什么?”徒弟问。
“这就对了!”师父说,“我们说‘活在当下,珍惜当下,享受当下’并非指听之任之,逆来顺受,而是顺势而为,有所作为,让每一个当下的发生,都成为使我们的生命获得成长的助力。唯有我们在每一个当下中有所收获,有所成长,我们才是享受。”
“就如刚才,你受戒尺之痛,若听之任之,还说什么“享受当下,珍惜当下”,那只能是自欺欺人罢了!非要说要‘享受当下’,那就是自虐。”
“面对一个发生,我们一般会有四种反应:
“一种人,胆小、压抑,缺乏勇气,听之任之,逆来顺受。这样的结果是,他们不断被各种人事物影响、折磨,少有收获和成长。他们的生命是一种煎熬。你刚才如果用这种方式,那么,你今天就白白挨打了!
“第二种人,勇敢、无畏,他们敢于面对每一个发生,但会在每一个发生的当下,保持觉察,了解事件发生的缘由、规律,从中寻找成长的养份,获得收获。在这个过程之中,他们可以享受每一个当下给他们的成长和帮助,每一个发生,对他们来说,都是值得珍惜的。你选择了这种方式,保持觉察,所以,才有了我现在正告诉你的`这些内容。
“第三种人,鲁莽行事,遇到事件,即当下来了脾气,发火愤怒应对。这样一来,当下的发生,只是点燃他们情绪的力量,他们收获的仅仅是更多抱怨、仇恨、发脾气的理由。享受当下,珍惜当下,便谈不上了。事实上,选择这种方式的人,每一个当下,都把他们推向更不利的地方。若你刚才选择这种方式,对于打你戒尺,来了愤怒情绪,结果只能是,师父对你失望,你获得师父教诲的机会更少。
“第四种人,遇事就逃避。这样一来,所有的发生,似乎与他们无关。他们的生命从未融入当下,他们永远活在自己的理想世界之中,他们拒绝现实,拒绝当下。他们来过,就如没有来过一样,无所谓当下。”
师父接着说:“很高兴,徒儿,你属于第二种,你勇敢活在当下,并且通过对当下发生的觉察,寻找让自己成长的力量。当你问‘为什么打我?’的时候,你就是让那个当下,转变为助你成长的台阶。
“师父为什么平白无故打你?一定是师父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告诉你一些对你有帮助的事,一定是师父通过这种方式帮助你成长。要知道,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之中,任何发生,都必有其缘由,任何发生,都不是平白无故的,任何发生,都是为了帮助我们获得提升,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好。就如适度的风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为了帮助树木长得更加强壮,适度干旱都帮助树木生长出更加发达的根系,更稳固地成长为苍天大树。那是历练,那是成长的功课。
“你问我,感冒了,也要享受当下吗?答案是肯定的!但这并非让你享受那个病的痛苦。而是,感冒这个问题的出现,必有其缘由,透过这个发生,你可以从中收获成长。比如,在感冒这个发生里,你可以找到,一定是自己的某些生活习惯、行为、饮食习惯损害了身体能量平衡,于是才发生了这个感冒,在今后的生活之中,要注意改善。接着,寻找方法来解决感冒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之中,你获得更多健康的智慧成长。这样一来,感冒这一发生,确实可以是享受。就如一次成长课程一样,你通过感冒的当下发生,进修了自己健康方面的功课,感受了从健康到不健康,再从不健康到健康的生命体验,而这让你更加珍惜身体健康。”
“这一切收获的关键在于,在面对每一个发生的时候,我们要保持生命成长的觉察,从中去发现每一个帮助我们成长的养分。”
听完师父的话,徒弟高兴地说:“原来是这样啊,师父,太好了!我要好好活在当下,享受当下,珍惜当下,保持成长的觉察,在每一个当下里成长,让自己的生命越来越好。
★ 哲理故事与感悟
★ 哲理故事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