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学习法有感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auto234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探究学习法有感(共含3篇),供大家参考。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auto234”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探究学习法有感

篇1:探究学习法有感

曾听过一堂公开课,原先是设计的是探究,新课推进以后,学生的讨论才开始,就被老师打断了,他足足讲了40分钟,还剩5分钟,他要求学生再讨论,可此时谁也不愿再讨论。作为一节探究讨论课,失败了。课后问他:“为什么要讲个不停?”其理由是:

第一,讨论中出现了错误,特别是史实错误,与其学生接受错误的史实,不如我把正确的讲给他们听;

第二,学生毕竟知识有限,让他们自己探究,自己讨论,简直就在瞎讲,课后还得*教师来纠正,不如开始就给他们正确的知识。

这位教师的观点很有代表性,其实,我们可以寻找更多的理由,来顶“讲授法”,反对“探究法”:

“学生缺乏自学的能力,很多人连课本都看不懂,只恐怕是探而不究!”

“教学进度是按计划进行的,讨论很费时间,进度会受影响”。

“探究或讨论时,课本内容很难满足学生,必须开发课程资源,可是,这又是个系统工程,一个教师怎么能够完成呢?还是讲讲容易。”

“现在还不清楚考试改革将如何进?这样的探究有效果么?”

事实上,教师的罗列的理由都是客观事实。原因是,教师本身就是讲授法的复制品,而且又是讲授法的最大利益者,他感觉到以灌输法为主的讲授模式在现实教学中确实有效,尤其是应付考试。况且,按照自己传统方式上课是最自如的,如果是教龄稍长一点的老教师,基本上不用多动脑筋,将所有相关的知识、讲解过程中的学生的反应、实验结果的种种变化掌握在自己手中。

探究学习首先是自主学习的一种,可是在目前,学校是不太可能实现让学生自主去探究。这倒不是教师们觉得自主探究不好,而是感到真正实行起来有种种困难。探究学习不仅培养的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而且也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意识,有的教师就此会问:“上课不讲,还要教师干什么呢?”其实,在探究学习的课堂上,教师确实只用很少的时间讲解,但是,这并不意味的教师失去指导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教师工作的难度更大了,因为探究学习所涉及的,不论是知识范围、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还是需要进行的实验都是开放的,这就对教师的知识面、思维想象力、创造力、逻辑分析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宽容的态度,提出全新的要求,它又涉及非常广泛的研究领域,如教学心理学、各科教学论、学习心理学、网络信息教学等等方面的理论,还包括大量教师不太熟悉的指导技术:如倾听、观察、问题与情景设计、指导反思、指导策略、组织讨论、引导合作学习等,因此,探与不探,还是取决于教师自己本身的能力与水平,不可强求一律,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究竟采取何种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我的观点是:适应自己的学生能接受的才是最好的!

“教无定法”可能就是对课堂教学最好的诠释,但是有句话叫做“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领导经常把这句话放在嘴边.问题就来了,什么是课堂效率?课堂效率的评价标准是什么?哪一种教学方法效率最高?为什么最高?参照系是什么?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学生感觉好效率就高?学生考试成绩好,效率就高?还是专家满意就是效率高?还是老师自己满意效率就高?

篇2:读《北大高效学习法》有感

读《北大高效学习法》有感

读《北大高效学习法》有感

李炳华

“读书是人类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因此,掌握高效读书方法也是我们必备的能力之一”。打开高效学习法这本书封面,这一段简洁的文字说明深深吸引了我的眼睛,让我想要一探书中的究竟。是的在当今知识经济的时代如何读书,读什么样的书,怎样高效率的学习摆在了每个人的面前。北大高效读书法为我们想要成为读书的成功者,指明了一个方向。

目录一共把本书分成了六章,其中强化你的学习动机、提高成绩的方法、增强你的记忆力这前三章,为进行成功学习作了简要说明,而“如何学好各门功课”则是具体到了实际操作的层面。书为我们学生指明了学习的.方法,学习的作用点,学习使用的力度,不失为一本难得的好教材。

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书中指出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好习惯的养成来自于平时的时间点滴,而养成了的好习惯可以终生相伴,好习惯用到学习上更是如此。诚然学习是一个求索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来不得半点虚假,所谓千日之功也。这个功夫全要在平时养成的良好的习惯上面。有了好的习惯,才会有好的行动,进而就会有好的回报。一些平时习惯好的,并进而考上了各类名牌大学的学习尖子就是好的证明例子。

请看北大学子如是说的:“学时专心致志,玩时酣畅淋漓,在学习的时候就不走神;对待任务雷厉风行,说做就做,一做就完,绝不拖泥带水;对每一项学习任务,无论大小一律认真对待,不马虎了事等等,在学习过程中慢慢养成了一些习惯,获益匪浅,直到了大学,仍然保留了很多高中的习惯”。

那么什么叫做好的习惯?那些习惯比较适合学生呢?人人都想达到一目十行,过目不忘,但那是一种理想。多数的学生都是从一字一句、一言一行学起,从点滴做起的。好习惯来源于平时的养成,老师的因势利导和学生的积极配合是二个相辅相存的环节。如把学习语文、英语的早读课这种习惯反复多次后,再坚持一阶段时间,过后回头一瞧,会发现原本的与现在的大不相同了。这就是习惯的养成。高效率课堂的得来,也是平时的一种积累和习惯的养成。比如我们常常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上学习、课后复习不能少的三步曲,对良好习惯的养成很重要。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这几个步骤,把握知识的要点。学有余力的学生下了课,还可能会把课堂笔记和自己在听讲中领悟到的道理拿出来反复比较,转化为自己的认知,甚至前后进行联系,融会贯通,以便能总结出一点规律。再如学完了一章节或一单元后自己总结,有什么重要的定理、公式、概念等等把它吸收消化等等。平时要给自己制订一个计划,分清轻重缓急,一件件先后次序,这样不仅避免了到期没完成的任务,也可以使学习有条不紊地进行。

再比如到了高三,学生就要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学习,牺牲一切可牺牲的休息和娱乐时间,充分利用早、中、晚时间进行学习,同时还要时不时地把高一高二的笔记翻出来回顾,()我以前所教的学生到这时为止,他们自己有几本平时整理好的难错题,不失为一种学习的有效途径。真象北大学子所说的:“碰到想不明白的题目或道理,我一遍遍地思考,而我恍然大悟时,高兴得简直比喝了一大杯冰水还舒服。星期天,本可以好好睡觉休息,虽然我也很累很困,但我仍然无法放下课本,放下钢笔”。与困难抗衡的确让人疲惫,但当你胜利时,心中会无比畅快。

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会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也是一种好的习惯,你说可不是吗?

篇3:中学生学习法制宣传日活动心得体会有感

这次活动大一各班都积极响应,他们问了很多关于法制的知识,自己也加入了绘制海报的行列中,受益匪浅。在展览地点,有许多同学也都停下了他们匆匆的步伐,认真的欣赏,一起讨论并发表各自的见解。我们部门将展览后的手抄报收回办公室,同时也邀请了院团总支权益部前往欣赏,一起分享活动的丰厚成果。

总之,在这次法制宣传日活动中,我们部门与同学们加强了沟通,让彼此的了解又加深了一层,也让我们部门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的展开,在同学们中扩大了影响力。同时,法制是我们大学生都必须明确的并且有清晰的定义,这是我们未来更好融入社会的基础,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法制是我们拥有和平美满幸福生活的保障!在这次活动中,我们也有许多不足之处,没有及时的向同学们传达这次法制宣传日活动的信息,导致手抄报的绘制有点赶。我们对同学们的知识讲解也不到位,还有点业余化。最后,我们部门成员之间的工作协调不到位,让工作也出现了一点纰漏。不过,我们坚信,在未来的工作当中,我们部门将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把每件事都做的,我们每个人都会好好合作,让同学们明确法制意识,让他们走得更高更远,让法制为他们的未来保驾护航!法制,与你同在。

英语词汇立体学习法的探究开题报告总结

超级学习法

快乐学习法

四快高效学习法

高效学习法初中

高三良性循环学习法

小学拼音学习法

语文“三字经”学习法

“四步曲”学习法

“分解——综合”学习法

探究学习法有感(锦集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探究学习法有感,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