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任务型教学法在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共含1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YQM”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任务型教学法在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独立学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对于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和生存尤为重要.文章结合目前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探讨如何在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堂中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
作 者:邹丽琴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江西,南昌,330029 刊 名:考试周刊 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 “”(29) 分类号:H3 关键词:独立学院 教学模式 任务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任务型”教学法是当今高等教育界推崇的.一种新型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概述了“任务型”教学法的定义和实施原则,列举了“任务型”教学法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阐述了实践效果,分析了不足,“任务型”教学法的具体应用还须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不断完善.
作 者:薛红 作者单位:辽阳职业技术学院 刊 名:成功(教育版) 英文刊名:SUCCESS 年,卷(期):2008 “”(6) 分类号:H3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 英语课堂教学 学生 语言应用能力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大学综合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论文摘要:现代外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模式(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引起了教师们的极大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概念和如何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来进行大学综合英语教学。
论文关键词:任务型教学 大学 综合英语
引言
在我国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长期形成了“注入式”教学,教师在课堂中占据主导位置。于是,学生在课堂中极少有机会参加教学活动,课堂不能调动学生对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理想;由于学生只是一味地听课,口头表达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变成“哑巴英语”。外语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需要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目前国内大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理论探索。研究表明,在大学英语专业的课堂教学中也可以借鉴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理念。
1.任务型教学的特点和构成环节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approach)是建立在第二语言洗得研究基础上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从学生的基本心理需求出发,认为学习是满足个体内部需求的过程,在教学目标上突出教学的情感功能,追求学生在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上的均衡达成。它强调教学中学生基本心理的满足,特别是归属感和影响力,具有较强的情感性。
典型的任务型教学分为5个环节。“课堂导入”环节:按照常规的课堂教学导入程序,课堂教学首先需要导入;“参与任务”环节:任务呈现环节。任务型教学让学生从课堂教学一开始就明确要完成的任务,然后在任务的驱动下去学习语言知识;“学习新知”环节:就是我们通常所指的语言知识教学,学习的内容可以围绕课本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进行;“巩固新知”环节: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操练运用”环节:学生掌握新知后,形成“活学活用”能力。
2.教学实例说明
本文以《致用英语综合教程2》(程晓堂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Travelling without Trampling”一课为例,说明“任务”的设计以及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该文主题集中在travelling 与trampling之间的关系,提出旅游可能会对环境起到破坏的作用,提倡“无破坏”旅游,以良好的旅游管理来发展地域文化和经济。旅游是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因此,在设计任务的过程中,要突出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围绕本课文,笔者设计了以下5项task-oriented的活动。
Task 1: Today we are going to deal with the topic “travelling”. Do you like travelling? Where have you been travelled? What other places do you want to travel in the future?
任务1分析:这是一个导入步骤,目的是想激发学生对主题或任务的关注和兴趣。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一种主动积极的任务情景氛围中。教师所问的问题要贴近本课文所涉及的.内容。 Task2: Look at the topic in our text “Travelling without Trampling” and try to predict the content of the text.
任务2分析:学生的兴趣被激起之后,就可以直接进入今天的主题或任务,即对标题的预测。在预测之前,要理清一些语言理解上的障碍。
Task3: Discuss in groups: What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can travelling bring to our life and the environment? Try to make a list of them. (The whole class may be divided into 7-8groups. After discussion, each group do a report.)
任务3分析: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及想象力对旅游业产生的影响展充分的讨论,同时也是对课文内容的一种深入挖掘。
Task 4: Each group reports the discussion result to the whole class. Compare the items each group provides. Then make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items you mention and those mentioned in the text.
任务4分析:通过讨论比较,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Task 5: Nowadays travelling is more and more popular in our country. Based on what travelling can bring to us, do you think we should develop tourism or we should just stop developing tourism so as to protect our home from being trampled?
任务5分析: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整个班级可以分为两大组,分为正反两方展开英语辩论。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形成的语言交际技能灵活用到实际生活中大家所关心的热点问题上。
结束语
任务型教学是交际法的发展,它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宗旨,是实现英语教学目的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应该根据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特点,积极探索任务型教学模式,使之在教学中发挥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程晓堂. 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Ellis, Rod. Task-based Language and Teaching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3]陈淑芳.使用任务语言教学法时教师的作用[J].湘潭大学学报,2003
浅议任务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高职英语教学以培养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重视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任务教学法主张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中心,强调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学习语言和解决问题.将任务教学法运用于高职英语课堂,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能有效地实现高职英语教学目标.
作 者:江文国 作者单位: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外语教学部,浙江,杭州,310057 刊 名:考试周刊 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 “”(50) 分类号:H3 关键词:高职教学 英语教学 任务教学法 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通过对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思考、分析和探究,体现了任务型教学法的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致力于学生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和统一发展,以形成学生丰富、自由的个性,发展其自主学习和合作精神.任务型教学法使师生在课堂真正完成对语言的实践,提升英语教学品质,发展小学生的英语素质,从而达到掌握语言和应用语言目的.
作 者:陈芝英 作者单位: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外语系 刊 名:科技信息(学术版)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36) 分类号:H3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 交际能力 互动浅谈任务型教学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从分析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入手,介绍了任务型教学法的操作步骤,探讨了其独特价值,并以商务英语教学为例介绍了任务型教学法用于专业英语教学的.实践及其成效.
作 者:程援助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镇海职教中心 刊 名:中等职业教育 英文刊名:ZHONGDENG ZHIYE JIAOYU 年,卷(期): “”(11) 分类号:H3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 任务型教学法 商务英语教学真实运用任务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专题实验阶段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英语是我国小学的一门核心学科课程。但长期以来,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忽略了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学习困难、学习方法、学习心理等学习因素的考虑,教学活动的设计大都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判断和对学生心理特征和兴趣的假设来编排和组织,这使得英语教学基本上只是老师的教,很难成为学生的学,大部分学生只学到了英语语言知识,没有形成得当地运用所学英语语言知识进行交际的能力,而英语是一门需要学生大量实践练习的课程,学生只有在语用真实、语境真实的交际活动中,才可能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目前国家教育部正在对基础课程进行全面的改革,其中也包括对英语学科课程进行改革,为此教育部组织研制了《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新标准的“附录六:教学策略指导”中建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实践性强、具有明确任务目标的“任务学习(Task-based learning)”这一教学策略,并就此做了相应的规定。 国家教育部九五规划项目“中小学英语教育动态真实原则研究与实验”全国项目组负责人华中师大鲁子问老师开始在实验演示课的课堂教学中对“以任务为基础”的教学思路进行实践尝试。在3-4月号的《英语教育研究与实验》中鲁老师提出了“真实运用性任务教学模式”。207月在北京举行的“年全国中小学英语教育与新标准研讨会”中的大会发言稿《“中小学英语真实运用任务教学法”简介》中鲁老师正式提出“中小学英语真实运用任务教学法”,其英文表述是:real-use-task-oriented English teaching method for schools in China。 为了探索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9月,我参加了厦门“中小学英语教育动态真实原则推广性实验”的子课题----“真实运用任务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的专题实验研究。二.实验的理论依据本实验的理论依据是英语教育动态真实原则。英语教育动态真实原则指出:1. 若英语教师能把握英语教育的教育因素的动态的真实的内涵,并依据这些内涵进行英语教学,则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2.若英语教师能把握英语教育的教育因素的动态的真实的内涵,运用动态的真实的英语教育的教学因素进行英语教学,则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三.实验的研究目的 1.研究小学英语真实运用任务教学法的可行性。 教学中,运用“动态真实”原则及其教学策略、教学法、教学方法和技巧,力求在真实的语境中输入真实的语义,运用真实的语用功能,不断调整、变换教学方法,有的放矢地、有步骤地、有层次地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运用真实英语的'能力。 2.为进一步完善小学英语真实运用任务教学法积累经验和素材。本实验处在摸索阶段,应该结合教材,根据“动态真实”原则,通过符合学生不断变化的真实兴趣、真实学习目的等教育因素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创设语义、语境和语用的全面真实,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输出真实英语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断积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经验和方法,达到实验研究的目的。 四.实验时间与对象 时间从209月至7月,对象为本校三(1)班的学生。五.实验过程与方法 实验过程安排表:过程 时间研究内容成果呈现形式第一阶段.9-.7“任务型”教学设计论文、公开课、调查报告第二阶段2003.9-.7“任务型”教学策略公开课、调查报告第三阶段2004.9-.7“任务型”教学评价论文、公开课、调查报告 (一)理论学习 实验启动阶段,在市、区教研员的指导和组织下,实验教师对实验的开展进行了深入、认真的探讨,认为实验要做好以下几点: 1.要系统学习“动态真实”原则及有关方面的理论,准确把握动态真实的教育因素和教学因素,教师之间进行经常性的听课、交流、反馈、学习,提高自身的教学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 2.要根据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情况,结合现行教材和学生的真实水平,设计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3.要依照《英语课程标准》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抓住教学重、难点,认真按照动态真实原则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活动、教学方法和技巧,特别是要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语用目的,设计真实运用任务。 (二)问卷调查法 利用教育调查表对学生真实兴趣和学习真实困难进行动态调查和分析,按照学生真实兴趣动态设计教学活动。 以下是实验班36位学生英语学习问卷调查表。 序号 内容喜欢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1.你喜欢哪些英语课堂学习活动?做值日报告27 75%做英语游戏36 100%听英语小故事30 83.3%朗读儿歌、绕口令30 83.3%唱英语歌曲33 91.7%模仿秀活动25 69.4%各种竞赛活动27 75%看英语动画片或录像34 94.4%在网络环境下上英语课35 97.2% 2.你喜欢哪些英语课外活动?参加“英语角”活动22 61.1%编辑、制作英语手抄报31 86.1%参加英语文艺演出20 55.6%制作英语板报30 83.3%英语作业展览24 66.7%和外国人交流30 83.3% 3.你喜欢老师布置什么样的作业?抄写字母、单词11 30.6%听录音朗读课文26 72.2%收集英语小故事并讲给同学听2569.4%给自己的朗读录音20 55.6%自编儿歌、歌曲18 50%制作学具23 63.9%与家人或朋友用英语交流25 69.4% 根据以上数据的分析,在备课时,我认真分析教学内容,把握真实教学目的,充分考虑学生、教师、教学条件、教学时间、社会环境等教育教学因素,初步设计能体现学生主体性的、现实生活中有发生的可能性的、有趣味性的、有目的性的、多元性的和具有第二课堂延伸性的任务,在课堂教学中尝试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设计。教学活动中的任务设计采用A、日常社会交往任务(如到同学、朋友家做客)B、课堂交往任务(如同学间互相询问周末活动等)C、创造的任务(如制作简单的学具、贺卡等)D、问题解决的任务(如利用地图问路)E、形成决定的任务(如运动会参加什么项目、春游带什么食物等)F、信息类任务(如上网查询学习资料等)G、愉悦类任务(如做游戏和表演等)H、情感类任务(如陈述自己或他人的兴趣、爱好)等八种。比如,教学内容为:It’s red (blue, yellow, green, black). It’s a black dog.时,可以设计1.向他人(不在场或看不见颜色)描述颜色。2.说出自己喜欢的颜色(只要求说颜色词)。3.向朋友描述自己的有颜色的物品。4.说明自己的物品的颜色。5.陈述客观物体(彩虹、气球、衣服、汽车等)的颜色。6.参加Colour Show的活动。7.寻找丢失的有明确颜色的dog, cat。8.画出各种颜色的动物,并给予说明。这些不同程度的任务,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有选择的完成,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利用每一个模块的教学反馈对学生学习的真实困难进行分析,及时调整教学活动。 采用市或区教研室提供的阶段测试题进行测试,做好质量分析,动态掌握教学效果,掌握学生的真实困难并及时加以解决。 (三)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及由此所产生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在反思中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观念,探讨、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行动研究的方式有很多,在第一阶段我主要采用日志、录像和教学观摩等进行实验数据的收集。 1.日志 课后及时写好日志,从教师、学生和师生活动三方面进行反思,比如,是否按要求完成教学计划、任务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真实兴趣、学生还存在哪些真实学习困难、教师与学生的双边交际活动进行的情况如何等等。 2.录像 通过观看自己授课的教学录像,记录大量真实而生动的信息,比如,教学目的是否达到、学生的课堂表现如何、学生是否有学习兴趣、教学是否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课堂有哪些需要改进和调整的环节等等。 2.课堂教学观摩 课堂教学观摩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受教育的过程,通过现场观摩,增强自己的反思能力,锻炼自己的职业判断能力,对自己的教学和课改工作起很大的促进作用。 六.实验结果 1.通过实验,证明“真实运用任务教学法”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能力的科学有效的方法。2.通过实验,教师转变了教学观念,开阔了教学思路,提高了教学能力,也提高了自身的理论和业务水平。3.通过实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大大提高,厌学和畏学的情况明显减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逐步增强。4.通过实验数据对比,实验班学生的英语能力有明显的优势。 三年级实验班与非实验班成绩对照表 班级项目实验班总人数:36 非实验班总人数:30总人数:36优秀人数 32 21 25良好人数 49 11及格人数 36 30 36平均分97.3191.47 89.39 七.实验的分析与今后的打算 由于实验时间较短,个人经验还不足,实验中存在的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主要问题是:1.对“动态真实原则”的内涵理解还不够透彻,在课堂教学中四个主要教学策略的运用不够突出。2.任务活动的设计不够丰富,有一定的局限性,有时还显得缺乏真实性。3.教师教学负担较重,投入课题研究的时间和精力不足。 针对存在问题,我打算在今后的实验中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1.加强对“动态真实”原则及有关理论的学习和探讨,用科学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在教学中自觉运用该原则指导教学,提高自己对实验的驾驭能力。2.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并积极参加各级教研活动,虚心向同行请教,尽量多听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3.力求设计真实的任务活动,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让他们在语用真实、语境真实的交际活动中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4.通过各模块的教学反馈,针对学生的真实困难,及时调整教学设计方案,写好教学反思,并积累成功的教学设计。5.发挥校英语教研组的作用,将“真实运用任务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列入每周集体备课的日常项目,让更多的老师为实验出谋献策,提高教研能力。 相信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在市、区教研室的指导和同行的帮助下,实验会取得更大的进步。我将努力搞好教学实验,为提高莲花小学的英语教学质量尽绵薄之力。
真实运用任务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专题实验阶段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英语是我国小学的一门核心学科课程。但长期以来,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忽略了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学习困难、学习方法、学习心理等学习因素的考虑,教学活动的设计大都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判断和对学生心理特征和兴趣的假设来编排和组织,这使得英语教学基本上只是老师的教,很难成为学生的学,大部分学生只学到了英语语言知识,没有形成得当地运用所学英语语言知识进行交际的能力,而英语是一门需要学生大量实践练习的课程,学生只有在语用真实、语境真实的交际活动中,才可能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目前国家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部正在对基础课程进行全面的改革,其中也包括对英语学科课程进行改革,为此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部组织研制了《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新标准的“附录六:教学策略指导”中建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实践性强、具有明确任务目标的“任务学习(Task-based learning)”这一教学策略,并就此做了相应的规定。
19国家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部九五规划项目“中小学英语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动态真实原则研究与实验”全国项目组负责人华中师大鲁子问老师开始在实验演示课的课堂教学中对“以任务为基础”的教学思路进行实践尝试。在2000年3-4月号的《英语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研究与实验》中鲁老师提出了“真实运用性任务教学模式”。2000年7月在北京举行的“2000年全国中小学英语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与新标准研讨会”中的大会发言稿《“中小学英语真实运用任务教学法”简介》中鲁老师正式提出“中小学英语真实运用任务教学法”,其英文表述是:real-use-task-oriented English teaching method for schools in China。
为了探索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2002年9月,我参加了厦门“中小学英语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动态真实原则推广性实验”的子课题----“真实运用任务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的专题实验研究。二.实验的理论依据本实验的理论依据是英语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动态真实原则。英语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动态真实原则指出:1. 若英语教师能把握英语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因素的动态的真实的内涵,并依据这些内涵进行英语教学,则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2.若英语教师能把握英语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因素的动态的真实的内涵,运用动态的真实的英语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教学因素进行英语教学,则有利于提高
[1] [2] [3]
汕头市潮师高级中学 刘明婵
【摘要】任务型语言教学法是以“语言习得”为理论基础,以学生活动为课堂主体,以学生发展为目的的先进教学模式,是当前外语界讨论的热点话题。本文通过对《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以及相关理论的学习,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在新课标中运用任务型教学原则。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原则;任务;任务链
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指出,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应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应增加开放性的任务型活动和探究性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标准》以学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提倡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同时,吸取各种教学方法中的有效形式,以形成适合我国高中学生的外语学习策略。《标准》如此重视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是因为这一教学途径能够达到“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的教育目标。
那么,应如何正确理解和在实际教学中运用“任务型教学途径”呢?笔者认为,正确理解什么是任务型的语言学习,如何设计任务是实现“任务型教学途径”的关键。
一、任务型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一)“任务”的定义
在外语教学中,特别是在谈到任务型教学时,“任务”这一概念通常是指以真实世界为参照、以形成语言意义为主旨的活动。《标准》中指出,英语教学中的任务指有利于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种种语言实践活动。英国教育家Jane?Willis对任务下的定义是:“任务”就是学生为达到某一交际目的,使用目的语来进行产出的活动,如:比较、解决难题、交流个人经历和完成创造性任务。Breen则认为,任务是任何促进语言学习的工作计划,小到简短的练习,大至复杂的、冗长的活动,如小组解决问题或模仿、作决定等。它具有特定的目标、恰当的内容、规定的程序和一系列的结果等基本特点。David?Nunan在综合上述观点的基础上,把任务的定义概括为:交际任务是领悟、使用、输出语言和互动的课堂交际活动,它重点关注的是意义,而非语言形式。
尽管各家说法不一,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任务都涉及语言的实际运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运用目的语进行理解、交际,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意义上,而不是在语言形式上。笔者认同把任务作为课堂的一种语言学习活动至少应具备以下特点:(1)以意义为中心;(2)以解决某一交际问题为焦点;(3)任务完成的结果是评估任务是否成功的标志。
(二)任务的结构组成
Nunan认为,?任务型课堂教学设计中的任务(task)具有结构性,并由教学目标、输入、活动形式、教师与学生角色和环境五部分组成。
1.教学目标(goals):任务型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这不仅是指语法正确的说和写的能力,还包括社会语言能(sociolinguistic?competence)、语篇能力(discourse?competence)和策略能力(strategic?competence)。
2.输入(input):输入是指设计任务的资料。输入的来源多种多样,包括课本、报刊杂志、学生作品、影视作品、歌曲等。
3.活动(activity):活动是指任务,而不是指练习。
4.师生角色(teacher?/?student?role):学生是交际者,其主要任务是沟通(传送与接收)信息,具有学习的自主性,并经常进行两人或小组活动。为了使学生成为交际者,教师应扮演促进者(facilitator)、组织者(organizer)?和监控者?(monitor),有时也加入到活动之中担当学生的“伙伴”(partner)。
5.环境(setting):环境指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包括任务完成的方式(个人操练还是两人或小组合作)和任务时间的分配,也包括课堂教学或课外活动等。
二、任务型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
《标准》为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提供了六点指南:(1)任务应有明确的目的;(2)任务应具有真实意义,即接近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活动;(3)任务应涉及信息的接收、处理和传递等过程;(4)学生应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使用英语;(5)学生应通过做事情完成任务;(6)完成任务后一般应有一个具体的成果。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时,教师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行为作为出发点;要有助于英语知识的学习、言语技能的发展和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要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审美情趣、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基于上述理论,笔者认同以下设计原则:
(一)语言、情景真实
设计任务时要提供给学生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语言情景和语言形式要符合语言实际功能和语言规律,要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景中体会和学习语言。
(二)形式与功能相结合
设计任务时要注意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相结合。要让学生在掌握语言形式的同时学会自我培养掌握语言功能的能力;每一阶段任务的设计都应具有一定的导入性,使学生在学习语言形式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任务的训练来理解语言形式的功能,并能运用在交际活动中。
(三)阶梯型任务链
所设计的任务应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前后相连,层层深入,形成由初级任务到高级任务,再由高级任务涵盖初级任务的循环,并由数个微型任务构成“任务链”。在语言技能方面,应当先输入后输出,使教学呈阶梯式层层推进。
(四)在做中学
学生自始至终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来学习语言,为了特定的学习目的去实施特定的语言行动,并通过完成特定的任务获得和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各原则之间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操作中要注意他们之间的相互制约,从而推动学生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
三、任务型课堂教学设计的步骤
Willis在她的专著A?Framework?for?Task-based?Learning中提出了任务型课堂教学的三个步骤:前任务(pre-task)、任务环(task-cycle)和语言聚焦(language?focus)。
1.前任务(pre-task):教师向学生介绍主题和任务,帮助学生理解任务
的指令和做好准备。
2.任务环(task-cycle):在此阶段,学生为完成交际任务而尽其所能运用已学的语言知识。任务环由三个部分组成:
A、任务(task):学生执行任务,老师监督。
B、计划(planning):各组学生准备如何向全班报告任务完成情况,老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
C、汇报(reporting):学生报告任务完成情况,老师充当主席的角色,评价各组任务的完成情况。
3.语言聚焦(language?focus)学生进一步学习、巩固和掌握前阶段所运用语言的某些特征。
任务型课堂教学设计就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之后,教师分析和设计具体任务、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其他前提知识以及需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技巧等,旨在将每一项教学目标演变为教学活动中可用的具体内容。
四、任务型课堂教学设计的实例
在任务型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并构成一个有梯度的连续系列。要使学生在教师所设计的各种“任务”中,能够不断地获得知识或得出结论,从而获得语言运用的能力,而不仅是现成的语言知识点。这样,随着“任务”的不断深化,整个语言学习的过程会越来越自动化和自主化。
笔者以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Book2 Unit1 Cultural Relics最后一课时的教学实践为例来说明任务型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这是本单元的最后一个课时,旨在通过学生的Project Presentation,检测和反馈学生掌握本单元知识的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能否运用本单元的语言知识和课文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的写作风格,介绍某一文化遗产。
(2)能否展示出不同人对待国家文化遗产的不同态度,并运用本单元的语言知识征求看法(Asking for opinions)和发表自己的观点(Giving opinions)。
(3)是否增强了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教学过程设计:
(一)准备阶段(Preparations for the Presentation)
把这一单元中Student’s BookP8 Learning Tip和WorkbookP46-47 Speaking Task pWriting Task 和 Project这四个部分进行有机整合,并为学生提供一条可以贯穿整个Project Presentation的主线。然后把学生按照其能力和兴趣分成几个小组,给不同小组不同任务。要求学生们利用课后时间上网搜索资料完成以下几项任务:
Task 1 CCTV 的一位Talk Show的节目主持人收到观众来信,提出了Should China save all of its cultural relics?的话题,主持人决定借此机会游览北京,了解北京的一些文化遗产的情况。
Task 2 主持人打电话邀其好友同游北京。
Task 3 各景点导游向游客介绍该处的文化遗产(胡同与四和院p天安门、故宫p颐和园p天坛p圆明园p钟鼓楼和长城)
Task 4 主持人游北京之后在星期六晚上主持Talk Show节目,邀请故宫博物馆的.专家到演播现场与观众讨论话题Should China save all of its cultural relics?讨论过程可以举实例。
Task 5 我们学校的两名学生恰好观看了星期六晚的Talk Show这一电视节目,使他们联想到家乡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他们决定请同学们讨论这一话题,并把他们的保护计划写信寄给当地政府。
[NextPage]
要求:在完成任务的过程,尽量运用本单元学习的课标要求掌握的词汇,功能和语法等语言知识。
词汇:cultural survive remain state rare dynasty belong design fancy style wonder(n.) doubt consider prove treasure besides
功能:1.征求看法(Asking for opinions)
Are you sure …?
How can you be sure…?
How do you like…?/ What do you think of…?
How do you know that?
Why?/ Why not?
2.发表看法(Giving opinions)
That can’t be true.
I (don’t) agree with you./ I (don’t) agree that…
It’s a fact that…
I think they have said useful things.
In my opinion,…
There’s no doubt that…
语法:定语从句
(二)展示阶段(Presentation)
各个小组派代表按照各个任务的顺序,充分展示他们完成任务的情况。
(三)评价阶段(Comments on the Presentation)
老师对学生的Presentation进行点评,尽量挖掘展示过程的亮点,让学生们感受英语学习的魅力。
(四)作业布置(Assignment)
作文:根据Task 5中同学们的讨论结果,给当地政府写一封信,阐明我们对家乡文化遗产的保护计划。
要求:注意英文书信的基本结构。
教学效果:
所有的任务都完成得很出色,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由于每位学生都参与了Presentation的准备工作,整个Presentation的过程,学生们都表现出极高的学习和展示热情。首先是他们选派出来的主持人以一口流利地道的英语征服了大家。接下来各位景点导游在介绍时,为同学们提供了漂亮的照片和充分的资料,能够把搜索到的资料重新组织,运用本单元的语言知识进行展示,如用到:cultural survive remainstate rare dynasty belong designfancy style wonder(n.) considerprove treasure besides等单词,还有:(1)As everyone knows,…(2)…have seen the development of Beijing. (3)Cultural relics symbolize China in a way.(4)It was said that… (5)It used to be…(6)…covers an area of…(7)According to a legend,…等已学句型,并且模仿了课文的写作风格,介绍了各景点的历史p建筑结构p传说等。故宫博物馆的专家谈及了是否该保护所有的文化遗产p分析了文化遗产保护的最大困难和解决该问题的方法,表现出一副学者风范。在谈话过程中,他也能按要求用到变化多样的词组表达自己的观点,如:(1)I think… (2)In general, I insist…(3)I quite agree with you.(4)There’s no doubt that…(5)Besides,… (6)What’s more,…(7)On the other hand,…等。负责讨论家乡文化遗产保护计划的小组也表现得很出色。他们由观看了Talk Show节目后的感想引入话题,然后展示家乡一些文化遗产的照片,接着小组的同学提出许多有建设性的保护计划,如:组织学生参观以了解家乡文化遗产的现状p开发旅游业p发稿给地方报纸介绍家乡文化遗产的情况p向社会集资用以修复受到破坏的文化遗产p写信给当地政府等等。整节课从学生的Presentation到老师的Comments都用英语进行,随着任务一环接一环的展开,学生们在仿真的情景中进行了一次英语口语与听力的大练兵,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语言学习的魅力。
课后,笔者就学生们对本单元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由上表中自评结果可看出,绝大多数学生喜欢任务型教学模式,并能真正从语言实践中习得语言、掌握语言。
结束语
任务型教学强调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理念,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越来越显示出其优越性。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尽量做到:给学生一个权力,让他自己去发挥;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去展示;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自己去设计;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个困难,让他自己去克服;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自己去利用;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自己去讨论。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社会亟需既懂英语又懂国际商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为了满足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我国许多高校都开设了商务英语相关课程。商务英语教学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与困惑,因而这一领域非常值得深入研究与探讨。本文通过分析商务英语教学目标及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和特点,探讨将任务型教学法应用于商务英语教学的可行性。
一、商务英语课程特征及教学目标
从语言的角度来看,商务英语是应用于商务环境的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ESP);从内容来讲,商务英语又无法脱离商务。作为英语中一种重要的功能变体,商务英语强调在特定语境下的特种交际。它有明确的目的,是应用于特定职业领域的英语;同时它有特定的内容,涉及与该职业领域相关的专门化内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商务英语就是从事或将要从事商务行业的专业人士所学习或应用的专门用途英语[1]。
商务英语教学在我国的发展是最近才开始的。
从本质上讲,商务英语教学既是一种语言教学,更应是一种技能教学。正如英国学者Robinson所指出的那样,“语言本身的教学并不是ESP的终结,而利用语言实现一个确定的目标才是ESP的真正目的。”[2]故商务英语教学内容更应偏向于语言功能与语言活动,更加强调语言输出,重视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商务英语课程特征和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实际需求,决定了商务英语教学不是通过对词汇、语法和句型等语言知识的操练来进行学习,而是通过以交流为目的的活动与任务,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习并巩固和加强某项技能。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在具体的商务工作环境中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能够正确地理解、处理及回答各种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及获取具有个人及非个人性质的信息;建立及保持商务联系;训练学生做出工作决定的能力[3]。由此可见,商务英语教学目标不仅是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商务知识和商务英语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在各种商务环境下的语言运用能力及交际能力。
二、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及特点
任务型教学是指一种以任务为核心单位计划、组织语言教学的途径[4]。“任务”这一概念通常是指以真实世界为参照、以形成语言意义为主旨的活动。任务型教学强调学习任务的真实性与意义性,强调交际任务的选择与设计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促进其积极的认知参与和自主学习,借助任务为学生提供与学习客体(即语言)、与教师、与学习伙伴互动交流及意义协商的条件和机会,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构建起对学习客体的认识,并在运用中学会使用语言。而“任务”则成为主体(学生、教师)与客体(语言)相互作用的中介。
从普通学习论的角度来分析,任务型教学法的上述主张首先蕴含了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第一,任务型教学强调语言学习过程,认为有效的语言学习不是传授性的,而是经历性的。第二,任务型教学法不主张直接呈现或讲解语法规则和语言形式,而是提供任务,任务中包含的问题则需要借助语言来解决。完成任务的过程即是学习者积极地认知参与、在语言的使用中感悟其规则系统,发现、归纳、掌握、内化规则的过程[4]。同时,任务型教学法也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之上的。建构主义认为社会互动促进语言习得。任务型教学法认为,学习者通过用目的语进行交际而获得该语言,而任务可以为学习参与者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意义协商等提供机会。这事实上就体现了社会互动理论的理念。
如从教学论的角度来分析,任务型教学法则是活动教学观在语言教学领域的实践形态。首先,任务型教学法以“任务”即“用语言做事的活动”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其次,任务型教学法倡导交往学习和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其主要实践原则就是互动性,而互动必然包含活动中的合作协商。任务型教学法所强调的互动性在促进学习者学会目的语交际的同时,还学会了共同学习,学会了沟通与合作。
三、任务型教学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实施框架
Feez.S曾就任务型教学法的基本内容及原则作出过这样的概括:重点在过程上,而不在结果上;基本要素是强化交际和意义表达,进行有目的的活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者有目的地运用语言;语言活动和任务既是学习者现实生活的需要,也是课堂教学特定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任务应该按难度大小循序渐进;一项任务的难度取决于一系列因素,包括学习者先前的学习经历、任务的复杂性、完成任务需要什么样的语言、能否得到鼓励等[5]。任务型教学法的实施框架目的在于为语言学习提供一个实质性环境,以提高学习者的语言知觉,达到熟练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目的。其操作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前任务、任务环、后任务。
(一)前任务
前任务是教师介绍主题和任务的阶段。这一起始阶段主要是输入阶段,教师为学生提供有益输入,帮助他们认识主题与任务的重要意义,熟悉话题及相关基础知识,明白任务指令,做好完成任务的准备。前任务阶段的目的在于突出任务主题,激活与任务相关的背景知识,减轻学生的认知处理负荷。比如在讲解商标一章时,教师可先简要介绍本章的'主要内容。然后再介绍一些与商标有关的基本概念、术语、常识等,如商标的定义,商标应具有的特征,商标的意义,商标法、商标符号(如TM、SM和R),商标设计应注意什么等。为了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这些基础知识,教师可充分利用电子技术(如PPT)来进行讲解。了解相关基础知识及术语是学生进入任务环前的必要准备,也是他们完成任务的前提条件。在为学生做好基础知识铺垫后,教师可根据该章内容,逐步导入任务:商标也算是一种广告吗?什么叫商标意识?什么样的商标无法注册?为婴儿食品(或学习用品、化妆品等)做商标设计时应考虑哪些因素?世界著名商标设计(如百事可乐、可口可乐、麦当劳、奔驰、柯达)都有什么样的特点?任务导入这一步至关重要,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精心设计任务,把握任务难度,确保导入的任务既要与学习内容紧密相关,又要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否则可能直接影响到后面教学步骤的顺利实施。
(二)任务环
任务环即学生执行任务的阶段。教师导入任务后,学生便进入任务环的第一阶段,即学生自主学习阶段。由于商务英语涉及许多专业知识,教师在时间有限的课堂内不可能面面俱到,学生也难以全盘理解和吸收,因而学生自主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比如可以把任务导入放在下一次课前。学生如果对导入的任务感兴趣,自主学习会更积极有效,当然教师也可用一些考核手段督促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生积极主动地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归纳整理自己课堂讨论可能会用到的内容,必要时还可以做成PPT或FLASH等,为后面任务的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任务环的第二阶段是学生分组学习讨论阶段,是学生真正运用目的语的输出阶段,学生根据不同的任务环境,尽自己已有的语言所能表达自己。该环节可采用小组讨论、正反方辩论、角色扮演及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教师将整个班级分为多个合作小组,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为每一位同学创造表达自己的机会。教师四下走动,监控整个过程,鼓励和帮助学生大胆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由于交谈中语言的使用是自然发生的,包含了许多探索性、只求可交际、不求准确的语言使用[4],因此教师不可过于拘泥于学生语言形式及语法错误,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任务环的第三阶段是学生汇报和教师点评阶段。学生在小组内用目的语交流时可能更关注的是流畅,忽视准确。现在要当全班同学的面展示自己小组任务完成的过程和结果,他们自然会把注意力转移到表达的准确性上来。教师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分析评估,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也可让全班对各组汇报进行比较和评论。这样更利于学生在肯定自己成绩的同时,发现自身的不足。任务环阶段让学生通过共同解决问题来理解团队精神,帮助他们培养跨文化意识、商务意识及话语决策能力。
(三)后任务
后任务包括真实语料补充及书面汇报。ESP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需要为学生提供包含音频、视频、图像及文字的真实语料,让学生运用已学专业知识对真实案例进行分析。这一环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让他们将刚学到的新知识派上用场,不仅有助于巩固新知识,还有助于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商标这一章,教师可以在该环节为学生播放麦当劳与麦咖喱商标纠纷一案,让学生运用该章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马来西亚最高法院最终判定麦当劳败诉等问题。最后要求学生提交关于任务的书面汇报。这一环可以促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与梳理,帮助他们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同时还可以通过更加规范与专业的书面语表达,帮助学生培养与提高在商务环境中的交际能力。
四、结束语
任务型教学法使商务英语教学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输入式”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输出式”模式,师生角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合作学习及课堂互动。任务教学模式注重为学生创造商务交际环境,实现课堂社会化,交际真实化,强调学生语言的运用及产出,保证语言运用的广泛性、深入性、复杂性与灵活性,培养学生在商务英语环境下自如地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综合能力。基于商务英语课程特征、教学目标、任务型教学法在商务英语课堂的可操作性等实际情况,笔者认为,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值得在商务英语教学领域进行推广。
摘要:高职英语精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着重培养学生的美语语言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随着交际语言教学的不断发展,任务型教学法越来越多的运用到离职英语精读教学中。将主要讨论任务型教学理论,任务型教学模式及其在高职英语精读教学活动中的意义。从而真正实现课堂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高职英语;精读教学
1 任务型教学理论
所谓任务型语言教学就是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将课堂教学的目标真实化。任务化,从而培养其运用英语的能力。
简单说来,任务型教学法的三阶段过程即“任务前”、“任务”、“任务后”。韦利斯(J.Willis)进行了阐释。
“任务前”阶段有两个基本功能:(1)介绍和激发学习者对所选话题而设置的任务的兴趣;(2)激活跟话题有关的词汇、短语、句子,促进任务的完成。本阶段附带的作用是使学生们能在任务执行阶段尽可能流利地进行交流。
“任务”阶段包括任务筹划和汇报阶段。本阶段学生以配对或小组形式运用任何他们所拥有的语言资源来达到任务的目标。为了避免以牺牲语言的精确来发展语言的流利,学生们与教师一起筹划他们的汇报,以口头和书面的形式在全班进行展示。在任务执行之前或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聆听别人完成任务的录音或让他们阅读一篇关于任务话题的文章来熟悉必要的相关的语言。
“任务后”阶段是聚焦语育的阶段,为关注语言形式提供了机会。本阶段,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会被自然使用的语言得到鉴别和分析。这些语言分析可以是关于功能、句法、词汇或构词、意义或语用的范畴以及语音特征。分析之后是操练词汇、短语和句子阶段。
2任务型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精读教学中的运用
精读是高职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因此英语精读教学也应采取适当的方法。高职英语精读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在深入学习课文的基础上,从词、句、语篇等角度进行听、说、读、写、译等多方面的语言操练,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通过结合任务型教学法,可以在课堂上达到师生互动、教学互动的效果。学生通过运用英语完成一系列的任务。在此过程中。学生应用英语综合能力进行了多方面的训练,通过熟练运用英语真正实现了交流的最终目的。
2.1 “任务前”阶段
该阶段旨在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图示、引导学生进入主题并为学习课文做好准备。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与主题紧密相关的录音。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歌曲、小故事、短文等,要求学生上课前预习时听。教师在本阶段也可以与学生一起,搜集大量的与主题相关的背景信息,进行知识的输入。或者可以为学生准备一系列与主题相关的活动。学生在准备过程中可以熟悉主题,预习新单词和短语,从而完成所需的语言知识。这个阶段为学生起到充分热身的作用。学生要注重运用英语达到交流和沟通的目的,但切记在遵循语言的流畅性的原则下不能忽视语言的准确性。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在本阶段布置任务时,应向学生介绍清楚任务的要求,任务实施过程中的要求以及相应的实施步骤。以便引导学生更好的完成任务。通过活动,学生获得用英语进行交流和互动的机会,在活动中自然的锻炼了英语交际能力。在本阶段,教师可以布置一些难度相对较低的任务,做到使每个学生真正愿意并积极的参与到任务中来,并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在此过程中会有强烈的成就感,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这样可以为之后的执行“任务”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做好铺蛰。
2.2 “任务”阶段
课文内容各不相同,首先需要学生阅读。在阅读过程之前,布置相应的任务。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些阅读技巧,注意不要养成用手或笔指着单词阅读,或是逐字逐句朗读的习惯。可以在一些新单词或有理解困难的句子处标上记号。在快速阅读过程中,梳理文章的整体结构。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写作风格。将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和提炼,提供与主题相关的话题,将学生进行适当分组,组织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给与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他们能够理清自己的思路,考虑如何更好的表达所想表达的意思,总结本小组的讨论结论。该过程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英语表达的能力。教师在此过程中,重点是使学生有足够的信心和兴趣进入课文。在学生完成任务的同时,可以走下讲台,观察学生的活动,并且适时地鼓励和帮助一些能力比较薄弱或者提出问题的学生,能够及时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对于文章的理解,不能仅仅只是停留在表面意义上,还应从深层次去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要很好的掌握文章的形式,也要更好的把握文章的内容。传统的逐字逐句的讲解方式比较枯燥乏味。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可以适当的挑选能突出文章中出现的表达故事主题的重要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至于课后列出的需要操练的词或词组,可以通过其它任务形式让学生进行练习。如:要求每个学生用一个单词造一个句子,或用一些词组成一个连贯、遵循语法规则而又符合逻辑性的段落或一篇故事性短文。学生能够很好的运用到所学的语法知识和语法结构,提高书面英语的写作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在学习课文之后,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对文章进行复述或概括文章主旨。复述是建立在理解、掌握原文内容基础上的一种再生产过程。完成复述对于学生的记忆力、理解力、归纳概括、总结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精读教学中适当地引入复述这种教学任务,学生们能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学生在复述过程中很自然地融入其中、兴趣盎然。有些论说性的文章。可以要求学生概括文章中作者表达的中心思想,并就此发表自己的看法。
2.3 “任务后”阶段
本阶段主要针对文章中出现的语言点、语法知识等相关的语言问题进行重点练习。此练习可以是口头形式的,也可以是书面形式。形式可以多种多样,由教师布置任务给学生。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带有任务和实际意义的操练,最终达到更好的学习语言和实际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目的。学生在本阶段应该逐步培养自主探索语言的能力,培养对句法、词组搭配、词汇等方面的意识。
3.1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布置任务给学生,学生在任务准备阶段,需要通过各类报纸、杂志、期刊、书籍和网络等多种途径搜索相关资料和信息。在搜寻信息过程中,学生会逐步锻炼并提高自主学习、吸收信息的'能力,能够养成独立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并且积累实践经验。以往的教学方式是以教为主,任务型教学法中,更多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去学,培养自学能力。同时,学生对于教材的内容会产生更大的兴趣, 积极性也会得到很大提高,不会觉得课文枯燥乏味。
3.2 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达到师生互动效果
任务型教学中的任务,简单说来,就是各种各样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没有太大压力。可以比较自由的发挥。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课堂上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教师传授和讲解知识。学生坐在下面听。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中来,教师板书,学生做笔记,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任务型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学生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更多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如何更好更出色的发挥。这样一种轻松愉悦的英语学习氛围,学生更乐意积极的参与进来,也能更加容易获得知识。教师和学生进行友好的互动,学生和学生也进行友好的交流,真正做到用轻松的用英语进行交流的目的。
3.3 扩大知识面,真正实现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
学生在任务准备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获取了更多的英语国家的经济、文化、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相关知识。这些知识远远超过教材上提供的有限知识。不仅很好的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在每个任务中,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之间都需要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沟通,多次的、反复的练习真正实现了让学生习惯用英语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目的。听、说、读、写、译的各项能力和英语综合能力都能得到锻炼和提高。既然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工具,它的最终目的就是能够更好的使用它,更好的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任务型教学法就能做到这一点。
(1)目前高职学生普遍需要通过应用能力考试或四、六级考试,有些学生认为任务型数学法不能像传统教学法那样,很好的给与他们所需的知识点、语法点和应试能力及技巧。
(2)教师在布置任务时,要注意任务是否目的明确,是否有充分的意义。同时任务还应符合并引起学生兴趣,使学生愿意参与其中。
(3)任务是否能真正使学生运用英语综合能力解决问题。任务型教学法是交际语言教学基础上的一个重大发展。必然离不开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
(4)任务是否只局限于课堂上。任务可以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开展的,也可以在课堂之外的学习,甚至是生活之中。
5 结语
任务型教学法较之传统的教学法,必然有它的优势。它是高职英语精读教学中的一种新方法。要将任务型教学法与高职英语精读教学更好的结合起来,更好的做到以学生为课堂活动中心,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的运用,更好的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教师还应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不断的摸索,不断的尝试,将任务型教学更好的融入到高职英语精读教学中去。
尹集中学 孙立志
【摘 要】《英语课程标准》倡导在英语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达到“以言行事”,培养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任务型语言教学与传统英语教学相比有其独特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都越来越重视任务性语言教学在英语教学的应用。那么作为老师应该如何根据任务型教学的特点,结合英语教学的框架与步骤,遵循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设计原则来搞好英语课堂中的任务型教学呢?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任务教学法 中学语法教学 教学设计及应用
任务型语言教学与传统英语教学相比有其独特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都越来越重视任务性语言教学在英语教学的应用。长期以来的语法翻译法,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英语教学无法达到交流信息的目的,这背离了英语教学的宗旨。如果我们希望在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实施任务型语言教学,这就需要我们对任务型教学的含义、特点以及任务型英语教学的框架与步骤和任务性语言教学设计的原则要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兴起并得到许多一线教师的认同,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倡导者并不排斥语法教学,反而更加重视和强调学生应用所掌握的语言知识去表达有意义的思想,完成任务。
一、任务教学法来源及其意义
任务教学法(task-based approach)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是指根据现实生活的交际需要确定语言学习任务,由学生围绕这一任务制订计划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计划、完成任务,而且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评估自己的学习。
任务型英语教学是为了做成某事用英语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意义是第一位的。学习者在完成一个“任务”时,不是为了去显示语言本身,不是主要关注语言形式的正确与否,而是关注如何表达自己的思想,传递自己的想法。
任务型教学把语言教学真实化和课堂社会化,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不仅在运用中学,而且为了运用而学,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去用英语完成各种情景中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
二、任务型语法教学的理论依据及特点
1.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运用英语进行交际。Krashen区分出了两个语言学习概念:学习(learning)和习得(acquisition)。学习是指通过教学有意识地学得语言;而习得则是指通过交际无意识地接触语言系统而掌握语言。Krashen强调,掌握语言大多数是在交际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而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Krashen认为:学生掌握语言必须通过“可理解性的输入”(comprehensive input)。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建构主义学习观提出,知识不是简单地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而是每个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依据己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建构的。
3. 任务型语法教学的特点
(1)、以意义为中心,而不是以操练语言形式为目的的;(2).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语言;(3)。将真实的语言材料引入学习环境;(4)。关注语言本身,也关注学习过程;(5).把课内的语言学习与社会的语言活动结合起来;(6)。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根据任务结果评估任务完成的情况。
三、新课程标准对语法教学的要求
1.《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此次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强调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倾向……”显而易见,“改变过分强调语法的讲解与传授的倾向”只是要求改变以前语法教学的教法,并不是要求放弃语法教学。
2.“语法隐形,功能为纲”是新英语课程的一大特点。语法教学任务可分为两种:隐性的语法活动和显性的交际活动。为更好地在教学中既突出语言的交际功能,又使语法知识“内化”成正确应用语言的能力,要淡化对语法概念、定义的讲解和记忆,留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生反复接触和应用语言的过程中,逐步体会和感知语言的规律性,培养学生探索、思考、创造的能力,使学生形成对语法知识自觉运用的习惯。
3.以任务优化英语语法教学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语法表达有意义的思想,而不是仅仅学习语言形式。因为即使学生能背诵,他们也不一定能正确运用这些语法规则。学习者不仅需要在不同的情景和语境中接触含有相关语法规则的语言表达,而且需要在不同的情境中使用这些固定的表达方式,从而发展自己的语言系统。
四、任务型语法教学的基本原则
1.真实性:任务的设计可结合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实例展开,也可以结合大家关心的实实在在的话题进行设计,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参与。如:例1:让学生设计一个通讯卡片,上面列有name,sex,age,school,address,telephone等项目,让学生填好,然后一人一组编一则对话。
例2:假如你是班长,打算为全班编一个通讯录,现在你询问班上一位同学的地址。
2.信息差:交谈的双方要给对方提供一些未知信息。谈话人关心的不是语言形式(languange form),如语法语病,句子的正误,发音的标准与否,而是关心意义(meaning)的传达。
3.互动性:语言的交际是双向的,例如:对话、讨论、会话、问答、小组活动。互动的双方和形式可以是多样的,既可以是老师和学生,也可以是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个体对话的形式;也可以是分小组的多对多的形式。
4.注重素质能力的培养:素质能力包括交际能力、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调研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5.重视做事过程:任务设计要着眼于让学生都可以或者说尽可能地都参与进来,参与的过程比其参与的结果更重要。
6.趣味性:显而易见,有趣的任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中高效地参与进来。
7.可操作性:任务的设计在有效的课堂教学时间中要方便组织,便于开展,没有可操作性的任务是无效的任务。
五、任务型英语教学设计步骤和实践
1.任务型英语教学设计步骤
任务型教学分为:前任务(pre-task)、任务环(task-cycle)和语言点(language focus)三步骤。
在前任务阶段,进行新语言材料的引人和语言练习(topic,introduction,language activation,language preparation)。新语言材料的引入让学生获得第一次感知,而包括机械训练和有意义的练习在内的语言练习,有助于学生从掌握语言的形式转向理解语言的内容和意义。
在任务环阶段,进行新语言材料的输出(task,planning,report,assessment)。把语法结构巧妙设计到以日常生活为素材的任务中去,要求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来完成一个个交际性的任务,并通过师生、学生间的合作交流达到新语法知识的准确和流畅应用。
在语言点阶段,归纳语法结构(analysis,practice)。对一些特殊的语言形式加以强调并进行强化练习,反馈学生在“任务环”阶段的表现。
2.语法教学的任务实践
为实现以语言形式为中心教学与以意义为中心教学的有机结合,笔者在“任务环”阶段将语法学习任务细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描述图画的任务。描述图画的任务可以广泛应用于英语语法教学。例如,在教各种时态的肯定句、否定句与一般疑问句结构的相互转换时,可以设计描述两幅图画异同的任务。(2)传达信息、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任务。(3)发挥学生想象力的任务。(4)角色扮演的任务。例如,在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相互转变中可以设计一对夫妇因家庭琐事吵架的情景,让学生扮演丈夫、妻子和中间人,进行夫妻双方和解的表演。(5)游戏式比赛式的任务。
六、小结
任务型教学是对交际法的发展,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增强了实践能力、创造力和提高综合英语运用能力,是实现课改目标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倡此法已成为当今课堂改革的一种必然,新教材中大量的活动内容,为此方法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同时,我们教学设计运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时,还要做到事无巨细,仔细认真地考虑,遵循它的原则和三个步骤,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提高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实施效果,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侯渝生.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程小堂.任务型语言教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国家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林立,易燕,马青。任务型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任务型教学在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高专的大学英语教学有其特殊的`需要,使得如何在“实用+够用”的原则下提高教学效果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努力目标.任务型教学注重真实的语言训练,注意对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引导,是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非常实用的教学法.
作 者:李秀明 作者单位: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学院,上海,19 刊 名:科教文汇 英文刊名:EDUCATION SCIENCE & CULTURE MAGAZINE 年,卷(期): “”(29) 分类号:H319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 高职高专 大学英语教学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实践与探索
任务型教学法是指以完成交际任务为教学目的'外语教学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各种的交际任务为学生提供了接触真实语言以及运用目的语言的机会,提高了他们综合运用能力.本文通过分析任务型教学法的定义和理论基础,探讨如何在大学英语课堂中通过任务的布置更好地结合阅读的输入与口语的输出.
作 者:李伶羚 作者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CATION HERALD 年,卷(期): “”(12) 分类号:H31 关键词:大学英语 公共英语教学改革 任务型教学法1.应用任务型教学策略存在的优势
应用任务型教学策略存在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学习具体化、知识细节化、教学阶段化、复习系统化四个方面。
1.1学习具体化
任务型教学就是指在学生学习英语时将学生的学习内容分成一个个小的学习任务分派给学生,从而将学习的知识能够分成一个个小的部分,让学生在学习英语时能够更加学习的更加具体,更加细致,在应用知识时能够更加得心应手,在查找时能够更加方便快捷。
从而达到了教师实行任务型教学的目的——学习具体化。
1.2知识细节化
有时候,教师的教学内容不仅仅与应该教授的教学内容有关,更与学生的听课状态、教师的讲课情绪有关,如果教师的讲课情绪低下就有可能出现一些教学内容一带而过的情况。
就这样的情况来看,教师在实行任务型教学时,将英语知识分成一个个的小部分,不仅可以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更可以让英语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避开了知识疏漏的情况,因为将教学内容分为哪些模块是课前已经准备好的,在教师授课时就在很大的程度上避开了一些教学内容的疏忽,做到了知识细节化。
1.3教学阶段化
将知识分成一个个任务来教学,会让教师更加方便的把握学生学习内容的难易,经过一两个课时的观察,教师就会了解的学生能够掌握的知识在哪个层面,处于对学生学习自信心方面的考虑,从而适当的调节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
在学生学习成绩提升后,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增加学习任务的难度,形成了适合学生学习的阶段化教学,让学生每时每刻都能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阶段中学习,大大增高了学习英语的效率。
1.4复习系统化
任务型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最明显的好处就是利于复习,有的教师曾有这样的言论:“就算你记下来了不去复习,不去背,起码你考试的时候拿着笔记去抄的时候你得知道考试考得是什么,你得知道你抄什么吧。”
虽然这句话听上去不那么文雅,却清楚明白的告诉我们任务化教学对学生的好处,学生的笔记上记下的一个个的任务就是教师教学的`知识点所在,能够清楚的将学过的知识点以模块的方式记在笔记上,无疑会让学生在复习的时候事半功倍,可以将已经掌握的知识从笔记中剔除出去,让学生将有效地复习时间用在系统的复习尚未完全掌握的知识点上,达到了复习系统化。
2.任务型教学策略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任务型教学策略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分为做到任务具体化,具体化学习;做到任务细节化,细节化知识;做到任务阶段化,阶段化教学;三个具体措施。
2.1做到任务具体化,全面进行学习
任务具体化的意思就是教师在学生进行英语阅读时,将学生的学习任务具体安排,具体练习,做到学生在阅读时能够有准确的目标和定位。
例如:以下为阅读内容 What is it about Americans and food? We love to eat,but we feel 1 about it afterward.We say we want only the best,but we strangely enjoy junk food.
We’re 1 with health and weight loss but face an unprecedented epidemic of obesity(肥胖).Perhaps the 2 to this ambivalence(矛盾情结)lies in our history.The first Europeans came to this continent searching for new spices but went in vain.The first cash crop(经济作物)wasn’t eaten but smoked.
Then there was Prohibition,intended to prohibit drinking but actually encouraging more 3 ways of doing it.该阅读答案及剖析为 A.answer B.obsessed C.creative 1.M be obsessed with 为固定搭配,原意为“被……附上/缠住/迷住心窍”,放在本句表示“十分重视”。
全句的意思为“我们很关心健康2.A 本句缺一个名词作主语,并且根据和介词to的搭配,可以推断出正确选项answer.3.I本句根据more和ways可以判断出需要填入一个形容词构成比较级,根据上下文,表示“旨在禁止酗酒的禁酒令,却激发了更多新奇的策略来酗酒”,可以确定I为正确选项。
我们可以让学生们先忽略做题的事情,并分派给学生阅读翻译的任务,从而推断出缺少成分的句子中缺少的单词可能是什么,在空白下面列出自己的推测,这时再查看选项,学生们就能准确的找出正确的答案,且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做到了具体化学习。
2.2做到任务细节化,详实掌握知识
任务细节化的具体应用是指教师在分派任务时需要考虑到这一题涉及到的知识点,将知识点细化,达到详细解题的效果。
例如:以下为阅读内容 But strong opinions have not brought 1.Americans are ambivalent about what they put in their mouths.We have become 8 of ourfoods,especially as we learn more about what they contain.答案及剖析为 1.由于横线后面没有宾语,可以确定不是形成bring的短语,这样本句所缺的为一名词,做bring的宾语。
根据下文解释,“美国人对他们所吃的食物的态度是矛盾的”,可以推出本句作用为“坚定的观点也不是确定不变的”。故此答案为certainty 就这一阅读篇目来说,涉及众多的英语知识,这些英语知识可能看上去无足轻重,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对于基础的东西我们也要细致的抓好,抓牢,将众多的知识点一一的讲解给学生们听,让学生们对于这一阅读篇目能够读通,读透,真正做到细节化知识。
摘要:本文主要简论了“层次结构”教学法在写大学英语阅读教学阶段、词汇教学阶段、写作教学阶段及其复习阶段中的运用,运用该教学法可以针对性地把握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信心,从而提高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层次结构教学大学英语运用
基础阶段教学中,英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同时在不同阶段进行有侧重的教学,使得整个教学显得既全面、系统而又有层次结构。
(一)基本阅读能力训练
阅读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阅读是培养英语学习兴趣的最好途径,只有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才会有不断阅读其他读物的兴趣。其次,通过阅读可以了解各种语法现象和词汇,有助于学生语法知识和词汇的扩充巩固。再次,阅读是提高学生听力、口语、写作能力的基石。因此,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训练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进行适应性阅读能力训练。在新生入校到开课这段时间,教师可给学生提供约几十篇简短的具有故事性或科普性的阅读文章,只要求学生了解大意。通过阅读,为学生奠定阅读的基础。
2、进行大学英语《快速阅读》及《泛读》的训练。从英语授课伊始,要以课堂阅读或布置课后作业的方式对学生提出阅读要求,对于《快速阅读》中的简短文章,我们要求学生在快速阅读之后,在短暂时间内写出概述。这样一方面检验并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同时又逐步开始对学生作文造句能力的训练,为以后开展写作课教学打下基础。
3、讲授有关阅读文章的背景知识。许多学生在欧美历史、政治、思想等方面知识比较欠缺,教师可针对这一情况,适时举办相关的专题讲座,讲授有关的背景知识,通过相关背景知识的讲述,可增强学生对于有关文章的理解力。
(二)基本词汇记忆训练
1、结合课文讲解词汇。要结合课文内容对重点、常用词汇的词义和用法进行分析和举例讲解,使学生在充分理解文章语句含义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和记忆。
2、课后及时复习。课后要布置适量作业,帮助学生掌握巩固词汇,要求学生充分使用新掌握的词汇,对课文进行缩写概述;课堂上,要求学生对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复述,此方法提供了学生更多重复词汇的机会,也训练了写作和口语能力。
3、对词汇进行综合讲解。要在平时教学中经常运用同义、反义词根引伸等构词法的讲解培养学生识别生词的能力,并屡次开辟专题讲座,效果颇佳。
4、对词汇进行整体测试。即不定期地对所学的词汇,以卷面答题的形式进行测试。其主要目的只是为了造成考试气氛,激活大脑的兴奋记忆,以获得最佳效果;同时也起到对于词汇的复诵效果。
(三)、基础写作教学
1、抓住主要体裁的整体结构教学。在英文写作中,文体种类很多,但就教学体裁而言,主要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为此,要有意识地强化上述内容的教学,以增强其英文写作能力。同时对议论文结构要作重点讲解。
2、给学生提供参考范文并予以分析。要为学生提供各种例文,并和学生们一起对各篇文章进行写作意图、手法和结构等方面的分析。这就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于写作理论的运用能力。
3、坚持多写多练,兼顾词句优化能力的训练。在基础教学阶段,不能放松学生的日常写作训练,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命题作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层次结构”教学法在英语复习阶段中的运用
(一)基本技能复习巩固。
基本技能复习巩固历时大约月余。根据考试要求,在复习巩固阶段,确定重点内容为阅读、写作和听力。在对于这三大部分的复习中,教师要脱离课本,以试题题型为标准,对学生进行“块状结构训练”,使学生的英语潜能得以充分的突破性提高。平时的教学对学生的这几种技能的'训练是分散的、交叉的训练。在考前这段时间,有必要进行“适当集中”的教学训练。
1、给学生组合大量的阅读材料。在复习阶段给学生分发两册组合的阅读材料,共约50余篇,250个问题。同时给学生提供所有阅读练习题的答案,以便学生读后自测,学生在完成了这些阅读后,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2、安排学生定期上听力自习。复习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听力训练。学生可根据个人情况,自行选择内容收听,这样避免了听力课堂“一锅煮”的情况。
3、给学生提供范文,以供练习对比。在基础阶段的教学中已经给学生写作打下了基础,所以在复习阶段,除了给学生讲授细微技巧之外,主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训练机会,突出两“多”:一是体裁上多种多样,如小结,说明文,书信,记叙文,议论文等;一是数量多,在复习阶段,让学生写30多篇作文。经过30多篇作文训练之后,学生普遍达到了不畏写作,下笔思路开阔的境地。
(二)模拟试题训练
在大学英语教学的最后一个月时,要对学生进行模拟考试训练。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学生们在高强度的训练中,要做30多套模拟试题。
1、每次练习后及时讲解。俗语说“趁热打铁”。根据学生的建议,每次练习后都及时讲析试题。因为这时学生对于试题的记忆亦比较清晰,所以及时讲解能加深学生的记忆,学习效果好。
2、建立成绩数据库,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建立数据库,对于每次成绩及历次综合成绩进行排名和分析,使学生及时认识到自己所处的水平段。这样做,既为及时分析掌握学生的整体情况提供了依据,也使得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通过复习、应考阶段的严格训练,使教与学都能收到收获季节的硕果。
参考文献:
【1】大学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李颖伯;大学教学法中几个值得研究的问题[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