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快速制作数码反转片效果(共含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浪漫”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1、打开 Digital Film,点击“打开键”
2、找到要处理的文件,打开
3、选择反转片类型、是否人像、曝光补偿的参数
4、点击“转换”钮,生成效果图
5、点击“1:1”钮,可以查看原始大小
6、将原图用鼠标拖到想看的部分
7、点击“SAME”钮,效果图也立即显示了和原图一样的局部位置
8、点击“另存”钮,保存效果图
9、大量图片要处理,选择“批量处理”键,导进图片,设定好效果、保存图片的文件格式、文件名、保存地址,点击“开始处理”,稍等一会,图片就全部处理完成了,
快速制作数码反转片效果
,
比较一 原图:
效果图:
比较二 原图:
效果图
处理人像:
处理蓝天碧海:
大家平时拍照可能都和Yummy一样用的是数码相机,而有时数码相机拍出来的照片从色彩表现和质感方面上不如传统胶片有感觉,不过,只需利用软件进行简单的后期调色,也能提高照片的色彩反差,让主体人物更加突出。那今天的美图秀秀教程就跟大家分享下,如何将数码照片打造成胶片中很受欢迎的反转片效果。
图1
照例先来看看效果对比吧:
美图秀秀教程图2
效果图色彩艳丽,人物更加突出,比原图多了一种独特的魅力。喜欢的亲,就跟着Yummy来体验下反转片调色DIY吧。
1、打开一张待处理的照片,直接进入“美化”菜单,选择“热门---暖化”特效,并将其透明度调至50%。
图3
2、接着选择“LOMO---胶片”特效,也将其透明度调至50%,
虽然这里有一键胶片特效,但为求不同类型的胶片效果,还得利用其他特效的叠加来完成。
图4
3、再选择透明度为50%的“影楼---HDR”特效,利用高光渲染让照片色彩反差增强。
图5
4、最后选择“影楼---冷绿”,再将透明度调至30%,就大功告成。
图6
可以看得出,今天反转片的调色用到了四个特效的叠加,但也不是鼠标点点的那种硬性叠加,为了让多个特效能很好的融合在同一张照片上,还得适当地调整一下透明度,当然透明度数值的调节还要跟原片的光线、质量有关,大家要记得多多尝试!
图7
好了,今天的美图秀秀教程就到这了,当然大家也别忘记期待Yummy的下一期美图教程!
这篇教程教网的朋友们用PS快速制作手绘效果,教程很详细,也很简单,但是效果很棒,我们先来看看原图和最终效果图:
原图:
效果:
教程讨论交流:bbs.fevte.com/redirect.php?tid=5008&goto=lastpost#lastpost 多张清晰大图。大家喜欢的也可以制作效果后,把作业提交到这里,一起交流!
1.打开图片,把背景图层复制一层,给人物磨皮,磨皮方法额我说过了,可以参考我之前的教程。(我这里是按Ctrl + M对副本调整曲线,把图片提亮一些,把副本复制一层,执行:滤镜 >模糊 >高斯模糊,数值为4,确定后按住Alt键加上图层蒙版,用白色柔角画笔在皮肤上涂抹,使皮肤光滑。我是简单磨下皮,这个美女皮肤本来就不错。嘿嘿 )参考图一。
2.皮磨好后,把全部图层都合并,复制一个图层去色,再复制一层去色图层,把混合模式改为线性减淡,ctrl+i反相,执行滤镜其他,最小值1.复制此图层,混合模式设为叠加,复制背景图层,把它拉到最上层,不透明度改为80%。(参考图二)
3.新建图层,用钢笔工具画出眼睛上半部分轮廓路径,分为上中下三条,
下层用黑色描边4像素;中间白色描边2像素;上层黑色描边1像素。(图三)
4.新建一层,用钢笔勾出睫毛,深色描边1像素。下眼睫毛路径要短一些,别忘了降低不透明度。(图三)
5.新建图层,盖印,用加深工具加深鼻孔周围,用减淡工具减淡下鼻子的高光(让鼻子有点立体感)。
(图四)
6.用套索工具选出嘴巴,羽化1像素,调整饱和度。再用比嘴唇深一点的画笔(1像素)在高光区画出一丝丝的质感。(图五) 先用钢笔画出一条眉毛,棕色描边15像素,再高斯模糊2像素。同样用钢笔勾出眉毛,一根根地画,别太长,最后用滴溅画笔涂抹工具顺着眉毛的生长方向细心涂抹。让它看出一根根眉毛,最后可以一用图章工具修饰下眉形。 眉毛一定要非常细心的画。不然就是败笔。
7.新建一层画出头发路径,黑色色描边1像素,不透明度为65%。(图六)
8.用钢笔工具勾衣服的路径描边一个像素,把整个人的路径勾出来,顺便把那点手的路径也勾出来,描边。(图七)
9.基本上差不多了,,我是喜欢行楷,所以加上点字,如果不喜欢单调的背景也可以换下。再加上签名,嘿嘿差不多了。
原图
最终效果图
1.首先,在Photoshop中打开要加工的图像,另存为Rumpled.psd,在这里,我选择了一张纸钞的图像(这张钞票是蒙古发行的,从这张钞票上就可以看出成吉思汗对后世的影响了)。(图01a)
图01a
注:如果你是在多层的图像中处理,那么要确保处理的对象处于单独的一层中。
揉皱的纸张不再有规则的边缘,考虑到这一点,我们要为边缘的变形留出一些空间。在使用画布大小命令之前,先将背景层转换为普通图层,方法是用图层>新建>图层背景,或直接在背景层上双击,在弹出的新图层对话框中保持默认设置,这样背景层就转换为了图层0。
打开图像>画布大小命令,保持原有的画布格局,根据你的图像大小,适当的将画布的宽度和高度都增加一些,大致在25~50像素之间,不用太大,图像周围有一定空余就可以了。如图01b。
图01b
注意:转换图层和增加画布大小这两个命令的顺序不能颠倒,如果先使用了画布大小,新增加的画布会被当前的背景色填充,这样我们在下面的步骤中就不容易取得图层的不透明度选区。先转换图层的话,增加的画布就会是透明的。2.现在我们开始制作置换图。在图层0上新建一层,命名为texture 。复位色板,用渲染>云彩滤镜填充图层,如图02a;
图02a
接下来,执行渲染>分层云彩,多执行几次,直到图像较为均匀为止。这里,我用了6次分层云彩滤镜(图02b)。你可以用快捷键Ctrl F,连续执行同一设置的滤镜。分层云彩滤镜在很多时候都会被用于创建类似于大理石纹理的图案。使用的次数越多,纹理就越明显。
图02b
3.现在我们来为图像添加一些立体效果。打开风格化>浮雕效果滤镜,将角度设为-45度,高度为1像素就够了,数量设到500%。这样简单的滤镜效果会使图像呈现出逼真的纸纹效果。(图03a)
图03a
复制图层texture,这个副本层才是我们真正所需要的置换图。在图层texture副本层中,我们要用高斯模糊滤镜模糊图像。为什么?请不要忘记,我们现在是在制作置换图,太过鲜明的纹理图像会使置换后的图像扭曲的很夸张。在打开的高斯模糊滤镜对话框中,将模糊半径设为4.0像素。(图03b)
图03b
这样,用于扭曲的置换图就完成了,先保存文件,再将它另存存为名为texture的.psd格式文件,下面,我们就要开始扭曲图像了。4.在图像Rumpled中,你的图层面板中应该有三个图层,从下往上分别为图层0,图层texture和图层texture副本层。现在,暂时关闭图层texture和图层texture副本层,并确定当前的目标层为图层0。
打开扭曲>置换滤镜,在置换对话框中,设置水平比例为10%,垂直比例为10%,在置换图栏目中选择“伸展以适合”,未定义区域设为“重复边缘像素”(图04a)。点击确定后,从打开的选择置换图窗口选择刚才文件的保存路径,选择文件“texture”,点击打开确定置换扭曲。你可以看到,图层0出现了轻微的扭曲。(图04b)(为了看得更清楚,我在最下面加了一个图层,填充了白色)
图04a
图04b
关于置换滤镜的原理,简单的来说,就是以置换图中的像素灰度值来决定目标图像扭曲程度,置换图必须是.psd格式的文件。像素置换的最大值为128像素,置换图的灰度值为128不产生置换,高于或低于这个数值,像素就会发生扭曲。这里,我们只简单的介绍这些最简单的知识,关于置换滤镜的更多详细知识,我们会在另一篇文章中介绍。
5.在做过上一步的置换之后,效果可能会让你有些失望。图像的扭曲程度非常轻微,不用着急。按住Ctrl,点击图层0,载入图层0的不透明度区域,反选,显示并选择图层texture,删除后取消选择。现在,图层texture和图层0的形状完全相同。在图层面板中,将图层texture移动到图层0之下。选择图层0,将其图层混合模式改为叠加。再来看看你的图像,褶皱的效果已经很明显了。(图05a)
图05a
根据常识,我们知道,褶皱到如此程度的纸张颜色都会有些灰旧,而我们现在的图像颜色显然太光鲜了。所以,我们在图层texture上用图层>新调整图层命令增加一个色相/饱和度调整图层,勾选着色,将色相、饱和度、明度分别设为34、4、-12,模拟脏污破损的纸张颜色。或者你也可以直接在图层texture上用图像>调整>色相/饱和度命令进行调节。(图05b)
图05b
6.最后,我们用简单的投影样式为图层0添加投影效果。你可以保持图层样式的默认设置,仅将不透明度降低。(图Rumpled)
想要强化褶皱效果的话,可以显示图层texture副本,将其图层混合模式设为叠加即可。
想要更快速的制作,也可以用图像本身作为置换图,也就是在第三步的高斯模糊之后,保存图像,隐藏两个灰度图层,在置换文件对话框中选择文件本身。不过这样会破坏置换图,所以不推荐使用这个方法。
图06
这个教程非常简单,像的朋友们介绍一个非常简单、快速制作怀旧效果照片的方法,先找来一个PLMM的照片。在PS中打开。在MM上面新建图层。使用渐变工具。在图层上拉一个白到黑的径向渐变。渐变的起点和终点要根据画面来定。要注意的是。起点就是接下来画面中阳光最浓最重的地方。终点就指向阳光逐渐消失的方向,
设置这一层混合模式为滤色。接下来我们为这一层添加一个调整层。选择照片滤镜。默认的加温滤镜(85)就OK。浓度加到100%。设置调整层混合模式为叠加。再根据你的喜好调整这个图层的不透明度。当然你也可以调节渐变层的不透明度。那么你就看到效果了。怎么样。MM是不是变得更阳光了?^^需要补充的是。我前面已经说过。这个操作是富于变化的。那么你可以想一想。我们添加两个渐变层会怎么样?我们把调节层的加温滤镜换成冷却滤镜会怎么样?甚至我们手工画上去一些颜色又会怎么样?去实践吧。稍后我也会把我的一些实践结果放上来给大家看看。
美丽的夕阳我们往往只有在巧合的机会下才能捕捉到,这篇教程就教给大家制作美丽夕阳的方法。制作过程非常容易。让你从此以后轻松拥有夕阳美景。希望网的朋友们喜欢这篇教程!
最终效果:
原图:
打开原图,按Ctrl+J复制图层,接着执行“光照效果”滤镜,设置颜色#ff7608,参数如下,然后建立一个新图层,按M使用矩形选框工具绘制一个矩形,我们目的是什么?做太阳落山的形象。我们设置前景色,用滴管吸取中间部分的颜色,然后把巨型选区填充为前景色,效果如下。
按Ctrl+T,右击选择扭曲或斜切,调整如下。然后把图层模式改为“叠加”模式,执行“动感模糊”滤镜,设置角度为-45度,距离为129px,最后把图层不透明度降低,我这里降低到44%,效果如下。
最后拼合所有图层,最终效果如下。
效果图
FEVTE编注:更多优秀PS教程讨论交流和PS作品请到论坛PS交流区,地址:bbs.fevte.com/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156&filter=typeid&typeid=131
素材
具体的制作步骤如下:
1,打开PS,开始素材,打开窗口-动作,如下图
2,创建新动作,参数如下图
3,回到图层,建立一个图层,填充黑色,如下图
4,滤镜-像素化-点状化,参数如下图
5,图像-调整-阈值(255),如下图
6,把图层模式改为滤色,如图
7,滤镜-模糊-动感模糊,参数如图
8,回到刚才的动作调板,先按(停止播放、记录),,在按(3)次,(播放选定动作),如图
9,按完后,便会出现如下图的效果,如果没有,则有步做错,LZ推荐从新来过
10,打开窗口-动画,在下面红色圈起来的地方,把时间设置为(0.2秒),
PS快速制作下雪效果
,
如图
11,点到图层面板里的图层1,关掉图层2,3前面的眼睛,如图
12,复制(动画、帧)里的第一帧,就会出现第2帧,点到图层2,关掉图层1,3的眼睛,如图,
13,在复制一帧,一样操作,点到图层3,关掉图层1,2前面的眼睛,如图
14,(大家可以试着点击(播放动画)就是头朝右的三角形),没有下雪效果的话,说明有步做错了,仔细看好每一步,在做一遍。 最后就是存储为gif文件,打开文件-存储为Wed和设备所用格式。 OK
发下这教程做出来的
好了,这期教程也就到这里了,谢谢大家支持,今后会不定期出些简单实用的教程,祝大家天天愉快!
FEVTE编注:更多优秀PS教程讨论交流和PS作品请到论坛PS交流区,地址:bbs.fevte.com/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156&filter=typeid&typeid=131
★ 对比效果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