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东楼竹,东楼竹白居易,东楼竹的意思,东楼竹赏析(共含12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不想再累了”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东楼竹,东楼竹白居易,东楼竹的意思,东楼竹赏析 -诗词大全
东楼竹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体裁:五古 潇洒城东楼,绕楼多修竹。
森然一万竿, 封青玉。
卷帘睡初觉,欹枕看未足。
影转色入楼,床席生浮绿。
空城绝宾客,向夕弥幽独。
楼上夜不归,此君留我宿。
唐代杜甫
万里流沙道,西征过北门。
但添新战骨,不返旧征魂。
楼角临风迥,城阴带水昏。
传声看驿使,送节向河源。
译文
走上那万里迢迢的沙漠之路,西行的人们都要经过这座城门。
一次次的出征啊,只是增添着新死者的尸骨,却不见旧死者返回灵魂。
楼的檐角凌风翘起,多么高寒;城的阴面靠近渭水,一片昏暗。
城门下又有驿使喧呼而过,该是西行远途与吐蕃和谈。
注释
东楼:在秦州城。
流沙:沙漠。指吐蕃所居之地。
但:只。
征魂:指出征战士的灵魂。
凌风迥(jiǒng):高高地迎风凌空而起。
昏:昏暗。
声;这里指驿使的传呼声。
驿使:信使,出往外域的使节。
节:使节。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于乾元二年(759)秋冬之际登秦州城东楼所作,东楼的位置在秦州城东门上,因此东来西往的人,都必须从这座楼下经过。诗人抓住东楼的这一特点,从对过此楼而西的将士、使节命运的关切中,表达诗人对战争的忧虑。
赏析
“万里流沙道,西征过北门。”首联这两句写东楼的位置,是全诗关键所在。正因为西行去万里流沙道者必须经过此门,所以东楼这一普通建筑,才与历史、现实、战争、使节联系在一起。诗人登楼远视俯瞰,战士们从东楼出发踏上征途,路途遥远而艰辛,也反映了战争的艰苦。
“但添新战骨,不返旧征魂。”颔联这两句写战争、写过去。 “新战骨”说“但添”,“旧征魂”说“不返”,可见将士有去无回,而且即使死了也于事无补。此二句写得十分悲惨。多年的征战,使得无数将士献身沙场,横尸荒野,何曾见到他们魂返故园?而今战场又添新战骨,更叫人感到凄凉冷落。这两句烘托出战争的残酷至极,表明了诗人对出征在外的战士的担忧和对战争的不满和愤慨。
颈联承接首联仍然写楼,不同的是首联只写了东楼的位置,描绘的'是远景,这两句却写到了东楼的本身,描绘的是近景。“楼角临风迥”,这句写“楼角”,高昂凌风,是多么的高寒;“城阴带水昏”,这句写“城阴”,城的阴面靠近渭水,低下阴森,一片昏暗,两者构成一幅对比强烈的画面,让人感觉战乱的凄惨。这两句描写在沧桑变幻城头依旧的背后,令人觉得这座东楼既是历史的见证,照应了颔联对战争的感慨,又是生死莫测的不幸之门,从而引起了尾联——使节出国和谈,但是战争的最终结果却是不能预料。
“传声看驿使,送节向河源。”尾联承接颈联,再写人事。前两句写的是历史上的战争,这两句写的是现实的使节;前两句虚摹,这两句实写。这几句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过去的将士多半是有去无回,而现在的使节频繁派出,对即将爆发的战争依旧没有遏制作用,不久以后仍将有大批将士如往日一样,去作战送死,表现了战争的无情。
这首诗是杜甫的后期作品,诗人按照从远到近的方位顺序,描绘了在秦州城东楼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忧虑,对将士的担忧之情。
东楼原文及赏析
东楼
杜甫〔唐代〕
万里流沙道,西征过北门。
但添新战骨,不返旧征魂。
楼角临风迥,城阴带水昏。
传声看驿使,送节向河源。
译文:
走上那万里迢迢的沙漠之路,西行的人增都要经过这座城门。一次次的出征啊,只是增添着新死者的尸骨,却不见旧死者返回灵魂。楼的檐角凌风翘起,多么高寒;城的阴面靠近渭水,一片昏暗。城门下又有驿使喧呼而过,该是西行远途与吐蕃和谈。
注释:
东楼:在秦州城。流沙:沙漠。指吐蕃所居之地。但:只。征魂:指出征战士的灵魂。凌风迥(jiǒng):高高地迎风凌空而起。昏:昏暗。声;这里指驿使的传呼声。驿使:信使,出往外域的使节。节:使节。
赏析
“万里流沙道,西征过北门。”首联这两句写东楼的位置,是全诗关键所在。正因为西行去万里流沙道者必须经过此门,所以东楼这一普通建筑,才与历史、现实、战争、使节联系在一起。诗人登楼远视俯瞰,战士们从东楼出发踏上征途,路途遥远而艰辛,也反映了战争的艰苦。
“但添新战骨,不返旧征魂。”颔联这两句写战争、写过去。 “新战骨”说“但添”,“旧征魂”说“不返”,可见将士有去无回,而且即使死了也于事无补。此二句写得十分悲惨。多年的征战,使得无数将士献身沙场,横尸荒野,何曾见到他们魂返故园?而今战场又添新战骨,更叫人感到凄凉冷落。这两句烘托出战争的残酷至极,表明了诗人对出征在外的战士的'担忧和对战争的不满和愤慨。
颈联承接首联仍然写楼,不同的是首联只写了东楼的位置,描绘的是远景,这两句却写到了东楼的本身,描绘的是近景。“楼角临风迥”,这句写“楼角”,高昂凌风,是多么的高寒;“城阴带水昏”,这句写“城阴”,城的阴面靠近渭水,低下阴森,一片昏暗,两者构成一幅对比强烈的画面,让人感觉战乱的凄惨。这两句描写在沧桑变幻城头依旧的背后,令人觉得这座东楼既是历史的见证,照应了颔联对战争的感慨,又是生死莫测的不幸之门,从而引起了尾联——使节出国和谈,但是战争的最终结果却是不能预料。
“传声看驿使,送节向河源。”尾联承接颈联,再写人事。前两句写的是历史上的战争,这两句写的是现实的使节;前两句虚摹,这两句实写。这几句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过去的将士多半是有去无回,而现在的使节频繁派出,对即将爆发的战争依旧没有遏制作用,不久以后仍将有大批将士如往日一样,去作战送死,表现了战争的无情。
这首诗是杜甫的后期作品,诗人按照从远到近的方位顺序,描绘了在秦州城东楼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忧虑,对将士的担忧之情。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东楼晓,东楼晓白居易,东楼晓的意思,东楼晓赏析 -诗词大全
东楼晓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体裁:五古 脉脉复脉脉,东楼无宿客。
城暗云雾多,峡深田地窄。
宵灯尚留焰,晨禽初展翮。
欲知山高低,不见东方白。
东楼醉,东楼醉白居易,东楼醉的意思,东楼醉赏析 -白居易的诗
东楼醉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体裁:七绝 天涯深峡无人地,岁暮穷阴欲夜天。
不向东楼时一醉,如何拟过二三年?
东楼,东楼苏轼,东楼的意思,东楼赏析 -诗词大全
东楼作者:苏轼 朝代: 体裁:次韵子由三 白发苍颜自照盆,董生端合是前身。
独栖高阁多辞客,为著新书未绝麟。
小醉易醒风力软,安眠无梦雨声新。
长歌自s真堪笑,底处人间是所欣。
?柳子厚诗云:长歌返故室,自s非所欣。
?
重题别东楼,重题别东楼白居易,重题别东楼的意思,重题别东楼赏析 -白居易的诗
重题别东楼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体裁:七排 东楼胜事我偏知,气象多随昏旦移。
湖卷衣裳白重叠,山张屏障绿参差。
海仙楼塔晴方出,江女笙箫夜始吹。
春雨星攒寻蟹火,秋风霞s弄涛旗。
[余杭风俗:每寒食雨后夜凉,家家持烛寻蟹,动
盈万人。每岁八月迎涛,弄水者悉举旗帜焉。]
宴宜云髻新梳后,曲爱霓裳未拍时。
太守三年嘲不尽,郡斋空作百篇诗。
初到忠州登东楼,初到忠州登东楼白居易,初到忠州登东楼的意思,初到忠州登东楼赏析 -诗词大全
初到忠州登东楼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山束邑居窄,峡牵气候偏。
林峦少平地,雾雨多阴天。
隐隐煮盐火,漠漠烧烟。
赖此东楼夕,风月时然。
凭轩望所思,目断心涓涓。
背春有去雁,上水无来船。
我怀巴东守,本是关西贤。
平生已不浅,流落重相怜。
水梗漂万里,笼禽囚五年。
新恩同雨露,远郡邻山川。
书信虽往复,封疆徒接连。
其如美人面,欲见杳无缘。
东楼招客夜饮,东楼招客夜饮白居易,东楼招客夜饮的意思,东楼招客夜饮赏析 -白居易的诗
东楼招客夜饮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体裁:七绝 莫辞数数醉东楼,除醉无因破得愁。
唯有绿樽红烛下,暂时不似在忠州。
东楼南望八韵,东楼南望八韵白居易,东楼南望八韵的意思,东楼南望八韵赏析 -白居易的诗
东楼南望八韵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体裁:五排 不厌东南望,江楼对海门。
风涛生有信,天水合无痕。
o带云帆动,鸥和雪翻浪。
鱼盐聚为市,烟火起成村。
日脚金波碎,峰头钿点繁。
送秋千里雁,报暝一声猿。
已豁烦襟闷,仍开病眼昏。
郡中登眺处,无胜此东轩。
登李羽士东楼,登李羽士东楼温庭筠,登李羽士东楼的意思,登李羽士东楼赏析 -诗词大全
登李羽士东楼作者:温庭筠 朝代:唐 体裁:五律 经客有余音,他年终故林。高楼本危睇,凉月更伤心。
此意竟难折,伊人成古今。流尘其可欲,非复懒鸣琴。
秦楼月 咏竹,秦楼月 咏竹王丹桂,秦楼月 咏竹的意思,秦楼月 咏竹赏析 -诗词大全
秦楼月 咏竹作者:王丹桂 朝代:元 体裁:词 性贞洁。柔枝嫩叶堪图写。堪图写。四时常伴,草堂风月。孤高劲节天然别。虚心永永无凋谢。无凋谢。绿阴摇曳,瑞音清绝。
★ 楼成语
★ 咏竹诗词
★ 竹颂歌作文
★ 竹君子作文
★ 竹石 古诗
★ 竹作文初一
★ 七年级日记: 竹
★ 柳永:竹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