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楼成语(共含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玄奘陈祎”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玉楼金殿成语解释
【成语原文】:玉楼金殿
【标准发音】:yù lóu jīn diàn
【繁体写法】:玉樓金殿
【玉楼金殿是什么意思】:美玉砌成的'楼房,金子建成的宫殿。形容宫殿楼阁富丽堂皇
【玉楼金殿成语接龙】:守身如玉 → 玉楼金殿 → 殿堂楼阁
【用法分析】: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读音预警】:倡导普通话,请按照音标【yù lóu jīn diàn】采用标准四声阅读。
【出处说明】:唐·李白《宫中行乐词》:“玉楼巢翡翠,金殿锁鸳鸯。”
【对应近义词】:玉楼金阁
【玉楼金殿的造句示例】:
明·无名氏《庆千秋》第四折:“你看这玉楼金殿,巍巍锦绣簇雕檐。”
【拼音】:fāng cùn zhī mù,gāo yú cén lóu
【简拼】:fczmgycl
【解释】:岑楼:尖顶的'高楼。把一寸高的木块放在高楼顶上,它就会比高楼还高。比喻不把二者放在一个标准上进行比较,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出处】:《孟子?告子下》:“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
【语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较
画阁朱楼的成语解释
【成语】:画阁朱楼
【拼音】:huà gé zhū lóu
【简拼】:hgzl
【解释】:彩绘装饰的'楼阁。形容精巧豪华的建筑。
【出处】:明·康海《王兰卿》第一折:“我和你意相投,便住在草团中也胜似画阁朱楼。”
【语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建筑物
【顺接】:楼台亭阁 楼台殿阁 楼台近水 楼堂馆所 楼护脣舌 楼揽罗绾 楼船将军 楼船箫鼓
【顺接】:背山起楼 楚棺秦楼 楚馆秦楼 寸木岑楼 凤阁龙楼 海市蜃楼 红粉青楼 闳宇崇楼
【逆接】:东指西画 对景挂画 故步自画 江山如画 口举手画 口讲手画 口讲指画 历历如画
【逆接】:画一之歌 画一之法 画中有诗 画卵雕薪 画土分疆 画土分贡 画地为牢 画地为狱
唐代杜甫
万里流沙道,西征过北门。
但添新战骨,不返旧征魂。
楼角临风迥,城阴带水昏。
传声看驿使,送节向河源。
译文
走上那万里迢迢的沙漠之路,西行的人们都要经过这座城门。
一次次的出征啊,只是增添着新死者的尸骨,却不见旧死者返回灵魂。
楼的檐角凌风翘起,多么高寒;城的阴面靠近渭水,一片昏暗。
城门下又有驿使喧呼而过,该是西行远途与吐蕃和谈。
注释
东楼:在秦州城。
流沙:沙漠。指吐蕃所居之地。
但:只。
征魂:指出征战士的灵魂。
凌风迥(jiǒng):高高地迎风凌空而起。
昏:昏暗。
声;这里指驿使的传呼声。
驿使:信使,出往外域的使节。
节:使节。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于乾元二年(759)秋冬之际登秦州城东楼所作,东楼的位置在秦州城东门上,因此东来西往的人,都必须从这座楼下经过。诗人抓住东楼的这一特点,从对过此楼而西的将士、使节命运的关切中,表达诗人对战争的忧虑。
赏析
“万里流沙道,西征过北门。”首联这两句写东楼的位置,是全诗关键所在。正因为西行去万里流沙道者必须经过此门,所以东楼这一普通建筑,才与历史、现实、战争、使节联系在一起。诗人登楼远视俯瞰,战士们从东楼出发踏上征途,路途遥远而艰辛,也反映了战争的艰苦。
“但添新战骨,不返旧征魂。”颔联这两句写战争、写过去。 “新战骨”说“但添”,“旧征魂”说“不返”,可见将士有去无回,而且即使死了也于事无补。此二句写得十分悲惨。多年的征战,使得无数将士献身沙场,横尸荒野,何曾见到他们魂返故园?而今战场又添新战骨,更叫人感到凄凉冷落。这两句烘托出战争的残酷至极,表明了诗人对出征在外的战士的担忧和对战争的不满和愤慨。
颈联承接首联仍然写楼,不同的是首联只写了东楼的位置,描绘的'是远景,这两句却写到了东楼的本身,描绘的是近景。“楼角临风迥”,这句写“楼角”,高昂凌风,是多么的高寒;“城阴带水昏”,这句写“城阴”,城的阴面靠近渭水,低下阴森,一片昏暗,两者构成一幅对比强烈的画面,让人感觉战乱的凄惨。这两句描写在沧桑变幻城头依旧的背后,令人觉得这座东楼既是历史的见证,照应了颔联对战争的感慨,又是生死莫测的不幸之门,从而引起了尾联——使节出国和谈,但是战争的最终结果却是不能预料。
“传声看驿使,送节向河源。”尾联承接颈联,再写人事。前两句写的是历史上的战争,这两句写的是现实的使节;前两句虚摹,这两句实写。这几句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过去的将士多半是有去无回,而现在的使节频繁派出,对即将爆发的战争依旧没有遏制作用,不久以后仍将有大批将士如往日一样,去作战送死,表现了战争的无情。
这首诗是杜甫的后期作品,诗人按照从远到近的方位顺序,描绘了在秦州城东楼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忧虑,对将士的担忧之情。
栝楼
拉丁学名:Trichosantheskirilowii Maxim.
科属:葫芦科栝楼属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质藤本,块根肥大,圆柱形。茎多分枝,卷须细长,
单叶互生,具长柄。雌雄异株,花白色,雄花成总状花序;雌花单生于叶腋,果实近球形,成熟时金黄色。种子多数,扁长椭圆形。花期7月至8月,果熟期9月至10月。
生态习性:喜温暖湿润,以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的沙质壤土为宜。产苏南、苏北各地,生长于向阳山坡、山脚、石缝、田野草丛中。分布于我国北部至长江流域各地。
园林用途: 栝楼藤蔓细长,攀援强盛,掌叶纷披,花白色含清香,果形大,熟时橙红色,久悬不落。宜植于高棚大架或墙垣壁隅。它又是重要的中药材,果实、果皮、种子、根均可入药。
鹤鸣楼是一幢武汉黄鹤楼的仿真建筑物。楼有五塔七层,高54米,总面积4200平方米。鹤鸣楼是反映川沙在开放搞活后腾飞的一个标志。 1991年,川沙公园辟建东园时,在原园内儿童乐园旧址,兴建仿武汉黄鹤楼式样的鹤鸣楼。工程于1991年7月动工,1993年6月竣工,对游人开放。鹤鸣楼是川沙县境内最大的单体仿古建筑。楼有五塔七层,高54米,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上用琉璃盖顶,下砌玉石平台。画栋四廊,连80立柱,飞檐翘角,系60金钟,宏伟壮丽,气势非凡。
目录内容简介历史沉淀川沙公园周边旅游收缩展开内容简介位于浦东新区川沙镇川沙公园内。1993年6月落成开放。楼有五面七层,高54米,总面积4200平方米。上用琉璃盖顶,下砌石玉平台,画栋回廊,连80立柱,飞檐翘角,系60金钟。 楼题鹤鸣,蕴意有三。一是楼仿于武汉黄鹤楼。唐诗人崔颢诗云:“昔人已乘黄鹤去,一去千载空悠悠”。二是浦东滨海一带,古代产盐,地名下沙盐场;又多沼泽,产鹤,地名又称鹤沙。宋代科学家沈括称此地所产鹤为下沙鹤。浦东尚有鹤坡里,鹤窝村古地名。三是《诗经》有“鹤鸣于九臬,声闻于天”句。鹤鸣楼之建,象征浦东开发,名闻天下。
历史沉淀川沙公园建园七年,乃有增筑鹤鸣楼之举。随着浦东之开发,川沙需踵事增华者,日维千端。是楼之建盖其一也。川沙有城,自明嘉靖卅六年始;有专官,自清乾隆二十四年设海防清军同知始;其区域划定,自嘉庆十五年设抚民同知始。民国元年,改厅为县。其初也,为海防冲要,而斥卤之地经济未见发达。自上海开埠,亦未能与浦西比翼双飞。乡先辈黄炎培有言:川沙滨海,天时地利,人工物力,种种优势,不后于人。迨至新中国建立之四十年,全县上下、群策群力,以至遽然跻身全国壮县之列。今值风云际会,开发浦东,川沙将省入新区,重展宏猷;而此楼之建,为历史之见证也。川沙建筑业驰名宇内,延誉海外,楼之设计、之施工,乃臻于成,皆吾川沙人之智、之力。其形制规模,与武昌黄鹤楼相仿佛,而细部做法益加改进,巍巍然一独特之建筑也。上海,鹤之故乡也,沈存中《梦溪笔谈》载之明矣。楼名取语《诗经》“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夫鹤名,吉祥物也。”汉儒淮南八公《相鹤经》谓:“羽族之宗长,仙人之麒骥。”鹤又奋进之化身也,《墨经》言:“蛤蟆日夜鸣,口乾而不听之。鹤虽时夜而鸣,天下振动,诚谓多言无益,惟实干能兴邦”。我川沙濒海,风光旖旎,“海天旭日”为沪城八景之一。乾隆时李行南有竹枝词状云:“海日初升恰五更,红光晃漾令人惊。须臾已见腾腾上,碧落分明挂似钲。”此昔时护塘观日出之景象也。如今结伴登楼,弥望吴淞口外,舳舻千里,疾驰扬波,穿梭破浪,此乃今日江东之妙境,海港之雄风哉。 鹤鸣楼由川沙县人民政府集资兴建,于一九九一年七月动工,历时二年告竣。
川沙公园是一座江南古典式园林。1983年筹建,1985年12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时值投资151万元,占地3.5公顷。随着浦东的开发开放,1991年县府领导发动全县企业单位和个人集资1700万元扩建川沙公园,征地20多亩,增建现代化游乐场,建造江南明珠鹤鸣楼,扩建工程两年,游乐场1992年6月1日开放。鹤鸣楼1993年6月6日开放。1993年8月18日公园自筹资金,又进行了工程建设“德园楼”,投资600万元。鹤鸣楼增设上海首家蜡像馆。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公园现有占地面积5.3公顷。 川沙公园现有三大楼、八大景区,三十多个景点,是目前浦东旅游环境最佳的好去处。三大楼即:鹤鸣楼、德园楼、园外楼。 鹤鸣楼是川沙公园主景,1991年7月1日开工,1993年5月22日竣工,1993年川沙撤县建新区,为纪念建县80周年,楼厅雄柱80根,每根10余米高,楼高54米,4200平方米,五塔七层,四遂翘角,垂系60金钟,风吹鹤鸣有声,金黄琉璃,画栋回廊,风光旖迤,海天旭日,物华地宝,欲穷千里,声闻于天。 鹤鸣楼志由原川沙县县委书记韩坤林和县志办顾炳权题名,“鹤鸣楼”五匾均由全国著名书法家题字,正匾由全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题字,“声闻于天”由来屺瞻题字,“海天旭日”由陈从周教授题字。“钟灵毓秀”由周慧君题字,“江东妙境”由谢稚柳题字。世纪公园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花木行政文化中心,是上海内环线中心区域内最大的富有自然特征的生态型城市公园。
周边旅游上海世纪公园
上海世纪公园以大面积的草坪、森林、湖泊为主体,体现了东西方园林艺术和人与自然的融合,设置了乡土田园区、观景区、湖滨区、疏林草坪区、鸟类保护区、国际花园区和小型高尔夫球场7个景区,以及露天音乐剧场、会唔广场、儿童游乐场、垂钓等活动场所,建有高柱喷泉、音乐旱喷泉、四季园、世纪花钟、大型浮雕、林间溪流、卵石沙滩、银杏大道、缘池等园林景观。园内阡陌纵横,丘陵起伏,乔木常绿,湖水清澈,林间小溪蜿蜒流过,人行其中,心情异常平和宁静,是休闲度假、商务交流的'绝佳去处,享有”假日之园"美称。
上海共青森林公园
上海共青森林公园位于上海东北角杨浦区,濒临黄浦江,是上海市区面积最大的以森林为主要特色的公园。公园原称“共青苗圃”,1986年改为森林公园,正式开放。 园内有树木30多万株,90多个品种;还有丘陵草地、湖泊溪水。全园共分三大景区:东部沿黄浦江为森林景区;中部是水乡泽国,水面达9万平方米;西部“深山密林”区。 园内有多项参与性强的游览、休闲项目。游客可在林间骑马、湖中垂钓,还可寄宿于“蒙古包”、进行野炊烧烤,尽情领略大自然的情趣。
上海植物园
上海植物园占地81公顷,1978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园内设有盆景园、牡丹园、蔷薇园、竹园等十几个专类园区。其中盆景园占地3.3公顷,汇集了以海派盆景为代表的精品近千盆,为国内最大国家盆景园之一。新改建的兰室以民居式园林建筑为主题,占地1.11公顷。小桥流水,白墙青瓦,假山、水池、水溪、瀑布、小桥等小品,营造出高雅、别致的环境,提供游人一个良好的休憩场所。目前兰室已收藏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和日本友好人士赠送的一大批名兰,共计近300个品种。改扩建后的兰室分为三个区域,分别为盆栽式展示区、自然式展示区、庭院式展示区,还首次设立了兰花展览温室,营造了兰花原始生态环境。
★ 樊楼导游词
★ 土楼诗歌
★ 寝室楼标语
★ 土楼导游词
★ 租楼协议书
★ 楼适夷简介
★ 中国古代四大名楼
★ 阅江楼导游词
★ 甲秀楼范文
★ 福建土楼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