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核桃种植园改造技术的研究论文(共含11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谁不知道”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核桃种植园改造技术的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桃核园;低效;改造技术
论文摘要:介绍了济源市核桃低效园综合改造技术,包括实生树或劣种树高接换优、放任核桃树的改造以及加强核桃园管理等内容,以期为当地核桃园的高产高效提供参考。
济源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的太行山南麓,山区、丘陵区面积占88%,自实行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共退耕还林9333.3hm2,其中栽植核桃3600.0hm2。由于良种核桃苗紧缺,栽植了部分实生核桃树及部分品种不对路的核桃树,致使核桃园产量低、品质差、总体效益甚微,农民的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伤。为此,笔者开展了核桃低效园综合改造技术,取得了明显成效,最高收益达64275元/hm2。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
1实生树或劣种树高接换优
1.1高接换优园确定
选择立地条件好、土层深厚、树势生长旺盛、无病虫害、树龄3~的实生或劣种树。对于立地条件较差、树势较弱的实生树或劣种树,先扩穴改土,加厚土层,增施有机肥,树势由弱转强后再进行改接;否则在改接后由于产量提高较快,营养跟不上,导致树势早衰或死亡。对于过密的核桃园,可以进行隔株改接,未改接的树,待高接树成活后予以间伐,利用早实品种改接留450~600株/hm2为宜,晚实品种保留225~300株/hm2较好。
1.2品种选择
选择在当地试栽表现优质、丰产、抗性强的品种,如绿波、中林5号、薄丰、香玲,各品种间可互为授粉。高接时不同品种分行安排或按比例呈带状或交叉状配置,以提高授粉能力。
1.3高接方法
1.3.1嫩枝芽接换种。①早春修剪截枝。萌芽前,对计划采用芽接换优的核桃园,可先行粗略修剪,选留3~5个方向、位置较适宜,直径10cm以下的主枝作为骨干枝,去掉无用的交叉大枝、重叠枝、密挤枝、病虫枝,同时注意平衡树势,树冠上部挡光的大枝、外围枝要适当疏除。对主干上的辅养枝或骨干枝上的侧枝在距主干或骨干枝5~10cm处截枝,促发新梢。主干或骨干枝上有较长光秃带,可通过刻、锯等造伤,促使隐芽萌发新梢,便于嫁接。当新梢长到10~15cm时,每个截留枝上选取1~2个健壮新梢,其余全部抹除。②适时嫁接。当嫁接枝上新梢长到60cm以上,基部基本木质化时,即可进行芽接,以5月下旬至6月下旬嫁接为宜。芽接的接穗在优质健壮的良种母树上采取,剪下的接穗要立即去掉复叶,保湿贮存,运到目的地阴凉处备用。芽接采用大方块芽接法。芽接好后,在砧木接口上留2片复叶剪砧,促接芽萌发,并及时抹去砧木上的萌蘖。
1.3.2多头枝接改优。①枝接部位选择。萌芽前,选留3~5个方向、位置较适宜,直径在10cm以下的主枝和直径3~5cm的侧枝,在距主干或主枝15~20cm处截去,锯口保持平滑。②枝接时期与方法。嫁接时期以萌芽期至展叶期最佳。嫁接方法采用多头插皮舌接法。一般在秋末冬初选择母树上髓芯小、芽子饱满、生长健壮的当年生发育枝作接穗,冷藏或埋在湿砂中备用。嫁接前把接穗剪成15~20cm枝段,在95~100℃石蜡中速蘸进行蜡封。同时在砧木基部间隔5cm用锯锯2刀,深达木质部,进行放水处理。
1.4接后管理
改造树根系发达,树体长势旺,嫁接成活的.新梢生长量大,需及时除萌、解绑,新梢长到50cm左右时,要绑缚支柱,以防风折。春季枝接成活后,特别注意分3次放风,切忌放风过猛影响成活率。接后要注重肥水管理,接穗萌芽后,结合浇水追施尿素0.5kg/株;6~7月根据不同枝的位置,选留好主枝,对留作侧枝的,可摘心促使分枝,增加枝量,同时去除杂乱枝,保持良好骨架。
2放任核桃树的改造
2.1放任生长树的特点
大枝过多,层次不清,结果部位外移,内膛空虚,病虫害严重,树势衰弱,坐果率低,落花、落果严重,产量低且隔年结果现象严重。
2.2放任树改造修剪的方法
2.2.1调整树形。根据放任树的树形、树龄和大枝分布情况,确定适宜改造的树形。先疏除过多的大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然后调整结果枝组,使各枝组交错排列,互不影响。对内膛萌发的徒长枝,采取先放后缩或先截后放的方法,经2~3年培养成健壮的结果枝组。在去大枝的同时,对外围枝要适当疏间,以疏外养内,疏前促后,使整个树体上小下大,外疏里密。树形改造1~2年完成。
2.2.2平衡树势。树体结构调整完成后,要进一步调整结果母枝与营养枝的比例,约为3∶1,对过多的结果母枝可根据空间去弱留强,充分利用空间。在枝组内调整结果母枝留量的同时,应预留1/3左右交替结果的结果母枝;对冗长的细弱枝、下垂枝,以三抬一或五抬二的方法进行适度回缩,抬高角度,增强长势。对于较旺的壮龄树,大枝应分年疏除,以稳定整个树体生长与结果的平衡。
3加强核桃园管理
3.1深翻扩树盘
于每年秋末春初,在核桃树周围进行深翻扩树盘,深度为20~40cm。山地核桃园还可通过客土来增加土层厚度,为以后丰产奠定基础。
3.2施肥灌水
3.2.1施肥。①基肥。在采收后到落叶前施入最好,常与树盘深翻同时进行,肥料以优质农家肥为主,每株成树每年放射状施入农家肥100~150kg。②追肥。一般在开花前、幼果膨大和果实硬核3个时期追肥,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氮磷钾三要素配合施用。一般每株每次分别追施尿素1kg、磷肥1.5kg。③叶面喷肥。喷肥时期在开花期、新梢速长期、花芽分化期及采收后进行,常用的喷肥种类为0.1%~0.2%的硼酸、0.3%的尿素和0.3%的磷酸二氢钾。
3.2.2灌溉。每次施肥后,应及时进行灌溉。8月中旬秋梢停长前要注意控水,以控制新梢后期生长,使枝条组织充实。初冬灌好封冻水。
3.3搞好花果管理
3.3.1疏雄。衰弱树雄花较多,疏除全树雄花芽的90%,使雌花序与雄花序比例达1∶30~60。
3.3.2辅助授粉。提前采集雄花粉,在雌花的盛花期,雌花柱头开裂并呈倒八字形,柱头羽状突起分泌大量黏液时,集中人工授粉,将花粉配成花粉、蔗糖、水比例为1∶50∶3000的营养液,在上午9~10时或下午3~4时进行喷雾授粉,可促进花粉发芽和受精,提高坐果率。
参考文献
[1]曹尚银,李建中.核桃标准化生产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
[2]魏玉君.薄皮核桃[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核桃低效园的改造论文
1实生树或劣种树高接换优
1.1高接换优园确定
选择立地条件好、土层深厚、树势生长旺盛、无病虫害、树龄3~15年的实生或劣种树。对于立地条件较差、树势较弱的实生树或劣种树,先扩穴改土,加厚土层,增施有机肥,树势由弱转强后再进行改接;否则在改接后由于产量提高较快,营养跟不上,导致树势早衰或死亡。对于过密的核桃园,可以进行隔株改接,未改接的树,待高接树成活后予以间伐,利用早实品种改接留450~600株/hm2为宜,晚实品种保留225~300株/hm2较好。
1.2品种选择
选择在当地试栽表现优质、丰产、抗性强的品种,如绿波、中林5号、薄丰、香玲,各品种间可互为授粉。高接时不同品种分行安排或按比例呈带状或交叉状配置,以提高授粉能力。
1.3高接方法
1.3.1嫩枝芽接换种。①早春修剪截枝。萌芽前,对计划采用芽接换优的核桃园,可先行粗略修剪,选留3~5个方向、位置较适宜,直径10cm以下的主枝作为骨干枝,去掉无用的交叉大枝、重叠枝、密挤枝、病虫枝,同时注意平衡树势,树冠上部挡光的大枝、外围枝要适当疏除。对主干上的辅养枝或骨干枝上的侧枝在距主干或骨干枝5~10cm处截枝,促发新梢。主干或骨干枝上有较长光秃带,可通过刻、锯等造伤,促使隐芽萌发新梢,便于嫁接。当新梢长到10~15cm时,每个截留枝上选取1~2个健壮新梢,其余全部抹除。②适时嫁接。当嫁接枝上新梢长到60cm以上,基部基本木质化时,即可进行芽接,以5月下旬至6月下旬嫁接为宜。芽接的接穗在优质健壮的良种母树上采取,剪下的接穗要立即去掉复叶,保湿贮存,运到目的地阴凉处备用。芽接采用大方块芽接法。芽接好后,在砧木接口上留2片复叶剪砧,促接芽萌发,并及时抹去砧木上的.萌蘖。
1.3.2多头枝接改优。①枝接部位选择。萌芽前,选留3~5个方向、位置较适宜,直径在10cm以下的主枝和直径3~5cm的侧枝,在距主干或主枝15~20cm处截去,锯口保持平滑。②枝接时期与方法。嫁接时期以萌芽期至展叶期最佳。嫁接方法采用多头插皮舌接法。一般在秋末冬初选择母树上髓芯小、芽子饱满、生长健壮的当年生发育枝作接穗,冷藏或埋在湿砂中备用。嫁接前把接穗剪成15~20cm枝段,在95~100℃石蜡中速蘸进行蜡封。同时在砧木基部间隔5cm用锯锯2刀,深达木质部,进行放水处理。
1.4接后管理
改造树根系发达,树体长势旺,嫁接成活的新梢生长量大,需及时除萌、解绑,新梢长到50cm左右时,要绑缚支柱,以防风折。春季枝接成活后,特别注意分3次放风,切忌放风过猛影响成活率。接后要注重肥水管理,接穗萌芽后,结合浇水追施尿素0.5kg/株;6~7月根据不同枝的位置,选留好主枝,对留作侧枝的,可摘心促使分枝,增加枝量,同时去除杂乱枝,保持良好骨架。
2放任核桃树的改造
2.1放任生长树的特点
大枝过多,层次不清,结果部位外移,内膛空虚,病虫害严重,树势衰弱,坐果率低,落花、落果严重,产量低且隔年结果现象严重。
2.2放任树改造修剪的方法
2.2.1调整树形。根据放任树的树形、树龄和大枝分布情况,确定适宜改造的树形。先疏除过多的大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然后调整结果枝组,使各枝组交错排列,互不影响。对内膛萌发的徒长枝,采取先放后缩或先截后放的方法,经2~3年培养成健壮的结果枝组。在去大枝的同时,对外围枝要适当疏间,以疏外养内,疏前促后,使整个树体上小下大,外疏里密。树形改造1~2年完成。
2.2.2平衡树势。树体结构调整完成后,要进一步调整结果母枝与营养枝的比例,约为3∶1,对过多的结果母枝可根据空间去弱留强,充分利用空间。在枝组内调整结果母枝留量的同时,应预留1/3左右交替结果的结果母枝;对冗长的细弱枝、下垂枝,以三抬一或五抬二的方法进行适度回缩,抬高角度,增强长势。对于较旺的壮龄树,大枝应分年疏除,以稳定整个树体生长与结果的平衡。
3加强核桃园管理
3.1深翻扩树盘
于每年秋末春初,在核桃树周围进行深翻扩树盘,深度为20~40cm。山地核桃园还可通过客土来增加土层厚度,为以后丰产奠定基础。
3.2施肥灌水
3.2.1施肥。①基肥。在采收后到落叶前施入最好,常与树盘深翻同时进行,肥料以优质农家肥为主,每株成树每年放射状施入农家肥100~150kg。②追肥。一般在开花前、幼果膨大和果实硬核3个时期追肥,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氮磷钾三要素配合施用。一般每株每次分别追施尿素1kg、磷肥1.5kg。③叶面喷肥。喷肥时期在开花期、新梢速长期、花芽分化期及采收后进行,常用的喷肥种类为0.1%~0.2%的硼酸、0.3%的尿素和0.3%的磷酸二氢钾。
3.2.2灌溉。每次施肥后,应及时进行灌溉。8月中旬秋梢停长前要注意控水,以控制新梢后期生长,使枝条组织充实。初冬灌好封冻水。
3.3搞好花果管理
3.3.1疏雄。衰弱树雄花较多,疏除全树雄花芽的90%,使雌花序与雄花序比例达1∶30~60。
3.3.2辅助授粉。提前采集雄花粉,在雌花的盛花期,雌花柱头开裂并呈倒八字形,柱头羽状突起分泌大量黏液时,集中人工授粉,将花粉配成花粉、蔗糖、水比例为1∶50∶3000的营养液,在上午9~10时或下午3~4时进行喷雾授粉,可促进花粉发芽和受精,提高坐果率。
参考文献
[1]曹尚银,李建中.核桃标准化生产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7.
[2]魏玉君.薄皮核桃[M].郑州:河南科
学技术出版社,2006.
摘要:介绍了济源市核桃低效园综合改造技术,包括实生树或劣种树高接换优、放任核桃树的改造以及加强核桃园管理等内容,以期为当地核桃园的高产高效提供参考。
关键词:桃核园;低效;改造技术
1、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1代写的毕业论文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核桃又名胡桃、羌桃、合桃等,享有“长寿果”之美誉,是理想的滋补食品。所含的脂肪蛋白质量多质优,还含有糖分、多种维生素、钙、磷、镁、钾、锰、路等矿物质,以及躁质、纤维素、戊聚糖等。据分析:500克核桃肉的营养价值,相当于鸡蛋2500克,牛奶4750克或猪肉1500克,可见,核桃的营养值价是相当可观的。
随着核桃产量的逐年增加,如何对核桃进行深加工,以提高它的附加值等问题就突现出来。核桃脱壳取仁是核桃深加工的第一步,必须首先解决。核桃剥壳技术的水平,直接影响到核桃的脱壳质量,进而影响到核桃的进一步加工。
由于核桃形状不规则、尺寸差异较大、壳仁之间间隙小,壳完全破裂所要求的变形量大。目前国内使用的机械破壳装备由于施力方式不合理,果仁的破碎率较大,脱壳率、整仁率及设备性价等方面满足不了要求。核桃与其他坚果在结构上存在着很大的区别.而且目前国内外对核桃机械特性与破壳机理的研究相对较少(丁正耀等,)。用一般的机械挤压方法破壳必将造成大量的碎仁,对于固定挤压间隙的破壳装置来说,挤压间隙是固定的,不同尺寸的核桃都在同一开度内破壳,会出现小尺寸核桃难以破壳而大尺寸核桃仁的破碎率高的现象。因此为了很好的破壳而又保证仁不破碎,就需要:① 挤压间隙与核桃尺寸相适应,有必要在破壳前对核桃进行分级;②合理施力使核桃产生裂纹且变形量小,这是提高核桃破壳机破壳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有必要对核桃的施力方式及结果进行有限元受力分析;③裂纹的扩展是核桃完全破壳的基本条件,按核桃正确姿态喂人进行破壳是裂纹扩展的条件,有必要进行破壳前的导向(史建新等,2019)。
2、国内外发展现状
2。1核桃剥壳技术
核桃的一次剥壳率和高露仁率是衡量剥壳取仁机性能的两个重要指标。而影响这两个性能的关键是剥壳方式(吴斌芳等)。对于核桃剥壳技术,剥壳机可以代表技术的发展。一般来说核桃破壳取仁有这样几种方法:1、离心碰撞式破壳法2、化学腐蚀法真空破壳取仁法3、超声波破壳法4、定间隙挤压破壳法。第一种方法,碎仁太多,所以应用很少;第二种方法,由于在实际操作中不好控制,仁易受到腐蚀,处理不好还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因此人们不接受;第三,四种方法设备昂贵,破壳成本高,且破壳效果不够理想;第五种方法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史建新等)。
2 。1。1核桃分级装置
核桃分级装置是定间隙挤压破壳机的必要装置,对于具有固定间隙的核桃破壳机来说,物料尺寸必须与固定间隙的大小相适应,尺寸大了仁会被挤碎,尺寸小了壳破不开,常见的核桃分级装置有以下几种:
(1)锥辊式分级装置
(2)圆孔筛分级装置
(3)平面振动筛分级装置
2。1。2核桃剥壳装置
目前,核桃破壳机的种类较少,大多采用定间隙多点挤压破壳。这种破壳方式存在一些不足,高路仁比率与破壳率不能兼顾,所以综合破壳效果不理想(董远德等,2019)。核桃破壳装置是核桃破壳取仁机的核心装置常见的破壳装置有以下几种:
(1)对辊窝眼式开口装置
(2)双齿盘齿板式破壳装置
(3)变形恒定破壳装置
(4)内外磨核桃破壳装置
(5)圆盘破壳装置
(6)弧板滚筒破壳装置
(7)核桃锯口破壳装置
(8)冲压式破壳装置
(9)核桃破壳挖核装置
2。1。3壳仁分离装置
壳仁分离问题是核桃破壳取仁的难题之一。论文的代写目前国内尚未见到好的分离方法和分离设备的报道,而国外虽然很好地解决了壳仁分离的问题,但设备成本高,工艺复杂,对于加工能力有限的工厂和个人来说,是很难接受的。以下对现有设备和方法进行简单介绍。
2。1。3。1机械法分离壳和仁
目前利用机械法分离壳和仁的装置主要有以下三种:
(1) 绒辊分离壳仁
(2) 带式分离壳仁
(3) 轮齿拨壳分离壳仁
2。1。3。2磁选法分离壳和仁
(1)绒辊分离壳仁
(2)带式分离壳仁
(3)轮齿拨壳分离壳仁
2。1。3。3磁选法分离壳和仁
由上述可以看出:核桃剥壳技术随着需求的变化越来越多样化,剥壳技术也越来越多样化。但由于核桃的品种多样化及核桃外形的不规则,导致核桃的剥壳效率仍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2。2有限元分析
2。2。1有限元机理
有限元法也叫有限单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是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弹性力学问题的数值求解方法。有限单元法(FEM)作为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数值模拟方法,在许多工程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如固体力学中的位移场和应力场分析、电磁学中的电磁场分析、振动特性分析、传热学中的温度场分析、流体力学中的流场分析等。这些问题的共同点是它们都可以归结为在给定边界条件下求解其控制方程(常微分方程或偏微分方程)的问题。有限单元法的基本思想是将连续的求解区域离散为一组有限个、且按一定方式相互联结在一起的单元(Element )的组合体。由于单元能按不同的联结方式进行组合,且单元本身又可以有不同形状,因此可以模型化几何形状复杂的求解域。
在实践中,有限元分析法通常由三个主要步骤组成(David Roylance 2019):
1、预处理:用户需建立物体待分析部分的模型,在此模型中,该部分的几何形状被分割成若干个离散的子区域——或称为“单元”。各单元在一些称为“结点”的离散点上相互连接。这些结点中有的有固定的位移,而其余的有给定的载荷。准备这样的模型可能极其耗费时间,所以商用程序之间的相互竞争就在于:如何用最友好的图形化界面的“预处理模块”,来帮助用户完成这项繁琐乏味的工作。有些预处理模块作为计算机化的画图和设计过程的组成部分,可在先前存在的CAD文件中覆盖网格,因而可以方便地完成有限元分析。
2、分析:把预处理模块准备好的数据输入到有限元程序中,从而构成并求解用线性或非线性代数方程表示的系统Kijuj=fi式中,u 和 f 分别为各结点的位移和作用的外力。矩阵 K 的形式取决于求解问题的类型,本模块将概述桁架与线弹性体应力分析的方法。商用程序可能带有非常大的单元库,不同类型的单元适用于范围广泛的各类问题。有限元法的主要优点之一就是:许多不同类型的问题都可用相同的程序来处理,区别仅在于从单元库中指定适合于不同问题的单元类型。
3、后处理:在有限元分析的早期,用户需仔细地研读程序运算后产生的大量数字,即列出的模型内各离散位置处的位移和应力。这种方法容易漏掉重要的趋向与热点,而最新的程序则利用图形显示来帮助用户直接观察运算结果。典型的后处理模块能显示遍布于模型上的彩色等应力线图,以表示不同的应力水平,显示的整个应力场的图像类似于光弹性法或云纹法的实验结果。
2。2。2 有限元的应用
目前,有限元方法在坚果力学分析领域中应用广泛,为坚果破壳设备的研制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吴斌芳等(1996)应用薄壳理论和断裂理论对绵核桃进行力学分析,并通过试脸验证,得到了绵核桃机械剥壳取仁的重要参数。吴子岳(1995)将核桃壳简化成各项同乡性的均匀厚度的薄球壳,利用薄球壳理论进行应力和形变分析,得出两对法向集中力有利于核桃壳完全均匀破裂的结理论。王灵军等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银杏在各种施力状态下的应力分布进行分析,找出了最佳的施力方向和施力方式,对脱壳设备的研制提供了理论的依据。挛玉振等(1994)通过对松籽壳体工程特性参数的测试和静力有限元计算拿得出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测试结果数据相比误差约为16%。
(H。Chen,J。De Baerdemaeker)利用有限元法检测水果的坚度。把苹果和菠萝建立成为65节点48单元的模型,进而分析水果的坚度。把实验数据绘制成为以杨氏模量为纵坐标,水果坚度为横坐标的曲线图,并且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得出结论。谢丽娟等(2019)建立了莲子受静态正压力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设定了短轴方向加载集中力、加载均布的线载荷、加载一定区域内的面载荷3种受力工况,对莲子在该3种工况下的应力、应变情况进行分析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最佳脱壳的施力方式是在莲子短轴方向加载沿长轴均布的线载荷,这时莲子的应力、应变分布有一定方向性,有利于裂纹扩展,使莲子有效脱壳,从而为脱壳设备的研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针对山核桃果壳完全破裂所需的变形量大于壳仁间隙,用一般的机械挤压方法破壳会造成大量碎仁等问题。利用Pro/E软件建立了山核桃的几何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构建了山核桃破壳受力模型,并对山核桃进行了受力机械剥壳取仁的重模拟与分析。根据不同受力方向和不同栽荷下山核桃的应力应变分布情况,确定山核桃壳变形量不大且产生局部裂纹点多、裂纹点易扩展的最佳施力方式,为山核桃破壳取仁设备的研制提供依据(丁正耀等20)。
曹玉华等(2019)应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蓖麻蒴果在压载作用下顶部和中部的应力分布进行分析,建立了蓖麻蒴果几何模型和有限元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蓖麻蒴果果壳破裂的主要原因是由最大拉应力引起果壳破裂。顶部压载荷作用时,最大拉应力的位置在蒴果果柄顶部中缝处,拉应力引起中果皮内面产生裂纹;而中部压载荷作用时,最大拉应力的位置出现在蒴果中果皮中缝的两端,拉应力也引起中果皮四周角靠近直线处的内面产生裂纹。
由以上研究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使是很复杂的应力问题的数值解,现在用有限元分析的常规方法就能得到。相比较普通的处理方法,有限元法有着更加优越的效果。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模型,对研究对象进行应力的虚拟研究是可行的。并且能够通过对模型的研究得出相应的研究数据,从而为研究提供合理的数据来供参考。
3。总结(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
分析国内外的核桃剥壳技术,由于核桃的形状的不规则、尺寸差异较大。造成目前多采用的机械破壳装置的施力方式不合理,对于剥壳取仁存在许多的困难,容易造成破碎率,整仁率等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对于现存的核桃剥壳机械,都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并且核桃的不同品种同样存在不同的物理特性,这也给脱壳造成很多的困难。与普通的实验方法相比,采用有限元的方法能够更加快速、便捷地得出结论。所以在本课题中,采用有限元作为基础对核桃的最佳破壳位置进行分析计算,从而达到对核桃剥壳技术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丁正耀,朱德权,钱良存,洪翎,张念生.山核桃坚果有限元模型建立及受力分析[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19,6:6—9
2。 史建新,赵海军,辛东军.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核桃脱壳技术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19,3:185—188
3。 吴斌芳,张建刚,周国柱.核桃剥壳取仁方式的探讨[J].机械工程师,1996,增刊:44
4。 史建新,辛动军.国内外核桃破壳取仁机械的现状及问题探讨[J].新疆农机化,2019,6:29—32
5。 董远德,史建新,乔园园.核桃不同破壳方式的破壳取仁效果[J] .农产品加工学刊,2019,9:4—6
6。 吴斌芳,周国柱,张建钢等.绵核桃剥壳取仁机的研制[J].湖北工学院学报,,12,4:31—32
7。 吴子岳.核桃剥壳的力学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5,18,3:116—123
8。 吴子岳.绵核桃剥壳取仁机械的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 1995,11,4:164—169
9。 吴子岳.绵核桃剥壳取仁原理及其机械的研究.北京:北京农业工程大学,1985
10。 挛玉振,袁明月,李云飞,松籽壳体特性参数的测试与静力有限元计算[J].农业机械学报,1994,25,2:50—55
11。 H。Chen,J。De Baerdemaeker. /benkekaiti/ Finite—element—based Modal Analysis of Fruit Firmness [J].ASAE Vol.36,6:1827—1833
12。 谢丽娟,宗力.莲子受力有限元分析[D].2019,37,6:94—97
13。 曹玉华,李长友,卿艳梅,孔德兵.蓖麻蒴果力学特性的有限元分析[J].江苏大学学/benkekaiti/2019/0520/lw201905201924086546—2。html报,2019,31,4,383—387
研究内容
(1)采用ANSYS软件建立核桃的几何模型和破壳的有限元模型,用结构静力分析的有限单元法,通过所建核桃的几何模型和破壳的有限元模型,对核桃在几种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分布规律进行分析。
(2)找出核桃壳变形量不大且产生局部裂纹点多、裂纹点易扩展的最佳的施力方式,为高效剥壳机的研制提供参考依据。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1研究方法
(1)采用ANSYS软件建立核桃的几何模型和破壳的有限元模型,用结构静力分析的有限单元法,通过所建核桃的几何模型和破壳的有限元模型,对核桃在几种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分布规律进行分析。
(2)通过有限元分析找出了产生裂纹多且变形量较小的施力方式。
2 技术路线
2。1建立物理模型
建立几何模型时就把截面分为两部分,截面的建立是通过pro/e软件绘制的,然后导入到有限元受力分析软件ANSYS中,分两次旋转分别形成果仁和果壳。果仁单元类型采用固体结构单元中的八节点壳体单元,果仁采用二十节点的六面体单元。
2。2建立有限元模型
由于果实结构的对称性,进行受力分析时可采用l/2的对称模型。物理模型的果仁和果壳分别进行自由网格划分以后就成为有限元模型。
2。3核桃在不同载荷下有限元分析
在ANSYS分析中采用了统一的国际单位制,通过对核桃的1/2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分别设定六种边界条件和载荷类型,分析计算核桃在不同受力工况下应力、应变等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对两个加载方位的三种加载方式进行对比研究。
1) 核桃长轴方向施加集中载荷
2) 核桃长轴方向施加均匀线载荷
3) 核桃长轴方向施加均布面载荷
4) 核桃短轴方向施加集中载荷
5) 核桃短轴方向施加均匀线载荷
6) 核桃短轴方向施加均布面载荷
2。4分析总结
获取数据,通过分析各向变形云图、等效应力云图、等效应变云图,总结出核桃裂纹方式和部位。通过比较各中情况,得出能够取得最佳破壳率和整仁率的施力部位和方式。
3可行性分析
(1)在本科学习期间,已掌握材料力学、理论力学等的基础知识,经过查阅相关书籍与文献资料,熟悉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这是进行本试验的前提。
(2)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可以运用ANSYS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
(3)学校实验室能够提供实验所需的实验仪器,能够得到完整的数据。
(4)本课题是核桃剥壳机的一部分,参加的同学还有黄石磊、白亚鹏两位同学,他们的设计和实验帮助以及徐红梅老师的指导将提供很大的帮助。
研究计划及预期成果
研究计划
2019.12.24 下达学士学位论文(设计)任务书;
2019.12.25—2019.01.15 查阅文献资料,撰写外文翻译和开题报告书;
2019.01.16—2019.03.10 学习ANSYS软件;
2019.03.11—2019.05.20 建立核桃破壳的有限元模型,分析其力学特性,完成试验论文的撰写;
2019.05.21—2019.06.01 修改论文,做好答辩的准备工作。
预期成果
(1) 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出相关的数据,来用于后续的处理
(2) 通过分析数据,代写的论文找出核桃壳变形量不大且产生局部裂纹点多、裂纹点易扩展的最佳的施力方式。
核桃低效园改造技术
介绍了济源市核桃低效园综合改造技术,包括实生树或劣种树高接换优、放任核桃树的.改造以及加强核桃园管理等内容,以期为当地核桃园的高产高效提供参考.
作 者:李建中 作者单位:河南省济源市林果技术推广中心,河南济源,454650 刊 名:现代农业科技 英文刊名:XIANDAI NONGYE KEJI 年,卷(期): “”(4) 分类号:S664.1 关键词:桃核园 低效 改造技术摘 要: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每天都有新的技术或者应用产生。
其中又属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最为迅猛。
提到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们自然会想到计算机给我们带来的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技术。
那么到底什么是多媒体技术呢?大多数的人一提到多媒体,就很自然地认为电影、电脑、电视、收音机等等这些都是属于多媒体技术的范畴。
然而,多媒体技术其实是专指于电脑程序中处理图形、图像、影音、声讯、动画等的电脑应用技术。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 多媒体设备
1 多媒体技术主要特点
(1)集成性。
能够对信息进行多通道统一获取、存储、组织与合成。
(2)控制性。
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为中心,综合处理和控制多媒体信息,并按人的要求以多种媒体形式表现出来,同时作用于人的多种感官。
(3)交互性。
交互性是多媒体应用有别于传统信息交流媒体的主要特点之一。
传统信息交流媒体只能单向地、被动地传播信息,而多媒体技术则可以实现人对信息的主动选择和控制。
(4)非线性。
多媒体技术的非线性特点将改变人们传统循序性的读写模式。
以往人们读写方式大都采用章、节、页的框架,循序渐进地获取知识,而多媒体技术将借助超文本链接(Hyper Text Link)的方法,把内容以一种更灵活、更具变化的方式呈现给读者。
(5)实时性。
当用户给出操作命令时,相应的多媒体信息都能够得到实时控制。
(6)信息结构的动态性。
“多媒体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书”,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和认知特征重新组织信息,增加、删除或修改节点,重新建立链。
2 多媒体的发展前景
目前多媒体技术比较成熟的应用有:影像处理与传输,交互式学习,工程设计,建筑设计,美术设计;正在进入实用的应用有新闻采集,视频会议,点播电视、智能化家电、识别网络通信,企业管理和办公室自动化等领域。
电视节目点播和电视购物处于初期应用阶段。
在商务和医疗领域的应用仅局限于培训,教育以及一些较小范围的应用。
我们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前景是无限的。
2.1 多媒体与通信系统
多媒体技术使通信更加方便。
人们可以在世界的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利用多媒体同亲友,客户通话。
通话者之间不仅能闻其声,见其面而且还可以把图像保存下来。
人们也不必分别购置电视机,录相机,个人电脑,电话机,收录机等家用电器,只需一台多媒体计算机就可以把这些功能都包含在内。
2.2 多媒体与教学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正在发展,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好处众所周知,它可以诱发学生的兴趣,可以与学生形成操作的情境,形成学习乐趣,更容易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利于达到教学目的。
在这方面多媒体更存在更大的发展前景,随着多媒体的发展,可以让学生和老师在教学中达到更好的互动;使多媒体发展得更适合数学的教学。
2.3 多媒体与工业领域
应用多媒体技术来综合处理多种信息,可以使信息处理综合化、智能化,从而提高了工业生产和管理的自动化水平。
3 多媒体与医疗影像诊断系统
现代先进的医疗诊断技术的共同特点是,以现代物理技术为基础,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对医疗影像进行数字化和重建处理。
随着临床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新一代具有多媒体处理功能的医疗诊断系统。
多媒体医疗影像系统在媒体种类、媒体介质、媒体存储及管理方式、诊断辅助信息等方面都使传统诊断技术相形见绌。
这必将引起医疗领域的一场革命。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应用,还使远程医疗从理想变成现实。
当前,多媒体医疗影像系统的研究正在进行,各种先进的系统层出不穷。
这必将极大地改善人类的医疗条件,提高医疗水平。
4 多媒体设备的展现
现在,大多数学校基本都在用这些设备,它不仅轻松地享受教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起来不费什么劲,学的更轻松,对学习也充满了兴趣,因为它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可以把空洞的东西讲的更加生动,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了。
从图片中得到更多课本以外的知识,所以学起来就很轻松了。
目前有更多创新元素的添加,可能现在的教学更多的不是局限于教学中,而是从一些小游戏中得到启发,开发学生们的大脑,在上课时可能有的老师会先从一些游戏入手,然后抛砖引玉,这样不仅让学生的大脑开发了,而且也更加深刻的知道了它的含义,所以创新是新时代教学的一个新的手段,它可能以后还会更加的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所以这是一个时代的新元素,我们值得学习。
创新本来就是这个社会提倡的主题,如果没有创新,我们的社会也就不会进步,所以我们要从创新中学到书本以外更多的知识。
现在可能很多老师很注重同学之间分组讨论,这样也不再局限于只是老是一个人在课堂上讲,而是大家都参与了进来,这样感觉学习气氛也会很浓,大家也就沉浸在这氛围中,学起来当然就不会那么无聊枯燥了,有时还可能会让学生胜任一下老师的职位,让他们感受老师其实不是那么容易的,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潜移默化地学到了很多学不到的知识。
5 结语
多媒体技术是一项全方面的实用体系,把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了一起,不仅在生活领域突出了他的重要性在军事领域也同样的关键,它可以化抽象为具体,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了教育的发展,让这块跨进了一个新的里程碑,给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总的来说,对我们国家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刘丽.对多媒体技术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J].企业报导,.
[2] 张佳楠.浅谈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前景[J].企业报导,.
[3] 谢冬艳.对多媒体设备的展现进行分析[J].企业报导,2011.
【摘 要】多媒体技术是当今信息技术领域 发展 最快、最活跃的技术。
集文本、图形、动画、声音、影视等各种交流媒介于一体的 计算 机多媒体技术是21世纪计算机 科学 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
本文综述了多媒体技术的概念,探讨了多媒体数据处理技术的应用和计算机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应用两个方面,同时对多媒体技术网络化的发展作了展望。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数据处理 通信 网络化
随者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突飞猛进,多媒体凭借着自身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它的出现已经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方式,对人类社会的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概述
1.多媒体的概念
所谓多媒体,就是融合了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一种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的媒体,其使用的媒体包括文字(Text)、图像(Image)、图形(Graph)、动画(animation)、音频(audio)、视频(video)。
各种媒体表现形式各不同。
但都为数字化形式存在,即计算机二进制数字文件。
2.多媒体的内容
多媒体包括:
蓝牙技术研究论文
【摘要】蓝牙技术作为全球统一的无线通信标准,其目的在于建立通用的低功耗低成本的无线电空中接口及其控制软件的公开标准,使通信和计算机进一步结合,使不同厂家生产的便携式设备在没有电线或电缆互相连接的情况下.能在近RF离范围内具有互联互操作的性能。本文介绍了蓝牙的技术背景,并分析了现有的几种无线技术,包括红外技术,无线局域网和HomeRF网络,并与蓝牙技术对比,给出了蓝牙技术的定位。
【关键词】蓝牙;无线;技术定位
被誉为“驱动新经济的引擎”的蓝牙技术,其英文名为Bluetooth,是1985年5月由Ericsson.IBM,Intel,Nokia和Toshiba等5家公司联合制订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标准,其目的在于实现最高数据传输速率为1Mbps(有效传输速率为721kbps),最大传输距离为10米的无线通信。7月,Bluetooth SIG(Bluetooth Special InterestingGroup,蓝牙特别兴趣小组)公布了蓝牙正式规范1.0版本。蓝牙技术采用公开技术标准,一经推出就获得业界的广泛认同,现已出现了基于该标准的产品。目前蓝牙技术已经成为近距离无线数据通信领域的'最热门研发方向,已有超过家的企业宣布支持和开发蓝牙技术及其相关产品。蓝牙技术低成本、低功耗的无线接入方式,在信息家电、移动通信、嵌入式应用开发等诸多方面有了广泛的应用,顺应了现代通信技术和应用的发展潮流,其前景将无可限量。
一、技术背景
蓝牙技术的诞生开始于Ericsson的一项研究工作.1994年,Ericsson计划在移动电话与其附件之间开发一种低成本、低功耗的无线接口,以替代移动设备之间的线缆解决的方案,并在价格、性能和体积等方面对新技术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由于它致力于用无线电波代替传统网络中错综复杂的电缆,在10米到100米的空间内使各类移动及非移动设备之间可以实现方便快捷、灵活安全,低成本,低功耗的数据和话音通信侧,所以蓝牙技术在设计上主要考虑了:1.空中接口的工作频段2.体积与性能3.对话音和数据的处理随着技术研发的不断深入,逐渐表明短距离无线解决方案不仅是可行的,而且其发展前景也是乐观的。在着手研制收发芯片的同时,Ericsson很快意识到他们需要合作伙伴来共同开发这项新技术。其目的不仅是要提高技术,而是要赢得来自PC,便携电脑及移动电话等领域坚实而又广泛的市场支持。这对于一项新技术的成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Ericsson,IBM,Intel,Nokia和Toshiba于5月专门成立Bluetooth SIG来开发这项新技术。
Bluetooth SIG本身就代表来自各方面的市场需求,从而为这项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基础,使之逐渐成为一种事实上的标准。
二、技术定位
蓝牙技术具有一整套全新的协议,可以应用于更多的场合。蓝牙技术中的跳频更快,因而更加稳定,同时它还具有低功耗、低代价和比较灵活等特点。总的来讲,红外技术适合在相对稳定静止的短距离直视通信环境中应用,如红外打印机;
802.11X比较适用于办公室中的企业无线网络;HomeRF可应用于家庭中的移动数据和语音设备与主机之间的通信;而蓝牙技术可应用于任何短距离内用无线方式替代线缆的场合以及嵌入式系统中。蓝牙技术的定位就是现代通信网络的最后10米,它将会像一种无处不在的数字化的神经末梢一样,把现有的各种网络终端设备和各种信息化设备在近距离内都连接起来,以实现移动电话、便携式计算机以及各种便携式通信设备之间在近距离内实现无缝的资源共享。积极跟踪分析蓝牙技术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Graham Kirby.Integrating Bluetooth Technology into Mo-bileProducts.MicrowaveSourceandDesign,,24(7):71-73.
[2]Theodoros Salonidis,Pravin Bhagwat,Leandros Tas-siulas.Proximity awareness and ad hop network establish-ment in Bluetooth.Stanford Electronic,,48(13):65-68.
[3]荣新华,杨寿报.蓝牙安全体系结构研究及其在双向RKE系统中的应用[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8).
化学工程技术研究论文
1新型反应技术的研究
1.1绿色化学反应技术。我国现在提倡绿色环保,而绿色化学正好符合这一政策,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的污染,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环境。绿色化学就是利用一些化学方面的技术或者是方法,将那些对人们有害的、妨碍安全、破坏环境的一些化学原料或者溶剂等减少或者消除掉。这种绿色化学是一种非常值得研究的新反应技术,它能够深入解决污染,从源头彻底解决,不留下任何的隐患。绿色化学是包含原子经济性和高选择性的反应,它生产出来的材料能够回收循环利用,对环境进行保护。
1.2新的分离技术。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原有的分离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学生产的需要,只能够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创新。所以,国内外一起合作共同研究除了大量的新分离技术。由于这些新的分离技术刚刚研究出来,刚刚投入到化学生产中,所以不是很完善,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这项研究的相关分子蒸馏在理论上的探讨比较少,也没有深入研究、设计刮模式分子蒸馏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分离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后来,逐渐将信息技术融合到了分离技术当中,产生膜分离技术、超临界分离技术、超声提取等先进的新型分离技术。
1.3超临界化学反应技术。超临界化学反应技术是随着绿色化学的发展而产生的,是一种以超临界流体作为化学反应介质或反应物的新反应技术。因为这种反应物与临界点相当接近,所以其反应速率相当快,已经广泛的应用到了化学工业、生物工程、食品生产等领域当中,对这些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传热过程中的新研究
2.1传热理论研究进展。近几年来,由于滴状冷凝的实现与增长冷凝表面寿命等相关问题的影响,研究人员至今未将滴状冷凝应用到实际的化学工业生产当中。现在的机械、石油化工以及航空航天技术仍然在使用沸腾传热方式,利用这种方式来进行工业生产。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致力于液体发生核态沸腾原因的探索,因为沸腾的形式多变又复杂,所以增加了研究的难度。尤其是在计算方面,更是存在一些严重的缺陷,使得计算的准确率极低,而且还需要大量的实验做基础。除此之外,水沸腾时会产生一些气泡,这些气泡会影响到加热器的表面,使得计算的难度再次加大。这都是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现在研究的重点。
2.2微细尺度传热学研究进展。微细尺度作为现代热学中的一个分支,主要是研究热学的一些规律以及微细的探讨,研究前景非常广阔。在研究微细尺度传热学的过程中,如果所研究的物体尺寸远远比承载粒子的平均尺寸大,我们所假定的观点依旧成立。但是由于我们研究的`尺度比较微细,所以原来假定的那些影响因素会发生一些改变,导致液体流动的规律发生变化。随着近几年来纳米技术不断进步,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生产中的诸多领域都在引用尺度微细传热学,如高度集成的电子设备、微型热管等。
2.3强化传热过程的研究进展。要想优化传热过程,就必须从换热设备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优化设备,从而提高传热效率。换热设备主要就是进行热量的传递,热量传递有逆流、顺流、交差流、混合流等四种方式,其中逆流过程中产生的温差是最大的,顺流产生的温差是最小的。我们应该想办法改进换热设备,使其能够持续对外放热,以此达到本次研究的目的。例如:我们可以发明一些新的换热设备,采用新的传热材料应用到设备当中;改进原有的传热设备生产工艺;参照原有的设计方案,结合现代的科学技术对方案进行优化等。
3化学工程未来发展动态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大量的科技产品及技术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并且被广泛的应用,这就给化学工程的研究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那就是在今后的发展当中,如何给新技术的引用提供一些良好的服务及体系,并且将新形成的理论完善,使化学工程不断进步,朝着新的目标发展。其次,现在主张全面发展,我们应该研究一下信息、生物、能源、环境等方面的技术,将这些与化学向结合,为化学工程的发展做出良好的铺垫。
4结语
化学工程技术对化学生产非常的重要,不仅能够提高化学生产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还能够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为环境保护做贡献。化学工程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能够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所以,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要加大对化学工程的研究,不断完善化学工程技术,并且不断融合新的技术,提出新的研究方向。
1.1全球性作用
从上个世纪开始,逐渐形成全球化经济市场,很多具有先进经济水平和技术的国家开始利用金融、科技等方式来提高市场竞争力,因此,增加全球化市场的竞争。所以,在机械制造方面具有明显的调整,为了可以在全球化经济的情况下一直处于不败的地位,就需要不断提高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大力开发和支持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科技逐渐成为各领域十分重要的发展因素,因此需要机械制造行业更加重视科技的发展。
1.2系统工程作用
现阶段,在机械制造行业中已经逐渐应用传感科技、信息科技、自动化科技等,并且适当的开始运用一些现代的管理技术,主要包括在生产、设计、制造、销售以及管理组织等方面。在发展机械制造行业的时候,需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合理的衔接旧的技术,以便于可以保障机械制造过程中的信息、物质以及能量的工程化。
1.3竞争要素统一体的作用
从旧的发展方面来说,竞争的主要方面就是增加生产率,但是随着国际竞争的不断发展和加剧,机械制造技术想要提高市场竞争力,就需要从根本上进行改变,不断把旧的生产模式变化为生产投资、时间管理以及产品质量等方面,机械制造行业想要成为有力的竞争机制,就需要有机的统一和结合上述三方面。
1.4综合性的技术作用
使用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最根本的就是最大限度的增加行业的市场竞争力,为社会综合实力的发展以及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因此,机械制造在一定程度上不可以局限于本身的产品制造,需要全方面的分析和考虑潜在市场、产品设计、生产加工以及销售等过程,并且需要合理的协调上述环节,保证可以达到高度统一,为全面提高机械制造行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打下基础。
2.1机械制造技术全球化发展
由于国际市场以及国内经济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企业开始逐渐在竞争中衰败,或者被兼并,甚至是面临破产倒闭。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制造行业具有更大竞争,为了保证可以达到全球化发展的目的,需要保证可以实现网络化。
2.2机械制造技术网络化应用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为企业的发展与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历史变革,不管是设计产品、零件的制造、采购材料,还是市场销售、市场开拓等都在变化。此外,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适当进行业间的信息交流,不断引进和开发更加先进的制造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动企业和制造行业的发展。
2.3机械制造技术虚拟化应用
虚拟化机械制造技术实际上就是说利用计算机的仿真系统来完成模拟真实的系统,利用模拟产品生产、检验产品等。可以有效的利用虚拟化技术来适当的检验产品的可加工性,合理分析和研究加工产品、加工方式、制造工艺的合理性,保证产品可以安全稳定的生产,确保产品的生产质量,避免产品出现缺陷或者错误。
2.4机械制造技术绿色化应用
绿色化应用机械制造技术,主要包括绿色设计产品、绿色生产产品、使用绿色包装和绿色设备以及绿色管理等。绿色化制造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原材料以及能源的利用率,还可以合理的降低给产品带来的负面影响。
2.5现代设计技术应用
机械制造行业在进行生产加工的'过程中,已经开始利用现代设计技术,并且与机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具有一定的联系。为了可以有效的提高机械制造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不断增加市场竞争力,逐渐运用可靠设计、绿色环保设计、模糊设计、并行工程设计等众多现代设计。例如,在机械制造生产过程中,进行产品规划、营销维护、检验制造等方面都合理的引入了现代设计理论,并且有机的结合机械制造行业和现代设计。从传统设计方面来说,一般都是仅仅只是依据基本设计常识、以往设计经验以及陈旧落后的设计设施,因此,使得设计水平比较低,但是,还是可以利用传统技术的优势,以便于可以更好的研究和分析现代技术。相比较于传统技术来说,现代设计技术更加先进,是一种利用多种先进技术以及计算机辅助技术不断精确和优化的设计方式,因此,需要在机械制造中合理的运用,为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保证和依据。
3结语
总而言之,一个国家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水平标志着国家的科技整体发展程度,对于目前情况来说,机械制造相关操作人员应该不断了解和掌握机械制造技术的应用领域以及作用,不断结语经验以及适当引进高科技技术,从而可以有效的提高我国机械制造的水平,为国内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构件软件工程技术研究论文
一、构件软件工程技术的先进性
传统的软件开发早已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不断提高的要求而被市场淘汰,新的构件软件工程相比于传统软件有着无法比拟的先进性。
1、组建结构
传统的软件工程的结构体系中,上到主机箱中的中央框架,下到互联网客户端上访问服务器的框架都已经老化,无法满足市场和客户的需求,也无法更好地适应激烈的商业竞争环境。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系统为实现传统软件工程无法实现的功能,开发出了新的结构体系。
2、开发过程
传统的软件开发过程重在元素的'集合于应用,开发方法老旧,不适用于现今社会。基于构件的软件工程技术实现了分析、设计和运行上的整体协调,并能将多个系统配件循环使用。在开发方法上,基于构件的软件工程将软件的开发方法由传统的单一系统开发过渡到多个应用系统的集合。建立一个多重应用系统需要循环使用很多已经组建好的构件模型,此类模型在不同的时间由不同的技术人员创造出来,拥有着不同的使用目的和方法。此时,模型组建好后,多重应用技术的开发就简化成构件端口和构件组成等基本过程。可见,如果说传统的软件开发是流水似的前进,那么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过程就是前进的上升[2]。
3、软件方法论
传统的软件方法论是从面向机器、客户数据、开发过程、应用功能、访问客户端的对象等方面反映应用问题的属性和本质特点。而发展越来越完备的构件软件工程将计算机业务和社会现状分离开来,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成逻辑与数据的分离。构件软件开发可以提供规范化的端口,是软件发开的过程变成更简单的构件组合,可以说软件方法论是以软件端口为关键点、面向社会的设计方法论。
二、构件软件工程技术的提高
基于构件的软件工程开发可以提高软件生产和运行的效率,减少开发成本并减少开发时间,同时还能够降低软件的后期维护费用,提高软件本身的质量,使得软件更加规范化,增强软件运行的适应性,有利于开发新的领域。但是,我们还要意识到,计算机技术领域还有很多尚未被人掌握的技术,构件软件工程技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适应整个市场的需要不断的提高。多方面维护技术的提高。系统维护指的是对软件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检修和改善的过程,希望通过系统维护使系统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系统维护主要分为纠正性维护、完善性维护和适应性维护三方面的维护,通过多方面的维护以使现有的信息体系更加完备。随着市场竞争的愈发激烈,系统的多方面维护变得更加重要。提高系统多方面维护的技术,能够促进构件软件工程整体效率的提高,推动构件软件系统更加完善。
三、结论
构件软件系统改变了传统的软件运行的条件和开发方法,为软件编程领域打开了一道新的大门。构件软件工程技术在我国信息技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做用。文中在分析构件软件工程的突破和先进性的同时,还为如何提高软件工程技术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基于构件的软件工程技术在未来能取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