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对杂交水稻种植特点分析农科论文(共含13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charlie326”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对杂交水稻种植特点分析农科论文
一、分蘖和有效穗
1978、1979年秋季,我们在福建的龙海、平和等县进行了杂交水稻高产的调查,较完整地掌握了52块田的资料,结合该地区农业局验收整理的388块田的资料;从中选出理论产量与实际产量相差3T5公斤/公顷之内的197块田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汕优2号、四优2号的早、晚季都表现产量与总粒数的偏相关达显着水准(公式略)根据穗数和穗粒数计算标准偏回归系数,说明增穗的增产潜力大于增粒的增产潜力。我们又调查了全省6个地区11个县的晚季杂交水稻有效穗数与产量的关系。得出每公顷产3了50公斤以下的有效穗数为135~180万。每公顷产6250、6000公斤的为225~24D万,每公顷产6750、7500公斤的为270、28与万;每公顷产9750、1公斤的为300、345万。这说明有效穗多产量高,有效穗少产量低。197块田的资料分析指出:基本苗数、最高茎莫数、分集成穗率分别与有效穗数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
(一)秧苗案质与甚木苗19T7年进行了秧苗素质研究。
设秧苗素质与本田施氮量两种处理。试验结果产量差异显若。兹将其中四个处理分析如下:扁蒲秧2本,210公斤N/公顷,“”.75公斤/公顷三叉秧l本,105公斤/公顷,6375.0公斤/公顷扁蒲秧3本,210公斤/公顷,5T99.75公斤/公顷二叉秧1本,105公斤/公顷,5649.75公斤/公顷单秆秧比二叉秧、三叉秧多用1、2倍种子和多l倍氮肥,每公顷仅分别增加150公斤和24.了5公斤。根据考种材料,二叉秧的有效穗数较三本秧少31.8%,而穗实粒数则多5D%。故多叉秧具有省种、省肥、大穗的增产作用。我们又分析各节位分孽穗的产量比重,三叉殃2/o、3/O两节位分集穗占总穗数的46%,产量占总产量的49%。多本秧5/0、6/0、7/。三节位分萦的产量占总产量的82%,前者为低节位分莫,穗大、粒多;后者为中节位分孽,穗较小、粒少。莫家让“指出,多叉秧叶绿素含量较无孽秧多16.T8~41.65%,从出苗到黄熟期,多叉秧的光合势较无粟秧高9~33%,根系也较发达,这样,多叉秧的发达恨系吸收氮素与叶绿素含量高的,光合势强的叶片光合产物合成的氨基酸输送到地上部的生长中心。初期促进分集,形成分桑优势,幼穗分化至成熟期壮秆大穗,形成穗粒优势。
(二)最高分藕数与分戴成旅奉19T块田的最高茎葵数为405~540万/公顷,在此范围内,最高茎孽数与有效穗数呈极显着正相关每公顷产IO50D斤以上的69块田的苗、株、穗比例为1,3,2,即每公顷插24、30万丛,基本苗120、180万,最高茎孽数480、540万,最后有效穗330、375万,分粟成穗率65、70%。要实现这种群体动态指标,首先要培育多叉壮秧,在这基础上按杂交稻大田分孽习性进行肥、水管理。19了8年我们观察了四优2号大田分孽习性的结果:
1、第一次分孽的成穗率为98%,分布于1/0、9/0节位上。第二次分孽的'成穗率为40%,分布于2/0”5/D节上。第三次分萦的成穗率为零。
2、分孽的发育受氮、碳营养影响很大。本田分桑以第7节位分粟的穗粒数最多,7/0节位分粟于5/7出生。第一次追肥于4/28,每公顷施碳锋和过磷酸钙各131.25公斤。按当时气候条件,大约6、7天才能为稻根吸收。这说明第7/O节位分莱的成长与氮素营养密切相关。拔节期具有3个叶片以上的分禁,一般都能成穗;但若“大封行”出现于孕穗之前,这些分孽会因光照不足而死亡,相对地,抽穗一乳熟期群体“稀疏”,基部透光率增加,植株基部腋芽重新萌发成分萦。这些都说明杂交水稻分萦的成长和消亡与碳素营养密切相关。
3、据偏相关分析,节位与各节有效穗数呈显着的负相关即节位愈低,有效穗愈多。以上洁果可作为育秧、整田施肥、插秧和本田肥、水管理的依据。
二、每穗粒数与粒重
1979年我们调查了汕优3号与IR661的穗发育情况(表略)无i仑分化颖花数、抽穗时颖花数或穗实粒数汕优3号都多于IR661;但颖花退化率则高9.4%,结实率低9.1%。因此,生产上不仅要促花,更重要的是保花,不仅要促大穗,更重要是减少退化,提高结实率。据197块田的资料分析,产量与结实率的偏相关达显着水准,总粒数与结实率呈极显着负相关,也说明保花和提高结实率的重要性。颖花结实率低的主要因素是:
1、养分不足,分配不匀。1979年我们以四优2号和红410(对照)为材料,选择生长正常的主穗各20穗,定德定花观察不同位次颖花的生长势,结果四优2弓一的强势花占连4.9%,比红逮10减少2.05%;中势花45.0%,比对照减少2.5%;弱势花12.2%,L匕对照多5.45%。一说明杂交水稻结实率低是弱势花多造成的。不同位次的颖花结实率也不一致。19了9年我们对四优2号剪除颖花对结实率影响进行了观察。第一次枝梗颖花的结实率为93.3%,第二次枝梗颖花的结实率仅49%。剪除第二次枝梗颖花后,第一次枝梗颖花的结实率提高到96.3%;剪除第一次枝梗颖花后,第二次枝梗颖花的结实率提高到90%。说明第二次枝梗颖花结实率低是养分不足和分配不匀引起的。1981年的杂交稻种植期研究结果,无论早季种植或晚季种植的杂交水稻,从返青期到幼穗分化期,光合效率和干物质日增量都最大,幼穗分化至抽穗次之,抽穗至成熟最小,此结论与曹显祖报告相一致。这是杂交水稻的一种生理现象。从研究中也看出,晚季种植(6/18播,了/15插,10/15收),出苗到幼穗分化处在28℃/日均温,160小时日照和太阳辐射量25.09cal/cm“的足光下,充分发挥杂交稻光合强度大的优势(比早季高23.06%)。因此,分集块,叶面积大(大1.4倍),干物质日增重,为穗(库)发育提供大量能源。抽穗后,由于气温逐渐下降,光照弱,光合效率较早季植‘厂降快(降40.了%),单位体积干物质积累转化处于劣势,但植株营养体大,总干物质积累仍较早季植为大。因此,有效穗较早季植的增加58.95万/公顷,每穗粒数增加14.02粒,结实率提高6.88%,千粒重增加4.98克,产量增加191了.75公斤/公顷。此外,从威优2号、沮l(龙2号后期追肥试验结果看出,在侮公顷施150公斤氮素情况下,提取23%(尿素了5公斤/公顷)为孕穗期追肥,可以明显提高乳熟期的干重、活力和冠层叶叶绿素含量(0.019%),光合势和干物质日增长分别比对照提高0.D19%和lD%,从而使结实率较对照提高14.5%。以上说明,杂交水稻由于中后期光合效率下降导致养分不足,弱势颖花多,结实率低。后期追肥可以改变这个缺点,提高结实率。
2、受生态条件影响。颖花受情后,谷粒灌浆的养分来源有二。其一为抽穗前贮藏于茎秆和叶鞘的碳水化合物转运到穗;其二为抽穗后冠层叶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1978年从分期播种试验的资料看出,二者的比例因抽穗后的环境条件不同而异,可分为三种类型:
(1)抽穗后20天候平均气温约28℃,日照率75%,相对湿度7D、80%,灌浆成熟期短(31~35天);抽穗前养分占31、39%,抽稗后养分占69~61%。
(2)抽穗后20天候平均气温26、28℃,日照率47、51%,相对湿度85%以上;抽穗前养分占42~60%,抽穗后养分占邪、40%。
(3)抽穗后20天候平均气温20.87℃,日照足,相对湿度T9%以下,灌浆成熟期达51日;抽穗前后养分各占28%和了.2%。
考种结果,高温、足光、适湿的稻穗灌浆成熟期虽短,但结实率高,籽粒饱满,千粒重大,产量高;低温、足光、湿度小,则结实率低,籽粒不饱满;高温、多雨、寡照、湿度大,结实率和籽实饱满度都受影响。这是抽穗后气侯条件对杂交稻穗粒发育的影响。因此,调节播种、插秧期使生殖生一长处于最适的光照条件下是提高结实率的关键。19了8~19了9两年的四优2号发育期的温度处理结果看出:从枝梗分化至开花期低温(19℃)处理,结实率都降低。低温处理三天对结实的危害程度为、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孕德期>抽穗期。无论抽穗、开花或灌浆用35℃或40℃的高温处理3小时,结实率和千粒重都降低。抽穗开花期遇到35℃以上高温,花粉败育不受精;灌浆期高温则影响光合产物的运转而形成畸形来。开花期遮光或阴雨则结实率降低,强势花结实率从87%降至58‘4%。由于稻田中各稻穗,稻穗中各颖花的发育并非同步,抽穗开花期35℃处理3小时和40℃处理3小时后,用人工辅助授粉,其结实率分别从65.1%、5D%提高到78%、62%。
三、根系发育与叶片生长
根系发育研究结果:四优2号和汕优3号的根量、根粗和根系干重都比穗数型常规稻红410和矮秆大穗型品种大家伙为大(略小于高秆大穗型品种三磅70箩),发根力和根系活力较强。根干重以黄熟期为最大。发根力可持续到孕穗初期,根系活力以黄熟期为高峰。杂交水稻的“浮根”发达。浮根从第11/0叶开始发生,持续至成熟期。四优2号、汕优3号的根可达5次恨,而410、大家伙仅二、三次根。倪文等〔7〕报告,浮根的吸收力比一般根高2一3倍。川田拼“J报告,高次根的发生与穗枝梗及其着生的颖花同步。因此,浮根发达与杂交水稻穗大颖花多有密切联系。杂交水稻在水层灌溉条件F根量大、根粗、干重大、浮根发达,但后期黄根、褐根、黑根多,几乎找不到白根;旱作栽培的根系和干重均小,没有浮根,但白根多;湿润灌溉的介于二者之间。此结论与Das,D.K.等’‘报告相一致。不同组合对缺水的敏感性不同,四优2号大于汕优3号。早期水层灌溉、中期晒田、后斯湿润的,根量、干重、根粗、浮根量都大和发达。收获后一天,o、20cm土层的根系黄褐色,20、40cm土层为黄白色,根的弹性大。因此,合理灌溉以改善土壤环境,发挥杂交水稻的根系优势,为穗多、穗大、结实率高奠定基础杂交水稻根系发育与地上部生长有密切联系。单位时间最天发根增长量出现于分集盛期,无效分孽开始死亡期的单位时间根干重增长量最大,紧接着出现最大茎伤流强度增长量。说明了杂交水稻的发根开始时生长迅速;其次是稻根加粗,内含物充实,干重增大;再次是根系活力的发挥。根系的这种发展过程可作为肥水管理的依据。剪根试验结果表明,4/0“8/。叶期剪根,即剪除1/0、5/0节位根,明显减少了分孽和有效穗数;12/0叶期剪根则穗实粒数和结实率减少;14/0、16/O叶期剪根则影响结实率和粒重。综上所述,出苗―穗分化期的发根力最强,“浮根”发生;在栽培上应该浅水足肥,以促分蔡,增加穗数。穗分化―齐穗期的浮根大量发生,根系活力大,根干重增长快;应适当搁田,足肥以促大穗。齐穗,-一成熟期的根系活力旺盛,需湿润灌溉,补肥,以提高结实率和粒重。在叶片生长方面,四优2号和汕优3号的主茎叶可分为三类:(1)1/0、10/0(1l/0)节,包含叶―鞘―节―分萦(缺节间),都是营养生长期发生和生长的。
(2)11/0、12/0(12/、13/0)节,包含叶―鞘(缺分孽和节间),为过渡期发生和成长的。(3)13/0~15/0(14/0~16/0)节,包括叶―鞘―节―节间(缺分集),都是生殖生长期生长的。根据主笔叶的叶形、出叶积温、生存期和功能,叶片可分为四组,(表略)1980年对杂交稻根、叶与产量因素的关系的研究结果:剪除主茎4/0、1。/O叶则影响1~7/0节位分孽;4/0~8/0叶期剪根(剪去1/0、5/0节根)则影响1/0、5/0节位分孽;剪去4/0~10/O叶或12/O叶期剪根(剪去9/O节根),严重降低穗粒数;剪去14/O~16/O叶或12/O期剪很严重降低结实率。水稻叶、根、穗、粒的这些关系,可作为看苗诊断和管理的参考。另外,从两年的分期播种试验和植期研究看出,中熟杂交稻属感温性的基本营养生.长型。生育期间日均温在1T、28℃之间,每升高1℃营养生长期缩短5天,日均温27~28℃的主长期较稳定。安全齐穗温度为23℃。四尤2号全生育期所需的活动积温为3061℃,1/0、16/0叶期的活动积温为1731℃,剑JlJ?―抽穗期的为380℃。抽穗―完熟期为905℃。幼穗分化期的生育积温指数为36.09,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为56.45,抽德期为68.9。这些结论与浙汀农科院绍兴基点组(19了0)的报告相一致。总之,中熟杂交稻属感温性基木营养生长型,具有分禁力强、根系发达和穗粒多三大优势,三者旧互联系,培育多叉壮秧是发挥三大优势的基础。根据活动积温及生育积温指数调整播种期,使生殖生长期处于光、温、湿最适期,既使茎、鞘、叶贮藏养分顺利运转到穗,又利于穗粒发育。根据叶、孽、根、穗、粒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肥、水管理,协调促桑保蔡,促花保花,实现穗足、粒多、粒饱、高产的目的。
结论
(一)杂交水稻具有分集力强、根系发达和穗粒多三大优势。多孽壮殃是基础。它具有省种、省肥、根多、秆壮、穗大的增产作用。
(二)节位与有效穗数呈显着负偏相关。2/O、3/O二节位的分孽憾产量占总产量的49%。分菜的发生和增长与碳、氮素营养密切相关。
(三)杂交水稻穗大、颖花多,但结实率不高。其原因是杀分不足和花期对温、光的适应范围较窄。
(四)根多、根重、“浮根”发达。最大发根量和根干重分别出现于分孽盛期和孕穗期。最大伤流强度于黄熟期。前期水层灌溉、中期晒田、后期湿润的根系发达,白根多。
(五)杂交水稻可分为四个叶组:1/0、3/0为秧期叶,决定秧苗素质;4/0~9/D(10/0)为分孽期叶,决定分孽和穗数;10/0(11/0)~12/O(13/0)为拔一节期叶,影响节间干重和穗粒数;13/0(14/0)~15/0(16/0)为穗发育期叶,影响结实粒和粒重。
(六)幼穗分化期生育积温指数为36.09,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为56.45,抽穗期为户8.9。
(七)总粒数与产量呈显着偏相关。统计分析表明:“四优2号”和“汕优3一号”是在一定穗拉数的基础上增加穗数来增加总粒数增产的。高产田的群体结构是按1,3,2的苗、株、穗比例
分析杂交水稻甬优12病虫害发生特点农科论文
甬优12杂交稻由余杭区农技推广中心粮油站引进种植,当年高产攻关田以11 518.5 kg・hm-2获得杭州市水稻高产竞赛高产攻关田项目第一名。全区采购甬优12种子2 500 kg,种植面积近267 hm2。而研究表明[1-2],具有同样亲本的甬优6号、甬优9号等水稻品种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曲病等病虫害发生比常规水稻重。为了研究甬优12杂交水稻配套栽培技术,在余杭区农业科技特派员项目“甬优12”高产植保、土肥等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资助下,开展了甬优12杂交水稻病虫害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研究,为大规模种植提供技术支持。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 料
材料为病虫害防治水平保持一致的统防统治区或粮食功能区中的水稻,包括甬优12、秀水134等品种。
1.2 调查地点
调查地点主要分布在余杭区余杭、仁和、瓶窑、良渚、仓前等街道的粮食功能区暨统防统治区。
1.3 调查方法
采取随机5点取样法调查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稻曲病。
2 结果与分析
2.1 稻纵卷叶螟
2.2 稻飞虱
2.3 稻曲病
3 小结与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杂交稻甬优12与余杭区常规种植的粳稻品种秀水134等相比对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稻曲病更敏感。从甬优12品种特征上看,由于其叶色浓绿,剑叶挺直而内卷,有利于稻纵卷叶螟形成卷苞;茎秆粗壮,便于稻飞虱在基部取食;穗大粒多,着粒密,有利于稻曲病的危害。目前,甬优12病虫害发生特点与防治方法的研究还未见报道[3-8]。王会福等[4]和徐森富等[6]研究了甬优6号褐飞虱种群繁殖速率的制约效应以及防治指标,表明在分蘖期、孕穗期、灌浆期不同阶段褐飞虱增殖速度不同。金标等[8]研究提出了甬优6号通过增施钾肥,配合药剂防治稻曲病的`综合防治技术。具有相同亲本的甬优6号、甬优9号等稻飞虱、稻曲病等病虫害发生特点与防治方法可以为甬优12病虫害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瞿洪法,黄贤夫,叶建人,等.超级稻甬优6号病虫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17):98.
[2] 丁灵伟,陈人慧,杨廉伟,等.单季稻‘甬优9号’病虫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17):264-268.
[3] 郑红霞.水稻稻瘟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时应注意的问题[J].内蒙古农业科技,(3):48,76.
[4] 王会福,陈伟强,汪恩国,等.超级稻甬优6号褐飞虱发生危害与防治指标研究[J].植物保护,2010(1):110-114.
[5] 刘水芳,杨秀荣,孙淑琴,等.水稻品种抗稻瘟病鉴定技术[J].天津农业科学,20077(4):55-58.
[6] 徐森富,王会福,汪恩国,等.超级稻甬优6号褐飞虱种群繁殖速率的密度制约效应[J].安徽农业科学,(15):9019-9021.
[7] 陈德林,刘赵康.水稻稻曲病的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S2):246-248.
[8] 金标.“甬优6号”稻曲病综合防治技术
水气平衡灌溉对水稻种植的可控性农科论文
千百年来栽培水稻在水分管理方面一直探索不断,“深水回青、浅水分蘖、够苗露田、晒田控苗、回水保胎、有水抽穗扬花、干湿交替到收获”既是各类教科书必不可少的条文,也是技术推广过程中技术人员的口头禅。由于其在实际操作中弹性幅度很大,所以评价其成效的.尺度也是一项很难的工作。本试验旨在探索一下通过农艺措施的改进使水分管理具有可操控性。
1试验方法及田间设计
1.1试验田的选择。
试验地点设在杨村镇鱼产村,选择肥力同等的相邻稻田两块进行简比试验。户主:试验田许其善,面积0.90亩;对照田余继,面积0.70亩。水利条件在正常年份基本可以满足双季稻对水分的需求。
1.2参试材料。
水稻品种:早稻特优9846,晚稻Y两优1号。化肥、农药等。
1.3田间设计。
试验田按4.5米分厢开固定厢沟,厢沟宽度30厘米、深15厘米,四边沟宽30厘米、深20厘米,沟泥均匀分散在厢面上。对照田按常规不作开沟处理。
1.4试验方法
1.4.1播种育秧。
播种期:早稻2月25日,晚稻7月5日,采用编织布隔层育秧技术培育壮秧。
1.4.2本田期管理移栽前稻田处理:
试验田按设计开好固定厢沟后,早造于移栽前15天喷洒灭生性除草剂,晚造于收割的当天喷洒灭生性除草剂;移栽前3天用滚筒式微耕机把表土层约1厘米的面层滚打起浆,然后抛秧。对照田不开厢沟,其他处理相同。此法可以称为免少耕整稻田处理技术。移栽期和抛栽密度:早造4月2日,晚造7月20日。按照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早造亩抛栽1.25万蔸,基本苗为3.15万苗。晚造亩抛栽1.20万蔸,基本苗为3.60万苗肥料用量:按照超级稻高产要求,本试验的目标产量为早造700公斤,晚造680公斤。N:P2O5:K2O设定为1:0.6:0.9,单造纯N总用量18公斤。施肥方式为:基肥、回青肥、促蘖肥和攻胎肥。水分管理:对照田按常规管理。试验田抛秧时田面有薄水层,立苗后厢沟有水,田面保持湿润促根系深扎和低位分蘖早生快发,抑制叶长促壮杆。亩有苗达到16万苗时落干厢沟水,达到20万苗时晒田。幼穗分化2-3期回满厢沟水同时施攻胎肥,幼穗分化5-7期田面有薄水层,齐穗后厢沟有水,以后自然落干至成熟。同时做好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2试验结果
苗情调查资料统计表(表略)测产资料统计表(表略)
3结果讨论
3.1试验证明水气平衡灌溉技术具有巨大的增产潜力,实际操作简便可行,只要宣传、培训到位,技术指导到家,推广前景广阔。
3.2发挥水气平衡灌溉技术增产潜力
一是抓好水分控制环节,露晒田控苗早造在抛后20天、晚造在抛后15天是最佳时机。
二是必须开好固定厢沟,才能确保水分控制各个环节的顺利实现。
对水稻种植防病稻瘟增产分析论文
一、试验的设计
水稻在本田的生育过程,分为营养生长期(包括返青、分粟)及生殖生长期,或简称“长苗期”及“长穗期”。一般把“幼穗形成期”作为上述两个生长期的分界。施肥是为了“促苗”或“促穗”。我们便称促一苗的肥料为“苗肥”,促穗的肥料为“穗肥”。选主秆叶片数为15的“云粳九号”品种供试。设计将营养生长期的苗棵长相控制在既不徒长(叶色浓绿,叶片披软)又不脱肥(下部叶片枯黄)的范围内,并分为三个级别。第一级的苗色最绿,生长旺盛,分粟较多,到分孽末期封行,不见田水,幼穗形成期要求轻微褪色。第二级苗色绿,叶片较挺,分集中等,全株似水仙花状,分簸末期苗色褪黄。第三级苗色浅绿,分孽中常,生长平稳,叶片挺直,不封行,但无缺氮而枯叶的现象。每级苗棵分设两区。一级苗的两个区中,以一个区在剑叶从第二叶鞘露出叶尖时(叶龄为14.1)表层追穗肥;另一区不施穗肥。二级苗棵的两个区中,以一个区在幼穗形成期(叶龄为10一11)表层追穗肥;另一区不施穗肥,称为标准区,作为全试验的对照。三级苗棵的两个区,都在幼穗形成期(叶龄10一n)深层追肥,但施肥量不相同。行距5一6寸,株距2一3寸。在中等肥力稻田内进行,不施底肥。施用不同用量的氮化肥,达到上述三种苗棵长相。各处理的要点(表略)
二、栽培管理情况
1.秧苗情况:一九七五年三月二十五日播种,一般水秧育苗。曾喷药杀叶蝉预防普通矮缩病。秧苗质量基本达到无病壮秧的标准。五月十三、十四日移栽。秧龄53一54天,秧苗叶龄为6。(即多数有6片叶)。2.各区施肥情况:按设计要求的三种苗棵级别调节苗肥的用量。一级苗用纯氮量14?8一17?7斤/亩,二级苗用11.1斤/亩,三级苗用6.4斤/亩。按“早施氮肥”的原则,于裁秧前作水皮肥或栽后第四天施用一次,栽后约两周(五月三十日)分孽开始时再施一次。都是表层撒施。除第1区的水皮肥用硝按外,其余均用尿素。穗肥的施用法有两种,一为表层追肥,一为深层追肥。深层追肥是将规定数量的尿素加三倍重量的红土,混和均匀,搓成粒肥,塞入泥土中3厘米深处。每隔一行塞肥,每两个粒肥之间的距离为6寸左右。施肥期及施肥量(表略)。4.田水管理:为了达到设计中苗棵褪色的要求,在栽后第四周末,(分栗盛期后),一、二级苗均已较繁茂,而一级苗已接近封林时,于六月一l-一日在田内开沟排干二级苗(第3、4区)田水,次日田边开缺排去一级苗(第1、2区)田水。三级苗的两区,始终保持干干湿湿状态,不排水晒田。六月二十四日,水稻进入幼穗形成期,全部复水,保持水层。5.其他管理措施:用化学除草剂除草,未中耕,在整个生育期中无草害。五月二十七日用杀虫脉防治螟虫一次,以后未见有枯心和白穗。唯未警惕稻秆潜蝇,以后造成了相当损失。6.栽种稻瘟病秧:六月二十五日,移栽已有稻瘟病的“373”秧苗于保护区内,繁殖病菌。
三、观察的结果
1.稻株生长及成穗情况按前述施肥管理的结果,各区的苗棵在营养生长期的长相,基本上符合设计的要求。各区的苗棵,均在栽后的第二周末开始发生分孽,与1974年保山的观察结果是一致的。因“苗肥”的用量不同,三种级别的苗棵颜色,繁茂程度,叶片的挺直程度等,有显着的差别。第三级苗棵在营养生长期间的叶色淡绿,分巢正常,直至孕穗期都未封行,但无缺氮枯黄的现象,到六月末,株高约为55厘米。深层追肥后约一周,叶色逐渐转绿,但绿而不浓,一直保持到抽穗以后。二级苗于六月十一日排水晒田后约一周,苗色开始褪黄,到六月二十四日复水时,见脚叶尖部有枯黄现象,复水后,叶色稍微转绿;以?后,表层追肥区的叶色,比不追穗肥区的较绿些。一级苗棵的生长,始终最旺盛,与一般认为丰产的'苗棵近似。六月末,株高达到65厘米左右,无论6寸或5寸的行距,都已封行。在晒田期间,只是轻微褪色。六月三十日调查每丛分孽数代表最高分粟数,成熟后调查每丛穗数、株高及剑叶长。2.稻瘟病发生情况调查在营养生长期间,试验区基本上没有叶瘟。本所其他试验田及种子繁殖田的叶瘟亦轻。出穗后,部分其他试验田内,发生不同程度的穗瘟,而本试验区穗瘟极轻,基本上控制了稻瘟的为害,调查了试验区及本所其他稻田内“云粳九号”的穗瘟发生情况(表略)3.实产及考种结果九月二十五日收割。脱粒、晒干、扬净称重。收割前,每区取有代表性稻株10丛考种。结果(,见三级苗于幼穗形成期深层追肥的处理,获得较好的收成。比标准区(二级苗不施穗肥)增产27一35%。千粒重有显着的增加,实粒数也有增多。
四、讨论
在水稻营养生长的前期施用不同数量的氮肥,结合田水管理,使苗棵的长相在既不徒长,又不脱氮的范围内表现出三种不同的繁茂程度,然后分别施用穗肥,观察各种处理对防病增产的效果。结果,都基本上控制了稻瘟的为害。且在营养生长期的长相为“苗色淡绿,生长平稳,叶片挺直,分粟中常而不封行”的三级苗棵上于幼穗形成期进行深层追肥的处理,获得了较好的收成。与标准区相比,增产27一35%。在这种处理下,其成穗率有所提高,空桃率显着下降,千粒重明显地增加。在“早施氮肥”的基础上,为水稻防病增产的施肥技术,增添了新的内容。增加有效穗是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用增施肥料来增加有效穗,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促进分集的大量发生以求得穗多(例如本试验的第2区)结果是总穗数虽多,无效分孽也多,成穗率下降。另一种是只要求适当数量的分栗,即保证略多于所希望的穗数,在这个基础上施用穗肥来促进已有的大部分分栗长成有效穗,其成穗率便高(如本试验的第5区)。这两种方法,都可获得较多的有效穗,为增产打下有利的基础,但在其他方面,却有明显的差异。今年,保山县农科所植保组与沈官大队试验站研究施肥与穗瘟的关系,见单株最高分孽数与穗瘟有一定的相关,即随单株最高分草数的增加,后期的穗瘟亦有加重的趋势按此推论,采用促使多发分莫来获得多穗,很易造成穗瘟的加重。相反,适当抑制分粟的过多发生,则有利于对穗瘟的控制。在上述的试验中,还可看出营养生长期的苗裸长相不同,千粒重也有差异。即苗棵愈旺盛,千粒重亦有愈低的趋势。另外苗棵长相为三级,而采取深层追肥促穗,实粒数显着增多,而空批率下降。由此看来,采用增施肥料以促分靡数的增加,苗棵旺盛,获得多穗而增产,往往易使稻瘟加重,千粒重和结实率降低,不利于防病增产。在前期适当控制其分孽和繁茂程度以防病,在这个基础上于幼穗形成期深层追肥促使穗多、粒多、粒重以增产,对于防病增产都可兼顾,从而可望获得稳产高产的效果。
杀菌剂对水稻稻瘟病的效果的农科论文
1调查项目及方法
于施药前、施药后10d及施药后20d调查药剂对水稻叶瘟病和穗瘟病的防治效果。同时在最大分蘖期观察水稻植株叶色及地面覆盖度。稻瘟病的调查方法参照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编着的《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中的对角线5点取样法[6]。叶瘟:每小区调查5点,每点调查50株,记载发病株和严重度,叶瘟以叶片为单位,分级标准为0级:无病斑;1级:叶片病斑少于5个,长度小于1cm;3级:叶片病斑6~10个,部分病斑长度大于1cm;5级:叶片病斑11~25个,部分病斑连成片,占叶面积10%~25%;7级:叶片病斑26个以上,病斑连成片,占叶面积26%~50%;9级:病斑连成片,占叶面积50%以上及全部叶枯死。穗颈瘟:每小区采用平行跳跃式取样,每小区5点,每点调查50株。穗颈瘟(以穗为单位)调查,分级标准为0级:无病;1级:每穗损失5%以下(个别枝梗发病);3级:每穗损失6%~20%(1/3左右枝梗发病);5级:每穗损失21%~50%(穗颈或主轴发病,谷粒半瘪);7级:每穗损失51%~70%(穗颈发病,大部瘪谷);9级:每穗损失71%~100%(穗颈发病,造成白穗)。分别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并对防治效果进行方差分析和Duncan新复极差法多重比较[6]。病情指数=∑[各级病叶(穗)数×相应级数]/调查总叶(穗)数×92结果与分析
2药剂对水稻叶瘟病的防治效果
供试4种药剂对水稻叶瘟病具有较好的防除效果(见表1)。在喷施药剂时,田间就已经有叶瘟病发生,病情指数在0.45~0.51。第1次施药后10d调查结果,不施药的对照小区病情指数已经上升为5.78,而药剂处理后的小区的病情得到了良好的控制,病情指数均在1.13以下。4种药剂的防效均在80%以上,处理1为80.51%、处理2为88.75%、处理3为88.22%、处理4为82.08%;随着时间的延长,对照区的病情指数发展迅速,在二次施药后10d病情指数上升为10.29,发病严重,而药剂处理小区病情发展较慢,病指在2.72以下,防效略有降低,但均在73%以上,这说明药剂可以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护水稻不受侵染。4种药剂中,处理2和处理3的防治效果极显着好于处理1和处理4,处理4的防效略高于处理1。
3药剂对水稻穗颈瘟的防治效果
对于穗颈瘟的调查结果表明,4种药剂的供试剂量均对水稻穗颈瘟的防治效果较好,但随着时间的延长,防治效果略有下降(见表2)。施药前,水稻穗颈瘟的病情指数为0.31~0.35,随着时间的延长,病情指数也随之上升,病情加重,未施药的空白对照在施药后20d病情指数已经上升到4.52,而4种药剂处理的小区穗瘟颈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病情指数为0.70~1.09,病情发展缓慢。施药后20d4种药剂的防效均在75%以上,处理1~处理4分别为75.75%、84.56%、83.29%和79.09%。其中处理2和处理3的效果相当,极显着高于处理1和处理4,处理4极显着高于处理1.2.3药剂防治对水稻产量指标的影响药剂处理后,水稻产量与对照相比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以稻瘟灵的增产幅度最大,增产率达到了21.39%,其次是处理4增产19.27%,处理2增产18.88%,处理1增产16.71%。与空白对照相比,4种药剂处理后水稻的.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最终体现产量的显着提高。若以水稻2.4元?kg-1计算,药剂处理后可以挽回稻瘟病导致引起的损失2800~3360元?hm-2。另外,田间调查过程观察水稻经过药剂处理后未产生异常现象,水稻叶色和地面覆盖度的观察显示水稻长势较好。
4结论
在该研究中,供试的4种药剂均是生产中常用的防治药剂,在施药后一定时间内可以有效防止水稻叶瘟病和穗颈瘟的发生和蔓延,但随着时间的延长效果逐渐降低。供试4种药剂中,以处理3稻瘟灵和处理2三环唑的防效最好。但稻瘟病菌的群体变化较快,受环境影响较大,并且在药剂选择压力胁迫下容易变异,甚至产生抗药性,如果单一药剂连续长期使用,防治效果会下降[4,7]。因此,建议在农业生产中根据实际情况,年份间轮换使用药剂,降低稻瘟病菌抗性菌株产生的几率和频率,在有效利用化学药剂的同时延长现有优良药剂品种的使用寿命。该研究在验证药剂防效的同时调查了药剂对作物的安全性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对水稻安全性较高,且在良好地控制稻瘟病的同时,能够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实现水稻经济效益的提高。
摘要:目前,我国的苗木生产已有相当规模,甚至有些产能过剩。加之苗木品种多,种植苗木能否盈利、能有多高收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城市中的园林绿化要求亦多样化,工程的规模和内容也越来越大,因此,绿化苗木的种植必须要把握好质量关,才能达到绿化效果。本文阐述了绿化苗木的种植技术。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园林绿化具有美化环境、改善城市生态状况、满足城市居民的审美需要等作用。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管理;苗木
引言:园林绿化,不仅能给繁华的都市增添无限蓬勃的生机,给人们的工作、生产和生活创造优美、舒适的自然环境,而且还具有遏制风沙入侵,维护生态平衡之作用。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和园林绿化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市场对绿化苗木的数量、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发展绿色苗木产业仍然是国有林场及苗木经营个体户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如何提高绿化苗木的种植成活率,是园林绿化成败的关键所在。
一、苗木管理的物料要求
(一)苗木管理的土质要求
苗木生长对土质一般没有太高的要求,但是应该保证提让中盐、碱、酸形状符合种植要求,一般来说粘性较大、贫瘠、盐碱地、受工业污染的土地是不适合苗木种植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土壤置换、形状改良的等多种方法使土壤达到苗木成长的要求。对于比较贫瘠的土地还可以通过牲畜肥料改良或有机肥改良的方法,提高土壤营养成分。
(二)苗木管理的水质要求
苗木管理中要按照苗木的生长期,正确的给他们浇水,一般情况下对水质没有太多的要求,但是酸、碱、盐等成分较多的水源,并不适合苗木浇水,污染严重的水源也不能用于苗木灌溉。
(三)绿化苗木的选购
在园林绿化当中,选择株型好、根系发达的苗木有利于苗木的栽植以及后期的管理,为此在苗木管理中应该注意一下几点。第一,选购乔木的时候应该尽量选择生长健壮、树冠开展、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树苗,胸径应该大于2m,树高一般不低于1.5m,树干上不能有伤痕或截枝。第二,购置灌木的时候应该选择常绿、根蔓、梳打、植株茂盛的树苗,要根据本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土壤要求,不破坏周围的自然环境。第三,所选择的草本竹屋应该具有耐旱、耐涝、生长快、根部发达、多年生的植物,并且应该具备一定的'观赏性。
二、苗木种植施工
(一)草本苗木施工方法
在园林绿化草坪的种植过程中,一般可以采用播种、栽种和铺种三种方法,播种一般适用于结籽两大、容易采集、较为茂盛的草本植物,采用播种方法的种子质量纯度应该达到97%以上,发芽率应该达到50%以上。采用单播方法的应该根据种子的质量与发芽率确定实际种子用量,种子一般用量为10-20g/平方米,采用混播方法的应该根据出芽率以及草坪设计要求确定不同种子之间的比例,一般也是10-20g/平方米。在播种时间上暖季型应该在五六月份播种,冷季型草种应该在秋季播种。“播种方法采用条播、撒播或机械喷播。条播是在整好的场地上开沟,深5-10cm,沟距15cm,用等量的细土或砂与种子拌均撤入沟内。撤播不开沟,撒种人应作回纹或纵横向后退播种,播种后应轻耙土镇压使种子入土0.2-km。机械喷播是用草坪草种籽加上泥炭(或纸浆)、肥料、高分子化合物和水混合浆,贮存在容器中,借助机械力量喷到需育草的地面或斜坡上。”
(二)灌木的施工方法
灌木的种植相比草坪种植要求较高,不要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栽种,栽种的位置都是预先设计好的,并且要解决栽种范围内电杆、管道、涵洞、变压器等障碍物,一般采用开沟种植的方法。在开沟之前,施工人员应该先向市政管理部门了解施工地点的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况,并在图纸中体现出来,开沟的过程中应该格外小心,遇到管线的时候应该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共同解决线路的布置问题。在开挖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土质较差、瓦砾较多,不是和灌木的种植,应该及时清理瓦砾垃圾或者更换新土。在栽种的过程中还应该根据土质情况和灌木生长的特点施加基肥,基肥应该均匀的洒落在搅拌在置换土里面。灌木的载重应该选苗最重要,所选的苗应该完整、匀称,合规格;土球完整,无破裂或松散,无病虫害。起苗的时间最好选择苗木的休眠期,栽种的时间应该在起苗的3-4天之内,起苗之前应该淋水松土,保证移植过程中灌木根系的水分,带土球苗木起苗应该保持土球的严密,不至漏土破坏植物的根系。苗木栽种之前应该进行相应的修剪,修剪的过程中应该尽量保持植物自然形态和生物学特性,剪去阴枝、病弱枝、徒长枝,为减少水分的散发可以适当修剪去部分叶片,对于根系的处理应该注意涂抹防腐剂,防止水分蒸发以及其它苗木的病虫害。
三、提高园林苗木种植成活率的方法
1要选择合适的栽植时期
按植物生存生长规律,一般北方从3月末开始至5月初结束或者是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为正常栽树季节,此外的时间为非正常季节。在春季施工,由于植株未展叶,根系萌生,再生能力旺盛,树势不会出现严重失调,只需对未发芽的枝条进行适宜修剪,平衡树势即可。生长旺盛的夏季,根系吸水能力差,而叶片蒸发强,造成水分严重失调,造成种植成活比较困难。因此坚持凡是能在春秋季节施工的绝不在夏季施工的原则。
2苗木的选择
在苗木选择上,要尽可能坚持在本地选择苗木,尽量避免外地调苗,要挑选长势旺盛、植株健壮的苗,根系发达,生长茁壮,无病虫害,规格及形态应符合设汁要求。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选择种植过的苗木:选择树干直,树皮鲜艳,且在最近2 a内种植过的苗木。②选择假植的苗木:假植苗的根部生长出新根,根部生长活动旺盛,宜成活。③选择土坨大的苗木:土球越大、根系受伤害的程度越小,根系越完整,越宜成活,如果是裸亘苗也尽可能带有心土,保留的根系尽可能的长。④选择小的苗木:一般选择能用小苗木的尽可能用小的苗木,小苗生命力较强,宜成活。
3土壤处理
苗木种植土必须保证足够的厚度,保证土质肥沃疏松,透气性和排水性好。种植前应对该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化验分析,采取相应的消毒、施肥和客土等措施。
4适度修剪
原则上针叶树不修剪,阔叶树可适当修剪。修剪主要是减少苗木水分蒸发、便于运输和栽植。对运输有影响的侧枝和老弱枝可适当剪短,并结合截枝整形等方法,以达到调节苗木地上、地下部分营养供应比例,提高种植苗木成活率的目的。
5外地引进的苗木
引进的苗木有可能因为土壤条件或气候条件不适宜而慢慢死亡。这就需要我们在栽植苗木时尽量做到适地适树。树木的栽植应在适地环境下进行。由于树木是长期生长植物,所以在栽植时要尽量换一些比较肥沃的土壤,以利于树木的后期生长。另外,在不适地的环境下栽树,如砂、砾地、旧路基、建筑及盐碱地等,除清除原树坑内的杂物外,必须全部更换新土,一般以园田土为宜。
6正确的苗木包装、运输与假植
种植规格较大的带土坨苗木或成活困难的部分针叶树种要做好包装。在包装过程中,可用草片、麻袋、尼龙袋等软质材料,把苗木根对根放在包装物上,并在根间加湿润物,然后用绳子捆住注意捆时不要太紧,以利于苗木根系通透空气。苗木的运输要迅速及时,尽量避免风天运苗最好在无风天运苗。运输途中要尽量保持行车平稳,较长距离的运输,中途停车应停在树荫下,且经常给苗木喷水;长距离运输,大苗必须带土坨。苗木如不能及时定植时,必须设法将苗木进行假植,以防止苗木根系失水或干枯从而丧失生命力。假植时使苗向背风方向倾斜,用湿润的土壤将苗木埋土并用脚踩实,使根与湿土紧密接触,避免苗木根系风干失水。苗木在假植期间,应注意经常浇水、加强管护。
结语:园林绿化是保持自然生态平衡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城市人民的生活关系密切,只有科学的做好园林绿化工程,我们才可以尽可能的从中受益。在园林绿化施工苗木管理中,要根据栽种苗木的种类和特点,确定最佳的栽种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苗木栽种的质量和成活率。
参考文献:
不同叶面肥对四川盆地推广杂交水稻品种经济性论文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磷酸二氢钾与尿素的混合溶液以及赤·吲乙·芸薹这2种叶面肥对四川盆地主要推广杂交水稻品种的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这2种叶面肥处理下,川优8377、蓉18优188、内5优H25、川优6203、德香4103、内5优306及宜香2079这7个杂交水稻品种的产量相对于对照组而言具有明显的增产优势,合理使用叶面肥对水稻的生长状况有所改善,可提高其产量和农业经济效益。
目前对水稻平衡施肥已有大量研究。氮磷钾肥配施和化学肥料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均能显著增产[1-4],但均是从根部营养的角度考虑的。随着农业科学的发展,种田技术水平提高,叶面肥对一般的水稻品种具有增产的作用。叶片是植物最重要的根外营养器官,植物能通过叶片表面快速吸收利用各种营养成分,此外植物吸收养分主要靠地下部分根部进行吸收,而地下部分的养分一部分被土壤吸附,并没有完全被水稻植株吸收,将养分喷施于作物叶片,作物对叶面吸收的养分利用效果与根部施肥是一样的[5]。喷施叶面肥不仅操作简单、针对性强而且吸收养分的效率也比较高。本研究以2种不同叶面肥对四川盆地主推杂交水稻品种进行处理,探索施用不同叶面肥对不同杂交水稻品种的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初步筛选出在这2种不同叶面肥作用下的高产水稻品种,为叶面肥的应用和杂交水稻的增产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以近3年四川省主推杂交水稻品种为材料,包括川优8377、宜香优2115、蓉18优662、内香6优498、内2优111、川香优308、蓉18优188、川农优445、川谷优399、内5优H25、宜香4245、内5优39、川优6203、德香4103、F优498、花香7号、内5优306、宜香苔907、内5优5399、宜香2079。
1.1.1 仪器与药品 PME型自动数粒仪(浙江拓扑仪器有限公司,型号SLY-A)、烧杯、脱粒机(四川红驰农机制造有限公司,型号5T-40)、种子风选仪(浙江拓扑仪器有限公司,型号CFY-11)、量筒、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型号BS2202S)、喷雾器;磷酸二氢钾、尿素。
1.1.2 叶面肥的配制 以磷酸二氢钾和尿素按1 ∶ 1的质量比配成混合溶液作为一种叶面肥,即称取磷酸二氢钾20 g加入500 mL烧杯中进行溶解,再称取尿素20 g加入500 mL烧杯中进行溶解,将2种溶液混合后加入20 L水即可。0.136%赤·吲乙·芸薹可湿性粉剂,为另一种叶面肥。
1.2 试验方法
本试验于4月在西南科技大学校内试验基地进行,4月10日进行旱育秧,旱育秧按当地大面积生产技术规程进行,于5月28日移栽,秧龄48 d。
试验为两因素裂区设计,小区两端各设保护行1行,每行各设1株保护株,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施用大粮仓牌水稻优化配方复混肥,其养分:N(19%)+P2O5(10%)+K2O(6%)。按150.0 kg/hm2计算施肥量,其中低肥60%,追肥40%。每区共施复混肥630 g,追肥380 g,追肥250 g。在水稻抽穗至齐穗期用喷雾器进行叶面盖顶喷施2种不同的叶面肥,肥水管理按同一播期生育进程进行,各处理保持完全一致,数据分析采用 Microsoft Excel 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DPS 7.0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叶面肥对水稻有效穗的影响
从图1可以看出,在磷酸二氢钾和尿素的混合液及赤·吲乙·芸薹这2种叶面肥的处理下,某些水稻的有效穗数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川优8377、蓉18优188、内5优H25、内5优306等的有效穗数明显高于其对照组。从水稻的产量构成因素来看,施用不同的叶面肥对某些品种水稻的有效穗影响明显,对水稻的后期产量也有影响。
2.2 不同叶面肥对水稻千粒质量的影响
水稻千粒质量主要是由水稻壳的体积和胚乳发育程度2个因素决定的,提高水稻粒质量的方法主要就是增大水稻壳的体积同时增重水稻壳内的米粒。增重米粒除了在水稻抽穗期加强光合作用外,还要降低呼吸消耗等。在不同的叶面肥处理下,水稻整体的千粒质量没有多大的差异,有的水稻的千
粒质量因品种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从图2可以看出,宜香优2115的千粒质量在磷酸二氢钾与尿素混合液的处理下明显高于其他品种。
2.3 不同叶面肥对水稻每穗着粒数的影响
从图3可以看出,不同水稻品种的每穗着粒数在2种不同叶面肥处理下表现出不同的差异性,宜香优2115、蓉18优662、蓉18优188、川农优445、内5优39、F优498和宜香2079的每穗着粒数相对于其对照组而言具有明显的优势。
2.4 不同叶面肥对不同水稻品种产量的`影响
水稻产量最终是由水稻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着粒数及千粒质量等构成。单位面积穴数、每穴穗数和每穗实粒数基本上决定了水稻产量的大部分变异,这3个产量构成因素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制约关系,它们对产量形成的直接贡献比它们通过其他性状的间接作用大,对产量的增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利用不同的叶面肥在水稻抽穗至齐穗期喷施,对四川盆地不同水稻品种的产量进行初步分析。
从图4可知,四川盆地主要推广的这20个水稻品种在磷酸二氢钾和尿素的混合液及赤·吲乙·芸薹这2种叶面肥的处理下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其中川优8377、蓉18优188、内5优H25、川优6203、德香4103、内5优306和宜香2079这7种水稻品种的产量相对于其对照组具有明显的优势,其中川优8377属于国标一级优质稻米,川优6203属于国标二级优质稻米,这些优质稻米在不同的叶面肥处理下得到较高的产量,在农业生产中也有不小的贡献,这种叶面施肥的处理方式在以后的农业生产中具有很大的意义。
通过聚类分析对这20个水稻品种进行相关分析(图5)。由图5可知,川优8377和内5优306、宜香2115和宜香907、德香4103和川优6203、川谷优399和花香7号、蓉18优188
和内5优H25最接近,内2优111、川香优308、内5优39、川农优445与F优498最接近,蓉18优662和其他水稻品种的相似度较小。
3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磷酸二氢钾和尿素的混合液及赤·吲乙·芸薹2种叶面肥的处理下,四川盆地主要推广的杂交水稻品种川优8377、蓉18优188、内5优H25、川优6203、德香4103、内5优306以及宜香2079产量相对于对照组而言有很大的提高,生态条件和栽培密度对水稻产量有很大的影响[6]。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对水稻的产量也有影响,特别是钾、镁营养元素及其交互作用对水稻产量的影响[7-9]。水稻最终的产量主要是由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每穗着粒数、千粒质量等几个因素决定的[10],在这几个因素中千粒质量比较稳定,仅结实率与千粒质量呈显著正相关,其他产量因素间均呈负相关[11]。单位面积穗数与每穗总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每穗总粒数与结实率呈显著负相关[12],因此只要单位面积穗数或每穗总粒数的增加能够补偿每穗总粒数或结实率下降的损失,就能表现出高产。本研究中2种不同的叶面肥处理补偿某些水稻因结实率下降的损失而表现出高产,除此之外在不同的水稻品种、不同季节与不同的栽培条件下,选择适当的产量因素组合也能获得高产[13]。本试验结果表明,川优8377等品种在叶面肥处理下可以获得高产,这在水稻栽培和推广中具有实践意义。
分析农田景观对农作物单产影响农科论文
现行农业统计
报表制度是采用农作物播种面积来计算单产(曹利剑,),即:农作物单产=农作物总产量/农作物总面积。其中,农作物总产量为10种农作物的产量总和,农作物总面积为10种农作物的播种面积总和。面板数据模型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所谓面板数据,是指截面数据与时间序列数据组合起来的一种数据类型,它有截面和时间序列两个维度,可以克服时间序列分析受多重共线性的困扰,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更多的变化、更少的共线性、更多的自由度和更高的估计效率,使参数的估计结果更加可靠。农作物产量涉及农田景观格局变化、投入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而且这些因素具有时空变异特征,适宜于构造面板数据模型来考察它们对农作物单产的影响,且在引入多个控制变量的情况下,面板数据模型能够有效地估计农田景观多样性指数变化对农作物单产的影响。影响农作物单产的因素很多,在这方面也已有较多研究,邵晓梅[13]指出土地利用集约度的变化,即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等均对农作物单产有影响;周四军[14]认为影响我国农作物生产的主要因素有四个方面,分别是土地、化肥、农机动力、农业劳动力;肖海峰和王姣[15]选取粮食总产量、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成灾面积等变量建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谢杰[16]认为影响农作物单产的因素包括劳动力、物质投入、土地、生产方式、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制度因素等,并使用逐步回归和加权最小二乘回归等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方法,选取农业化肥施用量、粮食播种面积、成灾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劳动力、制度变迁为解释变量,构建了一个中国粮食生产函数,对我国1978~间的数据进行了分析。为了涵盖上述这些因素,本文在选择要研究的农田景观多样性指数作为解释变量的基础上,选择农林牧渔劳动力、新增耕地、农业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成灾面积、化肥施用量、农药用量、总播面积作为控制变量,它们是非研究变量,但也是影响被解释变量的重要因素,必须进入回归方程,从而可以避免农田景观多样性指数对农作物单产的影响被高估或者低估。
本文以农作物单产作为被解释变量,选择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作为分析县城农作物单产与农业景观多样性指数关系的模型,为消除量纲差异对估计结果的影响,本文对各变量的原始值做了取对数运算,将模型参数线性化,因此,本文采用以下面板数据模型:数据及来源本文所使用的数据主要包括农田景观数据以及农业生产投入要素数据。农田景观数据有全国多县的稻谷、小麦,玉米、豆类、薯类、棉花、油料、麻类、糖类和水果的面积和产量。这些数据均来自于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农业生产投入要素数据包括总播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农药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等。这些数据以及人口数据均来自于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本文所采用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及各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相关系数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各变量间不存见明显的多重共线性。
结果和分析
从拟合优度来看,R2=0.401对于统计量为19970的数量来说拟合优度较好,说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农田景观多样性指数及各控制变量对农作物单产的影响。从模型的总体显着性来看,该模型中各变量对农作物单产的共同影响是显着的。农田景观多样性指数的弹性系数估计值为0.268,在1%水平上显着,说明在县城水平上,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农田景观多样性指数对于农作物单产有显着的`正面影响。ey/ex为0.058表示在一定范围内,农田景观多样性指数每增加1个单位时,农作物单产增加0.058个单位,且表[:请记住我站域名/]现为强弹性。本文以中国至的县级面板数据为基础,构建了面板数据随机效应计量模型,以农田景观多样性指数为解释变量,农林牧渔劳动力、新增耕地、农业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成灾面积、化肥施用量、农药用量、总播面积为控制变量来估计农田景观多样性指数对县城农作物单产的影响。研究表明,从整体上看,县级农田景观多样性指数在一定范围内的升高对于农作物单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针对这些情况,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保持农田景观格局多样化,避免农田景观格局破碎化。本文经过实证研究表明,农田景观多样化将对农作物产量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农田景观多样性的提高使得生物群落物种丰富化、多样化,害虫和天敌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使得生态系统更加稳定,从而有效促使农作物单产增加。然而,过高的景观多样性将使得景观格局破碎化,它会削弱生态系统天敌和害虫自我调节功能,降低农业可持续性(张保华等,),造成农作物减产。
(2)加强农业基础建设,采取灾害应对机制。农业机械化对提高农业产值有很大的贡献[18]。通过面板数据模型估计显示,农业机械总动力对农作物单产有促进作用,而成灾面积对农作物单产有反向作用,因此应加大农田基础设施投入,提高农作物生产的物质装备水平,同时应提高灾害应对措施,尽量避免因发生灾害造成农作物减产。
多种样式育秧盘对寒地水稻生育和产量影响的比较农科论文
摘要:
比较几种水稻育秧盘育苗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拟解决现在水稻育秧盘育苗秧苗素质低、产量不稳定的问题,找到大幅度提高秧苗素质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
水稻;育秧盘;秧苗素质;产量;不同秧盘缺点及改进
寒地水稻纸盘旱育秧盘机插秧栽培技术,平均亩产已达564公斤。但盘育秧机械插秧栽培技术存在培育壮苗质量有限、且植伤严重,使秧苗在本田返青时间长、分蘖推迟、分蘖节位提高,有效穗率低、穗重小等诸多缺点,制约了当前垦区水稻高产再高产。本试验采用秧盘为:日式钵育硬盘、中国水稻所产的钵育毯状盘、黑龙江农垦科学院产的钵育软盘和现行普通纸盘等四种育秧盘进行生产比较试验,选择出适应垦区水稻生产上达到提质、增产、增效的目标,以便推广应用、并明确各秧盘判断优缺点、给厂家提出改进意见。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供试品种空育131;供试秧盘有日式钵育硬盘、中国水稻所产的钵育毯状盘、黑龙江农垦科学院产的钵育软盘和现行普通纸盘等四种育秧盘。
1.2、试验方法
大棚旱育秧,精细化管理,培育壮秧。本田面积,各处理400平方米。采取大区对比,不设重复,顺次排列。插秧规格:日式钵育硬盘行距30×14厘米,中国水稻所产的钵育毯状盘30×14厘米,黑龙江农垦科学院产的钵育软盘30×14厘米,普通纸盘30×14厘米。本田每公顷施纯氮120公斤,氮、磷、钾、硅比例2:1:1.5:1.5;磷、硅肥全部和钾肥的50%做基肥,钾肥的50%做穗肥施;氮肥基施35%、分蘖肥35%、调节肥10%、穗肥20%;分蘖肥于各处理稻苗返青立即施入,穗肥于剑叶上一叶施用。其他栽培技术措施同大田常规管理。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秧盘处理苗床秧苗素质分析
各处理从秧苗素质分析:黑龙江农垦科学院产的钵育软盘秧苗素质好于日式钵育硬盘秧苗素质好于中国水稻所产的钵育毯状盘秧苗素质好于普通纸盘秧苗素质。
表1秧苗素质调查表
2.2、不同秧盘处理田间分蘖动态分析
黑龙江农垦科学院生产的钵育软盘苗和日式钵育硬盘苗返青期较中国水稻所产的钵育毯状盘苗快3天、较普通纸盘快5天,成穗率较中国水稻所产的钵育毯状盘高7、较普通纸盘苗高20。
表2田间分蘖动态情况调查表
2.3、不同秧盘处理本田阶段生育分析:
黑龙江农垦科学院产的`钵育软盘苗、日式钵育硬盘苗和中国水稻所产的钵育毯状盘苗整个生育期生长比普通纸盘苗生育期生长平稳,普通纸盘苗生育期生长前期缓慢、中后期生长快、同时增加大量晚生分蘖、降低水稻成穗率、产量及米质。收获穗数日式钵育硬盘苗高于黑龙江农垦科学院产的钵育软盘苗高于中国水稻所产的钵育毯状盘苗高于普通纸盘苗。
表3不同秧盘本田分蘖、株高生育状况表
2.4、不同秧盘处理对产量构成因子影响
从表中可看出:日式钵育硬盘育苗;理论产量为946.78公斤/666.7O和实际产量为846.7公斤/666.7O均高于黑龙江农垦科学院产的钵育软盘育苗的理论产量849.5公斤/666.7O和实际产量823.4公斤/666.7O均高于中国水稻所产的钵育毯状盘育苗的理论产量779.83公斤/666.7O和实际产量769.9公斤/666.7O均高于普通纸盘育苗的理论产量759.07公斤/666.7O和实际产量746.7公斤/666.7O。
表4不同秧盘处理产量调查结果表
3、小结
不同秧盘的优劣:总体看用日式钵育硬盘和黑龙江农垦科学院产的钵盘育苗对水稻产量都具有较大增产潜力好于中国水稻所产的钵育毯状盘和普通纸盘。但大面积应用存在育苗成本高,技术要求高,插秧成本高等特点。中国水稻所产的钵育毯状盘秧苗产量较日式钵育硬盘秧苗和黑龙江农垦科学院产的钵盘育苗都低,但其优势育苗成本、育苗技术要求、插秧管理成本都较低,其产量高于普通纸盘育苗,增产潜力大。普通纸盘育苗各项成本最低,但其所育秧秧苗素质较低,难以大幅提高秧苗素质增产潜力最小。
改进:黑龙江农垦科学院产的钵盘育苗须加深钵体1-2厘米,钵盘硬度加强,便于播种及运输。中国水稻所产的钵育毯状盘下部钵体还需改进,加高0.5厘米左右,并且提高加工工艺,便于机插。
关于对后进生的特点分析及其转化方法的教育论文
论文关键词:后进生特点分析知识学习成绩文化素养思想品德基础较差观念淡薄注意力理解力学生兴趣能力纪律集中
后进生通常是指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等方面较差的学生。一般说来,后进生往往表现为:纪律观念淡薄,文化素养较低,知识基础较差,理解力低下,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有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缺乏信心,兴趣不浓等。究其原因,往往是学生不会学或不愿学,虽然有智力因素的影响,但更多的却是非智力因素的原因。
有关人士指出:“学校要十分重视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转化一个后进生与培养一个优秀生同样重要、光荣、有价值。”因此,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面临的重要问题。我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后进生的特点及后进生的转化方法,谈谈一些看法,以期抛砖引玉,与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
一、后进生的特点
1.自卑心强。
大部分后进生比较喜欢争强好胜,喜欢显示自己,企望获得同学的认可,树立自己的威信;喜欢自吹自擂,盲目自大;有时又自暴自弃,自卑感严重;对优秀生他们既敬佩又不服气,喜欢捉弄他们;喜欢在集体中出洋相,搞恶作剧等。
2.精力充沛,性格开朗,兴趣广泛。
一般说来,后进生喜欢一些消耗体力的活动,如:体育活动,郊游,做游戏,上网等;喜欢做一些冒险或破坏性的事情,较任性,自制力差。
3.思想行为带有明显的情绪性。
他们情绪变化快,波动速度大,反复性强,喜、怒、哀、乐溢于言表,理智往往无法驾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冷热病。
二、后进生的转化方法
尽量使班上没有一个后进生,这是每个班主任都应追求的工作目标。结合自己的实践,我认为转化后进生的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理解和尊重每个后进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上进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走路。”每一个学生都有自信心,都有学好的愿望,但由于后进生在学习中常遇到挫折,造成缺乏自信或产生自卑心理,丧失自信,得不到老师、同学的关心,感受不到班集体的温暖。他们由于担心受到或曾经受到他人的严厉指责或嘲笑,往往比较心虚、敏感,常常主观地认为老师对自己轻视、厌弃,甚至有敌意。因此,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当理解他们,怀着浓厚的感情,从多方面关心和帮助他们,用热心和真诚赢得他们的信任,使他们亲身体会到教师的善意,相信教师的真心;要用发现的眼光去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在班上肯定和表扬,让他们找回自信,树立自信,力求上进。只有这样,才能使后进生不断树立自信心和上进心,也才能使我们找到转化后进生的切入点,后进生的转化成功才有可能。
我曾经教过这样一位后进生,他的名字叫张小东。一天,我发现张小东又没有来上课。按照学生登记表上提供的地址,我好不容易才找到他的家。那是城镇最北边的最陈旧的一幢居民楼,他家的房子狭小而黑暗。家里只有张小东年迈的爷爷。从老人的叙说中,我才知道张小东的父母离异多年,各自在外成了新家,常年不回家,只是按时寄回生活费。张小东从10岁那年便和爷爷相依为伴,很懂事,对爷爷很孝顺,每天放学回家,就做饭、洗衣服,收拾房间,还烧热水给爷爷擦身子。听着老人的一番话,我尽量抑制住情不自禁的眼泪,笑着说:“大爷,您放心,张小东在学校挺好的,听话、懂事、成绩有进步……”看着老人欣慰的笑脸,我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第二天中午,张小东来找我,怪腔怪调地说:“我知道我是差生,你为什么在我爷爷那给我唱赞歌?”我不假思索地说:“第一,我看到你爷爷的身体太虚弱了,我夸奖你,他心情就好,身体也会好一些;第二,差生的帽子是你自己给自己戴上的,至于我没有这样认为。如果我对你彻底失去了信心,就不会花时间去家访了;第三,我知道你是一个有孝心的好孩子。在有的同学对家人横眉冷对的时候,你如此心细地照顾爷爷;第四,我相信,你一定会有进步的,就算是为了你深爱的卧床不起的爷爷!”顿时,张小东的脸涨得通红,晶莹的泪珠在眼圈里直打转,嗫着嘴说:“谢谢您对我的.信任和鼓励。我不善言辞,您就看我的实际行动吧!”从那次之后,张小东渐渐地变了,不再逃课上网了,经常主动地找我聊天,问我对他有什么看法,主动要求我监督他的学习。他认真做笔记,积极交作业,主动回答提问……各科老师经常表扬他,同学们也越来越喜欢他,他的学习成绩也大幅度提高。
2.用爱心去感化每个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
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必须以人为本。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热爱学生。”爱,如绵绵细雨,润泽学生“久旱”之心田;爱,似习习和风,温暖他们“长寒”之身体。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意识到该做什么还不一定产生去做的意向,如果说是在情感上想做什么便可能立即行动起来。因此,在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中,班主任一定要用无私的爱去感化他们,多宽容,少责备。清代教育家颜元有一句名言:“数之十过,不如奖之一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3.正确运用批评的艺术,促使他们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对后进生的教育应以表扬为主,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对他们的错误进行批评。事实上,批评也是班主任教育转化后进生的一种手段,关键是班主任在使用批评的手段时要讲究艺术,那么,应如何运用批评的艺术呢?
(1)批评的对象应指向学生的行为,而不是学生的本身,即所谓的“对事不对人”。班主任在批评时,应从爱的角度出发,指出学生行为本身有何错误,危害是什么,而不可对行为的主体即人进行人身攻击、人格侮辱等。
(2)批评要有针对性。批评学生不仅要考虑学生的优点,还要考虑学生所犯错误的情况,使批评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较强的针对性。
4.充分利用激励机制,促使后进生的转化。
常言道:“一好应百好,一错变百错。”班主任不要戴有色眼镜去寻找后进生身上的缺点,而要拿放大镜去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科学研究证明,一个人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就会发挥其能力的80%—90%,甚至更高,否则,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甚至更低。因此,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充分引入和运用激励机制显得十分重要,如:开展争做文明学生活动,要对有进步的学生给予精神鼓励和一定的物质奖励。
5.培养学习兴趣,给他们以学法指导。
后进生之所以成为后进生,许多人是从学习无兴趣开始的,他们对学习失去信心,加上分辨是非的能力又差,而过剩的精力得不到利用,难免节外生枝,做出越轨行为。所以,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一定要帮助他们提高学习兴趣。若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效率低下,就会使他们产生苦恼,从而丧失学习兴趣。因此,学习方法的指导显得非常重要。首先,要指导后进生的学习方法,提高课堂听课效率;其次,要指导他们的复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此外,还要提高他们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说得好: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在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中,只要给予他们爱心、信心、诚心和耐心,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相信,后进生一定能转变成优秀生。因此,真正的教育似水的载歌载舞,轻柔、舒适而又不露痕迹,它存在于真情交融的时刻,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之中。这种不露痕迹的感动与激励,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也是转化后进生的动力。让我们像流动不息的水一样,沉下心来,弯下腰来,多一份理智,少一份冲动,多一份宽容,少一份苛刻,多一份耐心,少一句埋怨,将每一个石子都雕琢成美丽的鹅卵石。
栽培因素对水稻隔离层育秧秧苗单株带蘖影响的农科论文
苗床施肥和控制播种量是培育水稻旱育壮秧的重要环节和关键技术[1-2]。但在生产中常因培肥技术不到位,肥料运筹和播量不合理,出现秧苗不健壮,从而影响旱育秧苗移栽后的生长优势,到目前为止,关于苗床施肥量及播种密度依然说法不一[3-5]。寒地水稻移栽前是否带蘖是培育壮秧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有关栽培因子对秧苗单株带蘖数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少,且针对隔离层育秧的影响研究更是少之又少。鉴于此,本试验欲采用四因素的回归旋转组合设计以及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法 [6-8],对隔离层育秧下栽培因子对秧苗分蘖的影响进行详细研究和阐述,为寒地水稻培育壮秧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点
试验于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曙光水田试验地育苗大棚进行,土壤有机质含量27.8 g・kg-1,全氮1.22 g・kg-1,碱解氮113.5 mg・kg-1,速效磷26.3 mg・kg-1,速效钾117.4 mg・kg-1。
1.2 试验材料
根据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区当前水稻品种类型及栽培面积,选用龙粳21号(穗立形状半直立)和垦稻12号(穗立形状不垂)2个当前水稻主栽或苗头品种。试验其余设备及肥料按照试验要求均在当地购买。
1.3 试验设计
采用大棚旱育秧主体技术,进行生产中应用较多的隔离层育秧的研究,设4因素试验,分别为播种量(密度)、氮肥、磷肥、钾肥。在整平好的苗床上先铺一层隔离物,如编织袋、无纺布等,在隔离物上再铺不低于2 cm的营养土,然后播种育苗。在插秧前35 d秧龄时期,调查秧苗单株分蘖数。
为减少试验的处理数,拟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1/2实施,每小区0.5 m2。试验方案见表1。
2 结果与分析
2.1 最优回归方程的建立
本试验采用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来建立最优回归方程,将各小区的试验结果,按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输入到DPS数据处理系统,逐步剔除0.1显着水平不显着项后,得到栽培因素与秧苗带蘖数的最优回归模型:
龙粳21最优回归方程:Y=0.638-0.072X1+0.052X2+0.036X3+0.025X4,决定系数R2=0.931 3,F值=61.0。
垦稻12最优回归方程:Y=0.62-0.076X1+0.016X2+0.032X3+0.023X4-0.027X22,决定系数R2=0.949 4,F值=63.75。
从回归方程可以看出,两个品种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R2)都在0.9以上,表明所得的回归方程具有较高的决定程度。
2.2 单因子效应分析
在-1.682~1.682水平编码范围内,对各栽培因素与秧苗单株带蘖的关系作函数图形。根据图1、图2可以看出,密度和氮肥对秧苗分蘖影响最大,其次为磷肥和钾肥。随着密度的增加两个品种秧苗单株带蘖数会显着降低;增加氮肥可以使龙粳21分蘖增加,而垦稻12单株带蘖数则会随着氮肥的增加而先增加后下降,可见过量的氮肥对垦稻12秧苗带蘖也是不利的;磷肥和钾肥对两个品种的秧苗分蘖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低密度和中高肥力会使隔离层育秧秧苗获得较多的分蘖,也是培育壮秧的有效途径。
2.3 最佳栽培方案确定
利用频数分析法对回归模型进行模拟寻优,对龙粳21秧苗单株带蘖数大于0.70的189个方案以及垦稻12秧苗单株带蘖数大于0.7的113个方案进行频数分析,从而获得了最佳栽培方案为龙粳21:播种量258.0~282.8 g・m-2、施氮量86.0~96.8 g・m-2、施磷量82.4~95.9 g・m-2、施钾量55.1~65.3 g・m-2;垦稻12:播种量221.9~239.0 g・m-2、施氮量67.1~80.5 g・m-2、施磷量92.0~107.2 g・m-2、施钾量57.9~70.4 g・m-2。
3 小结与讨论
该试验通过回归设计获得了秧苗单株带蘖的最优回归方程,两个回归方程都具有较高的'决定程度。单因子效应分析发现,密度和氮肥对秧苗分蘖影响最大,其次为磷肥和钾肥。低密度和中高肥力会使隔离层育秧秧苗获得较多的分蘖,也是培育壮秧的有效途径。景启坚等[9]研究认为,播种量过高和过低都不利于高素质秧苗的形成,这与本试验结果有所不同,这可能是由于育秧方式的不同或者所考查的秧苗指标不同所致。
同时获得了龙粳21和垦稻12的最佳栽培方案,然而该试验是针对秧苗分蘖的影响研究,在该模式下秧苗其他素质如干质量、根冠比等指标是否也达到较高标准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中学体育教师对学生人格特点分析与把握论文
一、胆汁质
1.表现特点
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情绪变化丰富,情绪好时,其学习、活动变得热情有积极性,卖力肯做,相反就是无精打采、没有兴趣。他们喜欢参加公众活动,新的活动有感觉,有时会做出很特别的事来,特别是喜欢运动量大和大场面的活动;做事情容易匆匆忙忙,快手快脚;活动效率高,如感兴趣且未完成的事情,饭可不吃,觉可不睡,也要完成;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很强,但不会细细理解;为人喜辩,总是急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喜欢在公开场合表现自己,坚信自己的见解。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泰森,拳坛的著名明星。他的气质,在拳击场上,优势明显,获得了众多的胜利!但他的这种气质,也使他在和霍利费尔德的拳战中,咬了对方的耳朵,而丑闻天下。2.学生典例该气质特点在男生中较典型。如在学校组织的篮球联赛中,有些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在场上比赛顺利时,情绪很高,动作幅度大,命中率高。但一遇到失误,不会调节自我,不能很好地抑制情绪,便会失去比赛兴趣,严重的会不愿继续比赛。
二、多血质
1.表现特点
这种特点的人内心的东西一般会在面部表情和眼神中明显地显现出来,他们可以积极参加活动,但表现出的状态为懒散,有始无终的';上课活动中疲倦时,只需要较少时间的休息,便可焕发精神重新投入其中;理解问题的能力也总比别人强,但在练习中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希望接触难度大、内容复杂的项目和技术,但不够耐心,也不够细致,老是想尽快完成,情绪也容易激动,但表现得不够强烈;比较容易产生骄傲的情绪,总觉得自己在某些方面比别人要机智和灵敏;变化过于迅速,稍微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容易情绪低落,但稍微得到安慰或遇到觉得高兴的事,马上就会兴奋起来。此特点的人交际能力较强,待人也亲切,所以很容易交到朋友,但友谊常不牢靠,缺少知心好友。这种特点的运动员在如今体育圈也比较多。像混迹英超的超级帅哥贝克汉姆,他在球场上优异的表现,流畅的动作,好似弯刀的传球,给全球的球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无数球迷的偶像。然而这么有名的明星有时也会因为转会、个人私生活等一系列事情,使他的训练和比赛变得没有斗志,赛场的表现不如从前,成绩也一再下滑。但是这些问题得到解决之后,其运动能力和稳定性又恢复到最佳状态。
2.学生典例
多血质是大多数学生的特点,他们情感较丰富,反应也很灵活,对于教师教授的新知识、新技能能较好较快地接受。但其情绪不够稳定,在授课过程中容易受外界影响。
三、粘液质
1.表现特点
该特点的学生比较安静,给人以沉稳的感觉,较少发脾气,活动不太多,自己的内心世界不轻易外露给别人。自己有自己的生活规律,且很少受外界的影响而做出改变,此类人在理解一个问题时通常需要重复多次。学习工作十分认真,有持久力,对于不复杂和有条理的事情得心应手。对于学习过的知识喜欢反复复习,对于掌握的知识不易忘记。此类人,话语较少,更不会主动与人攀谈。故周围朋友较少,但也会有较好的个别朋友。他们更善于自己对自己的控制,忍耐力好,对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坚持和毅力。如聂卫平,在训练、比赛和生活中很少能看见他的面容有所改变,在比赛中专心致志,话语不多。
2.学生典例
粘液质在女生中较为多见,如教师布置的课堂练习,能认真完成,但不会发挥,不会在练习中展示自我,只爱练习自己喜欢的项目。对于教师布置的例如对抗的一些项目中,表现不积极,或者其动作缓慢跟不上节奏。在某些集体比赛练习中,他们会出现与人交流困难,和同学无法正常配合的情况。
四、抑郁质
1.表现特点
此类人性格较为孤僻,喜欢独自相处,但在环境好的地方,他们也变得随和好相处。他们做事不果断,经常犹犹豫豫拿不定主意,会在同样的一件事上比别人多花费时间,但做事较细心、让人放心。他们不喜欢做抛头露面的事情。此类人情感较脆弱,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变得情绪化,容易神经过敏,患得患失。他们普遍在遇到困难时,会觉得极其痛苦。如网坛名将,有摔拍王之称的萨芬,他在训练比赛中经常遇到不顺利就会摔手中的球拍,以发泄心中郁闷。
2.学生典例
此类学生一般比较孤僻,不愿与人交流,如在某项练习中未能按要求完成,便不愿练习,还会生气。对于同伴的劝解表示反感,有抵触情绪。多数研究倾向于肯定人格与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上的表现有正相关,认定的有关人格因素包括情绪稳定性、自律、自信、不紧张、信任和外向等方面。实际上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上的表现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体力和技能,人格可能只是影响其成绩的众多因素之一。我们不能指望人格倾向会同以体力、技能为关键要素的体育成绩产生很高的相关,但培养良好的人格特征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纪志.医学心理学[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7.
[2]刘大海,张建军.体育与健康理论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3]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4]肖存.青少年人格发展与人格特点探析[J].青少年导刊,2001(6).
高职英语教学论文 对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特点及现状的分析
高职英语教学论文 对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特点及现状的分析作者/ 孙建国
从目前和未来的招生对象来看,我校面临的更多的是五年制的学生,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在中考时成绩不占优势的学生,更难面对高中紧张的学习生活,因此五年制学生生源质量先天不足是五年制高职的普遍特点。可以说,生源质量的先天不足从五年制高职院校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存在着。
一、学生的英语学习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主动性差
高职在校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明显地缺乏学习上的主动性。课堂表现为学习兴趣不高,教师的授课热情和学生的学习热情总是存在很大的落差,教师满怀希望学生能对英语学习内容有强烈的学习兴趣。但真实的情况是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兴趣并不高,一是现在学生的兴趣呈现多样化,在英语学习方面只是投入了兴趣的一小部分,更有甚者对英语学习一点兴趣都没有,上课连书都不肯带,学习成绩自然很难理想。二是五年制的高职生学生学习惰性很强,根本就不想用心思来对教材上内容进行记忆。
2. 学习态度的认真程度不够
学生学习态度的认真程度不够,主要表现为:一是教学过程中不认真,除了上课不认真听讲以外,还处于“三无”状态(“三无”就是无书、无本、无笔),更别说做笔记了,上课说话、搞小动作也就成了自然的了。二是课后不做作业和练习,教师每节课后总是根据教学目标或章节的重难点为内容来布置练习,大多数学生都不认真做,作业照抄照搬更是家常便饭。(范文网 )三是学生基本上不会向教师询问学习上的问题,学生不问,教师就不知道学生有无问题,也更难知道学生的问题出在了什么地方,也就无法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四是学生在平时学习和考试期间都不认真,不管教师和学校如何强调,但始终无法把学生引导到学习上,学生对玩耍的倾向程度远大于对学习的认真程度。因此,学生学习成绩差不是智力上的原因,更多的在于对学习的投入和学习态度上。
3. 学习上缺少自觉性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很多的学生根本意识不到这一点,那也就很难有什么良好的精神状态来学习了。也有些学生只有在教师的提醒督促下才能勉强去看书、做练习等,而且在做这一切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应付。总而言之,五年制高职生的学习自觉性差,再加上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兴趣不浓和认真程度不够,就必然会造成学生学习成绩差的结果。
二、在教学中教师产生抱怨情绪
教师产生抱怨情绪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不尊重老师,使教师感觉学生否定了自己的劳动;二是教师对学生真诚的教育和开导得不到学生的理解和认可,苦口婆心的.说服和希望对学生起不到什么大的作用。这两个方面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其实,教师的这种抱怨性情绪是不应该的,因为教师职责就是教书育人。
这一切产生的原因我们必须从心理的更深刻的层次和更广大的范围来探讨:到底是什么阻碍了高职院校的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到底如何才能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学习成绩呢?
开放式教育模式认为:没有一个学生是愿意失败的!没有一个学生是学不好的,任何一个学生的素质都可以终其一生地不断提升。人的素质是一个人综合能力在行为表现中的反映,也是人这个主体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特征和结构,它决定着主体行为的功能、状况、趋向和质量,它是社会文化、个体生理、个体心理的“合金”,一旦形成,它有机地内存于人这个主体之中,外现于人这个主体的行为之中。那么,我们努力做到这些的理论思考是什么样的呢?
1. 高职院校的学生没有找到学好英语的途径和方法,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即使是天生的智能障碍者,也可以在某个方面发展自己
也就是说,每个学生都是可以创造的,都有可以被挖掘的潜力、被整合的素质,都可以得到均衡发展,从而具有创造能力和健康的人格。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只有不懂教育的教师,就是在说,是教师没有为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途径和方法。不管学生现在成绩如何不好,只要找到合适他的解决方法,他就能学习好。
2. 学习的能力受到限制,每一个学生都是天生的能够成功获得优秀的学习成绩的人
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学生缺乏学习的能力,只不过他没有利用好自己的学习能力。是不适合于某个学习个体的后天的环境和教育体制妨害了这种学习本能的发挥,剥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快乐和兴趣。针对学习个体的恰当的学习引导,教师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把学习的本能发挥出来,从而取得良好的甚至是优秀的学习成绩。
3. 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类型是不同的,只有发现他的学习类型,发现并利用好他固有的学习优势去学习,并找到适合于他的学习策略,他就能学习好
每一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其有自己独特的天赋特性、偏好和天生优势,也有不同于别人的弱点。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应该用个性化的手段去寻找适合学生本身的个性化的学习类型和学习策略,明确所存在的问题,用个性化的方法去适应学习上的要求,甚至可以把弱点转化为优点。一个人能够把自己的短处也变成可以让自己进步的长处,他还有什么不可以做到的。
4. 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学生的学习,存在阻碍学生取得优秀学习成绩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可能是心理的,可能是生理的,也可能是环境的
如果用一种方法对此作出全方位的评价,那么就可以为学生排除学习障碍,使学生获得优异的成绩。学习问题更多的是心理问题,如果我们更多地从心理层面上去考评和思考这个问题,我们就能够更快地找到更有效地彻底解决学习问题的方法。
5. 我们在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时,往往使用相同的题目去检测,这就容易让我们忽视学生智力上的差别
我们必须承认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智力差异,但是,开放式教学模式强调的是这种差异不足以造成学习成绩的差异。正是智力差异的存在,才使学生的学习呈现个性化的特点。我们在正视智力差异的基础上,可以把这个差异转化为各自的智力优势。这样,我们就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生命里,把自己潜能无限的大脑最有时机、最有效率、最大限度地开发出来。人体科学研究表明,一般人的大脑,终其一生,也只是被开发利用5%左右,只要我们给某一个人多开发一点,他就可以超过其他人。
(黑龙江七台河职业学院)